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系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护理系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护理系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护理系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精神,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护理专业2011~2013年建设方案,以提升护理专业教育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护理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临沂、山东及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专业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85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目前我国护士总数为204.8万人,医生总数为241.3万人,按卫生部最低医护配置,护士的数量缺口近300万人。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因此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世界卫生组织对各

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

我校高等护理专业开办于1992年,是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中最早开设的专科层次护理专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我校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40名,兼职教师270名,专职教师均为兼职教师均为主管护师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专职专业教师主要承担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兼职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和临床见习、实习的带教工作。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建有能同时容纳2000名学生进行护理技能训练的现代化护理技能中心,拥有85家国内外教学医院。形成了“国际化办学”和“专科化发展”的办学特色,每年有100余名学生到国外学习和就业。我校护理专业教学严谨,学生素质受到各实习医院一致认可,省内外多家综合医院每年到校预约签订实习生合约,并提前录取就业,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遍布山东省内外的各级卫生机构、医院,很多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社会声誉极高。

1.专业建设措施护理专业设立后,学校不断加大对本专业的经费投入,每年教学经费持续增加,主要用于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购置及房屋、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开出率100%,课程计划和实践环节设置合理,执行情况良好。学校与北京、青岛以及山

东省各市地级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合作关系,作为护理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我校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已达85家。

2.专业培养目标我校护理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用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指导护理专业建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社区健康服务等四大建设重点。强化“2+1”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技能训练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组织校外实践基地护理专家、校外专业兼职教授、校内专职教师成立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每学期定期调查护理专业行业需求与岗位需求,定期召开会议,针对护理岗位知识、能力、态度要求,进行充分调研与论证,形成完整、严谨、针对性较强的论证报告,并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由系部初审、教务处二审、校领导终审;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态度特点,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充分采纳临床一线护理专家的意见,每年修订以护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本专业的课程和课程结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理论课与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了1:1的要求,注重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了专业特色。注

重培养知识、技能、态度,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能根据医疗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5.师资力量护理专业专任教师目前全部具有临床执业资格,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都要到临床教学实践基地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一线实践经验,有的兼任医院科室主任,成为卫生行业专家或学科带头人,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同时学校积极聘用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的临床护理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6.专业教学专业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亲手操作,边教边学边做,逐人逐项过关,再下临床见习实习,做到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不断线。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精心组织并实施毕业实践环节,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现场专家参与毕业实习指导;加大对现代教学设备的投入,全部教室为多媒体教室,100%的教师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在校园网上逐步建立精品专业网页,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主干课程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部分授课录像、网络课件、在线测试等相关资料在网上公布,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习态度、职业态度、身心健康的培养,通过入学教育、军政训练、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注重将职业精神

教育贯穿于理论教学、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党团活动和文体活动之中,学生行为规范纳入了学生操行评分考核体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专升本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毕业生护士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5%以上。

7.专业研究学校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专业教学计划、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等内容,全面指导护理专业建设。积极参加教学科研,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24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编写国家规划教材30余部,院校合作开发建设教材13部,专著7部,发表论文110余篇。

8.教学管理学校有健全的专业管理组织体系,实现了学校主管校长、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四级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工作职责等系列管理制度,分工明确,严格管理。教学督导组制定了教学质量系列管理办法,有效地激励了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度,负责课程安排、教材开发与组织、教研教改、落实教学环节;教务处、督导组共同负责专业教学质量监督,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特色与示范学校护理专业师资完备,实训中心规模大、实验设备齐全、仿真性强,每年接收周边地区基层医院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到校培训,成为行业和区域护理技能人才培训的基地;对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就业指导方面有一定的良性影响;学校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的教学,开设了护理心理学、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美术欣赏、形体训练等课程。学校注重强化英语教

学,开设了涉外护理班,长期聘请多名外籍教师上课;开设双语教学课;学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护理操作技能强化训练课,课余开放实训室供学生自主练习。

10.实验实训条件

我校护理实训中心拥有多套高级综合模型人ECS、ICU全套设备(心肺复苏仪、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齐全,拥有全功能分娩床、分娩机转模型等,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基本满足专业教学和综合实训的需要。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项目达标率和开出率100%,完好率95%以上;制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课余向学生周开放时间20小时以上,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实训;我校与85家医院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关系,通过采取院校合作方式共同培养护理人才,使校外实践基地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同时也将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变实习场所为就业基地。

(二)专业优势与特色

1.专业符合区域定位要求我校位居临沂、济南两地,担负着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符合区域规划定位要求,辐射作用强,生源来源和毕业生去向都有很广的范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办学模式先进我校与临沂市人民医院、沂水中心医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互为一体,能够充分发挥医院和学校人才和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院校共建”成立了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采纳临床一线专家的意见,专业课理论与实践比例为1:1,实训内容由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制定,充分体现护理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

3.教学特色明显我校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借鉴国内外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模块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先示范怎么做,然后学生亲手操作,边教边学边做,逐人逐项过关。在临床实践阶段,学生处于医院实际情境中,参与病人的临床护理环节。做到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不断线,零距离上岗。学校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的教学,注重英语教学,开设双语教学课,为学生国外就业奠定基础。

4.“双师型”师资队伍经验丰富我校充分利用院校合作的优势,对护理专业课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施临床与教学轮岗制,使教学与临床紧密结合。护理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高,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80%的专业课教师具有双师型资格。能够及时把临床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实现了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零距离。

5.实训场地体现专业特色我校护理实训基地拥有高级护理床,高级全功能护理模型人,ICU全套设备(心肺复苏仪、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齐全,拥有全功能手术床、全功能分娩床、分娩机转模型等,基本满足了实训需要。

三、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教师数量还不能满足当前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师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教师比例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专业教师参与临床工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都不能完全满足专业需要。

3.实验实训规模、实训项目、实训管理和考评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4.社会服务、技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建设思路

立足山东省,面向国际护理市场,依托与山东省各医院的联合办学模式,实现校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培养人才。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构建以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实习实训项目,院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于一体,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有效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二)总体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护理专业在多年办学历史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和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社会需求、校院共建和创新发展为建设原则,通过推进校院对接、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和建设教学团队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使专业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先地位,争创国内一流的品牌特色专业,为实现山东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人才培养目标从山东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中长期实际需求出发,立足山东,服务全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素养,具有护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

教学质量目标专业特色鲜明、实验实训条件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新颖、课程体系健全、师资队伍雄厚、质量管理科学、学生素质优良、实习就业一体。

五、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1.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依托院校合作办学优势,与行业和医院护理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护理行业人才技能需求状况的调研,适时修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完善工学结合、院校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安排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改变传统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最后集中进行临床实践的教学方式,探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专业课程的教学由医院的临床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担任,教学场所部分安排在医院进行,充分利用医院的教学资源,在临床一线的环境中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岗位需求。

2.创建护理专业新型课程体系在对周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临床一线护理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对护理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护理专业教育同护理岗位的对接,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体现“职业性、素质性、发展性”的课程设计理念;积极对照国内、国际护理职业标准,创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教学标准;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学科带头人与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将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考核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双证”获取率在原有持续95%以上的基础上,再有所提高;在两年内,开发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2门。

3.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与教学医院的人才交流和共享,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实践教学医院顶岗实践,强化护理实践技能培养;选拔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强,具有护理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到医院参加临床一线工作和护理管理岗位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及临床实践能力;不断从学校附属及教学医院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充实和更新兼职教师队伍,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课堂教学任务,负责学生见习、实习的带教工作,使专业建设紧跟护理行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计划2年内,引进新教师2~3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5~6名,聘请10名行业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在已有1名省级教学名师的基础上,再培养1~2名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和提升青年教师水平为目标,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通过校院合作,根据岗位群组建双师结构、专兼结合“双环式”教学团队,创建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和管理模式,推进校院之间专业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充分开展护理教育服务,为医疗机构职工提供短期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格考试培训等,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

完整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5.9 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1.1 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加快教改步伐,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控、科研素质的培养来大力推进专业学科建设,拓宽专业覆盖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成基础厚实、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专业。 1.2 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通过5 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科学合理地定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在专业性质上加强材料科 学与工程基础、侧重材料制备和表征训练,以现代科学与工程体系为主干构建专业和组织教学,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具创新精神、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2)专业方向紧密结合产业科技进步需要、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 (3)突出优势,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方向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 4)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辅以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推进、整体优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5)强化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培养适应2l 世纪时代特征要求的创新性人才,为 我国材料产业的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6) 把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措施 2.1 建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新的人才培养观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的重要性。高等工程教育应从“授技型”向“育才型”转变,从单纯传播知识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从狭窄的专业技术教育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应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大工程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开拓创新精神、独立深入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2)建立起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三平台、多专业方向 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一年的专业技术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基础教育阶段的三级教学平台——通式教育基础教学平台,大学科基础教学平台,按一级学 科设置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多专业方向。 2.2 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人才培养观,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了新型课程体系 21 世纪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素质是前题、能力是关键、知识是载体的新型人才观,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意识,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新型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知识平台和课程群(教学模快)的整体功能作用。如何做到厚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2016—.doc

xx县人民医院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____年) 护理部将“十三五”护理发展规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护理部 发展规划,第二部分是临床科室发展规划。 护理部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护理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在 全院全面铺开优质护理病区(房)。工作重点:巩固我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的成 果和迎接下一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以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能 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加大护理质量监管力度,加强制度建设与科学管理,推进 我院护理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护理部特制定 5 年规划如下: 二、发展目标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制度建设与护理管理, 使我院护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我院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于____年 6 月通过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编制床 位数 280 张,实际开放床位数 300 张,监护床位数 5 张( ICU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在编人员总数 222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数 191 人,注册护士 163 人(正式在 编护士 81 人,合同护士82 人)。现我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为1:0.54,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95%。 (二)促进护理工作发展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护士依法执业,持证上岗率 100%,认真执行《护士条例》规定,促进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护士注册有效率达到 100%。

2.合理配置护士。至 ____年底保障优质护理病区(房)床护比达到国家卫计 委规定 1:0.6,并让各临床科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员年龄、职称结构、床护 比达到等级医院评审要求。 3.强化专科护士培养与培训。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制度,到____年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重症监护病房(ICU)等专科护士参加省、市级专科护士培训率达50%。 4.加强护士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按院办绩效分配规定,实现聘用 护士同工同酬。 5.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达等级医院评审要求≥ 95%。 6.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无缝隙的亲情化的护理服务。 7.扩大护理服务领域,实行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 三、重点任务 1.依法执业。杜绝无证上岗,无未变更注册护士及实习生单独上岗。 2.根据护理工作岗位性质、工作任务、工作量、工作效率等要素,科学合理 地配置护士,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3.建立调整人力资源储备库,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4.强化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重点加强岗前教育,低年资护士的培养,有计划 选派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培训,支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5.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完善护理服务标准,加强细节管理,加大监督 检查力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质量。 6.认真按时完成患者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不断改善服务 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7.完善医院支持保障系统,协调各部门支持优质护理工作。

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工作就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康复、减轻痛苦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与组织实施我院护理学科发展规划,对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患的要求,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2017—2020三年护理工作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总体规划目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与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实现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一、护理学科现状 全院床位总数110张,护理人员总数39名,其中合同护士23人;病房护士数30名,床护比为1:0、35,全院护士长4人。 备注:资料截至于2018年1月

二、护理学科建设规划 (一)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一线护士人力配置。根据国家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落实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要求,力争逐年增加护理人员配比,保证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 1、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普通病区床位数与护理人员之比达到1:0、4,重点科室达1:0、45。 根据本院临床各专业工作量及并风险强度合理测算护理人力编制,做好人力资源预算,在满足现有运行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储备一定量的护理人员,建立机动护士资源库,以备急需,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根据护理体制改革中有关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包括各岗位人员资质要求、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各级护理人员知晓并执行到位。 ①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N0—N4 ),根据其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分层管理,每一层级分别对应不同内容的岗位职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②建立护理人员档案信息,做到动态与科学管理 逐步完善护士信息管理,即护士电子档案。内容包括:护士基本信息、学历演变、职称晋升、科室轮转、考试考核。可以实时监控临床护理工作量与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做到全院护理人员的弹性调配。 (二)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 人才就是基础,只有保证人员的基础质量,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品质,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加强在职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保证护理人员的培训率合格率100%。 1、岗前把好关口:入院—入科—入岗;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1)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一一年九月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专业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我校确定将学校重点专业——护理专业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要求以及贵州省、遵义市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办和规划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专科医药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按照《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本着以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基准,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制定本专业建设方案。 一、护理专业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项目组长:高晓勤

项目副组长:张武晓、徐华、罗仕蓉、常茗、冯黔溪 项目成员:郭家林、向光烨、张绍军、张文娟、唐布敏、汪漫江、钟正伟、蔡晓红、李明合、罗晓青、杨天琼、敖春、饶春艳、黄莹、安晓倩、陈姝、郭轶、刘丹丹、张萍 二、专业现状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于2006年由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即原遵义卫生学校和遵义中医学校组建而成。原遵义卫生学校从1956年建校开始举办中专护理专业,1994年开始举办举办5年制高职和“3+2”护理专业,2006年升专后,于2006年秋季开始举办专科护理专业,2009年开始与贵阳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本科护理专业。 2. 我校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贵州省医疗卫生行业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但仍然以中专为主,专科为辅。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员的社会需求是护理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3. 面对快速发展,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状,我校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亟待提高,必须加强专业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才能适应培养规格的提高。 4.重点和优先建设护理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需要。经过3~5年的建设,使护理专业的教学基础更加厚实、教学经验更加丰富、专业文化底蕴深厚,教师梯队结构更趋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护理专业更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充足(2011年1次投档率高达100%)、报到率高(2011年达%),毕业生就业质量好(近3年专科护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年终就业率90%以上)、专业发展空间大,专业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前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

某某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XX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与建设是学校各项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尺度。 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为依据,以教学设备,实践条件建设为保证,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成果载体,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学校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课业及其进程,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载体,从广义上讲,课程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 开展课程建设活动,不仅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明确课程定位,有效开展课程建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了使课程建设与改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学校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一)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贯彻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多样人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专业课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建设课程的原则。 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趋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模式,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融教学研为一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积极改革学业评价模式,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原则。 改革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大力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创新活动及表现,学习过程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材,

2016年-2020年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范县人民医院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院护理工作现状 1、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护理工作在医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我院现有护理人员139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114人,从事临床病区工作的护理人员128人,护理人员除担当全院护理任务外,还有带教实习人员的任务。年护理病人2万4千余人次,护理人员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PICC的置管与维护,熟悉并掌握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的应用,及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年发表护理论文10余篇。在市文明单位、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过程中,护理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日渐提高。 2、护理理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 护理理念是护理工作的价值观和专业信仰,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只有首先确立了护理理念,才能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与标准,理念不同,其工作导向也不同。我院护理部在人性化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制定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关爱生

命、诚信服务”的服务理念,宗旨是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营造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氛围,为患者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服务,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舒适,在质量上放心,达到患者和家属满意,零投诉的目标。护理部将加强护理工作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教育,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项工作的细节过程中,使患者能感受到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全方位、多层次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满足患者健康需求。 3、注重人材培养,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随着国内医疗和护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我们注重护理人员的学历教育,鼓励大家广泛获取信息,目前,我院护理人员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已占全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6%。护理部积极创造条件,每年定期组织召开“护理管理新知识培训班”,邀请省市护理专家讲学,为临床护理工作加大了理论指导,使我院护理人员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 有计划地选送了护理骨干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护理管理及业务知识。不断引进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护理技术的科技含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三基理论考试采取集中考核的方法,激发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定期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疑难病例讨论12次,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护理工作成绩显著,也存在问题

护理专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护理专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6-2012) 一、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整合优势,创建特色,做精、做强,培养出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实施“一个目标、三个结合”的宽口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目标: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与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 三个结合: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实现医学与人文社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技能结合。 进一步确立、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要以2007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 (二)建设目标 1、发展规模 十一五期间护理专业总体招生规模不做太大的调整,护理专业由2个班发展为3-4个班。2006年护理专业招生计划本科128人(2个班)。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扩大护理本科招生的规模到192-256人(3-4个班);其中增加护理专业国际交流方向五年制本科64人(1个班)。随着专任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及人才梯队建设的条件成熟,适时考虑护理专业从四年制理学士改为五年制医学士,适时组建护理系。 2、师资队伍建设 ⑴现有师资队伍情况:副教授2人,助教人,都是硕士学位。尚未形成合理的梯

队结构及学历结构。 ⑵按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临床医学院护理专业15个班(每年平均3-4个班,连续4年计算)960人。按18:1计算,临床医学院护理专业应有专任教师53人,根据专业课时比例折算,护理专业课(理论及实践课在内)比例为47%,即护理专业可以有专任教师25人。除附属医院可以折算15%(4人)外,护理专业至少应有专任教师21人(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实验员除外)。 ⑶按学校2007年教学评估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到2007年护理专业继续引进教师6名,即到2007年年底为止,护理专业应有专任教师人数为9名。从2008年到2010年我院共需引进教师12-13名。 ⑷2007年止师资队伍情况 。 ⑸2010年止师资队伍情况 。 ⑹拟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情况 十一五期间,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副高及硕士以上)、中青年学术骨干(博士)5名左右。重点发展科室有:基础护理、护理管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 3、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 ⑴课程体系改革 依据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重实践的课程设置改革思路。建立与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个性化、终身化教育理念和人才就业多元化观念的新型课程设置体系。总体改革思路是: 1)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增设教授论坛及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护理学

护理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南昌县人民医院2014 年-2016 年护理工作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我院工作的发展方向,护理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未来三年护理工作规划如下:一、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年门诊综合楼建成搬迁后医院的床位数已达到700 张. ,我院现有护理人员为355 人,床位数与护士之比为 1 :。需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在未来的三年内,逐步规范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士与床位比达到1:. 临床科室的床护比达到1: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2.根据床位使用率和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工作量弹性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建立紧急状态下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必要时实行单休作为人力资源库的储配。 3.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将护士分为N0 N1、N2、N3、N4五个等级,激励护士钻研业务,努力进取不断提高,使护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稳定护理队伍。二、完善制度建设、逐步落实流程服务。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完善临床护理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标准,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尝试护士的层次使用,至2016 年逐步完善。 2.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等的要求,加强培训,结合临床实际,逐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

1.根据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卫生部关于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服务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意见以及优质护理服务评审细则,力争在2016 全院范 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拟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课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品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护士管理,按照《护士条例》和《护士守则》的规定,全面履行护士义 务,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特别要扎实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护士专业照护能力,让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能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4.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推广包干负责方式,使临床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和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 5.要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6.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分工与职责,充分发辉各级质控组织的作用。 7.护理部将加强护理工作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教育,将健康教育知识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项工作的细节过程中,使患者能感受到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全方位、多层次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满足患者健康需求。四、注重护理安全、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1.护理管理人员直接负责临床护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质量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借助管理工具做持续改进。 2.一方面要根据医师的诊疗计划协助实施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另一方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患者安全目标防范措施。 3.建立并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健全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书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年龄:18周岁 专业:护理 学号: 规划年限:10年 年龄跨度:18—28 一、自我分析 职业兴趣 从小就希望当一名白衣天使,救助他人。平时喜欢外出散步、听音乐,喜欢看杂志类的书籍 职业能力 做事目标明确;有很强的责任感;有很大的自信心和美好的职业向往;有强烈的团队精神;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做事勤奋踏实;重视人际交往 个人特质 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调查测试表,我属于社会型,具有向各种人说明解释的能力, 善于体会人心和帮助他人等。 职业价值观 白衣天使是天使的化身,她们的双手帮助那些有疾病的人们,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快乐,她们的美好形象在我心中引航,让我深深的爱上了护理这个职业。虽然临床护理工作很辛苦,但我认为临床工作是最直接的服务于社会的方式,用我的知识和爱心救死扶伤、解除别人的痛苦是我最大的心愿。 胜任能力 我平时乐于助人,做事目标明确;有很强的责任感;做事勤奋踏实;重视人际交往;但是也有不足,比如:不够开朗,缺乏社会经验等。 个人经历

1.教育经历: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以优异成绩成功录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接受四年制教育 2.工作经历:高考后有过一个月的饭店服务员打工经历 3.培训经历: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科培训 自我分析小结:通过各项分析,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希望为以后更好的计划人生目标有所帮助。 二、职业分析 家庭环境分析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父母是普通职工,爷爷奶奶在家务农。表姐是一位护士,对我影响较大。爸爸妈妈一直希望我像表姐一样能为人民服务。 学校环境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护理专业是本校的特色专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强,社会型人才的需要大大增加,这有利于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我国护理专业在教育、实践、管理、科研等层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的护理人才也层层辈出。 2.职业分析护理工作的专业范围业已拓展到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等方面。在临床护理领域,护理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3.企业分析大量医院在兴建。 4.地域分析江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护理事业发展前景较大。 职业分析小结:护理工作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机遇,在这个大环境下,我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就业打好良好基础。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 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 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工作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具有奉献于社会及服务人群的信念和牢固的专业思想。 2、具有主动、负责、服务与关怀的精神及人道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 3、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尊重人的权利,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 4、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5、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护理科学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护理伦理学原则,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护理伦理要求。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护理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全面、安全、系统的整体护理。 2、熟悉护理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3、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护理实践。 4、熟悉有关医药卫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5、熟悉国内外护理学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和监护能力。 2、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3、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开展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护理研究的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5、具有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2020年) 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院自升本以来,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三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学院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大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与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等两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又分为基础课和素质课两个小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职业素质课。集中性实践教学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递进式安排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应用、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至少10个学分。 2.规范课程建设管理。制订了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了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的撰写、教师课程教学工作考核,制定了精品课程、双语课

程建设标准,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课程6门,对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进行了规范。 3.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在“卓越计划专业”开发了校企合作课程,组织开设《中西文化十二讲》,引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研讨式等教学法,立项支持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6门,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络的以翻转课堂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全面实施了通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进行了分层分级教学,大学体育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在教学手段方面,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当前,学院本科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期,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规范管理、课程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 二、指导思想 -2020年,学院课程建设以学院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文件要求为出发点,以“规范管理、优化体系、加快改革、强化实践”为基本方针,进一步规划课程建设管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快教学内容、方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十三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未来五年是我院加快学科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建设“一城四中心”的关键时期。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的精神,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依据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实三级甲等医院各项指标。坚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强化护士岗位管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实现在建院80周年时建成三级甲等强院,建院100周年时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知名品牌医院而奋斗。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培养或引进护理研究生3-5名,本科学历护理人员达到50%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达到90%以上,院内护理专业小组达到15个,护理离职率≤5%。完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一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骨干人才。 到2020年,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建立完善的护士岗位

管理模式,建立体现“能级应对”的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对护士的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职称普升、岗位培训等实施科学管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到2020年,形成管理科学规范、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品质优良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模式,同时按照医院十三五规划,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和居家护理,强力推动“五所八院十中心”建设。 三、具体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护士队伍结构,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目标:按照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在2017年我院床护比达到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要求。 保障措施: 1、着力解决护士编制不足问题,合理配置护士,争取2017年床护比达到基本配备标准,即临床科室床护比达到1:0.4、手术室1:3、产科1:0.6、产房1:3、新生儿科1:0.6、ICU1:2.5-3。全院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总护士数95%以上,护理离职率≤5%。2020年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大于等于0.6:1以上。 2、根据科室工作强度、风险系数、收治患者护理难度,配备各层级护理人员,每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不超过8个,做到科学合理、人尽其用。 3、各科室护理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分布基本合理。科学

2019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规划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促进康复、减轻痛苦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我院护理学科发展规划,对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患的要求,促进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2017—2020三年护理工作规划。 护理学科发展总体规划目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改革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切入点,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培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实现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一、护理学科现状 全院床位总数110张,护理人员总数39名,其中合同护士23人;病房护士数30名,床护比为1:0.35,全院护士长4人。 备注:资料截Array至于2018年1月 二、护理学科建 设规划 (一)护理人力 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与规范化 科学统筹护士 人力资源,保证临床 一线护士人力配置。根据国家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落实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要求,力争逐年增 加护理人员配比,保证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编制。 1、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普通 病区床位数与护理人员之比达到1:0.4,重点科室达1:0.45。

根据本院临床各专业工作量及并风险强度合理测算护理人力编制,做好人力资源预算,在满足现有运行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储备一定量的护理人员,建立机动护士资源库,以备急需,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根据护理体制改革中有关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包括各岗位人员资质要求、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各级护理人员知晓并执行到位。 ①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N0—N4 ),根据其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分层管理,每一层级分别对应不同内容的岗位职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②建立护理人员档案信息,做到动态与科学管理 逐步完善护士信息管理,即护士电子档案。内容包括:护士基本信息、学历演变、职称晋升、科室轮转、考试考核。可以实时监控临床护理工作量与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做到全院护理人员的弹性调配。 (二)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 人才是基础,只有保证人员的基础质量,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品质,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加强在职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保证护理人员的培训率合格率100%。 1、岗前把好关口:入院—入科—入岗; 2、岗中分层次、分阶段、分专业; 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岗位制定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护士培训计划,通科理论与专科理论相结合、专业理论与人文理论相结合、徒手心肺复苏人人过关。逐渐扭转形式化的护士大考试、大比武,真正做到临床是基础,培训为临床,保证学以致用。 3、全科护士和专科护士培养。我院是一所综合性质的乡镇卫生院,护士流动性大,低年资护士较多,另一方面科室较少,收治患者疾病种类多而杂。因此制定护士培养方案方面,要继续加强全科护士培养,低年资护士要在内科、外科、综合科和门诊转科,对各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患者的救治能够熟练掌握。鼓励低年资护士积极参与学历提升及职称提升的学习考试。对于高年资的主管护师,鼓励加强专科领域提高护理水平,向专科护士发展。

2020年大学课程基础护理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课程建设典型案例

2020年大学课程基础护理线上教学典型案例:课程建设典型案例 2020年大学课程基础护理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一、课程名称:基础护理基本情况:《基础护理》是护理和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总学时116学时,6.5学分,分别在第二、三学期开课。疫情期间《基础护理》于3月23日借助于超星在线学台和腾讯会议、钉钉等直播软件,面向护理和助产专业20个班级共计836名学生,进行每周4学时的在线教学,经过两周的教学中到课率均为100%。在线教学主要特色:在线教学中,基础护理教学团队立足校情,立足教研,通过直播连线“抗议英雄”“是家更是训练室”等方式巧妙的将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相结合,形成了名师引领下的特色教学模式。二、在线教学设计。1.围绕教学内容,协调两种方式。线上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团队一方面考虑知识内在逻辑和联系,另一方面考虑线上教学中如何促进护理技能的培养,将实训设备要求严格的课程内容调整至教学计划的线下部分,将可以在线上开展的实训技能按照知识内在联系合理调整,确保线上线下教学有序、无缝衔接。 2.确保教学效果,紧抓两条主线。针对行业标准、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要求,教学中设计中紧紧抓住能力和素质这两条主线,强调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3.加强师生互动,落实三种形式。为加强教学中师生互动,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采用了直播+录播+答疑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直播教学中主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录播教学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中现有视频、思维导图、电子教材等资源促进学生自学;答疑中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导的无法解决及困惑内容有针对性解答。三、在线教学实施。1.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更好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展现名师教育思想,线上教学期间,护理分院制定了《护理专业教师梯级发展规划》,搭建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梯级教师培养平台,使名师管理进入常态化,相互学习、以老带新的方式,大大缩短了线上教学期间教师的成长周期,基础护理教学团队在省级教学名师X老师的带领下,立足校情,立足教研,积极投入线上教学工作,扎根一线耕耘,巧妙的将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了名师工作室风采,发挥着名师的引领作用。2.立足精品建资源,精益求精做教学。《基础护理》课程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于201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确保在线教学期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护理教学团队竭力合作对课程的视频、课件、教案、学习任务书等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设计。考虑到学生没有教材,每个部分均增加了学生电子教材;考虑到学生线下学习易于疲惫,对平台中的视频进行了精简和截取。学生借助于精品在线课程,为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团队精益求精的工作,也确保了线上教学的顺利实施。 4.专业技能严要求,工匠精神重传承。护理技能操作是一名护士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科目,那么线上教学中无疑给学生技能培养及工匠精神的培养带来了挑战。在X老师的带领下,团队集思广益,最终决定采用榜样精神结合居家练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是英雄更是榜样。X是我校护理专业2016年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凭借过硬的技能、扎实的理论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赛项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毕业后工作于X总局医院,各项工作出色,成为院里重点培养的青年后备力量。疫情期间X作为第六批援鄂医疗队员奔赴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教学中我们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把X请到课堂上,用她的言传身教告诉学弟学妹只有过硬的技能和扎实的知识基础,当祖国需要时我们才有资格承担起医者的使命。是家更是训练室。为了实现教学中的目标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们设计了许多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教学团队将诸多的教学方法进行交叉融合使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职业技能。如在对“卧位选择”学习中,教师通过小组任务的方式,要求格小组在家中利用家里的设备(床、

医院护理工作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1、五年内科室需增加护士、助护各五人。 2、五年内科内护理大专以上学历能达到90%。 3、科内高责护士(组长)的培养方式及管理? 制定各级各类人员的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有计划的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加大对高责护士培训的考核,采取多层次,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各层护士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意识。 管理:①在护长领导下,负责在岗时间的护理工作。②对本组护理质量全面负责,要求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护士技术操作技能考核90分以上,业务理论80分以上③负责财产设备的保管要求做到财帐相符,每周、月申请领物资一次,加强计划性。④对本组成员的精神面貌及该在岗位时间段的管理秩序负责,保持积极向上的最佳工作状态和井然有序的急诊工作秩序。 科内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及运作? 层级: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 运作:排班方式采用急诊班,长班,治疗班,换药班,输巡班等,充分应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潜力,使整体护理各项程序得以落实。

提高科室护理工作满意率需增加哪些措施?如何收集真实、客观的满意率? ①提高护理队伍的总体素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②具备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应宽容、理解病人,不可有不满情绪,更不能和病人发生争执③树立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魅力是无穷的,可以说在于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可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如何落实床边双人核对制度?执行医嘱时必须有两名护士核对签名方可执行,值班时可由医生协助完成;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时间,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者与核对者均需签名。 如何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①医嘱处理环节:严格医嘱的审核;建立医嘱执行单②医嘱执行环节: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单准备药物,配置药物,执行溶药;严格执行配伍禁忌,药物配置放置时间不超过2h,抗生素或特殊药物应现配现用。 ③查对环节:取药、摆药、液体加药、发药均需进行“三查七对”,静脉输注的药物准备与配置需双人核对。④用药安全教育环节:询问患者有何药物不可用及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⑤药物管理环节:分类放置,标示清晰;毒、麻药要做到“五专”,高危药物专柜单独存放。 如何落实院感规章制度? 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