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一、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类型

(一)边坡的变形类型

1、卸荷回弹

卸荷回弹是斜坡岩体内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斜坡中经卸荷回弹而松弛,并含有与之有关的表生结构面的那部分岩体,通常称为卸荷带。

(1)河谷下切,在陡峻的河谷岸坡上形成的卸荷裂

隙;路堑边坡的开挖,使新的卸荷裂隙产生。

(2)上覆岩石被剥蚀去,深部的岩石形成平行于地面

的卸荷裂隙,常见于花岗岩出露地区,尤其

是采石场里

2、蠕动:

斜坡的蠕变是在坡体应力(以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新的表生破裂面。

(1)表层蠕动

疏松的土质边坡

破碎的岩质边坡

(2)深层蠕动

软弱基底蠕动

坡体蠕动

软弱基底蠕动

(二)边坡的破坏类型

1、表层破坏

(1)剥落:

(2)冲沟:

(3)滑塌:

2、深层破坏

(1)滑坡

(2)崩塌、落石

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岩土性质和类型

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

米的陡坡。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难以成形边坡。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

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岩层或结构的产状对边坡稳定也有很大影响,水平岩层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存在陡倾的节理裂隙,则易形成崩塌和剥落。同向缓倾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倾向和边坡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角)的稳定性比反向倾斜的差,这种情况最易产生顺层滑坡。结构面或岩层倾角愈陡,稳定性愈差。如岩层倾角小于1 0°?15°的边坡,除沿软弱夹层可能产生塑性流动外,一般是稳定的;大于25°的边坡,通常是不稳定的;倾角在15°?25°的边坡,则根据层面的抗剪强度等因素而定。同向陡倾层状结构的边坡,一般稳定性较好,但由薄层或软硬岩互层的岩石组成,则可能因蠕变而产生挠曲弯折或倾倒。反向倾斜层状结构的边坡通常较稳定,但垂直层面或片理面的走向节理发育且顺山坡倾斜,则亦易产生切层滑坡。

3.水的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少滑坡的典型实例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或者水是滑坡的触发因素;充水的张开裂隙将

承受裂隙水静水压力的作用;地下水的渗流,将对边坡岩土体产生动 水压力。水对边坡岩体还产生软化或泥化作用,使岩土体的抗剪强度 大为降低;地表水的冲刷,地下水的溶蚀和潜蚀也直接对边坡产生破 坏作用。

4.工程荷载 工程荷载的作用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5.地震作用

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表现为累积和触发 (诱发)等两方面效 应。

(1) 累积效应

边坡中由地震引起的附加力 S 的大小,通常以边坡变形体的重量 W 与地震振动系数k 之积表示(S =kvy 。在一般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将 地震附加力考虑为水平指向坡外的力。但实际上应以垂直与水平地震 力的合力的最不利方向为计算依据。总位移量的大小不仅与震动强度 有关,也与经历的震动次数有关,频繁的小震对斜坡的累进性破坏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累积效果使影响范围内岩体结构松动, 结构面 强度降低。

(2) 触发(诱发)效应

触发效应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强震区,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

往往裂隙静水压力 裂隙静水压力分布的不同情况

与断裂活动相联系。高陡的陡倾层状边坡,震动可促进陡倾结构面(裂缝)的扩展,并引起陡立岩层的晃动。它不仅可引发裂缝中的空隙水压力(尤其是在暴雨期)激增而导致破坏,也可因晃动造成岩层根部岩体破碎而失稳。

碎裂状或碎块状边坡,强烈的震动(包括人工爆破)甚至可使之整体溃散,发展为滑塌式滑坡。结构疏松的饱和砂土受震液化或敏感粘土受震变形,也可导致上覆土体产生滑坡。海底斜坡失稳,不少也与地震造成饱水固结土体的液化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在十分平缓的海底斜坡中会产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岩质边坡工程实践中,为量化评价爆破的影响,根据经验采取降低计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的方法实施,f值降低15%- 30% c值降低20%-40%理论计算,降低的低值和高值分别相当于地震烈度忸度和区度时造成的影响。

三、边坡应力分布特征

(一)边坡的坡形

1、直线坡;

2、折线坡;

3、台阶坡

(二)边坡应力分布的特殊点

1、直线坡的应力集中区在坡脚附近:剪应力集中;

2、折线坡的应力集中区在变坡点、坡顶附近:张应力集中。

3、台阶坡的应力状态表现为台阶上、下坡脚的集中应力和平台坡顶的拉张。

(三)人工边坡的坡形确定

1、根据岩体结构;

2、根据岩性变化

四、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一)工程地质分析法——比拟法

此法要求比对的边坡具有“相似性”,即一是边坡岩性、边坡所处的构造部位和岩体结构的相似性,二是边坡类型的相似性。

(二)力学计算法一一定量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