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脊椎动物学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

主要名词解释

物种:是自然地分布在一定区域、具有共同基因及能够自然繁殖出有生殖力的后代的所有生物个体

双名法:属名+种名+定名人(属名:斜体,首字母大写;种名、亚种名:斜体,小写;定名人:正体,首字母大写)。

细胞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组织: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系统: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

渗透营养: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液状态的物质,称为渗透营养。如无光下眼虫可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

包囊:许多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或由于某种未明的原因,身体缩得呈圆形,同时分泌一种胶质物质形成坚厚的一层或两层外膜包围本身,形成包囊。这是原生动物的一种适应现象,可以抵抗不良外界条件,保护个体存活;便于借气流或水流向远处传播;有利于在不利条件下进行生殖。

伸缩泡是原生动物的一种收缩和扩张可周期的交替的进行从而调节渗透压的液泡。

赤潮:有些海产鞭毛虫如夜光虫等在海水被大量的亚硝酸根、硝酸根、磷酸根离子污染时,可大量繁殖密布海面而造成自然缺氧死亡,并分解释放出金色拟脂物质,使海面呈暗红色或褐色,并散发出臭味。黑热病:利士曼原虫造成的疾病称黑热病;主要在人体内脏的巨噬细胞内发育,寄主被它们大量寄生时,出现发烧、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以至死亡;由白蛉子进行传播。

裂体生殖:成熟后的疟原虫进行裂体生殖,即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也以胞口摄取肝细胞质为营养,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个小体,称裂殖体或潜隐

体。当裂殖子成熟后,破坏肝细胞而出,才能侵入红血细胞。

动物性营养:动物通过取食活动而取得营养。食物进入体内后经消化酶的消化才能被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如变形虫通过伪足的包裹作用吞噬食

物。

中间寄主:寄生虫进行无性生殖的寄主。如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原肠腔:在胚胎发育的原肠胚阶段,内胚层所包围的腔,将形成未来的肠腔,因此称为原肠腔。

裂体腔法: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即为体腔(真体腔)。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的,因此又称为裂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式称为裂体腔法。例如软体﹑环节﹑节肢动物。

肠体腔法: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由中胚层包围的空腔称为体腔。因为体腔囊来源于原肠背部

两侧,所以又称为肠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式称为肠体腔法。例如后口动物的毛颚动物﹑棘

皮动物﹑半索动物﹑原索动物等。

原口动物:在三胚层动物中,胚胎发育中的原口(胚孔),后来发育为成体的口,这类动物称为原口动物。

包括无体腔动物﹑假体腔动物﹑裂腔动物等。

后口动物:在三胚层动物中,在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口的动物。例如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原索动物等。

直接发育:胚后时期的早期个体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如果与成体大致相同,则在胚后时期无需经过重大变化,就可发育成为成体,这样的胚后发育称为直接发育,或无变态。例如寡毛类动物。

间接发育:胚后时期的早期个体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如果与成体不同,则在胚后时期需要经过重大变化,才可发育成为成体,这样的胚后发育称为间接发育,或变态。例如涡虫纲的吸虫﹑绦虫的发育。

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或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重现其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到成体为止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为止。系统发育:即生物种族的发展史。可以指一个类群(种﹑属﹑科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侧生动物:多孔动物(海绵动物)可以说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这类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此又名“侧生动物”。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后生动物是与原生动物相对而言的,指绝大多数的多细胞动物(侧生动物除外)。

如腔肠动物。

两囊幼虫:海绵动物特有。。。。。。

胚层逆转:海绵动物个体发育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两囊幼虫从母体出水口随水流出,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其鞭毛的动物极细胞分裂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植物极的大分

裂球则留在外边形成外层,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的形成正好相反,称胚层逆

世代交替:在生活史过程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如薮枝螅。

多态现象(刺胞动物):在一个群体上有不同的个员(如生殖个员﹑营养个员﹑保护个员等)之分,其在形态和生殖上都有了分工,称为多态现象。如贝螅。

辐射对称: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例如腔肠动物。

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从口面到后口面)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如海葵。

浮浪幼虫:腔肠动物特有。。。。。。

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也称左右对称。;例如扁形动物。

皮肤肌肉囊:指扁形动物的体壁,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平滑肌)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体壁包裹全身,兼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梯形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从“脑”向后发出3~4对神经索,其间有横神经相连,形如梯状,称为梯式神经系统。原肾管:有排泄管和焰细胞组成。排泄管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通常由具许多分支,末端是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焰细胞)。有排泄孔通体外,其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如扁形动物的排泄系统。

后肾管: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共同形成,按体节排列,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一端开口于体腔内,为具漏斗状带纤毛的肾口,另一端开口于下一节的体壁为肾孔。通过肾口在体腔中收集代谢废物。排泄物主要是氨﹑尿素等。

假体腔:线虫体壁围成的广阔空腔称为原体腔,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的残余发展成的,体壁只有肌肉层,没有体腔膜,为封闭系统,充满体腔液。

为体内器官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体腔液的流动具循环的功能;体腔液可作为一种流体静力骨骼,维持体形,并能使身体更迅速地运动。

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空腔,即次生体腔或真体腔,由中胚层裂开形成,有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体壁中胚层形成肌肉层和壁体腔膜,脏壁中胚层形成消化道肌肉层和脏体腔膜。

真体腔的形成导致了闭管式循环系统的形成;促进了消化管的完善,提高了消化效率;与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有关。

链状神经系统(索式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由脑﹑围咽神经环﹑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组成。

脑可控制全身的运动和感觉,腹神经节发出神经质体壁和各器官,司反射

作用。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体前端2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此为同律分节。

脏各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这就是异律分节。使动物向更高级发展,逐渐分化出头﹑胸﹑

腹各部分有了可能。如节肢动物的身体。

疣足:多毛纲的运动器官,是体壁的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

闭管式循环:血液只在血管中流动,不流经组织间隙,这种循环形式称为闭管式循环。如蚯蚓。

开管式循环:血液不是始终在封闭的血管中流动,这种循环形式称为开管式循环。如河蚌﹑节肢动物。

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为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有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摄食时以齿舌作前后伸缩运动,刮取食物。

几丁质外骨骼:节肢动物外骨骼的主要成分为含氮的多糖类化合物几丁质,并还含有大量钙质,这种外骨骼称为几丁质外骨骼。这些物质都由位于外骨骼内面的一层上皮细胞分泌而来。

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是在胚胎时期,由于体腔囊断裂﹑解体与残余的囊胚腔相互沟通而形成的腔隙,其内充满血液,也称血腔。

马氏管:存在于蛛形类和昆虫类的排泄器官,位于中﹑后肠交界处,为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血腔中收集代谢产物。

不完全变态:又称直接变态,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3个阶段,翅在幼期虫态的体外,成虫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而逐步显现。

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不同的虫态。

书肺:为蛛形动物的呼吸器官。由外胚层衍生,是内陷物。增大了表面面积,以促进气体交换,还可使宽广的表面不暴露于外,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是动物对陆栖生活适应的结果。

书鳃:肢口纲动物如鲎的呼吸器官,其5对腹肢的上肢后壁突起形成扁平书页状鳃叶共约150片,组成一枚书鳃。

孤雌生殖: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不经受精而发育成子代的一种生殖方式,也称单性生殖。例如轮虫及许多昆虫。

次生辐射对称:棘皮动物的成体的体制是五辐射对称,但其幼虫是左右对称。也就是说其体制是在进化过程中演化而来的。

水管系统:为棘皮动物特有器官,是由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包括筛板、石管、环水管﹑辐水管﹑管足﹑吸盘﹑坛囊等部分。担负运动的功能。

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摺向下伸展而成的片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

外骨骼:节肢动物的含几丁质体壁具有一定的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的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担轮幼虫

二、比较

1.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原口动物是胚胎发育中原口后来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

后口动物是胚胎发育中原口后来成为成体的肛门,或原口封闭在相反的一端由外胚层内陷而形

成口的一类三胚层动物。

2.原肾管和后肾管

原肾管是低等三胚层动物的排泄器官,是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由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组

成。

后肾管是某些无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两端开口,由肾口、细肾管、排泄管和肾孔组成;肾口

开口于体腔,肾孔开口于体外。

3.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

辐射对称是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把身体分

为两个相等的部分,为辐射对称。是一种原始的、低等的对称形式,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

左右之分,适应水中营固着或漂浮生活。

两部分,称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

4.皮肌细胞和皮肌囊

皮肌细胞是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这种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称上皮肌

肉细胞,简称皮肌细胞。

皮肤肌肉囊是扁形动物中胚层形成的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

肤肌肉囊。

5.开管式循环和闭管式循环

开管式循环是血液不总是在血管内流动,而是要进入血腔、血窦或组织间隙,这种循环方式称

为开管式循环。

闭管式循环是血液始终不流入组织间隙中,而是从这条血管流到另一条血管,中间由微血管网

相连。

6.真体腔和假体腔

真体腔即次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这种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无

论在系统发展或个体发育上看,比原体腔出现的迟,所以称为次生体腔。原体腔(或假体腔),

原体腔是由胚胎期的囊胚腔形成的空腔,仅有体壁中胚层,无体腔膜。存在于原腔动物。7.渐变态和半变态

两者的相同点是发育都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不同点是渐变态的幼虫与成虫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都相同,只是翅和生殖器官还没发育成熟。

半变态的幼虫与成虫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别。

8.内骨骼和外骨骼

内骨骼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的,是生活状态的,可随动物体生长而生长;外骨骼是由外胚层分

化的表皮分泌物形成,是非生活状态的物质。

三、试述无脊椎动物各门的主要特征。

1、原生动物:

细胞微小,有单个细胞构成,分化出不同的细胞器,以完成胜利功能

气体交换靠细胞膜的等渗完成

运动器官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伸缩泡调节水分

有自养,异样和营腐生。

分鞭毛纲,肉足纲,变形纲和孢子纲

2、海绵动物:

辐射对称或不对称,两层细胞和中胶层构成。

有营固着生活,发育中有胚层逆转现象。

没有细胞分化,有领细胞,细胞内消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腔肠动物:

两侧对称和辐射对称,两层细胞。营固着生活

有营固着生活的水螅型和营漂流生活的水母型

细胞有分化,有简单的器官和组织,有消化腔,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同时进行网状神经系统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浮浪幼虫时期

生活史有多态现象

4、扁形动物:

两侧对称,体背扁平,出现中胚层,有皮肤肌肉囊,体壁和肠道之间有实质填充

梯形神经系统,有神经中枢,多种耳突和眼点等多种感觉器官。

排泄器官为原肾型,有口无肛。无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异体受精,

有3纲,涡虫纲自由生活,绦虫纲消化系统退化,吸虫纲完全退化

绦虫和吸虫多寄生,对人畜有害。

5、原腔动物

细线型,假体腔,三胚层,体壁和肠道之间充满体液

筒状神经系统,有围咽神经。体表有发达的角质膜。

完整的消化系统,有口有肛。

异体受精,也是原肾型的,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螺旋卵裂,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

多为寄生,对人畜有害。

6.软体动物:

能在陆地生活,两侧对称或不对称,三胚层,真体腔,

原口动物,腮呼吸,后肾排泄,开管式循环,

身体由头胸足构成,有外套膜和外壳,

神经系统集中分为,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

有担轮幼虫,勾介幼虫,和面盘幼虫

7.环节动物:

两侧对称,同(异)律分节。三胚层,真体腔。

闭管式循环,后肾型

索式神经,

分3纲,寡毛纲,多毛纲,蛭纲,其中蛭纲有血窦海洋中生活的环节动物都有担轮幼虫期。

8.节肢动物门:

异律分节,躯体分头,胸部和腹部。

附肢可形成足,口器、触角等,

混合血腔,开管循环,

呼吸系统有腮,器官,书肺和书腮。

排泄系统有壳腺,绿腺和基节腺。陆生的是马氏管

体壁有几丁质外壳可支撑和保护。

9.棘皮动物:

辐射对称,多5辐射。螺旋卵列。真体腔,肠腔发形成中胚层。后口

具内骨骼,次生体腔发达,有水管系统

有内外下三个神经系统,有围血系统,具内骨骼。

四、简答题

1、试述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神经系统的演化。

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有纤维系统联系纤毛,有感觉传递作用;眼点(感光);

多孔(海绵)动物无神经系统,借原生质来传递刺激,反应迟钝;

腔肠动物有散漫神经系统,如水螅的神经系统成网状;触手囊(内有平衡石),囊上有眼点:平衡、感觉作用;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为梯形;涡虫有耳突:嗅觉、触觉作用;

线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成筒形;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成链状;眼(多毛累)、感觉细胞

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共三对神经节和其间的神经索相连;

棘皮动物由下、内、外三个环系统组成,不形成集中的脑,并与上皮还没有分开,是一类特殊的现象。

2、无脊椎动物中,原肾管与后肾管主要区别在哪里?

a.后肾管两端开口,肾口一端是漏斗状的收集结构,肾孔一端通往体外,原肾管是一端由焰细胞封

闭的盲管。

b.后肾管是由上皮细胞围成的。而原肾管是胞内管。

用的出现,肾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就此可称为尿。原肾管是利用渗透作用集得液体,效率低。

3、简述软体动物贝壳的来源及结构

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一层为角质层,很薄,透明,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的侵蚀,可保护贝壳。

中间一层为壳层,又称棱柱层,占贝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

最内一层为壳底(hypostracum),即珍珠质层(pearl layer),富光泽,由叶状霰石构成。

外层和中层为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逐渐加大,但不增厚;内层为整个套膜分泌而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

4、两侧对称,三胚层是在哪类动物最早出现的,有何进步意义?

扁形动物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使之有上下左右,前后背腹之分,使之运动更加灵活,对某些部位更加保护,另外运动向前是身体总是前一端先接触新的环境,使神经感觉器官向前集中,是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特别是运动机能的负担,并引起系列组织器官的分化,为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例如,肌肉的复杂化增强了运动机能,取食范围更广。另外运动的加强还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5、简述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体排泄系统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

(1)细胞排泄: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没有排泄器官,多以体表进行排泄。

(2)原肾管: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以外胚层形成的原肾管进行排泄。

(3)后肾管: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称为后肾管

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称为肾脏。软体动物有结构相当复杂的肾,其上半部分呈海绵状,富含血管;而后半部构成排泄管。肾口开口于围心腔,具纤毛,可收集体腔中的废物。此外还有围心腔腺(凯氏器)辅助排泄。

节肢动物排泄有颚腺、绿腺、肾管、马氏官。

排泄质交换,同时也可从肾口收集体腔内的代谢废物。

以蟹为代表的甲壳动物具有[触角绿腺],是位于头部的肾小囊,浸泡在血淋巴液中。它可以从血淋巴液中滤出代谢废物,经膀胱和排泄管后从触角基部小孔排出[7]。蛛形纲的基节腺、半索动

物的肾脉球、须腕动物的体腔管均与后肾管同源[5]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后肾管开始从血液中接受排泄物,使进入管内的体腔液代谢废物浓度大大升高,加之重吸收作用的出现,肾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就此可称为尿

(4)马氏管:马氏管是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排泄器官。马氏管是由肠管上皮突出衍生形成

的细小盲管,但来源不一定,如蛛形纲的马氏管起源内胚层,而昆虫纲由起源外胚层的后肠上皮形成[4]。马氏管盲端浸泡在动物体的血窦中,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渗入马氏管,经高度浓缩后随粪便经后肠、肛门排出。

棘皮动物是管足、皮鳃、肛门,无单独排泄器官。

棘皮动物海星纲的肠盲囊也有排泄作用

除以上所述的四大类排泄器官外,无脊椎动物还具有形式多样的辅助排泄机制,如涡虫纲无肠目的中央吞咽细胞团,环节动物的黄色细胞等仅为辅助作用。

6、疟原虫是重要的人体寄生原虫,简述其生活史。

在按蚊体内:配子结合--动合子--卵囊---子孢子--人---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环状体---裂殖体---裂殖子---配子--

7、下列动物哪些无体腔?哪些有体腔?有体腔的属于何种体腔?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涡虫;蛔

虫;蚯蚓;虾)

涡虫为真正的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

节肢动物体腔在发育早期也形成中胚层的体腔囊,但在继续发育的过程中,不扩展为广阔的真体腔,而退化为生殖管腔、排泄管腔和围心腔。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围心腔壁消失,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初生体腔与围心腔的次生体腔相混合,形成混合体腔。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混合体腔也称作血体腔。

8、简述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体腔的演化。

从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由外胚层组成的体壁,其中空的腔叫消化循环腔。

扁形动物无体腔;

线形动物具原体腔;

环节动物始见真体腔;

节肢动物属混合体腔。

9.简述软体动物贝壳的来源及结构

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一层为角质层,很薄,透明,有光泽,由壳基质构成,不受酸碱的侵蚀,可保护贝壳。

中间一层为壳层,又称棱柱层,占贝壳的大部分,由角柱状的方解石构成。

最内一层为壳底(hypostracum),即珍珠质层(pearl layer),富光泽,由叶状霰石构成。

外层和中层为外套膜边缘分泌形成,可随动物的生长逐渐加大,但不增厚;内层为整个套膜分泌而成,可随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厚度。

10.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包括哪几个主要阶段?最后三个胚层各分化成哪些组织器官?

答:(1)受精成为受精卵;(2)卵裂;(3)囊胚;(4)原肠胚;(5)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6)胚层的分化:动物的组织和器官都是从各胚层分化而来。外胚层分化为神经组织、皮肤、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中胚层分化为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内胚层分化为大部分消化管上皮、消化腺、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

11.为什么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高等类群?

答:棘皮动物为无脊椎动物,但有些特征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不同,而与脊索动物相同:a.为后口动物;b.次生体腔由肠体腔法发育而成;c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d某些幼虫与半索动物的柱头幼虫相似;e棘皮动物虽为辐射对称体制,但其幼虫为两侧对称,因此为次生性辐射对称。

12.说明河蚌的形态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河蚌是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底泥沙中的常见种类,一微生物及有机碎片为食,他行动迟缓,生活被动。

与此种生活方式相适应,它在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五明显头部及感官,神经系统不发达。(2)体被两片沉重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3)足多成斧状,适于掘产泥沙,伸、缩足肌可足伸缩。前、后闭壳肌可使河蚌遇敌害时关闭两贝壳。(4)两片外套膜构成外套腔及出、入水管,鳃、触唇及外套膜上的纤毛摆动,引起水流穿行,使食物及氧随水流入水管进入外套腔中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而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及性产物皆由出水管排出。

13.试述真体腔和分节现象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1)第一次出现真体腔,与假体腔不同在于它具有体腔膜

(2)使消化管结构更复杂、功能更完善,肠壁有肌肉层,增强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3)使血液循环完整化,有了心脏推动血液流动;使后肾管形成,使生殖系统进一步完善;

(4)第一次出现分节现象,为同律分节,这为后来的异律分节打下了基础,更是将来动物体发展成头、胸、腹各部分的基础和前提;

(5)分节现象的出现使每个体节几乎为一个形态功能单位,使得动物有了更强的生命活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4、试述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系统演化。

(1)环节动物的起源有2个学说:

(1.1)认为起源于扁形动物涡虫纲。根据某些环节动物的成虫和担轮幼虫都具有管细胞的原肾管,与扁形动物的由焰细胞构成的原肾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环节动物多毛类个体发生中卵裂为螺旋式,这与涡虫纲的多肠目相同;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与扁形动物涡虫纲的牟勒氏幼虫在形态上相

(1.2)认为起源于似担轮幼虫式的假想祖先担轮动物。是根据环节动物多毛类在个体发生中具有担轮幼虫,而且这种假想的担轮幼虫与轮虫动物门的一种球轮虫非常相似。

(2.1)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系统发生中有共同的起源。软体动物的海产种类个体发生中为螺旋型

卵裂,且具有担轮幼虫,排泄器官为后肾管,这些特点与环节动物尤其是多毛类相似。

(2.2)软体动物各纲之间的亲缘关系:单板纲、无板纲和多板纲原始。这几类的次生体腔发达,近

似梯形神经系统;有的如虫形无壳,许多器官(如鳃、肾、外壳等)有分节排列现象。这些原始性的存在,说明它们最接近软体动物的原始祖先,各自独立发展一支。头足纲为一古老的类群。

起源早、化石多;由于头足类既有原始特征,又有高度进化特征,推测它们可能是很早分出的一支,沿着更为活跃的生活方式发展的一支独立的分支。其它3纲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原始腹足类演化而来,原始腹足类与多板纲相似,沿着较不活泼的生活方式演化。

(3)节肢动物是原口动物进化发展的顶点,形态学及胚胎学上的证据都认为它起源于环节动物或类似

环节动物的祖先。节肢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认为海栖的原有爪类是节肢动物的祖先,由此分别朝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一是:有爪纲多足纲昆虫纲,显示了动物由海栖朝陆栖的发展。由节肢动物远祖演化的另一个方向是:三叶虫纲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

五、填空题 (每空0.5 分,共 25 分)

1.动物的组织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和。

2.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和生殖。

3.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从受精卵开始,经过、

、、、阶段。

4.是海绵动物适应水中固着所特有的结构,其基本类型为三种:、和 .

5.海蜇属于门纲.

6.猪带绦虫属于门纲,它的消化系统,通过直接吸收食物,其成虫寄生在体内,幼虫寄生在体内。

7.动物具有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称为,扁形动物为神经系统,环节动物为神经系统。

8.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和,体一般具贝壳,出现了器官,循环系统多为,排泄器官为,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幼虫。

9.蛛形纲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和或和完全愈合成一体,无触角,部有6对附肢,其中步足,呼吸器官为

和。

10.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和三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生理功能分别是、、。

六、选择题

1.哪类原生动物对研究多细胞动物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A、纤毛虫

B、团藻虫

C、孢子虫

D、鞭毛虫

2.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A 纵二分裂

B 横二分裂

C 裂体生殖

D 出芽生殖

3、水螅的生殖腺来源于【】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胶层

D 中胚层

4、俗称“米猪肉”所寄生的猪带绦虫的幼虫是【】

A 毛蚴

B 胞蚴

C 雷蚴

D 囊尾蚴

5、沙蚕的神经系统属于【】

A 网状神经

B 梯状神经

C 链状神经

D 背神经管

6、吸血蚂蟥一次可吸很多血液供数月消化是因为它具有发达的【】

A 胃

B 肠

C 咽

D 嗉囊

7、珍珠是蚌体的哪一部分形成的?【】

A 外套腔

B 鳃上腔

C 外套膜与蚌壳间

D 围心腔

8、蜜蜂的口器属于哪种类型?【】

A 咀嚼式

B 虹吸式

C 舐吸式

D 嚼吸式

9、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哪个胚层形成的?【】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胚层

D 外胚层和内胚层

10、下列哪一种动物具有特殊器官——管足?【】

A 环节动物

B 软体动物

C 节肢动物

D 棘皮动物

七、判断题

1.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所有动物都行异养生活。()2.海葵、海星和海参成体的辐射对称都是次生性的。()

3.乌贼属于软体动物,但无贝壳。()

4.水螅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称为假体腔。()

5.沙蚕为多毛纲的代表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疣足。()

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

7.原体腔是胚胎发育时期残余的囊胚腔。()

8.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方式是经过淡水鱼类。()

9.沼虾的附肢多为双肢型。()

10.蜻蜓的发育类型是半变态。()

答案

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裂体;配子,孢子。

3.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胚层分化。

4.水沟系,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5.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

6.扁形动物,绦虫,完全退化,皮层,人,人或猪

7.腔肠,神经网;梯形,链状。

8.头,足,内脏团,外套膜,呼吸,开管式,后肾管,担轮幼虫和面盘。9.头胸部,腹部,头胸部,腹部,头胸,4对,基节腺,马式管。

10.头,胸,腹,感觉,运动,生殖和营养(或代谢、生殖)

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B 3A 4D 5C 6D 7C 8D 9B 10D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简述5界分类系统及其意义。(5分)

五界分类系统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分)五界系统反映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胞生物阶段的三个分支,即原核生物代表了细胞的初级阶段,进化到原生生物代表真核生物的单细胞阶段,再进化到真核多细胞阶段,即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2分)植物、真菌和动物代表了进化的三个方向,即自养、腐生和异养。(1分)五界系统没有反映出非细胞生物阶段。(1分)

2.扁形动物较腔肠动物有哪些进步特征?(6分)

两侧对称;中胚层;皮肤肌肉囊;原肾管的排泄系统;梯式神经系统;固定的生殖腺和一定的生殖器官及附属腺。(每个知识点1分自己叙述)

3.蚯蚓有哪些特征与其土壤穴居生活相适应?(6分)

头部退化;(1分)具有口前叶,饱胀时可摄食、掘土;(1分)疣足退化而代之以支持力强的刚毛;(1分)具背孔和粘液腺,可释放体腔液和分泌粘液,湿润身体表面,使蚯蚓易于在土壤中钻洞和保护体表;(2分)具环带,分泌卵茧,保证在陆地上受精和发育。(1分)

填空

1.多细胞动物的受精卵,完全卵裂有2种模式,即和。

2.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主要有、和,有排泄及调节水分平衡胞器是。

3.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原肠胚的形成方式有、、、、。

4.海绵动物适应水中固着生活所特有的结构是,其基本类型为三种:、和 .

5.海月水母属于门纲.

6.日本血吸虫属于门纲,它的终宿主是,中间宿主是。

7.棘皮动物特有结构是和,这是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主要担负着棘皮动物的功能。8.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和,体一般具贝壳,出现了器官,循环系统多为,排泄器官为,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幼虫。

9.蛛形纲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和或和,完全愈合成一体,无触角,部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第二对称为,呼吸器官为和,排泄器官是和。

10.节肢动物系统的复杂程度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如果系统

局部在身体的某一部分(如虾、蜘蛛),则系统比较复杂;如果系统分散在身体各部(如昆虫的气管),则系统的构造及流程均较简单。

八、选择题

1、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A 孤雌生殖

B 营养与代谢

C 纵二分裂

D 横二分裂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

3、绦虫体壁的表皮部分是【】

A有生命的 B无生命的 C角质层 D外骨骼

4、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 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5、下列动物的循环属于开管式循环的是【】

A 蚯蚓

B 河蚌

C 乌贼

D 蛔虫

6、蟋蟀的后足是【】

A 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7、蜜蜂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

A 双翅目

B 膜翅目

C 半翅目

D 鳞翅目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胶层

D 中胚层

9、珍珠是蚌体的哪一部分形成的?【】

A 外套腔

B 鳃上腔

C 外套膜与蚌壳间

D 围心腔

10、昆虫的外骨骼是由哪个胚层形成的?【】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胚层

D 外胚层和内胚层

九、判断题

1.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所有动物都行异养生活。()

2.海星成体的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3.乌贼属于软体动物,但无贝壳。()

4.海葵的身体为两辐射对称。()

5.沙蚕为多毛纲的代表动物,它的排泄器官为原肾管。()

6.蛔虫的体壁具有发达的角质层。()

7.初生体腔是胚胎发育时期残余的囊胚腔。()

8.人体感染日本血吸虫的方式是经过淡水鱼类。()

9.沼虾和河蟹的呼吸器官是鳃和书鳃。()

10.蜻蜓的发育类型是完全变态。()

答案

一、填空题

1.螺旋式卵裂辐射式卵裂

2.鞭毛纤毛伪足伸缩泡

3.内陷内移外包分层内卷

4.水沟系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5.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

6.扁形动物门吸虫纲人及其他哺乳动物钉螺

7.水管系统管足真体腔运动

8.头,足,内脏团,外套膜,呼吸,开管式,后肾管,担轮幼虫和面盘。

9.头胸部,腹部,头胸部,腹部,头胸,螯肢,脚须,气管,书肺,基节腺,马式管。

10.循环,呼吸,循环;呼吸,循环,血液。

二、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B 3A 4D 5B 6B 7B 8A 9C 10A

三、判断题 (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5分)

答: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有逆转现象,又有水沟系发达的领细胞,具有骨针等特殊结构,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

2.环节动物较扁形动物有哪些进步特征?(6分)

身体分节,具有疣足和刚毛;具有真体腔;消化系统分化复杂,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后肾管排泄;有循环系统且多为闭管式循环;链状神经系统。(每点1分自己做)

3.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分)

答:全部海产;身体为辐射对称,且大多数为五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次生体腔发达,是由体腔囊又称肠腔囊发育形成;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上皮为单层细胞,真皮包括结缔组织、肌肉层及中胚层形成

系统和感官不发达。(每点1分)

4. 简述两侧对称的体制及中胚层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9分)

两侧对称是从扁形动物开始,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体有前后、左右之分,神经系统和感官逐渐向前集中,运动又不定向变为向前运动,是有漂浮生活向水底爬行过渡的条件,也是有水生向陆生过渡的条件之一。(4分)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从而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中胚层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动物的新陈代谢,并为各器官系统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5分)

5.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方面分析,说明节肢动物为什么能成为动物界最大的一个动物门。(9分)答:节肢动物的身体异律分节,不同的体区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头部是动物感觉和摄食的中心,胸部是运动的中心,腹部是代谢和生殖的中心;(2分)附肢有关节,有的种类有可飞翔的翅,加强了运动功能;(1分)身体具有外骨骼和肌肉,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及强化运动的功能;(1分)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可避免附肢折断流血过多;(1分)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可使动物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1分)昆虫类口器类型多种多样,取食范围非常广泛;(1分)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也非常发达,可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1分)节肢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类型多种多样,具有在多种环境中繁殖的能力。(1分)正是由于上述特征才使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

6.营体内寄生生活的动物主要属于哪些纲,其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有哪些?

(一)孢子纲

孢子纲属于原生动物门,全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多数种类具顶复合器结构。生活史复杂,有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的两个世代交替,无性生殖包括裂体生殖

和孢子生殖。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代表动物有疟原虫、焦虫、粘孢子虫等。

(二)吸虫纲

吸虫纲属于扁形动物门,多数营内寄生生活。动物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

皮细胞,而大部分种类发展有具小刺的皮层;神经、感觉器官也趋于退化,同时发展了吸附器,如肌肉发

达的吸盘和小钩等,用以固着于寄生的组织上。消化系统相对趋于退化;行厌氧呼吸;生殖系统趋向复杂,

生殖机能发达;生活史也趋向复杂。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三)绦虫纲

绦虫纲属扁形动物门,全营内寄生生活,寄生于人及其它脊椎动物的体内。由于在寄主肠内长期适应

的结果,它们的身体呈背腹扁平的带状,一般由许多节片构成,少数种类不分节片。身体前端有一个特化

的头节,附着器官都集中于此,有吸盘、小钩或吸沟等构造,用以附着寄主肠壁,以适应肠的强烈蠕动。

体表纤毛消失,感觉器官完全退化,消化系统全部消失,通过体表来吸收并输入实质组织中。生殖器官高

度发达,一般也有幼虫期,其幼虫也是寄生的,大多数只经过一个中间寄主。代表动物有猪带绦虫、牛带

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等。

(四)线虫纲

属于线虫动物门,营寄生生活。体表被一层角质膜,有保护作用。体壁由角质膜、上皮和纵肌层组成;

渣由肛门排出。排泄器官是由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的。生殖器官细长管状。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都不甚发达。代表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等。

无脊椎动物的分门,由于动物学家的意见尚未统一,所以还未完全一致。近年,根据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加上1971年和1983年相继新建立的扁盘动物门(Placozoa)和铠甲动物门(Loricifera),已趋向于将无脊椎动物分成33个门。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和半索动物门。无脊椎动物种类极多,约占动物界种类的97%,其中节肢动物门为第1大门,软体动物门为第2大门

无脊椎动物简介

动物大致可分成有脊椎动物和没有脊椎的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世界上目前所知到的动物种类约有130万种左右,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而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纲则有80万种之多. 无脊椎动物简介

最初的生物诞生在海里,经过一段很长的岁月才分成许多的种类,其中有些种类是从海水一到淡水,甚至发展到陆地上,天空中,它们各自扩展生活的领域,并未了适应环境再分化成更多的种类,终於形成现今的动物世界.

无脊椎动物简介

把无脊椎动物中同种类的动物归纳起来,做一分类,可分为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20个左右的动物门.其中除了昆虫以外的各动物门中,大多数都生活在海中,尤其是海胆,海星,海参等棘皮动物,以及过著浮游生活的毛颚动物,和海鞘等原索动物, 全都是海产动物,并没有栖息在淡水或陆地上.

无脊椎动物简介

无脊椎动物中,从只有一个细胞的原生动物,发展到原索动物(被认为是进化成脊椎动物的桥梁),其身体的构造从低等至高等越便越复杂.以消化器官为例;腔肠动物的消化器官是像管子一样的通道,把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口中吐出,而圆形动物则有肛门;而且口与肛门有所联系.

无脊椎动物简介

无脊椎动物中有益的水产动物种类很多,例如:贝类,乌贼,章鱼,蟹类,虾累,海胆,海参等;他们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虽只是由一个细胞所构成,但体内包括各种的以生存的必要胞器,因此其细胞构造当然不同於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

「门」是分类的最大单元.目前动物界一共分为20馀门,其中主要的有下列几门:

1. 原生动物门,如草屐虫,变形虫;

2. 海绵动物门,如毛壶,浴海绵;

3. 腔肠动物门,如海蜇,珊瑚;

4. 扁形动物门,如涡虫,血吸虫;

5. 线形动物门,如蛔虫以及其他寄生於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寄生线虫;

6. 环节动物门,如蚯蚓,沙蚕,蚂蟥;

7. 软体动物门,如田螺,乌贼;

8. 节肢动物门,如虾,蟹,昆虫;

9. 棘皮动物门,如海参,海星;

10. 脊椎动物门,如鱼,蛙,龟,蛇,鸟,兽.

从这个你可以看到,脊椎动物只是动物种类中很小的一部分的,除了脊椎动物门的动物其它门类的动物都是没有脊椎的,只是我们人类属于脊椎动物,并对这个门类的动物比效悉的而已。

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门是:节肢动物门,如虾,蟹,昆虫

全世界有约38万种植物

苔鲜植物:23000种

蕨类植物:10 000~12 000种

裸子植物;850种

被子植物:260000多种

藻类:40000种

菌类:20000种

据动物学家统计,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例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五大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共有25000~30000种,如鲤鱼、黄花鱼等。两栖类有2000余种,如青蛙等。爬行类有3000余种,如蛇、龟、鳄鱼等。鸟类有9000种,如鸽子、麻雀。兽类有4500多种,如马、牛、狮子、虎等。世界上还有许多种动物还未被发现呢。

找植物的资料找得我累死,好难找,这个数字应该差不多,如果要精确的去查档案,不过每年都有增加的吧.

补充:其实这个算起来非常简单,除除就可以了

鱼:1.6%

两栖:0.13%

鸟:0.6%

爬行:0.2%

兽类:0.3%

无脊椎动物:90%

1蛔虫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腔属于真体腔,来源于胚胎期的囊胚腔。

错误!蛔虫是线形动物,只有假体腔!来源于胚胎期的囊胚腔是对的!

2.原生动物身体的运动方式为鞭毛或纤毛的摆动

错误!还有一种就是伪足的运动也是!如肉足纲的变形虫!

不能这么说!混合体腔只不过是体腔和血腔混合,属于开管循环!

5.人体感染了蛔虫卵,其发育过程始终在消化道内

错误,蛔虫还会跑到肺处!引起肺气肿!

4.以下哪些动物不能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

A.鞭毛虫、寡毛类 B.线虫、轮虫

C.薮枝螅、轮虫 D.柱头虫、石鳖

选CD!薮枝螅,石鳖以及柱头虫只能生活在海洋之中!需要记下来!

一、选择题

1. 下列结构中属于细胞的是_______ 。

A. 神经纤维

B. 胶原纤维

C. 弹性纤维

D. 肌纤维

2. 一般说,下列举出的动物中,_______ 产卵量最少。

A. 雌雄同体动物

B. 体内受精动物

C. 体外受精动物

D. 能进行孤雌生殖动物

3. 取一滴池塘的水制成装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一种动物内有大小细胞核,还有伸缩泡,这种动物是_______ 。

A. 变形虫

B. 草履虫

C. 疟原虫

D. 绿眼虫

4. 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_______ 。

A. 孤雌生殖

B. 营养与代谢

C. 纵二分裂

D. 横二分裂

5.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

A. 排除代谢废物

B. 排出体内多余水分

C. 气体交换

D. 输送营养

6. 眼虫在黑暗条件下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 。

A. 植物性营养

B. 动物性营养

C. 渗透性营养

D. 腐生性营养

7. 黑热病由_______ 寄生引起。

A. 虫日本血吸虫

B. 中华枝睾吸虫

C. 利什曼原虫

D. 锥虫

8. 接合生殖属于_______ 。

A. 孤雌生殖

B. 有性生殖

C. 无性生殖

D. 孢子生殖

9. 水生原生动物渡过不良环境的方式是_______ 。

A. 受精卵

B. 芽孢

C. 孢子

D. 孢囊

10. 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_______ 。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11 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_______ 。

A. 眼虫

B. 夜光虫

C. 草履虫

D. 变形虫

12. 原生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是_______ 。

A. 鞭毛纲

B. 肉足纲

C. 孢子纲

D. 纤毛纲

13. 疟原虫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 。

A. 植物性营养

B. 动物性营养

C. 渗透性营养

D. 腐生性营养

14. 疟原虫的中间寄主是_______ 。

A. 雌蚊

B. 钉螺

C. 蚊绍螺

D. 椎实螺

15. 人感染疟原虫的方式是_______ 。

A. 蚊吸血传播

B. 由口感染

C. 接触感染

D. 接触了脏水

16. 在动物分类中,眼虫属于_______ 。

A. 鞭毛纲

B. 肉足纲

C. 孢子纲

D. 纤毛纲

17. 在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中,脂肪属于_______ 。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18. 在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中,血液属于_______ 。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19. 下面的结构,_______ 不是器官。

A. 角膜

B. 门齿

C. 胰岛

D. 唾液腺

20. 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 。

A. 棘皮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海绵动物21. 海绵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侧支,在下列特点中,_______ 不属于海绵动物。

A. 具领细胞

B. 具水沟系

C. 有胚胎逆转现象

D. 具两个胚层

22. 海绵动物具有特殊的_______ 。

A. 刺细胞和海绵细胞

B. 领细胞和骨针

C. 孔细胞和粘细胞

D. 领细胞和刺细胞

23. 海绵动物的幼虫为_______ 。

A. 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两囊幼虫

24. _______ 为腔肠动物所特有的结构。

A. 腺细胞

B. 间细胞

C. 杆细胞

D. 刺细胞

25. 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的好材料,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中,_______ 是不正确的。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26. 下面动物中,_______ 的体细胞和外来氧气接触面的比例最大。

A. 水螅

B. 蚯蚓

C. 蝗虫

D. 家兔

27. 水螅的生殖腺来源于_______ 。

A. 内胚层

B. 外胚层

C. 中胚层

D. 内皮肌细胞

28. 海产腔肠动物的幼虫为_______ 。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

普通动物学题库 无脊椎动物部分 解释名词 2、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3、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5、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7、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8、凯伯尔式器(Keber' s organ):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 9、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10、化性:指昆虫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世代数,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术语,对应的昆虫叫一化性昆虫、二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 11、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 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 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12、刺丝泡: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 13、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 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14、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 15、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16、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 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17、刚毛:环节动物的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刚毛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从而形成刚毛。它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18、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 1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指河蚌的一对肾脏,由后肾管特化形成,肾口开口于围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周末习题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2)结构:身体由口、、消化腔和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仅由构成,消化腔有。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2)主要特征:身体,有口的动物。(3)举例:涡虫、和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和的陆地。(2)主要特征:身体由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4)蚯蚓是通过和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5)我们一般根据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的一端是端,远离的一端是端。(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对称、无、能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和。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为贝壳。贝壳能随着,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乌贼和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两对。c.体表有,其作用是和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两对运动。b.呼吸:用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和触角节均分,体表有。其他节肢动物:蝉、、蟹、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细胞:是生命体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位杂交:确定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在上染色体或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称为原位杂交 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其极性端插入水相而非极性尾部面向空气界面,搅动后形成乳浊液,即形成极性端向外而非极性尾部在部的脂分子团或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主动运输:有载体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此种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转移序列:存在与新生肽连中使肽连终止转移的一段信号序列,可导致蛋白质锚定在膜的脂双层中。因终止转移信号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质,那么该蛋白质在结构上只有一个终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部转移信号,但在N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起始转移信号。 P34cdc2/cdc28:是有芽殖或裂殖酵母cdc2/cdc28基因表达一种分子量为34X103细胞周期依赖的蛋白激酶。 细胞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指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密切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胞体和分泌泡等。 Caspase家族: Caspase活性位点是半胱氨酸(Cysteine),裂解靶蛋白位点是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因此称为Cysteine aspartic acic specific protease,即Caspase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有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细胞分化。或:由于基因选择性的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蛋白质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分泌型胞吐途径:真核细胞都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它充满整个细胞质的空间,与外侧的细胞膜和侧的核膜存在一定的结构联系,以保持细胞特有的形状,并与细胞运动有关。(也可以这样回答:从广义上讲,细胞骨架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从狭义上讲,细胞骨架即为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纤丝两大类纤维成分)。 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 钙粘素:属亲同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钙粘素分子结构同源性很高,其胞外部分形成5个结构域,其中4个同源,均含Ca2+结合部位。决定钙粘素结合特异性的部位在靠N末端的一个结构域中,只要变更其中2个氨基酸残基即可使结合特异性由E-钙粘素转变为P-钙粘素。钙粘素分子的胞质部分是最高度保守的区域,参与信号转导。 接合素蛋白:它既能结合网格蛋白,又能识别跨膜受体胞质面的尾部肽信号,从而介导跨膜受体及其结合配体的选择性运输。

普通动物学复习指导第一部分无脊椎动物辅导提纲

普通动物学复习指导 复习要求: 主要掌握各动物门和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的形态、结构特征,对细微的结构描述一般不作要求。复习时从运动、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生殖等功能去理解和掌握各动物门和纲的主要特征。 复习纲要: 1、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掌握疟原虫的生活史,了解几种对人类危害较大的寄生虫,如痢疾内变形虫、利什曼原虫、锥虫等。 2、腔肠动物门:主要物征,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代表动物。 3、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与消化和排泄有关的结构,涡虫的形态结构,吸虫纲、绦虫纲的代表动物,其中华枝血睾吸虫、血吸虫和猪带绦虫的生活史。三胚形成的进化意义。 4、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消化管,原体腔。蛔虫的形态结构,蛔虫的生活史。寄生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5、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节,真体腔,闭管式循环,索链状神经系统。环毛蚓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 6、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河蚌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各外纲的代谢动物,头足纲动物的特点 7、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异律分节,分节的附肢,外骨骼,口器,气管等。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典型的代表动物,特别是昆虫纲要求掌握20个主要目的主要特征和典型的代表动物。 8、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内骨骼,后口,海盘车的形态结构特征。 9、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0、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尾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海鞘的形态结构特征。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文昌鱼的形态结构特征,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典型代表七鳃鳗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态习性。 鱼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鲫鱼的形态结构特征,从体形和皮肤及八大系统入手复习,掌握各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软骨鱼和硬骨鱼的主要特征。鱼类的洄游。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蚓螈目、蝾螈目、蛙形目的代表动物。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羊膜卵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爬行类动物身体结构特征。喙头目、龟鳖目、晰蜴目、蛇目、鳄目的代表动物。 鸟纲的主要特征,恒温及其进化意义,鸟纲动物的躯体结构。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徒。哺乳纲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哺乳动物的躯体结构特征。原兽亚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

1.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瞧不见的,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 总称(<0、1㎜)。特点:小、简、低。 2.微生物学就是一门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 变异、生态分布与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与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3.原核微生物就是指一大类只含1个DNA分子的原始核区而无核膜包裹的原始单细胞生 物。 4.细菌就是一大类细胞细小、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与水生性较强的 原核生物。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 后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只能在等渗或高渗(细菌宜等渗或低渗)培养液中保存或生长。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生成。 6.球状体又叫原生质球,指还残留部分细胞壁,尤其就是G-外膜的原生质体。 7.支原体:就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适应自然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8.细胞质指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原核生 物的细胞质就是不流动的,真核生物的不断流动。 9.贮藏物就是一类由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主要功能就是储存营养物。 10.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其化学成分就是大型 环状双链DNA,一般不含蛋白质。用富尔根染色法可见到紫色、形态不定的核区。除染色体复制时,一般为单倍体。 11.质粒: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的遗传成分,通常就是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 12.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 折光性强、抗逆性强的休眠体。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不起繁殖作用。 13.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为营养状态的细菌的过程。 14.裂殖指一个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15.二分裂,一个细胞在其对称中心形成一隔膜,进而分裂成两个形态、大小、构造完全相同 的子细胞。(Most) 16.芽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 的繁殖方式。 17.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 18.菌苔,很多菌落连成一片。 19.克隆,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20.放线菌就是一类呈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的G+细菌。 21.基内菌丝(营养菌丝、基质菌丝),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 射状向基质表面与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与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无分隔,直径与细菌相仿,可产生色素。 22.营养菌丝(二级菌丝),基内菌丝体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支菌 丝。 23.孢子丝,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称为孢子丝。 24.静息孢子,就是一种着生于丝状体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色深、壁厚的休眠细胞,富 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或冷淡。 25.链丝段,又叫连锁体或藻殖段,就是由长细胞链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26.支原体就是一类缺少细胞壁的真细菌,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植 物支原体—类支原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受体,配体: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内、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 配体(ligand):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及其他细胞外信号。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与之结合的相应的信息分子叫配体。 2. 细胞通讯,信号传导,信号转导,细胞识别: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别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信号传导:相当于是将上面细胞的刺激冲动传向下一个细胞,起着一种传递承接的作用,生化性质上没有什么改变。信号转导: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3. 分子伴侣: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4. 核孔复合体:在内外膜的融合处形成环状开口,直径为50~100nm,核孔构造复杂,含100种以上蛋白质,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是选择性双向通道。功能是选择性的大分子出入(主动运输),酶、组蛋白、mRNA、tRNA等存在电位差,对离子的出入有一定的调节控制作用。 5.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 在细胞核的大部分区域,染色质结构的折叠压缩程度比较小,即密度较低,进行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浅,这部分染色质称常染色质.着丝点部位的染色质丝,在细胞间期就折叠压缩的非常紧密,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情况差不多,即密度较高,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深,这部分染色质称异染色质. 6. 核仁组织区:即rRNA序列区,它与细胞间期核仁形成有关,构成核仁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片断。这一片段的DNA转录为rRNA, rRNA所在处。 7. 多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 8. 紧密连接,粘着带,桥粒,间隙连接: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要点: 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 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 有、、、、、 、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 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 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 1. 物种; 2. 双名法;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填空题 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 1. 组织; 2. 器官; 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一、填空题 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 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草履虫的运动器 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 种营养方式称 为。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 为。 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生动物过剩繁殖密集在一起时可 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危害很大。 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它们分别是 和,引起的疾病分别是和。 8.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 体内。 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因此 称为。 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 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结构是。 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管,小核主要管。 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平衡的结构是和。 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 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主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主要由 传染。 16.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二、名词概念 1. 伪足; 2. 变形运动;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裂体生殖; 6. 接合生殖; 三、问答题 1.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复 杂和最高等的? 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无脊椎动物习题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 2、伸缩泡 3、完全变态 4、原肾管 5、角质膜 6、疣足 7、外套膜 8、凯伯尔式器(Keber’s organ) 9、书肺 10、化性 11、双名法 12、刺丝泡 13、皮肌囊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 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8、黄色细胞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 21、原口动物 22、生物圈 23、实质组织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 26、外套膜 27、分类阶元 28、龄期 29、原口动物 30、实质组织 二、选择题 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A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B )。 A体壁突起 B 口器 C 生殖器 D 听器 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8、蝼蛄的前足是( C )。 A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完美整理版)分析

微生物名词解释 A 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能利用非氨基酸类简单氮源自行合成自身所需的一切氨基酸的微生物 艾姆氏试验: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物的方法。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 氨化作用:是指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而产生氨的作用。 B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菱形或双椎形碱溶性蛋白晶体。伴胞晶体对昆虫尤其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疵壁菌:嗜盐菌、产甲烷菌等古生菌的细胞壁中不含有典型的肽聚糖成分,被称为疵壁菌。 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 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宿主后,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光镜下可见、形态大小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病毒:是一类只含一种类型核酸、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活性的超显微非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 病毒粒子: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巴斯德效应: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通入氧气,发酵减慢,停止产生乙醇,葡萄糖消耗速率下降。氧对发酵的这种抑制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半合成培养基:是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份的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凝固剂而制成的半固体状态培养基。 表型:是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及内在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合适环境下的具体体现。变异:是生物体在某种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所起的遗传物质结构和数量的改变。 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指只具备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巴斯德消毒:用于牛奶、啤酒、果酱和酱油等不能进行高温灭菌、而又不影响食品风味的、但能杀死其中的无芽孢病原菌(如:结核杆菌、沙门氏菌等)的一种低温消毒方法。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20℃下,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进行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反映水体总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地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称为补充培养基。 B细胞:即B淋巴细胞,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和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被动免疫:从胎盘或初乳中获得的或者注射抗体、细胞免疫制剂后获得的免疫。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体或动物体血清中的、在抗原抗体反应中有补充抗体作用的一组非特异性血清蛋白。补体是一类酶原,能被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激活。 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是否发生溶血反应作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 C 传染:是指寄生物与宿主间发生相互关系的一个过程。即当外源或内源的少量寄生物突破其宿主的“三道防线”后,在宿主的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过程。 出发菌株:用于诱变育种的原始菌株。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并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现象,称为沉淀反应。 初次应答:指首次用适量抗原注射动物后,须经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即待免疫活性细胞进行增值分化后,才能在血流中检出抗体,这种抗体多为IgM,滴度低,维持时间短,且很快会下降。 转染:噬菌体感染细菌并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染。 COD:化学需氧量。是使用强氧化剂使1L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迅速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毫克数。反映水体总的有机物污染程度。 超敏反应:是致敏机体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的一种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为机体的组织损伤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终版题库

名词解释 1. genome 基因组p235 某一个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 2. ribozyme 核酶p266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与一般的反义RNA相比,核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更重要的是,核酶在切断mRNA后,又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它的mRNA分子。 3. signal molecule 信号分子p158 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包括化学信号如各种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以及各种物理信号比如声、光、电和温度变化。各种化学信号根据其化学性质通常可分为3类:1、气体性信号分子,包括NO、CO,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产生第二信使cGMP,参与体内众多生理过程。2、疏水性信号分子,这类亲脂性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和核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3、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蛋白类激素,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的火星,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4. house-keeping gene管家基因p319 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如糖酵解酶系基因等。这类基因一般在细胞周期S期的早期复制。分化细胞基因组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2中基本类型一类是管家基因,另外一类是组织特异性基因。 5. cis-acting elements顺式作用元件 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要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6.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p251(重新查!!!1)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表观遗传现象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扰、组织蛋白修饰等 7. Hayflick limitation Hayflick界线 Leonard Hayflick利用来自胚胎和成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现:胚胎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50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相反,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培养15~30代就开始死亡。Hayflick等还发现,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由于上述规律是Hayflick研究和发现的,故称为Hayflick 界线。关于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是有限的观点。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Hayflick 界线。 8. 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p312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笔记

动物学(Zoology) 第一讲概述 ? 动物学定义 ? 动物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动物学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一、动物学定义 动物学(zoology) 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动物学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分布、生态、发育、行为、遗传、进化以及驯养、保护、控制等与人类及环境相关的各个方面。它是生命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动物分类原理与方法 1.分类学又称系统学(Taxonomy or sysmatics) 为了对动物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探索物种彼此间自然的关系和发展规律,需要对种类繁多的动物界进行分门别类,以便进行系统地深入研究。动物分类学就是研究动物的种类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建立正确的分类系统的科学。它是动物科学的基础。 目前动物界中已描述过的动物种数约在150万种以上,如包括亚种可能超过200万种。

2.种的概念及分类阶元 ? 种或物种(species) 是分类系统所用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和一定的自然分部区的生物类群。物种是繁殖单元,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种间是生殖隔离的(生理学标准)。 ? 问题不同肤色的人是不是同一物种? 马与驴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骡,马与驴是否为同一物种? ? 亚种(subspecies) 指种内个体在地理隔离后形成的不同群体,它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形态分化的标准常以约75%的个体呈现不同为界限。 (如家蝇在我国有两个亚种,东方亚种眼距近、西方亚种眼距远,在我国中部有分布的重叠区,但除去中间类型外仍有75%有明显差别,故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亚种。 ?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为了将数量众多的物种结构化,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依据物种间的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亲疏,使用不同等级特征将生物逐级分类。由大到小的分类分类阶元有七个主要等级。界(Kingdom)、门(Phylum)、纲 (C1ass)、目(Order)、科(Family)、属 (Genus)、种(Species)。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精品文档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瞧不见或瞧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学:就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生 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类与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与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发掘、利用、改善与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磷壁酸:就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 核酸醇磷酸。 4、原核微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核区的裸露 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 胞壁合成后,所得到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6、细菌:就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0、5um,长度约0、5~5um),结构简单、胞 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与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7、固质空间:在G-细菌中,其外膜与细胞膜间的狭窄胶质空间(约12~15nm),其 中存在着多种固质蛋白,包括水解酶类、合成酶类与运输蛋白等。 8、 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 损菌株。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就是G-细菌外膜层)的 原生质体。 10、外膜:就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11、脂多糖(LPS):就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 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与D-特异侧链等部分组成。 12、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 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3、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与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14、间体:由细胞膜内褶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层状或管状泡囊。多见于 G+菌。 15、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 含水量低,挑选性强的休眠结构。每一个营养细胞内仅形成一个芽孢,故并无繁殖功能。 16、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与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 物。 17、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G-,无鞭毛,含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 大型原核生物。 18、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 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9、立克次氏体: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20、衣原体:一类在真核细胞内专性能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 1、真核微生物: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的生物,叫真核生物。真菌、显微藻类与原生动物等就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为真核微生物。 2、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Cell Biology:广泛采用现代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应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将细胞的整体活动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观点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期最终阐明生命的基本规律。 脂筏(lipid raft)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microdomain)。大小约70nm 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叶。 质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skeleton 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的热运动可以使分子从膜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另一侧,其结果是分子沿着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转运。因无需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故名。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小分子物质沿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运动,是由膜转运蛋白“协助”完成的。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侧到高浓度侧转运,需要供给能量。ATP直接供能、间接供能、光能。 协同运输(cotransport):由离子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利用跨膜的离子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使特定离子的顺梯度运动与被转运分子或离子的逆梯度运输相偶联。直接动力是膜两侧的离子浓度梯度。 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外界大分子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胞吐作用:与胞吞作用的顺序相反,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它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外膜(outer membrane):单位膜结构,厚约6nm。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直径2-3nm的亲水通道,10KD以下的分子包括小型蛋白质可自由通过。内膜(inner membrane):厚约6-8nm。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到嵴的轴心部。宽约6-8nm。其中含有许多可溶性酶类,底物和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基质(matrix):内膜之内侧,类似胶状物,含有很多Pr.和脂类。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都在其中。另外还有线粒体DNA、核糖体、tRNA、rRNA、DNA聚合酶、AA活化酶等。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外被(outerenvelop):双层膜,每层厚6~8nm,膜间隙为10~20nm。外膜通透性大,细胞质中大多数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内膜对物质透过的选择性比外膜强,其上有特殊载体称为转运体,可运载物质过膜。 类囊体(Thylakoid):在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所形成的封闭扁平小囊。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 TP的过程,称为photophosphorylation 细胞质膜系统(cytoplasmic membrane system):是指细胞内那些在生物发生上与质膜相关的细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 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