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教学的特点

物理教学的特点

物理教学的特点
物理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甘肃省正宁县长乐初中巩维玺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功能,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启发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教学提高效率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性,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另外,多媒体计算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感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因此,多媒体计算机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

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浮力的应用”这一节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掌握、运用浮力的知识。利用幻灯片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轮船从河水驶入海水轮船会上浮一些,而从海水驶入河水会下沉一些。我接着问轮船受到的浮力变了没有?有的说变了,有的说没变,这时我引导学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还是学生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摩擦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摩擦力的文本、音响、

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望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仅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

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大气压强》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问题一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2)药瓶要吊在高处;(3)输液瓶假如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对他们的发现我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组织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人都争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就在学生讨论、探讨中进行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活力。

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物理实验,揭示物理规律,强化物理教学的实验性

对初中学生来说,大多数缺乏较高的物理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这也是造成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困难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能否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具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讲《惯性应用》时,应用惯性解释日常惯性现象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由于物理现象瞬时性变化,又涉及力学和运动学中的几个概念,情况较复杂,难于理解,因而回答不清或回答不完整,感到难学。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在实物演示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动画或录像演示小车遇到障碍物的阻力而停止运动,而小车上的木块没有受到障碍物的阻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向前运动。但是又由于木块底部与小车面的摩擦,使木块底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作用不能继续向前运动,因而木块倒向前方。这一物理现象虽然非常简单,但是解释清楚确不容易。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动画或录像的可控性、分解性、再现性的功能,把这一具有瞬时变化的物理现象放“慢镜头”。同时对小车、木块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逐个分析,由于图像清晰,模拟逼真,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理解,因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其它几个有关应用惯性解释现象的投影出来,进行演示,并让学生照前面的讲述进行分析,进行解释。通过举一反三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应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再如大气压强、液压刹车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液体热传递中的对流现象等等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模拟,形象直观,从而加强物理教学课堂的实验性。如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一节课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①当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密度液体之中,决定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②当体积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密度液体之中,决定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③当

同一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的不同深处,浮力大小变化如何?④当一个物体在逐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浮力大小如何变化?以及不同体积的物体浸没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浮力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的辩证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这时教师紧紧抓住阿基米德定律及公式,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关键因素出发,借助模拟动画的直观形象,将各种情况演示对比、比较、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阿基米德定律的内涵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让学生彻底明确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动画变化形象具体,启发思维效果良好。教学实践证明:各种习题片,不仅制作简便,使用灵活,反馈及时,而且可根据知识的针对性、对比性、综合性特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知识的归纳、分类、类比、比较、概括、总结等等。从而加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那些学生接受知识遇到阻碍,教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绘,图片不能充分展现,实验不易观察之处;让计算机发挥作用,能尽显独树一帜的风采;同时使物理教学日臻完善,使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轻松。随着学校计算机装备的普及,计算机在辅助物理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一个崭新的物理教学时代已经来临。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试行)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为配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特制定初中物理学科高效课堂模式,仅供本学科教师试用。 一、课前预习(明确目标、以标导学) 1、根据上一节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示,建议以学案形式呈现。 2、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作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3、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此环节建议在课下进行,也可以课上进行,但时间不可过长。 二、交流质疑(情境导学,唤醒思维) 1、小组内或全班面前展示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 2、在学生交流(或展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对本节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与分类,以便于教师在新授课中集中讲解。 三、典型讲解:(精讲适练、突出探究;) 1、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精选的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实验进行的探究性问题应该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推理和验证)。对于展示情况展开质疑释疑,注意捕捉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2、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或实验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四、自主学习(及时反馈,分层巡批) 1、下发《导学提纲》,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对本节的知识点进行综合与分类(分组进行)。

2、每四人一组根据教师下发的《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注意:生教生,生帮生,生查生,由小组长调控管理。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巩固:(规范作业、强化监控) 练题导思:分层次完成《导学提纲》中的题目,要求: 1、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点 2、交流讨论完成综合点、难点 3、对所做的题目反思:思考并找出所做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做有所为”——知道教师出这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记录于反思本。 六、知识检测与矫正:(有效反思,提升自我) 1、检测:下发本节分层次的检测题目,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自己的题目作答。 2、矫正:教师查组长,组长查组员;教师教组长,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师生互动。 3、教师订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 注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安排。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3) 1.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特点包括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关注兴趣、因果认识兴趣、概括认识兴趣、应用兴趣。P80 2.整体教材分析可以分为编写意图、内容选取和程度要求、体系安排、风格特点。P133 3.教学方法的选择包括依据教学目的、依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特点。P106 4.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在课堂上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要经历以下五个环节:激发兴趣、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P66 5.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从复习旧知识引入、利用物理学史资料引入、利用类比法引入。P225 6.常用的物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有建立模型法、等效变换法、微元处理法、近似处理法、案例法、隔离分析法、叠加法、对称处理法、极端分析法。P283 7.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效果、教师基本素质。P435 8.物理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包括:职业道德、物理学知识、教育与心理学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P383 9.物理复习教学的常用方法:对比复习法、提纲复习法、复现复习法、组题复习法、实验复习法、归类复习法、知识结构复习法。P308 10.个案研究法的优点:细致深入、全面系统、及时灵活。P463 二、简单题(6×5) 1.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记忆特点。P75 答: 1)中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占重要地位,但无意记忆还较明显; 2)中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渐为意义记忆所代替; 3)中学生的抽象记忆虽有发展,但还是不如形象记忆好; 2.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特点和趋势。P41 答: 1)内容的选取突出基础性和时代性; 2)突出“探究活动”,强调“做科学”; 3)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个性的培养;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5)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多样; 6)提供物理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 7)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都独立思考能力; 8)将实验和理论融为一体,突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9)体现物理和人文的融合,多学科渗透; 10)重视物理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关注知识产生于发展过程; 11)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血红色呢个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2)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谈谈物理教学方法与创新

谈谈物理教学方法与创新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科课堂教学已经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中学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人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敦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3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中学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人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悬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 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如何学好物理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如何学好物理 一物理思维特征 1.模型化 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是一种思维的形式。 2.多级性 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 3.多向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或者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这是求异、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 4.表述的多样性 文字、符号、图像、其他 5.思维的转换 研究对象的转换、物理模型的转换和数学模型的转换等是常见的。 6.假设与验证 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间接的方法,即推理的方法,也可以是直接的检查,即实验的方法。 二物理知识特点 1、量纲问题 物理量后面一定要写单位。不同量纲不能相加、相等 2、概念 熟悉有点熟悉,但需要纠正和加深新引入 3、规律的应用 (1) .由一般向个别转换 规律是共同的,怎么用规律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2).研究对象的实体向物理图景转换。 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思维,形成一定条件下的清晰的物理图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启动。 (3).物理过程向物体的状态转化。 复杂的物理过程的分解特殊物理状态的把握物理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4).已知条件向解题目标转换。 规律比目标更有用。首先是使用什么规律,然后才是求什么。 (5).文字叙述向示意图形转换 三初高中产生台阶的原因 1.初高中物理知识本身的差异。 (1)初中物理: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经验性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 高中物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以抽象思维为主。 (2)初中物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非常简单。 高中物理:不但要定性分析,还要进行大量、复杂的定量计算。 (3)初中物理:习题以简单理论和算术计算为主。 高中物理:习题以逻辑推理和代数计算为主。

物理教学论部分资料

一、教学目标 你如何理解科学素养? 物理课程目标分为哪几类? 1.科学素养 (1)认识科学的本质、目的和局限性(如: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理性思维,概括、综合和推断能力,理解理论和观察的作用); (2)认识技术的本质、目的和局限性,以及它们与科学的区别; (3)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实际运作方式,包括研究经费、科学实践的常规模式、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关系; (4)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作为专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决策过程; (5)对于科学语言及一些重要科学内容的基本训练; (6)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特别是解释与概率性和统计相关的数据的能力; (7)领悟和使用技术信息、技术产品的能力,包括与高科技产品相关的“使用能力”;(8)获取科技信息的能力,对于从哪里、哪些人处可以得到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信息和建有一定的理解。 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草案)规定的目标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与思考方法及其主要应用,为有关各专门科学之学习建立基础; 用实验方法考核物理现象间质与量的关系,使理论与实际一致; 通过物理学对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通过课外作业与活动,以增进学生的工作技能,并启发其创造力。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参加实践活动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化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体验 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资源 1.谈谈你对物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和丰富性的认识。 文本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实验室及多媒体类教学资源、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 2.开发和利用物理教学资源应遵循哪些原则? 1.开放性原则2.优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针对性原则5.个性原则 3.生活与社会中的物理教学资源有哪些特点,如何开发与利用? 1.广泛性2.生活性3.趣味性4.体验性5.便捷性 了解环境资源可利用状况、根据教学主题确定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生活资源、实验方案与器具设计 三、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技能

浅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浅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 物理科目的教学,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 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对这种个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加强物理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1.模型化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 事物的研究,首先就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 括了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 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的简化。而抽象概括和简化的过程, 也正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模型就是一种概括的反映,就是概念,亦即是一种思维 的形式。 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所在之一。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学,首先是引导学生步入模型这个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 种思维形式,具备掌握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2.多级性 任何一门学科,其内容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学科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本学科内,一个物理问题的提出、解决,其后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有许多个环节, 问题的解决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往往需要分作几个过程、阶段或几个方面、几步。须经历分析、综合的相互转换,往复循环,逐级上升。本文谓此特点为物理思维的多级性。 一般说,物理思维的多级性,亦包括了模型的转换。无疑,这种思维的多级性,要求更 高的思维能力,这是对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一次推进。而对于步入新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是 一个新的水平,也是对思维惰性的一个冲击。从开设物理课开始,便须注意不断地引导并培 植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敏锐能力,鼓励学生勤于钻研、深于追究的思维品质。 3.多向性 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只有一种办法。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出发,用不同的 方法,都可以得到同一个结果。 还有一些问题则不同,并不只有一个结果存在,需要作全面的分析。而解决这类问题所 需要的思维过程,须是开放性的。即依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灵活而全面地寻求对问题的各 种可能的答案。这种特点,被称作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求异、发散是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的体现,要求个体具有能从常规、呆板或带有偏见 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把思维从曾经历过的路上转移开来,以探求新的解决办法,又能从 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去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而且,在思考中能灵活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转换,全面地把握问题,细心地权衡哪些思 维是有利的,哪些思维是正确的。 4.表述的多样性 物理问题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表述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 公式表示,还可以借助于画图像。有些问题还可以用各种图示。概念的表述,亦有类似的方式。每一种表述,都是一种语言,同样是一种思维。

浅谈如何高效实施物理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高效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中,怎样是高效的、有效益的,并不是教师在教学中教的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在通过课堂教学中是否掌握了知识,拓展了能力、培养了兴趣、增强了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索能力。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一种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其实也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课堂教学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物理这一门学科的课堂。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浅谈一些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前准备,从广义上讲,是上课之前,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做的所有工作,如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撰写教案、制作课件等。从狭义上说,课前准备专指上课前,教师为提高课堂效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实施,根据教案为上课进行的有关准备工作。备课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学参考,现成的教案的照抄搬照上,还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既要考虑三维目标教学的统一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兼顾好好、中、差三个层次。 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更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新知前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坚持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例如概念的背诵、公式的理解…..学生就会形成学习“定势”,由被动的进行课前准备转变为主动进行,这就是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候课。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强化训练,逐渐形成。而且在形成的初期会经历多次反复,然后才能逐步形成习惯,并伴随终身。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习惯成自然 二、优化课堂提问是高效课堂的手段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

物理教学论总结复习资料(上传百度文库资料)

物理教学论总结复习资料 绪论 一、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其要求 答:1、讲授法(要求:1)、讲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遵循认知规律。2)、讲授要力求具有启发性。3)、讲授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2、谈话法。(要求:1)、谈话前,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重点、摸透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拟定谈话提纲,精心设计谈话问题,审慎选择谈话的方式。2)、谈话时,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3)、谈话后,教师要及时小结,使学生半凌乱的知识得到疏通)3、讨论法。(要求:1)、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题目、思考提纲和讨论的具体要求。2)、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4、读书指导法。4、读书指导法。(要求:1)、、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2)、善于阅读课外读物。3)、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指导学生读书。)5、问题教学法。6、发现法。 第四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一、物理实验的分类及各类实验的作用?

第五章物理概念教学 3、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4、了解物理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5、学会运用物理概念。 第六章物理规律教学 一、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一、物理练习是指学生在理解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口头解答)、(书面解答)、或(实际设计)、(操作)、等形式,反复地针对某一课题完成一定的作业。

一、复习的种类和方法? 答:1、平时复习(包括:a、引入新课的复习。b、巩固新课的复习。c、课后复习); 2、阶段复习;(在阶段复习时要抓好3个问题:a、突出重点;b、了解学生的疑难 和问题;c、抓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第十章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二、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哪些? 5、提问技能: 6、演示技能; 7、强化技能; 8、结束技能; 三、物理教师板书要注意的问题? 四、提问的模式: 答:1、提出问题点名回答;

物理(心得)之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谈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论文之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谈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而且还应通过揭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后者更为重要。然而,对于为什么通过揭示物理学的发展就得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揭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着与此相违背的错误做法。本文着重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一、揭示物理学发展过程的意义 揭示物理学发展过程的实质,在于揭示新知识同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益的学习和探索方法,从而达到发展其能力的目的。其意义如下。 (一)揭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建立科学、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的需要 物理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融汇贯通的。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定律与其它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是自身成立的依据。概念的提出、形成、发展以及解题方法的探索,解题规律的概括,环环相扣,紧密相联。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教材不可能完美而充分地体现这一切,只有依靠教师在对“物理学发展过程”具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教学展现出来。事实上,否定或割裂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切断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也就不会懂得物理知识的本源,就不能把物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灵活运用。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教师没有花足够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便往下讲,结果师生之间缺乏描述同一对象的共同语言,学生也就不能很好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可见,只有通过揭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找到知识间的本质联系,才能牢固地建立和强化物理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合理程度,是人的智力的反映。可以说,揭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对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强化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揭示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是适应认识规律的需要 纵观人类大量获得知识的历史事实,具有如下共同特征:一是新知识的认识总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学习方法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初中物理内容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一、要想在初中阶段学好物理,首先要了解初中阶段物理学的特点,例如: 1、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现象的各种规律,几乎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习物理的伊始,所以尤其注重学生在实验能力方面的培养。初中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索能力、科学探究精神。 2、初中物理课程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很多的物理问题设计简单的生活现象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尤其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实验题部分增加了根据生活情境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问题。 3、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扎实的数学功底是学好初中物理必不可少的。很多物理规律,必须借助公式表达出来,才能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具体问题中很多会涉及复杂的情境和繁琐的计算。 4、要学好物理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思维,学会运用物理语言也是潜移默化培养物理思维的方式。因为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了将物理规律简单、明了、准确地表达出来,常常需要借助很多特殊的方式,这些特殊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理学的“语言” 5、初中物理较为注重概念的学习理解,中学物理课要教给我们很多物理虽和物理规律,这些知识概念性强,有的还很抽象。 6、初中物理注重基础、在扎实的基础上又强调灵活,物理问题多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习题具有多变性,较难把握。 二、针对初中物理课的这几个特点,学好物理的几种学习方法: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想学好物理,首先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保有好奇心,最重要也是难做的就是在好奇心下认真死思考,多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才能在灵活的问题下抓住问题的本质。 2、在实验探究能力方面,要把握好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会实验的探究的方法。在设计实验时要学会模拟实验过程,认真思考每一个操作步骤,抓住要研究的问题,及与问题相关的物理量。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4-09-25T10:30:37.577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7月供稿作者:左超 [导读] 文章通过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阐述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作用。 □ 左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加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学在课堂中的教学效率提高成为了一个教改的关键点。文章通过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阐述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含义1.1 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 1.2 清楚阐述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的思路。在学生有一定的需要和积极的准备状态下,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如实验探索、理论推导等,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对斜面小车实验现象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小车运动的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再用外推法分析和介绍历史上科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逐步得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这样学生对该规律的认识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过程。 1.3 准确呈现概念和规律的内容。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的陈述语言或公式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中要强调“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其中“或”要提醒学生注意。这样学生在理解时不至于产生歧义,并能建立起多方联系。 2 高效课堂的建立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内驱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爱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爱好的一切现象、事物、知识等,总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探究,因而学生对感兴趣科目就会学得好些。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成为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一般在上初二物理的第一节课时,我会列举学生身边应用物理知识的事物作为例子,如介绍他们穿的鞋子、骑的自行车、用的手电筒、电灯、电视、手机、电磁炉、卫星等物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学习动机也因此激发。在教学具体知识的时候,我会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 2.2 利用我国物理学的巨大成就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每次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都凝聚着物理学家的智慧与心血,体现着他们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展现了物理学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蕴涵在物理学中丰富的德育素材。而我国科学家们在物理学上的巨大成就,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材料,通过对这些成就的了解,能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由于在教学中结合我国科技实例对同学们进行爱国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究和发现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教育让同学们学习的目的更明确,学习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学习的效率自然进一步提高。 2.3 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探究科学的方法。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求通过实验建立概念和掌握规律。我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掌握探究科学的方法为目的,精心设计实验,如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变演示性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强创意性实验和世界科技成就展示等,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 3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作用3.1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毕竟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也一定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识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果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很容易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放弃主动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 3.2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初中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每一次的实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实验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之外,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利用实验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物理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都能主动的学习物理知识。而创新是知识的转移,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应该专注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的思维发展的空间,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充分的推测和假设,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全面的扩展。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物理实验演示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探索性质,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多角度出发,采用多种实验方案进行教学,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使学生的创新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使得学生们对物理产生兴趣,由此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入化。 参考文献1 胡军.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J].考试周刊,2010(15)2 杨天桂.提高初中物理成绩效率的发展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2)作者单位:贵州省关岭县顶云乡顶云中学

物理教学论

1.为什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 答:一、必须坚持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这一思想有它的客观必要。 二、必须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内因,老师和一切教育环境都是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起决定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必然会体现出来,学生进入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肯定与老师的巧妙引导分开。 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应该是径直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应该让学生明确干什么,并以极大的热情、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学习主体产生巨大作用。 2. 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哪些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3.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试说明这种代替发生了那些实质性的变化? 答:课程的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只注重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4.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同16题 答:a.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b.思维加工建立规律(运用实验总结规律、运用已有知识,理论推导得到新规律、提出假说,检验修正假说,得出结论;c.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d.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总之,从感性认识入手,到理解物理规律,最后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不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5.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对教师提出了那些更高的要求 答:首先,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的题目(恰到好处)思考提纲和讨论的具体要求(估计会出现个情况及如何解决)。其次,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揭露问题的本质。最后,讨论结束时,老师要进行总结。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应着眼于引导和鼓励 6.为什么说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答:因为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涉及物理学的知识、技巧和方法,涉及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也涉及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哲学、逻辑学、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7.请结合实例说明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答:引入、形成、巩固深化、总结。 8.你认为现代的物理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答: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信息素养 9.物理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必修课,你认为学习该课程重要吗,为什么? 答:物理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

浅谈物理教学五法

浅谈物理教学五法 发表时间:2011-06-21T08:24:30.630Z 来源:《学园》2011年4月第8期供稿作者:陈旺林[导读] 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陈旺林福建省南靖县湖美中学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自然学科。那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使教学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呢?教师应该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以下五种方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教师教学的目的。 一兴趣法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喜欢甚至爱上物理这门学科。 物理教师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学生就会觉得新鲜、好奇,并会对教师产生钦佩感,这样便加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师生感情。因为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关的,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热爱并尊重自己的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细心地听取教师的教诲,才能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不喜欢某学科的老师,才会对该学科不感兴趣。教师和学生有了情感,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 二实验法 实验是探索的灵魂。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理论,教师很难用教学语言讲解,如果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动手,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边讲边进行的方法,教师必须严格要求或帮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教学的过程中看到的一些和物理学习有关的现象,就可以组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不仅能使学生对物理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有许多新奇有趣的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好这些实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见,实验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幽默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幽默法活跃课堂气氛。适当地运用幽默技巧,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情绪。幽默可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门法宝,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学习乐趣,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教学气氛更加融洽,如此,所得到的教学效果将会很有成效。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物理课。由于物理课堂较枯燥,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师感到学生有浮躁心理的时候,应适当地增加一些有趣内容,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幽默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书本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变得丰富多彩。 四习题法 仅仅背会几个物理概念是无法学习好物理的,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习题法进行教学。物理习题多如牛毛,如果只是反反复复地做大量的习题,没有系统的区分习题类别和学生是否适合做这类题,那么即使进行题海战术,效果也不会明显。 教师在这一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区分习题类型,明确做这类习题能达到什么效果,而不是无休止的简单重复。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物理基础,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力学方面比较薄弱,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攻克力学难关,找一些适合这类学生的习题,并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题的能力。教师选择习题一定要精,学生在做完习题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做题效果重点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课外活动法 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课上教学很重要,课外活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生动而且有趣,有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比较敏捷和活跃,所以他们不满足于教科书上现有的知识。对于很多物理现象学生会存在很大的疑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把学生带入所学知识的环境中,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教师在讲完课堂知识后,应当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把实验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的奥秘无穷和无处不在。那么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教师把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相结合,创设了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了学生思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的爱心。物理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和谐渗透对认识智能目标的达到起着催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物理的喜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保持学生高昂的情绪,挖掘学生爱学的因素,陶冶学生的爱美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促使学生智能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在教师充满爱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就会产生感情的迁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又促进学生感情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正确形成。

初二物理学科特点

初二物理:新课程有多难? 北京四中李丽娟 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北京市物理新课标实施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初中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达标? 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我们能不能完成课标对我们的培养目标呢?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教师必要的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努力。 一、多观察,勤思考 物理学是研究万事万物道理的一门学科。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太空宇宙、生活设施,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无不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早晨起床用使用卫生间,照照镜子这就是平面镜成像,水龙头是个简单机械,水箱里充、放水的装置包含了浮力、简单机械、压强、力等知识。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的事、物、丰富的现象,你有细心地观察过吗?思考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吗?这种现象包含着哪些知识呢?要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物理学习的能力就在这种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被提高。一定要养成这种好的习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多动手,勤探究 新课标提倡实验探究,同学们有了更多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机会,有了更多“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的经历。但是,很多同学对于探究的理解还是有些狭隘的,认为只有在学校、进实验室、使用专门的器材才可以进行实验探究。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在学校可以探究,回家依然可以探究,实验室里的很多器材其实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例如:学习光的折射时,我们可以在家里找个玻璃杯,然后装些水,在插入筷子,看看“筷子折了”,可以左看看、右看看,动一动筷子的位置,你会有很多发现;我们还可以准备好小盆、小筒,用塑料片剪成小鱼,坠上石头,用铁丝做鱼叉,亲自体验“叉鱼”时的快乐;我们还可以变个小魔术,来做一做“硬币再现”,感受硬币“再现”的惊喜等。学习透镜时,自己做个小相机;学习长度的测量时,自己制作一把米尺,用自己制作的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相信你会有另一番感受;学习力与机械时,拿着自己的相机拍下“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看谁拍得多;放假期间,去“科技馆”看一看,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物理知识。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增加了兴趣。这,才是真正的实验探究,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背背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实验探究一直是中考的重点,也是同学们普遍感到力不从心的地方,相信,如果你本着真的探究精神进行真的探究,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考试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三、重视基础、狠抓落实;严格规范,养成习惯 基础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关键。学习和盖楼房是一样一样儿地。你如果想盖个鸡窝,找些树棍、木条,垒吧垒吧就行了;可是你如果想盖个牛舍,那就得要用砖头;如果你想盖个摩天大楼,那就必须掘地几十米,先在地下盖个几十层的楼房,这就是打地基。有些同学一看见难题就来劲儿,一看见怪题、偏

高效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

高效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 发表时间:2013-04-19T10:02:33.797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明[导读] 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王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第三中学山西朔州036800)纵观物理新课程新理念,我们不难看出,课程教学重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索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然而,大部分老师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时,往往是在精心安排下来达到水到渠成。而如何高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注重方法,讲究实用性 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老师讲课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尽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类比法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少学生对于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常常理解不正确(如场强、电容、电阻),其原因是只注意了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怎么办呢?我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物理中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比较清楚的,它是用比值定义的,我们就以此为例,进行类比,以加深其理解。 物理学具有较强的规律性、逻辑性。有些公式学生容易混淆,造成记忆错误,如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死记太伤脑筋,可以借助规律记忆法,让学生学会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学会了推导的方法就摆脱了烦琐的记忆。电磁学中不少学生左、右手定则分不清、记不牢,我便想了个“诣字法”,比如用“幼发拉底河”这河流名中的“幼”通右,“发”通“发电”即为右手发电,这样左、右手很有趣地分清了,学生记得很深刻。 二、突破关键,抓住实质性 不少学生学习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没有抓住关键和本质。 电磁学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变化”既是关键又是本质,记住它并不难,但在运用时如何呢?例如:“有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对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有边切割了磁力线”就有电流产生,有的认为有“磁通量”就有电流产生。然而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本质。 又如,变压器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这一关系大多数学生记得很牢,但在做有三组以上线圈的计算时,他们仍套用公式,结果得出许多矛盾的结论,这就是对N1∶N2=I1∶I2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这个关键的问题重视不够造成的。通常对概念要抓关键的“字”,对规律、定理等抓“条件、结论”,这些是攻克重、难点的突破口。 三、掌控全面,分析细致性 对学生来说,由于总结、归纳能力差,对知识点认识不全、分析不细,是影响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关于“电阻”的问题,尽管比较简单,但归纳起来内容也很丰富:1.用电阻定律来计算电阻;2.用“伏安特性曲线”来表示电阻;3.串、并联电路中任一电阻的变化对电路的总电阻、电流、路端电压的影响;4.闭合回路内某一可变电阻值为多大时它消耗的功率最大……这些有关电阻的问题都只有通过练习、总结才能熟练掌握。对重、难点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书本上,要把书吃透,把书中的话拓开,把抽象的东西用练习具体化,在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又在具体的练习中通过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做到对重难知识点的全面认识和细致分析。 四、强化锻炼,选题针对性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选题很重要,我们认为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每个重、难点。 总之,要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贯穿始终,使知识学习与智能训练融合于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框架。所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力学体系的清晰图象,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从而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学习难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