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与设备复习重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与设备复习重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与设备复习重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机械与设备复习重点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含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Fe 2Cl 点燃???→FeCl 2NaOH(aq)????→Fe(OH)2 B .H 2SiO 3Δ??→SiO 2盐酸?????→ SiCl 4 C .浓盐酸二氧化锰Δ ????→Cl 2石灰乳?????→漂白粉 D .NH 32O 催化剂,Δ??????→NO 水????→H NO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A 错误; B .硅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HCl 不反应,不能转化为SiCl 4,故B 错误; C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可以制得漂白粉,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故C 正确; D .氨催化氧化生成NO ,NO 与水不反应,不能转化为硝酸,故D 错误; 故选C 。 2.“纳米车”(如图所示)是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 60制成的,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 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C 60与12C 是同素异形体 C .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D .“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C 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A 错误; B . C 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而12C 是碳元素的一种原子,故C 60与12C 不是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 错误; C .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故C 错误;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混合物X由Na2O、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校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Ⅱ可知X中一定存在SiO2 B.无法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2O C.1.92 g固体成分为Cu D.15.6 g混合物X中m(Fe2O3):m(Cu)=1:1 【答案】B 【解析】 途径a:15.6gX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所以是铜离子的颜色,但是金属Cu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一定含有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三价铁离子可以和金属铜反应,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4.92g固体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3.0g,所以该固体为二氧化硅,质量为3.0g,涉及的反应有:Fe2O3+6H+=2Fe3++3H2O;Cu+2Fe3+=2Fe2++Cu2+,SiO2+2NaOH=Na2SiO3+H2O,又Cu与NaOH不反应,1.92g固体只含Cu;结合途径b可知15.6gX和足量水反应,固体质量变为6.4g,固体质量减少15.6g﹣6.4g=9.2g,固体中一定还有氧化钠,其质量为9.2g, A.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一定存在SiO2,故A正确; B.15.6gX和足量水反应,固体质量变为6.4g,只有氧化钠与水反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故B错误; C.Cu与NaOH不反应,1.92g固体只含Cu,故C正确; D.设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x,金属铜的物质的量是y,由Fe2O3+6H+=2Fe3++3H2O、 Cu+2Fe3+=2Fe2++Cu2+得出:Fe2O3~2Fe3+~Cu,则160x+64y=6.4,64y﹣64x=1.92,解得 x=0.02mol,y=0.05mol,所以氧化铁的质量为0.02mol×160g/mol=3.2g,金属铜的质量为0.05mol×64g/mol=3.2g,则原混合物中m(Fe2O3):m(Cu)=1:1,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成分推断及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掌握检验未知物的采用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现象判断存在的物质,注意合理分析题中数据,根据题中数据及反应方程式计算出铜和氧化铁的质量,难度中等. 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新型无机材料总结

新型无机材料总结 材料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必需的物质基础,与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的种类日新月异,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和材料性能及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本讲主要介绍几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耐磨耐高温材料 碳化硅、氮化硼及Ⅳ~Ⅵ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与碳、氮、硼等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的情诠,是重要的耐磨耐高温材料。 (一)碳化硅(SiC) 碳化硅的晶体结构和金刚石相近,属于原子晶体,它的熔点高(2827℃),硬度近似于金刚石,故又称为金刚砂。将石英和过量焦炭的混合物在电炉中锻烧可制得碳化硅。 纯碳化硅是无色、耐热、稳定性好的高硬度化合物。工业上因含杂质而呈绿色或黑色。 工业上碳化硅常用作磨料和制造砂轮或磨石的摩擦表面。常用的碳化硅磨料有两种不同的晶体,一种是绿碳化硅,含SiC 97%以上,主要用于磨硬质含金工具。另一种是黑碳化硅,有金属光泽,含SiC 95%以上,强度比绿碳化硅大,但硬度较低,主要用于磨铸铁和非金属材料。 (二)氮化硼(BN) 氮化硼是白色、难溶、耐高温的物质。将B 2O 3 与NH 4 Cl共熔,或将单质硼在 NH 3 中燃烧均可制得BN。通常制得的氮化硼是石墨型结构,俗称为白色石墨。另一种是金刚石型,和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原理类似,石墨型氮化硼在高温(1800℃)、高压(800Mpa)下可转变为金刚型氮化硼。这种氮化硼中B-N键长(156pm)与金刚石在C-C键长(154pm)相似,密度也和金刚石相近,它的硬度和金刚石不相上下,而耐热性比金刚石好,是新型耐高温的超硬材料,用于制作钻头、磨具和切割工具。 (三)硬质合金 IV B 、V B 、VI B 族金属的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由于硬度和熔点特别高, 统称为硬质合金。下面以碳化物为重点来说明硬质含金的结构、特征和应用。 IV B 、V B 、VI B 族金属与碳形成的金属型碳化物中,由于碳原子半径小,能填 充于金属品格的空隙中并保留金属原有的晶格形式,形成间充固溶体。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固溶体还能继续溶解它的组成元素,直到达到饱和为止。因此,它们

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资料

C3S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的化学收缩与胶孔比 ASR 与ACR的鉴别方式(LiOH) (1)利用Bingham方程定量描述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时存在的问题:具有不同粘度的材料可能具有相同的屈服应力(图a),而具有不同屈服应力的材料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粘度。 (a)(b)(2)水泥水化产物: 钙矾石碱-硅凝胶 水化硅酸钙氢氧化钙 (3)熟练掌握平均原子序数计算 主要元素的原子序数: H-1;O-8;Na-11;Mg-12;Al-13;Si-14;S-16;K-19 ;Ca-20 ;Fe-26

i i Z C Z =∑ Ci 为质量百分数。 钙矾石3CaO·Al 2O 3·3 CaSO 4·32H 2O: 10.77 单硫型3CaO·Al 2O 3·CaSO 4·12H 2O:11.66 C4AH13: 4CaO·Al 2O 3·13H 2O: 11.11 3CaO·Al 2O 3·6H 2O: 11.95 单碳型C 3A.CaCO 3.11H 2O: 11.54 C-S-H: 1.7CaO·SiO 2·4H 2O: 12.08 示例:计算C-S-H 的平均原子序数 i i Z C Z =∑ =(1.7×20×40+14×28+7.7×8×16+8×1×1)/227.2 =12.08 (4)熟练掌握Powers 理论的应用: 水灰比小于0.42时,水泥最大水化程度α=2.386(w/c ) 自养护时,水泥最大水化程度α=2.81(w/c ),水灰比小于等于0.36 自养护时需要的内引水量:水灰比小于0.36时为0.18(w/c ) 水灰比为0.36~0.42时:0.42-(w/c ) 化学收缩Vcs=0.2(1-P) α,P=(w/c )/*(w/c)+(ρw /ρc )] 100克水泥完全水化,化学收缩约为6.4ml 胶孔体积Vgs=1.52(1-P) α 毛细孔体积Vcw=P-1.32(1-P) α 水泥达到最大水化程度时,毛细孔体积为零。 (5)1molC3S 水化生成1.3mol 氢氧化钙、1molC2S 水化生成0.3mol 氢氧化钙 (6)类Tobermotite 的C-S-H 的钙硅比为0.83 (7)AFm 是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与水化铝酸盐相关的一类特定水化产物的缩写,以下几种AFm 较为常见: 羟基型AFm :C 3A·Ca(OH)2·xH 2O 。 单硫型AFm :C 3A·CaSO 4·12H 2O 。 单碳型AFm :C 3A·CaCO 3·11H 2O 。 半碳型AFm :C 3A·Ca[(OH)0.5(CO 3)0.5]·xH 2O 。 (8)1体积水泥完全水化占据2.06体积空间,胶空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 pc 为胶空比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 基础知识大赛决赛试题 一、必答题 1. 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而降低。 A. 温度下降 B. SiO2含量增加 C. 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 D .以上三个都不对 2. 马赫数是气体动力学一个很重要无量纲量,它反映()相对比。 A. 粘性力与惯性力 B. 惯性力与弹性力 C. 粘性力与重力 D .惯性力与重力 3. 某晶面族X 射线衍射强度正比于该晶面的()。 A. 晶面间距 B .结构因子 C. 多重因子 D. B 和C 4. 在形成连续固溶体的二元相图中存在一个二元无变量点,该说法()。 A. 对

B. 错 C. 不能确定 D. 5. 关于气体燃料预混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火焰较短,燃烧空间较小 B .需要的空气过剩系数较大 C.火焰黑度小,不发光 D .不需将空气和燃料预热到较高的温度 6. 透射电镜主要由四大系统构成,其中()是其核心。 A. 真空系统 B .电子光学系统 C. 供电控制系统 D. 附加仪器系统 7?研究表明,Ni2+和Ca2^子可完全置换MgO晶体中的Mg2+离子, 因此可以推测NiO或CaO可与MgO生成()。 A. 有限固溶体 B .连续固溶体 C. 化合物 D.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8. 在不可压缩流体流动过程中,各相邻流体间的()做功,造成流体自身机械能的损失。 A. 内摩擦力

B. 重力 C. 曳力 D. 范德华力 9. 在获得的试样DSC曲线上,如果存在373C晶型转变放热峰, 基本可说明是石英相变,具体是()。 A. 0SiO2 转变a SiO2 B. B SQ2 转变丫SiO2 C. a SiO2 转变怜Si。? D. -SiO2 转变 &SiO2 10. 制备玻璃要经过高温熔化形成无气泡的玻璃液,但是玻璃还是分 相。() A. 会 B. 不会 C. 可能 D. 11. 静止液体中其一点的压强与()的一次方成正比。 A. 淹没深度 B .位置高度 C. 表面压强 D. 以上都不对 12. 要测定聚合物的熔点,可以选择()。 B. 紫外可见光谱 A. 红外光谱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及设备试卷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002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叶昌教研室主任签名 一、填空(本题总分20分,每空题1分) 1、减少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局部阻力损失途径可归纳为圆平直缓少五个字。 2、隧道窑内正压有利于还原气氛的形成,而负压有利于氧化气氛的形成。 3、隧道窑钢架结构的作用是平衡拱顶对窑墙的横向力。 4、坯体在隧道窑低温阶段升温速度主要是根据坯体的入窑水分来决定的。 5、温度梯度是一沿等温线法线方向的矢量,它的正方向朝着温度升高的方向。 6、空气的湿度表示方法主要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湿含量。 7、有一重油其牌号为200#,则200表示的是(11)。 8、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12),(13),(14),(15)。 9、在两块无限大平行平板之间设置遮热板时,其隔热效果与遮热板的(16) 无关,与遮热板的(17) 有关。 10、H2、CO及气态烃类的燃烧是按(18)反应进行的,在反应感应期内不断生成高能量的(19),并不放出大量热量,故气体燃料燃烧有(20)现象。 二、是非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2分) 1、流体与管道壁处层流底层厚度增加时,对流换热过程增强。 2、隧道窑内阻力损失是靠消耗窑内动压头来弥补的,因此如果窑内阻力损失大,就会使窑内的正 压和负压都大。 3、在平壁导热过程中,若平壁材料的温度系数β为正值,则表示低温区内材料的导热系数比高温区 的小,平壁内温度分布曲线是向上凸的。 4、一般情况下,固体燃料的挥发分越高,则其着火温度越低,灰渣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愈小,热值相 应也愈高。 5、气体的黑度随着气体的分压与气体层有效厚度乘积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在电阻炉中,一般要求电热体具有较高的比电阻和较小的电阻温度系数。 三、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多选不给分,共24分) 1、已知煤干燥无灰基C daf=80%,收到基时水分组成M ar=5%,灰分组成A ar =10%,则收到基 时C ar的百分含量为() a. 76 b. 72 c. 68 d. 69.6 2、热气体在收缩形垂直管内向上流动时,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静压头补偿了动压头的增量和压头损失; b. 部分几何压头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步转变成了静压头; c. 热气体向上流动时,几何压头实际上是一种压头损失; d. 动压头的增量和压头损失是由几何压头补偿的。 1

1无机材料机械设备思考题

《无机材料机械设备》复习思考题 堂练习题: 1. 简述颚式破碎机、卧式滚筒球磨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特点。 2. 球磨机所用的球磨介质有哪些材质,分别应用于什么材料破碎,举例说明。 3. 什么是粉碎,什么是粉碎度,粉碎分为那两个阶段? 4. 简述颚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 5. 是什么原因造成料仓中原料的偏析,怎样避免或减轻原料偏析? 6. 什么是筛分效率?影响筛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7. 铁质在原料中有哪些不良影响?铁的来源有哪些?除铁的方法有哪几种? 8. 泥浆脱水的目的是什么,脱水采用的设备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简述他们的工作原理 9. 榨泥机是以什么方式脱水的,主要有哪些部件组成? 10. 喷雾干燥系统主要有哪些部件组成?简述其工作原理, 11. 简述塑性成型方法的特点,以及对成型料的要求, 12. 什么叫烧成,材料在烧成中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13. 烧成采用的能源有哪几种?通常采用的测温方法有哪些? 课堂讨论题: 1、粉碎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及各自特点? 2、列举你生产生活中看到或应用到的破碎方法,并分析该方法对物料作用力的方式。 3、就破碎花岗岩这类型硬质材料选择破碎设备(从矿山开采的①500mm的石块破碎到平均颗 粒直径20卩m以细,干磨) 4、就破碎粘土这类型软质材料选择破碎设备(从矿山开采的①300mm的破碎到平均颗粒直径 20卩m以细,干磨) 5、输送液态流体的泵有哪几种类型,分别简述他们的工作原理。并列举生产、生活中流体输送的例 子。 6、筛分机械主要有哪些?结合生产、生活讨论筛分的例子。 7、产品成型的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对成型料的要求是什么,分别采用的主要设备有哪些?并列 举生产、生活中产品成型的例子。 8、采用电加热的发热元件主要有哪些材料制成,分别适用的温度范围和条件要求是什么? 结合生产、生活讨论电加热的例子 1. 需将颗粒直径为30mm以细的长石、石英、粘土等材料破碎到平均颗粒直径10卩m以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重点知识归纳及典型习题

重 点 突 破 锁定高考热点 探究规律方法 考点1 碳、硅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征 熔沸点高,硬度大,其中金刚石为硬度最大的物质。 2.一般情况,非金属元素单质为绝缘体,但硅为半导体,石墨为电的良导体。 3.一般情况,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 还原剂,而碳却能还原出比它更强的还原剂:SiO 2+2C===== 高温Si +2CO ↑,FeO +C===== 高温Fe +CO ↑。 4.硅为非金属,却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5.一般情况,较活泼金属+酸===盐+氢气,然而Si 是非金属,却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 +4HF===SiF 4↑+2H 2↑。 6.一般情况,碱性氧化物+酸===盐+水,SiO 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O 2+4HF===SiF 4↑+2H 2O 。 7.一般情况,较强酸+弱酸盐===较弱酸+较强酸盐。虽然酸 性:H 2CO 3>H 2SiO 3,却能发生如下反应:Na 2CO 3+SiO 2===== 高温Na 2SiO 3+CO 2↑。 8.一般情况,非常活泼金属(Na 、K 等)才能够置换出水中的氢, 但C +H 2O(g)=====高温CO +H 2 。 9.一般情况,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O 3+H 2O===H 2SO 4,但SiO 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题组训练

1.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该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为Si,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正确;单质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B项错误;S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其可以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由于非金属性Si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SiO2B.Fe2O3、SiO2 C.SiO2、Al2O3D.Fe2O3 【答案】A 【解析】 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正确。 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的成分是石灰石B.玉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 C.玉的熔点较高D.玉的成分是金刚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的硬度比河砂小,“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玉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和硬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 B.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不是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不能放出CO2,故B错误; C.“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正确; D.金刚砂是人工制成的碳化硅,玉的成分是硅酸盐,故D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 ①碱石灰②NaCl③KNO3④CaO⑤CuSO4⑥NaOH⑦Na2CO3 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药品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据此分析解答。

无机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发展

无机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机材料的制备,主要有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晶体生长技术。这些材料的制备都与我们生活最密切相关。介绍每一种材料的性质、应用、前景。并将一些新的金属材料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晶体生长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无机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要,无机材料不再是传统的用法,各种新型的方法得到应用。例如,金属材料的制备、陶瓷工艺应用、高分子材料、晶体生长技术等。越来越多的材料使用新技术来研究,不只是无机材料这一方面。通常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1]。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些年来,我国的陶瓷工业有很大发展,可从以下3方面说明:一是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采用,例如高梯度磁场选矿及其它选矿技术的应用,使陶瓷生产使用的天然原料质量得到保证。二是对陶瓷材料的性能与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一些研究材料组分和结构技术与仪器的出现,使人们对陶瓷的认识进入了更高层次。三是新品种的开发[2]。由于科学技术的推动和需要,使得能充分利用陶瓷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开发出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应用的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例如人造骨骼或器官的生物陶瓷,耐高温、高强度、高韧性的陶瓷部件等。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比一般有机化合物高得多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物质。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只

有几十到几百,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上万甚至上百万的聚合物。巨大的分子质量赋予这类有机高分子以崭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压延成膜;可以纺制成纤维;可以挤铸或模压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可以产生强大的粘结能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弹性形变;并具有质轻、绝缘、高强、耐热、耐腐蚀、自润滑等许多独特的性能。于是人们将它制成塑料、橡胶、纤维、复合材料、胶粘剂、涂料等一系列性能优异、丰富多彩的制品,使其成为当今工农业生产各部门、科学研究各领域、人类衣食住行各个环节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材料。 当今,在高新技术材料领域中,人工晶体作为一种特种功能材料,在材料学、光学、光电子、医疗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作用。用于人工晶体生长的方法有多种,如:物理气相沉淀、水热法、低温溶液生长、籽晶提拉、坩埚下降等。其中水热法晶体生长可以使晶体在非受限的条件下充分生长,可以长出形态各异、结晶完好的晶体而受到广泛应用。水热法可用于生长各种大的人工晶体,制备超细、无团聚或少团聚、结晶完好的微晶。适合生长熔点较高,具有包晶反应或非同成分融化,而在常温下又不溶解各种溶剂或溶解后即分解,不能再结晶的晶体材料。与其他的合成方法相比,水热法合成的晶体具有纯度高、缺陷少,热应力小质量好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热法合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人工水晶的合成、陶瓷粉末材料的制备和人工宝石的合成等领域。 1金属材料 1.1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对各种加工工艺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称为工艺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⑴切削加工性能;⑵可锻性;⑶可铸性;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SiO2B.Fe2O3、SiO2 C.SiO2、Al2O3D.Fe2O3 【答案】A 【解析】 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正确。 2.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是Fe(OH)3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 【答案】A 【解析】 【分析】 金属氧化物MgO、A12O3、Fe2O3会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过滤后,得的沉淀X是二氧化硅,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向Y 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等。 【详解】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A正确;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MgO、Fe2O3的混合物,B错误; C、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沉淀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C错误; D、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 Mg2+、Al3+、Fe3+、H+,D错误; 答案选A。 3.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大题培优)及答案

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 ①碱石灰②NaCl③KNO3④CaO⑤CuSO4⑥NaOH⑦Na2CO3 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药品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①碱石灰为CaO和NaOH的混合物,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②NaCl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③KNO3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④CaO为碱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⑤CuSO4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⑥NaOH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⑦Na2CO3水解呈碱性,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所以Na2CO3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共生成4种盐的是()A.SO2、CO2、SO3 B.H2S、NO、SO3 C.CO2、Cl2、SO3 D.SiO2、CO、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SO2、CO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Na2CO3、Na2SO4,生成3种盐,故不选A; B.N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H2S、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Na2SO4,生成2种盐,故不选B; C.CO2、Cl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NaClO、NaCl、Na2SO4,生成4种盐,故选C;

无机材料的性能特点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 一、绪论(2学时)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1)化学组成上为无机化合物或非金属元素单质,包括传统的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含氧酸盐、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及碳材料等。 (2)形态与形状上包括多晶、单晶、非晶、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 (3)晶体结构复杂。单个晶格可能包含多种元素的原子,晶格缺陷种类多。 (4)原子间结合力丰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者离了—共价混合键,具有高的键能、大的极性。 (5)制备上通常要求高纯度、高细度原料,并在化学组成、添加物的数量和分布、晶体结构和材料微观结构上能精确控制。 (6)性能多样。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宽广的导电性能、导热性、透光件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待殊性能;但大多数无机材料拉伸强度低,韧性差,脆性大。 (7)应用极其广泛。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有无机材料的应用,尤其新型无机材料更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基础、在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超导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材料一般是指以天然的硅酸盐矿物(粘土、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窑烧制而成的一大类材料。故又称窑业材料,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四种,其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因此也称为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材料则是指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属化合物经持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无机新材料,包括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特性水泥、新型耐火材料、人工晶体、增导体材料等。 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从传统硅酸盐材料到新型无机材料,众多门类的无机材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需从多个角度对无机材料进行分类。无机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按结构特征,可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知识点整理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北航材料学院2009年考研新加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大三金属方向限选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60%左右)和大四金属方向限选课《特种陶瓷材料》(40%左右)。参考书:陆佩文主编《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本资料由陆晨整理录入。祝愿大家考出好成绩。 第一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 第一节:概述 一、晶体定义: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二、晶体结构=空间点阵+结构单元 三、晶体的基本性质: 1、均一性 2、各向异性 3、自限性 4、对称性 5、稳定性 四、对称性、对称元素、七大晶系、十四种布拉菲格子 结晶符号1、晶面符号——米勒指数(hkl) 2、晶棱符号[ uvw] PS:其实只要看了金属学,这些就都会了,懒得写了… 第二节:晶体化学 一、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力、氢键定义、特点(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二、离子极化: 三、鲍林规则(重点): 鲍林第一规则──配位多面体规则,其内容是:“在中,在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多面体,正负离子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离子半径之和,正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离子半径比”。 鲍林第二规则──电价规则指出:“在一个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每一个负离子电荷数等于或近似等于相邻正离子分配给这个负离子的静电键强度的总和,其偏差≤1/4价”。静电键强度S=正离子数Z+/正离子配位数n ,则负离子数Z

=∑Si=∑(Zi+/ni)。 鲍林第三规则──多面体共顶、共棱、共面规则,其内容是:“在一个配位结构中,共用棱,特别是共用面的存在会降低这个结构的稳定性。其中高电价,低配位的正离子的这种效应更为明显”。 鲍林第四规则──不同配位多面体连接规则,其内容是:“若晶体结构中含有一种以上的正离子,则高电价、低配位的多面体之间有尽可能彼此互不连接的趋势”。例如,在镁橄榄石结构中,有[SiO4]四面体和[MgO6]八面体两种配位多面体,但Si4+电价高、配位数低,所以[SiO4]四面体之间彼此无连接,它们之间由[MgO 6]八面体所隔开。 鲍林第五规则──节约规则,其内容是:“在同一晶体中,组成不同的结构基元的数目趋向于最少”。例如,在硅酸盐晶体中,不会同时出现[SiO4]四面体和[[Si2 O7]双四面体结构基元,尽管它们之间符合鲍林其它规则。这个规则的结晶学基础是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如果组成不同的结构基元较多,每一种基元要形成各自的周期性、规则性,则它们之间会相互干扰,不利于形成晶体结构。 第三节:典型的晶体结构(参考课件或复印的资料) 型 型 型 和A2X5型 型 型 型 8.硅酸盐晶体结构 第二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晶体缺陷 第一节: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参考金属学吧…) 第二节:缺陷化学反应表示法(重点) 一、点缺陷符号: 克罗格-明克(Kroger-Vink)符号 ①主符号,表明缺陷种类; ②下标,表示缺陷位置;“i”表示填隙位置 ③上标,表示缺陷有效电荷,“?”表示有效正电荷,用“'”表示有效负电荷,用“?”表示有效零电荷,零电荷可以省略 ①空位:V VM ——M 原子空位 VX ——X 原子空位 在金属材料中,只有原子空位 对于离子晶体,如果只是M2+ 离子离开了格点形成空位,而将 2 个电子留在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总复习

烧结范围:软化温度与烧结温度之差(2分)。 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1分)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1分) 粉体团聚是指原生的纳米粉体颗粒在制备、分离、处理及存放过程中相互连接形成的由多个颗粒形成的较大的颗粒团簇的现象。 粒度分布:粉体中不同粒度区间的颗粒含量。 实心注浆:泥浆中的水分被模型吸收,注件在两模之间形成,没有多余泥浆排出的一种注浆方法。 空心注浆:是将泥浆注入模型,当注件达到要求的厚度时排出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方法。(2分) 釉下装饰:在生坯或素坯上加彩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1200)一次烧成的装饰方法。 釉上装饰:在烧成后的制品上进行彩饰加工的方法。(1分)通过彩绘、贴花等方法加彩后,进行低温烧成(750-850℃),获得丰富多采的效果。(1分) 熔块釉 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有较大幅度降低(如降低幅度在80~100℃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快速烧成指的是产品性能无变化,而烧成时间大量缩短的烧成方法。 由高岭石分解物形成的粒状或鳞片状莫来石成为一次莫来石。 由长石熔体形成的针状莫来石称为二次莫来石。 相界:不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或不同相间的交界处称为相界面。 晶界: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晶界(晶粒间界或粒界)。(2分) 黏土:是自然界中硅酸盐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疏松的或呈胶状致密的土状或致密块壮矿物(1分),是多种微细矿物和杂质的混合体(1分)。 坯釉适应性 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能良好的釉熔液,冷却后与坯体紧密结合成完美的整体,不开裂也不剥落的能力。 (1)釉的膨胀系釉与坯的膨胀行为是决定两者之间能否良好固着的因素。如果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则在冷却过程中,釉层收缩比坯层大,釉中便保留下永久张应力。釉的膨胀系数小于坯的膨胀系数,釉中便保留下永久压应力。要使坯釉适应性好则须使釉中保持压应力。因此釉的膨胀系数要小于坯体的膨胀系数。 (2)坯釉的弹性和抗张强度。一般弹性和抗张强度越大则坯釉适应性就越好。影响因素:网络程度高、键力大,膨胀系数小,抗张强度大,硬度大。 (3)中间层的形成。釉附着与坯体表面,在烧成过程中,必然与坯相互作用。其结果是坯、釉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层,厚度一般为15~20um。由于中间层不仅在化学组成上,而且在性质上介于坯、釉两者之间,因此使坯、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釉层的厚度。一般釉层的厚度越薄则弹性越大。要求釉层的厚度<0.5mm。 预烧的目的 (1)改变结晶的形态。Al2O3、TiO2、ZrO2(立方)稳定的高温形态性能最优良。 Al2O3 :希望得到α-Al2O3,要预烧到:1300~1600℃;添加H3BO3 使Na2O形成挥发性盐类逸出,使坯体密度提高。 TiO2 :钛电容器陶瓷 ---金红石相要预烧 Zr-Ti-Pb 压电陶瓷 ----形成固溶体,不需预烧。 ZrO2 :高温耐火材料 ---预烧稳定晶型。加入CaO、MgO、Y2O3等降低预烧温度(由2300降到1500℃)增韧陶瓷 --------不用预烧。 (2)改变物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点 一、重要概念 1、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②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陶瓷 ①从制备上开看,陶瓷是由粉状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形成的制品。 ②从组分上来看,陶瓷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 3、玻璃 ①狭义: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结晶的无机物质 ②一般:若某种材料显示出典型的经典玻璃所具有的各种特征性质,则不管其组成如何都可称为玻璃(具有玻璃转变温度 Tg)。 玻璃转变温度:热膨胀系数和比热等物理性质的突变温度。 具有Tg的非晶态材料都是玻璃。 4、水泥 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钢筋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5、耐火材料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6、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多相固体材料。 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二、陶瓷知识点 1、陶瓷制备的工艺步骤 原材料的制备→坯料的成型→坯料的干燥→制品的烧成或烧结 2、陶瓷的天然原料 ①可塑性原料:黏土质陶瓷成瓷的基础(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②弱塑性原料:叶蜡石、滑石 ③非塑性原料:减塑剂:石英助熔剂:长石

3、坯料的成型的目的 将坯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使坯料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致密度 4、陶瓷的成型方法 ①可塑成型:在坯料中加入水或塑化剂,制成塑性泥料,然后通过手工、挤压或机加工成型;(传统陶瓷) ②注浆成型:将浆料浇注到石膏模中成型 ③压制成型:在金属模具中加较高压力成型;(特种陶瓷) 5、烧结 将初步定型密集的粉块(生坯)高温烧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致密体。 固相烧结:烧结发生在单纯的固体之间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与,加助溶剂产生液相 好处: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 6、陶瓷的组织结构:晶相、玻璃相、气相 ①晶相:陶瓷的主要组成;分为主晶相和次晶相 ②玻璃相:玻璃相对陶瓷的机械强度、介电性能、耐热性等不利,不能成为陶瓷的主导组成部分。 玻璃相在陶瓷中的作用:粘结:粘结晶粒,填充空隙,提高致密度 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 ③气相:气孔;降低强度,造成裂纹。 7、陶瓷力学性能的特点 ①硬度:高②强度:抗拉强度很低、抗压强度非常高 ③塑性:塑性极差④韧性:韧性差、脆性大 8、陶瓷热学性能的特点 ①导热性:差,良好的绝热材料 ②热稳定性(抗热震性):概念: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至于被破坏的能力。陶瓷抗热震性一般较差 9、结构陶瓷 ①概念:能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的陶瓷,一般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优异性能,可以承受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难以胜任的严酷工作环境。 ②常见种类:Al2O3、ZrO2、SiC、Si3N4…陶瓷 ③应用:…… 10、陶瓷增韧技术:【机理:阻碍裂纹的扩展】 ①相变增韧:相变可吸收能量;体积膨胀可松弛裂纹尖端的拉应力,甚至产生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习题库(可编辑修改word版)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课程习题库 第一章气体力学在窑炉中的应用 思考题 1.窑炉系统气体流动有何特点?将伯努利方程应用于窑炉系统的气体应注意哪些条 件?二气流伯努利方程有什么特点? 2.窑炉系统内的“窑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调窑压的?窑压 大小对生产过程由什么影响。 3.在窑炉系统中气体垂直流动时的分流法则是什么?,此法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4.音速、马赫数 Ma 都是表示气体可压缩程度的参数,二者之间有何不同? 5.为什么亚音速气流无论在多长的收缩管道中流动都不能获得超音速气流? 6.在超音速流动中,速度随断面积增大而增大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7.亚音速气流在缩—扩喷嘴中流动获得超音速的条件是什么? 8.烟囱的“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若烟气的温度相同、同一座烟囱的抽力是夏季大 还是冬季大? 9.若烟气与环境气温都不变,烟囱的抽力是晴天大还是雨天大?为什么? 10.为什么同样规模的烟囱在沿海地区能正常工作而在内地高原地区却达不到原有的 排烟能力? 11.家里燃气灶的结构如何?燃气灶的一次空气量吸入原理是什么?如何调节一次空 气量的大小? 作业题 1.热气体在一垂直的等直径管内自下而上流动,管内气体的平均温度为500℃,管外 空气温度为20℃。试求2—2 截面上的静压并画出相应的压头转换图。设1—1 截面在上方,1—1 与2—2 截面之间的距离为10m,压力损失为6Pa。 2.某窑炉的窑墙厚为240mm,窑墙上下各有一个直径为200mm 的小孔,两个孔间垂 直距离为lm,窑内气体温度为1000℃,烟气标态密度为1.32kg/Nm3,外界空气温度20℃,窑内零压面在两个小孔垂直距离的中间。求通过上下两个小孔的漏气量。 3.压缩空气从装有一管嘴的气罐中流入大气,气罐中的压力p1=7×105Pa,温度20℃, 求流出速度(Pa=1.05×105Pa,管嘴速度系数 =0.9); (1)管嘴为收缩管; (2)管嘴为拉伐尔管。 4.已知烟囱高度35m,上口直径1m,流速为2 Nm/m,烟囱下口直径为上口直径的两倍, 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为273℃,烟气在烟囱内流动时摩擦阻力系数为0.05,烟囱外界温度20℃,密度1.20kg/m3,求烟囱底部的负压。 5.某窑炉的烟气量为8000Nm/h,烟气密度为1.34kg/Nm3,烟囱底部的烟气温度为400 ℃,系统总阻力为180Pa,夏季空气最高温度为38℃,计算烟囱的直径和高度。

《无机材料机械设备》复习思考题.docx

《无机材料机械设备》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粉碎,什么是粉碎度,粉碎分为那两个阶段?粉碎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克服了内应力,是之破碎的过程。粉碎度是指物料粉碎之前的尺寸D与粉碎后的尺寸d之比i称为粉碎度。粉碎分为破碎(将大块物料破碎成小块的过程),粉磨(将小物块碎裂成细末的过程)。 2.公称破碎比和平均破碎比的区别及特点?平均粉碎比:粉碎前后物 料的平均直径比值,主要来表明物料粉碎前后粒度变化程度,并能近似的反应机械的作业情况。公称粉碎度: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的出料口宽度之比。可简易的表示和比较各种破碎机械的这一主要特征。 3.粉碎方法主要冇那几种及各自特点?挤压法(物料夹在两个工作面施加逐渐增强的静压力而粉碎), 冲击法(物料受瞬间冲击力而粉碎),磨剥法(两个相对运动的工作面,靠运动的工作血对物料摩擦是所施放的剪切力,或者靠物料彼此之间摩擦时的剪切力),劈裂法(物料搁在尖棱工作体间受尖劈楔入,物料因拉应力为粉碎) 4.开路、闭路、检查筛分、预先检查筛分等粉碎工艺流程的区别、特点?开流任各)流程:不带 筛分或仅有预先筛分的破碎流程。从破碎机卸出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不再经破碎机循环。优点是比较简单,设备少,扬尘点也比较少,缺点是产品粒径分布宽, 会出现过粉碎和衬垫现象,生产能力小,单位耗能大。(常用) 圈流(或闭路)流程:有检查筛分的破碎流程。从破碎方御出的物菸凄经过检查筛分,粒度合乎要求的颗粒作为产品,英余作为循环料重新送回破碎机再次进行破碎。优点是产品粒径分布范围小,生产能力高,缺点是设备多,流程复杂,管理维护费用高。适合对破碎产品粒径要求严格的细磨过程使用。(推荐用 5.简述频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工作原理:动频摆向定 瓠时,瓠腔屮的物料受两瓠板的挤压作用而粉碎,当动瓠摆离定瓠时,已破碎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料口自由卸出。性能:构造简单,管理和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缺点是工作间歇性,增加了功率消耗;工作时产生很大的惯性力,使零件承受很大的负荷;粉碎度不大。应用:广泛应用于粗、中碎,硅酸盐工业用来破碎石灰石、长石、石英、熟料和石膏等。 6.复摆型与简摆型瓠破机的类型如何划分?构造及工作原理各有何特点?依 靠工作时动瓠的运动特征划分。简摆型:频板上每一点都做简单圆弧摆动,运动轨迹简单。复摆型:动颛对定瓠做往复摆动的同时还顺着定瓠上下运动,动频上每一点运动轨迹都不一样,运动轨迹复杂。构造:简摆型的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