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鲁煜坤

班级:土木1313

教师:沈剑林,陆勇

时间: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5 年 01 月

一、地质图相关知识学习及应用

1.地质图的定义

地质图是地质图是将沉积岩层、火成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等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2.如何阅读地质图

(1)看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等。图名和图幅代号可以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理位置。质图的应用(附件1)

二、地质罗盘仪结构、使用方法学习及其应用

1.地质罗盘仪的用途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

2.地质罗盘仪的结构

地质罗盘式样很多,但结构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常用的是圆盆式地质罗盘仪。由磁针、刻度盘、测斜仪、瞄准觇板、水准器等几部分安装在一铜、铝或木制的圆盆内组成。

3.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测岩层走向、倾向、倾角)

(1):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

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

(3)岩层倾角的测定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4.地质罗盘仪的应用(附件2)

三、岩矿识别鉴定方法学习及应用

1.岩石的三大类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又叫火成岩)被认为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地表经冷却、结晶、固结形成的岩石。

(2)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是由先存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岩矿鉴定方法

(1)外表特征鉴定法

(2)科学仪器鉴定法,包括物相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化学成分分析法和波谱分析法。

3..岩矿鉴定的方面

(1)化学成分分析。查明岩石的化学成分。

(2)矿物成分鉴定。查明岩石中的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伴生矿物的种属及其含量,为了确保所得结果准确无误,有时还必须对那些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进行矿物分离,以选取极为纯净的单矿物样品。

(3)鉴别岩的结构构造。前者是查明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形状、大小以及晶粒彼此之间、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者是查明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的形状、大小及其彼此之间或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4)调查研究岩矿标本在地壳里的产出状况。主要是查明岩石的形态(层状、似层状、脉状、岩墙状、岩株状、岩基状等)、延长和倾斜方向、规模或大小等。

3.岩矿鉴定的意义

岩矿鉴定工作是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地质观察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工作者应当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在进行地质调查研究的全部过程中,能否做好岩矿鉴定工作,鉴定工作的水平和成果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地质工作的深入程度和研究程度,而在某些方面还反映出地质成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此,要全面提高地质工作的质量,必须重视和抓好岩矿鉴定工作。

4.岩矿鉴定的应用(附件3)

四、马涧、高景山区域的断层

1.断层的定义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的最重要构造之一。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裂谷和陡崖。

1.断层识别的标志

(1)地层、岩脉、矿脉等地质体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

(2)地层重复或缺失

(3)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擦痕

(4)牵引构造断层运动时断层近旁岩层受到拖曳造成的局部弧形弯曲,其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了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5)由断层两盘岩石碎块构成的断层角砾岩、断层运动碾磨成粉末状断层泥等的出现表明该处存在断层。(6)地貌特征:如错断山脊、断层陡崖、水系突然改向

3.马涧、高景山区域的断层分析

马涧、高景山区域的断层是因为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

一般来说,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

五、大阳山滑坡及治理工程

1.滑坡的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2.苏州大阳山地质灾害有关滑坡的成因及分析

成因:苏州大阳山西侧边坡因开挖历史较长,形成了整体高差约260m的高陡边坡,严重威胁着坡下开发区居民及用地安全,尤其以其顶部的碎裂基岩滑坡危险性最大

分析:苏州大阳山地质灾害是江苏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地质灾害之一,是集滑坡与坍塌于一体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滑坡体积大、滑坡表面滚石多且大,节理裂隙发育

3.大阳山滑坡的治理工程

在前期地质灾害勘查的基础上,江苏地调院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采用削坡、降坡方法消除滑坡体,并对滑体后缘的上部进行加固,消除滑坡隐患,最终对整个滑坡、坍塌区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最终会与周边正在建设中的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

六、太湖西山地质情况

江苏苏州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太湖的东南隅,包括西山本岛及桃花岛、三山岛、横山群岛等20多个太湖西山国家地质公园(4张)小岛。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18公里,陆地面积约83平方公里。距苏州市区约45公里。以地质构造运动、地层古生物遗迹、岩溶地貌、水动力作用与湖蚀地貌为主要特色,以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为辅,集科研价值、美学价值于一体。地质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有:从志留纪到早三叠世的地层发育齐全。苏州西山岛地区动物资源较丰富,特别是水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鱼类有106种、甲壳类11种、软体动物23种;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驰名海内外。在三山岛的东泊小山的溶洞中,发现有大量人类活动遗迹,已出土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斧等新、旧石器5000余件。缥纱峰是西山岛主峰,亦是太湖第一高峰,海拔米,飞来峰巍峨耸立于园区的中央,四周群山环抱。山势平缓,谷深坞长,谷中有泉水、小型瀑布、水库等。环境优美,是健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苏州西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的南东部,地质构造十分发育,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缥纱峰推覆构造。在晚石炭世石灰岩地层出露的地方,以岩溶地貌发育为特征。山上奇石嶙峋,状若羊群,裂隙发育处形成或曲或直的一线天和千姿百态的石林。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长期作用,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

林屋溶洞受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裂的控制,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成。目前仍处在发育之中,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溶太湖国家地质公园展馆(6张)洞。同时由于地层产状近于水平,在重力作用下,岩层崩塌形成顶平如屋、或直或曲、或长或短,姿态万千的石堑等洞内“重力作用遗迹”奇观。在园林中常见的太湖石最早发现于太湖西山。石面凹凸有致、涡洞相通、洁白圆润,具有“瘦、漏、透、皱、奇”五大特点。太湖的成因至今说法不一,主要有“泻湖说”、“构造下沉说”、“积水成湖说”、“风瀑流侵蚀成湖说”、“陨石冲击说”,其中,渲泄、不畅、积水成湖的观点被多数地学工作者普遍接受。据研究,太湖最后形成的时间为距今2000~2500年。

七、崇明岛地质成因

1.崇明岛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平方公里,海拔米~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2.崇明岛地质

崇明岛为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沙岛,园内保存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完整的大河口三角洲地层系统纪录了260万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古老的沙堤、完整的历代海塘、避潮墩见证了上海的海陆变迁;优美神奇的潮沟、波痕、陡坎代表了典型的淤泥质的潮滩地貌景观,复杂的潮汐运动、大河分流、盐水入侵、最大混浊带景观代表了塑造大河口地貌的典型动力。园内独特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海三棱藨草-藨草-芦苇湿地植被,保留了重要的全球迁徙珍稀侯鸟种群和“活化石”—中华鲟等特有的珍稀生态物种。

3.崇明岛地质形成原因

1300多年来,崇明岛从长江口两个沙洲演变成祖国的第三大岛,并是中国现今河口沙洲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典型河口沙岛。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八、山区地质灾害及其预防

1.地质灾害的分类

(1)根据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慢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2)根据不同的地质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可分为两类,地球内部动力作用引发的称为内动力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地球外部动力作用引发的称之为外动力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为山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等。

2.山区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1)崩塌

①定义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从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山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②防治措施

我国防治崩塌的工程措施主要有:遮挡、拦截、支档、护墙护坡、镶补沟缝、刷坡削坡、排水

(2)滑坡

①定义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②防治措施

我国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

(3)泥石流

①定义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防治措施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跨越工程、穿过工程、防护工程、排导工程、拦挡工程

附件1:

附件2:

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通过测量岩层的走向是北偏东110度,倾向30度,倾角为北偏东334度。

附件3:

1.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

2.粉沙岩主要由粉砂碎屑组成的沉积岩是粉砂岩。由粒径为~毫米(mm)的粉砂的含量占50%以粉砂岩标本的一种碎屑沉积岩。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除粉砂以外其它由砂、粘土或化学沉淀物组成。按粒度划分为粗粉砂岩(~)和细粉砂岩(~)。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粉砂岩按粒度分为:

粗粉砂岩(~)和细粉砂岩(~);按混入物成分分为: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3.灰岩:俗称石灰岩,是一种沉积岩。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在与砂岩过渡的灰岩中可含较多陆源碎屑,白云石化也可使白云石含量增加。

4.球状风化: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如果不能在勘察阶置充分的了解其分布特点.很可能在工程施工和线路运营过程中导致施工困难(断桩、增加施工成本)、上部结构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