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

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

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
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

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

——人类生态学与新都市社会学

蔡禾

2012-10-11 10:47:03 来源:《学术论坛》(南宁)2003年03期第110~116页

【内容提要】人类生态学与新都市社会学是都市社会学中两个主要的研究范式。围绕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人类生态学研究竞争与选择如何影响群体、组织的空间关系以及群体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城市环境;新都市社会学则注重研究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城市空间组织和空间形式如何成为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及在都市重建和都市发展中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关键词】人类生态学/新都市社会学/范式

都市社会学从芝加哥学派开始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90年来,在都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上始终存在争论。确实,要定义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困难的。其实,对学科的界定和划分还存在另一种立场,即不是以研究对象来区分学科,而是以问题来区分学科。正如霍利所说:“科学应该是根据它做了什么而不是事先为其界定一个领域来限定……它必须有若干没有被其他学科范围包括的核心问题,并且能应用科学技术来研究。”[1]如果按照这种立场去理解都市社会学,我们不难看到,尽管都市社会学在其研究对象上存在较大争议,但透过多数学者实际关注的问题不难发现,都市社会学中的核心问题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在帕克具有学科开创性的文章《城市:对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议》的标题中就可以见到[2]。从都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围绕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学术研究实际上是沿着两个方向展开的:一是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

系在空间结构上的展现,焦点是在变迁着的城市环境下,群体、组织的区位结构问题;二是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上的展现,焦点是在变迁着的城市环境下,邻里、种族、阶级等人类群体的结合和冲突。围绕着以上问题和研究方向,都市社会学形成了众多的观点和流派,但人类生态学(也译“人文生态学”)和新都市社会学是公认的两个最主要的研究范式。本文的目的就是围绕都市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对都市社会学中的这两种主要范式进行比较。

一、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空间结构上的展现

1.人类生态学的观点

人类生态学是以帕克为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学派开创的,从“生态学”这个名字不难想到,该范式与生物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生态学家看来,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一个物种都不能离开其他物种独立存在和发展,生态学家将此现象称之为“共生”,一定地域范围内共生的各类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社区。生物学正是研究“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及其相互依存关系,以及每个物种同其特定环境的关系”[3],研究环境与那些与之相适应的动植物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4]。在生物社区里,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有序的,这是一种由“统治”产生的秩序。比如在植物社区里,众多的植物种类中总有一种或数种植物占据主导地位,它们的存在状况对该区内植物种类、数量、分布产生影响。或者说,它将某种秩序施于该植物社区,形成一定的结构并维持稳定[5]。这种秩序是由生存竞争的原则支配的。一般来讲,哪种植物能充分地吸收阳光(占有稀缺资源)和水分就

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植物,而其他在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也会在与之适应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自然界,一旦一个物种在环境中找到它所适应的位置就会定居下来,共栖一地形成所谓“自然区”,并与其他物种栖息地之间建立起一种生态群落关系。生态群落关系不是不变的,变化形式之一就是入侵和继替。入侵是指某一物种进入到另一物种的栖息地;继替是入侵的最终结果,即某一地区原有的物种完全被另一物种取代。

尽管以上现象发生在自然界,但在人类生态学家的眼里,它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写照,因为人类社会与动植物社会有着同样的发展规律和表现形态。“人类是群生群居的动物,他无法单独生存,相对来看,人是弱小的,他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保护他,供他居住,还需要有同类伙伴的协同合作”[3]。“在人类社会,每个人或群体都履行着某一特定的功能,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种履行不同功能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共生关系”[4]。因此,人类生态学家也把研究人们之间的共存关系以及人们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视为己任。人类生态学家认为,城市社区的空间结构也是由统治原则支配的。一般来讲,城市中心区占据城市的统治地位,城市的空间结构是由中心区的位置和变化决定的。因此,谁占据了中心区谁就决定了中心区的功能,进而决定了周边地区的功能分布。例如在许多大城市,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周边往往会有一个过渡区,这是一个相对衰落的地区,多为贫民或少数民族聚居,这乍看起来似乎不合理,但这恰恰是中心区的统治地位决定的,因为中心区占据的统治地位决定了周边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一般来讲,城市发展必然与中心地区的扩张(入侵)相联系,这种扩张使周边地区成为下一步的拆迁区,因此这些地区的屋主不愿维修翻新建筑,而是等待拆迁更新,从而使得这一地区变得破落。而贫民和少数民族者居住在这里,一是因为这里租金便宜,二是这里离中心区近,方便在中心区谋职并有能力支付较便宜的交通费用。

与生物学家一样,人类生态学家也把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的形成看作是人类群体竞争的“自然”结果,其决定性力量是群体的经济竞争力。因为,城市中心区往往形成于土地价值最高的地区,所以只有那些最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群体才能占据中心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城市中心区一般都是商业机构、银行机构和大公司。一般来讲,城市的土地价值是沿着中心区向外逐步递减,因而各种群体和机构也依其竞争力得到相应的空间位置并适应其环境。同样,城市空间结构也受到入侵和继替原则的支配。入侵和继替表现为两种类别:一类是土地的使用发生变化,比如原来的居住用地被改为工业用地;另一类是占据该地区的群体发生变化,例如有色人种迁入原来的清一色的白人居住区,导致白人迁出,最终该社区成为有色人种社区。当然,入侵和继替的产生并非都是经济竞争的结果,文化生态学家注意到文化、政治的影响,新正统生态学强调新技术运用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人类生态学家的眼里,城市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单位,他们是在一个明确识别的城市或群体的边界内考察和分析问题,至于在此之外的更大的环境或群体间的关系不是他们研究的重点。虽然他们将城市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的共生社区,但是他们的分析出发点是竞争中的个体或群体,城市空间区位结构的形成是竞争和选择的自发结果。

2.新都市社会学的观点

新都市社会学是一个比人类生态学更宽泛的范式,政治经济学派、新马克思主义、新韦伯主义、世界体系理论均可归于这一旗帜下,其中,政治经济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是最典型的代表。

与人类生态学一样,新都市社会学也是把空间关系作为自己思考和研究的视角。但是,在新都市社会学家眼里,以往“有关城市与城市现实的问题并没有被很好了解或认识,因为不论它是存在于思想(意识形态)还是实践中,均没有认识到政治的重要”[6]。也就是说,人类生态学只是把城市空间当作为一种纯粹的物理现象,空间形式被作为既定的东西加以接受,完全忽视了形塑城市空间的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及不同团体间的政治对抗。新都市社会学则试图将城市空间过程放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进行考察,将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对整体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结合起来。

作为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戴维·哈威从资本运行与城市过程的角度展开了他对城市空间问题的论证。哈威将城市视为一种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环境要素混合构成的人文物质景观。人造环境分为生产性人造环境(如工厂、高速公路、铁路、办公楼等)和消费性人造环境(如住房、人行道)。人造环境的重要特点就是大量投资、长期存在、空间上不可移动、改变比较困难、许多内容被共同使用而非私人占有。哈威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这个人造环境的生产和创建过程是在资本控制和作用下的结果,是资本积累的需要,资本主义下的城市化过程实质上是资本的城市化。因此城市的生产和创建负载了资本主义的逻辑,即为了资本的积累和利润。与此相应,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生产过程也负载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矛盾。

哈威将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运动描述为三个循环过程,工业资本生产过程称为资本的第一循环。资本第一循环中存在的矛盾是资本过度积累所形成的过度积累危机,其主要表现是商品过剩、资本闲置、劳动力闲置或对劳动力剥削加强等。资本主义为应付资本第一循环产生的危机其办法是将资本投向“第二循环”。第二循环包括了资本投资于人造环境的生产,包括生产性人造环境和消费性人造环

境。第二循环意味着资本大量投入物质基础设施或其他固定资本项目上,虽然它增强了资本的积累,但也导致了两个可能的结果:一是由于这些投资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收回,结果在投资未收回前将生产力固定在某种水平上;二是为了追求新的且更具有生产力的固定资本形式,不得不加速对老的项目投资的贬值甚至毁坏,这又会破坏既存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被重新建构。不过重建的空间结构势必成为进一步积累的障碍[7],使过度积累这个基本矛盾在城市人造环境的生产和使用中重新产生。为解决资本第二循环中的危机,资本向第三循环转移。资本第三循环是向以下两个方面投资:一是向科学和技术研究投资;二是投资于众多主要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有关的社会开支。不过,向第三循环投资的转变同样不会消除过度积累的趋势。第三循环中危机的表现形式就是城市各种社会开支的危机(健康、教育、军事镇压等),消费资金形式的危机(住房),技术和科学的危机。解决由第三循环引发的危机的办法就在于“空间整理”,即在全球寻找新的投资地方,投资转向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可以想像,地理空间对于资本主义的生存是多么重要,开辟新的投资领域对保持这架机器的运转是必不可少的,而空间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资本的意愿被再生产出来。当然,向不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远远没有解决过度积累这个基本危机,而只会在更大范围中再生产它并加剧它。总之,在哈威看来,城市这个人造环境的空间是资本积累、资本危机和资本循环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空间建构和再建构就像一架机器的制造和修改一样,都是为了使资本的运转更有效、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城市地区的兴衰和发展变化均是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的结果。

如果说政治经济学派是从生产的角度研究空间问题,那么以卡斯特为代表的一些新马克思主义都市社会学家则从消费展开了对空间的分析。卡斯特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城市在整体体系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经济,而在经济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三个要素中,城市的最主要功能则是消费,即服务于劳动力的再生产。

因为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和交换是在不同地域间组织的,并非集中在某一个城市,但消费(卡斯特将其等同于劳动力再生产)这样一个在日常生活基础上完成的过程(无论吃饭、睡觉、玩耍……)必然有一定的空间边界。因此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里,基本的结构性矛盾是劳动力再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必要消费品供给的矛盾。对于资本主义整个体系而言,不仅个人消费的消费品(指那些可在市场上买到,被个人单独占有和消费的产品)生产是劳动力再生产不可缺少的,集体消费的消费品(指不能被分割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交通、医疗、住房、闲暇设施等)生产同样是劳动力再生产不可缺少的。因为如果没有充足的医疗卫生设施,就难以保证劳动力的健康;如果没有必要的文化教育设施,就难以再生产出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应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术素质的劳动力。但是,由于集体消费品这类商品的特征不能满足市场价格的要求[8],所以资产阶级感到对这类消费品的投资无利可图或者回报太慢,不愿意从事这类社会必需品的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性决定了必然潜藏着劳动力再生产必需商品的供给短缺危机。面对以上矛盾,政府对交通、医疗、住房、教育、闲暇设施等集体消费品生产和管理进行干预变得越来越必要,政府逐步成为这类商品的主要投资者。虽然投资这些商品没什么利润,但却是维持资本主义整个系统稳定运行不可缺少的。集体消费品生产与私人消费品生产的一个最大不同是它会对空间结构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其使用价值保留较长时间,例如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必然会导致人口以及相应的工作机会和服务向郊区的转移,从而改变城市空间结构。集体消费品的生产成为城市空间发展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可见,新都市社会学家把空间理解为社会的,其理论任务就是要通过揭示城市空间组织和空间形式如何成为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及揭示它们如何有助于这种生产方式所依赖的统治关系的再生产来破除城市意识形态。“空间是政治的。排除了意识形态或政治,空间就不是科学的对象,空间从来就是政治

的和策略的……空间,它看起来同质,看起来完全像我们所调查的那样是纯客观形式,但它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的生产类似于任何种类商品的生产”[9]。

二、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社会结构上的展现

1.人类生态学的观点

对于人类生态学而言,“城市的组织”,城市环境的特性,以及城市秩序的特性,最终都是由城市人口的规模决定的,是由这些人口在该社区内集中与分布的形式决定的。因此,研究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对比,就具有重要意义”[3]。人类生态学家关心城市的人口来源有哪些?人口增长中,正常增长、移民人数占多少?城市中何处人口趋减?何处人口趋增?在城市的各个人口分隔区中,区内人口变化与出生、死亡、婚姻、家庭规模、房租、生活水平相关?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人类生态学家展开其对都市社会研究的基础。

但是,人类生态学家对人口变迁的研究的社会学价值并不在于人口研究本身,而在于人口变迁对人类群体生活的影响。人类生态学家注意到,在城市环境下,人口大规模的流动至少导致了以下后果:社区人口变化加快;人们对地方的依恋感情被破坏;流动量增加使得城市生活的刺激强度增加,从而模糊了人的理念、破坏了人的道德。如果说,距离上的相近与邻里情感相联系,那么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使社区人口可以同时生活在若干个不同的社会环境里。所有这些都瓦解着邻里,使得邻里这一城市地方组织和政治组织中最小的单位失去了原有的稳定性、原始性和亲密性。邻里关系的变化意味着首属团体中原有的抑制作用和道德

训诫被削弱了,次级关系取代首属关系成为趋势,基于道德的社会控制被基于成文法律的社会控制取代[3]。这是一个社会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越轨行为大大增加了。犯罪、离婚、遗弃、贫困等成为人类生态学关注的主要城市问题。解组和组合是相伴而存的,人类生态学家在揭示都市化过程中原有组织和社会控制解组的同时,也关注城市社会结合的形式。这表现在他们对“隔离”、“自然区”这类现象的关注和对种族群体、帮伙、社团等群体形式的研究上。

在人类生态学家眼里,都市中流动着的人口最终也会像自然界一样,具有相同特质的(物种)人口会在某一个地方停留下来,聚居在一起,形成被生态学称之为“自然区”的现象,例如像唐人街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贫民区和落泊者聚居区。自然区往往是非规划的、自发的生态作用的结果,它会形成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风俗[10]。自然区的形成势必在城市人口中造成隔离,隔离可以是职业隔离、种族隔离或阶级隔离。隔离导致城市社区中类似植物社区中不同物种按一定方式形成的自然群落的外观,那些贫民窟中的移民或有色人种有可能与世隔绝,处在孤立的状态。当然,从另一方面讲,自然区和隔离的形成有可能促进这些社区中的邻里关系,这种邻里情感首先不是因为相近,而是“共同的种族意识和共同的阶级利益把邻里情感熔炼的十分紧密”[10]。

面对各种各样为适应城市环境变迁而组成的群体,帕克认为城市社会学应该研究这些群体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个人是如何进入又是如何脱离的,这些群体的相对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如何;应研究有哪些自然区,这些区域的人口构成以及隔离与犯罪[3]。帕克的观点得到许多学者回应,一批以群体和自然区为对象的研究成果问世。例如对芝加哥地区1313个帮伙的帮伙的研究[11];对移民劳工和流浪汉的研究[12];对出租车司机和会馆舞女的研究[13];对黄金海岸与贫民窟的研究[14]。这些研究多数是把兴趣放在互动的性质、模式和社会结合的过

程;研究问题一般是人们为什么与他人产生社会结合?社会群体、契合和忠诚是如何发展、如何变迁的?

不难看到,人类生态学在探讨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社会结构的展现方面,关注的仍然是生态学的基本问题——“适应”问题,即人类如何通过群体的发展适应迅速变化的城市环境。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群体内部的联系、规范和文化,而不是群体间的差异、冲突和斗争。

2.新都市社会学的观点

在对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在社会结构的展现方面,新都市社会学重在探讨都市重建和都市发展中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新都市社会学家哈威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必然造成过度积累,过度积累又导致各种危机,而资本为了克服内在的危机必须开辟新的投资空间以寻求发展和实现更大的积累,资本的空间流动产生了以下结果:投资开始重新定位,大量资本从已经都市化的老工业城市流向新兴的城市化地区,使城市的发展从老工业城市转向了那些过去只经历了很低城市化水平的新兴城市地区。工业资本抛弃老工业城市不仅使老工业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增加,还使得这些城市经济萧条,各种固定资本贬值,税收减少,结果造成城市社会开支减少,社会服务设施不足,城市管理费用不足,甚至出现财政危机。可以说,资本流向哪个地区,这个地区就会繁荣兴旺;而资本流出哪个地区,这个地区就会萧条。资本的流动受到原有地区的工人、政治家和小企业联合体的反抗,“对于那些生活在正被抛弃的社区里的大部分人来讲,他们会抵制和不满这种进程”[15],冲突由此产生。

哈威把城市化的本质理解为资本的城市化,而伴随资本城市化的是社会关系的城市化,这里主要是指劳动力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分离。对于资本而言,为了维持对劳动的统治,除了在工作场所对劳动的直接控制外,还必须在劳动力的生活场所保持对劳动力的支配。而对劳动力来讲,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的分离意味着劳动力对其生存社会状况控制的斗争分成了两个明显独立的斗争。第一个斗争是在工作场所,是有关工作条件和提供消费品购买力的工资水平的斗争,也就是马克思深入分析过的“工厂车间”斗争。第二种是居住场所的斗争,是反对第二种剥削占有形式(以商业资本、土地资本为代表)的斗争。这是一种关于生活居住地生存条件和成本的斗争,涉及居住空间、住房、交通、娱乐、各种设施以及有助于劳动力整个生活环境的所有资源。围绕着这些内容的生产和使用,劳动力参与了一系列与城市人造环境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有关的社区斗争。例如,有关地主(房东)收取过高租金的斗争、有关住房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冲突、有关对“有害”设施地点选择的冲突、有关恶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的冲突、有关缺乏雇佣机会和服务的冲突、有关高速公路建设和城市更新的冲突、有关“生活质量”和审美问题的冲突等[16]。

卡斯特从他的消费分析立场出发指出,在早期资本主义,市场化消费模式(即消费品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占主导,人们的购买力或者说生活机会一般取决于其在生产中的地位,阶级权力是造成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统治的基本因素。但随着政府开始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进行干预,阶级地位不再是得到生活机会的惟一因素,资源分配不仅仅以市场为基础,同时也会根据政府权力行使的政治逻辑来分配。人们获取生活机会的能力实际上来自于两个系统:一个是劳动或市场系统,一个是政府系统[17]。与此相应,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不再只沿着生产地位或市场能力展开,一种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出现了,即围绕着消费(主要是

集体消费)供给形成的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例如,“住房不平等被各个阶级、各个社会层次所遭受到的,来自于公共住房生产与管理的经济、制度、文化机构的不平等待遇所强化”[18]。一个人所处的阶级地位并不必然等同于一个人所处的消费地位,消费分层可以在同一阶级内发生,也可以在不同阶级地位之间形成。因此,政治利益群体形成的基础不再只是生产阶级,也包括消费利益群体。与传统阶级分层一样,消费分层在形塑人们生活、决定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冲突模式方面同样重要[17]。

由于当今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存在劳动力再生产需要与再生产劳动力必要消费品(主要是集体消费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因此大众必然会为了争取更多、更优质的集体消费服务而开展斗争。面对以上矛盾和冲突,政府对交通、医疗、住房、教育、闲暇设施等集体消费品生产和管理的干预越来越强。但政府对消费的干预越多,意味着日常生活越政治化,围绕集体消费展开的冲突成为城市社会冲突的主要内容。不过,这种社会冲突与传统的以阶级为主体的冲突不一样。首先,冲突是围绕消费利益群体展开,并不必然引发和加剧阶级斗争。例如,反对环境污染的冲突并不以阶级为斗争的动员基础,因为受到污染的空气或水不会只停留在穷人的住房前。其次,冲突往往带有社区特征。比如,一座公园或一个公用设施建在什么地方会给邻近社区的居民带来更多的消费机会,甚至使他们的住房升值,但对其他社区的居民而言,减少了他们的消费机会。所以,围绕这些集体消费展开的冲突往往出现在社区之间。卡斯特将这种来自于大众的要求和大众运动并导致在城市角色、城市意义、城市结构方面发生变化的斗争称之为城市社会运动[19],认为社会运动是对社会统治的反抗,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社会运动而非阶级斗争“对城市和社会产生了主要的影响”[19]。

三、小结

研究范式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理论,不同学者共享同一范式并不意味着他们共有完全相同的理论观点。“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领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20]。其实,每一种范式都蕴涵有它的基本假设,如果作一个不太严谨的概括,人类生态学与新都市社会学范式各自所蕴涵的基本假设可作如下表述。

1.人类生态学蕴涵的基本假设

(1)城市是一个独立的分析单位。(2)城市社区作为一个“共生”单位是建立在各个群体或部分的相互依赖性基础上的,所以本质上是均衡的。(3)个体(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位置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位置的差别是由对环境的适应力差别决定的,其过程是由生存竞争的原则支配的。(4)竞争和选择导致了一个群体或组织的社会层级体系,体系的运行建立在“统治”原则下。(5)变迁的原因来自于外部,即环境的变化。发展是一个寻求人口、环境、组织、技术之间均衡的过程,是通过功能分化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2.新都市社会学蕴涵的基本假设

(1)城市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分析必须放到对整体资本主义体系的分析中。(2)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城市不是一个统一的生物性共生社区,它充满着相互对立的关系和力量。(3)资本主义体系包含着内在的基本矛盾,正是

这些基本矛盾影响和决定着资本主义城市的发展和变迁。(4)不平等是社会的基本要素。

人类生态学和新都市社会学分别形成于20世纪初叶和20世纪下半叶,两种范式的差别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相关。

20世纪初叶,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古典经济学思想,资本主义仍然处在一个崇信市场自发调节力量,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同时,工业的发展使整个西方工业国家经历了一个迅速的城市化过程。在美国,从1890年到1920年仅30年的时间,城市人口就增加了2倍多[21]。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城市中多民族、多文化的聚集和冲突以及社会适应和社会整合问题。因此,人类生态学强调空间区位形成的经济决定力量和区位分布中的“生存竞争”过程,关注邻里、伙伴群体等社会关系的变化,关注失范与认同、越轨与控制,寻求建立在功能相互依赖基础上的整合,这些关注点和由此形成的理论与这一时代的特征是一致的。

相对20世纪初叶而言,20世纪下半叶的欧美社会具有以下不同的特征。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形成,各个国家、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每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发展。尤其是国际资本为追求利润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对城市的兴衰起了直接的影响。但这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矛盾和危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其次,自从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经济政策中的影响日益加大,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不仅体现在生产领域,还体现在消费领域。这一变化导致了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日常生活政治化。因为消费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政府对消费干预得越多,对消费品供给承担的责任就越大,这必然使消费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竞争的直接内容。二是集体消费供

给和福利主义的推行势必引起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最终导致政府的财政危机,从而引发各种城市危机。与以上两个因素相关的第三个因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住宅郊区化的发展和城市中心产业的外迁导致内城的衰落,各种形式的城市社区居民抗议运动不断出现,这种冲突与以往所关注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表现出极为不同的特征。新都市社会学理论正是反映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变化。

【参考文献】

[1]Hawley, A. Human Ecology: A The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M]. New York: Ronald press, 1950.7.

[2]Park, R.E."The city: 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city environ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15.20、577-612.

[3]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著,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66、65、5-6、3-40、6-26.

[4]Schwab,W. A. Urban Sociology: A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M].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2.6-7、7.

[5]Park, R.E. Human Community Glencoe Illinois [M].The Free Press, 1952. 151.

[6]Lefebvre, H. The Soeiology of Marx [M]. Allen Lane, 1968.9.

[7]Harvey, 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M]. Basil Blackwell Ltd, 1985.24-25.

[8]Castells, M. City, Class and Power[M]. Mecmillan, 1978.18.

[9]Lefebvre, H."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Space" in R. Peet(ed.) [J]. Radical Geography Chicago, Maaroufa Press, 1977.34.

[10]康少邦,张宁.城市社会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76、29.

[11]Thrasher, F. M. The Gang, The gang; 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M].Chicago, I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Andersen, N. The Hobo[M].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3.

[13]Cressey, P. G. The taxi-dance hall; a sociological study in commercialized recreation and city life [M]. Chicago, I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2.

[14]Zorbaugh. H.W. The Gold Coast and the slum: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cago's near north side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15]Harvey, D. "Government polici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neighbourhood change in United States cities", in M. Harloe(ed.) [J]. Captive Cities John

Wiley,1977.137.

[16]Harvey, D. "Labor、Capital and Class Strugglearound the builtenvironmentin

advanced CapitalistSocieties" in Kevin Cox(ed) [J]. Urbanization andConflict in Market Societies Methuen & CoLtd,1978.11-12.

[17]Saunders, P. Social Theory and the Urban Question[M] .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1986.292、319.

[18]Castells, M.City, Class and Power[M]. Mecmillan,1978.24.

[19]Castells, M.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M].Adward Amold, 1983. Pxv 127、329.

[20]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2002,(5):7.

[21]Mckenzie,R.D. The Meltropolilan Community [M]. New York, Rissell & Russell, 1967.62.^NU1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城市化、环境动态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城市成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的竞争;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城市竞争的范围和程度。而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下,城市要获得长远的、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针对多变的环境进行长远的谋划。我国现有的以城市物质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体系已难以为城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有效的指导,引入为城市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城市战略规划,可以解决形体规划指导作用不强,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情况下城市发展等问题。 城市战略规划目前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框架,尤其是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于是选择城市战略规划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更能指导城市发展、较为完善的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体系和模式。主要任务是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在充分论证城市企业化趋势的前提下,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构筑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模式,并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对城市各个组成部门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对战略的概念与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各类活动的战略定义,认为战略是针对人类各类活动,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人类活动,城市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城市发展具有长期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战略的特征,所以也能应用战略规划的手段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谋划。城市战略规划就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而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本研究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城市战略规划结合,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城市战略规划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战略规划的模式:即城市战略规划的内容可以划分成城市总体战略(主要内容为城市战略远景与战略目标);城市竞争战略(主要内容为城市竞争力及在竞争环境中的策略选择);城市部门战略(包括城市经济战略、城市社会战略、城市建设战略和城市生态战略)。编制的基本程序可分为:资料调查——资料分析、问题诊断——战略分析、战略制订——战略实施——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研究提出在城市战略规划中应将原有重视的城市性质定位的规划模式,改变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杨磊 本人通过前人经验分别从每个章节进行归纳总结,把一些自认为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成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读书报告,个人能力有限,如有错漏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导论 一、科学方法 1、知识的几种来源:常识:众人经验的积累。传统:历史形成的观念,经验个人经历的积累。权威:众人公认的依据,科学:符合逻辑的经验总结。科学的特征:科学是经验的,根植于、依赖于,科学是命题式的,形式结构,科学是逻辑的,符合正确的思维,科学是操作的,可实际检验,科学是趋于抽象的。概括、理论,科学是趋于系统的,完整体系,科学是累积的,相对的、部分的。 二、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1.社会研究的定义,研究: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社会研究:利用经验去研究人们的行为、态度、特征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3.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感情、意识、霍桑效应;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是一种行为;现象的复杂性:果多因、一因多果;特定的限制:伦理的、政治的、法律的; 三、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规则和程序体

系; 四、研究过程: 1.选择问题阶段: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 2.研究设计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阶段:四种主要方式 4.资料分析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5.得出结果阶段:研究报告与成果交流。 第二章: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及其层次:1.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2.衡量理论优劣的标准:范围广泛,精确性高,结构简练。 二、理论的结构: 1、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2.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3.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4.变量间关系:相关关系(共变关系)因果关系,共变关系,时间顺序非虚假关系;5.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6.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陈述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7.理论建构研究:归纳推理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暂时的、相对的、或然的理论;8.理论检验研究:演绎推理竞争解释与理论检验的需要。 第三章:选择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1、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主题问题领域2、研究问题的来源:社会现实,个人经历,相关文献。 二、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意义、价值;理论、实践; 2、创造性:知识积累、独特之处 3、可行性:主、客观限制。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020)

目录 引言 (2)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 (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2) 1 回顾与挑战 (14) 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4) 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6) 1.3机遇与挑战 (24) 结语 (40) 2 目标与定位 (41) 2.1城市发展目标 (41) 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1) 2.3城市规划目标 (43) 3 发展战略 (45) 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5) 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3) 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68) 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5) 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0) 4 空间与特色 (98) 4.1城镇体系 (102) 4.2 空间结构 (106) 5 实施策略 (147) 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1) 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6) 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1) 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2)

引言 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社会学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2

社会学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2 交卷时间2019-04-16 20:27:16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 1. 数字资料的正确性检验,一般采取的方法不包括()。 (5分) A客观检验 B逻辑检验 C判断检验 D计算检验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2. 选择调查课题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5分) A现有文献资料 B个人经历 C想象 D现实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 3. 某厂有男工400人,女工200人,要从中抽取一个60人的样本,最好采取的抽样方法是()。 (5分) A分层抽样 B定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4. 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叫做()。 (5分) A折线图 B曲线图 C矩形图 D圆形图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 5.

我们要解释“城市犯罪率为什么增高”的问题时,就应考虑以()为分析单位。 (5分) A个人 B社会人为事实 C社区 D群体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8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 进行抽样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是()。 (5分) A可测性原则 B经济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方便性原则 E目的性原则 正确答案A,B,C,E您的答案是ABCE回答正确展开 2. 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变量分为()。

(5分) A顺序变量 B中介变量 C类别变量 D自变量 E因变量 正确答案B,D,E您的答案是BDE回答正确展开 3. 调查者专门派人将问卷送给被选定的调查对象,待被调查者填完后,再派专人收回问卷是()。 (5分) A邮政问卷 B访问问卷 C报刊问卷 D送发问卷 正确答案A,B,C,D您的答案是ABCD回答正确展开 4. 李克特量表的制作程序包括()。 (5分) A确定量表的内容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读书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正是总结了各种社会学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从整体上讲,书中对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等只是的介绍都是比较全面的,内容安排上全面系统,很有逻辑结构,很好的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对各种方法技术,特别是操作过程、具体方式都能进行详细具体的阐释说明,并结合大量的实力证明,使人能很容易接受和学习。 从结构上看,书的内容是分为三大部分来讲的,分别是社会研究基础、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资料分析与表达,这三部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础,这是学习一门方法论所必须的了解的内容和知识。这些基础简单的说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是最好的,以及如何进行研究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这些内容看似简单但是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作者主要在第一篇(前六章)进行讲述。在分析过程中逐渐引出第二篇(七到十章),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这是在掌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社会研究必须掌握的四种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在第三篇资料分析和表达中,也是几种具体的操作方法。总之,三个部分之间互为补充,互为具体,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此书的精华。 第一章:导论 本书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明白什么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怎样研究,要研究社会学首先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社会研究?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具有三个特征,在社会研究中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包括三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4、在社会研究中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5、社会研究遵循一套比较固定的程序,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对于城市社会学的认识与探究.

对于城市社会学的认识与探究 摘要纵观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两点启示: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引擎,综合应用多种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理论创新的途径。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城市社会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日益成为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社会学思想在欧洲诞生以来,出现了多种流派和理论,形成了多种研究范式,每种研究范式都规划出不同的学科框架,但是统一的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这种情境下,我国的城市社会学究竟怎样建设和发展,是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研究城市社会学近百年的发展轨迹,可以为我国城市社会学学科建设乃至城市建设提供启示。城市社会主体是由男人与女人共同构成的。城市发展与女性解放密不可分,同时,女性赋权的增加也可以极大地推动城市的合理发展;城市中的女性空间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女性主义城市社会学研究将为创造更加平等、和谐的城市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城市社会学发展轨迹城市问题城市建设城市气质女性视角 正文 一、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轨迹 1.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的引擎 欧洲社会学家关注城市社会问题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开端。19世纪的工业革命加快了德、法等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速度,大量农村人涌人城市。伴随着城市人数激增,许多城市失业问题突出,食物、住房、医疗卫生设施严重短缺,进而引起疾病流行,犯罪率上升,城市秩序混乱,城市人生存状态不断恶化。这些问题引起了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等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城市。滕尼斯比较了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阐发了城市生活的特性;齐美尔从城市社会心理的角度揭示了城市的高节奏和理智化的精神生活特征;迪尔凯姆发现城市社会是典型的有机团结,存在着非人格性、异质化和竞争等问题;韦伯建构了城市理想模型,把中世纪城市看作历史上唯一的完全城市社区。指出现代城市因过分理智和重视利润而衰落。虽然这些社会学家没有提出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但是他们采用乡村与城市相对照的模式来研究和揭示城市的特性,发掘当时城市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以理论方式对当时城市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 美国城市社会问题触发了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研究。20世纪初,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大量农民和移民涌进城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与城市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社会失序程度相当严重。在工业发展迅速的芝加哥市,“举目皆是移民和季节工”。庞大的城市贫民队伍使城市更加混乱不堪。“几乎所有都市都存在大面积的贫民窟。贫民窟中恶劣的生存环境,又反过来造成这里人口教育水平低下、道德水准滑坡、暴力、犯罪、种族冲突盛行。”城市几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人类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帕克在做新闻记者期间,广泛地观察和接触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的越多,他的困惑就越多。“几乎可以肯定,帕克在面对这些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时候,缺少一种思维和分析的武器,不能解决他自己的困惑。”这些困惑驱使帕克转入社会学研究来寻找解答,于是帕克带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对芝加哥市展开大规模研究,旨在发现城市人口和社会机构组织而成的特定秩序及其影响因素,解除当时出现的城市失序状态。 英国城市住房问题是新城市社会学的缘起。20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涉及医疗保健、住房改革、城镇规划、教育等方面,试图逐步用社会化的消费方式解决市场模式存在的问题。雷克斯和帕尔等社会学家关注这一问题,孕育了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理论。 欧洲的城市社会危机引发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研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城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使得社会学成为了能够研究社会规律、解释社会秩序和进步的科学。 一、观察法 孔德指出任何一门科学都离不开观察,越是复杂的自然现象越是需要采用观察的研究方法。孔德将在实践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他认为,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对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其中,对于社会静态现象的观察必须在社会静力学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社会动态现象的观察自然离不开社会动力学理论的指导。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 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三、比较法 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 两点重要性: 1、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出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2、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 一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它不能揭示社会状态的连续性、事物发展的先后过程,而只能把他们当做同时并存的现象加以表述,因此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要求人们具有明确的社会发展总体观念。 四、历史法 历史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其本质上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他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历史的方法是相对于过去事物的一种纵向的和历时性的比较。 小结 接下来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孔德特别强调的是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 第一部分,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孔德在从社会动力学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 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 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 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 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 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分布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学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揭示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 4、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积极克服负功能。不断完善正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研究城市,就要分析城市社会的结构(如地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发挥的功能,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2003-10-30 [摘要]在评析历次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和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调整;南通市 一对南通历次城市规划的总体评析 1.有关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的评价 1895年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新辟了唐闸工业区、天生港港口区和狼山风景区,同时在旧城区南部开商场、办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等,改变了老城过去“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格局”。由此,南通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的城镇组团体系。城镇之间以河道及公路相联,在城市功能发挥上成为一个整体。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从他的故居选址及周边环境建设可窥见张謇的传统风水意识以及与现代环境意识的交融。 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提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认为:“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只是基于城市观念,还是集城、镇、乡地区整体共同发展的观念,是谋求城乡关系、工农商关系协调发展并带有区域发展的思想。拟议中的通、泰、盐经济区,比今天苏锡常经济区要早半个世纪。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周边地区如皋县沙元炳、金沙镇孙儆、盐城县凌钟智,都致力于振兴本地实业,筹建学校,起到了建设南通卫星城镇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虽然张謇的这种城市规划实践可与霍华德(E. Howard,1898年)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的思想相比拟,但两者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建议围绕大城市建立分散、独立、自足的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矛盾,以达到高度的城市生活和清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而当时南通城区规模很小,社会经济状况亦十分落后,陆路交通也很不便,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张謇就把城市的诸多功能分散,将3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布局在城外9公里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949年—1978年的南通总体上是建设生产型的城市

【社会学考研必看】_社会学研究方法多种简答题附答案

简答题: 1、对社会研究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可以分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 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 应用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3、理论研究包括哪些类型? 一般来说,即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 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建立假设得到理论解释——观察、概括、抽象、检验已有理论,提供新理论解释) 4、采用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理论性研究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方面应该提倡理论研究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理论研究的选题方向更多地集中在与人类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另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表述方式,或者通过科普读物的方式给普通读者传播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5、简述应用性社会研究的主要领域? 主要类型: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发展指标和社会影响评估等。 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各领域也需要社会科学的应用性研究) 6、简述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一是实地考察;二是请教专家;三是查阅资料。 7、简述探索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比较简单,不太严格。观察法、访谈法等,有时也进行小规模问卷调查,一些典型个安调查,结果并不用来推论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假设,而是为提出理论假设提供初步的根据和其他相应的信息。 8、解释性研究的方法特点? 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需要比描述性研究的程序更复杂,方法更精致、更严谨,针对性也更强。 9、普查的主要特点? 第一,普查资料本身可准确地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保证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第三,普查所涉及的调查项目一般都较少,并且对资料的深度要求不高。 第四,普查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较长。 10、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笔记 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方法

常见的八种理论: 冲突理论(conflict theory) 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结构化(structuration theory) 符号互动(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理性选择(rationalchoice theory)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 新功能主义(neo functionalism) 弱关系(strength of weak ties) 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 结构洞理论强调人际网络中存在的结构洞可以为处于该位置的组织和个人带来信息和其他资源上的优势。1992年,博特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研究人际网络的结构形态,分析怎样的网络结构能够带给网络行动主体更多的利益或回报。所“结构洞”就是指社会网络中的空隙,即社会网络中某个或某些个体和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直接联系,即无直接关系或关系间断,从网络整体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如果两者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而必须通过第三者才能形成联系,那么行动的第三者就在关系网络中占据了一个结构洞,显然,结构洞是针对于第三者而言的。博特(Burt)认为,个人在网络的位置比关系的强弱更为重要,其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个人的信息、资源与权力。因此,不管关系强弱,如果存在结构洞,那么将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行动者联系起来的第三者拥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这样能够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回报因此,个人或组织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占据更多的结构洞,掌握更多的信息。 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格兰诺维特认为,由于拥有强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同质性较高,他们拥有的资源也十分接近,因此个体不容易从强关系中获得自己稀缺的资源,而弱关系则恰恰相反,由于彼此之间的异质性较大,双方更可能拥有彼此稀缺的资源,因此个体能从弱关系中获得更多。但是这其中就存在一个问题,弱关系中的双方由于某种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存在着隔阂(这也正是他们是弱关系的原因),他们怎样才能更加顺畅地实现交换呢?而这正是结构洞理论所关注的地方,因此弱关系力量假设可以看作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如果说弱关系力量假设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那么强关系力量假设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这种根基,这也是结构洞理论受到的攻击的一个重要来源。

国际城市战略规划对比

纽约2030 ●规划框架 三大问题挑战——六方面十项目标——计划——127项具体措施——实施●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公众咨询 ●问题挑战 人口增长、基础设施老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压力 ●远景预期 21世纪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规划成果 政策文件、政府行动指导性纲领、启动项目、网络平台、实施进展报告、规划修编 ●实施监管 明确各方责任和资金来源、时间节点;建立制度化的规划修编和实施跟进体系;发布年度进展报告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土地住房如何提供可支付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住房来容纳增加的人口开敞空间 到2030年,让每个纽约人居住在可以10分钟步行到一个公 园的环境里 棕地有效利用棕地,缓解城市土地日益紧缺现状 水资源水资源质量 更新供水的基础设施、增加高等级雨水排水管道、推广暴雨 解决方案 城市水网增加设备和滤水装置、扩充水源渠道、高效利用现有设备 交通交通拥堵 扩增交通运输设施、改进现有基础设施、提倡可持续交通方 式、采取收费道路管理和惩治措施 交通设施维护 2030年前,完成市域范围内所有道路和交通运输系统的更 新和维护 能源、空气和气候变化能源 在更新、提升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同时,向每个纽约人提供 清洁、可靠的能源 空气2030年成为全美空气最洁净的城市 气候变化 成为全球其他城市榜样,所有具体计划均为对气候变化做出 的回应

香港2030 ●规划框架 回顾与检讨——远景——挑战——规划方案——方向——主题——措施——行动计划 ●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趋势判断、情景分析、方案比选、公众咨询、专题工作坊、电子论坛、规划创作比赛和训练课程 ●问题挑战 全球及区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优质环境的期望日渐提高 ●远景预期 亚洲国际都会 ●规划成果 最终报告、行动纲领、公众咨询文件、网络平台、相关专题研究顾问技术文件 ●实施监管 维持公众对话 ●主要内容 方向主题措施及计划 土地房屋 充分利用已开发土地、优先发挥都会区可供发展的潜力、定义 高密度地区的理想密度、分散更多人口至新界、加速新发展区 建设 与就业相关土 地用途 商业中心区甲级办公室策略、办公室/商业用途土地利用、新 兴与就业相关用地 新界新发展区确定优先实施次序及发展密度 市区发展密度确定市区发展区域密度 保护郊区划定郊野公园、特殊区域及多项保育地带 优先发展项目港口发展提供新港口设施 机场发展提升香港国际机场的处理能力 交通本地交通提出新的交通策略性项目,疏解交通堵塞跨界交通整合及拓展珠三角地区的道路及铁路网络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

论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不同 【摘要】 社会学研究方法是众多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都可以普遍采用的一般性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只论述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不同。统计调查常用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统计调查的几个关键步骤:建立研究构架、确定调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制定抽样方案、汇总统计资料等。普查的几个特点: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适用于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的搜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实地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问法等,其中以参与观察法运用最多。实地研究的程序的特点:准备阶段较短,调查阶段很长;在调查阶段中要经历一个由观察→发现→再观察→再发现……的过程;调查阶段与研究阶段紧密结合。 【关键词】研究方法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个案研究 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我们将社会学研究理解成“社会学用以研究社会的方法”或“进行有关社会方面研究的方法”,那么,也可以将其称为“社会研究方法”。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是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准确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及时性原则),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完整性原则)。实地研究

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校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一、统计调查常用的方式有: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 (一)、普查普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对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普查资料常被用来说明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全面情况。如人口普查就是对全国人口一一进行调查登记,规定某个特定时点(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作为全国统一的统计时点,以反映有关人口的自然和社会的各类特征。普查可以摸清一个国家的国情、国力,特别是可以了解与掌握人力、财力、物资资源状况,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与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它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的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他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普查的几个特点: 1. 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资料所属时间) 2. 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 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 适用于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的搜集,应用范围比较狭窄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包括:(1).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0”的年份进行,如2010年进行了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 第三产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3”的年份进行,如2003年进行了中国第二次第三产业普查。(3).工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逢“5”的年份进行,如2005年进行了中国第四次工业普查。(4).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