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概论》课参考书目

《文化产业概论》课参考书目

《文化产业概论》课参考书目
《文化产业概论》课参考书目

书目1、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江蓝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80149-657-4

2、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江蓝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80149-804-6

3、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80149-946-8

4、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80190-409-5

5、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80190-936-4

6、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78-7-80230-496-3

7、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78-7-5097-0086-0

8、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78-7-5097-0697-8

9、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著者:杨卫武

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978-7-5032-3931-1

10、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78-7-5097-1388-4

11、创意产业经济学

著者:理查德?E?凯夫斯:

新华出版社2004年

7-5011-6664-1

12、文化金矿

花建

海天出版社2003年。

7-80654-927-7

13、娱乐至上:体验经济时代的商业秀

施密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300-05329-7

14、新时期文化政策与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文艺思想

著者:张绵厘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7-81108-154-7

15、文化政策与香港传承:何志平五年的雪泥鸿爪

著者:何志平

中华书局2008

978-7-101-06040-9

16、文统与正统之间: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政策和文学精神著者:李明军

齐鲁书社2008

978-7-5333-2123-9

17、全球化的文化动力

著者:[美]Samuel P、Huntington/Peter L、Berger主编

新华出版社2004年

7-5011-6495-9

18、WTO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

著者:张正焉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7-5035-2377-8

19、北大讲坛: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机遇著者:向勇

金城出版社2010

978-7-80251-254-2

20、北大讲坛:文化产业前沿报告III

著者:向勇

新世界出版社2008

978-7-80228-677-1

21、北大文化产业第二辑

著者:陈少峰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7-5355-5007-X

22、北大文化产业第一辑

著者:陈少峰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7-5355-4755-9

23、北大文化产业2006年卷

著者:陈少峰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7-5404-3846-0

24、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著者:叶朗

金城出版社2009

978-7-80251-321-1

25、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0年上卷

著者:叶朗

金城出版社2010

978-7-80251-447-8

26、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第2辑

著者:向勇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301-09777-8

27、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

著者:向勇

群言出版社2004

7-80080-405-4

28、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

著者:严三九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78-7-309-06011-9

29、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资源版权与文化产业案例研究著者:皇甫晓涛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978-7-81079-799-3

30、大趋势:文化产业解构传统产业

著者:冯子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80190-948-8

31、地方文化产业经营

著者:郭鉴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978-7-308-05247-4

32、法国文化产业

著者:侯聿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978-7-5600-6478-9

33、繁枝有待:江南文化产业发展

著者:袁志平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78-7-208-09195-5

34、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

著者:冯子标

商务印书馆2005

7-100-04795-1

35、广东海洋文化产业

著者:张开城

海洋出版社2009

978-7-5027-7179-9

36、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

著者:张晓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78-7-80230-982-1

37、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2007年度

著者:文化部文化产业司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978-7-81112-720-1

38、韩国文化产业

著者:姜锡一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78-7-5600-8270-7

39、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著者:安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5004-5176-8

40、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7年度

著者:戴松成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978-7-81091-705-6

41、湖北小城镇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著者:俞思念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978-7-216-05568-0

42、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年

著者:蒋建国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7-5438-4571-7

43、画图成意画图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产业创意著者:罗明

巴蜀书社2010

978-7-80752-617-9

4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与立法研究

著者:潘嘉玮

人民出版社2006

7-01-005574-2

45、解读文化和文化产业:浙江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研究著者:陈立旭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213-02494-9

46、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文化产业实践

著者:邹广文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978-7-80211-910-9

47、美国文化产业

著者:孙有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978-7-5600-6535-9

48、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制度环境

著者:戴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78-7-5004-6397-9

49、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

著者:李庆本

大象出版社2008

978-7-5347-5187-5

50、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

著者:申维辰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7-5440-2813-5

51、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著者:花建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978-7-5404-4041-1

52、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研究: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著者:刘吉发

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7-5604-2249-7

5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

著者:蒋晓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5614-3356-5

54、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著者:张彩凤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978-7-5607-3828-4

55、时空战略:“时空之旅”带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启示著者:何真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78-7-208-08690-6

56、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

著者:汤莉萍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7-5614-3355-7

57、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

著者:林拓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80190-157-6

58、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侯水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78-7-5097-0972-6

59、苏州文化产业研究

著者:缪学为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978-7-81090-807-8

60、透视美国文化产业: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赴美考察报告集

著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978-7-218-05814-6

61、文化产品供给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著者:左惠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978-7-5058-7935-5

62、文化产业

著者:赫斯蒙德夫,大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78-7-300-08533-3

63、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著者:蔡尚伟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978-7-81127-810-1

64、文化产业的思考与对话

著者:陈忱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7-80173-566-8

65、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著者:胡惠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208-05336-7

66、文化产业发展方略

著者:陆祖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80230-097-5

67、文化产业发展论

著者:丹增

人民出版社2005

7-01-005290-5

68、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

著者:胡惠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218-04864-1

69、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

著者:朱希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5617-3493-X

70、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1998-08 著者:胡惠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78-7-208-08425-4

71、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著者:唐晋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978-7-80208-792-7

72、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

著者:顾江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78-7-5641-0968-4

73、文化产业经济学

著者:顾江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78-7-305-05070-1

74、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成功案例解读

著者:宋培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978-7-5043-5724-3

75、文化产业经营通论

著者:邵培仁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978-7-5614-3677-6

76、文化产业竞争力

著者:花建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218-04908-7

77、文化产业营销

著者:蔡嘉清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8、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

著者:科尔伯特,弗朗索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208-04204-7

79、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著者:张玉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04-020441-X

80、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著者:陈少峰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7-5404-3789-8

81、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研究

著者:蒯大申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78-7-208-09251-8

82、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著者:陈杰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7-81067-837-X

83、文化经济论:兼述文化产业国家战略著者:谢名家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978-7-218-06454-3

84、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著者:李怀亮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218-04863-3

85、现代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如何成功运作大型活动著者:邱菀华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7-111-14026-5

86、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著者:祁述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78-7-5097-0332-8

87、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分析

著者:李颖生

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

978-7-80623-820-2

88、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0卷

著者:胡惠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78-7-208-08732-3

89、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1卷

著者:胡惠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978-7-208-09111-5

90、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5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78-7-208-06758-5

91、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6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78-7-208-07095-0

92、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7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78-7-208-07689-1

93、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8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78-7-208-08039-3

94、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9卷

著者:胡惠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78-7-208-08388-2

95、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二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208-05236-0

96、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三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208-05790-7

97、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四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208-06244-7

98、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卷

著者:叶取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208-04772-3

99、中国文化产业史

著者:李向民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7-5404-3787-1

100、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著者:林日葵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978-7-81140-103-5

101、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著者:彭岚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78-7-5004-7684-9

102、走向和谐:民族文化与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著者:覃萍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978-7-221-07759-2

103、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

著者:王超逸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78-7-5017-8707-4

104、文化管理学

著者:孙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300-06954-1

105、文化管理学概论

著者:田川流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7-81112-103-4

106、文化行政学

著者:黄飚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5321-2473-8

107、现代文化行政学

著者:林国良

学林出版社1995

7-80616-116-3

108、城市文化经济学

著者:斯科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78-7-300-12110-9

109、网络新闻业与跨文化传播

著者:张咏华

上海三联书店2008

978-7-5426-2823-7

110、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

著者:庄晓东

人民出版社2003

7-01-003895-3

111、文化传播新论:以历史与现实为镜鉴

著者:吴信训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78-7-208-07854-3

112、文化传播学通论

著者:周鸿铎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7-5064-3422-9

113、影视文化传播

著者:张智华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7-5039-2569-8

114、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

著者:林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978-7-81127-475-2

115、中华文化传播:任务与方法

著者:蔡建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78-7-208-08107-9

116、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国家文化资源版权与文化产业案例研究著者:皇甫晓涛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7、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营

著者:黄映晖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9

118、山西文化资源地图

著者:卢渝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978-7-5440-3950-5

119、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

著者:严耕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978-7-80211-839-3

120、太原文化资源概览

著者:范世康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978-7-203-06566-1

121、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著者:黄鹤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78-7-112-11714-7

122、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

著者:吕庆华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

978-7-80180-597-6

123、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

著者:高燮初

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

7-5418-1477-6

124、重新思考文化政策

著者:麦圭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78-7-300-11761-4

125、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

著者:张玉国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218-04883-8

126、欧盟的文化政策: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地区统一著者:张生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78-7-5004-7078-6

127、清末“新政”时期文化政策

著者:张小莉

人民出版社2010

978-7-01-007553-2

128、文化政策学

著者:胡惠林

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7-80550-740-6

129、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著者:陆地,陈学会

新华出版社2010

978-7-5011-9065-2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孩子小,应该让着点。”外婆却不服气的说:“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

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

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世界上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毛泽东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

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 100 得分: 100(答案:1534499857) 第1 题, 跳跳小台灯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皮克斯 B、. 梦工厂 C、卢卡斯 第2 题,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 A、文化产业 B、文化 C、文化记忆 第3 题, 当我们把城市的建筑当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 A、广义的文化 B、. 狭义的文化 C、制度文化 第4 题, 戛纳电影节, 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 而被称为 A、走红毯电影节 B、独立电影节 C、3S 电影节 第5 题, 米老鼠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福克斯 B、华纳兄弟 C、迪斯尼 第 6 题, 从2001 年开始, 中国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 A、昆曲 B、古琴 C、京剧 第7 题, 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A、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B、物质财富的总和 C、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8 题, 文化节庆, 植根于以前漫长的 A、工业文明时代 B、农耕时代 C、后现代文明时代 第9 题, Maxmara 推崇的不是某个社团或设计师个人显赫的名声, 而是 A、联结集体创意的力量 B、投资人的力量 C、老板个人的力量 第10 题, 文化产业是 A、“朝阳产业” B、“夕阳产业” C、“生态产业” 第11 题,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

B、土地 C、创意 第12 题, 文化产业, 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 A、非经营性行业 B、经营性行业 C、慈善组织 第13题,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 这一概念作为国家政策文件被正式提出最早出现在 A、中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第14 题, 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新城建设的两种基本模式是分离和 A、融合 B、拆 C、毁 第15 题, 2009 年9 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了几个战略保障, 其中放在首位的保障是 A、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C、加强组织领导 第16 题, 文化节庆这种文化创意活动的基本内涵是 A、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寻求综合效益 B、经济贸易活动 C、纯文艺活动 第17 题, “文化”一词的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 英文单词是 A、cultural B、culture C、ploughing 第18 题,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一对于文化的古老表达来自 A、《论语》 B、《易经》 C、《道德经》 第19 题, 古建筑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 B、. 记忆遗产 C、物质文化遗产 第20 题, 英国城市爱丁堡最有名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是 A、爱丁堡滑雪节 B、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C、. 爱丁堡啤酒节 第21 题, 狭义的文化, 是指在什么主导下的各种文化形态? A、社会意识形态 B、草根阶层

农村社会学课程论文

浅谈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王玲 青岛农业大学农村区域发展2012级 摘要:社会保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安全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对于保障农村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概述农村社会保障的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剖析,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在现实发展之中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 农村社会保障的内涵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依法对永久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各种原因遭遇生活困难的农村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物质帮助或服务支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制度。 从社会保障的层次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包含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和农村优抚安置四个内容。其中,农村社会救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农村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维持农村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农村社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农村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水平。农村社会福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其主要功能是

为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提供方便、减轻负担,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农村优抚安置是指在军人牺牲、病故、伤残、复原退伍或离退休后,为其遗嘱或者本人的生活提供保障的制度,主要包括优待、抚恤和安置三种制度。 从社会保障的形式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包括资源型保障与服务型保障。资源型保障是指政府或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经济保障或实物援助,主要是指社会保险,也包括一部分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服务型保障是指社会为保障或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体系,主要是指社会福利服务,也包括一部分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 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1、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期探索阶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阶段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扩大试点阶段。最终,国务院于2009年9月1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相对于“旧农保”而言,“新农保”的制度统一性程度更高,资金来源更广泛,保障层次更高,基金统筹层次也更高。当然,作为一项新制度,“新农保”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如:尽管“新农保”设立了农民个人缴费每年100-500元的5个档次,但是对于中西部的贫困地区来说,很多农民由于收入过低,100元的缴费也可能成为负担,从而无法将其

2017年-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杨慧林西方文论概览 (以上两本最重要)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文论词典,重要)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韦勒克文学理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以及补充推荐 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 刘勇文学理论新编 阎嘉文学理论基础

2017年新祥旭考研全程复习计划 一、英语全程规划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 3.复习建议: (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 3.复习建议: (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翻译。 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 2.阶段重点:大作文and小作文 3.复习建议: (1)每周写3篇作文,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就整理在一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12月开始,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写作模板。 (2)此阶段还需要继续练习真题阅读。你以为做过一遍就不会再错啦?试试吧!大部分人会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 (3)单词不能停哟! 考前一周 1.学习目标:放轻松,相信自己在之前的积累 2.阶段重点:运用自己专属的写作模板复习 3.复习建议: (1)背单词:真题中还不熟悉的单词。 (2)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牢记自己的模板。 (3)复习之前的笔记。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54156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工程” 农村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xx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层次: 大专 年级: 学校: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所谓“农民不富,中国不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占中国的50%就是农民,农民从事生产生活主体就是农业的生产活动,让农民富起来的关键就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并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我国新世界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就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定不移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农村稳定。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点,为进一步摸清石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下村走访、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结构调整就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就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就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与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乡农业结构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就是石城发展经济的需要。我们石城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烟、莲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油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 [1]屈智芳.社会保障与女性职业发展[D].郑州大学2021 [2]朱力等着.社会学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3]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4]美戴维·迈尔斯DavidG.Myers着,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5]刘杰,徐祥运编着.社会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 [6]李春凤.不同组织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差异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21 [7]程慧.我国女性职业结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21 [8]耿飞.社交网络中趣缘群体互动模式转换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1 [9]洪睿旋.微博环境下女性话语权的现阶段提升与再提升困局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1 [10]张廷成.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退役运动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 大学2021 [11]赵雯雯.选秀类电视节目作为新型向上流动途径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21 [12]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 [13]美孙隆基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14]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1]刘泉红,刘健.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2119 [2]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2108 [3]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21 [4]李红艳.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J].数据.202108 [5]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2108

2018年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8年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基础: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基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 2000年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现代汉语》黄柏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1999年 专业规划 新祥旭教研室对专业课解析:正是由于专业课比较复杂,只要考生认真研究专业课,把握专业课考试的本质和规律,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能够事半功倍。 第一阶段:确定专业 在这一阶段,同学必须要根据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专业。这三个重要因素是: 1.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程度 2.对研究生专业真实的喜好程度 3.对研究生专业天然的擅长程度 第二阶段:进行通用知识点学习 在专业确定后,关注ruc考研圈公众号还需更多时间考虑更多因素才能最终决策报考学校。在定了专业却没定学校的这段时期,很多同学不会进行专业课学

习,因为他们认为同一专业,不同学校考的不一样,在没有最终确定学校之前,无法开始学习。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因为,虽然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学习内容不全相同,但只要是同属于一个专业,无论哪个学校所的考查范围,一定有20%左右的知识点是重叠的。这不同学校都一致要求掌握的20%相同知识点,我们称之为通用知识点。通用知识点往往是基础层面的知识点,也就是在未定学校之前就应该开始学习的专业课内容。 我们在确定专业后,就应采用特殊方案锁定通用知识点,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进行2轮预热理解与1轮初始记忆。 第三阶段:确定学校 这一阶段,同学应综合多种因素来正确选择报考学校。影响学校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你自身的考试能力。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竞争强度不同,越好的学校越难考,你有多强的考试能力你就可以考多好的学校。但是自己的考试能力未来能强到什么程度,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学校是那所学校,所以确定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实力。 第四阶段:进行全范围知识点学习 在报考学校确定后,同学应利用四种资料(专业招生目录、历年真题、公开指定参考书籍和内部默认学习资料)来确定专业课需要复习的全部知识点范围。当专业课可能考查的全部知识点确定之后,考生应该将全范围知识点快速理解认知1轮,然后针对通用知识点阶段未学部分再重点理解认知2至3轮。 第五阶段:将全范围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在这一阶段,同学应通过三种渠道(目标硕士点研究生群体、目标硕士点导师群体和特殊资源渠道)采集信息,分析确定各部分知识点的大致考试概率,然后根据考试概率的高低将所有知识点划分为3至5个重要层次。 第六阶段:针对不同重要层次的知识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 最重要知识点群,必须要再次深刻理解与深度记忆5至7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不少于6道题。较重要知识点群,应该再次理解与记忆3至5轮,平均每个知识点解题训练约4道题。非重要知识点群,只需浏览性理解2轮,适当解题训练即可。 第七阶段:针对难点内容的集中学习 总体而言,专业课前六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中,第一阶段可以靠自己有效完成80%。第二、三阶段只有60%的任务能靠自己有效完成,但第四五六阶段必须依靠强化课程辅导和大量外部资源才能真正学习到位。 专业课参考书目使用方法 1.走马观花法。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目标: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2.笔记法。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再复习时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纲挈领法。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掌握即可,而要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

新版中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 文章很长,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中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31)生物综合

(811)细胞生物学 参考书目为: 1.郑国锠《细胞生物学》 2.刘祖洞《遗传学》 3.查锡良《生物化学》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

社会学课程论文 2

社会学课程论文 姓名:胡启蓉班级:汉语言文学2班学号:2012444239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农村社区的发展情况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经历了两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市国民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过全市人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我市GDP迅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关键词:农村社区变化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社区概述 农村社区是随着农业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规模较小、社会结构比较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域性共同体。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不仅包括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业人口,而且还包括各种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如家庭、邻里、农会等,人们通过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交流感情、共同解决生活和生产方面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我国的农村社区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有不同的结构、功能和生活方式。按所从事的主要产业可以将农村社区划分为农业村、林业村、牧村、渔村和矿业村等;按照农村社区是否为一个行政单位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自然村和行政村两类;根据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以将农村社区划分为散村社区、集村社区、集镇社区。散村是指居民点一般在贫困落后的山区、边区、库区等地散布的村落,居民聚居的程度低,或七八家或十几家聚居在一起。集村是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居民居住集中、一般几十户甚至上百户聚居在一起的大型村落。集村一般在平原比较常见,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集镇是指人口规模较大、拥有一定的工商服务业设施和集市的乡镇。 传统的(典型的)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具有许多显著的差别。虽然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重庆农村社区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农村社区的一些根本特征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总体上说,重庆典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考研专业课参考用书及公共课复习经验

一、专业课复习 考研初试满分500分,其中两门专业课占300分,可见专业课考个好成绩对于考研成功是多么重要。北师的专业课题目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难,基本都能在11本参考书上找到答案,个人认为只要认真复习,很少有同学因为专业课而受限,难就难在如何拿高分。一门专业课通常只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满分150分,简答和论述的分值都在十分以上,一道题答得好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几分的问题,因此专业课答得好对初试总成绩是有直接影响的。 我专业课的复习计划是分成三轮,第一年3月到9月是第一遍,这个时间里最好把所有参考书至少过一遍并做好笔记;10月到12月是第二遍,此时主要就是反复背诵笔记;12月下旬到考研前是第三遍,主要结合着真题,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下面我将从专业书、笔记、真题等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验。 1.专业书 我报考的北师大文艺学专业,招生目录上列出的辅导书一共有11本,包括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等,这些书里所讲的全部知识点都是要熟练记忆掌握的,因为每年大概百分之七十的题目都出自这11本书。北师大匡兴老师编写的《外国文学史》里的内容和朱维之或者郑克鲁版的外国文学史出入并不是很大,如果有同学本科使用的是另外两种教材,这本新书不一定非要买,可以借来对一下知识点。不过《文学理论新编》和《宏观比较文学演讲录》是一定要好好看的,不仅因为里面的内容和原来的指定教材有很大差异,更因为有种说法是新换的书肯定会出题,但并不会很难,结合今年的考题看也确实如此,专业二里至少两个名词解释和三道简答就是出自于这两本书。 专业书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使用的参考书,我的第一轮复习时间拉得很长,这其中当然有上课、教育试讲、班级工作、暑期集训营等很多事情占去了看书的时间,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看第一遍是尽可能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是很必要的。考完后我在论坛上看到由考生抱怨说今年专业二题目出偏了,但我并不认为是这样,很可能是他在复习时不够细致。比如外国文学史部分的名词解释《帕美拉》,很少有人看到这本书,但文学史曾提到这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知道了这一点,起码不会让我在考场上脑中一片空白。 2.笔记 专业课是否做笔记和如何做笔记,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个人本来并没有专门找一个本做笔记的习惯,本科期间的每次考试都是把重点记在书页空白处,直接抱着书背,或者记忆老师的课件重点,但是在考研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因为要记忆的内容实在太多,拿着一本几百页的厚书,光是看着也有压力,更别提背诵了,这个时候便不得不做笔记。我做笔记的方法是根据北师大指定教材整理的复习重点,按照真题题型将知识点变成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三种形式,并且把书里好几页的内容概括成“一二三四”几个方面,条理清晰,同时省略了与答题关系不大的故事、历史背景等芜杂部分;还在曾经考过的知识点后还标出了当年的真题和年份,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对北师出题重点的分布一目了然,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巩固。 文学类专业课的复习没有太多的窍门,就是不断地重复记忆。我从10月开始每天拿着自己整理的笔记背六、七个小时,一直背到十二月中旬,至少背了两到三遍,可以说是把笔记里大部分的内容都掌握了。 3.真题 真题不管对于哪一科都是最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尤其北师文学类的历年真题有很大的重复率,比如今年专业一大半张卷子的知识点都曾反复考察过,其中“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艺术结构上的特点”、“试析曹禺话剧的诗意化倾向”等题目基本是原题重现,因此一定要重视真题,认真分析。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 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造性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产业承接功能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及专业课复习经验详细解读

2019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及专业课复习经验详细解读 2019考研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经济学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成为很多考研儿的目标专业,但是刚开始都不知道去哪里查询院校的相关信息,感到很迷茫,接下来跨考考研老师将重点讲解2019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相关的信息。考研儿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 西南财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 作为一所区域性财经院校,西南财大在南方特别是华南地区很有名气(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去了深圳等华南地区工作),就业情况非常不错。 西南财大绝大部分经济学相关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802经济学二”(理论经济学专业初试考试科目为“801经济学一”)。 “802经济学二”和“801经济学一”两道试卷有区别,但是很有参考性,毕竟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差异不大。鉴于绝大部分学员考的是“802经济学二”,本文章重点研究“802经济学二”试卷,不过对考“801经济学一”的学员来说,也很有参考价值哦。 1.关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 目前市面上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的有很多机构,但从近三年的通过成绩来看,跨考教育以郑炳带头辅导效果最好。一方面在全国唯一按照院校进行定校辅导的教学体系,其教材教义也是行业独家——《经济学考研名校真题大全解》,尤其最后考前最后三套卷更是受学生追捧。目前清华北大人民东财央财等经济学名校50%都是郑炳弟子。 2.西南财经大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西南财大“802经济学二”仅给出考试大纲(“801经济学一”也是仅给出考试大纲),没有指定参考书。根据考试大纲,推荐考生参照以下教材复习备考:(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刘诗白《政治经济学》,西南财大出版社关于参考用书,说明几点: 第一,建议学员参照考试大纲复习备考。考试大纲只列了个提纲,需要学员参照提纲了解具体考试内容。跨考有根据考试大纲编写的授课讲义哦,西南财大定向班参照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授课。 第二,除了上述三本教材需要重点看,还建议大家看下:吴开超《西方经济学》(该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德利.民俗: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 陈正平.与时俱进: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3] 万健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11(5). [4] 洪勇.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J].南方文物,2004(3). [5]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6]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Alan Dundes. Sacred Narrative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8] 王海霞.发挥民俗文化建设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作用[J].美术观察,2004(3). [9] 张巨成,刘荣.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与整合[J].云南学术探索,1994(4). [10] 陈正平.当代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借鉴[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1] 邵长波.新民俗文化现象解析[J].中国电视,2011(10). [12] 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1). [13] 尘灰.该如何对待民俗文化[N].中山日报,2011424. [14] 明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重在创新——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院长龙耀宏一席谈[N].文艺报,201145. [15] 何薇.把握乡村旅游文化特性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成都三圣乡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 [16] 姜军锋.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民进山东省委会的提案得到落实[J].民主,2011(6). [17] 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020年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经验、真题攻略

2020年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经验、真题攻略 一、2019年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科目及招生人数 二、2019年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年北京大学文艺学总共录取两人,最低分377分。 近些年文艺学基本上是招5人,其中推免3-4人人,招考1-2人。推免名单有时包括直博生,共5人。这种情况下,也会留1-2个名额给考研学生,不用担心。每年报考人数30到50不等。文艺学分三个方向,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美学,三个方向放在一起进行排名。 三、2020年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参考书及介绍 专业课一 考题概况:专业课一一般有四道题。必答题三道,分别关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原理、美学/西方文论三个方面。选答题三道,根据个人的报考方向作答对应题目。 文学理论: 书目: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童庆炳著《文学理论教程》。 大家看过会发现两本书论述体系并不一样,这在理论研究中是常见的。但它们有内在相通之处,也就是说,即使只读通了《文学原理》,从《文学理论教程》里边出的题,也基本上能自圆其说。只不过,针对某一问题,《教程》里也许会有专门章节展开分析,《原理》里要把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整合。反之亦然。从考试的角度说,考场时间

有限,最好有扎实明晰的书本知识做基础,然后再加以发挥。所以两本书都是必要的,做题时,可以根据试题的情况,以一本为主干,一本为辅助,在完整的基础上,又有深化的空间。 答题技巧:如果能找到和所论述的原理相契合的文论家及其观点,不妨适当引用,增加答案的厚度。比如,论文学构思时,陆机《文赋》中的观点、名句就是很好的支撑。 西方文学理论史: 西方文论一般算作文学理论方向的内容。不仅会在必答题中出现,也有过作为文学理论方向的选答题考察的情况。不过2017年,初试、复试都没有涉及西方文论的内容,在近几年算是个例。 书目:董学文著《西方文学理论史》。 这本书的特点是前易后难,这是由西方文论发展状况决定的。从第八章: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开始,就进入了韦勒克所说的“批评的世纪”,文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只能慢慢啃,多请教老师。另外,由于内容的丰富性、体系化,在做题时,对西方文论的记忆同样重要。 答题技巧:西方文论的试题,或是问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索绪尔),或是问重要流派(如英美新批评)。对于后者,需要重视每章第一节对于该流派的概述。因为答题时间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的话,可选择两三个主要文论家,联系或对比其观点,进行作答。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书目: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是丰富而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难,重在记忆。 答题技巧:中国古代文论的不少论述都极具文学性,做题时不妨适当引用。同时古诗词曲中的名句,如果与论点相符,也可以运用其中。 美学:因为我报考的是文学理论方向,对美学的复习实在知之甚少,暂时不说了。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专业课一的试题不会很偏,大块的东西考察的概率比较大。 另外,由于理解是层层递进的,如果觉得自己更适合由易到难学习的话,我对上述参考书目学习顺序的建议是:《文学理论教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二、专业课二 如果说专业课一的特点是难,那专业课二的特点就是多。最近两年专业课二没考大综合,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内容是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文化产业概论》的课程标准

《文化产业概论》的课程标准 1、课程介绍:文化产业概论一课是艺术学、文化产业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 理、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一门新型的核心基础课程。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文化产品的渗透性越来越强,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社会产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对社会、艺术、经济、旅游等进行考察和研究已经绕不过文化产业的话题,21世纪的文化产业将成为人类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全面厘清和探讨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其基本定位,梳理出文化产业核心的理论体系是其研究的重点,对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概念的来龙去脉、什么是文化产业的本质、文化产业的外延内容包括哪些是文化产业概论教学的重点。文化产业概论既可以作为艺术专业、文化产业专业核心的基础性课程,也可以作为人文学科和各文科专业的拓展性专业课程。 2、课程的学科性质: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内容,其中涉及到文化学、艺术 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市场营销学、创意学等多门学科,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文化产业具有成为独立学科强大的潜力。同时,文化产业概论是诸多构成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对各构成学科具有强大的反哺功能和开拓发展的价值。上述构成学科的交叉性、延伸性发展都可以将文化产业作为其子研究方向,也可以择取文化产业中与自身关系密切的内容和模块进行深度挖掘和完善。 3、课程定位:文化产业概论是艺术专业、文化产业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专 业课,可以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市场营销学、创意学等专业的专业性基础课,也可以作为相关人文学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及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至于如何确定这门课程的课程属性和开课性质,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的定位和办学需要进行贴切合理的安排。总之,学习文化产业概论对于学生培养来说功效较大,对于培养目标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有益补充,因为文化产业势必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常态。 4、教学目的:使修习这门课的学生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文化产业,通过 对文化产业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地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脉动和潜力,通过对文化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加深刻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和方向。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主要的教学宗旨,理论上让学生打开视野、拓宽知识面,实践上让学生在学习中与社会接触得更加紧密、对社会了解得更加透彻、对中国经济的走势和利弊有更专业的认知。当然,如能更多地培养学生成为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各个学校考研经济学专业课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参考书目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01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雎国余群众出版社 03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吴树青中国经济出版社 04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 05 政治经济学(全二册) 谷书堂陕西人民出版 06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安上海三联出版社 07 微观经济学张元鹏中国经济出版社 08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人民大学出版社 09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斯诺东商务印书馆 10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理论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H.范里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全球视觉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拉雷恩上海人民出版社 4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宏观经济学霍尔泰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802经济学综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新增) 清华大学 845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黎诣远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多恩布什与费希尔 《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中央财经大学 801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 微观经济学(第6版)[美]罗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宏观经济学(第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著;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西方经济学(第4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专业英语(经济类),不指定参考书

2014年社会学概论作业+课程报告

《社会学概论》课程报告基本要求 为了进一步开展安徽电大省管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新途径,特制定本课程报告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生须在课程指导教师的安排下,完成必要的形成性考核后,提交本课程报告,凡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或没有上交形成性考核作业者,不得写作课程报告,终结性考核成绩计零分。 二、学生须在课程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网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应用,独立完成课程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可以包括: 1、对课程涉及到的社会学的有关问题的理解; 2、对当前社会学的一些热点或难点问题的商榷; 3、基于课本有关内容开展的社会调查(须由被调查单位盖章并签署意见)。 4、其他与社会学有关的理论探索。 三、字数:3000字以上,使用A4纸打印出来并交到老师处,注意要写清楚本人的班级和姓名。 四、凡课程报告涉及抄袭者,均按不及格处理。 附:报告格式 报告题目(黑体,小三) 姓名,班级(小四号,楷体) 报告正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1.2) …………………… …………………… 参考文献:(中文:宋体5号,英文:Times New Roman,5号) [1] … [2] …

第一次作业 1.社会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角色冲突的理解。 3.你是如何看待社会网络的? 第二次作业 1.如何解决当前的社会结构性矛盾?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请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对于家长制与科层制管理方式及其差异的认识。 3.我国是否已具备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为什么? 第三次作业 1.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请谈谈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2.谈谈你对滕尼斯关于“社区”概念的认识。 第四次作业 1.请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谈谈你对于“拼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2.如何对越轨行为进行有效的社会控制? 3.请谈谈你对于现代化与全球化利弊的看法。

各学校文艺学考研参考书目

浙江大学 《文学原理》(修订版)王元骧,广西师大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学新概念》徐岱著,学林出版社。 山东大学 研究方向 01 -- 文艺美学 02 -- 审美文化学 03 -- 中国文学批评史 参考书目 617 -- 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教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高教出版社2003 813 -- 综合考试1(文) 包含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评论写作。 《文艺学新论》狄其聰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语言学概论》葛本仪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南京大学 参考书目 凡大专院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均可视为考试参考书。 厦门大学 参考书目 “语言文学基础”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0年。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李明滨主编:《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试科目参考书目: 杨春时等:《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复试科目: 1、《文学概论》,杨春时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美学》,杨春时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选讲部分不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