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云贵片区煤炭资源概况

浏览次数:233次悬赏分:100 |提问时间:2011-3-31 11:11 |提问者:匿名|问题为何被关闭

煤炭资源分布,储量各片区煤种及质量,下辖大型企业情况

其他回答 共3条

一、概况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壤。全省面积38.3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一般海拔为1000-20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南部低,地形错综复杂,切割强烈,形成高山狭谷.滇西北为高山区,海拔一般为2000-3800米,梅里雪山高达 6740米.滇西南和滇南地区,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最低河谷低地仅500米.为亚热带气候. 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有贵(阳)昆(明),成(都)昆(明),昆(明)河(口),广(通)大(理),南(宁)昆(明)等线.主要矿区均有铁路专用线相通. 成煤期有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上第三纪等.其中晚二叠世,一第三纪等为主要成煤期.前者主要分布于滇东,后者分布于大小不等的盆地内.滇东北,滇西地区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煤炭生产基地集中分布于滇东地区,滇西及滇南除一平浪煤矿,小龙潭煤矿外,均为地方小煤矿零星开采. 云南省煤类齐全.1992年底已探明的煤矿及煤产地共251处,探明储量240.8亿吨,其中炼焦用煤40.2亿吨,无烟煤41.4亿吨,褐煤155.5亿吨,其它煤类3.7亿吨,全省保有储量为236.9亿吨,预测总储量为442.6亿吨,其中早石炭世5.7亿吨,早二叠世8.5亿吨,晚二叠世388.8亿吨,晚三叠世20.1亿吨,上第三纪19.3亿吨.预测总储量中可靠级191.7亿吨.焦煤资源主要集中于滇东地区,滇中,滇西地区则较差.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 含煤地层特征下石炭统大塘阶万寿山段;主要分布于滇东,滇东北地区,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系含煤建造,厚几米-140米,一般厚20-50米,含煤0-7层,其中1-2层局部可采. 二叠系:下统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底部有一套陆相-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称“矿山组”成“梁山组”,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也有少量出露。厚约数米-200米,一般厚30米左右。含煤0-5层,其中一层局部可采,上统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峨眉山玄武岩,属海底喷发岩系,厚数十-数百米粉;上部为海陆交互或陆相含煤岩系,在滇东称“宣威组”,在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的部分地区则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浅海相碳酸盐岩。下部则为海陆交互相或陆相含煤碎屑岩系,称“龙潭组”。含煤最多达70余层,其中可采1-18层,可采总厚0。9-22.4米,是省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上三叠统:主要为浅海相至海陆交互相-陆相碎屑沉积.滇中元谋,一平浪,塔甸等地为陆相沉积,厚1800-2000米,底部普家村组含煤3-11层,可采2-5层.单层厚0.8-5.45米,极不稳定:中

部干海资组含煤9-13层,可采1-5层,可采总厚0.8-5.5米.滇西祥云,宾川一带为海陆交互相,厚2000余米,含煤5层(组),可采1-5层,总厚0.8-6.7米.各地含煤性差异较大. 第三系: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内陆湖泊相,沼泽相及河流相含煤建造.厚数十-千余米,一般厚200-300米.含煤一-数十层.可分三个亚期:渐新世成煤范围小,含煤性差,如沧源芒回;中新世含煤性好,形成巨厚煤层,如开远小龙潭,寻甸先锋,上新世成煤范围广泛,含煤性最好,如昭通,跨竹,大猪街。上第三纪系具有储量大,煤层厚,埋浅,不少盆地宜于露采的特点。

(二)煤质特征早石炭世煤质为中灰-富灰,高硫、低磷、高发热量煤。牌号为瘦煤、瘦焦煤、无烟煤。早二叠世煤为富灰(滇南为高灰)、高硫(滇南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煤。牌号为瘦煤、贫煤、无烟煤。晚二叠世为中灰-富灰,或低灰、低硫-富硫煤。滇东宣威、恩洪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了解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种类、利用的状态,了解神州煤炭行业的近况,同时了解怎样写调研陈诉。 二、调研方案 由于现真实情况况的限制,此次调研陈诉的完成只路程经过过程了上网和在藏书楼查阅资料的体式格局。 三、调研实践 4、数值分析 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 神州煤炭资源首要集中在山西省、陕北—内蒙古西部地区、新疆北部和川、黔、滇接壤地区。这四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占9.6%、38%、31.4%和5.3%,共计约占85.3%。而沿海工、农业发达的13个省(自治区)总共只有1686亿t,仅占总资源的3.4%;剩下省(自治区)市约占11.6%。不平衡性又表现在煤炭资源绝大部分数分布于天然前提差,交通未便的地区,且阔别经济发达区。这就注定了从产地到销地煤炭必须经过远程输送。可以认为,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一线以东,煤炭资源的潜力已基本挖尽,此后的储存有的数量和产量都难以增加。 保存储存利用情况 煤炭资源持有储存有的数量按利用情况分类表

持有储存有的数量分类储存有的数量(亿吨)所占比例(%) 持有(表内)储存有的数量8737.18 100 (一)已利用储存有的数量1762.11 20 1.出产在建矿井储存有的数量1687.21 19.3 2.停采停建闭坑储存有的数量74.9 0.7 (二)尚未利用储存有的数量6975.07 80 1.规划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461.66 5.3 2.保举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631.44 7.2 3.可供边探边采储存有的数量68.32 <1 4.可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5202.79 60 5. 近期难以利用,近期不宜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588.65 6.7 神州煤炭资源概况 神州是世界熬头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神州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 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分布特点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高硫煤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上部煤层多低硫煤,下部多高硫煤。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1949年仅产煤炭3243万t,1950年4292万t;1960年达到3.97亿t,1970年3.54亿t,1980年6.20亿t,1990年突破10亿t,1995年达到13.61亿t,1996年增加到13.96亿t,创历史最高年产量记录,占世界总产煤量46.07亿t的30%。1997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产量下降到13.73亿t。中国煤炭产量分布很不均衡。1997年超过5000万t的有9个省区。其中,山西居第一,达33840万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1/4;以下依次为:河南(10520万t)、山东(9090万t),黑龙江(8520万t)、内蒙古(8300万t)、河北(7880万t)、贵州

云南省煤炭简介

云南省煤炭简介 作者:维石商贸日期:2011-8-26 13:57:02 云南省简称滇,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处云贵高原,一般海拔为1000-2000m,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壤,全省面积为38.3万km2,地势西北高,南部低,地形错综复杂,切割强烈,形成高山峡谷。滇西北为高山区,海拔一般为2000-3800m,梅里雪山高达6740m,其西南和南部地区的海拔一般在1000-1500m,最低河谷低地仅为500m,为亚热带气候。本省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有贵(阳)昆(明)、成(都)昆(明)、昆(明)河(口)、广(通)大(理),南(宁)昆(明)等线,主要矿区均有铁路专用线相通。 云南省煤炭资源丰富,是全国南方的富煤省之一。其煤炭在储量、品种、赋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种比较齐全,煤层埋藏较深,分布广。主要煤田划分及分布:镇雄煤田、宣威煤田、恩洪煤田、圭山煤田、一平浪煤田、祥云煤田、华坪煤田。 1.镇雄煤田:位于滇东北,包括镇雄县、威信县、彝良县和盐津县东南一部分。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其次为下石炭统、下二叠统,煤种以烟煤为主。 2.宣威煤田:位于滇东中部,包括宣威市、沾益县及曲靖市西部,总面积为10735km2。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以焦煤为主。 3.恩洪煤田:位于滇东中部,跨富源和曲靖两县市,总面积约3000km2。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煤种以焦煤、气煤为主。 4.圭山煤田:跨富源、罗平、师宗、泸西、弥勒五县,总面积约9000km2,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煤种主要有主焦煤、无烟煤、褐煤和少数瘦煤。 5.一平浪煤田:跨禄丰、易门、双柏、新平、峨山等五县,总面积约6300km2。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干海资组,煤种主要有肥煤和无烟煤。 6.祥云煤田:位于滇中含煤区西部,北起宾川、祥云、弥渡三县,南至元江以北,总面积约192km2。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中部的罗家大山组、上部的白土田组(干海资组)和部分第三纪褐煤,煤种以焦煤、无烟煤为主。 7.花坪煤田:位于滇中含煤区北部,处于宁蒗、永胜、华坪三县境内,总面积约9900km2。煤田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中部的松桂组及上部的大箐组,煤种以气肥煤为主。 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新村村委会的云南煤化工集团云维集团祠堂坡煤矿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1、中国能源开发状况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主要能源的开发深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石油和煤炭的开发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 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前景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成为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 一、煤炭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现有生产矿井后备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第二节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一、我国煤炭资源的地位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将我国煤炭资源与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资源相比,探明的资源储量折算为标准煤,煤炭占85%以上。我国能源禀赋并不乐观,主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采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的一次能源禀赋结构被称为是“富煤,贫油、少气”,但既有的能源禀赋结构造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绝对比重达到约70%,“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欧美国家“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为辅,水电、核能为补充”的情况差别显著。 表1 中国主要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单位 2006年底 占全球比例(%)

储采比 世界平均储采比天然气 万亿立方米 2.45 1.3 41.8 63.3 石油 10亿桶

16.3 1.3 12.1 40.5 煤炭 亿吨 1145 12.6 48 147 图1 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表2

根据BP能源统计,2006年全球煤炭消费比重的平均水平是28%,而我国则高达69%。未来中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的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采用各种清洁、高效的方式优化利用煤炭将是解决能源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途径。 二、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特点 (一)煤炭资源丰富、人均含量较低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至2006年底,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4.84×104亿t标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资源量的66.8%,世界煤炭探明储量为9090.64亿t,储采比为147年,其中储量最大的前十个国家依次为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其中,美国、俄罗斯、中国分别占世界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的27.1和17.3和12.6%。 表3 2006年底各主要产煤国煤炭资源情况排名 国家 探明储量(百万吨) 所占份额(%)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亿吨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亿吨,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产煤4.5亿吨,1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12-13亿以上,其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

云南省煤炭资源概况

一、概况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接壤。全省 面积38.3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一般海拔为1000-20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南部低,地形错综复杂,切割强烈,形成高山狭谷.滇西北为高山 区,海拔一般为2000-3800米,梅里雪山高达6740米.滇西南和滇南地 区,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最低河谷低地仅500米.为亚热带气候. 交通以公路为主.铁路有贵(阳)昆(明),成(都)昆(明),昆(明)河(口),广(通) 大(理),南(宁)昆(明)等线.主要矿区均有铁路专用线相通.成煤期有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上第三纪等.其中晚二叠世,一第三纪等为主要成煤期.前者主要分布于滇东,后者分布于大小不等的盆 地内.滇东北,滇西地区交通不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煤炭生产基地集中分布于滇东地区,滇西及滇南除一平浪煤矿,小龙潭煤矿外,均为地方小煤矿零星开采.云南省煤类齐全.1992年底已探明的煤矿及煤产地共251处,探明储量240.8亿吨,其中炼焦用煤40.2亿吨,无烟煤41.4亿吨,褐煤155.5亿吨,其它煤类3.7亿吨,全省保有储量为236.9亿吨,预测总储量为442.6亿吨,其中早石炭世5.7亿吨,早二叠世8.5亿吨,晚二叠世388.8亿吨,晚三叠世20.1亿吨,上第三纪19.3亿吨.预测总储量中可靠级191.7亿吨.焦煤资源主要集中于滇东地区,滇中,滇西地区则较差.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含煤地层特征下石炭统大塘阶万寿山段;主要分布于滇东,滇东北地区,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系含煤建造,厚几米-140米,一般厚20-50米,含煤0-7层,其中1-2层局部可采.二叠系:下统以灰岩,白云岩 为主,底部有一套陆相-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称“矿山组”成“梁山组”, 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也有少量出露。厚约数米-200米,一般厚30 米左右。含煤0-5层,其中一层局部可采,上统可分为两部分:下部 为峨眉山玄武岩,属海底喷发岩系,厚数十-数百米粉;上部为海陆 交互或陆相含煤岩系,在滇东称“宣威组”,在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 的部分地区则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浅海相碳酸盐岩。下部则为海陆 交互相或陆相含煤碎屑岩系,称“龙潭组”。含煤最多达70余层,其 中可采1-18层,可采总厚0。9-22.4米,是省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上 三叠统:主要为浅海相至海陆交互相-陆相碎屑沉积.滇中元谋,一平浪, 塔甸等地为陆相沉积,厚1800-2000米,底部普家村组含煤3-11层,可采2-5层.单层厚0.8-5.45米,极不稳定:中部干海资组含煤9-13层,可采1-5层,可采总厚0.8-5.5米.滇西祥云,宾川一带为海陆交互相,厚2000余米,含煤5层(组),可采1-5层,总厚0.8-6.7米.各地含煤性差异较大.第三 系: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内陆湖泊相,沼泽相及河流相含煤建造.厚数 十-千余米,一般厚200-300米.含煤一-数十层.可分三个亚期:渐新世成煤范围小,含煤性差,如沧源芒回;中新世含煤性好,形成巨厚煤层,如开远小龙潭,寻甸先锋,上新世成煤范围广泛,含煤性最好,如昭通,跨竹,大猪街。上第三纪系具有储量大,煤层厚,埋浅,不少盆地宜于露采的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 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 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 亿吨标准煤(折合11 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分 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的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 亿吨左右,前 4 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 4 亿吨, 5 位公司占71%;前印度年产煤 4.5 亿吨, 1 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 )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 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 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 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一、红河州矿产资源简介 红河州地处滇东、滇东南、滇西三大成矿带交接部。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很丰富,是云南金属矿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州有矿种49种,已发现各类矿床(点)600余处。有色金属探明储量潜在价值达4000多亿元,霞石矿综合开发的潜在价值达5万亿元,煤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探明各种金属储量2.84亿吨,其中有色金属673万吨,贵金属7270余吨,黑色金属2.77亿吨,稀有金属3.69万吨。非金属矿173亿吨,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43.16亿吨,保有储量41.91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 7.5%,居全省第三位。全州共有煤矿床(点)62处,煤矿区22处,已经形成年产800余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境内煤矿开采条件较好,主要煤矿区均有公路、铁路通过,煤层埋藏较浅、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矿有开远小龙潭煤矿等。小龙潭煤矿储量12亿吨,该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形成6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大型露天开采煤矿之一。 红河州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矿种多,资源配套程度高。已探明储量的30余种矿产具有资源结构上的综合优势,主要金属矿产共、伴生组合多,综合利用价值和就地配套程度高,有利于相互结合发展矿产品化工业、精深加工等矿业延伸产业。二是资源分布广又相对集中。已发现的矿产地遍布全州13个市、县。红河以北地区是锡、铜、铅、锌、钨、银稀贵金属及锰、煤的集中区:红河以南为铜、镍、金、铁及非金属类矿产的集中区;个旧矿业经济区是我州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区,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锡储量居全国首位。霞石储量24亿吨,其中,三氧化二铝5.4亿吨,氧化钾2.82亿吨。霞石开采已列入国务院关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域规划纲要,并通过了省级可行性研究论证,具有长远的开发前景。三是主要矿产在全国、全省资源优势明显。个旧的锡,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一、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65%以上。专家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因此,我国将实行“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实行油气并举,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补充”的国家能源战略。 二、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1、煤炭资源量 (1)煤炭资源总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煤田普查结果,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等18个省的煤炭资源量达4.74万亿吨(排名前四位分别为新疆16210亿吨、内蒙古12053亿吨,山西6830亿吨、陕西292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6%,而该线以南的14个省只有0.32万亿吨,仅占全国的6.4%。 客观地质条件形成的这种不均衡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长期发展态势。 (2)煤炭资源探明储量

截至2008年,我国煤炭保有探明储量为12464.03亿吨。内蒙1、山西、新疆、陕西、贵州五省保有探明储量10148.25亿吨,占全国的81.4%。如果再加上宁夏、青海、甘肃,七省探明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85%。这些省煤炭资源往往又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型聚煤盆地中,从而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2、煤资源分类及地理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无烟煤比例较大,其中烟煤储量最高占总量的75%。 我国虽然煤炭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天山—阴山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以褐煤和低变质烟煤为主,中变质烟煤不多,高变质煤很少;天山—阴山以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河南和华东北部,分布着各种变质程度的烟煤和无烟煤,只有少量褐煤;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南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大部和华东南部,以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烟煤和褐煤有分布,低变质烟煤很少。 三、我国煤炭行业主要特点 资源、产能和消费区域分布差异性明显,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1近年来,查明资源储量增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2008年全国保有煤炭探明储量比2007年增加659.58 亿吨,其中内蒙古和新疆增加545.04亿吨,占全国增量的82.6%。截至2010年,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已 经增加到7323亿吨。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 来源:收录时间:2006年09月02日| 字号:大中小 (一)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 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其中,我国最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所辖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储量6亿t,天津市只有4亿t,浙江省只有1亿t,海南省不足1亿t。不仅资源很少,而且大多数还是开采条件复杂、质量较次的无烟煤或褐煤,不但开发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从而加剧了远距离输送煤炭的压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从目前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大同,到东部和南部的用煤中心沈阳、上海、广州、京津等地,分别为1 270、1 890、2 740和430km。随着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用煤量日益增大,加之煤炭生产重心西移,运距还要加长,压力还会增大。因此,运输已成为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运输问题。只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才能使煤炭顺利进入消费市场,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 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 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很大。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较丰富,以北水资源短缺。据初步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量总量,每年为6 00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4%,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2 865亿m3,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2%左右。北方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水资源多于西部地区。例如,山西、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北方水资源量的7.5%,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仅占北方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8.9%这3个省(自治区)及其周围的陕西、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下,还有一些地区不足250mm,加之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贫乏。据山西井坪气象站资料,晋北平朔矿区一带,1957~1992年平均降雨量为426.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 239.0mm;据陕西神木气象站资料,陕北神府矿区一带,枯水年降雨量仅有108.6mm(1965年),丰水年降雨量为819.1mm(1967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5.7mm(1957~1991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74.1mm(1978~1990年);据内蒙古气象台1951~1980年资料和内蒙古东胜气象站1981~1993年资料,东胜矿区一带,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 044~3 186h,历年平均降雨量为281.2~401.6mm,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 082.2~2 535.0mm。年蒸发量均大于年降雨量的4~5倍以上,而且地处我国西部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干旱或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与此相反,这些地区却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埋藏相对较浅,煤质好,品种齐全,是我国现今和今后煤炭生产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现今与未来煤炭供应的主要基地。据统计,位于这一地区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6省(自治区)共有煤炭资源量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埋藏深度浅于1 000m的资源量为2.24万亿t,占全国同样深度煤炭资源总量的83.8%;截止1996年末,共有煤炭保有储量7 807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77.9%。

云南省煤炭资源概况

《法制在我身边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六中队斜桥镇红卫小学 (一)、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法律知通过学生发挥个人所长编排与法制有关的节目,识、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从而做到“懂法制,懂道德,无违法,无犯罪”。 3日年12月 2010(二)、活动时间六年级(三)活 动地点(四)、活动准备、学生排演节目1 课件、电视机电子琴、录相片、CAI2、(四)、活动内容一、主持人宣布开会;你有没有想过,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每天早晨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是什么使你安静地来到学校;当你在课堂上汲取丰富的知识的时候,过,是什么带给你良好的学习条件;当你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购买心爱的玩具时,又是什么使你买到了货真价实的商品?对,是法律!法律是生活的保障,法律是幸福的源泉!人民的生犯罪分子日益猖獗,试想,在一个没有法律或者法律不健全的国家里,那将是一片多么可怕到处坑蒙拐骗,到处杀人放火,命和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懂法制、守法、用法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懂法、的情景啊!所以知法、懂道德、无违法、无犯罪是我们每一名小学生应具备的条件。 1 主题班会现在开法制在我身边主题班会》《携手迈向光明大道------下面我宣布始。二、相声:《其实你就是》 A:哎,张洲!你去哪儿?老师让咱俩排相声哪!B:相声那么简单还用排? A:你词都没记熟,还简单呢! B:张欣请我去币厅。听说那儿新加了一个游戏,老刺激了!你和我一起去吧!:算了吧!你今天去币厅刺激,明天老师该刺激我了!A :得了,得了,还有十几分钟,和你练几遍就是了。B 哎!许林,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什么人? A :就是在自己的学业上刚刚有了那么一点儿成绩,由于不守法,进去了。 B A:没注意。(手机铃响了) B:哎!啊!张欣啊!行,行。好,好。再见! A:哎,混得不错呀!什么时候配上手机了?当心让老师没收了。:我抢……啊不,我大哥倒手机的,这玩意他有都是,你要不要?也给你弄一B 个?免了吧!咱们还是练相声吧!:谢了!A B:哎!许林,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什么人?A B:就是在自己的学业上刚刚有了那么一点儿成绩,由于不守法,进去了。:好像有那么一两个。(手机铃再次响起)A 2 :啊,李双龙啊!明天下午去网吧?没问题!好,明天见!B :明天你又有事?我们的计划全被你打乱了!A B:行了,再来两遍吧! A:希望别在来电话了! B:哎!许林,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 A:什么人? B:就是在自己的学业上刚刚有了那么一点儿成绩,由于不守法,进去了。:是有那么一两个。(手机铃又响了)A:啊,没钱了?没问题,明天我朝我们班的富婆要点儿……她敢不给!行,明B 天见!:张洲,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A :什么人?B :就是在自己的学业上刚刚有了那么一点儿成绩,由于不守法,进去了。A B:好像有吧! A:其实你就是一个。走,跟我到老师那里去一趟!三、演讲:《争做知法守法小公民》同学们:日,《光明日报》12 月2000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年分以上,回到报道:河南省一名小学生,因为自己的考试成绩没有科科达到90,因为自己没有被评为长春 市一名小学生,“三好学生”竟被父母活活打死;家后,竟把老师打了一顿。这些事例以前我也看过一些,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所以,青少年知法,守法,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3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贵州省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况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理座标:东经104°-109°北纬25°-29°,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由乌蒙山、大娄山、苗岭、武陵山构成全省地势骨架,西高东低。主要有乌江、北盘江两流域,分属长江、珠江水系。以贵阳为中心有滇黔、川黔、黔桂等四条铁路及公路与邻省相连,各县及公社多通公路。含煤地层在全省分布广泛,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左右,划分为20个煤田。黔西、黔中及铁路沿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至一九九三年底止全省保有储量:4983017万吨;预测储量(可靠级)864亿吨。 二、含煤地层特征 一、下古生界含石煤地层: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最主要的是寒武系牛蹄塘组。分布于黔北、黔东北、黔东南等地,总厚26-313米,平均170米左右。含石煤总厚10-20余米,发热量400-800卡/克,个别高达3000卡/克。常伴生磷块岩及钒、钛、钼、镍、铀等稀散放射性元素。 二、下石炭统大塘组:总厚19—992米,一般200-500米。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威宁、毕节、纳雍和黔东南贵定、龙里、都匀、荔波等地。由页岩、砂质页岩、石英砂岩地煤组成。威宁、荔波、都匀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含煤1—10层,可采1—2层,厚1.2—1.5米。煤种:厚煤—无烟煤。 三、下二叠统梁山组:除黔东北思南等地缺失外,其余地区普遍沉积。总厚0—300余米。为泥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和煤层组成的滨海相沉积。黔西北水城、毕节以西,黔东南凯里、从江、黎平等地煤层发育较好,地层一般厚10—50米,含煤0—7层,一般可采1层,厚0.63—1.0米,煤层呈透境状、串珠状。为气煤—无烟煤。 四、上二叠统龙潭、长兴组:总厚53—852米,一般213米(修文)—439米(格目底)。除黔东南—隅外均有分布,为一套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地含煤地层。由北向南厚度为:桐梓113米,息峰229米,贵阳320米,紫云852米,册享332米;大致有薄—厚—薄的变化。自西向东分为三个相区,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含煤0—60余层,一般可采1层(天柱)—41层(格目底),煤厚0.5—34.1米。 (一)过渡相区:分布于毕节、水城、盘县一线以西,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偶夹泥灰岩和透镜状菱铁岩。一般含煤40—50余层,可采十余层,多分布于煤组中上部,厚5.16—32米。煤质:中灰、低硫—中硫。煤种:气煤—无烟煤。 (二)海陆交互相区:位于过渡相区以东,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西。由碎屑岩、灰岩、煤层组成,灰岩层数、厚度自西向东递增。煤组厚度、煤层层数变化较大,六枝矿区煤组一般厚360米,含煤8—32层,可采一般6层,厚12米左右。多为中灰、中—高硫煤。以无烟煤为多,也有部分烟煤。 (三)海相区:桐梓、贵阳、兴仁一线以东地区,自西向东龙潭组逐渐过渡为吴家坪组,以灰岩为主,夹碎屑岩、煤层。含煤1—数层,可采1层,厚约1米。为中灰、富—高硫煤。煤种:肥—贫煤。 五、上三叠统二桥组:总厚70—1460米,分布于黔北、黔西北及贵阳地区。分贞丰型和郎岱型。 (一)贞丰型: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灰岩、泥灰岩,含煤2—80层,可采0—4层,厚0—5米。中灰、富—高硫;气—肥煤。龙头山向斜本组厚1389米,含煤22层,可采4层,厚约5米。 (二)郎岱型:碎屑岩夹煤线、薄煤、炭质页岩,一般无可采煤层。六枝郎岱本组厚334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原创)煤炭产量2010年03月29日 1、我国煤炭资源漫衍状态 为止1999年底,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为10 062.5亿t,其中漫衍于秦岭——大别山以北的为9 083.4亿t,占90.3%,漫衍于太行山——雪峰山以西的为8 747.85亿t,占87.0%。其中晋、陕、蒙三省(区)为6 458.51亿t,占64.2%。我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漫衍总身子骨儿式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从而形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消费格式。 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云南、安徽六省(区)储存有的数量占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7.6%,六省(区)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占根蒂根基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4.8%,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六省(区)资源量占资源量总额的87.80%。 二、煤炭资源的煤类煤质特征 1.煤类漫衍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煤类齐备。但各煤类数量和地舆漫衍差异较大。 ①炼焦用煤。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炼焦用煤有2 645.11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的26.3%。其中气煤1 223.22亿t,占炼焦用煤总额的46.3%;肥煤330.34亿t,占12.5%;焦煤616.84亿t,占23.3%;瘦煤421.23亿t,占15.9%;归属炼焦用煤而未分小类的53.48亿t,占2%。上述数值表明,我国炼焦用煤在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比例较少,只占1/4,且其中半壁是气煤,而强粘结的肥煤、焦煤只占炼焦用煤的1/3,炼焦用煤还受灰、硫、磷等有害身分及可选性影响,炼焦用煤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真正可作炼焦配煤的不足1/2。在地舆漫衍上更为不均衡,炼焦用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华东区,两区占全数炼焦用煤75.6%。其中山西、安徽、山东、贵州、黑龙江、河北、河南等七省有2 222.09亿t,占炼焦用煤总量的84%。各大区中炼焦用配煤的煤类赋存也很不般配,如东北就缺肥煤和瘦煤,华东缺焦煤和瘦煤,中南缺气煤和肥煤,西南缺气煤和肥煤,甘、宁、青、新缺肥煤和瘦煤。 ②非炼焦用煤。全国煤炭资源/储存有的数量中,非炼焦用煤有7 289.8亿t,占资源/储存有的数量总额的73.7%,其中贫煤589.70亿t,占8.1%;无气煤1 130.52亿t,占15.5%;弱粘煤161.23亿t,占2.2%;不粘煤1 619.1亿t,占22.2%;长焰煤1 488.46亿t,占20.4%;褐煤有1 312.26亿t,占18%;未分煤类的非炼焦用煤及天然焦988.53亿t,占13.6%。总体来讲,低变质气煤,包括弱粘、不粘、长焰煤,它们占非炼焦用煤的58.2%,其次是褐煤和无气煤。非炼焦用煤的各煤类在地舆漫衍上也极不平衡。无气煤首要漫衍在晋、陕、蒙和西南区占81.3%。其中山西(434.36亿t)、贵州(361.39亿t)两省就占70.3%,首要漫衍在山西阳泉、晋城矿区和贵州的织金、纳雍、毕节、大方等矿区。而东北、西北区无气煤则很缺乏。首要作为非炼焦用煤的低变质气煤(弱

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 云南简称滇或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70万年前云南就生活着“元谋人” 等原始人类,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悠久。云南的行政建置和区划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北与四川、西藏两省区相连,东和贵州、广西两省区接壤,南、西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为邻,介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1'~106°12'。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人口3697.2610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1/3。辖7地区、8自治州、2地级市、9县级市、85县、29自治县。省会昆明市。 矿产资源 云南地质构造复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均甚丰富。非金属矿以煤分布最广,其中古生代煤田以石炭二叠纪最为重要;中生代煤田主要产于三叠纪;新生代煤田产于第三纪地层中,以褐煤为主。磷矿形成于寒武系初期的梅树村组内。岩盐、钾盐、石膏等非金属矿则形成于中生代。金属矿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种类多,储量大,尤以个旧锡矿、东川铜矿以及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钛矿著名于世,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形在以燕山运动影响较大。铁矿有形成于早期变质岩中的,也要形成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浅海相沉积铁矿。 冶金工业以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为主,是中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其中,个旧锡矿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位,享有“锡都”称誉;东川、易门、永胜为主要铜产地。东川铜矿所产的铜色泽如银,称“云

铜”。兰坪铅锌矿储量大而集中,品位高而易开采,冶炼规模也较大,其次为会译等地。钢铁工业中,以钢、生铁、钢材产量增长最快。其中优质和小型型材基本自给有余。安宁附近的昆明钢铁厂已发展成为包括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部门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 云南省矿产资源分布:铅、锌、锗、铟、铊、镉、磷、蓝石棉、锡、铂、银、钾盐、砷、硅灰石、水泥配料用砂岩、硅藻土、铜、镍、钴、锑、化肥用蛇纹岩、盐矿; 有色金属矿产锡矿:集中分布在个旧、文山和保山地区,滇西已探明大中型矿8个,可望建成新的锡业基地。 铅锌: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 铜矿:现已建成东川、易门、牟定、大姚等4个大中型铜矿生产基地。新平大红山铜矿,探明储量155.64万吨。 锑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地区。资源远景201万吨。 钨矿: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地区,除麻栗坡、中甸钨矿已开采外,多数属伴生矿,矿石品位低,利用较困难。 镍矿: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因76%的储量为硅酸镍,选冶技术尚未过关,暂难利用铝土矿:云集中分布在昆明、文山地区。 铁矿: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昆钢附近。 锰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地区钛砂矿:集中分布在昆明、保山地区,在昆明附近的武定、禄劝、富民一带发现的特大型钛砂矿,品位高,且易采选,地质储量1400万吨,是目前我国最好的资源远景区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