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检验- 学习指南

结构检验- 学习指南

结构检验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属于按试验对象分类的是()

A.静力试验

B.真型试验

C.生产性试验

D.现场试验

2.在试验中,局部性的试件尺寸可取为真型的()

A.1/4~1

B.1/4~1/2

C.1/8~1/4

D.1/10~1/2

3.下列变形属于整体变形的是()

A.转角

B.应变

C.裂缝

D.钢筋滑移

4.测定尺寸为20㎝×20㎝×20㎝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时,对结果采用的换算系数是()

A.0.95

B.1.00

C.1.05

D.1.10

5.下列不属于结构实验准备环节的是()

A.试件制作

B.试件安装

C.仪器设备的检测

D.试验误差的控制

6.当滚轴受力为2~4kN/mm时,宜选用的滚轴直径为()

A.20~40mm

B.40~60mm

C.60~80mm

D.80~100mm

7.仪器最大被测值宜在满量程的()范围内

A.1/7~2/5

B.1/5~2/3

C.2/5~1/2

D.1/2~2/3

8.对于混凝土结构试验,在达到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值以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

A.50%

B.40%

C.30%

D.20%

9.下列因素不影响结构动力特性的是()

A.结构形式

B.结构刚度

C.构造连接

D.外部荷载

10.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时,对于每一试件的测区数目应不少于()个

A.10

B.15

C.20

D.25

11.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测区的大小宜为()㎝ 2

A.100

B.200

C.300

D.400

12.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测区的测点个数宜为()个

A.25

B.16

C.9

D.4

13.回弹法最终按余下的()个回弹值取平均值

A.5

B.10

C.15

D.20

14.回弹法中相邻测点的净距一般不小于()㎜

A.10

B.20

C.30

D.40

15.以下不属于系统误差来源的是()

A.随机误差

B.工具误差

C.环境误差

D.主观误差

16.下列不属于重力加载设备的是()

A.加载重物

B.活塞杆

C.支座

D.分配梁

17.以下不属于液压加载设备的是()

A.油缸

B.单向阀

C.滑轮组

D.球铰

18.以下不属于惯性力加载设备的是()

A.绞车

B.保护索

C.摆锤

D.桩头

19.以下不属于机械力加载装置的是()

A.绞车

B.激振头

C.拉力测力计

D.滑轮组

20.以下不属于电磁加载设备的是()

A.磁屏蔽

B.传感器

C.驱动线圈

D.气压计

21.以下不能用来测应变的是()

A.读数显微镜

B.电阻应变计

C.位移传感器

D.光测法

22.试件支撑装置中各支座支墩的高差不宜大于试件跨度的()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23.超声法检测钢管混凝土强度,圆钢管的外径不宜小于()㎜

A.300

B.400

C.500

D.600

24.当混凝土强度低于(),不宜对结构采用钻芯法检测

A.C10

B.C20

C.C30

D.C40

25.当荷载接近抗裂荷载检验值时,每级荷载不宜大于标准荷载的()

A.5%

B.10%

C.15%

D.20%

26.以下属于按试验目的分类的是()

A.静力试验

B.科学研究性试验

C.模型试验

D.实验室试验

27.以下属于按荷载性质分类的是()

A.现场试验

B.长期荷载试验

C.动力实验

D.生产性试验

28.以下属于结构试验设计阶段的是()

A.试验人员组织分工

B.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

C.试验加载

D.试验安全措施

29.砌体试件尺寸一般取为真型的()

A.1/4~3/4

B.1/4~1/2

C.1/2~3/4

D.1/3~1/2

30.框架节点一般取为真型比例的()

A.1/2~1

B.1/2~2/3

C.1/4~2/3

D.1/2~3/4

31.在试验中,整体性的结构试件可取为真型的()

A.1/10~1/2

B.1/8~1/2

C.1/6~1/2

D.1/4~1/2

32.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结构与工程,在实际建成后,要通过(),综合性鉴定其质量的可靠程度

A.验算

B.试验

C.研究

D.观察

33.在结构试验中,科学研究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A.判断具体结构的实际承载力

B.为工程质量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C.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D.检验结构构件产品质量

34.对于研究性试验,确定试件数目的主要因数是()

A.试件尺寸

B.试件形状

C.分析因子和试验状态数

D.荷载类型

35.结构试验中常用生产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A.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B.综合鉴定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C.为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D.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

36.将物体本身的重力施加于结构上作为荷载的方法称为()

A.液压加载

B.气压加载

C.重力加载

D.电磁加载

37.在现场试验油库等特种结构时,()是最为理想的试验荷载

A.土

B.水

C.砖

D.石

38.气压加载法主要是利用空气压力对试件施加()

A.静力荷载

B.集中荷载

C.分布荷载

D.均布荷载

39.进行混凝土板承载力试验时,可利用砖作为试验荷载,砖在板面上要分堆堆放,砖堆之间应有5㎝的间隔,其目的是()

A.为了便于分级计量荷载值

B.增加重力加载的安全性

C.预防荷载材料因起拱而对结构产生卸载作用

D.为了真实模拟板面的均布荷载

40.下列()属于重力加载法的设备

A.弹簧

B.杠杆

C.卷扬机

D.气囊

41.弹簧加载法常用于构件的()试验

A.持久荷载

B.交变荷载

C.短期荷载

D.循环荷载

42.杠杆加载法与其他重力加载法相比较其独特的优点是()

A.能产生较大的荷载值

B.能产生持久的荷载值

C.当荷载有变时,荷载可以保持恒定

D.试验加载更安全,荷载计量更方便

43.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中,利用()控制液压油的流量和流速

A.液压加载器

B.高压油泵

C.电液伺服阀

D.分油器

44.将加载设备产生的荷载按试验荷载图式的要求正确地传递到试验结构上,同时满足荷载量放大、分配和荷载作用形式转换要求的设备是()

A.试件支承装置

B.荷载传递装置

C.荷载支承装置

D.试验辅助装置

45.在选择试验荷载和加载方法时,()项要求不全面

A.试验加载设备和装置应满足结构设计荷载图式的要求

B.荷载的传递方式和作用点要明确,荷载的数值要稳定

C.荷载分级的分度值要满足试验量测的精度要求

D.加载装置安全可靠,满足强度要求

46.对铰支座基本要求的论述中,不准确的是()

A.保证结构在支座处的自由转动

B.保证结构在支座处力的传递

C.保证结构在支座处能水平移动

D.支座处的垫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7.预制板和梁等受弯构件一般是简支的,在试验安装时采用()

A.正位试验

B.反位试验

C.卧位试验

D.异位试验

48.()项要求非破损检测技术不能完成

A.评定结构构件的施工质量

B.处理工程事故,进行结构加固

C.检测已建结构的可靠性和剩余寿命

D.确定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49.以下检测值()项不需要修正

A.回弹法非水平方向的回弹值

B.回弹法混凝土浇筑侧面的回弹值

C.超声法非混凝土侧面测试的声速值

D.钻芯法高径比大于1.0的强度换算值

50.下列对滚动铰支座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A.保证结构在支座处力的传递

B.保证结构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

C.结构在支座处有钢垫板

D.滚轴的直径需进行的强度验算

51.试验荷载装置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这主要是试验装置的刚度将直接影响试件的()

A.初始形态

B.记载图式

C.实验结果

D.测试数据

52.沿台座纵向全长布置有槽道,用于锚固加荷支架,加载点的位置可沿台座的纵向任意变动的台座称为()

A.地锚式试验台座

B.槽式试验台座

C.箱式试验台座

D.抗侧力试验台座

53.以下对测点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测点布置宜少不宜多

B.测点位置要有代表性

C.应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

D.测点布置要便于测读和安全

54.在确定结构试验的观测项目时,应首先考虑()

A.局部变形

B.整体位移

C.应变观测

D.裂缝观测

55.薄壳结构都有侧边构件,为了测量垂直和水平位移,须在侧边构件上布置()

A.应变计

B.速度计

C.挠度计

D.温度计

56.手持应变仪常用于现场测量,适用于测量实际结构的应变,且适用于()

A.持久试验

B.冲击试验

C.动力试验

D.破坏试验

57.结构在等幅稳定、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是属于()

A.拟动力试验

B.疲劳试验

C.拟静力试验

D.冲击试验

58.当用于测量非匀质材料的应变,或当应变测点较多时,为避免各测点相互影响,应尽量采用()

A.全桥

B.半桥

C.1/4桥

D.半电桥

59.在结构试验中,可以用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来近似地表示两点间的()

A.最小应变

B.最大应变

C.平均应变

D.局部应变

60.实验中测量试件混凝土应变时,由于混凝土材料的非均匀性,应变计的标距至少应是混凝土骨料粒径的()倍

A.1~2

B.2~3

C.3~4

D.4~5

61.为得到梁上某截面的最大主应力及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每个测点上要测量()个方向应变值

A.1

B.2

C.3

D.4

62.基本构件结构性能研究试验,其试件大部分是采用()

A.足尺模型

B.缩尺模型

C.结构模型

D.相似模型

63.对象是实际结构的试验称为()

A.模型试验

B.缩尺试验

C.原型试验

D.足尺试验

64.现行规范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和砖石结构的计算理论,其基础是()

A.理论分析

B.试验研究的直接结果

C.数值计算

D.工程经验

65.为了测到试件相对于试验台座或地面位移,通常把传感器支架固定在()

A.试件上

B.任何表面上

C.绝对不动点上

D.试验台或地面的不动点上

66.结构试验时要求模型与原型的各相应点的应力和应变、刚度和变形间的关系相似,称作()

A.几何相似

B.质量相似

C.荷载相似

D.物理相似

(34)的含义是( )

67.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试件数目时,正交表L

9

A.试件数目为4,因子数为3,水平数为9

B.试件数目为9,因子数为4,水平数为3

C.试件数目为3,因子数为9,水平数为4

D.试件数目为9,因子数为3,水平数为4

68.结构动力特性主要包括的结构基本参数是()

A.自振频率、阻尼系数、结构刚度

B.自振频率、阻尼系数、振型

C.结构形式、结构刚度、阻尼系数

D.结构形式、结构刚度、振型

69.结构在对应某一固有频率的一个不变的振动形式,称为对应该频率时的()

A.振型

B.振幅

C.振源

D.振频

70.对构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时,为减少竖向荷载对试件水平位移的约束,在加载器顶部装有()

A.固定支座

B.滚动支座

C.铰支座

D.支墩

71.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中,容易产生失控现象的是()

A.控制位移等幅、变幅混合加载

B.控制力加载法

C.控制位移等幅加载法

D.控制位移变幅加载法

72.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非破损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主要是()

A.钻芯法

B.预埋拔出法

C.回弹法

D.后装拔出法

73.回弹仪测定混凝土构件强度时,测区应尽量选择在构件的()

A.靠近钢筋的位置

B.侧面

C.清洁、平整、湿润的部位

D.边缘区域

74.屋架试验一般采用()试验

A.卧位

B.侧位

C.正位

D.反位

75.轴心受压钢筋混凝土柱试件在安装时()

A.先进行几何对中

B.先进行物理对中

C.只进行物理对中

D.只进行几何对中

二、判断题

1.结构静力试验时加载分级是为了控制加载等级。( )

2.研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弹塑性直至破坏各阶段全过程的工作性能,应取强度模型进行试验。( )

3.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所产生的动挠度往往比静挠度大。( )

4.结构静力试验时,安装在结构上的仪表,要求刚度小,不影响被测结构的工作性能。( )

5.测量结构振动时,安装在结构上的振动传感器的质量应尽可能大,才能不影响结构的振动特性。( )

6.结构动力试验时加载分级是为了便于观察变形与荷载的关系。( )

7.绝大多数试验都是短期荷载试验,这种试验与结构实际工作状况完全相同。( )

8.用拔出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一种破损检测方法。( )

9.在动力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要比静力低周反复加载增加10%以上。( )

10.动荷加载的方式有:惯性力加载、激振器加载、爆炸加载、液压加载。( )

11.研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弹塑性直至破坏各阶段全过程的工作性能,应取弹性模型进行试验。( )

12.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讲到的试验研究大多数是用真型试验做出来的。()

13.静荷加载的方法有:重物加载、机械式加载、气压加载、液压加载。()

14.被测物理量的单位变化引起测试系统输出值变化量的大小称为灵敏度,灵敏度的表示方法是: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15.结构静力试验预载值不宜超过该试件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的80%。()

16.弹簧加载法常用于构件的持久荷载试验。()

17.电阻应变计灵敏系数越大,单位应变引起的相对电阻变化越小。()

18.混凝土表面湿度愈大,回弹值愈小。()

19.在混凝土偏压柱试验中,采用几何对中的方法。()

20.回弹法测量时,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一般小于20㎜。()

21.在结构设计的方案阶段进行初步探索比较或对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时,较多采用足尺试验。()

22.选择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不大于3%的最大被测值。()

23.仪器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5%。()

24.一般最大被测值不宜大于仪器最大量程的70%。()

25.最大被测值宜在仪器满量程的1/2范围内。()

26.测点布置宜少不宜多。()

27.布置测点时应布置一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

28.在确定结构试验的观测项目时,应首先考虑应变观测。()

29.手持应变仪常用于现场测量,适用于冲击试验。()

30.用应变计测量试件应变时,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应使应变计与被测物体变形相仿。()

31.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K是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金属丝的截面积的相对变化。()

32.工作应变计与温度补偿应变计的型号、规格应相同。()

33.采用工作应变计温度互补时,试件材料应为非匀质材料。()

34.温度补偿原理是利用应变仪桥路特性剔除温度应变。()

35.专设温度补偿应变计时,补偿块材料与试件材料可不同。()

36.基本构件结构性能试验,其试件大部分是采用结构模型。()

37.结构动力特性参数与外荷载无关。()

38.结构刚度是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参数。()

39.阻尼不是振动量参数。()

40.预制板和梁等受弯构件一般是简支的,在试验安装时采用异位试验。()

一、单选题

1-5 BAACD 6-10 CBDDA 11-15 DBBBA 16-20 BCDBD 21-25 ABAAA 26-30 BCDBA 31-35 ABCCB 36-40 CBDCB 41-45 AACBD 46-50 CADBB 51-55 CBABC 56-60 ABCCC 61-65 CBCBD 66-70 DBBAB 71-75 BCBCD 二、判断题

1-5 ×√√××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与实现算法,并做了相应的性能分析和比较,课程内容丰富,理论系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理论艰深,方法灵活,给学习带来困难; 2)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较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性,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及设计大型软件的能力。 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验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 活" ,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

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2) 培养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 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 小" 算法,而实验题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需求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计算机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 (3) 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上机调试程序一个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 环境" 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 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程序的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语法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编好程序,只能说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就是调试程序,运行程序并得到正确结果。 二、实验要求 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题目的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的复杂程度度高,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也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实验题目: 1) 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本步骤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和所涉及的数据类型,而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

寄生虫学及检验习题和参考答案

寄生虫学及检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是冈地弓形虫的终宿主 B. 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 C. 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 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 2. 感染期的定义是() A.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 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D. 寄生虫的幼虫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A. 丝虫病 B. 疟疾 C. 旋毛虫病 D. 血吸虫病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弓形虫 C. 蛔虫 D. 疟原虫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 人 B. 犬 C. 猪 D. 牛 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 阴道毛滴虫 B. 蓝氏贾地鞭毛虫 C. 弓形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 免疫学检查 B. 外周血涂片检查 C.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 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A. 蛔虫 B. 猪带绦虫 C. 鞭虫 D. 血吸虫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 A. 河流少 B. 无传染源 C. 人群抵抗力强 D. 无钉螺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子孢子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旋毛虫 C. 华支睾吸虫 D. 钩虫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 脑 B. 肺 C. 眼 D. 肝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 海群生 B. 丙硫咪唑 C. 吡喹酮 D. 甲硝唑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A. 喝溪水,吃溪蟹、淡水鱼 B. 吃淡水虾、荸荠,喝生水 C. 喝溪水,吃海蟹、川卷螺 D. 吃溪蟹和蝲蛄,喝溪水 16.下述带绦虫卵的形态特点,哪一项最具有诊断意义()。 A、圆球形 B、小型虫卵 C、胚膜厚有放射状条纹

结构仿真(迈达斯)试验指导书教材

《结构力学》结构仿真试验 指导书

仿真试验包含三个试验内容 1、桁架仿真计算 2、连续梁仿真计算 3、刚架仿真计算

1. 桁架结构 概述 通过下面的例题,比较内部1次超静定桁架和内、外部1次超静定桁架两种结构在制作误差产生的荷载和集中力作用时结构的效应。 内部1次超静 制作误差5mm 内、外部1次超静 制作误差5mm 图 1.1 分析模型 ?材料 钢材类型 : Grade3 ?截面 数据 : 箱形截面 300×300×12 mm ?荷载 1. 节点集中荷载 : 50 tonf 2. 制作误差 : 5 mm →预张力荷载(141.75 tonf) P = Kδ = EA/L x δ = 2.1 x 107 x 0.0135 / 10 x 0.005 = 141.75 tonf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桁架分析.mgb’为名存档。设定长度单位为‘m’, 力单位为‘tonf’。 文件/ 新文件 文件/ 保存( 桁架分析 ) 工具 / 单位体系 长度 > m ; 力> tonf?

图 1.2 设定单位体系 设定结构类型为 X-Z 平面。 模型/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 X-Z 平面? 定义材料以及截面 构成桁架结构的材料选择Grade3(中国标准),截面以用户定义的方式输入。 模型 / 特性/ 材料 设计类型 > 钢材 规范 > GB(S) ; 数据库 > Grade3? 模型 / 特性 / 截面 数据库/用户 截面号( 1 ) ; 形状 > 箱形截面 ; 名称(300x300x12 ) ; 用户(如图2.4输入数据)? 图 1 . 3 定义材料图 1.4 定义截面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顺序表 实验目的: 熟悉顺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了解并熟悉顺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实现在线性表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据元素,并符合下列要求: (1)设数据元素为整数,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 (2)从键盘输入10个数据元素,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建立该表。 (3)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找出表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据元素(用于比较的字段为整数)。 2、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在学生成绩中找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并符合下列要求: (1)数据元素为学生成绩(含姓名、成绩等字段)。 (2)要求尽可能少地修改第一题的程序来得到此题的新程序,即要符合第一题的所有要求。(这里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 实验二链表 实验目的: 熟悉链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链式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了解并熟悉链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链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建立存放学生成绩的有序链表并实现相关操作,要求如下: (1)设学生成绩表中的数据元素由学生姓名和学生成绩字段组成,实现这样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表示。 (2)键盘输入10个(或若干个,特殊数据来标记输入数据的结束)数据元素,利用链表的基本操作建立学生成绩单链表,要求该表为有序表 并带有头结点。(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 (3)输入关键字值x,打印出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4)输入关键字值x,删除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5)输入关键字值x,并插入到表中,使所在的链表仍为有序表。(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 实验三栈的应用 实验目的: 熟悉栈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 了解并熟悉栈的逻辑特性、顺序和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和栈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 (1)判断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仅有一种括号,小、中或大括号) 是否配对。编写并实现它的算法。 (2)用不同的存储方法,求解上面的问题。 (3)* 若表达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大括号(或中括号),且允许 互相嵌套,但不能交叉,写出判断这样的表达式是否合法的算 法。如 2+3*(4-{5+2}*3)为合法;2+3*(4-{5+2 * 3} 、 2+3*(4-[5+2 * 3)为不合法。

结构试验指导书2015

试验一静态应变测试工艺及静态应变仪的操作方法 一、试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方法及其粘贴技术; 2.熟悉静态应变仪的操作规程; 3.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的基本原理; 4.学会电阻应变仪的半桥测量接线方法。 二、试验设备及仪表 电桥 兆欧表 万用电表 粘结剂 电阻应变片 电烙铁及其它工具 导线若干 Bz-220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标准钢梁(等强度梁) 三、试验内容及原理 1.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1)、外观检查;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应变片结构,检查丝栅有无短路、有无锈蚀斑痕、有无弯折;测试应变片的阻值,检查其阻值是否和提供的电阻应变片阻值相符; (2)、贴片前表面的处理:将欲贴应变片部位表面用砂纸打光,并将其表面打出与等强度梁轴线成450的细纹,然后用药棉沾丙酮将表面擦洗干净,细至药棉上无污迹为止; (3)、画线定位:在贴片处,根据测量方向定位画线(如图2); (4)、在粘贴应变片处滴一小滴502胶(注意应变片正反面),将应

变片贴在预定位置上,用一小块塑料布盖在应变片上,用手轻轻挤压应变片,将多余的胶水挤出(注意不要让胶水粘在手上); (5)、检查贴片质量:先观察应变片下是否有气泡、漏粘现象,检查引出线是否粘在试件上,再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的绝缘度,绝缘度要求大于100MΩ,若不符合要求,则用吹风机烘烤(注意温度不能超过600),若仍不能达到要求,则需要重新贴片; (6)、接线:先贴端子,将应变片的引线、导线分别焊在端子的对应接头上; (7)、在导线的一端进一步检查片子的绝缘度及阻值; (8)、防潮处理:用凡士林把应变片、端子封好; 2. 静态电阻应变仪的操作原理 静态电阻应变仪的读数ε仪与各桥臂应变片的应变值εi有下列关系: ε仪=ε1-ε2-ε3+ε4 半桥接线与测量 如果应变片R1接于应变仪AB接线柱,温度补偿片R2接于BC接线柱,则构成外半桥,如图3;内半桥由应变仪内部两个精密无感绕线电阻组成,应变仪读出的数值为ε仪=ε1。 四、试验步骤 1. 按要求粘贴应变片(轴线上),测量等强度梁的厚度及各部分尺寸; 2. 按半桥接法接通桥路,预调应变仪,使所接测点读数为零,如果实在不能调零,则记下初始读数。 3. 加载试验:分级加载5N、10N、15N、20N、25N、30N共6级。逐级记取读数。 4. 重复上述步骤3次,取每级荷载下应变的平均值。并在每一次试验后记下残余应变值。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寄生虫学及检验习题和参考答案

寄生虫学及检验习题 、单项选择题 1.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是冈地弓形虫的终宿主 C. 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 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2. 感染期的定义是( )A. 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 B. 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 C. 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 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 A. 丝虫病 B. 疟疾 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弓形虫 5.结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 1 个 B. 2 个 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 A. 人 B. 犬 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 阴道毛滴虫 B. 蓝氏贾地鞭毛虫 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A. 免疫学检查 B. 外周血涂片检查 C.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 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 A. 蛔虫 B. 猪带绦虫 C. 鞭虫 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 ) 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 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 丝虫 B. 旋毛虫 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 脑 B. 肺 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 海群生 B. 丙硫咪唑 A. 河流少 B. 无传染源 C. 人群抵抗力强 D. 无钉螺 ) B. 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 D. 寄生虫的幼虫阶段 C. 旋毛虫病 ) C. 蛔虫 ) C. 4 个 D. 血吸虫病 D. 疟原虫 D. 8 个 C . 猪 D. 牛 ) C. 弓形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D. 血吸虫 ) C. 华支睾吸虫 ) C. 眼 ) C. 吡喹酮 D. 子孢子 D. 钩虫 D. 肝 D. 甲硝唑

2017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贵州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

目录 实验一顺序表的操作 (3) 实验二链表操作 (8) 实验三集合、稀疏矩阵和广义表 (19) 实验四栈和队列 (42) 实验五二叉树操作、图形或网状结构 (55) 实验六查找、排序 (88)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109)

实验一顺序表的操作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上的实现。 2、以线性表的各种操作(建立、插入、删除等)的实现为重点。 3、掌握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要求 1、定义顺序表类型,输入一组整型数据,建立顺序表。 typedef int ElemType; //定义顺序表 struct List{ ElemType *list; int Size; int MaxSize; }; 2、实现该线性表的删除。 3、实现该线性表的插入。 4、实现线性表中数据的显示。 5、实现线性表数据的定位和查找。 6、编写一个主函数,调试上述算法。 7、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根据实验内容编程,上机调试、得出正确的运行程序。 2、编译运行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和输出结果。 四、实验条件 运行Visual c++的微机一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程序进行调试,并将运行结果进行截图、对所得到的的结果分析。 六、实验总结 记录实验感受、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遗留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等,并将其写入实验报告中。

【附录----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ElemType; struct List { ElemType *list; int Size; int MaxSize; }; //初始化线性表 bool InitList(List &L) { L.MaxSize=20; L.list=new ElemType[L.MaxSize]; for(int i=0;i<20&&L.list==NULL;i++) { L.list=new ElemType[L.MaxSize]; } if(L.list==NULL) { cout<<"无法分配内存空间,退出程序"<L.Size+1||pos<1) { cout<<"位置无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014(1)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专业: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组序: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4 年9 月

上篇程序设计基础 实验一 Java编程环境 【实验目的】 1.掌握下载Java sdk软件包、Eclipse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2.掌握设置Java程序运行环境的方法 3.掌握编写与运行Java程序的方法 4.了解Java语言的概貌 【实验内容】 一 JDK下载与安装 1. 下载JDK 为了建立基于SDK的Java运行环境,需要先下载免费SDK软件包。SDK包含了一整套开发工具,其中包含对编程最有用的是Java编译器、Applet查看器和Java解释器。下载链接 https://www.doczj.com/doc/773805973.html,。 2.安装SDK 运行下载的JDK软件包,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设置安装路径及选择组件,默认的组件选择是全部安装,安装成功后,其中bin文件夹中包含编译器(javac.exe)、解释器(java.exe)、Applet查看器(appletviewer.exe)等可执行文件,lib文件夹中包含了所有的类库以便开发Java程序使用,demo文件夹中包含开源代码程序实例。 安装成功后,文件和子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bin文件夹中包含编译器(javac.exe)、解释器(java.exe)、Applet查看器(appletviewer.exe)等可执行文件,lib文件夹中包含了所有的类库以便开发Java程序使用,sample文件夹包含开源代码程序实例,src压缩文件中包含类库开源代码。 图1 二.设置环境变量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主体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2016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文件 检测员作业指导书 (主体结构) 版次:第一版 编制:于妙妮 审核:齐小兵 批准:蔡向明 受控印章:持有人: 宝鸡雄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目录 术语 (01) 附录A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04) 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06) 附录C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12) 附录D 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 (15) 附录E 原位轴压法检测普通砖砌体强度 (19) 附录F 后置埋件力学检测 (22) 附录G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24)

术语 1.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统一检测流程和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检测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2.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数量不足; 2.2对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2.3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能; 2.4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3.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 03:200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4.职责 4.1 综合部负责接受客户咨询、业务受理工作,并做好检测报告的发放登记工作; 4.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案的审核工作; 4.3检测组负责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并制定完备的检测方案; 4.4检测组长负责组织相关检测人员安排完成检测任务,记录检测原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 4.5检测报告的编制由检测人员签字,检测人员必须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检测报告的审核由规定各检测项目的报告审核人员签字,审核人员必须对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由授权签字人批准,批准人对检测报告的合法性负责。 5.工作流程 5.1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5.1的框图进行。

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及报告格式word文档

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 长安大学 二00七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强度计算、抗裂性计算(裂缝开展宽度计算)及刚度计算(挠度计算)。 计算理论来源于实践,针对某种具体结构或构件的试验分析,即是对计算理论的校核,也可推断某种假设,从而进一步完善理论。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的破坏试验,进一步巩固本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结合本课程的专业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性的掌握从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水平,了解在纯弯曲段内正截面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试验研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的全过程,从梁的构造、钢筋构造、配筋率、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内容、受弯构件的工作阶段、破坏特征,验算实验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截面)的应力、挠度和裂缝开展的位置及宽度,梁最大破坏荷载时相应的挠度。 2.正式试验前,根据试验梁的构造、配筋和强度,估算梁的最大破坏荷载,然后估算的最大破坏荷载分五级列表算出每级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处理论计算(应变和挠度)值,以此指 导试验方案的实施。 3.试验完成后,再根据实验中实际分级的荷载重新计算每级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处理论计算(应变和挠度)值,并将实验记录值整理,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测试极值取舍后作为实测值再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1.试验用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及配筋见图-1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骨料最大粒径15mm;钢筋采用R235,直径Ф10mm;净保护层15mm。 3.试验课前,在正截面破坏试验梁上,纯弯曲段混凝土表面,沿梁高方向贴4只5×40mm 电阻应变片,在相应位置的两根主筋上予埋3×5mm的电阻应变片2只,设置3个挠度测点;跨中一点,分配梁加载点对应处各一点,支座沉降测点两点(刚性支座时省略),见图-1所示。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

北京林业大学 实验任务书 备注:实验共分4次,其中实验1――实验3为设计性实验,实验4为综合性实验,具体安排下面一一列出。

北京林业大学 10学年—11学年第 2学期数据结构实验任务书 专业名称:实验学时: 4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任课教师:李冬梅 实验题目: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环境: Visual C++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如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等。 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的顺序表和链表,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实验提示: 学生信息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8位学号 char name[20]; //姓名 int price; //成绩 }Student; 顺序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Student *elem; //指向数据元素的基地址 int length; //线性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链表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LNode{ Student data; //数据域 struct LNode *next; //指针域 }LNode,*LinkList; 实验要求: (1)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2)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如插入删除时指定的位置不对等等。 (3) 程序要做到界面友好,在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4)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链表根据姓名进行查找的算法和插入算法的流程图。 (5) 上传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到ftp的相应班级所在文件夹。顺序表的源程序保存为SqList.cpp,链表的源程序保存为LinkList.cpp,实验报告命名为:实验报告1.doc。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压缩为一个文件(如果定义了头文件则一起压缩),按以下方式命名:学号姓名.rar,如070814101薛力.rar。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 讲义 02

第二章医学蠕虫 一、线虫和棘头虫 二、吸虫 三、绦虫 一、线虫和棘头虫 线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无脊椎动物中一个很大的类群,不但种类多,而且数目也极大。 大多数线虫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淡水、海水、沙漠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营寄生生活的只是其中很少的种类,常见的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和旋毛虫等。 线虫概述 (1)形态 成虫:典型的线虫呈两侧对称的圆柱形,前端一般较钝圆,后端逐渐变细,体不分节。寄生人体的线虫,不同种类虫体的大小长短相差悬殊。除极少数虫种外,均为雌雄异体。雄虫一般比雌虫小,且尾端多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 虫卵:寄生线虫的虫卵一般为卵圆形,卵壳呈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卵壳主要是由三层组成:外层较薄,来源于受精卵母细胞的卵膜,称为卵黄膜或受精膜,由脂蛋白构成;中层较厚,称为壳质层,含壳质及蛋白质,能抵抗外界的机械压力,是卵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层薄,称为脂层或称蛔甙层,含脂蛋白和蛔甙,具有调节渗透作用的重要功能。

自人体内排出时,虫卵内细胞发育的程度因虫种而异,有的线虫卵内的细胞尚未分裂,如受精蛔虫卵;有的已分裂为数个细胞,如钩虫卵;有的则已发育为蝌蚪期胚,如蛲虫卵;有的虫种,虫卵内的胚胎在子宫内已发育成熟,排出时已为幼虫阶段,如丝虫。 (2)生活史:包括卵、幼虫和成虫三个发育阶段。线虫的生活史以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种类型:①属土源性蠕虫的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卵或感染期幼虫;②属生物源性蠕虫的线虫需中间宿主。 (3)致病:寄生线虫机械性破坏和毒性作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虫种、寄生数量、发育阶段、寄生部位以及人体对寄生虫的防御能力与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感染阶段为幼虫的寄生线虫,当幼虫侵入皮肤时,可以引起皮炎;当幼虫在体内移行或寄生于组织内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或全身反应。 成虫致病多与寄生部位有关,一般均可导致组织出现损伤、出血、炎症和细胞增生等病变。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LM)。 (1)形态:①成虫:虫体为长圆柱状,头、尾端略细,形似蚯蚓;②虫卵:有受精卵(宽椭圆形)和未受精卵(长椭圆形)两种。 (2)生活史: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以空肠最多。 (3)致病:幼虫致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超敏反应。成虫致病:是致病的主要阶段,可引起营养不良、变态反应、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和肠梗阻等并发症。 (4)病原检查:查见虫卵和成虫是确诊的依据,常用标本为粪便,方法有粪便直接涂片法、浓集法(饱和盐水浮聚法、自然沉淀法、加藤厚涂片法)。免疫诊断可作猪蛔虫原体腔液或感染期卵抗原血凝试验(IH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5)流行: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蛔虫病人和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蛔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期卵。蛔虫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理、化等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强,在荫蔽的土壤中或蔬菜上,一般可活数月至一年。 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儿童随地解便是造成蛔虫卵污染土壤、蔬菜或地面的主要方式。鸡、犬、蝇类的机械性携带,也对蛔虫卵的散播起一定作用。人因接触被虫卵污染的蔬菜,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感染期卵;或者食用被虫卵污染的生菜、泡菜和瓜果等而受到感染。人群感染蛔虫的季节与当地气候、生产活动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主要在春、夏季节。 (6)防治原则: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 经典例题 似蚓蛔线虫的感染阶段是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完整)

建筑结构试验09级实验指导书

说明 一、试验报告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原始记录不得涂改,每个学生必须按时独立完成试验报告,(包括预习思考题及试验作业题)。 二、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1.做好试验课前的预习。 2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3试验完毕,清理整理所用仪器设备及环境卫生,填好实验使用登记本,并交给任课老师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如有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三、实验指导书所列试验方法均以现行国标和规范为依据。 编者:陈高 2012年5月

目录 实验一等强度梁实验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步骤 (2) 四、实验记录 (3) 实验二纯弯梁实验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原理 (4) 三、实验步骤 (5) 四、实验结果 (6) 五、实验记录表格 (7) 实验三同心拉杆实验 (8) 一、实验目的 (8) 二、实验原理 (8) 三、实验步骤 (9) 四、实验记录表格 (9) 实验四:偏心拉杆实验 (10) 一、实验目的 (10) 二、实验原理 (10) 三、实验步骤 (12) 四、实验结果处理 (12) 实验五典型桁架结构静载实验 (14)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操作步骤简介 (15) 四、实验记录 (16) 实验六混凝土无损检测实验 (18) 一、实验目的 (18) 二、实验仪器 (18) 三、试验方法及步骤 (18) 四、实验报告 (18) 五、思考题 (18)

实验一 等强度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应用应变片组桥,检测应力的方法 2、验证变截面等强度实验 3、掌握用等强度梁标定灵敏度的方法 4、学习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测量原理 电阻应变测试方法是用电阻应变片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再根据应变—应力关系(即电阻-应变效应)确定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以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的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电阻应变仪将此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此应变值成正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就可得到所测定的应变或应力。 2、测量电路原理 通过在试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可以将试件的应变转换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但是通常这种电阻变化是很小的。为了便于测量,需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电子放大器将信号放大,然后由指示仪或记录仪指示出应变值。这一任务是由电阻应变仪来完成的。而电阻应变仪中电桥的作用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 3、电桥电路的基本特性 a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桥的输出电压U ?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 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轴向)应变) (n ε成线性关系; b )各桥臂电阻的变化率R R ?或相应的应变片所感受的应变)(n ε对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U ?的影响是线形叠加的,其叠加方式为: 相邻桥臂异号, 相对桥臂

结构试验指导书

实验一应变片的选择和应变仪的使用 一、应变片的选择和粘贴 1、实验目的 ①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筛选原则和方法。 ②学习常温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实验仪表及器材 电桥,兆欧表,万用表,黏结剂(502胶),等强度梁试件和补偿块,常温应变片及接线端子,电烙铁,镊子,砂布,锉,聚乙烯塑料薄膜,酒精棉,丙酮,钢尺,划针,引线若干和蜂蜡。 3、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电阻应变片的筛选 ①剔除丝栅有形状缺陷、断栅和缺少引线、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等的应变片。 ②用电桥或高精度的数字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的电阻阻值,进行分组,每组应变片的阻值相差最大不得超过应变仪可调平衡的允许范围之半,一般按0.2Ω级差分组;选择其中一组的应变片进行试验。 ③记录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__________________。 (2)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①在等强度梁上的应变测试位置用钢尺和划针划出应变片的定位线(应变片的粘贴位置由试验课老师确定),再用0号砂布打磨平整,最后用镊子夹住酒精棉蘸丙酮沿一个方向 反复擦拭,直至擦拭的酒精棉干净为止。 ②待测点的丙酮挥发后打开502胶的瓶盖,左手捏住应变片的引线,右手向应变片的基底面涂抹胶水,胶水要涂抹的匀而薄(使用502胶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校正好应变片的粘贴方向并将其摆放好,马上在应变片的上面铺盖聚乙烯塑料薄膜,用手指稍加力沿应变片的一个方向连续滚压挤出多余的胶水和粘接层中的气泡,使应变片粘贴得更加牢固,待502胶固化后将聚乙烯塑料薄膜反折180°轻轻扯下。 ③粘贴好应变片后轻轻地将应变片的两个引出线从胶层中拨离出来,然后用502胶将接线端子紧贴应变片基底的边缘粘贴好。用电烙铁在接线端子上挂锡,再将应变片的引出 线与接线端子焊接牢固,并剪掉多余的引出线。 (3)应变片粘贴质量检验 ①首先进行外观检查。观察粘接层是否有气泡存在及粘贴应变片的方向与应变测量的方向是否重合。若粘接层存在气泡应铲除应变片重新粘贴,方向误差过大也应重新粘贴。 ②利用万用表对应变片粘贴的内在质量进行检查。将万用表拨到电阻档选择与应变片电阻值高一档电阻测量位置,测量应变片的电阻阻值,如果测量阻值与应变片原电阻值相差较大,则视为不合格,需铲除后重新粘贴。再用兆欧表测量应变片栅线与结构间的绝缘电阻,测量的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20 MΩ为合格,否则应变片应铲掉重新粘贴。 (4)固定测量导线 将导线焊接在接线端子上,然后用不锈钢薄片做卡子,使用手提式点焊机将其牢固地点焊在接线端子附近的结构上。 (5)应变片的防护 在应变片、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裸露部分上熔滴一层蜂蜡作为保护层。 4、实验报告要求 ①记述应变片粘贴过程。 ②记录粘贴不合格的应变片的情况。 二、应变仪的使用

检验科质控小组结构框架图

检验科质控小组结构框架图 组长:负责检验科质量控制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质控工作,每年底做好次年质控计划。每月组织科室质控成员开展质控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员:负责本实验室所有质控项目。

一、临检组(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尿常规等) 1、做质控: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凝血、尿常规按时限做质控。 2.处理门诊及住院标本,除急查项目外,先门诊后住院,严标遵守检验项目报告时限,做完标本及时提交审核。 3.严格遵守血常规、凝血复检规则,复检后登记。 4.严校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联系具体到人并登记. 5.检测完毕应后及时清洗仪器,存放试剂,关机。 6. 仪器维护保养. 7.外送项目做好记录. 8.不合格标本要拒收并向相关人是做好解释、记录。 9.月底登记当月血常知、凝血、尿常规室内质控并小结。 二、血库组 1.做质控,血型按需做质控。 2.处理输血患者的血型复检,交叉配血,复检并审核当班人员,血型、抗筛、交叉配血结果。 3.核对输血患者申请单,不合格拒收。 4.监测储血冰箱、血浆冰柜、水浴箱、试剂冰箱、标本冰箱温度。 5. 负责与供血中心协调急诊用血,储血量,做到资源不浪费。 三、生化组. 1.做传控:主化系列项目按需做质控,做校准。 2.仪器保养、维护、做好记录,每天做完批量标本及时清洁。 3.严格执行复检规则.

4.及附清点试剂量,及生化仪耗材,并通报主任。 5.做实标本及时专知审核 6.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联系具体到人并做好登记. 四、免疫组 1.做质控. 艾滋、乙肝按需做质控.并完整保存原始注录。 2.仪器保养、维护,做好记录。 3.严格执行阳性标本复检规则。 4.做好每月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标本及疾控中心育样检测。 5.阳性标本复检,做好登记,并通知相关大夫做好记录,签字。 五、微生物组 1.标本接收:要求无菌试剂盒,尿为中段尿,分泌物要求清洗表面腐物后取深层肉芽组织,痰为深部痰(不能为唾液) 2.质控做ATCC 25923、25922、27853的鉴定及药敏的室内质控,同时做好染液及其他试剂的室内质控。 3.记录好室内温度、湿度、冰箱温度、仪器温度及紫外线消毒记录。 4.记录好仪器保养、维护记录 5.结果为MAS、绿脓、多重耐药菌。要及时报告科室及院感,并作好记录,签字。 6.做好室内质评,收到结果后,及时找出原因并有纠正措施。

初级检验师(寄生虫学及检验)练习

第一章总论 一、A1 1、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除地方性和季节性外,还具有 A、社会性 B、自然疫源性 C、广泛性 D、多样性 E、反复性 2、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A、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B、寄生虫发育和繁殖的方式 C、寄生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全过程 D、寄生虫寄生生活的整个过程 E、寄生虫在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的寄生活动 3、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是 A、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播媒介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D、温度,湿度,地质 E、寄生虫的种类,数量,致病性 4、有些寄生虫完成一代发育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两种生殖方式,这种现象叫 A、幼体增殖 B、世代交替 C、无性或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 E、配子生殖 5、人是蛔虫的 A、终宿主 B、转续宿主 C、中间宿主 D、保虫宿主 E、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6、机会致病寄生虫是 A、免疫功能正常时易感染的寄生虫 B、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 C、偶然寄生虫 D、体外寄生虫 E、暂时性寄生虫 7、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定义是 A、脊椎动物传给人的寄生虫病 B、人传给脊椎动物的寄生虫病 C、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 D、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

E、人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 8、所谓自然疫源地是指传染病(含寄生虫病) A、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地区 B、在动物之间传播的地区 C、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未开发地区 D、在人之间严重传播的地区 E、在首次发现传播给人的地方 9、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是 A、治疗病人 B、治疗带虫者 C、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D、消灭保虫宿主 E、病人和带虫者要隔离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①地方性;②季节性;③自然疫源性。 【答疑编号100014382】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答疑编号100014380】 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寄生虫病的流行基本环节: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易感人群。 【答疑编号100014377】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有些寄生虫兼有以下两种生殖方式才能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和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 【答疑编号1000143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