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以下句子中存在哪些文言现象?请加以分析。(附:文言现象有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

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

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

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

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

31.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通“现”

32.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33、是谁之过与“与”通“欤”

34.直不百步尔,是亦走也“直”通“只”

3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3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

38.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

3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

41.合从而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4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4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44.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45.并曾赋敛,仓库少内“曾”通“增”;“内”通“纳”

46再拜便辟“辟”通“避”

4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

48.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

4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

50.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51.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5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倍”通“背”5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5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

5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5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

5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

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60不嗛,则奋击“嗛”通“慊”

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

62太尉判书,辞甚巽“巽”通“逊”

63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覆”通“复”

6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

65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66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

67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

68.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无”通“毋”

69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70.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

71.遂寘姜氏于城颍“寘”通“置”

7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阙”通“掘”

73.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锡”通“赐”

7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摩”通“磨”

75.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76.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

7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

78.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

79.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

8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

81、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

二、词性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8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取名;取表字。

83.杂彩三百匹,广交市鲑珍:买。

8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坐辇车

85.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8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8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下。

8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89.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砌上墙。

90.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吃饭。

9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

9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

9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向上飞;落下来。

94.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总结。

95.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摆酒。

9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作歌。

9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

98.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9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

10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

10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游泳。

102.过秦论:指出……的过失。

10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集会结盟。

104.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105.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水缸做(窗户),用草绳栓住(门枢)。10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学习。

107.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108.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居……之下。

109.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扎。

110.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111.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口。

112.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11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敬酒。

11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115.晞一营大噪,尽甲:穿上铠甲。

116.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致辞。

117.杀一老卒,何甲也?:穿上铠甲。

118.垂死,舆来庭中:抬。

119.裂裳衣疮,手注善药:用衣裳缠裹。

120.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买。

121.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呈上这篇逸事状。

12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建房舍。

12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取名,命名。

124.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向上走。

12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清真相,说明真相。

126.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合乎法度;符合先王的制度。

127.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侍奉。

128.不义不暱,厚将崩:实行道义。

129.段不弟,故不言弟:符合弟弟的道义。

130.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挖隧道。

131.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赋诗。

1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向南飞。

(二)动词作名词

13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

134.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13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景观。

13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流传的文字。

(三)形容词作名词

137.然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值得高兴的事;值得悲伤的的事。1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孩子。

13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

14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顿。

141.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高峻的地势。

142.是固圣益圣,愚益愚。圣明的人,愚笨的人。

14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明的人;愚笨的人。14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均解释为重要的地位。

14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安逸的时候。

146.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谗佞奸邪之人;奸邪之人。

147.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地位底下见识浅的人;聪明睿智的人。

14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才能的人;好的建议。

149.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15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151.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有才能的人。

152.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固塞鄙陋的意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53.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维护。

154.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视。

155.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尊重。

15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157.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好。

158.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

159.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罪?引起暴乱。

160.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161.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16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弄错。

(五)名词作状语

16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天天地。

16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在北面;朝向西面。

16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面;向东面。

166.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在前面。

167.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亲手。

16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16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在地面上;在地下。

170.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用席子;用包裹;用口袋。17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在南面;在西面;在东面;在北面。

172.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一样;像响声一样;像影子一样。173.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向上。

17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连夜。

17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的礼节。

17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17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17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像犬马一样的。

179.裂裳衣疮,手注善药:亲手。

(六)使动用法

180.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18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

18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使……摆满。

18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

184.既来之,则安之:使……来;使……安心。

18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186.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

187.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188.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使……灭亡。

189.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后退。

190.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

191.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使……弱。

19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

19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19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19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196.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

19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198.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19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称王。

200.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20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使……听到。

202.臣不用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使……听到。

203.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使……陷入困境。

204.庄公寤生,惊姜氏:使……惊吓。

205.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使……受辱。

206.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使……受到侮辱。

(七)意动用法

207.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以……为友。

20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为老;以……为幼。209.亦当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2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21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以……为耻。

2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耻。

21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乐。

(八)为动用法

214.三年不治,臣请死之:为……而死。

215.且勇者不必死节:为……而死。

216、夫人将启之:为……打开城门。

(九)其他

217.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统一。

218.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变为一体。

21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220.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22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两属。

三、特殊句式

(一)主谓倒装句

22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223.你把东阿治理得太好了!

(二)宾语前置句

22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像要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

22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22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来是一代英雄啊,可如今在哪里呢?

227.奚以知其然也?

怎么知道它这样呢?

228.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斥鷃讥笑它说:“它打算到哪里去呀?”

229.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总结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

230.求!无乃尔是过与?

求,恐怕要责备你吧!

231.何以伐为?

为什么要攻打它?

23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23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234.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王握着剑挺身跪起,问:“客人是干什么的?”

235.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张良问:“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236.项王曰:“沛公安在?”

项王问:“沛公在哪里?”

237.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做凶横的事将会引起变乱,扰乱天子的边地,罪名将会落在谁的身上?238.汝将何以视天地?

你将怎么活在人世间?

239.姜氏何厌之有?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240.(颍考叔)对曰:“君何患焉,若……不然?”

(颍考叔)回答说:“您担心什么呢?”

(三)定语后置句

24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和强健的筋骨。

242.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那些偷盗、贪婪、凶残、邪恶的邠州人,大都用贿赂的手段将名字混入军队的编制。

(四)判断句

24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

24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

245.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246.妪,先大母婢也。

这位老奶奶,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

247.非我也,岁也。

(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24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4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50.南冥者,天池也。

南方的大海,是天然的大池。

251.《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25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即使又把它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253.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东阿,是你的东阿了。

25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255.此天子气也。

这是天子的云气呀。

256.亚父者,范增也。

亚父就是范增。

25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258.段公,仁信大人也。

段公,是有仁义讲信用的人。

259.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坟墓和他的弟子盖来守墓的房舍。260.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26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够不深入地思考而谨慎地选择的缘故。262.制,巖邑也。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

(五)被动句

“为”“为所”结构

26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26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26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我因替李陵辩护遭遇了这场灾祸,深深地被同乡耻笑。

“见”字结构

266.渐见愁煎迫。

渐渐地被忧愁煎熬逼迫。

“于”字结构

267.不拘于时,学于余。

不受当时风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26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69.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了。

“被”字结构

270.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一万次遭到杀戮,难道还有悔恨吗?

无被动词结构

27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久久地伫立,远远地望着,盼望着皇帝到来,被皇帝宠幸。

272.戍卒叫,函谷举。

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

273.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

感叹这人的话,这晚才觉到被贬谪的感受。

27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出《周易》。

27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屈原被流放后创作了《离骚》。

276.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孙子被砍去膝盖骨,编著了《兵法》。

状语后置句

277.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曾经跟穆、曹两位琵琶师学习弹琵琶。

278.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27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80.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8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82.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28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8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285.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286.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8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8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8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90.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291.陈涉之位,非尊于齐……中山之君也

29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9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294.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

295.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296.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97.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298.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99.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

300.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301.公幸教以道,恩甚大

30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03.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304.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固定结构

305.孰与君少长?

306.无乃尔是过与?

四、古今异义词

307.便可白公姥,及时相相遣归(古义:偏义复词,婆婆。今义:公公和婆婆。)308.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没有拘束。)309.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310.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义:偏义复词,劳作。今义:劳作和休息。)

31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义:偏义复词,兄长。今义:父亲和兄长。)31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古义:偏义复词,母亲;兄长。今义:父亲和母亲;弟弟和兄长。)

313.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连接。今义:来往)

314.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古义:亲事。今义:男女结婚的事情。)315.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一定。)

316.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

31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1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蔽;今义:分开。)

319.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320.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于是写了。今义:表原因的连词。)321.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先前。今义:朝着前方。)

322.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长。今义:排行第一。)

32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2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2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2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2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普通人。今义:大众。)

328.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教育的初级阶段。)

32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他并。今义:表结果连词。)

3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331.仓库少纳,便事左右(古义:身边的人。今义:方位名词。)

332.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最重要的。)33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3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35.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男女结婚的事。)33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事故。今义:很。)33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33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建立。)

3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报告申诉。今义:使别人知道。)34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谦言私爱,内心的真情。今义:小小的。)34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

342.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古义:横行无忌。今义:流氓一类的人。)343.处贱,无以拒也(古义:无法。今义:无从。)

34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345.于是余有叹焉(古义:对于这件事。今义:连词,表顺承。)

34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34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48.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古义:大的都城;不超过。今义:大部分;

仅仅。)

349.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禀延(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350.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古义:情意;诚挚恳切。今义:意志气概;勤劳踏实。)

351.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古义:独自生存。今义:不和人来往。)352.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妻子。)353.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妻子。)

354.且勇者不必死节(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355.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努力奋斗。)356.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很。)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

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词类活用: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三、一词多义: 1、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 2、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3、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顺承) 四、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 六、补充: 《归去来兮辞》中有好多包含“以”的句子,这些句子中的“以”有时作介词,有时作连词。辨清楚这些“以”到底是介词还是连词,对以后的学习和做题也是大有裨益的。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讲课稿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 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小编寄语: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文言文的翻译,这是老师在进行文言文课文讲解的时候的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大家学好高一语文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①《赤壁赋》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歌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在天空里乘风浮游,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脱离人世飞去,生出翅膀,飞天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边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声调和节拍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倾慕,既像啜泣也像低诉,尾音婉转悠长,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潜伏在深渊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严肃起来,整理好衣襟端坐着,问同伴:“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相互环绕,山树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战船绵延千里,旌旗遮盖住天空,在江边斟酒,横转长矛吟诗作赋,本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举起酒器相互敬酒,像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间,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希望与神仙作伴遨游长空,与明月一同长久存在。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能把箫声托付给秋风。”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逝去的就像流水,却并没有流走;像月亮那样有圆有缺,但始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上天的无尽宝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喜笑颜开,更换酒器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交错地睡在一起,不知不觉天边已经微白。 ②《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梳理表一、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同无能为也已:,“矣”已,了。 共其乏困: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给。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实词活用: 二、实词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既东封郑:东,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军,驻扎。 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夜缒而出: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栓着往下送。 与郑人盟:订立盟约。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2、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共其乏困:乏困,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肆其西封:肆,扩张。 3、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削减。 4 名词使动用法, 利,名词使动用法,得到好处。使…得到好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损。损害。 4、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 既东封郑: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境,把…当作边境。一、古今异义: 今:现在。 以为:以(之)为,把……当作。 行李:出使的人。 夫人:那人。 去:离开,距离。 二、固定句式: 言于……曰:对……说。所字结构”所+动词= 名词性短语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烛之武)辞曰 敢以(之)烦执事 3、变式句(倒装句):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何有厌? 六、重点虚词: 之 1、代词。 2、助词:(1)“的”。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3)提前宾语 (4)补足音节无实义。 3、动词,到,去,往。 以 1、介词,凭借,用。 2、连词,因为。 3、相当于“而”: (1)表并列 (2)表转折(3) 表递进(4)表承接(5)表修饰4、表目的,来。 为 wéi 动词,做。 wèi 介词,替,给。 夫 fū名词,男子;老师;丈夫。 f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代词,那。句尾语气助词,表感叹。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表一、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振,通“震”,震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稍微。少,通“稍”,稍微。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军队。)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shèng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4.策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5.审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2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4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荆轲刺秦王》 1秦国大将王翦打败了赵国,俘虏了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领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直到燕国的南部边界。 2(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教荆轲说:“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想经常侍奉您,又哪里能够呢?”荆轲说:“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如果真的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地接见我,那我就有机会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非常困难才来投奔我的,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仇,却伤害长者的心,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别的办法吧!” 3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刻毒了。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现在听说购买将军的头,赏格一千斤金、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我每次想到这事,常常痛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一个计策来!”荆轲说:“现在有一句话,既可解除燕国的祸患,又可报将军的仇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头用来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高兴愿意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他胸部。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斯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左手握住右腕,走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 1.已,同“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 2.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 3.厌,通“餍”,知足,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 4.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5.知,通“智”,明智。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不迁怒,不贰.过 1、贰:①从属二主;②再,重复。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把……作为边邑;③庸俗,鄙陋;④轻视,看不起。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 ④表处所,地方。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③微.言大义 ④见微.知著 ⑤国势衰微. 4、微:①假如没有;②卑贱;③幽微,精妙;④隐蔽,不显露;⑤衰败。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 5、敝:①损害,衰败;②敝:疲惫;③屦

坏,破旧。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子亦有不利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6、焉:①何,为什么;②哪里;③语气助词,如“啊”;④兼词,“于之”,在那里。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 7、以: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来; ③连词,表顺承;④连词,表顺承;⑤介词,把;⑥介词,用;⑦连词,用来。 8、而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大全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像梦一般地, 彷徨在悠长、悠长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又寂寥的雨巷,像梦中飘过 我希望逢着一枝丁香地, 一个丁香一样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结着愁怨的姑娘。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她是有到了颓圮的篱墙, 丁香一样的颜色,走尽这雨巷。 丁香一样的芬芳,在雨的哀曲里, 丁香一样的忧愁,消了她的颜色, 在雨中哀怨,散了她的芬芳, 哀怨又彷徨;消散了,甚至她的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太息般的眼光 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惆怅。 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

像我一样地彷徨在悠长、悠长 默默彳亍着又寂寥的雨巷, 冷漠、凄清,又惆怅。我希望飘过 她默默地走近,一个丁香一样地 走近,又投出结着愁怨的姑娘。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高二语文复习之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迎考之文言文梳理《陈情表》 1 只因为祖母刘氏像太阳接近西山,呼吸短促而微弱,生命垂危活不长久,早晨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2.愿 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允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刘氏能够侥幸地安度晚年。 3 已经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4 现在我是蜀国的卑贱的俘虏,最渺小最鄙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惠优厚,哪里还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 5.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是蜀州的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见了解到的,天地神明,实在看得清清楚楚的/明察的。 《项脊轩志》 1.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着窗户居住,时间长了,能凭借脚步声分辨走过的人是谁。项脊轩总共遭受四次火灾,能不被烧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吧。 2.

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给我,时常到轩中来,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3. 老婆婆,是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喂养了两代人,去世的母亲待她很好。 4. 我的孙儿,很久没有看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安静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 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家的狗朝着西面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庭中起初扎上篱笆,不久砌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报任安书》 1. 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2.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前些时候承您屈尊赐信给我,教导我谨慎地接人待物,并担负起向皇帝推荐人才的责任。 3. 古代富贵但名字磨灭的人,多得数不尽,只有卓越不凡非同寻常的人着称于世。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任用,退而着书立说来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

古代诗文教材梳理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夫晋,何厌之有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____通____,____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____通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____通____,____ 9.要项伯____通____,____ 10.不敢倍德____通____,____ 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 二、文言实词 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敢以烦执事 ..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 ...② ..①东道主 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 (5)可以 ..解燕国之患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 (6)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 (7)终已不顾 ..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 (8)诸郎中 ..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 (10)将军战河北 ..② ..①,臣战河南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 (11)所以 ..遣将守关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 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 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 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 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 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 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 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再 说水汇积不深, 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 那么小小的芥草 也可以给它当作船; 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 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 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 狂风就在它的 身下, 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 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 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 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 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 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 郊野去, 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 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 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 灵的大龟, 它把五百年当作春, 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 它把八千年 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 有一个很深的大海, 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 穿过云气, 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

2020年高一上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范文

【一】 (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二)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的著作) (三)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四)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五)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经) 2、始指异之。(才) 3、游于是乎始。(开始) (七)则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么) (八)惑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九)行 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复 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

(十一)如 1、纵一苇之所如。(往) 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 (十二)东 1、东望武昌。(向东) 2、顺流而东也。(东下,东进) (十三)然 1、凌万顷之茫然。(……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 (十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十五)异 1、始指异之。(以……为异)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超出一般) (十七)为 1、余自为僇人。(成为) 2、故为之文以志。(介词,表目的) 3、輮以为轮。(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首语气助词) 2、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 (十九)道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二】 (一)而 1、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练习3) 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2.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方、在西方) 夜缒而出(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在早上、在晚上) (2) 名词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驻扎在函陵) (3) 形容词使动用法。 阙秦以利晋(使……受益) (4) 形容词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鄙:远方的土地)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削弱) (6) 动词使动用法。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亡)/ 阙秦以利晋(阙:使……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退却) 4、一词多义

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欢喜,高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 不辞劳苦(推托) 二、文言虚词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宾语“之”)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 (2)且贰于楚(于楚贰,介宾结构后置)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郑伯言,介宾结构后置) (4)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一、文言实词 1 .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故振慑(振,通“震”,震慑。)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惶急不知所为(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 2.古今异义

粤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识归纳

必修1文言知识 《诗经》两首 一、作者简介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前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二、背景回放 被抛弃的爱情 《诗经》产生的年代是奴隶社会中后期,这时候封建的道德礼教尚未成形,地方文化自由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风格,表现男女爱情的诗篇大都写得十分淳朴而热烈、率真而健康。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雎》,这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再如《静女》写青年男女的约会,表现了大胆而炽烈的情爱。 随着私有制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就逐渐显现出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就非常低下了,许多女子都遭受了被丈夫抛弃的悲惨命运。《氓》就是一首比较著名的弃妇诗。诗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在两千多年前的旧社会具有普遍意义。 三、相关知识 (一)《诗经》的内容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1.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赋中比兴,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汉乐府和汉代某些五言诗也与汉赋互相影响,更将铺陈与排比结合,相得益彰。 2.比 比就是比方,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比喻。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作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 3.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通“薆”,译为“隐藏,遮掩” 通“现”,译为“出现” (2)说.怿女.美通“悦”,译为“喜爱” 通“汝”,译为“你”。这里代指“彤管” (3)自牧归.荑通“馈”,译为“赠送” (4)氓之蚩蚩 ..通“媸媸”,译为“笑嘻嘻的样子” (5)抚子无.怨通“毋”,译为“不要” (6)于.嗟鸠兮通“吁”,译为“叹息声” (7)犹可说.也通“脱”,译为“解脱”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1.回顾熟悉课文内容 2.梳理文言知识点并积累记忆 教学内容: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 3.且贰于楚也 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四、一词多义 封 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 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 说: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 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以……为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 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 敝: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许: 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 五、文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兼词,于何) ⑤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4.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土地) 5.其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秦伯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

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