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改革开放30年变化与成就

广州改革开放30年变化与成就

我们的研究报告只从诸多领域中提炼了十个方面的经验,实际上,广州市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战线)30年来都做了大量工作和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州的许多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我们便花了很大的功夫收集、整理了广州改革开放30年“六十大变化与成就”。需要说明的是,这60个方面我们概括得并不全面,可能有些部门的成绩十分突出,我们却遗珠了;还有一点就是提及到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我们总结却很少,这种情况肯定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时间、水平关系,我们收集到的资料较为有限;另一方面,一些部门不注重总结工作,有关30年总结的资料十分罕见(连改革开放20年、25年的总结都没有),时至2008年9月,一些部门网上的总结还是2005年的,这就在客观上给我们的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一)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2007年广州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3268元,城乡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城市163台(农村130台),组合音响73台,家用电脑99台,影碟机74.4台,摄像机4.8台,钢琴6台。据广州市城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广州市居民家庭的彩电、影碟机、移动电话、组合音响、钢琴、健身器材、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居全国十大城市首位。着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07年,全市职工年人均工资达40187元;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9元,比1978年增长49.8倍,1979~2007年年均增长14.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249.8元增加到2007年的8613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5.67亿增加到2007年的5589.51亿元。另据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7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性的支出的比重为17.29%,比1980年的4.54%上升12.7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比1980年下降37.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6342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8%,比1980年下降24.3个百分点。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管理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大力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987年4月20日,全国第一个劳务集市在广州市越秀区政协礼堂开张。1988年,广州市越秀区将劳务集市罱化,并规模化,形成职业介绍所。之后,市、区(县)劳动部门相继成立了固定的、常年开放的职业介绍所。1995年,广州市根据中组部和国家人事部《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成立了国家级的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建成了人才资源配置和人事服务的市场体系。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州正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去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996年5月8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频道”正式开播,这

是全国首创的以企业和广大求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广播频道。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网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预警制度,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政策,完善和加强街镇一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工作。如“十五”期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人数100万左右。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末的3.15%下降为2.08%,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26%,广州市政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8月,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06万人,已有17.51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70%,登记失业率为2.23%,实现了控制在3.5以内的目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和在穗就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困难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人员就业培训和服务资助力度。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聘用制度,着重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扎实做好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和“城中村”转制人员的就业服务。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广州市就业和再就业11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就业市场化、率先创建市场就业机制、率先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率先培育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的劳动力市场、率先启动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率先建立对特困失业人员全方位、全免费的就业援助承诺制度、率先实施对“零就业家庭”(全家失业)的就业援助服务措施、率先实施失业人员“金锁匙”培训计划、率先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率先全面实施再就业工程目标责任制、率先扩大就业援助对象和范围。广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女35岁、男45岁就可获得就业资助,比国家规定的“4050”(女40岁、男50岁)范围扩大。
(三)住房建设
30年来,广州住房建设成就斐然。在全国率先以土地与外商合作开发商品房小区,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信号。1979年,当时的广州市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广州东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和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以实物有偿使用土地方式达成了合作兴建东湖新村的协议,这是全国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商品房的个案。8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广州市政府以土地作为合资条件,收取土地使用费,对土地实行有期有偿使用,并开放经营商品房,房地产市场初步形成。1984年广州就在部分地区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

85年对新划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1986年5月广州实行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随着1986年《土地管理法》和1990年《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出台,国有土地使用权开始全面有偿使用,实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分离,以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广州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三级房地产市场:一级市场是由政府垄断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市场,出价最高者获得土地使用权;二级市场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按土地使用合同条款的要求,对房地产进行出售和租赁的经营活动;三级市场是对房地产进行转让、租赁、抵押等项活动。地产市场和房产市场结合,形成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产生,房地产咨询和房地产中介行业出现。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个人购房逐渐成为商品房市场主体,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1989年8月16日,经省政府批准,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实施住房制度改革的省会城市。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颁布后,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6月5日颁布了《广东省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广州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1997年10月,出台了按月按级别发放住房补贴的货币分房方案,2000年1月1日起,彻底取消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二是积极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广大职工购建住房开辟了一条稳定的资金渠道。三是公有住房租金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逐步提高了公有住房租金。四是公有住房出售迈出较大步伐,广州市1989~1997年共出售公房32.6万套,建筑面积达2030万平方米,公有住房出售比重达6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广州房地产业趋向成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天力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州合生科技园房地产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祈福新村房地产有限公司、侨鑫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恒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城乡住宅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人民居住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82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人均住房面积达9.2平方米,跃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并提前达到建设部提出的2000年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的目标。物业管理在80年代初首先在广州诞生,物业管理公司迅速发展,物业管理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快速崛起,配套服务体系构架初步

形成。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一手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一手抓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健全保障型住房财政投入政策和优先供地机制,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符合有关规定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重点保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适度发展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改善住房供求关系和结构,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继续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土地市场管理,推进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坚决打击囤积土地行为,调控和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危破房改造,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做好村镇、村庄规划,用三年时间帮助困难农民改造危破房。2007年全部解决了5643户2005年登记在册、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双特困户住房问题。200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9.90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54平方米,增加2.10平方米。
(四)社会保障
广州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07年末,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9.84万人、256.46万人、332.56万人、274.45万人和118.9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市所有镇、村,2007年参合率达94.7%。2007年调整提高了全市5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人均增加253元,同比提高22%。积极推进农转居人员和城市规划区内全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全市已有17.96万人参保。2008年农村低保水平达到202元,人均月补差83元。全市农村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近几年对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推动力度很大,把100多万外来工纳入进来,每年都以50%的幅度增长,幅度很大。2008年7月,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312.32万人,其中农民工达182.19万人。逐步构建共享型社会保险体系。贯彻分类施保、扩大覆盖、保障基本的原则,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加快解决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在全国率先将早期离开国企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2007年8月和2008年1月,分别两次对全市50多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作出调整,月人均共增加基本养老金303元,月人均基本金水平达到1455元;同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资金,对2006年6月底前的企业退休人员

发放生活补贴,人均发放生活补贴108元,使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水平达到1563元/月。将没有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农转居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区、镇两级农村敬老院和五保村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扩建慈善医院,倡导群众互助等社会救助活动。落实优抚政策,做好残疾人的各项服务。积极做好老龄工作,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07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69间,床位2.20万张。其中,民办社会福利机构62间,床位1.06万张。全市共有救助站5个,社区服务中心114个。广州市近年先后9次给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4200万元。市物价局对全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等群体家庭每户每月17立方米以内的部分,实行天然气价40%优惠。
(五)综合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30年,广州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3.09亿元增加到2007年7109.18亿元,自2004年以来每年上一个台阶,分别超过4000亿、5000亿、6000亿和7000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45.6倍。人均GDP达7180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1978年增长21.4倍,1979年~2007年年均增长11.3%。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116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23.79亿元,同比增长22.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870.57亿元,新增产值1758.17亿元,增长20%。汽车、石化、电子产品制造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7.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0.93,同比提高27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3.08亿元,同比增长36%。金融、物流、会展、商贸、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72.8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76%。金融业增加值280.47亿元,增长16.1%,企业境内外上市11家,数量为历史最多。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095.51万人次,跃居内地机场第二位,跨入世界大型航空枢纽机场行列;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4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920.36万标箱,同比增长38.3%。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10996.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9%。旅游业总收入798.15亿元,同比增长13.9%,来广州旅游观光的客人突破1亿人次大关。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广州地区进出口总值73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出口总值379.02亿美元,同比

增长1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60个。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4.24%,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六)物价改革
广州是全国物价改革、搞活流通最早的大城市。改革开放之初,广州市委、市政府选准了“农副产品市场物质贫乏、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个群众最迫切要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作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从价格改革以理顺价格体系为目标,发展到放活价格体制、理顺价格体系的完整目标,经历了“调放结合、以调为主——放调结合、以放为主、双轨过渡——放、调、管结合”的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放调结合、双轨过渡、放中有管、分步推进”的价格改革路子,顶住压力,承受阵痛,遵循价值规律,敞开城门,首创并逐步放开物价,搞活流通,繁荣市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迫在眉睫的消费需求。1978年底,广州在全省率先放开了部分水产品市场,并恢复成立第一间国营广州河鲜货栈,引鱼货进城,放开价格,自由购销,随行就市,议价成交,迈开了农副产品放开价格的第一步。1979年广州全部放开塘鱼价格,更是拉开了广东物价改革的序幕,使中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新阶段。1981年,广州市对郊县的鲜蛋大部分实行议购议销,接着取消肉鸡和鲜蛋的派购任务,放开价格;1983年,又取消了水果的派购任务,实行自由经营、议价成交。在1984年,广州市率先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全面改革蔬菜产销体制,采取“三放”政策——放上市任务、放流通渠道、放购销价格。1985年1月,广州市又在全国率先放开了猪肉、水产品等8种主要副食品和缝纫机、自行车等商品的价格,取销指令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1988年调整并放开了粮油价格。广州市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改革均创全国先河,这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实践成效巨大,令全国瞩目。来穗参观人潮络绎不绝。物价改革使改革开放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进而加快广州这千年商埠流通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全市市场繁荣、百业发展,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七)农村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1978年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成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首先在从化县江埔公社禾仓大队试行“包产量、包成本、包报酬、包上调,增产节约归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花都炭步公社区涡大队试行“包产到户,增产全奖,减产全罚”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包就灵

”,农村体制改革烈火很快燃遍郊县,两三年内,全市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达到95%。
与此同时,广州较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和管理制度改革。1987年,在天河区杨箕村、登峰村率先全国试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将原有的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首创全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先河。此后,全市不断完善和大力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截至2007年底,全市实行股份合作制的行政村529个,占全市行政村的46%。2003年起,全市全面推进农村会计代理制、委派制和选聘制工作,至今,全市100%行政村已经实施会计代理、委派(选聘)制。作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之一,从2002年起,广州分三个阶段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逐渐降低农业税生产率,最后于2004年起免征农业税,比全国提早了两年。
(八)企业改革
改革开放30年,广州不断开展企业改革。可以说,30年改革开放史,也是30年企业改革史。从1978年至1984年的“放权让利”(主要做法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探索新的企业财税管理体制、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制)到“承包经营”(主要做法是将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承包经营制)。再到90年代“制度创新”与“配套改革”。(主要做法是国有企业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和股份制改革)、“深化改革”与“战略重组”(主要做法是战略性重组、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技术创新;推行独立董事和外派监事制度等),再到新世纪以来以深化公司治理机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推进国有经济的优化和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将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统一监管,理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探索建立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广州的企业改革一直没有停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大大增强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
(九)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城市,广州经过多年的改革,逐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治城”的城市管理体制:在全国较早成立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指挥机构——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处理;初步确立了区、街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合理

划分管理职责,调整事权关系,下放相应的城市管理极限,初步形成 “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居委会)”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城市管理模式;颁布了《广州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试点区改革总体方案》,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发挥了区、街、居委会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三定”(定职能、定编制、定人员)方案,对城市管理各项事权作具体细化,理顺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的关系,明晰管理目标、管理职责、管理成本和管理手段,避免职能重叠交叉或管理“真空”;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试行“有堵有疏”管理新模式。
(十)科技体制改革
广州是全国科技经济综合配套改革和“科技兴市”试点城市。采取的改革措施有:促进科研单位转轨变型,从单纯靠财政拨款过日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参与竞争,从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中谋求生存发展;各专业银行开设科技信贷渠道;在全国率先建立科技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会;向国内、境外、社会各界筹集科技进步基金;向企业和科研单位让利,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科技部门增加科技投入,等等。广州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创新,产业化”这个中心,正确处理科技与经济、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一手抓创新,建设和完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紧抓重大技术攻关,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力地促进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改革给广州科技事业带来勃勃生机,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大为增强,科技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开办了技术市场,加快了科技引进与消化吸收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积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扶持发展科技创新体制,高新技术得到了发展;科研单位坚持“技、工(农)贸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风险投资基金和机构设立,一个有效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发展,科技投入强度已跃上全国大城市前列。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广州市科技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十一)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对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六五期间”,广州市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分设专业银行,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贷款纳入固定资产和一些非物质性生产领域,银行统一管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多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对搞活经济、搞活金融起了一定的积极意义。1986年1月,国家体改委和人民银

行确定广州为全国首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随后,广州市体制改革办公室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制订了《广州市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和《广州市外汇体制改革方案》,揭开了广州金融体制改革新的一页。1986年10 月,由市人民银行牵头,通过广泛联系,成立了有珠江三角洲各专业银行参加的跨地区、跨系统的金融同业拆借中心,1988年进一步发展为广州市融资公司,1991年,广州金融市场正式开业。广州市还成立外汇调剂中心。从1985年开始,广州市着手开拓长期资金市场——证券市场。为了改革传统金融体制所形成的银行内部条条分割、垄断经营的格局,广州市放开了储蓄业务、开展了外汇业务交叉、信贷业务交叉,在金融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建立多种金融机构:信托投资机构、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各种财务公司。金融体制改革突破了传统的僵化体制,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繁荣了广州的金融业。1993年以后,广州的专业银行纷纷采取措施,改革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同时鼓励外资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异地证券机构在广州设立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体系,为广州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外贸体制改革
广州市的外贸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在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工贸结合,建立出口货源基地。1988年3月,广州外贸体制实行“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十七字方针和“政企分开,权力下放;加强行业管理,联合对外”的原则,1988年到1990年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承包,其中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实行自负盈亏试点,实行“超额倒二八分成”的重大新政策,大大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宣告了经营者不负盈亏的吃国家大锅饭的外贸旧体制结束。1991年,全部取消外贸出口补贴。与此同时,广州市政府制订了扶持外贸发展的15条措施(包括对具备条件的企业给予外贸自主权、允许突破经营范围等),进一步推进外贸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行。并通过加强定额管理,指标核算,降低了出口成本和经久亏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1994年以后,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国内开始进行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的综合配套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负盈亏、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运行机制。主要内容有:改革外汇体制,实施人民币汇率并轨,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

件可兑换;取消指令性计划,完善外贸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推行外贸放开经营,加快授予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和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加大外贸管理体制力度;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
(十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运用多种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行 “谁投资,谁收益;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发展城市建设。广州市毗邻港澳,广大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发展家乡城市建设十分关心。从1979年开始,市政府就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引入境外资金发展城市建设。一方面是引进外资举办合作企业,另一方面还创造条件,让国内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商品房直接向境外售房,以大量吸收境外资金。为了创造良好的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市政府还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将无偿划拨土地改为有期有偿出让,有计划地逐年拿出一批地块,以招标、投标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通过收取土地出让金,为地铁等大型城建项目筹集资金。同时,按“自愿,直接受益,合理负担”的原则积极向社会筹集建设资金。这些年来,广州市向社会集资的方式主要有:发行住宅建设有奖证券和有奖储蓄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成片大规模民宅的改造;受益单位集资建人行天桥、道路;集资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业、民用燃气业;以广告补偿形式集资购置公共交通车辆;在市政设施上由用户设立广告牌从中收取广告费;建立交通、公用、园林发展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等。由于改革了投融资体制,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短短30年的时间,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大量引用外资、侨资、港澳资金和社会资金。广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十四)劳动就业体制改
广州市的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也是走在全国前列。从1980年开始,广州市实行公开招聘、相向选择的招工制度,这是对传统封闭式招工制度的一次大革命。从1979年开始,广州市先在个别合资企业试行劳动合同制,1984年5月,市政府颁布《广州市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这是用工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1992年2月,广州市委决定在全市推广广州铝材厂破“三铁”(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经验;同年8月,南方大厦股份集团公司举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签订仪式,成为广州市首家试行劳动合同制的国营大型骨干企业。1994年10月,市政府印发《广州市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若干规定》,宣布广州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广州市各企业所有正式职工均应签订劳动合同,改为

合同制职工,不愿签的按辞职处理,企业不愿意签的按富余人员处理。在破的同时,广州积极建立劳务市场,为劳动力的流动创造广阔的空间。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广州市已经形成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基本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
(十五)国有企业
广州在改革开放30年中始终没有放弃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把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先后采取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转换经营方式和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名牌战略、工贸一体化等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不断改善,企业管理得到不断加强,经济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并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国有企业群,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州实际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推动了广州汽车制造、钢铁、石化、机械设备、生物医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为巩固广州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7年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1.6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175.7点;实现利润334.9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5.69%。
(十六)民营经济
30年来,广州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补充”、“生力军”,到某些领域的“主力军”,在城市经济中,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民营经济成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而且充满活力,有强大的生命力。2007年,广州市个体工商户数、从业人员和注册资金分别是41.7万户、63.3万人和7013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22%、28.66%和16.15%;私营企业户数、雇工人数和注册资金分别是14万户、72.7万人和1777.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8%、3.46%和14.64%。增幅继续居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业之首,成为广州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广州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就业人数近几年平均增长幅度快于全国增幅有两位数的百分点,民营经济吸纳了大量国有企业改革的下岗工人及待业青年,为稳定大局,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十七)开发区建设
广州是全国最早创办开发区的城市之一,1984年12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率先成立,并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立即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外资的投向有了一个更适宜创业的舞台。1993年又开办了南沙经济区。广州制定了全国最早的开发区条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被美国驻广州前任领

事认为是中国沿海城市开发条例中内容最详尽、条款最具体、文字最规范、体例最严谨的一部“基本法”;广州最早向国家提出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要求,并于1988年建立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办法》,在全国出让了第一块工业用地。开发区采取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同步配套策略、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分工策略(小政府、大社会),技术引进的多层次策略(新兴技术、适应技术、效益技术等)和以后的“大部制”机构设置在全国引起大的反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开始并连续多年保持经济总量、引资额、创汇、税收等多项指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广州开发区是其中的佼佼者,以不足广州1%的面积,产生了广州约1/7的国内生产总值、1/4的工业产值和1/3的工业利润,位居全国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前列,并在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上不断取得新突破。200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四区合一”,把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合并,把开发区建成东部制造业基地,使之成为全市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和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十八)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广州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挫折和教训中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思路。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1998年,省市党委、政府对广州城市建设管理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正确决策,提出广州市要“精心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进一步把广州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确定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思想,后来又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增加了“中调”。近年来,在抓好广州铁路新客站、萝岗新城、南沙、空港新区、从化新温泉等区域规划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四个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一是完善以会展经济为核心的琶洲地区及作为珠江新城延伸区的员村地区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加快城市新中轴线区域和珠江新城的建设,同时做好电视塔以南新中轴线地区的规划工作;三是研究完善白鹅潭经济圈和芳村大道等地区的规划功能和布局,逐步搬迁工业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加快完善白云新城及周边地区的详细规划,打造新的商贸文化居住区。
(十九)基础设施建设
短短30年的时间,广州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大量引用外资、侨资和港澳资金。1981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实行了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收取

市政建设费,每年增加城建资金0.5~0.6亿元。实行“以水养水”、“以交通养交通”(“以路养路”、“以桥养桥”)的特殊政策。以后省、市政府陆续批准收取土地使用费、排水设施使用费、机动车过桥费、人口迁入增容费等。近年来,在认真学习兄弟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宽了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范围,合理增加收费项目,并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逐步适度提高城市公交、供水、燃气等的收费标准,以真正达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保值、增值的目的,推动公用事业走“以业养业”的道路。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863.34亿元,比1978年增长25565.8%。广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谓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改变了以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铁路共建了广梅汕、广茂、广深复线等多条线路,后来以国家为主又投资建了京九线;自筹资金建设了地铁。公路更是日新月异,网络四通八达;通信也已走在全国前列,给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广珠东线、广深线、佛开线等等都是与外资合作项目。近几年更加重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和一批高、快速道路相继投入使用,广州铁路新客运站开工建设,提升了海陆空交通枢纽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地铁和城市高快速道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新电视塔、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加紧建设。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二十)公路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公路交通的改革开放在全国先行一步,公路、桥梁建设加快,1982年养路费恢复由公路部门征收。开展创“好路工区”、“全优道班”活动,全面推行市局、工区、班组三级公路养护经济承包责任制。公路建设动员各方面力量修路建桥,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获利”政策。1984年吸取外资参加建设特大桥梁,采用机动车过桥收费以偿还外资贷款的办法。1987年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广州至佛山长15.7公里路段动工建设,同时建设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一段7.3公里。此后,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及公路大桥建设持续快速增长。至2000年,广州所有乡镇和村庄早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养护大部分由手工操作转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作业,公路基建也由人力砌筑吊装转向机械化、电气化施工。汽车保修设备与技术力量、工艺方法变化更大,由眼测手摸转为仪表化、电气化、机械化、台架化、自动化,并具备较强的制配能力和少量汽车组装、制造能力。广州市高速公路系

统以环城高速公路连接市区三大块,以北二环高速公路连接城市北部及东部,并与向东、向北的高速路连成网络,环城高速公路连接广惠、广深、广珠、东西线、广佛、广肇、广花、广韶各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的高速公路系统。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是环绕城市的全封闭、全立交、高速运行的汽车专用道路。
(二十一)铁路建设
广州的铁路建设在改革实践中,打破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独家修铁路的格局,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加快铁路建设步伐的新路子:成立广深铁路公司,用自己的钱修了复线,创造了一个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加快铁路建设的“广深模式”;二是成立三茂铁路公司,由广东省、铁道部合作集资建设三茂铁路,按地方铁路管理,实行特殊运价、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三茂模式”。1984年,广深铁路公司(1992年更名为广深铁路总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自筹资金10.1亿元进行复线工程改造,于1987年2月25日,提前一年修通了147公里的广深铁路复线改造工程,结束了广深铁路单线行车75年和广东省境内没有双线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广深铁路客货运输设备陈旧、落后的面貌,使综合运输能力提高了一倍,不仅为加快粤港经济合作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全国铁路尤其是后来的准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经验。1991年国家再次批准广深线在复线基础上修建全国第一条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并于1994年12月22日建成通车。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建成,为中国铁路朝高科技方向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三茂铁路(腰茂段)是全国第一条地方集资建设的铁路,于1987年正式动工,1991年5月3日建成通车,1992年3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入全国铁路网,为华东、西南物资进入华南开辟了第二个进口通道。全长480公里的广梅汕铁路,总投资35亿元,是在1991年三茂铁路建成的同年动工的。它是铁道部与广东省合资兴建的第二条地区性路网干线铁路,这条铁路从广深线常平站接轨,向东直接进到梅州、汕头,于1995年7月20日铺通,同年12月28日通车。广梅汕铁路与三茂铁路相联通,形成从汕头、梅州经广州至湛江横贯广东省东西部地区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是东南沿海外引内联发展经济的重要通道。目前,总投资达148亿、位于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的新广州客运站正在建设中,落成后,将成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
(二十二)地铁建设
广州是国内最早筹备和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早在1979年6月,广州市就成立了“地下铁路筹建处”;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在芳

村区正式动工。广州地铁是广州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一号线从广钢至广州东站全长18.46公里,总投资不少于60亿元人民币;1998年4月27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土建工程完工。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全线开通运营。广州地铁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地铁一号线工程在世界上首次使用了大规模桩基托换技术,在国内首次采用了过江沉管隧道施工技术;广州地铁二号线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它是1997年国家恢复批建地铁项目后全国第一条国产化率超过70%的地铁线路。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全国最快的地铁线路,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广州四号线则开创了国内轨道交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先河,并且是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一条高架线路。
从1997年地铁一号线首段开通到今天,广州已拥有4条地铁线路,全长116公里。目前广州地铁有7条线路、200多个工点同时建设,到2010年广州拥有的地铁线路将达到231.8公里,共计139座车站。
(二十三)市内公共交通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内公共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展出租车服务的城市,1978年广州市汽车公司在全国同行中率先改革服务方式,实行“扬手即停”、沿途载客服务,摒弃了历来车辆靠站等客,司机凭单出车的传统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用车。1979年在全国率先改革经营方式,与香港羊城的士服务有限公司和香港经济咨询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合同,成立了“白云”、“五羊”两家出租汽车公司,改变了以往企业更新、增加车辆全靠国家拨款的局面。这项“借鸡生蛋”的改革,既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又解决了市场运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率先改革服务设施,在营运车辆上安装对讲机和计费表,加强车费规范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1984年又率先建起现代化的高层车库,可同时停放600台轿车或小巴,并与120立方米的油库和计算机中心配套,走上了科学管理现代化道路。1992年,广州公共汽(电)车在全国率先推行“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乘车方式,现已在全国普及;1993年202专线实行无人售票,这是内地首条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1994年,在全国最早试行实施IC卡自动收费系统,很快在全市13条线路推广使用。90年代以来,先后有新福利、新穗、冠忠等6家中外合资企业参加了公共交通运营,实行多家竞争,有力地推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广州路桥建设也创下许多全国之最:1980年建成全国第一座人行天桥——人民南天桥;1983年建成全国第一座四层式带双层环多功能立体交叉桥——区庄立交;1986年我国大陆第一条城市高架路系统——著名

的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路动工;珠江过江隧道是国内第一条采用沉管法施工的大型水下隧道,也是广州市第一条过江隧道。2007年4月,全国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正式开工。2007年新开通公交中(小)巴、水上公交试验线和常规公交接驳地铁专线共60条,积极推进公交地铁票价优惠改革,抓紧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方便了群众出行。
(二十四)民航建设
广州的民航建设以白云机场为代表。广州白云机场是华南最大的航空枢纽站,是全国三大航空港之一,也是全国最繁忙、客流量最大的枢纽机场之一。航空业务量占珠江三角洲市场份额70%左右,在东南亚运输总量中居绝对领先地位。白云机场有着骄人的历史:从1980 ~1993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之冠,1994 ~2000为全国第二,连续6年保持盈利。白云机场的航空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78~1992年的稳定增长时期;二是1993~1996年的快速增长时期,航空货运量(不含行李)从12.8万吨增加到25.6万吨,年均增长达23.4%,高出广州地区GDP年均增长率5个百分点;三是1997~2000年的客货同步增长期,这一时期的航空货运量与GDP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保持在13%左右。四是新白云机场阶段。2004年7月,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完成转场,它也是我国首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设的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拥有定期国内航线120多条、国际航线52条,连通国内外14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国内顶尖的航空中枢机构。2007年新白云国际机场起降航班达26.08万架次,增长12.4%;旅客吞吐量3095.51万人次,机场货邮吞吐量89.49万吨,分别增长18.1%和8.5%。广州新白云机场已经超过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内地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的第二大机场。新白云机场已经成为反映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一张新名片。
(二十五)水运建设
广州水网交错,港口众多,包括:广州港、黄埔港、南沙港、沥滘港等。广州位于珠江流域的东西北三河水道汇合处,是华南地区客货内河航运中心和水陆联运枢纽(包括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海道方面是通往南亚、中亚各国海道距离最短的大口岸之一。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港口,也是国内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全港区共有码头泊位745个,码头总长39593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6个,3000~5000吨级泊位7个,1000吨级泊位29个,500吨级以下35个。拥有装卸机械1100多台,最大起运能力250万吨,港区铁路专用线长35公里、装卸线13.3公里,载重2万能吨船舶可乘潮进出外港,3千吨级以下船舶可进内港,且装卸设备先进、管理方法科

学、手段精良。2007年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3.69亿吨,增长12.3%;其中,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41亿吨,增长12.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93.29万国际标准箱,增长36.9%;其中,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920.36万国际标准箱,增长38.3%。
(二十六)电力建设
30年来广州市电力建设迅速发展,先后扩建新建了一批输变电工程,扩建黄埔电厂、广州发电厂及供热工程、珠江电厂,建设了我国第一座高水头、当今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建设、队伍建设、配网改造、科技进步、多种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广州用电紧张状况大大缓解,广州市的电力供应基本上满足了全市用电的需求,全市人均拥有的供电能力达到0.5千瓦,大大超过全国0.2千瓦/人的水平。2007年全市用电量527.13亿千瓦小时,增长12.3%;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9.92亿千瓦小时,增长13.1%。
(二十七)供水建设
30年来,广州供水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80年代,广州自来水行业改革“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在全国十大城市中率先实行利润全留、“以水养水”的财政政策,这一时期,新建了石门水厂,改建了老水厂,投资达到3.45亿元。进入90年代,广州继续实行“以水养水”的政策,加快供水事业发展步伐,“八五”计划期内,先后完成江村水厂地下供水设备封存处理;天河区岑河水改工程;江村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员村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添河加压站工程;石溪水厂扩容工程以及1995年6月底完成的“两扩一改两站”工程(扩建石门、新塘水厂;改造西村水厂;长洲、棠下两个加压站工程),使广州市净水的日供水能力由241.95万立方米增到333.82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由80191万立方米增至108769万立方米;供水管网由2993.38公里增至4021公里。进入“九五”计划时期,广州的供水事业将发展更为迅速,1996年,广州自来水生产量达150259.8万立方米,供水量达138307.3万立方米,供水范围内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为371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管网长增至4251公里。到2000年,广州年供水量需达到17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为436万立方米,供水范围400平方公里,供水人数380万人。2007年自来水售水量14.59亿立方米(十区口径);其中生活用水量10.27亿立方米。
(二十八)燃气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州的燃气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7月,广州石油化工总厂的燃气利用工程完成,燃气可供2万户居民使用,填补了广州的一项空白。市政府出台“多种气源并举,分区气化”的方针,鼓励企业生产多种气源。广州番禺港华煤气公司是国内第

一家生产代天然气的企业。1989年12月,在北郊石马建成了第二座大型液化气储罐站。至1990年,全市煤气用户共33万户,其中液化石油气用户30.5万户,管道煤气用户2.5万户,城市气化率为40.9%。“八五”期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煤气建设的投入,兴建一座日产28万立方米(25万户)的油制气厂,至1994年,广州建成的供气设施有:重油制气厂1座;煤气主管道210公里;庭院管道800多公里;贮配站2座;贮气能力31万立方米;煤气调压站2座;液化石油气贮灌站40座;瓶装液化石油气站及销售点215个。1995年,居民液化气用户达44.8万户,管道煤气用户25.7万户,气化率提高到86.6%。踏入“九五”期间,广州供气事业的发展将更为迅速,1996年,液化气用户约为45万户,管道煤气用户30万户,煤气供气量为23946.84万立方米。2000年,广州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0%,部分商业、公共福利和少量工业使用城市煤气。2007年,市区燃气销售总量134046万立方米(包括液化气、人工煤气和天然气)。
(二十九)城市管理
改革开放30年,广州市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1985年,广州成立了最初的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伍,承担城市建设和管理的7项任务;1987年更名为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承担建设、环保、交通领域10项执法任务,1992年市政府下文将任务扩展为12项;1997年改名为广州城市管理监察支队,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多部门成立相应的执法部门,最后形成“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执法扰民的现象,1997年12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批准广州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工作,最早跻身全国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城市之列。1999年9月28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正式挂牌成立,集中拥有了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环境保护、无牌摊贩管理、侵占道路管理等7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新世纪后,广州加快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有效整合管理资源,促进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健全食品药品监管,筹建市食品安全动态实时监控中心,规划建设广州食品物流配送基地,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加强出租屋和流动人员、外籍人员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2004年10月19日,广州市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在新成立的市城市管理投诉服务中心正式开通运作。这是全国首个代表市政府24小时接听、受理市民投诉、举报城市管理问题的专线。近年深入开展为期三年的以加强城市环境、食品安全、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市管理年”活动。2008年9月

26日,原市城市管理监察支队和原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并,成立新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拥有了执法和综合协调的双重职能,实现了“管”和“罚”的统一,广州城市管理将走出一条服务化为主的新路。
30年来,广州不断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加大水系治理力度,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全面展开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白云湖和西江引水工程建设,确保市民饮用水质量和广州水资源战略安全。日处理能力达300吨的广州市首座垃圾资源分拣回收中心正式投入营运。该中心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现代化垃圾分拣流程。建立环境保洁长效机制,毫不松懈地抓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创卫”目标。近三年新建和改建公厕130座,全市现有公厕2766座。全市环卫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广州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际公园协会授予“国际花园城市”。
(三十)环保工作
广州环境工作30年来进步很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近十几年,主动将“保护发展、保护环境”确立为环保系统的工作指导思想,有效提高了广州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能力。同时,广州充分运用环保准入的“调节器”,提高“绿色门槛”,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推进“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森林围城计划,加强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和城区绿化、林区林带建设。保护好万亩果林,逐步改造、建设成为果树生态公园。绿化美化城市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亚运场馆周边等重点地段,推进主要道路中间绿化隔离带建设,构建覆盖广、层次多的城市森林绿地系统。广州近年来完成100多座天桥、立交桥的绿化,形成总长100多公里的空中花廊,红、黄、白、紫四色争奇斗艳,三季开花、四季常绿。近郊建成50个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占地112.7万亩,达广州市国土面积的10.1%,数量、面积均居全国之最;市内建成191个城市公园,基本实现“出门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1994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2007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2008年获得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抓好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工作,对在用机动车全面实行环保达标管理,制定限制高排放车辆行驶的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和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积极开展防治灰霾天气研究。治理污染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调整结构,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控制新增污染源;实施“退二进三”产业调整计划,搬迁取缔了147家污染重、能耗高、扰民严重的大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