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制瓷名家

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家

第一代:

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王凤池

汪藩周子善俞子明吴少萍

江永源罗允夔任焕章余焕文

万子铭蒋玉卿

第二代:

朱少泉王岐山陈子常汪章

许品衡方家珍周筱松汪照藜

方少溪张云徐善琴高心田

汪友棠黄铭光许达生。

第三代:

王子卿松石戴裕成梅春

高恒生安少山胡献瑞仙槎。

第四代为进入民国时期的画浅绛瓷的作者,如:

段生茂胡仲贞吴飞麟王琦

潘匋宇徐仲南。

(六)画师们一些个人资料亦具史料价值。

光绪15年(1889年)以后,未出现过程门的作品,是否在光绪中期程门便去世了(有待证实)。

汪藩的下限作品是光绪16年(1890年);

王少维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1年(1895年);

王凤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2年(1896年);

金品卿的下限作品是光绪27年(1901年);

程次笠的下限作品是光绪34年(1908年

三画

广国华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万泰光绪年间

万兴光绪年间

万云岩约1910—1950年又名石山,长人物

万子铭光绪年间

万辅廷光绪年间

子云光绪年间

子珍光绪年间

子环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晚期,以画花鸟瓷画见长。

子良民国年间

义茂光绪年间

义隆光绪年间

义兴光绪年间

义太和光绪年间

马庆云生卒时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一起咸丰-同治年间。擅长人物瓷画,设色浅淡,人物衣饰具有水墨写意画的风采。画娃娃,大头,细小身躯,乌黑的头发反衬出人物晕染的

脸颊的润泽。

马复兴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至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于家爵民国年间

大吉生做

四画

少山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到民国前期,以花鸟画见长。少山的花鸟瓷画,花朵硕大,枝条细如线条。

王少维(1862——1908年),名廷佐,字少维,安徽泾县人。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多以浅绛彩技法描写人物、山水,又以画猴见称。清末供职御厂,浅绛派

王恩怀王步第三子

王声怀王声怀(1930-1992)王步长子,长青花。

王希怀王希怀(1932-1982)王步次子,长青花。

王雪如民国末

王歧山光绪年间

王琦江西新建人,号碧珍,又号陶迷道人,斋名“ 萄萄斋”。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1922年当选为浮梁县瓷业美术研究社副社长。珠山八友成员。擅草书,写意人物,号称“西法头子”,斋名:陶陶斋,用印:西昌王琦.(1884--1937)民国新粉彩派

王大凡,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长工笔人物,创落地粉彩,斋名希平草庐.(1888--1961)以人物仕女画见长,师从改七芗、沙山春、费晓楼,后集诸家之大成,画风工细逸丽。创“落地设色彩”工艺,即彩画人物时,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将色料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水绿。人物形象生动,画面赏心悦目。1915年创作的“富贵寿考”人物画瓷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奖。民国新粉彩派

王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1867年生,1938年卒。

王步字元仁,号竹溪道人,晚年号陶青老人。1869年生,1968年卒。丰城县长湖竹溪人。画路较宽,艺术创作涉猎釉上、釉下瓷画和堆雕、刻花、作品较多,尤精于青花分水技法。长花鸟.“青花大王”,用写实点染技法,直追康乾.(1898--1968)

王炳荣同治光绪,长花鸟。生卒年不详,以瓷雕艺术著称,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年间,与晚清著名瓷雕家陈国治齐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对此有所记载:“雕瓷之巧者有陈国治、王炳荣诸人,所作作品,精细中饶有画意,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极神似。”

王锡良1922年生,王大凡之侄,号桃源山人.原籍安徽黟县,出生于景德镇。室名:陶源山人、五尺园。十二岁随叔父王大凡学绘瓷画,擅长人物瓷画,1970年获“中国工艺术美术大师”称号。

王凤池光绪年间,字丹臣,常与金品卿合作。

王子卿光绪年间

王荣顺民国时期

王品民国时期

王羡阳民国时期,擅长人物瓷画。

王一枝民国时期,善画猴。

王筱兰:王大凡之女.

王顺发生卒时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至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王顺发笔下的

鸟雀,多作欢呜跃动状。

王大屏民国时期

王一亭1916-1993年,擅长粉彩仕女瓷画。

王云泉1913年生,1939年毕业于浮梁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以粉彩山水瓷画见长。1961年获“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

王璞民国时期

王倚之民国时期

王东石清末曾与任伯年合作制“瓢壶”。

王炳荣: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山水,花鸟,人物,用方形刻款“王炳荣作”(篆书阳文)元泰主人生卒年不详。期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年间,擅长人物瓷画。

王晓帆王大凡之子。

王凤池:字丹臣,常与金品卿合作.浅绛派

文晃民国时期

文绍武民国时期

方云峰号“佩霞”,别号“惜花轩主”。1897生,1957年卒。江西浮梁县人。早年在浙江龙泉瓷业工场任绘瓷技师。先后任教于江西省立陶业学校和浮梁陶瓷职业学校。擅长粉彩仕女,用笔纤丽。中年喜绘猫和牡丹。曾与珠山八友配瓷版画。

方家珍光绪年间

方少溪光绪-民国年间

方廷辉生卒年不详,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年间,以鱼藻瓷画见长。

方伯卿民国时期,安徽祁门人,擅长图案装饰。

毛龙极建国初

毛子荣民国前期

孔圭民国前期

长庚氏光绪年间

邓碧珊1874年生,1930年卒。字辟寰(辟宇),号铁肩子,江西余干县人。珠山八友成员。擅长粉彩鱼藻瓷画,构图虚实相生,黑白相映,用湿笔染墨,充实鱼的体积感和质感,善于表现鱼的翻波掉尾的动态,画风洗练雅致,行书题铭兼有草情隶意,苍郁遒劲。斋名:晴窗读书楼.(1874--1930)

邓锡龄邓碧山之子,长人物。

邓碧孙民国时期,邓碧珊的儿子,以粉彩鱼藻瓷画见长,但成就不及其父

邓必诏民国时期,善画人物,王琦之徒,长花鸟人物.

邓重明民国时期

邓奎瞿子冶之友,常与紫砂艺人合作,自己设计、监制、自撰铭文。活跃于道光-同治年间。

邓肖禹邓碧珊之孙,名云耕,长花鸟。

邓必洁长雪景山水,民国

五画

冯桂林1907-1945年,宜兴宜城人。江苏省立陶器工厂“陶工传习所”第一批艺徒,其师为程寿珍、范大生。后受雇于“汪裕泰茶庄“制壶,以“卷翁”作印章款。又曾受聘于“吴德盛陶器公司“,所制紫砂,器底有“金鼎”商标。

冯启顺光绪年间

冯大陀江西都昌人,室名“陶然轩”。民国晚期瓷画家,擅长人物瓷画。冯大驼笔下的人物,比例合度,神态较为生动,面部以淡赭晕染。

田鹤仙原名田世青,后改为田青,字鹤仙,号“荒园老梅”,斋名:“古石”。1894年出生,1952年卒。浙江绍兴人。长梅花山水,曾为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珠山八友成员。田鹤仙初画山水,笔意在董源,巨然之间,后专攻粉彩梅花瓷画,深得元人王冕笔意,写繁花,千绪万簇,风神绰约,强健有力。

田宣民国时期,醴陵烧制釉下五彩名家

叶巽斋光绪年间

叶怀清光绪年间

叶振(震)嘉民国时期,善画人物。创设骨彩。

仙槎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

于光绪后期至民国时期,是一位多产瓷画家。所绘作品,底款多署“映莲轩造“。画路较宽,山水、人物、花鸟瓷画都有作品传世。早期画青花,后期转向粉彩。

卉园民国时期

半园主人光绪-民国年间

玉庭同治年间

石奇峰民国时期

石宇初刘雨岑的徒弟,擅长花鸟瓷画,活跃于民国时期,建国后曾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实习教师。

六画

刘芳谷光绪年间

刘仲卿1889年生,1969年卒。字锡祖,江西莲塘县人。二十纪四十年代到景德镇绘瓷,9岁学画,青年时临摹了故宫大量名画,中年后专攻粉彩花鸟,虫草,自创一套独特的点线技法,使画面流畅自然,细腻生动,花卉、蝴蝶最为突出,颇具雍正时期粉彩风格。

刘平刘雨岑之子

刘雨岑原名玉成,后改雨成(雨城),别号澹糊渔(澹湖鱼),又号巧翁,长花鸟,创水点桃花,斋名:饮冰斋,觉庵.(1904--1969)生于1904年,卒于1969年。安徽太平人。珠山八友成员。擅长粉彩翎毛花卉,布局简洁,用笔纤秀,设色清雅,柔美见长。.所创作的粉彩雄鸡,为世所重。后创作彩水点桃花技法,点花头时,先打一玻璃白底子,再用红彩去点,粉在下,红在上,以水洗开,发色鲜艳。

刘希任1906年生,1967年卒。江西南昌县人,室名:再思轩。永华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南昌开“中南瓷庄”。擅长粉彩人物、花鸟与雪景。

刘少轩宣统年间

刘顺太

刘森泰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年间。刘森泰的博古瓷画,以瓶花为主体。刘吾展民国年间,善画瓷画动物,以画猴见长。

刘胜记民国时期,石湾陶塑艺人

刘佐韩刘胜记之子,民国晚期石湾陶塑艺人。

江栖梧光绪年间

江福昌民国时期

江永源光绪年间

江潮宗光绪年间

江春光绪年间

江祥发光绪年间

江和丰民国时期

江金白民国时期

江重镇民国时期

江源茂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到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

许达生光绪年间

许发(友)生王步之师

许进勇字友义,号云麟,生于光绪十三年(1897年),卒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其祖父许良西、父亲许起容,均系德化佛像雕塑名家。许进勇毕生从事瓷雕艺术,并经营“裕源”商号。其得意之作的背面盖有“许裕源制”和“许云麟制”四字方形阴文篆体印记。当年曾为香港“玉成轩”、“源源”等古玩商特制成不少仿明清瓷塑制品。

许世华许进勇之长子,生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解放前出境,后与其弟许世南留居香港,从事瓷雕艺术。许世华、许世南兄弟都继承父业,民国期间在家乡从事瓷雕制作,“联谊轩”是当时兄弟合作的堂号。

许尚礼民国时期,安徽石埭人,擅长花卉、翎毛瓷画。

许子成光绪年间

许品衡光绪-民国年间

汤有光字成卿,1877年生,1970年卒。原籍安徽太平。1903年就读两江师范学堂美术音乐专业,曾任江西省立乙种窑业学校监学和浮梁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校长。

闵丹臣生卒时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山水画见长。闵丹臣画山水,以留白的釉面来象征江河,旨在造成水天一色的艺术效果。

朱少泉光绪年间

朱荣记朱荣记是店号还是人名,以及朱荣记在世的具体时间,相关史料均无记载。晚清和民国前期的瓷塑精品,都往往钤陶艺家的印记。

朱磊青民国时期

朱明民国时期

朱秋霞民国时期,刘雨岑之妻,善画鹿。

全廷光绪年间

任焕章光绪-民国年间,长人物、山水。浅绛派

任逢瑞民国时期

达山光绪年间

安少山光绪-民国年间

孙福昌民国时期

孙玉卿光绪年间

孙月轩民国时期,擅长花鸟瓷画。

孙明泉光绪年间

孙茂盛光绪年间

行吾素民国时期

同和氏光绪年间

尧臣氏光绪年间

毕伯涛1885生,1960年卒。名达,别号“黄山樵子”,安徽歙县人。与珠山八友齐名,长花鸟擅长粉彩花卉翎毛瓷画。其子毕渊明也系著名瓷画家,善画虎。

毕渊明:1907年生,安徽人,擅老虎,动物。

伍义顺民国时期

吕尚文光绪年间

吉人光绪年间

七画

宋谦成民国时期

汪小初同治年间

汪东荣民国时期,安徽休宁人,擅长古彩工笔人物和花鸟瓷画见长。

汪友棠各汪棣,字柳村,长山水、花鸟人物俱佳。汪友棠,生卒年不详,安徽黟县人,室名“修竹轩”。从其传世作品来看,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民国前期,属高产瓷画家,画路较宽,既画人物、山水、也画花鸟。浅绛派

汪晓棠,又名汪棣王琦之师,长人物,斋名:彤云山房.名棣,号:“龙山樵子”。1885生,1924年卒。江西婺源人。擅长粉彩人物,画风秀丽轻盈。民国前期,曾当选为浮梁县陶瓷美术研究社副社长。

汪章光绪—民国初期

汪照藜光绪年间

汪永泰光绪—宣统年间

汪野亭名平,号元鉴,又号传芳居士,创青绿山水,斋名平山草堂,(1884--1942)汪野亭创作的山水瓷画,采用粉彩青绿山水技法,用纯钴绘山水,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罩填,落笔奔放,烟云满幅,有类泼墨,风格深厚苍劲。民国新粉彩派

汪小亭汪野亭的次子,1970年卒。擅长粉彩山水瓷画。号平山草堂主人。

汪少平汪野亭的长子,擅长粉彩山水瓷画。号传芳居士

汪桂英:汪野亭之女,长山水.

汪家珍民国时期,擅长人物瓷画。

汪潘同治—光绪年间,字介眉,长山水花鸟。汪藩:字介眉,长山水花鸟,字佳. 浅绛派汪祥发民国时期

汪昆荣民国时期

汪云章民国时期

汪以俊长山水花鸟,民末。

汪廷至光绪年间

汪绰章光绪年间

汪淦泉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人物瓷画见长。汪淦泉画仕女,重在五官,且面颊浑圆。

汪义顺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民国时期,以花鸟瓷画见长。汪义顺的花卉瓷画,趋于图案画。

汪洋民国时期

汪太沧号“一粟”,别号“桃源老农”。1901年生,1953年卒。安徽黟县人。早年毕业于浮梁乙种工业窑业学校,并于该校任教。擅长粉彩山水,用笔简练沉着,妙到毫巅。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享有盛名。

汪云山民国时期

汪释兴民国时期

汪新平民国时期

汪乃斌民国时期

汪宝根宜兴蜀山人,与旭斋。民国时期在“吴德盛陶器公司”和上海“铁画轩公司”当技师。

李新生(祈生):长红梅.

李铨昌咸丰年间

李友梅光绪—民国年间

李盛春建国初民国时期

李蕴辉光绪年间

李荏辉民国时期

李维翰光绪年间

李子祥汪野亭之徒

李裕元擅长素胎雕瓷,活跃于光绪年间。同治--光绪间瓷雕艺师,长雕反瓷

李裕成同治-光绪雕瓷家,长花鸟,款篆书阴文:用方形刻款“李裕成作”(篆书阳文)

李山东民国雕瓷师

李明亮民国年间,擅长粉彩草虫瓷画。

李友松光绪年间

李松如光绪年间

李子齐民国时期

李之衡民国初期

李梦丹光绪年间

李端山光绪年间

李永兴建国初

吟香主人光绪年间,罗仲林的艺名。

吴龙发民国时期

吴zheng 字待秋,别号“鹭鸶湾人”、“春晖外史”,室名南樵书屋。1878生,1949卒。

吴芝生民国时期,邓肖禹之师。

吴寄甄民国时期,擅长人物瓷画。

吴康民国后期,长画像。

吴霭生1886生,1926年卒。1909年到景德镇从事色釉研究,创办合兴瓷庄,曾任浮梁县瓷业美术研究社社长。

吴少峰

吴少萍同治年间

吴印恒民国时期

吴海峰民国时期

吴飞麟民国时期

吴俊民国时期

吴成仁民国时期,安徽祁门人,擅长图案装饰。

吴德祖民国

吴德盛“吴德盛陶器公司”成立于1916年,由吴汉文创办。其商标为“金鼎”。

吴寿棋民国时期,醴陵烧制釉下五彩名家

何许人字德达(字德建),又名何处,乳名花子,后改为华滋,号许人。1882年生,1941年卒。安徽南陵人。民国时期,先后在景德镇和九江开办彩瓷作坊。长雪景山水,用印擅长粉彩雪景,布局疏密有致,构图简练明快,景物传神,画风雍雅细丽。

何明谷光绪年间

何杰一民国时期,以粉彩鱼藻瓷画见长。

何子林光绪年间

余钊光绪-民国年间

余翰青1902年生,1987年卒。号拙翁,室名:清平画室。江西乐平人。早年拜陈德明为师,民国中期成名,为民国时期著名瓷画家之一,擅长粉彩花鸟。建国后,任教于景德镇陶瓷美术学院。

余文襄1910-1993年,又名恂松,别号华舜,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镇。1913年就读于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后从何许人学艺。擅长粉彩雪景。中年画风精细传神,笔墨秀润。晚年风格雄峻,豪放粗旷,“称雪景大王”。

余竹青:民国绘瓷名家,擅山水。活跃于三、四十年代。

余玉田活跃于光绪年间,善画浅洚人物花鸟

余磊青民国时期

余华生民国前期

余荣华民国时期

余立成民国时期

余立卿光绪-民国年间

余慈仁民国时期

余鑫盛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民国前期。以花鸟瓷画见长。余鑫盛善于用色,所创作的瓷画,画面艳而不俗,和谐、亮丽。窑釉色。曾在景德镇创作瓷雕人像,其衣褶又具德化风格。

邹文候南昌人,馆名:浔阳画馆。二十世纪三二年代受聘于南昌丽泽轩瓷店。擅长花卉、翎毛、走兽、草虫瓷画。1951年去世。

邹金龙民国时期,汪野亭的妻子,汪野亭的瓷画曾托其名。

邹国钧字金监,号鸿轩,江西乐平人,汪野亭的学生,擅长粉彩山水。1913年生,1997年卒。邹国钧:汪野亭之徒,长山水

邹岭:民国绘瓷名家,擅山水

邹洁:民国绘瓷名家,擅山水。

邹振钦民国

邹文候:长花鸟.(?--1951

邵美之同治-光绪年间

陈子良民国时期

陈国治道光至同治,长山水人物。陈国治的“彩画雕镂”,是用瓷泥在坯体上填堆出纹样,然后上釉入窑烧成,整个画面凸现于器面之上,具有浅浮雕艺术效果。道光--同治间瓷雕艺师,长山水人物,用刻款“陈国治作”(楷书阴文)

陈山东清末-民国初,瓷雕家。

陈光明字匡庐,名润宝,清末-民国初时的紫砂艺人。

陈子常光绪年间

陈映珍民国时期

陈华珍民国时期

陈德明又名香生,惭时期,擅长花鸟瓷画。陈德明:又名陈香生,余翰青之师

陈书人清末-民国初年,广彩瓷画家。

陈雪娟民国时期

陈雪岩民国时期

陈渭岩又名惠南,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民国前期,1928年去民。陈渭岩创作的陶塑,多仿古代名窑釉色。曾在景德镇创作瓷雕人像,其衣褶又具德化风格。

陈宝斋民国时期

陈耕生田鹤仙之徒

陈耀星建国初、长山水。

陈善模民国时期

陈善樵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擅长花鸟瓷画。陈善樵画荷花,突出花朵盛放之美。

陈义宝民国时期

陈盘根民国时期

启明光绪年间

佐卿民国时期

时幻影1908-1968年,安徽黟县人,以粉彩鱼画著称。

杨枣卿同治年间

杨海生1915-1969年,丰城人。擅长捏雕、镂雕。雕瓷派

杨鸣皋民国时期

杨慕掏民国时期

杨紫卿民国时期

杨锦华民国时期

杨学义民国时期

杨青山民国时期

扬厚兴:长肖像

陆山云(陆云山)1901-1974年,江西省丰城人,1932 年在九江画瓷,1937年留居景德镇从事瓷画艺术。

张筱耕一作小耕,又名逢年,江西萍乡人,民国时期的江西省陶业学校图画教师。擅长花鸟瓷画。

张熊字子祥,1803年生,1886年卒。嘉兴人,海派画家,擅长花鸟瓷画。

张志扬(汤)1893年生,1971年卒。江西婺源人,斋名“亦陶”,创笔峰点染山水。1901年入景德镇余立卿红店学粉彩,1935年任教于浮梁县陶瓷职业学校,1945年后任教于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建国后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前期多绘彩山水瓷画,工细严谨,气势磅勃,后期则参郎世宁技法,专工骏马瓷画,运笔设色,形神生动。

张沛轩约1900年生,1950年卒。江西余干人,以邓碧珊为师,以粉彩鱼藻瓷画见长。张沛轩画鱼藻往往参照师法,以静态的瓷器白釉,来反衬水藻的飘拂和游鱼的动感。

张荣顺民国前期

张荣明民国时期

张洛山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善绘鱼藻,画风与邓碧珊接近。但是,邓氏画鱼藻,多以留白来象征水面;张氏画鱼藻,不仅画水面涟漪,而且还画水中的日影。

张云子子英,活跃于光绪年间,长山水。张子英

张舍云光绪年间

张德生民国时期,江西波阳人,刘雨岑之徒,擅长粉彩瓷画填色,子张松茂为当代著名瓷画家。

张晓根王琦、程意亭之师

张浩字犀候,汪野亭之师

张品三光绪善人物

张松涛张德生之子,长花鸟,号“芝山龙竹” 号“芝山友竹

张松茂:张德生次子,长人物、花鸟.号“芝山松茂”

张景涛程意亭之徒,号称“花鸟大王” 1920年出生,江西乐平县人,1936年入浮梁县立陶瓷职业学校学习,王野亭之徒,以粉彩花鸟瓷画见长。1959年荣获“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松竹轩

八画

庚塘宣统-民国年间

宝文氏光绪年间

周友松光绪年间

周达和光绪年间

周鼎字筱松、小松,光绪-民国年间,曾任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图画教师,擅长粉彩人物瓷画,以佛道人物瓷画、佛道神鬼,画墨彩描金。

周裕兴民国时期

周子善:长人物.浅绛派

周小松:名周鼎,长人物.浅绛派

周湘甫:长佛道神鬼,仿古墨彩描金派

金品卿名诰,或称品卿居士、寒峰山人安徽黟县人,生卒年不详,长山水,人物,清末供职御厂.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同治——光绪时期。

金发祥民国前期

金绍斋生卒年不详,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后期至民国前期。他于民国十年(1921年)创作的“秋山萧寺图瓷板”(见《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第502页)重峦叠嶂,绵延无垠,群山和树石以青绿着色为主,间缀桃红,茫茫水面则通过瓷板白釉之本色来表现,画风绮丽明快。

罗仲林活跃于光绪-民国年间,号吟香主人,又号“湖山居士”.擅长人物瓷车。

罗允夔光绪年间

罗yang谷光绪年间

罗小林民国时期

林瑞生民国时期

炳辉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前期。

绍濂民国时期

奇赏轩光绪年间

范鼎甫清末民初紫砂名家

范金镛光绪年间

范大生字绳武,宜兴蜀山人,拜范鼎甫(清末民初紫砂名家)为师,民国初期的紫砂名手。先后在“吴德盛陶公司”和“上海画轩公司”制壶。

范锦甫范大生之子,民国时期紫砂艺人。

范永兴粉彩侍女人物

经生光绪年间

茂盛光绪年间

茂兴光绪,粉彩人物。

松石光绪年间

季春民国时期

郑效维民国时期

郑凤山民国时期

郑瘦梅民国时期

郑义福生卒时间不详,主要活跃于光绪晚期到民国前期,以图案画见长。郑义福画博古图,以鼎为主体。

昌太生卒时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年间。以花鸟瓷画见长,昌太画白头翁,作凝神沉思状。

昌山光绪年间

欧阳修余同治—光绪年间

九画

俞国良民国时期紫砂名家

俞子明字静山,室名为:友竹山房、友竹轩、风柳室。安徽新安人。其艺术创作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画路宽,人物、山水、花鸟瓷画都有作品传世。以人物瓷画见长。其作品,工细端丽。画面往往不绘背景。

彦菊山光绪年间

柳灵谷1900—1942年

柳三亭民国时期

胡树滋光绪年间

胡昆民国时期

胡荣发光绪年间

胡干光绪年间

胡献瑞光绪年间

胡献雅长花鸟,建国初

胡有农字子耕,活跃于光绪年间

胡全太民国时期

胡椿泰民国前期

胡仲贞民国时期

胡帮洁民国时期

胡俊民国时期

胡诗看长花鸟(青花)

胡庐1903-1976,字楫俊,号嘉穆,安徽黟县人。

胡义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花鸟瓷画见长。胡义顺画瓜时,只画果实,不画枝干。

胡大茂民国时期

胡春茂生卒时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仕女瓷画见长。胡春茂笔下的仕女,高髻,丰颊,溜肩。

胡正发民国时期

胡云甫:长兰草

研溪渔人光绪年间

砚农居士同治年间

南樵子光绪年间

赵少昂光绪-民国前期,广彩瓷画家。

赵惠民长仕女

赵金生民国时期

段茂发民国末期,擅长古彩人物.。

段世林民国时期,江西波阳人,擅长图案装饰。

段子安波阳人,以粉彩山水瓷画见长,活跃于民国时期。

饶华阶生年不详,1952年卒,安徽祁门人。自幼到景德镇学瓷器彩绘。出师后自己从事彩绘加工。民国初年在北京经营景泰蓝生意而结识同乡康达。康达创办江西瓷业公司,委任饶华阶为饶州本厂厂长。民国十六年,自己开办瓷厂,牌号为“饶华丰瓷厂”,又称“饶华丰瓷庄”。

钟德发光绪年间

顺发光绪年间

娄观涛民国时期

洪发光绪年间

洪景诰光绪年间

洪步余民国前期

洪义盛光绪年间

查永兴

查義兴

十画

高恒生光绪-民国年间

高心田光绪年间

高希棚民国时期

高奇峰光绪-民国年间

梁楚材光绪年间

梁兑石别号石庐、丽泽轩,民国初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回南昌开办丽泽轩瓷店,1937年被日本飞机炸死。

梁醉石民国时期石湾陶塑艺人,善制三寸佛道人物陶塑。

涂铎民国时期

涂竹庄民国时期

涂荣桂民国时期

倪开云民国时期

涂菊亭:又名涂菊青,长山水、人物.(?--1960)

聂杏生长人物、青花

聂根兴民国,长青花

倪振芝光绪年间

徐仲南名陔,字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长松竹山水,1872年生,1952年卒。江西南昌人,珠山八友成员。民国新粉彩派

徐永丰光绪年间

徐家振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以新彩山水瓷画见长。从画面题铭来,徐氏曾在江西陶业专科学校任教。徐家振笔下的新彩山水瓷画,往往刻意造成水彩画的艺术效果。徐顺元别号盘古,1891年生,1966年卒。丰城人。十二岁时到景德镇学徒。擅长捏雕、镂雕。所创作的瓷雕石山、花篮、凉亭等非常逼真。二十岁开始研制镂雕龙舟,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创作的一尺多米长的瓷质龙舟,轰动全镇。

徐祥兴民国时期

徐善琴字长庚,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年间。

徐焕文汪少平之徒,胭脂红(翠)山水

徐天梅徐仲南之子,又名徐年年,字天梅,1910年出生,原籍为江西南昌,世居景德镇,擅长粉彩动物瓷画。1959年荣获“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

徐成诚民国时期

徐森民国时期

徐永权又名韵泉,东乡人,1912年在中国陶业学堂就读,师从周小松,后在江西省立窑业学校任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景德镇开“三友瓷店”,擅长人物瓷画。其子徐焕文为当代著名山水瓷画家。

徐南生:民国南昌绘瓷名家

徐子祥光绪时期

徐昌茂氏作

炳辉生卒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光绪前期。

俞筱秋光绪年间

俞裕元光绪年间

敖少泉民国时期

敖空子民国时期

钱安光绪-民国年间,擅长山水人物瓷画。

钱仲明民国时期

晓客居士同治年间

振大民国前期

夏石溪宣统年间

夏鼎臣民国前期刷花大王(印花)

聂杏生擅长青花人物和花鸟瓷画,活跃于民国时期,建国后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实习教师。聂根兴:民国(青花)

桐华居“桐华居”属瓷画作坊名号,存世时间不详。但从该器的画风和题铭方式来看,应为民国时期的作品。

袁恒兴宣统-民国年间

十一画

黄士陵1849年-1908年

黄汝铭光绪年间

黄晓春民国时期

黄铭光光绪年间

黄斐成民国时期

黄家瑞号缉五,如皋人,南京两江师范学院毕业,活跃于民国时期。

黄炳字云渠,又号云屿,一作云渔。约生于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卒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南海人。作为石湾陶塑一代宗匠,他所塑制的人物、鸟兽别具神采,野鸭、鹧鸪、鹌鹑,工细分明,阴阳可辨。

黄義成

游泽长:蔡金台之师.瓷雕派

章鉴:汪野亭之徒,长画像.

章仕保:长花鸟.

十二画以上

蔡寿生:民国--建国初.雕瓷派

蔡金台:民国--建国初. 雕瓷派

曾龙昇:民国雕塑大师.(1900--1964)雕瓷派

曾山东:曾龙日升之子. 雕瓷派

程门:又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道人,道光至同治间作品较多.(?--1908)长山水.浅绛派程言:程门长子,号次笠,长花鸟人物. 浅绛派

程荣:又名程盈,程门次子,字小松,长仕女. 浅绛派

程声和:长花鸟. 浅绛派

程士芬:长山水. 浅绛派

程意亭:又名程甫,字体孚,号“翥山樵子”又号“洎山山民”,长花鸟,斋名“佩古”(1895--1948)民国新粉彩派

程芸农:长花鸟,斋名:娑萝画室.(活跃于1940年左右

程兆鑫:民国--建国初

黎勉亭:民国,多有名家画稿为本. 刻瓷派

黎焕文红狮太保

潘陶宇:字鼎钧,号淡湖外史,王大凡之师,斋名:古欢.(1887--1926)

潘庸秉:潘陶宇之侄

魏荣生:建国初.

熊梦麟:建国初.

游渊泉:民国.

游海滨:长红梅.

雷火莲:长人物.

熊子清清末民初,画人物

光绪前10年(1875——1844年)浅绛瓷画师有:

程门王少维王凤池金品卿汪潘周子善俞子明程次笠江永源罗允夔罗畅谷李维翰任焕章(字巍山)汪章(字汉云)黄士陵潘福泰邵美之万子铭蒋玉卿周友松梁楚材胡有农(字子耕)李蕴辉余焕文朱少泉王岐山陈子常达山范金镛经生联碧吟香居士等。

光绪中期10年(1885——1894年)浅绛瓷画师有:

程门王少维王凤池金品卿汪潘程次笠李友梅俞子明江永源任焕章汪章蒋玉卿(字寿春)余焕文朱少泉王岐山陈子常汪绰章江楼梧周鼎(字筱松)许品衡李端山方家珍汪照藜(字筱青)方少溪张云(字子英)李梦丹(字子乔)许子成徐善琴(字长庚)南樵子梅峰樵高心田万辅廷吴待秋胡荣发张舍云汪棣(字友棠)黄铭光李松如雷光亨雷桂泉胡干许达生茂盛清标启明何明谷舒以氏喻春锡泉氏少卿秀山氏江潮宗。

光绪后14年(1895——1908年)浅绛瓷画师有:

王少维金品卿王凤池程次笠俞子明江永源任焕章汪章蒋玉卿王岐山陈子常周筱

松许品衡方家珍汪照藜张子英徐善琴高心田汪友棠黄铭光喻春许达生松石周达和王子卿戴裕成何子林梅春茂焦佩兰高恒生敖少泉全廷安少山王琦俞裕元钟德发戴焕昭吕尚文马庆云汪廷至汪永泰任逢端叶淮清刘芳谷颜筱云江春程英程宝珍叶巽斋余筱秋杨紫卿冯启顺詹顺太江祥发何明谷胡献瑞江潮宗子珍洪发顺发宝文氏昌山吉人子云启明松竹轩义隆义兴鸿兴永兴氏孙玉卿。

为什在光绪一朝会涌现出如此多的浅绛瓷画师和浅绛瓷作品?笔者认为:首先,同治后期至光绪一朝,在景德镇大的战乱基本结束,人们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二,由于战后百姓正常生活的恢复和家庭安稳,家家都需要添置些生活日用瓷。这样,价廉物美的浅绛瓷就有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当时的日用瓷中,几乎无处不是浅绛瓷。第三,朝廷的腐败,国力的衰微,御窑厂长期无御窑可烧,画师们尽可多画浅绛瓷。第四,御窑厂的老画师在前朝所培养的“后学新手”,此时都已脱颖而出,涌现出了一批新秀。除御窑厂的新、老两代画师外,在市场的刺激下,景德镇的瓷器作坊与“红店”陡然也多起来了。此时浅绛瓷上署字号、轩氏的作品也多了,他们都还努力地培养第二代、第三代画工。御窑厂有老、中、青三代画师画浅绛瓷,一时精品纷呈。从器形上看,既有普通的日用瓷,又有大件的陈设瓷,还有不少精美的浅绛彩瓷板画。更有些作品直接标注有表明是绘于御窑厂内的落款,如“画于珠山官主廨”、“珠山官舍”、“珠山环翠亭”等。而“红店”的浅绛瓷作品其画技水平,相比之下就差距较大,具商品气息,而少艺术氛围。

四、浅绛彩瓷的衰落

光绪之后,宣统、民国初期,画浅绛瓷者急剧减少。宣统时(1909——1911)画浅绛瓷的仅有;

俞子明袁恒兴许品衡方少溪

汪友棠王子卿高恒生安少山

马庆云杨紫卿。

古代德化外销瓷

畅销国际市场的古代德化外销瓷器畅销国际市场的 叶文程徐本章瓷器是我国古代发明之一,远在唐代即以新兴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东销日本,西销印度,波斯乃到于埃及。历代以来,瓷器一直是我国对外的输出品,与丝、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福建省德化县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的产瓷地区之一,瓷器外销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根据国外调查、发掘出土的有关资料,德化窑的产品,自宋代以来,就已大销往国外,销售范围遍及亚洲东部、南部、西部各国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在怯尼亚以南的坦噶尼喀境内,就出土了德化窑青花瓷器。”“1964年以来,在菲律宾遗址与墓葬中就发现了数千件较完整或能够复原的德化窑瓷器。其中以马尼拉圣安娜、贝湖西端的内湖(离马尼拉约五十英里)、民都洛的加莱拉港等遗坦最为集中。”而在“印度尼西亚全境内都发现有中国的青白瓷影青),……从景德镇影青瓷器到德化瓷器都有。德化瓷器在西里伯斯和爪哇就出土过不少。……位于加坦克曼丹岛北部的东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方,也曾经发现过大是的德化窑瓷器”①目前,全县发现的宋至清古瓷窑址一百八十五处,其中五十八处发现有外销瓷产品,可见德化瓷器外销之旺盛及在我国陶瓷外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古代德化瓷器的外销对探索我国特别是泉州港和南方几个重要港口的古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古代德化窑外销的主要产品 宋元时期:

(一)军持(或称军持壶、净瓶,是一种专供外销的特殊器物。)发现于碗坪仑、屈斗宫、后坑垅、后垅仔等宋元时代的窑址中,其出土的军持标本,有的与韩槐准在《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一书中所介绿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院陈列的相同①。有的与在东爪硅出土的一样,②。在菲律宾马尼拉圣安娜,贝湖西端的内湖,民都洛的加莱拉等遗址也有发现。③ (二)盒(或称粉盒)。宋元时代的德化窑已大量生产,在屈斗宫、碗坪仑、后垅仔、家春岭、内坂、大垅口、尾林、太平宫、墙坪山、湖枫林、潭仔边等窑址均有大量发现。盒的造型精美,器形一般较低矮,盒身呈圆形或八棱形,子母口,底平而稍内凹。胎白细坚,青白釉,口及底部无釉。装饰花纹丰富多采,盒盖一般印有各种花草和图案,有莲花、牡丹花、菊花、葵花、云纹、凤鸟纹、钱纹和其他缠枝花草;有的盒盖的中部还有“福”、“寿”、“金玉”等吉祥文字,屈斗宫还发现盒盖上有明外销象征的“长寿新船”文字。盒身周边印有瓜瓣纹或直道纹。菲律宾出土的青白釉盒①与德化碗仑及其他窑址出土的完全相同,可以证实是德化窑生产的外销瓷。菲律宾马尼拉圣拉圣安娜,贝湖西端的内湖,民都洛的加莱拉港等遗址发现的盒,“装饰均以印凸细线条纹为主,纹饰有莲瓣、卷叶、牡丹、飞鹅、钱纹、万字符号、水生植物、玫瑰化等。这些器物的造型与纹饰(根据能见到的照片与材料)均与德化屈斗宫窑窑基内的出土物基本相符”“应属于元代初期”的产品②日本在挖掘由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时代(即我国南宋至元代中期)的经冢时,出土的“盒子的量最多,从一个遗迹中挖出几个盒子来是不稀奇的。盒子有大小几种,很多是模制的。盒子的表面有花草纹、小花纹、七宝纹、双凤纹等等,用型押表现出来”,从东京国立博物馆、佐世保文化科学馆、镜神社、御山神社、施

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之“窑神”林炳

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之“窑神”林炳 古代中国是个信仰多元神的国家,所谓“万物皆有灵”。那么,乡乡烧陶窑、人人用瓷器的中国,有没有“窑神”存在呢?有!在瓷都德化,百姓大多信奉“窑坊公”林炳——他就是由窑工林炳演…… 古代中国是个信仰多元神的国家,所谓“万物皆有灵”。那么,乡乡烧陶窑、人人用瓷器的中国,有没有“窑神”存在呢?有!在瓷都德化,百姓大多信奉“窑坊公”林炳——他就是由窑工林炳演变而成的窑神;而且至今人们供奉不断,所用的供品还是创新的瓷器。 林炳神像 德化县城关东南不远处,有个称为“福全山”的山头,陶土丰富,树林茂密,溪水横流,是建瓷窑的好地方。山下的宝美村,古称“瑶台”(我们认为,“瑶台”当是由“窑台”的谐音演变而成)。“福全山”古称“覆船山”,以形状似翻转的古船覆地而得名。“覆船”有些不吉利的味道。而古代烧窑确有相当风险,窑工难免心存种种忌讳。后有人在山下盖“福全堂”,便以谐音之故,变“覆船山”为“福全山”。“瑶台”后也改称“瑶市社”,属德化县“在坊里”。从“坊”、“市”、“瑶(窑)”等字眼不难看出,宝美村历来为德化陶瓷生产及销售的集中地。福全山东麓有个“祖龙宫”,供的窑神就是“窑坊公”林炳。 林炳是北宋德化窑工。他的先祖林禄系中原人士,于东晋时南迁福建,任过晋安郡(今福州)太守,死在任上,追封晋安郡王。约在唐太宗至武则天执政期间(公元627-712年),林禄后代迁到德化,后来又因故举族外迁,仅事瓷的林炳留住“福全山”下瑶台(又称草埔尾),看来他对瓷艺情有独钟。 把普通窑工林炳推上陶瓷工艺革新舞台的,当是泉州“市舶司”成立后海外贸易对陶瓷的大量需要。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至元丰8年,陈珃复知泉州时,请立市舶司,从此泉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陶瓷)之路的起点。时已隶属泉州的德化县,陶瓷业发展获得契机。宋神宗之后的宋哲宗实行变法,进一步鼓励商贸出口。原先朝廷规定:“以金、银、缗钱、铅、杂色皂、瓷……等”与外商交易,瓷放在第6位。此时新规定:“凡欲购买外货,不用金银铜币,以帛、锦、瓷、漆之属博易。”瓷器已从第6位上升到第3位。在此情况下,如沿用德化原先普遍采取方形或条形的平顶单窑烧瓷技术,产量有限,必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于是,林炳决心率先大胆尝试建拱大窑。 林炳的革新试验屡次失败,拱大窑一点火就塌顶。但林炳毫不气馁,日夜在破塌的窑前观察和思考。传说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的一天,林炳苦思无所得,竟然昏睡在窑前。却梦见一仙女飘然而至,并解开衣襟,露出一对又圆又大的乳房,一手指着塌顶的瓷窑,一手指着自己的乳房,似乎要说什么,却又如烟雾般飘走了。林炳醒来,忽有所悟,便决心把窑砌成象乳房那样的圆拱顶形状,两旁砌“窑奶”用于添加木材。结果成功了,没有发生塌顶现象。以后,林炳又利用山坡地形,将几个窑串起来,终于形成龙窑的雏形。消息传开,各地窑工争来讨教。林炳不存私心,道出隐秘;且不辞劳苦,奔走指教。当别人问他灵感从何而来,他就说是梦中仙女指点。在旁人的一再追问下,他信口说这仙女就是九天玄女娘娘。原先窑工供奉的是自古“陶河滨”的圣贤“舜”——虞圣大帝,从此又増加供奉九天玄女娘娘。后来林炳应聘赴江西传授技艺,一去杳无音信。德化窑工们认定他已升天而去,便在当地所建“玄女娘娘庙”(又称玄女宫)中,塑林炳像在玄女之侧,以作纪念。从此,林炳被尊为“窑坊公”。 虽然目前找不到确凿的文字资料证实林炳革新陶瓷的过程,但林炳革新陶瓷工艺的贡献

谈明代德化窑瓷器

谈明代德化窑瓷器 《福建文博》 2005-04-14 11:00 霍吉淑(英·大英博物馆) 王芳翻译阅读:4977 明代德化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是粗糙的甜白胎、施泛冰蓝或浅玫瑰红色泽的奶油色亮泽釉的器皿和人像,烧制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德化窑。在西方这些单色白瓷器因19世纪中叶法国鉴赏家使用的术语“中国白”而闻名。因为19世纪的法国独步于中国瓷器和其他手工艺品的鉴赏、研究领域,故用来描述这些器物的许多词汇都出自法语。大英博物馆的收藏是世界上明清德化陶瓷收藏最多最好的之一,约有一千件;主要由帕特里克·唐内利积累而得,但少为人知的是,还有其他的收藏家如奥古斯塔·沃勒斯顿·弗兰克斯爵士和乔治·尤默弗坡卢斯也有收藏。事实上,唐内利遗赠自己的庞大收藏之前,他形容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就范围和品位来说已然非凡”。显然涵盖明代收藏的全部于本文的编目是太多了,故从这大量收藏中仅选择15件文物于此。其他的明代德化器物将另卷与清和现代德化器并述。选择这些器物是因为他们半数以上就铭文或海洋考古资料可确切地断为明代。有铭文或海洋考古记录的包括1件1511年的供养水盂(见编目17:1),1610年的瓷塑像(见编目17:8)和1643年的“哈彻”沉船打捞的6件德化器,后者包括3个盒、1个杯、1个碗和1件水注(编目17:2—17:7)。无法定年的物品仅限于明代的佛像和民间神像。 不像景德镇,在德化不设御窑厂,年款在此使用甚少,但主要在明晚期和清朝许多匠人在作品上签名或钤自己的印鉴或钤作坊名于皮革般坚硬的瓷土胎上。这种在个人手工制品上签名的做法与宜兴陶工在紫砂茶具上刻划或钤印名款类似,在中国陶瓷业圈他处使用甚少。对这种款识的兴趣导致某些当时匠人名声鹊起,如何朝宗,他的签名为后人仿制。对于签名的兴趣与贵族阶层当时时兴的鉴赏趣味紧密相关。德化瓷器的款识有上釉前刻划的,釉深入到笔划里,也有在上釉前用铁锈色或釉下蓝彩书写的。生产中国白的瓷窑遍及厦门以北110公里(70英里)、景德镇以南480公里(300英里)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全县。德化县以制作塑像和器皿的瓷土来自本地的30多个瓷土矿。最有名的是位于德化县北部的屈斗宫窑址,这里从宋代至清代生产白垩质胎的陶瓷器;祖龙宫生产富有装饰感的杯、柱状刻槽的香炉、小杯和碗;安溪生产盒。德化县,像环绕景德镇的地区,多山、主要河流穿境而过于福州入海。此地区沟壑纵横,适于提供动力给锤子以击碎岩石做瓷土以及水运成品。瓷土的制作方法与景德镇的相似。例如,1604年由陈懋仁编撰的《泉南杂志》,提到瓷土从山侧的竖井挖出,研磨并使用浸洗的过滤方法制作。 虽然德化器的瓷土是以类似景德镇的方法制作的,德化白瓷在外观上与景德镇瓷大不相同。首先,德化瓷石甚至比景德镇的白,它的使用使得德化瓷胎更显白净,白是由于相对缺少铁杂质。实际上德化的瓷石氧化铁含量低于0.5%(0.2%),而景德镇胎的氧化铁含量刚好略低于1%,宜兴紫砂器的含量为9%。其次,德化器呈现的粉红或黄粉红的色调是由于在氧化气氛约1280℃烧制的结果,而景德镇的青白色泽是对相似温度烧还原焰的反应。第三,德化瓷烧制时,胎与釉完美接合,因此在接合处没有聚釉或釉起翘。德化釉的助熔剂氧化钾含量很高,根

德化白瓷独特的制作工艺

德化白瓷独特的制作工艺 德化白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游记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适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己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从马可·波罗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德化白瓷是在泥土挖取出进行长时间堆积后再拿来使用的,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瓷土“变得更加纯化精炼”,而且德化白瓷与一般“先烧制好毛坯后再拿出来上釉不同,它是在土坯制作成形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1000多摄氏度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如此的烧制工艺,显示出匠师们对所利用的材料的充分认知,对成品取向是有着准确定位的,这样烧制出的白瓷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散发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 此外,德化陶瓷的装饰艺术十分精湛,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它在继承发扬刻花、划花和印花等传统的装饰技术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大量使用了堆贴、透雕和刻写诗词美语等装饰技法。其中,堆贴分为堆花和贴花两个部分,是德化白瓷普遍的一种传统装饰手法,也是德化瓷器的艺术特色。

堆花先是用毛笔蘸泥浆,按照一定的轮廓或脉络在器坯外表面堆画成图案;贴花是先用模具或捏塑,制成所需的花卉、铺首等部件,经修整以后,用泥浆粘贴在修好的器物胎体上。由于贴花纹饰较为清晰,堆花纹饰较模糊,因而在装饰时往往堆、贴并用,先堆后贴或以贴补堆,装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感强。 装饰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其流行纹饰有梅兰竹松、铺首、八仙、龙鹤、小鹿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著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各艺术品造型华丽却未施任何彩料,只凭借瓷器本身单纯、素洁、典雅之美扬名天下。 独特的造型工艺 德化瓷器闻名世界的不仅是“象牙白”,还有异彩纷呈的白瓷的造型。纵观德化白瓷史,从形制上可分为雕塑人物、陈设供器和日用器皿等几大类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瓷形繁多,制作精巧,造型丰富多彩,开创了工艺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德化白瓷业最初是从烧制日用器皿开始的,后来由于瓷塑艺术的显著成就,器皿类的产品则比较少受人关注。供内外销的需求让器皿类陶瓷产品在德化一直大量生产,到了明代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装饰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化白瓷器皿类的产品从功能方面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这两大类器物,造型样式古朴严整,传统意味浓厚。德化白瓷造型与装饰受商、周青铜器和玉器的影响,同时还有明代宣德炉,特别是炉的造型和装饰更为显著。德化陶瓷优秀的传统造型筒形双螭壶、狮首筒形瓶、

转德化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转德化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德化高岭土历来以质优、量大著称,已发现矿产地92处、矿点127个,大致可分为三个环形矿带:一是以城关观音岐、龙门滩镇苏洋、雷峰镇潘祠、浔中镇石鼓、盖德乡山坪等为代表的浔中环形带;二是以美湖乡金竹坑、春美乡双翰、赤水镇吉岭、国宝乡南斗等为代表的美湖环形带;三是以上涌镇桂林、桂阳乡王春、葛坑镇富地、汤头乡岭脚等为代表的桂阳环形带,遍布全县18个乡镇,远景总储量1亿吨以上,已查明资源量850万吨,其中储量较大的有7处。经取样化验,含氧化铝15%-37%、二氧化硅44%-71%、氧化铁低于0.5%,属质量较好的高硅高岭土。 一件精美的的瓷器,我们在欣赏之余,在赞叹它的巧夺天工的同时,应该知道,从蛮顽不化的瓷土矿石到灵光四射的手中之物,粗略统计,必须经过近四十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应通力合作,环环紧扣,方能大功告成。 除了探矿、采矿部分,单就矿石进厂到产品出厂,大体可分成八大工序,即:坯料制备、制模、成型、干燥、施釉、装烧、装饰、包装。 一、坯料制备德化的陶瓷坯料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高岭土。按其制品的成型方法可分为可塑法坯料和注浆法坯料。,常用于生产碗、盘、杯、碟等圆形、敞口的物件。 (1)选料:进厂矿料、石英、长石、硬质粘土,软质粘土,必须经过挑选弃除劣质材料及夹层杂质。 (2)洗涤:水洗杂土。(软质粘土除外) (3)粉碎:用水礁、机礁或破碎机、轮碾机将矿石加工成粗颗粒。(软质粘土可免) (4)过筛:筛出超大颗料,继续粉碎。 (5)除铁:用干式磁选机吸除铁杂或来自原矿及粉碎过程中机器磨耗而混入的铁屑,以提高成瓷的白度、透光度,减少斑点缺陷。 (6)配料:根据配方要求,将各种粉料称出所需重量,混合装入球磨机料筒中。 (7)湿球磨:在装好粉料的球磨机料筒中,加入清洁水(水、料重量比是6∶4)靠球磨筒中的卵石的撞击和磨擦,将泥料颗料继续磨细、球磨时间约48小时。 (8)过筛:球磨石后的料浆再次过筛以达到细度要求。

德化陶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汇总

泉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德化陶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专业2010 级 学生姓名黄文锋学号101205021 指导教师吴子强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5日 教务处制

德化陶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思考 【摘 要】德化陶瓷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然而目前德化陶瓷面临资源枯竭和国内外竞争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德化陶瓷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德化陶瓷独特的产业环境进行探究,剖析德化陶瓷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借此提出产业升级的建议。 【关键字】陶瓷 SWOT 产业升级 一、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状况 (一)历史状况 德化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德化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贸易品,与茶叶、丝绸享誉世界,为中国的制瓷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填上浓重的一笔。其制瓷业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唐宋时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宋代开始大量出口,尤其是明代德化制瓷业达到鼎盛时期,同时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一个高度,其生产的白瓷可以与玉媲美,被欧洲誉为“中国白”。德化天生丽质、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对欧洲的陶瓷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德化瓷其在用料、制作技巧和表现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之处。 (二)出口状况 德化陶瓷是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是德化县的支柱产业。从表1[1]可以看出,德化陶瓷虽然占中国陶瓷出口比重不高,但在每年出口中呈不断上涨的趋势。 表1 德化陶瓷出口额占其商品总出口比重与占中国陶瓷出口比重(2005—2011年) 年 度 指 标 德化陶瓷产品出口总额(万 元) 德化出口商品总额(万元) 中国陶瓷产品出口总额(亿美元) 德化陶瓷出口占其总出口比重(%) 德化陶瓷出口占中国陶瓷出口比重(%)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 2005 326568 330900 50.37 98.69 7.91 8.1917 2006 376139 381129 62.91 98.69 7.50 7.9718 2007 470174 476411 66.41 98.69 9.31 7.6040 2008 558054 565457 80.37 98.69 10.00 6.9451 2009 560200 575800 80.63 97.29 10.17 6.8310 2010 650100 673800 111.00 97.29 8.65 7.6695 2011 786297 808200 140.52 97.29 8.66 6.4588 图1 德化陶瓷出口总额及其占商品总出口比重

泉州市德化陶瓷的调查报告

泉州市德化陶瓷的调查报告 ——泉州德化陶瓷续写“海丝”新陶瓷之路实践主题:泉州市德化陶瓷的调查 实践时间:2015年2月10日至3月8日 团队成员: 活动简介:本次实践以泉州市德化陶瓷为主题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德化陶瓷的种类、遗存的文史资料、德化陶瓷博物馆以及德化陶瓷企业发展状况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德化瓷器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并对实践队收集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德化瓷器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一份完整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一)德化陶瓷的概况 德化陶瓷又称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汉族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汉族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德化陶瓷的历史发展 新石器时代: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明代瓷塑: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福建泉州时,盛赞德化陶瓷并将德化瓷带往各地。 鼎盛时期:因此,德化陶瓷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 (三)德化陶瓷的艺术特色

德化窑

德化窑 这几日在旧货市场看到有做旧的瓷像在卖,心中很是郁闷,不能不上博来聊聊德化窑。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 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曾在史书上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

的最高水平。 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表明,在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制的青白瓷。另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德化窑在元代其实应该就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瓷窑之一了,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马可·波罗的介绍,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兴趣。而整个元代德化瓷器在海内外的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为德化窑在后代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优越的经济基础。到了明代,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大版票邮票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大版票邮票 2014年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与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诚肃殿隆重开幕,122件德化窑陶瓷精品集中展示,展期一个月。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明代德化窑瓷器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这次展出的122件德化窑陶瓷, 包括20件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德化窑大师珍品和102件现代德化窑精品佳作。展品以被誉为“中国白”的白瓷为主,另有青花、红釉瓷等;造型丰富多样,涵盖雕塑、瓶、盘等;题材广泛,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代表了从古到今德化窑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丰富性、艺术性和风格多样性均令人叹为观止。为配合此次展览,故宫出版社出版了该社第一本有关德化窑瓷器的精品集。 当日,在故宫博物院还同时举行了关于德化窑的专题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泉州博物馆、福建省德化陶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30多陶瓷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就德化窑陶瓷的相关研究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此次“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是德化大师作品首次在故宫博物院集中展出,期间举办的专题研讨会和出版活动也同属首次。这些活动的举行必将推动德化与故宫博物院的进一步友好合作与交流,推动千年瓷都谱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背景材料: 故宫博物院自20世纪50年代设立陶瓷陈列专馆以来,一直都开辟明代德化窑瓷器陈列专柜,所展出的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达摩立像、观音像等,经常引来大批中外游客驻足观看,赢得他们交口称赞。 德化县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中部,德化窑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德化陶瓷生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晓红原汁原味打造明·德化何朝宗款瓷塑《渡海观音》

“何朝宗的瓷雕观音,可与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美。”——英国古陶瓷研究专家约翰盖尔 德化瓷雕《渡海观音》

高46cm发行量:300套 胎白质细,釉面滋润,白中闪黄,呈乳白色。高髻,分上下两层,上层螺髻,中央以灵芝形发钗横缀,头顶披风巾垂于肩部。脸略呈椭圆,眼微瞌,容貌端庄秀丽,清秀脱俗,别具神韵。背微佝,圆肩修身,颈脖及上胸袒露,横贯莲花形璎珞串饰。身穿宽长法衣,胸下部正中衣边向上交结成花冠状,双手呈左拱势藏于衣内。衣纹皱褶密集,深秀柔和,透明玻璃质感较强。衣裳下摆向右边角翻卷,若迎风飘拂状。脚下饰佛莲及飞溅的浪花。体座略呈半球形,底面近椭圆形,直径为13—15厘米,中空,座底边缘宽2厘米,内壁呈半弧形,上部收敛成圆孔,孔径3.2厘米。座内满釉,背面头肩披巾处接痕明显。是收藏爱好者的收藏首选。

明·德化何朝宗款瓷塑《渡海观音》 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 国家一级文物 釉色白中泛黄,呈牙白色,如凝脂冻玉,滋润莹滑。观音双手藏袖,露一足踏莲花,另一足水花掩盖,作踏浪凌波渡海之势。观音神情娴雅平静,安详自若,双目低垂凝思。整座塑像精巧细致,神态如生,背钤有“何朝宗印”方形印章款。 2010年参加“中国航海日”特展。编入《国宝大观》、《国宝——你不可不知的中华国宝》、《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等书。

发行背景 “国宝复原·德化窑”是中国瓷都·德化多宝堂“中国风瓷计划”的重要举措,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和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曾晓红领衔多宝堂工艺美术师团队,鼎力打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化窑的传承工程,着重选取现馆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由明代“瓷圣”何朝宗创作的德化窑瓷雕珍品《渡海观音》进行严格复原。这种严格体现在:严格按照作品原尺寸、作品的造型、作品的材质、作品的制作技艺。全球绝版限量发行300尊,每件作品都印有“多宝堂”款、手刻编号、以及大师手刻签名,并由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独家授权、监制。作品古韵高雅,血统高贵,大师手笔,是德化窑爱好者的收藏首选。 大师介绍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 苏献忠,男,1968年出生于福建德化,字珠庄,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一级技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德化县现代陶艺家协会主席, 苏献忠是清末德化著名瓷雕艺人苏学金第四代传人,承袭祖传艺风,创作题材丰富神形兼备,其作品融汇古今,造型趣韵生动,令人耳目一新。作品多次获奖,其中瓷塑“罗汉系列作品”获全国星火科技精品展金奖;《汉戏一角抵戏》获“首居中国历史名瓷炼制技艺大赛”金奖;《思》获2004年中国民间雕刻、陶瓷、剪纸艺术大师精品赛金奖。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展出,深受赞赏,被广为收藏

德化陶瓷的发展

德化陶瓷的发展 ------繁荣发展背后隐藏的危机 摘要:改革开放后,德化陶瓷产业迅速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陶瓷产值屡创新高,在以陶瓷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的推动下,相应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地产业,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德化城关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冒出!然而繁荣背后的硬伤却往往为人所忽视,在歌舞升平的背后存在着不小的危机! 关键字:陶瓷产值管理集聚创新 一暑假打工经历 我想实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理解成打工。在今年暑假,我又一如既往的走进工厂,准备利用暑假时间为自己赚点生活费,如果说打工是为了调查研究某些问题,那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了,在那样的工厂里,除了更加了解工人的不易和学得一点交际的能力,我想不出还有哪些作用。对于那些对那些行为大谈特谈的人,我实在不敢苟同,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深入调查,就一番高深言论,就自以为是的下论断,轻易得出结论,这样的事不能说没有,而且为数不少。 放假回家,和亲人朋友闲聚几天,我就和几个朋友走进熟悉的工厂,貌似今年德化的陶瓷产业不太景气,很少能看到招收暑假工的消息,这和往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相比,显得有些黯淡了! 我们做得是包装的活,包装,顾名思义,就是把东西经过各种各样的打扮之后,装进箱子里,再把它封好,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却有大门道,因为工厂往往按件算钱,所以你就需要千方百计的提高速度。否则在没有其它经济来源支持下,你很可能挨饿受冻。当然干这样的活,你并不能学到多少东西,也没有多少出路,因为突然被老总看中,让你当上公司高层人员的情况,一般只存在电视剧,所以,既然,你选择了它,那么你就只有好好干活以维持生计这条路。也不要想着做这样的活会很容易的把你送上天堂,因为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奋斗,在寸金寸土的县城里买上房子的大有人在,所以人生还不至于太暗淡无光了。 我想说的并不是介绍这个行业,事实上它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介绍,现在我想说的是我的打工历程,因为选择的是一家小工厂,它的规模也没让我们失望,管理模式也未脱离实际,也是一塌糊涂,第一天上班,干的挺顺利,从第二天以后,问题就来了,没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需要我仔细解释一下,因为包装一般是整个生产程序的最后一步,所以我们要等前面环节做好,在进行我们的工作。而管理模式的缺陷就体现在这边,工厂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它包装人员硬是招了一二十个,平常事没那么多,大家一天少的时候可能只能做个一两小时,这是第一个缺陷。前面的环节如果合理安排的话,那么我们包装的环节也能尽然有序,然而因为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往往容易在时间上造成冲突,有些订单因为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等到客户催货的时候,要不是如火如荼的赶货,要不就是违反合约,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在那样半休息,半工作的情况下,最终我们忍无可忍,离开了那个工厂,也算是不欢而散、! 德化的很多瓷厂一般都是这个月做的工作下个月发工资,记得是8月多得时候,管理人员打电话说可以领工资,兴高采烈的跑到工厂,一看工资,傻眼了,750元。为什么我会如此惊愕呢?原因是这样的:我们包装的箱数是500,本来

德化陶瓷历史

德化陶瓷历史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b3252639.html,/386933.html 中国的瓷器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德化窑瓷器作为一个民窑,具有自己独特的制瓷技术和装饰风格。 在历史上,德化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重要产瓷区和外销瓷重要的产地之一,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 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脚下,地近东南沿海,全县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 德化瓷的窑火,始烧于唐,闻名于宋,鼎盛于明,清,德化窑以白瓷闻名于世。 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 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奇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瓷跃居主要地位。 晚清以后,德化瓷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就整个瓷业状况而言,基本还是沿袭传统手工操作工艺。 解放后,德化瓷业生产获得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对德化窑古代传统瓷器艺术形式的分类研究中,德化窑的白瓷无疑是重要的代表。 宋元时期德化就开始生产白瓷,发展到了明代是白瓷的生产高峰期。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水平都在宋元之上。 明代德化窑的一个最成功的创造就是“象牙白”瓷的烧制取得成功,这种瓷质在白色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似白玉,一出品就震惊中外。 明中晚期,德化窑开始烧制青花瓷。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德化的青花瓷生产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瓷塑也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雕塑大师如:何朝宗、张寿山、林朝宗等并流传下来许多价值连城的瓷器作品,再加上德化“象牙白”的独特瓷质,为世人所赞赏,开创了德化窑雕塑艺术的新纪元。除此而外,其他动物雕塑也很盛行。 德化白瓷的装饰特点有:1)胎骨细柔坚致,釉水洁净匀厚;2)各类器型丰富,有人物、陈设供器、日用器皿和特艺瓷器;3)装饰手法多样,有刻划法、印花法、堆贴法、透雕法。 青花瓷的装饰特点:1)器型和纹饰手法极为丰富;2)题材有人物、山水、动物、植物;3)

2019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

2019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 参展申请表(代合同) 执行单位: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申请单位: (盖章) 负责人签字: 日期:2019年月日日期:2019年月日

参展细则 参展申请表与本参展细则共同构成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甲方)与参展单位(乙方)间的2019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的参展合同。参展单位已认真阅读并同意以下条款。 第一条在双方签订本参展合同后,乙方应按参展合同的规定向甲方支付参展押金。若乙方取消参展、或减少展位面积、或不能按时付清参展费用的,视为违约,甲方有保留展位并另行安排的权利,并取消其下届参展资格。 第二条甲方权利义务 2.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参展手册》、参展证件等资料。 2.2 甲方为乙方提供以下服务:展位预订、展会现场管理、推荐展会指定服务商(展会指定承建商、承运商等)等。 2.3 甲方可根据展会的实际情况,调整乙方的展位具体位置,并保留最终解释权。 第三条乙方权利义务 3.1 乙方应按《参展手册》的规定进行布/撤展、消防、用水、用电等工作,并提供相关责任保证书,不得提前撤展。若乙方超时布/撤展或违反其他相关规定,由此产生的加班费及一切责任由乙方自行承担。 3.2 乙方须提供企业的营业执照以及所展示产品的合法生产/经营许可,主办方可核查乙方提交上述资料的原件。 3.3 在展会举办期间,乙方应按展会规定的展品范围选择产品参展,不得在展会上展示和销售展会展品范围以外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或侵权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被司法/行政机关认定侵权的或被甲方认定涉嫌侵权的产品)。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撤展。乙方拒绝配合甲方工作的,甲方可视为乙方放弃所有现场展品并授权甲方自行处置,并有权取消乙方的参展资格,乙方已付费用概不退还。除相关处置费用将由乙方承担外,甲方还有权依法和依约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及要求乙方赔偿相关损失。 3.4 未经甲方事先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本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包括但不限于展位)全部/部分向第三方转让;否则,甲方有权单方取消乙方及第三方的参展资格并要求乙方或第三方撤展。乙方或第三方拒绝配合的,可视为其放弃展位上所有参展展品的所有权并授权甲方自行处置。除相关处置费用将由乙方承担外,甲方还有权依法和依约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及要求乙方赔偿损失。 3.5 乙方应要求其所委托的施工单位根据《参展手册》中的相关规定交纳施工保证金。在乙方安全筹/撤展且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可要求返还施工保证金;若因乙方或其所委托的施工单位的过错造成甲方或第三方人身或财产损失,甲方可没收全额或部分施工保证金作为损害赔偿款。 3.6 乙方应按甲方要求向甲方或展会指定服务商提交以下资料:特装展位施工图纸等,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搭建。 3.7 乙方应负责自有财产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为其配备必要的安全措施或购买保险。因非可归咎于甲方的原因而发生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事件的,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8 乙方应遵守展会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展会/展馆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展会上派发与企业自身宣传无关的资料、布/撤展时不得乱扔废物或展品、不得损坏展会设施或影响他人参展、不得将与第三方的纠纷归责于甲方等;否则,甲方可取消乙方参展资格,由其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且无需向乙方退还其已支付的所有费用。 第四条双方应对本合同完全保密,除非因对本协议有管辖权的任何行政或司法机关根据有关的法规或规定而有所要求,否则未经另一方事先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把与本合同及有关资料向与本合同履行无关的第三方披露。本合同保密期为签订本合同之日起至合同终止后一年。 第五条在合同履行期间,由于地震、台风、水灾、火灾、战争、瘟疫等不可预见、不可克服、不可避免的事故(罢工除外)使得难以继续履行合同,或继续执行该合同将使履行成本过高,从而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的,遭遇方应立即将事故情况通知合同相对方,并应在事后三天内向对方书面说明事故的详细情况并提供有效证明文件。按事故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均不承担因此产生的违约责任。 第六条若在履行本合同中发生了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开始之日起十五天内不能解决的,则提交福州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第七条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且乙方支付了《参展申请表》所载之展位费总金额之日起生效,至合同条款履行完毕为止,但双方另有规定的除外。本合同修改、补充、变更由双方另行签订书面协议。传真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条本合同生效后,不得因合同任何一方承办人或法定代表人的变更而失效和/或解除。 申请单位: (盖章) 负责人签字: 日期:2019年月日

德化与景德镇对比

泉州市德化县和江西省景德镇市,虽在历史上同以瓷都著称,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上世纪90 年代以后,二者的陶瓷产业发展走向及程度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差别。德化县通过健全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把传统产业技术与开发自然资源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在产值、增速和出口方面均位居全国各陶瓷产区前列。而景德镇虽因历朝历代的“政府行为”,集汝、官、哥、钧、定之大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瓷工艺上冠绝于世,但是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则德化陶瓷优势明显。其中的原因,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为,民营陶瓷生产企业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重点,德化通过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以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引导民营陶瓷企业在创新的推动下逐步发展壮大,为全国陶瓷产区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以下是不同区域创新体系下,德化与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差别。 一、在观念上,德化县陶瓷业处于市场经济比较活跃的侨乡泉州市,与海外交流十分频繁,市场经济发展、国外市场信息以及外销传统,使德化从事陶瓷产业的企业家和产业工人自然拥有观念创新的特质,能够不断革新生产、经营、管理,善于接受和开发新产品,形成工艺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和高技术陶瓷完整的产品系列,走出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研发创新为支撑的陶瓷产业发展路子。 而景德镇具有60多年官窑历史,建国以来一直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受到地方政府保护的生产惯性,使景德镇相当部分陶瓷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仍然重视生产工艺陶瓷,对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但易于推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日用陶瓷产品则不屑一顾,在建筑陶瓷和利润可观的高技术陶瓷方面也很少涉猎。 二、在技术上,德化县历史上就有不断革新陶瓷制造技术的传统,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使技术创新活动十分频繁,从而使陶瓷产业在技术创新推动下逐步形成,在技术创新。生产创新、产品创新方面都有着巨大建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德镇共有4000 左右家陶瓷企业,多数以小型工作室和作坊的形式存在,以生产传统青花瓷器和小批量日用陶瓷为主。与更为实用、更能占据广大市场份额和更适应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日用瓷和建筑瓷生产不同的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推行工业化和规模化,无力承接大订单,只好把市场巨大的建筑瓷市场拱手让人。 三、在市场上,德化陶瓷业素有出口传统,宋元时期泉州剌桐港作为世界两大港口之一,德化陶瓷便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改革开放后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经销关系,成为中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出口基地。而景德镇陶瓷产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大多数企业只能作为生产商,缺乏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营销网络的实力,多数企业产品只能由中间商销售,企业不能直接接触终端消费者,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反应也必然迟钝。 四、在制度上,德化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改革国有企业,于90年代初期大胆实行民营化改革,将国有、集体陶瓷企业推向市场,赢得陶瓷业大发展;并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权利和利于创新、利于产业化为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转到搞好创新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产品销售市场,为区域创新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五、在组织上,德化县以鼓励发展民营企业为主,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积极培育组织创新主体。在民营陶瓷企业组织在成长过程中,以联户集资和家庭企业起步,产生许多以家族产权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并随着产业传播链超越血缘和亲缘关系,沿着交通便利、区位相邻的方向传递,逐步演进为以家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与之相比较,江西景德镇4000 多家陶瓷企业,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化小经营中发展起来、

新一代德化瓷塑大师连紫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b3252639.html, 新一代德化瓷塑大师连紫华 作者:张志勇 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5期 连紫华1970年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国宝乡格头村,虽然父母并非陶瓷从业者,但他自幼生活在烧窑制瓷的环境中,对制作生产德化瓷有着浓厚兴趣,最终选择了瓷塑作为一生的事业。2018年4月,被誉为新一代德化瓷塑大师的连紫华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在连紫华位于福建德化的工作室,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大多是栩栩如生的佛像。在他的工作室正厅,有一幅字:“莲生妙相”,可以说是他从艺30多年的写照。 年轻时临摹明代德化瓷大师的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1987年,17岁的连紫华考入德化陶瓷职业中专学校,从那时算起,他从事德化瓷塑艺术至今已有30多年了。在那段时间里,他一方面跟随何宏荣等当地德化瓷塑名家学习,一方面临摹复制何朝宗等古代大师的作品,磨练自己的瓷塑技艺。与此同时,他还不断探索突破德化瓷塑传统的路径,尝试去丰富这门古老艺术的表现方式。 继承传统德化瓷塑艺术的最佳途径,就是临摹、复制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的作品。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他广泛学习泥塑、木雕以及石刻等技法,总结出“捏、塑、雕、刻、刮、削、接、贴”8字技法,直到今天仍为德化瓷塑艺术家们所沿袭。 “我最倾慕的就是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他将材料特质、工艺技法、艺术语言以及审美范式等结合得近乎完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范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能够成功地临摹何朝宗的作品,成了考验能否传承古代德化瓷塑艺术的标准。”连紫华说。 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筹备举办70周年院庆,委托连紫华复制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何朝宗的《渡海達摩像》。 这时的连紫华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接到任务后,他在故宫博物院一待就是50天,每天在极其严格的监护下,拿着放大镜对作品进行仔细比对和揣摩,每条衣纹都是经游标卡尺按一比一的尺寸进行复制。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紫华最终成功复制出了这件作品。 故宫博物院对连紫华的这件《仿何渡海达摩像》非常满意,认为它从造型的精确到气韵的传达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并永久收藏了这件作品。这次经历,让连紫华对传统瓷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感悟。 正是通过不断临摹、复制何朝宗作品,连紫华全面继承了传统德化瓷塑的技法和古人制瓷的心法。在继承的基础上,连紫华通过不断地试验摸索,掌握了使用现代化烧制技术复原古代瓷器的秘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