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寻找创造力——《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实录

https://www.doczj.com/doc/734677240.html, 张广祥主页、中国语文名网“语文素材”小学语文教案专页

一、故事引题

师:今天我想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

生:喜欢。

师:什么故事呢?就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没有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你们会唱卖报歌吗?

生1:生表演。

生2:唱卖报歌。

师: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生惊讶,李秉哲也卖过报纸?)

(师开始讲述这个故事)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师:从这一故事中,你们发现到什么?

(生回答,师暂时不做评价)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这个小故事很相似,(师大声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李秉哲的这一故事是很感人的,也是孩子们很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素材。而李秉哲的这种卖法,中国近百年的卖报史中还没有发现,虽然没有必要学习李秉哲的这种方法,但孩子们完全能够理解李秉哲从小就善于动脑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这种特殊的卖报的方法),这也许是这一课应该让每个孩子懂得的。从课堂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故事把全体学生吸引过来了,所有的学生都有一种惊讶,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感觉他们感触到了李秉哲卖报的聪明智慧。这是笔者在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为孩子们敲的第一次锣声]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师: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生1: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生2: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

生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4:我不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特别是魅力一词的解释。

生5:我不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没有孩子们自由的读,就没有孩子独立的获取。通过学生自由式的多读课文,其实是老师对学生的相信。许多老师这一步骤教学是不放手让孩子自由读的,不给学生十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如此

阅读,语文教学的意义也不大,这是笔者实践得出的。而在一些公开课上,这一时间多是被许多阅读花样占据,的确看得出十分热闹,其实好多学生,特别那些特困生是难以受益的。所以,笔者坚持放手让每个孩子自由读,而我也利用这一时间重点地指导那些特困生。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读出孩子们已经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帮助,还有哪些获得能够共享……]

三、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师:请同学们拿出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请同学们不要一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察观察再切第二个,再观察再切第三个、第四个……

(生练切)

师:请汇报自己切的情况。

生1:我第一次拦腰切没有切出(该生举起第一次所切的苹果),因为切的偏顶了。

生2:我第一次拦腰只切出了四角星(该生举起所切的苹果),因为位置也不好。

生3:我是两次才切出来的。

……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苹果,绘制一张图谱,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才能切出苹果。[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该指的是什么地方。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小组一个一个切,观察后再切。笔者对此做过多次尝试与测量,最好是在苹果高的黄金分割点上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而让学生绘制图谱也有利于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让孩子动手绘制也是给学生敲的第二声锣]

师: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

师:请用课文的话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

[全体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因为魅力这个词不好解释,而本课学习,如果每个孩子不能真实的理解这个词,孩子也很难理解本文作者告诉学生们的创造力。所以在这点教学上,我没有忙着让孩子回答,而是要求他们反复读课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然也允许学生借助有关手段来理解这个词] 生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结合课文与辞典中的解释,感觉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的,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段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生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创造力。

生3:读完这篇文章我知道,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了,而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师4:我反复读了第1、2、3自然段,从邻居家的小男孩“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

师5:从第4、5自然段中作者发自内心的话,可以读出作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师:听了你们的说法,看得出你们已经解决了许多问题。怎么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我想你们一定能够自己理解。

(生读自悟)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没有让任何一个同学来说自己的理解,因为我想让孩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理解的秘密。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孩子们阅读几遍后不需要老师的讲解都能理解作者所写的这句话,这也就是“恍然大悟”]

四、让每个研究起来

师: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两个问题。

[因为参考书中没有告诉这个五角星是由谁最早发现的,而了解这一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而在课前,我也没有刻意准备,所以就有了如下的上网搜索过程]

1、寻找这个极具创造力的世界名人

(学生们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苹果里的五角星”,回车后,很容易找到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五角星的人,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知道这个人是美国迪·恩·帕金斯的儿子。此时我问:“你知道他的儿子叫什么的吗?”学生继续上网查找结果没有找到答案。虽然没有找到,但孩子们仍然是高兴的,因为他们已经在前面的阅读欣赏中领略到这个孩子的创造力)

2、探索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

通过学生反复的研究与不断的切苹果观察思考,孩子们有着下面的说法:

生1: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

生2:不拦腰切能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生3:不拦腰切也是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生4: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

师:(此时的我坐不住了,我的灵感来了,我大声说)亲爱地同学们,太感谢你们了!我听出来了,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少了创造发明……我被你们真正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而高兴,你们创造性的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感动了我。我想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发现的喜悦之情,用你特殊的那份感情,重读这篇文章。

[这是本课之中学生自己敲的最响的锣声,是震耳欲聋的锣声。在学生重读之中,孩子们陶醉的时刻,80分钟的下课铃声响了,我没有说话,悄悄地离开教室,这是一节没有再见的课堂,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孩子们那高声诵读没有停止……]

总析: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简单每个孩子都能认知的文章。自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这篇文章以来,我听过许多老师上过这节课,也听过一些特级教师上过这篇课文,总的感觉是孩子们很快会忘记这篇文章,孩子们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我已经记不得这篇文章被我读了多少遍,但每一时段的阅读我都有新的感觉,都有着那种冲动,来到玉峰学校,面对我的教育对象,我决定用几年积累的想法来教。我虽然不可能让每个孩子终身运用这种思维,但与孩子的数次交流中,每个孩子是有着变化,因为这篇文章是每个孩子自己努力获得的,通过自己动手理解的。

为了上好这节课,给孩子持续的思维空间,我把两节课调在一起,这是我教这篇文章的第一步。如此教学之后,我还就这篇文章与孩子们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谈话交流、对话,在交流、对话中,孩子们很兴奋,有着许多想法,这是第二步教学。通过笔者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自认为语文课的每篇课文都应该是教学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过去所听的这课教学中,许多老师教成了终点,所以这课的教学之后,我始终要求孩子沿着起点走下去,一是搜集相关材料,二是观察身边的世界,三是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自我分析自己的发现。这是本课教学的第三步。

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位老师应该有综合的理念,而我坚持用这种理念来教,时间不是一两节课,而是三个星期。教完之后,孩子有多少变化,我没有过多的研究,因为这种变化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

的,不是马上显现,而是终身受益。综合实践活动理念,是培育孩子终身学习理念的好方法,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有着这样的思考。

《苹果里的五角星》太简单了,只因为简单所以难以在孩子心中留下终身型印象,这一课有两个词,一个是魅力,一个是创造力,我的这课教学理念就是让孩子有着终身的感受、终生型记忆、思考这两个特别有价值的词。

《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案

[作者:xxz1976 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3 热★★★]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怎样做,就会有所创造,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苹果里的"五角星"》

这篇课文,请大家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师已经把课文中的小故事拍成了录像片断,请大家认真、仔细地观看录像片断,

要边看边想,看完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讲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发现了一些问题。老师把你们想知道的问题作了归纳。下面请你们带着问题,轻声地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再小组展开讨论。

1、大屏幕出示问题,学生自读。

⑴小男孩是怎样把苹果里的秘密告诉我的?

⑵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留到后面讨论)

2、讨论第1个问题,讲读第一段。

在小男孩切苹果给"我"看时,说了些什么?"我"又是怎么回答的?请大家到课文里面去找一找。

⑴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

小男孩大哥哥

"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

"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⑵组织学生照小男孩的方法,切苹果。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亲自动手找一找苹果里的五角星,并请学生上来板演切苹果的方法。

⑶请学生补充"我"讲的话,有感情地进行对话训练。

⑷请学生上台表演第一段的情节。

3、讲读第二段。

过渡:同学们演得都很精彩,那么你们平时吃苹果时是怎样切苹果的呢?你能切给大家看看吗?(学生板演)这一种切法书上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的?(板书:循规蹈矩)小男孩换了一种新的切苹果的方法,拦腰切苹果。文中的"我"想到了什么?请大家读课文的最后1小节。

⑴大屏幕出示最后1小节话,讨论。

①使我深有感触的是什么?(引读)

②"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板书:鲜为人知)

③你从哪句话可看出苹果里的五角星有那么大的魅力?

④"我"还想到了什么?

⑤往小处说,么是创造力?

⑥你认为什么是创造力?

⑦你们能举一些有关创造力的事例吗?

⑧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⑵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1小节。

三、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创造力,初步懂得了怎样做,就会有所创造。其实创造力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四、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用"苹果核、秘密、孙悟空、种子、机器猫"等词语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刚才编的故事都很好,可见同学们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大家把这种创造力带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附:板书设计

17、苹果里的"五角星"创造力

循规蹈矩鲜为人知

作者:袁新华

第八册第二单元《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晰”、“魅力”造句;情意: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板书设计:

常客显示新本领拦腰横切

17 苹果里的{清晰看出从未见过更没想到}创造力“五角星”深有感触有魅力传秘密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执教: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颜宏京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循规蹈矩”一词为切入口,体会文中切苹果的两种不同方法,逐步感悟“创造”的

真正含义,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笑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前几天,颜老师让咱们班的同学用三言两大语说说颜老师的外貌,大部分同学都这样写:我的鼻子怎样,我的眼睛怎样,我的嘴巴怎样……最后总结出:颜老师还是挺潇洒的。可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写:你认识刘德华吗?如果你见了我们的颜老师,你一定会说:刘德华这人怎

么会长那么丑呀!

这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写作文

的方法,或是换一种拍马屁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他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创

造”。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问:你觉得题目怎样?(有意思)再读题,要读得有意思。

二、复习字词,引出“循规蹈矩”

1、听写本课五个生字,订正,认读。

2、给五个生字组词(课文中的词语),认读。这些词语中你最难理解的是哪个词?(循规

蹈矩)

3、谁知道什么叫“循规蹈矩”?

我们理解词语有两种方法:一是查字典,二是联系上下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带有“循规蹈

矩”的那句话,认真地读一读。

指名读。

指名回答:什么叫“循规蹈矩”?(遵守规矩)

4、想想,生活中那些做法属于“循规蹈矩”的做法?

例:每周一升旗仪式;每天早晨起来漱口;烧饭总是白米加白开水……

三、比较做法,初步体会“创造”

5、那么,课文中“循规蹈矩”的做法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竖切苹果,请同学上

黑板画图示范)

6、课文中不“循规蹈矩”的做法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横切、或拦腰切苹果,再

请同学上黑板画图示范)

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什么?(发现里面有“五角星”)

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发现、收获)

这也是什么的结果?(创造)

板书:创造。齐读:创造

7、指名读3、4自然段。利用文中插图指导朗读。

8、你觉得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怎样?

他怎么会想到这样切的呢?(用表示估计的一个词:也许)

四、读悟感触,深入领会“创造”

9、作者对这件事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找出关键的一句话)

反复指名读这句话。

读懂了吗?懂得什么了?什么叫往小处说?往大处说呢?

10、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老师有过:通常人们炒蔬菜不放酒,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有一次我炒蔬菜放了点儿酒,竟然发现炒出来的蔬菜更加碧绿、更加可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

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炒蔬菜的方法。

学生照着老师讲的自由说,先练说,再指名说。

五、练习造句,实践总结“创造”

11、回过头来理解“清晰”和“魅力”,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注意:当学生造的句子雷

同时,要提醒学生:创造。)

12、总结语: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无处不需要创造。愿我们每一个同学从小敢于创造,

学会创造,将来用你们善于创造的双手去改造整个世界!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中创造性教学 于2021年7月21日~7月31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我参加了奥尔夫教育一级教师资格证书课程班,其中共有5名老师讲课,分别是:李燕怡老师,讲了主要的乐器“竖笛”;《回顾与展望》等。方曦老师主要讲了,舞蹈;声势的动作;奥尔夫乐器的应用;教具的应用等。莫卉卉老师主要讲了,舞蹈;卡农;创编等。曹利老师主要讲了舞蹈;乐器(自制乐器、音条乐器);创编等。宋丹老师主要讲了,舞蹈;乐器他所教授的学生都是特殊儿童。几天的课程中,创编的过程都必不可少,可见奥尔夫的创造性体现的很多,主要的想说一下奥尔夫教学法的创造性,以及如何奥尔夫的创造性实践。 一、奥尔夫的生平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等,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奥尔夫晚年一直居住在乡间亚梅湖(Armmersee)岸边的房子。他不管去哪里讲演会这是参加演出等活动,都要回到湖边安静的家园,沉浸在大自然中,并重新获得精神与创作的活力。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 299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冯府龙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61011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的教学思想正从“体质教育”向“终身体育与健康”的现代体育思想转变,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为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更快适应当今教育发展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实践与思考 作者介绍:冯府龙,男,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表演系教师。 体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表现在突出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念、突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突出以活跃体育氛围和增强学生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突出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等。这一系列教育观念改革都需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实现,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使我们体育工作者深感忧虑。为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能够更快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笔者之见,以推进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去学习。要找到学习的方法其实也不难,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美国教育学家格林伦将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单向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着做;第二种,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问答;第四种,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传统的单向交流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现代体育课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间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1)教学生基础、系统的体育知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3)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定点投篮练习,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而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在旁观察。结果,一部份学生会很听话的排着队在罚球线上投篮,认真地像是完成任务;而另一部份学生三五个一组就开始定点投篮比赛了,热情越发的高涨。两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形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当今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会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后能够触类旁通。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简单地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已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化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更多希望的是通过与人相互交流促进,获得知识。但我们也不得不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盲目、盲从、心浮气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胡灿云 研究基地学校:桃江县第七中学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顺仇平叶凤君安娜 李敏杨志军罗晴胡仪 胡灿云胡浩良胡梦君钟志红 夏亚夫龚伟民彭艳红漆放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0年8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参加教育工作19年,从事专职音乐教学13年,02年开始从事高中《音乐欣赏》即现在的《音乐鉴赏》教学。尽管专职音乐教学经历时间较长,但音乐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尽管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但主持课题尚需专家全面指导。 为完善研究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顺利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下面,我作开题报告,请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审议,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的子课题。 一、关于母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由省教科院音乐教研专家薛晖主持的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其研究目标:一是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体系,丰富音乐学科教学论;二是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其研究内容:①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研究综述。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研究。③以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④研究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⑤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与管理研究 其子课题有: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活动或思想的执行者,而要以一种主人翁的方式来应对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如何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近两年来,在竭力品读新课型、新课标之余,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尝试,我认为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更应当注重感情的交流。教师温和亲切的微笑,充满信任的目光,热情洋溢的鼓励,往往能形成无可比拟的教育优势,激起学生探求的欲望,让创造的火花在他们活跃、敏捷的思维中迸发。在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要始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学生。不但尊重他们含苞欲放的智慧、情感和志趣,也要尊重他们可爱的单纯和烂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也要尊重其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尊重是一种情操,它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桥梁,也是创设宽松、温馨课堂气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以尊重,让他们感到师生人格的平等对他们未来的影响,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朗读。通过读,从语言文字中发现、选择、摄取信息,从而打破叶圣陶所批评的“不闻学生书声琅琅,只闻先生串讲分析忙”的局面。不可否认,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质疑”、“思疑”、“释疑”。必要时,从思路、方法上给以正确的点拨。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 创造性实践能力是将思维意识和设计转化为行动,把精神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教师应大胆地把学好语文的主动性教给学生,发挥他们的内因作用。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 每天讲一句名言。让学生先口头表达自己对这句名言的感受,然后由两个同学给其评分,其余同学可挑错,让每个同学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因大家很乐意挑错,并能从中享受着表现“自我”的欢乐。 以课文为依据,运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凡是刻画人物外表形象的课文,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心声》等,可让学生给主人公画幅肖像,并告诉他们光画外貌还不够,还需要理解人物内心世界,画出来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同学们在画画中不仅得到审美愉悦,而且,还深入分析了课文,还可以用给主人公写自传或传艺的方式,深入挖掘任务的内心世界。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教学 旺苍县三江镇中心小学校何长清 当代,素质教育不仅全民熟知,而且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随着国力、经济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追求的目标。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造性教育。而要有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学就无疑成为了关键。创造性教学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消化、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过程,它更是一个教师用创造性的课堂语言,活动设计和合作方式使学生得到知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活动过程。实际上,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对于教师,运用创造性的手法是学生轻松,自如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在所设立的创造性的环境中得到提升和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教学具备以下特征: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呈现的主要媒体,是学生和知识间的过渡桥梁。教材呈现了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但对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和开发,教师却运用很少,如何进行创造的使用教材呢? 首先,创造性的挖掘教材深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式教学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首选。依据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教师按造书本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本表面知识。实际上,这种机械式传教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性的教学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注重潜在知识的挖掘。 其次,大胆的教材质疑,是实行创造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的平常教学活动中,墨守成规的遵照书本例题和内容完成我们每一课时,是我们常见的教学模式。那么,我们对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是否贴近生活,这是我们教学中值得思考的。 最后,创造性的安排讲授顺序。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衔接,利用知识的前后联系进行教学,会使教学井然有序,浑然天成。所以在具体的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跳跃或根据知识点的联系程度进行选择性教学也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法。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创造性成为体现一个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对于创造性教育而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勇于探索和尝试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其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营造教学氛围。实际对于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存在一个情景氛围。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离愁,如语文课本中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是团结,友爱,互助。如四年级数学中学生们合作栽树。通过互相配合找出总长度,间隔距离,棵树之间的关系。或许有的情景氛围是勇敢,自信和较强的模仿能力的表演。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每一次单词的表达,都需要学生战胜胆怯。其二、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学会最大化的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资源利用的充分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而在这其中,对于山区的教育更为突出。由于没有优质的教学设施,也没有很贴切的教学器材,所以,创造性的使用本地资源,使所有资源(器材)合理地融入教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要求挖掘学生的潜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于人才来说,具备创造性无疑会受到社会的亲赖。怎么才能使学生具备创造性,挖掘学生潜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过程的探讨和经验性的传授,减少对知识结果的直接传授,将对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得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能力的养成。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发表时间:2011-06-20T17:05:37.660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淑梅 [导读] 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像力才会有创造力。 李淑梅(河北省武安市职教中心河北邯郸056300) 摘要: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转变观念,走改革之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学。在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课堂环境,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创造表现的机会等都是实现目的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创造性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竭动力。”音乐在培养创造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创造人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一方面的认识与做法: 一、明确创造及创造性教学的意义 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智力能力的最集中的表现。创造性的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产品,也是思维的个性特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是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创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创造行为,产生创造性成果,从而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并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活动。创造性教学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它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保证。(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能力,它是实现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想像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像力才会有创造力。想像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因子,也是创造的前提。不仅艺术创造离不开想像,科学创造同样也需要想像,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音乐是情感艺术,学生的想像力正是借助情感得以伸展。在学习弹奏《小松树》时,我首先布置学生去想像植树形象,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植树的录像,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茅塞顿开并表示自己一定要与松树比高低。待看完录像后,让学生根据劳动情绪和植树内容自由想像创作,如上山时的心情、植树的过程、同学们嬉戏的情景……再通过启发、提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像创作,学生积极投入。这样,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就能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的多。”音乐欣赏如果只靠耳朵是远远不够的。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对学生来说有一段较大的感知认识距离。我在教学中根据乐曲本身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设法缩短这个距离,让学生说有所指,听有所思,在认识上建立一个自认为可以捕捉的形象并逐步鲜明起来。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开启各自的想像力,通过艺术欣赏,体验及键盘乐器弹奏,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发展形象思维和直觉,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及其有益。例如:在《梦幻曲》教学中我先做了个沉睡中露出甜甜笑容的动作,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出一个问题:“你们都做过美丽的梦吗?”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这时让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学生即随着音乐做出各种做美梦的姿态。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同时也为欣赏主题音乐做了铺垫。学生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欣赏的兴趣大大增强,个性表现充分,创造潜能并发。 四、创造表现的机会 自信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特别是那些音乐感不强的学生,我总鼓励他们,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和学生热情,让每个学生永远自信。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准确地把握各种节奏型,会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感受乐曲的情感。在教学中具有特性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用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同时,我还将打击乐引入课堂。在赏析器乐曲《瑶族舞曲》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人轮流执一件打击乐器,通过敲击节奏,将自己对乐曲情绪特点的理解即兴表演出来。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纷纷上台表演。有两位同学还将已会弹了的《瑶族舞曲》给同学们做了现场表演。虽然演奏水平不很高,每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得到了亲自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对乐曲的欣赏水平。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学这门课和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被激发,教师要做到“五好”。第一,教师在上课前要课备的好;第二,基本功要扎实,知识渊博,教学态度要好;第三,上课时要讲普通话,语言生动表达得好;第四,教师进教室衣着整洁,精神面貌要好;第五,教学方法新颖,选材科学,学生积极参与,师生配合要好。 总之,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转变观念,走改革之路,使音乐更好地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为支持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服务。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教学策略的某次突破,或是某个学生偶尔的创造体验,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造实践,只要我们不断更新、不断努力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做得更好!

通过实践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感悟

演讲稿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感悟、对教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我国历来就有许多人们熟知的关于教师的评价,如: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外对教师职业也有类似的评价,比如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是教师,然后才是体育教师,首先是教育工作者,然后才是体育工作者。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我认为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重、难点,同时多向同行、专家请教、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

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实践——思考一一创造一一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是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体育运动,让他们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师需要创新,而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把每个孩子视为一个创造的个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空间。在教学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有着三年体育教学工作经验的体育教师,我对教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就是:转变角色,尊重个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我自己的感想: 一、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二、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资源、捕捉课堂资源。课堂互

《中学音乐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小课题实施计划

《中学音乐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小课题实施计划《中学音乐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小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中都提到“弘扬民族音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初中学段目标中更是提出“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二、实施研究课题的措施和方法: (一)成立课题小组,加强研究课题的组织,申请立项,落实课题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诚聘课题组顾问,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三)加强课题研究人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初、高中音乐学科教学规律,针对初高中教材中有关古曲部分的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对稳定的、可操作性的古曲教学模式、方法,对设计、组织和调控古曲教学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为主。 三、实施研究课题的步骤: 历时两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2009 年9-11 月:签定《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合同书》;理论学习、分析教材,研究古曲教学中的深层激励策略、创造发展策略的理论根据;教学乐器以及各项物资的准备 实施阶段: 2009 年12月-2010 年2月:设定关于古曲教学的调查问卷,进

一步收集学生资料,分 析学情;根据选定的初、高中教材内容,针对课前导入、新课教学、拓展总结等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反思总结 总结阶段: 2010 年3月-2010 年5月,汇集整理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写出课题研究总结、论文,汇集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初中高中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报告》、《初高中古曲教学案例》2-3 个、教学设计2-3 节、公开课2-3 节、课件 2-3 个、课堂录象2-3 个 四、课题组成员:邓x (华工附中)、蔡x (华美中学)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教学方法,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作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千百年教学发展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教学方法是不计其数的。它不仅随时代而发展和更替,而且还因人而异。有的已总结为定法,但更多的还是装在各人的脑子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在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1.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 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品格。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人情淡化,导致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有反映,思想教育常为人们所忽视。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独立的进行,但大量的还是要贯穿到各门课程中去。从功能上来说,情感教学方法虽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主要的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的品格和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地说,情感教学的作用有: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二是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五是发挥爱的伟大力量。 2.发现式教学法——这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布鲁纳倡导的,至今已在全世界推行。发现教学法是一个总的概念,把它用于教师的教,称为发现式教法,把它用于学生的学,就叫做发现式的学习。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效的。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才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才去认识。可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却被倒臵了。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这个看来已为大家都明白 的问题。在教学中却作出了错误的理解。长期以来,教师是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我们进一步再问,学习认识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认识还是为了发现呢?传统的教学方法回 答不了这个问题,而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回答而且还从实践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音乐教学的创造性教学

音乐教学的创造性教学 一、创造教学的内容 (一)探索音响和音乐的主要内容(略) (二)即兴创造的主要教学内容 1、综合表演性质的 (三)创造实践的主要教学内容 1、创作节奏或节奏短句 2、创作旋律或旋律短句 3、为歌曲选编前奏、间奏 4、运用线条、色块、图形、乐谱等记录声音、情绪、旋律 5、用电脑创编音乐 二、创造教学的方法 节奏创编、旋律创编、旋律创编、动作创编、歌词创编、即兴演唱、即兴演奏、探索音响和音乐 (一)从节奏入手进行创造教学 1、为固定节奏创编短句 2/4 XX|XX|XXX|XXX‖ 小猫小猫喵喵喵喵喵喵 2/4 XXX|XX|XXX|XXX‖ 这一个杯子拿起来又放下 2、为既定节奏编排顺序

XX、XXX、XXX、XXXX、XO、OX、X–等 3、为节奏短句填空 2/4 XXX|XX||X -- ‖ 4、节奏的接龙游戏 甲、2/4 XX|XXX|XXXX|XX‖ 乙、2/4 XXXX|XX|XXX|XX‖ 5、即兴的节奏问答游戏 师、2/4 XX|XXX‖ 生、2/4 XXXX|XX‖ 甲、2/4 XX|XXX|XXXX|X --‖ 乙、2/4 XX|XXX|XXOX|X --‖ 6、根据歌(乐)曲选编童谣 图(略) 7、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朗诵诗歌 童谣(《一人巷》) 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 1、X.XX, 2、XXX 3、XXX 4、XXX8、创编不同的节奏型,分角色朗诵《三个和尚》(略) 节奏练习: 从身体的感觉和肌肉的反应入手(拍手、走步、奔跑、跳跃等)通过

自由的、协调的、表现音乐情绪的动作来感觉节奏,使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节奏要素的优美反映,并从中发现美感与乐趣,值得提示的是在节奏练习中,往往被忽视的是休止符,应把休止符感觉作为节奏流动中的一个因素,这样才会从中得到音乐审美上的意义 (二)从旋律入手进行创造教学 1、为乐句填写节奏音 6—5 3|6—6—|6 6 5 3 |6-- 6-- | 3 6 5 3 |2-- 2-- |3 2 5 3 |‖ ※2 2 -- ,1 1 1 -- ,5 5 5-- ,6 6 6 -- , 2、让学生根据指定的节奏,创作出多种不同的旋律,启发学生吧旋律片段发展成乐句,歌曲 ①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考和实践反思 摘要:体育课是传授青少年锻炼身体方法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青少年学会做人、做事的课堂之一。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规范的技能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复杂多变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确定性的假设,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程式化、机械化,既阻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又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体育教学看成既有计划性的一面,又有生成性的一面,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又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在此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内容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思考实践 体育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忘我的工作精神去追求和探索。新课程拓展了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思维,但并没有具体提供体现学生“汗、会、乐”三维健康目标的范例和方案,把具体的操作问题和课程开发的权力留给了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这对习惯于以传统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教师来说难以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与目标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冲突的问题。面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挑战,我市启动了“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方案。我作为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学习、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尝试了体育课的教改实践,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与单元教学目标的构建。 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开发的以运动项目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的主题《健美操、游戏》教学单元;又如我们以即可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又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集体项目进行组合构建的主题《建设美好家园》教学单元;以服务于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构建的主题《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单元等。 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单元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其次,在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1)知道简单的“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

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的定义 1 869年英国心理学家Golton的著作《遗传与天才》开启了部分心理学家对遗传与天才的 相关性研究和对人类创造力的探讨。1950年Guilford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他在就职 演说中以创造力为题,倡导创造力的重要性,呼吁学界加强对创造力的研究。白此创造 力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在创造力的定义上,研究者往往会因研究兴趣和研究视角 的不同,而持不同观点。Rhodes(1961)收集了有关创造力定义的文献,认为有关创造力 的定义涉及四个P。即:创造者(Person)、创造的历程(Process)、创造的产品(Product)、 创造的环境(Place)。虽然中外学者至今对创造力仍未有一致的看法,但近年来大多数学 者都是以“产品”的角度来定义创造力的评断标准。(如:Guilford,1985;Stemberg&Lubart,1995[231;Oldham&Cummings,1996;Amabile,1996;)Mayer(1999)【24J在整理各学 者对创造力的定义后,发现大部分的学者均同意创造力可从产品(product)的角度来观察,虽然学者的描述用词不同,但都认为创造性产品应具备两大特征:(一)新颖性(novel): 相关用词包括崭新(new)、独创性(originality)、独仓'J(original)等。(二)适用性(usefulness):相关用词包括有价值(valuable)、适(appropriate)、重要(significant)、适应(adaptive)、实用(utility)等。詹志禹(2002)延伸Mayer(1999)对创造性产品的两大特征的分析,认为此种分 类刚好暗合演化论当中的变异与选择概念,因此以演化论的观点整理出创造性产品的两 个必要特征,一是“新颖的变异”,二是“经得起某种选择压力”。换句话说,创造性产品 必须新颖而且有价值。因此从“产品”的视角,创造力也可以简单定义为:产生新颖且有 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The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 In 1869, "genetic and genius" works of a British psychologist Golton opened the correlation research between genetic and genius ,and discussion of human creativity by part of the psychologists. Guilford served as director of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0 , in his inauguration speech ,he took creativity as main point,advo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ity, calling for academic circles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Ever since then, the creativity was increasingly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al world.On the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research interest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researchers tended to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Rhodes (1961) collected the literatures of the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 thinking the definition of creativity related with 4 P. Namely, the creator (Person), the created Process (Process), the created products (Product),The created circumstances (Place).Although on creativity scholars in China and abroad still have not had unanimous opinion, but in recent years most scholars used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 to define the judging standard of creativity. (such as: Guilford,1985; Stemberg&Lubart, 1995 [231; Oldham&Cummings, 1995; Amabile, 1996)Mayer (1999) After collecting definition of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作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摸索: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四、实现主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40分钟体育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让小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能保持对体育训练的浓厚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进而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情趣,最大限度地增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很多。笔者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认为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运动兴趣上来,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运动欲望,才能切实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引导学生探索游戏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游戏中的小学生是无忧无虑,是在尽情的享受运动的快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获得成功与失败、进取与退缩的体验,增强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丰富学生多种多样的运动情感。在游戏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注入式”教学,应边讲解边示范,边让学生尝试训练,促进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例如,小学生体育课上采用的游戏,可以结合“一物多用”的特点,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受,这样在头脑中才有所印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记得在一节障碍跑课上,笔者准备了许多钻、跳、跨的物品,教学中先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各样通过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再让各组自己动手设置障碍,学习效果较为显著。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首先,教师要了解综合体育教学模式,将各科知识、各种要素

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当今的社会已进入高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创造力是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开展。然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死板,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如何突破常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仅结合具体实例,就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现有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想象力谈点浅见。 一、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力 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基本上仍旧沿用旧模式。教师在前面领着学生们做一些老套的、一成不变的上下肢活动,课堂教学形式死板,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部分,通过做一些上下肢活动,使身体机能逐渐达到工作状态。准备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因此,如何突破常规利用现有手段搞好准备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成为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首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不同教材,创设不同的情景,并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创编准备活动。 如二年级的立定跳远教材,在准备活动中需要做纵跳练习。开课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过小兔子,小蚱蜢,小袋鼠吗?”学生们齐声回答:“看过。”“那谁知道它们是怎样跳的?”我接着问到。“我

知道,我知道。”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答到并模仿起来。看到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我顺势又提议到:“那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伴着欢快的音乐一起模仿这几种小动物的跳法。尽量按节拍做,两拍跳一下,看谁做的像。”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起来,伴着欢快的音乐自由自在地做着各种跳法。十秒钟后我停止了音乐又提议说:“下面听老师的提示做模仿,看谁做得最快、最像。”学生迅速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盯着我,注意我的提示。于是我间断的说:“小兔子,小蚱蜢,小袋鼠。”学生随着我的提示做出反应。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中练习纵跳,即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想象力,为教材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体育课教材中的创造力培养 体育课的主教材是体育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节体育课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主教材的教学质量。学生上体育课,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为终身教育服务,而且还要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挖掘教材,驾驭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引导学生去创造想象,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某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开动大脑展开想象与创造,创造性地做出一些未曾做过的动作。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如激励诱导法。在上新课时把器械摆放好后,我首先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们尝试各种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再通过诱导的方式过渡到主教材上来,使学生在自主、愉快中主动学习。实践中我还时常采

做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

做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 《双城记》的开场白是这样叙述的:“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是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每当我看到这段话,我都不由地将其与我的职业挂钩思考,以前我还是一个学生,求学之路难免有起伏。现在我是一名教师,就觉得这段话更加耐人寻味了。在这样一个开放却又不够开放的社会,教育占据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可是课堂却是保守的,教师都在围绕着同样一个目标“教书育人”而努力着,可是又时不时地必须回头反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明的职业,可是为了支撑这一份“光明”,内心又充满了心酸。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固然是欢喜的,但是,工作上的一丁点差错与懈怠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经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更加感觉到教师职业的精彩与伟大,当然,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我想,作为一个新老师,我得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做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 我说的这个目标有三层意思: 一、教师要有创意 有幸听过《现代与经典》田湘军老师的英语课,对我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应该是轻松而又活泼的,Mr Tian的创意总是给人惊喜,孩子学得开心,我们听得也很开心。还记得芮局在讲座上曾经提过,他让老师们将自己的课堂拍下来然后请自己的亲戚朋友听课,看他们有没有兴趣听下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堂上老是一些固定的游戏活动、讲解方式,学生们难免会觉得厌烦。因此,教师要有创意,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走在孩子的前面,调动气氛,活跃思维,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 二、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 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如何实现,却是争议不断。在我看来,创造是需要灵感的,灵感犹如昙花,却需要积淀。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话语权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多创造,迸发出更多的灵感。比如,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小组合作活动:编画连环画并用英语讲故事。对孩子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引导孩子自主选择创造。 三、打造创新型课堂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我认为新型课堂应该更加开放。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应该转变思维,从学生出发,开阔眼界。在研读了新教材之后,我更加感受到了课程整合的契机,比如英语课可以去操场上活动,真正体验一下打篮球、踢足球的感受。现在的课堂太依赖多媒体,可教师和生活不就是一个多媒体资源库,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起来呢?创新型的课堂不一定有多高科技,倒是应该返璞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