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

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

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

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

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

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

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

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

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

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

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

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

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

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3.4.简述4种颜色分诊卡的应用。答:(1)红色:病人有生命危险,需立即处理。适用于下

列情况:气道损伤引起的呼吸困难、严重烧伤、心脏问题、不可控制或严重的大出血、胸腹

部开放性创伤、严重的颅脑损伤、休克等。(2)黄色:病人可能有生命危险,需尽早处理。

适用于下列情况:烧伤、复合伤或较大的骨折、脊椎损伤、不复杂的颅脑损伤等。(3)绿色:病人有较轻微的损伤,能行走。适用于下列情况:次要部位的骨折和损伤、烧伤面积<20%,没有呼吸和心理问题。(4)黑色:病人没有生命体征。适用于已断气或明显不易存活的创伤。

5.1.简述入住ICU的指征。答:(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经过严密

监测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病人。(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

经过严密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病人。(3)在慢性脏器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

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测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先状态的病人。(4)其他适合在ICU进行监护和治疗的病人。

6.2.简述除颤的注意事项。答:除颤时,应保证操作者、其他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安全。

操作者勿站在有水的地板处。为使除颤有效,应去除病人胸部的药物贴膜,剃除过多胸毛,

擦干皮肤,并使用除颤专用导电糊。应关闭临时起搏器,如有永久起搏器,除颤电极板应放于离开起搏器装置至少2.5厘米处。除颤仪放电前应将吸氧装置从胸壁移开,放电前必须

清场,操作者要确保自己除双手接触电极板外未接触到病人的任何部位或床沿,还需提醒并确认周围所有人员都没有与病人或床接触,才可进行放电。

6.3.简述除颤与CPR的配合。答:室颤终止后应立即进行CPR以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直

至心脏的搏出功能完全恢复。2005心肺复苏指南规定,一次除颤后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不要因评估心律和脉搏而.延搁按压的进行。5个循环(约2分钟)的CPR后再评估循环是否恢复。在准备除颤的阶段如除颤仪充电时,也不要中断胸外按压,理想状态下,胸外按压仅

允许在通气(除外已安置高级气道设施的情况)、节律检查或放电时中断,而中断的时间一般

不超过10秒。

6.7.简述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答:(1)颈动脉搏动:每一次按压均可扪及颈动脉

的搏动,说明按压有效;如停止按压,即无颈动脉搏动,说明心搏未恢复,应继续按压;如

停止按压,仍可扪及明显的颈动脉搏动,说明心搏已经恢复。每一次按压时均不能扪及颈动

脉搏动,说明按压无效,需要改进操作手法。(2)瞳孔:如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从无到

有,从迟钝到活跃,说明复苏有效;如瞳孔逐步由小变大,对光反射逐步消失,则说明复苏

无效。(3)脑组织功能逐步恢复的迹象:①病人开始挣扎;②肌张力增加;③吞咽动作出现;

④眼球自主活动;⑤自主呼吸出现并逐步规则和加强。

7.5.简述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标准。答:(1)第一优先(红色标志):非常严重的创伤,但及时

治疗即有生存机会。(2)第二优先(黄色标志):有重大创伤,但可短暂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导

致肢体残缺。(3)第三优先(绿色标志):可自行走动及没有严重创伤,损伤可延迟处理,大部

分可在现场处置而不需送医院。(4)第四优先(黑色标志):死亡或无可救治的创伤。

10.13.简述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的搬运方法。答:凡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

均应按脊柱骨折进行急救和搬运。正确的搬运方法是:使用木板如门板为担架,3~4人将病人平抬、平放在担架或门板上,绝不可以使头颈部或躯干扭曲和弯曲;亦可采用“滚动”

方法,将病人移到担架上。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时,应将病人头部固定并加以牵引。

11.2.简述先兆中暑的症状,以及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救护措施。答:(1)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步态不

稳。体温可正常或低热。(2)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安静休息。观察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服用防暑降温剂,如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并补充

含盐清凉饮料。

11.3.简述如何对重症中暑患者对症处理及加强基础护理。答:(1)对症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充分给氧;②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热衰竭者重点输液补充血容量;热痉挛者重

点补钠,肌痉挛严重者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③防治急性肾衰竭、脑水肿、肺水肿、

心功能衰竭、DIC等。(2)加强基础护理:①口腔护理;②皮肤护理,降温过程中注意保护

皮肤,防止冻伤和褥疮发生;③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鼻饲饮食,加强营养支

持。

11.4.简述电击伤的病情评估。答:(1)询问电击的通电时间,电流强度,检查电流进口及出

口,确认电流途径。(2)评估全身情况。遭电击后,轻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反应迟钝、呆滞、

四肢无力、心悸,同时可出现肌肉疼痛或短暂抽搐,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或昏迷。需要强调的

是,电击数分钟后或一周左右,可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心跳停止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

不醒的状态,对此不应认为是死亡,而应看作是“假死”。这是由于心室纤颤、延髓中枢受

抑制或呼吸痉挛引起的。但呼吸中枢和心脏若同时受损,多立即死亡。闪电损伤引起的呼吸停止的时间长,还可造成骨折、皮肤Ⅰ、Ⅱ度烧伤及复苏后神经系统的异常。(3)评估局部情况。电击部位多有灼伤,进口多见于上肢,局部组织有坏死,皮肤焦黄或完全炭化。深部

组织如肌肉、血管、神经等严重损伤和坏死,组织迅速水肿。接地的肢体有电流的出口,类

似爆炸或枪伤的伤口。

11.5.简述淹溺的定义及分类。答:(1)淹溺是被液体介质淹没并造成原发性呼吸功能受损的

过程。因大气道内存在液体/空气界面,导致病人无法呼吸。(2)淹溺可分为:①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22m1/kg),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后发生窒息;湿性淹溺约占淹溺者的90%;②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

的10%。

11.10.简述烧伤的现场急救。答:(1)保护受伤部位:①迅速脱离热源,降低局部温度;②

避免局部再损伤,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取下,不可剥脱;转运时,伤处向上以免受压;

③减少污染,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覆盖创面或简单包扎。(2)镇静止痛:①安慰和鼓励病人,使其情绪稳定;②酌情使用安定、哌替啶(杜冷丁)等;因重伤者可能已有休克,用药需

要经静脉,注意避免抑制呼吸中枢;③手足烧伤的剧痛,可用冷浸法减轻。(3)呼吸道护理:火焰烧伤后,呼吸道受烟雾、热力等损害,需十分重视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勿等到呼吸困难表现明显时),及时给予氧气。

12.3.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护原则。答:(1)立即终止毒物的接触和吸收。(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4)特异解毒剂的应用。(5)对症支持治疗。(6)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7)健康教育。

12.4.简述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护理措施。答:(1)利尿。大多数毒物可由肾脏排出,静脉

输液可增加尿量而促进毒物的排出。补液的同时可选用作用较强的利尿剂如呋塞米增加尿

量,促进毒物的排出;根据毒物的不同性质改变尿pH,碱化或酸化尿液有利于毒物排出。

有急性肾衰竭不宜采用利尿方法。(2)氧疗。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促使碳氧血红蛋白解

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疗法。(3)血液净化。①血液透析:可用于清除血液中分子量较小、非脂溶性的毒物。一般在中毒12小时内进行效果较好。但对某些进入人体后无可逆作用的药物,如氰化物、胆碱酯酶抑制剂等,基本上无效。②血液灌流:适用于分子量大、脂溶性高、易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中毒。③血浆置换:适用于与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大于60%),又不易被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所清除的毒物中毒,特别是生物毒如蛇毒、蕈中毒等。

12.5.简述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三大综合征。答:(1)毒蕈碱样(M样)症状:出现最早,因副

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尿频、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和气促等,

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此类症状可用阿托品对抗。(2)烟碱样(N样)症状:因乙酰胆碱在横纹肌

神经一肌肉接头处过度蓄积和刺激所致。小剂量时表现为兴奋,大剂量时表现为抑制,症状有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的横纹肌纤维颤动,甚至发生强直性痉挛,而后肌力减退、瘫

痪,严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此类症状不能用阿托品对抗。(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

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谵妄、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频繁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麻痹

而死亡。

12.6.简述阿托品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断。答:静脉推注阿托品0.5~1.0mg,10分钟后如果出现口干、口渴、面部或全身皮肤潮红等阿托品副反应则可排除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如果未出现上述症状,或M样症状减轻,分泌物减少,提示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2.7.简述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表现。答:(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毒鼠强多见。除胃肠道症状

外,可出现乏力、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抽搐、强直性惊厥及昏迷等,以抽搐、惊厥症状

最为突出。可伴发热、呼吸困难。(2)多系统功能障碍。有机氟类杀鼠剂中毒常出现多个系

统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表现有:乏力、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重度中毒病人

可出现昏迷、阵发性抽搐,甚至发生强直性抽搐而导致呼吸衰竭。心血管系统表现有:心悸、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示QT延长、ST段改变等。消化系统表

现有:口服中毒者常有口渴、恶心、呕吐、上腹烧灼感,部分病人可有肝功能受损。重度中

毒者可伴有肾脏损害。(3)出血倾向。为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的特征。临床除胃肠道表现外,

还可出现精神不振、低热及广泛性出血,轻者出现针刺部位及刷牙后的齿龈渗血,重者出现紫癜、鼻衄、齿龈或口咽部出血,甚至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子宫和阴道出血,大量出

血常并发休克。

12.8.简述杀鼠剂中毒的迅速清除毒物和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救护措施。答:(1)迅速清除毒物:皮肤接触者用清水冲洗。对于口服中毒而无禁忌者要尽早催吐、用温生理盐水彻底洗胃,然后灌入活性炭,并用硫酸钠导泻,以最快的速度清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2)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①补液和利尿。注意尿量,如大量补液后仍无尿液排出,可能并发急性肾衰竭,需及早行血液透析。②血液净化技术。活性炭血液灌流有助于组织和血液中的

毒物清除,对减轻中毒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12.10.简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1临床表现。答:(1)轻度中毒。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10%~30%。病人出现头晕、头痛、眩晕、淡漠、四肢乏力、恶心、呕吐、心悸、嗜睡等,甚至有

短暂的晕厥。如病人能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后症状可迅速消失。(2)中度中毒。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1%~50%。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病人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伴有多

汗、昏睡甚至昏迷或虚脱。如能及时抢救,脱离中毒现场和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后亦能苏醒,

数日后恢复,一般无后遗症。(3)重度中毒。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占50%以上。除上述症

状外,病人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或散大,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

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面色呈樱桃红色(也可呈苍白或发绀)。病情严重者常伴有吸入性

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STT改变、室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皮肤水泡、急性肾衰竭等。

12.11.简述急性一氧化碳的对症支持治疗。答:(1)防治脑水肿。严重中毒后的脑水肿可在

24~48小时达高峰,并可持续多天。可用20%甘露醇液250m1快速静滴,也可合用呋塞米

或托拉塞米(特苏尼)等强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毛细血管通

透性,有助于缓解脑水肿。亦可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30mg静脉滴注,或与甘露醇合用。频繁抽搐者可用地西泮、水合氯醛等。对昏迷时间较长(10~20小时以上),伴高热和频繁抽搐者,应给予头部降温为主的冬眠疗法。(2)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可适

当补充维生素B族、脑活素、醒脑静、胞二磷胆碱等。

15.4.简述口咽通气管的适应证。答:(1)意识不清病人因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弛所致

气道梗阻。(2)昏迷病人经其他方式如头后仰一托下颌或下颏前冲等方法开放气道无效。(3)经简易呼吸皮囊给氧时,为抬起咽后的软组织并有利于肺通气和防止胃胀气。(4)用于经口插管者以防病人咬气管导管。(5)便于吸除口咽部分泌物。

15.5.简述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禁忌证与注意事项。答:(1)并发症:①唇、舌、牙齿及口

腔黏膜损伤。②呕吐及误吸。③加重气道的阻塞。④由于误吸或位置不当而导致缺氧。(2)禁忌证与注意事项:①清醒或半昏迷病人因置管刺激可致呕吐或喉痉挛而不适用。②置管不正确时可将舌推向咽部而导致进一步的气道梗阻。③口咽通气管太短时,可将舌头推向口咽

部而致梗阻;太长则将阻塞气管或引起咽部组织损伤。④放置前如未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则将

导致误吸。病人呕吐反射恢复后应立即拔管以防呕吐与误吸的发生。⑤导管置入后应立即检

查病人的自主呼吸情况,如呼吸缺失或无效,应立即开始正压通气。没有辅助通气设施时,

应开始口对口通气。

15.13.简述建立中心静脉途径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答:(1)适应证:①严重创伤、休克、循

环衰竭等危重病人,需监测中心静脉压时。②全胃肠外营养(TPN)。③需经静脉输入高渗溶

液或强酸、碱类药物,如多巴胺、高浓度氯化钾等。④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无法建立静脉通

路时。(2)禁忌证:①凝血功能异常。②穿刺局部的皮肤破损或感染。③穿刺侧有静脉血栓

形成。④同侧有经静脉内起搏的装置。

15.14.简述建立中心静脉途径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答:(1)并发症:①心律失常,甚至心

搏骤停。②误穿动脉、产生血肿。③神经损伤、霍纳综合征(颈部交感神经节受损,出现眼

裂变小、瞳孔缩小及同侧面部少汗的典型三联征)和淋巴管损伤。④气胸及血气胸。⑤空气

栓塞。⑥局部或全身感染。⑦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2)注意事项:①中心静脉置管时(经颈内静脉,锁骨上/下静脉途径),需中断CPR操作并存在误穿动脉、气胸等并发症的风险,

故在CPR期间不建议进行。可选择操作快捷、易行,且不干扰胸外按压的外周静脉(如手臂静脉)作为心肺复苏时首选的给药途径。②中心静脉穿刺应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施行。

45.简述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答:(1)颈动脉搏动:每一次按压均可扪及颈动脉

的搏动,说明按压有效;如停止按压,即无颈动脉搏动,说明心搏未恢复,应继续按压;如

停止按压,仍可扪及明显的颈动脉搏动,说明心搏已经恢复。每一次按压时均不能扪及颈动

脉搏动,说明按压无效,需要改进操作手法。(2)瞳孔:如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从无到有,从迟钝到活跃,说明复苏有效;如瞳孔逐步由小变大,对光反射逐步消失,则说明复苏

无效。(3)脑组织功能逐步恢复的迹象:①病人开始挣扎;②肌张力增加;③吞咽动作出现;

④眼球自主活动;⑤自主呼吸出现并逐步规则和加强。

47简述心肺复苏时确保有效按压的注意事项。答:(1)肘部固定,手臂伸直,肩膀应超过手部,以使每次的按压能垂直往下,防止病人躯干移动导致一部分力量削弱而降低按压的有效

性;(2)按压时应使成人的胸骨下陷3.75~5厘米或胸廓前后径下陷1/3~1/2。使其能引起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3)胸部按压后的放松可使血回流至胸部和心脏。完全的放松能

使心脏在按压后回复至正常位置,此时按压者的手可放于胸骨上以保持恰当的按压位置,但应解除向下的压力;(4)胸外按压与放松各占50%的合理比例可获得有效的冠脉和脑灌注。

为保持手的正.确位置,不要在胸外按压时将手抬离胸壁或以任何形式变换手的位置。每次按压后应允许胸部回复至正常位置。

51.简述急性中毒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

答:(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病人的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尿量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与相应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评估氧疗效果。

(3)维持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急性中毒病人因禁食、呕吐、腹泻、出汗、利尿及急性肾

衰竭而造成机体的水电解质或酸碱失衡。护理人员需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4)做好基础护理:昏迷病人要定时翻身、拍背、行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发生压疮、坠积性

肺炎或深静脉血栓;做好口腔、肛周、外阴皮肤粘膜的护理,防止发生溃疡、破溃及感染。

(5)心理护理:对服毒自杀已转危为安的病人应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既往史、中毒史心理

需求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室内的锐利器械均需严格保管,以防病人再次自伤或伤人。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 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 2.先重伤后轻伤 ? 3.先施救后运送 ? 4.急救与呼救并重 ?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 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5步骤

院前急救常规5步骤 一个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或者可能需要抢救的患者 第一步紧急评估:判断患者有我危及生命的情况A:有无气道阻塞B:有无呼吸,呼吸频率和程度B:有无体表可见大量出血C: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S:神志是否清楚 第二步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气道阻塞呼吸异常呼之无反应,无脉搏重要大出血●清除气道血块和异物●开放气道并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压迫、结扎) 第三步次级评估:判断是否有严重或者其他紧急的情况●简要、迅速系统的病史了解和体格检查●必要和主要的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 第四步优先处理患者当前最为严重的或者其他紧急问题 A 固定重要部位的骨折、闭合胸腹部伤口 B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对危重或者如果90 秒钟无法建立静脉通道则需要建立骨通道 C 吸氧:通常需要大流量,目标是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D 抗休克 E 纠正呼吸、循环、代谢内分泌紊乱 第五步主要的一般性处理●体位: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侧卧位、面向一侧可以防止误吸和窒息●监护: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必要时检测出入量●生命体征:力争保持在理想状态:血压90-160/60-100mmHg,心率50-100 次/分,呼吸12-25次/分●如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严重感染●处理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治疗其他的特殊急诊问题●寻求完整、全面的资料(包括病史) ●选择适当的进一步诊断性治疗试验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正确确定去向(例如,是否住院、去ICU、留院短暂观察或回家) ●完整记录、充分反映病人抢救、治疗和检查情况●尽可能满足患者的愿望和要求紧急评估抢救措施评估和判断一般性处理注释说明

第二章院前急救

第二章院前急救 一、选择题 A1题型 1.院前急救是指 A.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 B.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 C.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 D.途中救护 E.现场自救,互救 2.关于伤员的转送,下列哪项是错误 A.对昏迷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 B.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病人应暂缓用汽车长途转送 C.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D.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 E.途中不能中断抢救 3.一般要求,市区的平均反应时间为 ~15min ~5min 4.反映急救速度的主要客观指标是 A.急救中心的面积 B.服务区域 C.平均反应时间 D.基本设施E基本设备 5.在大批伤员中,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 A.黄色 B.绿色 C.棕色 D.红色 E.黑色 6.现场急救区域的划分,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 A.所有伤病员 B.有红色黑色标记的危重病人C能行走,病情较轻的病人 D.死亡病人 E.需要就地抢救的病人 7.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是,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则说明收缩压 A.<80mmHg B.<70mmHg C.<60mmHg D.<50mmHg E.<40mmHg 8.疑有颈椎或脊椎骨折的病人在搬运时,下列哪项错误 A.尽可能用颈托固定颈部 B.搬运时应固定头部,避免摇摆 C.可用海绵垫抬动 D.保持脊椎的轴线稳定 E.将病人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 9.急救单元的郊区,服务半径为 ~5km ~8km ~10km ~15km ~20km 10.关于病人的转运,下列错误的是 A.病情不稳定者,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 B.担架在行进途中,伤员应头部后,下肢前 C.脊椎受伤者,应保持脊椎轴线稳定 D.腹胀者去除胃肠减压术后在空运 E.途中要加强生命支持性措施

急救知识题库

急救知识大赛初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每道1分) (一)自然灾害类 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 ) A.蒙眼救出,慢慢呼吸、进食 B.尽快救出,尽快输氧 C. 尽快救出,尽快见光 D.尽快救出,尽快进食 2.怎样防止被埋压者窒息(B ) A.让他们服用有助于呼吸的药物 B.先使被埋者露出头,并清除口鼻中的尘土,使其呼吸通畅 C.人员救出后,把他们放在窗户打开的房间内或空旷场地上 3.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4.地震发生后被掩埋在废墟内,等待求助的人应选择D自救措施。 A.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止灰尘造成窒息

B.不停的放声喊叫,引起外界注意 C.拼命挣扎引起外界注意 D.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 5.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下列错误的是(A ) A.使用明火告知他人来营救 B.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C.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D.敲击水管求救 6.灭火战斗中常常出现化学烧伤,其中磷烧伤十分常见,下列处理磷烧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 A.如无洁净软布,可用油质敷料包扎 B.可将创面浸泡在水中隔绝空气并洗去磷粒 C.如无大量水冲洗,可以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 D. 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 (被磷烧伤后应该怎么办磷烧伤之后严重的话可造成皮肤深部烧伤或因烟雾导致 吸入性肺水肿。急救时应立即将患部浸泡在流动水中冲洗,使磷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氧化烧伤,同时去除伤部的磷颗粒,而后可用2%碳酸氢钠冲洗创面,再湿敷包扎。忌用油质敷料,防止磷溶解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

急救护理学作业答案

急救护理学作业答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急救护理学作业答案 作业练习一答案 院前急救 一.填空: 1.3分钟; 10~15分钟 2.气道、呼吸、循环、决定、检查 3.转运前准备、通报病情、通讯联络、病情评估 二、选择题 1. D 2.B 三、名词解释 1.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公众参与。广义的院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及途中急救,即病人自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救护,包括在所有出事地点,如工厂、矿山、农村、家庭和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发生现场对伤、病病人的初步救护。狭义的院前急救专指从事急诊急救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为急、危、重病人提供的现场急救、分诊分流、转运和途中监护服务。 2.危重伤:指那些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立即急救,并需专人护送,严密观察,迅速送往医院救治的情况

四、简答题 1.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答:(1)情况紧急,讲求时效 (2)社会性强,体现政府职能 (3)随机性大,呼叫无时间限制 (4)急救现场条件差 (5)服务对象复杂 (6)对急救人员素质要求高 (7)对症治疗为主 (8)以社会效益为主 2.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总原则:对症治疗 院前急救5原则: (1)先复苏后固定 (2)先止血后包扎 (3)先重伤后轻伤

(4)先救治后运送 (5)急救与呼救并重 3.简述我国城市院前急救的主要模式; 答:1.独立型 2.依附型 3.单纯型 4.指挥型 5.附属消防型4.简述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 答: (1)安置体位 (2)维持呼吸功能 (3)维持循环系统功能 (4)建立静脉通道 (5)外伤的处理 (6)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7)对症治疗 (8)心理护理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一.填空: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 ABCD原则。 答:A :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 :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 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 :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

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 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⑵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 .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⑴采

院前急救行为规范

院前急救遵循的规范 一基本准则 1、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2、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急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关爱病人生命,竭尽所能维持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减轻或解除病人痛苦,预防继发损伤,快速安全送院。遇到危重病人,全力以赴,不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时机。 4、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主动履行告知义务,倡导诚信服务。 5、加强沟通,做到有问必答,融洽医患关 6、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礼貌用语。 7、衣着整齐,佩带胸卡,仪表端庄。 8、廉洁行医,规范服务。合理检查、合理诊疗、 合理用药。不收受红包小费,不乱收费,不“舍近取远”转送医院。 9、增强团队合作,互尊互助。 二、处理病人时该遵循的原则 现场急救 1.立即对伤病员进行检查,同时询问病史,检查时,先确定有否心跳和呼吸停止。若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要及时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2.对心跳、呼吸未停止者,要确定主要症状及体征,并按《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手册》中“院前急救医疗”内容进行急救。 3.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除按“院前急救医疗”进行急救外,及时将伤病员病情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若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不肯签字,应在病历上注明。 4.遇有转院或出院伤病员时,要问清楚转院或出院诊断,检查生命体征,一般维持原有的治疗措施。对判断为危重病人的,要告诉伤病员亲属或有关人员,并要求其在签字单上签字。 5.在公共场所的伤病员,特别是心跳停止的伤病员,应采取边急救边护送快速地送往附近具有急救条件的医院。有条件时找目击者陪同前往。

急救医学护理试卷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ICU:即重症监护病房,是指集中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集中先进的医护、救治设备和急救药品,集中对临床各科的危重病人集中进行全面连续监护及治疗的诊疗体系。 2.EMSS:即急救医疗体系,由院外急救、医院急症室救护和重症监护治疗三部分组成。 3.战地救护:即在野外情况下,对大批伤员实施紧急救护的组织措施和工作。 二、填空题 1.现场救护的原则包括:立即使病人脱离险区、先救命后治病、争分夺秒,就地取材进行救治、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 2.急救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急救护理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的时代。 3.急诊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有:最初目击者、急救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4.抢险救灾紧急救护应做好下列工作:搜索寻找并救护伤(病)员、检伤分类、现场急救、运输和疏散伤(病)员。 5.院外急救是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呼救、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三、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院外急救的措施?C A.心肺复苏B.气管插管C.骨折复位D.止痛E.搬运 2.城市医疗急救网包括以下哪几项?ABD A急救站B.医院急救科室C.ICU D.社区救护中心E.以上都是 四、简答题 1.急救护理有哪些研究内容?急救护理研究的内容有:院外急救;危重病救护(急诊及ICU);抢险救灾;战地救护;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2.院外急救的目的意义和措施有哪些?院外急救的目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措施,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体征,以便把伤(病)员"活着送到医院",为伤(病)员获得进一步救治、改善预后赢得时间。因此,院外急救的措施应集中体现在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方面。具体为:建立有效循环和呼吸,视病(伤)情和条件采取输液、止痛、包扎、固定、止血、和解毒等措施;通过各种通信工具向急救中心或医院呼救并通报病人的情况;在转送途中连续监护,并作必要的治疗、护理,为病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3.社区救护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社区救护中心的主要任务:在急救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现场救护的基本知识及技术操作;互责所在地段单位的战伤救护、防火、防毒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旦出现急、危、重症病人或意外灾害事故时,在急救专业人员到达前,及时、正确地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互救工作。 五、论述题 试论述你认为通过学习急救护理学应注重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 答案要点:答案不拘,可根据个人认识和体会,也可结合新进展从一个或几个方面论述,注意应阐述其意义。以下仅列举几个方面: ⑴急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应注意各种急救操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止血等技术。 ⑵重症监护是急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应掌握必要的重症监护技术,如心电、血流动力学、呼吸、体温等的监护技术。 ⑶有效观察和正确判断是救护的先决条件,通过学习,应重点掌握对急危重症的"预见性观

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 核心:支持性心理治疗 方法:解释、保证、支持、倾听、共情 心肌梗塞病人的焦虑情绪: 1、迅速而恰当的院前急救,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 感。 2、沟通要贯穿在救护过程中:让安心,配合。 3、适当触摸,密切医患关系。 4、争取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心里支持。 自杀 1、消除患者特别是亲属的紧张恐惧情绪。 2、尊重、保守患者的隐私。 3、避免用加重心里负担和求死愿望的语言。 4、倾听患者的诉说。 5、尊重患者的人格。 6、在进行急救操作时注意与患者配合。 惊恐发作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针对患者认知偏差进行干预。 3、为患者做相应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解释疾病的性质,让 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临床表现和预后,减轻其恐惧和痛苦)

意外伤害 1、主动、耐心倾听、支持。 2、热情关注。 3、提供疏洪机会。 4、解释和指导。 5、提高信心。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心理急救实施指南 1、通过观察、询问决定如何提供帮助。 2、开始接触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实用性的帮助。 3、做好思想准备回应各种情况、倾听。 4、说话沉着镇定,耐心、负责、慢速。 5、认可积极的一面。 6、针对最迫切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 7、谨记心理急救的目标是减轻悲恸,提供帮助,促进适应性功能, 而不是打听创伤经历的细节。 心理急救的重点 1、接触与投入:回应发出的接触信息,以富有同情心的态度主动 接触。 2、安全与舒适:提高即时的和持续的安全感,使其得到身体上和 情感上的舒适。 3、稳定情绪:安抚和引导精神紊乱的幸存者。

4、收集信息:识别即时需求与担忧,收集相关信息,制订个体化 的心理急救干预措施。 5、实际帮助:提供直接与其即时需求和忧虑有关的实际帮助。 6、联系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与支持资源建立起联系,包括家人、 朋友以及社区援助资源等。 7、提供应对方法:提供关于应激反应和用于减轻、促进适应功能 的方法。 8、联系协助性服务机构:帮助幸存者与他们或以后需要或可以利 用的相关服务机构建立联系。 医院感染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效果评价。 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如皮肤上有伤口,应以消毒药水清洁后贴上防水胶布,才可以 继续工作。 2、处理伤口时,要戴手套,避免徒手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体液。 3、若不慎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及消毒水冲洗污染 部位。 4、进行清晰性治疗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 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禁止双手回针冒,没有可利用的条件时可用单手操作法。 6、不要用力將锐利器具放入已经过满的容器。

四项原则解读院前急救工作

四项原则解读院前急救工作 东营市医疗紧急救援指挥中心通过五年来的实践,总结出“患者自愿、就近就医、医院能力、划片分工”等四项院前急救原则,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确保了院前医疗急救的及时、安全、有效。 标签:院前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是社会紧急事务安全保障系统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急救三个阶段之一,且为首要阶段,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置,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之间的阶段。加强院前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2005年5月12日零时,东营市医疗紧急救援指挥系统开始运行。东营市医疗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实行120指挥调度型运行模式,辖23处医疗急救站点,拥有急救车47辆,服务人口185万。截至2010年8月1日零时,东营市医疗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处置接警1090368次,出车次数144918次,其中有效出车116915次,救治各类患者118152例,保持指挥调度零投诉,实现了“接警及时、出警迅速、运转协调、救治有力”的院前急救工作目标。 1 基本做法 1.1 构筑体系框架东营市政府印发《东营市院前急救管理暂行办法》,为全市院前急救工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保障;并与东营市信息产业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明确120急救电话为本市院前急救的唯一特服号码并归指挥中心集中管理,确立了指挥中心在院前急救统一指挥调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按照先城区、后县区,最后覆盖全部乡村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步骤,实现“急救站点建设、通信平台搭建、急救从业人员培训、指挥中心装备联网、急救网络规范运行”等“五位一体”同步推进。 1.2 规范急救网络建设印发《关于重新设置院前急救网络单位的通知》,明确急救站点建设原则、模式、性质、功能和职责,理顺了急救站点与指挥中心间的管理运行体制。出台《院前急救网络建设要求和急救站点建设标准(试行)》,确保急救站点建设任务明确,标准统一。 1.3 优化急救资源配置搞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工作的衔接,完善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形成有效的“生命急救链”,让接收医院能及时了解危重患者的病情概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送达医院前的相关抢救准备。一是划片分工。根据急救医院的救治能力、综合实力、服务质量、社会认可程度和群众就医习惯等,分配基本的急救区域。二是就近就医。患者病情较重,已对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针对患方或报警者而言),为体现院前急救的及时性、有效性,到就近急救医院就诊。三是医院能力。患者情况特殊,比如严重的外伤、烧伤、精神病、肢体断离等,虽然患方(报警者)有选择医院意向,但东营市医疗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仍会考虑救治医院能力和在救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关问题或后续问题,在征得患方(报警者)同意后,直接调派或转送具有较强专科救治能力的医院或综合能力较强的医院。四是尊重患者选择。患者病情在短时间内尚不危及生命时,为满足患方(报警者)的就医习惯和就诊愿望,根据患方(报警者)意愿选派急救出诊。 1.4 加强能力建设

急救护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列表鉴别咯血与呕血 类别咯血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癌、心脏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胆道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鲜红棕黑、暗红 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PH 碱性酸性 黑便无有 出血后痰的症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 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 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4简述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答:(1)收缩压(SBP)<12.0kPa(90mmHg),或比基础状态降低超过4.0 kPa(30mmHg);除外其他原因(如迷走神经高度兴奋、出血、体液丢失、药物影响等)。 (2)每小时尿量<0.5ml/h?kg,神智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并有周围血管收缩的表现(皮肤苍白、湿冷、发绀)。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时,应注意除外胸痛、大汗、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低血压状态。 5、简述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答:(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应迅速去除引起通气障碍的原因,改善通气功能,使积蓄的CO2尽快排出。由呼吸停止或气道阻塞引起者,应尽快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由吗啡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者,可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应采取控制感染和祛痰等措施。 (2)呼吸中枢兴奋剂和机械通气有时可迅速改善呼吸性酸中毒。 (3)血PH过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高钾血症伴有心室颤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静脉滴注一定量的碱性药。应注意,必需在保证有足够通气而使过多的CO2能及时排出的前提下,才可以应用NaHCO3治疗。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院前急救

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 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 ?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 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 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2.先重伤后轻伤 3.先施救后运送 4.急救与呼救并重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 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 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 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心 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 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 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 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 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 第三环——早期心电除颤 第四环——早期高级心肺复苏(ALS)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

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

院前急救考试题库

上海市院前急救系统 通讯调度题库 一、选择题 1、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为分钟。() A、5分钟 B、6分钟 C、7分钟 D、8分钟 2、心脏按压的部位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者在。() A、剑突上方三横指 B、剑突上方二横指 C、剑突上方一横指 D、剑突处 3、心绞痛病人呼叫救护车时,调度的指导原则是。() A、病人保持安静即可 B、坐位休息 C、有条件的前提下舌头下含服麝香保心丸2颗,同时静卧休息 D、有条件的前提下吸氧治疗,同时保持静卧休息 4、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的心绞痛,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可大于管腔横切面积的以上。() 以上65%A、、B70%以上75%以上C、以上D、80 )(5、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时,调度的指导原则是。A、双腿下垂B、取坐位、双腿下垂、取坐位C 、平卧位D.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持续时间一般在。() A、5-20分钟 B、30分钟 C、1小时 D、2小时以上 7、心梗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使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持续分钟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60分钟 8、骨折根据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和。() A、粉碎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 C、完全性骨折 D、压缩性骨折 9、危急病人无车可派,在条件允许时应给予电话救治指导,进行必要心理抚慰,了解患者的病情演变,可每进行一次回访。()

A、3分钟 B、5分钟 C、7分钟 D、10分钟 10、成人心脏只有手拳大小,每分钟能排出的血液。() A、2-3升 B、3-4升 C、4-5升 D、5-6升 11、成人心脏只有手拳大小,每昼夜可排出血液达之多。 A、6000升 升6500、B. C、7000升 D、7500升 1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特征是呕血和。() A、呕咖啡色样胃内容物 B、金黄色液体 C、红色液体 D、黑便 13、急性胸痛中最危重的是急性冠脉综合症、肺栓塞以及。() A、主动脉夹层分离 B、闭合性气胸 C、急性胸膜炎 D、开放性气胸 14、临产是分娩的开始,它的主要特点是出现规律性宫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分钟。() A、2-3分钟 B、3-4分钟 C、4-5分钟 D、5-6分钟 15、调度员上班后要及时了解分站值班车上、下班的情况,如一线遇到故障不能自动登录时可由负责登录,调度员做好登记。() A、分站长 B、调度员 C、网络管理员 D、以上对不对 16、调度员的派车原则是。 A、就近原则 B、就急原则 C、按照病人的意愿派车 D、就近、就急派车 17、通讯调度科带教实习3-6个月,包括,各项通信调度规范操作流程,通信设备的操作使用,区域小)(区道路地图等内容。. A、通讯调度科规章制度 B、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急救护理学简答题汇编

简答题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列表鉴别咯血与呕血 类别咯血呕血 病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癌、心脏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胆道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出血前症状喉部痒感,胸闷,咳嗽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鲜红棕黑、暗红 血中混有物痰,泡沫食物残渣,胃液 PH 碱性酸性 黑便无有 出血后痰的症状常有血痰数日无痰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4简述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答:(1)收缩压(SBP)<12.0kPa(90mmHg),或比基础状态降低超过4.0 kPa(30mmHg);除外其他原因(如迷走神经高度兴奋、出血、体液丢失、药物影响等)。 (2)每小时尿量<0.5ml/h?kg,神智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并有周围血管收缩的表现(皮肤苍白、湿冷、发绀)。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时,应注意除外胸痛、大汗、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低血压状态。 5、简述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答:(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应迅速去除引起通气障碍的原因,改善通气功能,使积蓄的CO2尽快排出。由呼吸停止或气道阻塞引起者,应尽快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由吗啡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者,可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应采取控制感染和祛痰等措施。 (2)呼吸中枢兴奋剂和机械通气有时可迅速改善呼吸性酸中毒。 (3)血PH过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高钾血症伴有心室颤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静脉滴注一定量的碱性药。应注意,必需在保证有足够通气而使过多的CO2能及时排出的前提下,才可以应用NaHCO3治疗。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 1)先排险后急救( 2)急救与呼吸并重( 3)先重伤后轻伤( 4)先施救后运送( 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 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 简述ICU 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 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 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 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 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 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 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 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 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 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 °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 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 以上。因大量出汗,使 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 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 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 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 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 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 动,以免造成瘫痪。

晕厥的现场判断、危险性评估和院前急救原则

晕厥的现场判断、危险性评估和院前急救原则 发表时间:2015-10-19T16:28:45.4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作者:刘旭波 [导读]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院前急救原则也不一样,因此,急救人员应该严格遵守院前急救原则,对患者进行合理性诊断,并予以适当建议。 刘旭波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在意识障碍下,晕厥属于常见症状,是指患者在脑缺血情形下,出现的自限性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在院前急救中,晕厥比较常见,在内科临床中,由于对晕厥进行诊断时,探寻病因难度较大,再加上涉及方面比较多,因此,具有较高误诊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基于晕厥的病因分类,分别从现行判断、危险性评估及院前急救原则三个方面,对晕厥症状予以探讨。 【关键词】晕厥;现场判断;危险性评估;院前急救原则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32-02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40~60%左右的晕厥患者的均查不到具体的病因,且晕厥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出现一次晕厥的人群约为20%~23%,其中6%为住院患者,多数患者在出现晕厥现象后前去就诊,因此,实际发生率可不能不仅如此,其中发生晕厥的最主要机制为在一种或多种原因下,导致脑供血急剧减少,致使脑细胞功能出现短暂性的紊乱或缺失,如果脑血流突然中断时间大于8s,或脑组织氧释放量骤然低于20%,或100g脑组织血供骤然低于30ml/min时,由于缺氧,导致脑皮质代谢障碍,进而引发晕厥,一般情况下,晕厥的前驱症状主要有心悸、头晕、出汗、黑朦、面色苍白、眼花、恶心、腿软等,在意识障碍之间,此类症状可叫做“先兆晕厥”,有时患者的脑供血情况改善后,先兆晕厥便会终止,患者也不存在意识丧失现象[1]。 1.病因分类 1.1 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是指心输出量突然减少或心脏出现短暂性停博引起的,病因主要有:一是急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停博、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突发性缓慢心律失常,或继发、原发性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如果患者的心律失常伴有严重性、突发性,出现晕厥的可能性非常大;二是心脏排血功能急剧障碍:包括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风心病、主动脉夹层等。 1.2 脑源性晕厥 由于脑部自身血管或脑部主要的供血血管突发意识障碍,导致脑供血暂时性广泛缺血,进而引发晕厥,病因主要有脑挫裂伤、脑震荡等颅脑外伤,或肿瘤、脑干多发性硬化、血管病变、炎症、延髓空洞症等,或高血压脑病、脑血管痉挛、弥漫性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1.3 发射性晕厥 由于调节心率、血压的神经反射弧突发功能障碍引发的晕厥现象,且此类晕厥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高达80%,多数患者经过检查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此种症状也可以叫做原因不明性晕厥,常见的发射性晕厥主要有血管抑制性晕厥、动脉窦性迷走性晕厥、吞咽性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其他情形下的晕厥现象主要有注射、抽血、疼痛、惊恐、悲伤、看见流血等[2]。 2. 现场诊断 2.1 问诊 在现场为了及时快速的获取晕厥患者的相关信息,问诊是最直接的手段,大致要点包括诱因或发病前状态;前驱症状,比如恶心、胸闷、头晕、心悸、耳鸣、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减慢或增快等;发作时情形:是否出现牙关紧闭、抽搐、皱眉、大小便失禁、流涎或呼吸脉搏情况、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等;发作后情况: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胸闷、视力模糊、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肢体活动障碍、心绞痛等,或意识是否迅速恢复等;既往病史:贫血、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糖尿病或有无类似发作史等[3]。 2.2 体检 现场体检项目: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心律、神经系统、血压等检查。 2.3 院前常见昏厥类型的临床特点 对各种常见院前晕厥的特点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1)心源性昏厥,这类患者大多具有器质性心脏病史,其能够发生于患者的任何体位,患者主要表现为缓慢或者是快速的心律失常,但是其昏厥的时间持续是比较短的;(2)短暂脑缺血发作,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感觉障碍、瘫痪、失语等,高龄患者通常会出现短暂意识丧失;(3)低血糖昏厥,这类患者在发病前后通常会有饥饿感、腿软、出汗、无力、眼黑、头晕等症状;(4)反射性昏厥,患者通常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缓慢、出汗、面色苍白、头晕等不适感,但是总体持续时间是比较短的。 3.危险性评估及院前急救原则 一般情况下,当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多数晕厥患者已经恢复了意识,但对于晕厥患者而言,潜在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发病初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这属于最轻的危险因素,进而逐渐向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危险因素方向发展,甚至导致患者猝死,因此,院前急救时,判断晕厥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是首要任务,进而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急救措施,并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做出合理判断。 3.1 心源性昏厥的危险性评估及急救原则 对于心源性晕厥患者而言,危险程度比较大为Ⅱ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危害作用,死亡率可达18-33%,因此,现将急救时,应该首先判断患者是否为心源性晕厥,进而针对病因,进行紧急急救,比如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律失常等,接着在心电监护下,及时送往医院就诊,且切忌在无任何监护的情形下送患者到医院就诊[4]。 3.2 脑源性昏厥的危险性评估及急救原则 脑源性晕厥不属于危重急症危险程度级别,即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急救人员必须注意,此类晕厥患者脑部血运情况非常差,一旦急性发作,可能是脑梗死等急性脑血管病的先兆,此时,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情况,并建议患者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3.3 低血糖晕厥的危险性评估及急救原则 相对而言,低血糖晕厥危险性最小,但此时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糖分,如果诊断明确,且不存在其他情况时,糖分补充后,无需到医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