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新闻侵权行为

试论新闻侵权行为

试论新闻侵权行为
试论新闻侵权行为

试论新闻侵权行为

论文摘要

所谓新闻侵权,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网站等)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新闻侵权是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公民法治意识和人格尊严意识不断增强,由新闻侵权引发的民事诉讼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成为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要求,而新闻侵权行为的屡屡发生必将对我们追求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造成严重伤害,最终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由于新闻侵权对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正逐渐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目前我国新闻侵权的原因、法律特征、形式和法律责任等加以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新闻侵权的措施。

关键词:新闻侵权法律意识新闻自由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公民法治意识和人格尊严意识不断增强,由新闻侵权引发的民事诉讼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成为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要求,而新闻侵权行为的屡屡发生必将对我们追求的社会公平和正义造成严重伤害,最终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顺利实施。由于新闻侵权对新闻事业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正逐渐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目前我国新闻侵权的原因、法律特征、形式和法律责任等加以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新闻侵权的措施。

一、新闻侵权的概念及其构成

所谓新闻侵权,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网站等)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导致新闻侵权的直接原因及其外部特征,简言之是新闻媒体刊播了含有侵害他人权利内容的新闻作品,诸如新闻报道失实、新闻评论不客观不公正从而歪曲了事实损害了他人人格,或蓄意且擅自宣扬他人隐私等情况。新闻侵权和普通民

事侵权一样,都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其侵权的客体一般为人格权,即会造成他人人格权利的直接或间接损害,适用民法等调整。

构成侵权的新闻,要符合以下四方面的一般构成要件:⑴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的行为;⑵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⑶侵权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⑷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权利和利益.其次,还应考虑下列特殊的构成要件:⑴侵权事实体现在新闻作品中;⑵新闻作品公开刊播于新闻媒体上;⑶新闻媒体具有合法性;⑷新闻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

某一新闻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作品,是由作者,包括新闻机构的记者、通讯员,通过新闻源对新闻事实进行采写,向新闻传播机构提供了新闻半成品或素材,然后再由编辑人员进行取舍和处理,最后加工成为新闻作品。这里,新闻传播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和拥有的外部通讯报告网络成员,是新闻传播传播中的主要之一和主要行为人。在这一环节中,不论当事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提供新闻事实,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新闻活动中的组成部分,应视为一种新闻行为,如是发生过错,就可能构成新闻侵权。

二、新闻侵权的原因

(-)社会思想原因:

1、我国新闻事业体制的变化,是新闻侵权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新闻媒体开始“事业位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新闻侵权行为引发的矛盾不再容易通过行政协调得到解决。同时,大量非机关性质报刊得以创办,他们以咄咄逼人的成长态势和各自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而这些报刊的记者一旦发生新闻侵权行为,更加无法通过行政进行协调,最终诉诸法庭。于是,新闻侵权行为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便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趋势。

2、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是新闻侵权多发的深层原因。1982年通过的《宪法》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明确写进了《宪法》。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更为公民或法人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现实可能。这时,许多公民开始认识到,即便是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用法律讨回公道的。“要一个说法”已成为每一个普通公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自觉选择。

3、新闻记者观念的变化,是导致新闻侵权的思想原因。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但实际上,许多新闻记者已经用他们的新闻实践,把“正在发生的事实”写进了新闻的定义。因为没有时间核实的新闻大大增加了失实甚至侵害权的可能性。还有些记者不愿拘泥陈规旧套,喜欢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没在把握好度,而导致下笔就重千钧,引发责任,容易产生新闻侵权行为的可能性增加。

(二)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侵权的具体原因。

1、失实导致新闻侵权。从传播的角度看,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丢失信息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存在着无数的噪音,也增加了这一过程中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当然也存在失实的可能,这就使新闻侵权有机可乘,可以称之为“客观可能失实”。但更为重要的是,少数新闻工作者缺乏自律,在主观上纵实、甚至参与虚假的报道采写和传播,因此,这种新闻侵权一般均会导致“对簿公堂”,例如,“中国足球第一案”之称的陆俊诉羊城体育报一案,就是失实侵权的结果。

2、过实导致新闻侵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由于对相关事件过度报道而导致的侵权。如前一段在对北京“五胞胎”的报道中,不少媒体没有考虑这对夫妻的主观感受和孩子们未来的影响,一味追求细节的真实,并对所谓的“内幕”“不遗余力”地挖掘,使得读者最终对“五胞胎”父母的生育能力和动机产生了怀疑。而新闻记者殊不知这一系列行为已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3、其它原因的侵权。

(1)部分新闻工作者缺乏“吃苦”意识。不愿意深入第一线“跑新闻”,而是采取“粘贴”、“摘录”的形式,在对他人作品进行“改头换面”后发表,从而侵害他人的著作权。

(2)仅仅重视新闻事实的轰动性,忽视新闻采写手段的合理合法性。少数记者采取一些不合社会规范、思想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方式去写新闻,片面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导致侵害了他人人身权。

(3)一些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的“角色错位”大大增加了新闻侵权的机率。媒体记者有的充当了“法官”、“检查官”的角色,既侵害了被告人正当的诉讼权和名誉权,也给司法工作造成了压力。

三、新闻侵权的主要类型

(一)虚假报道。虚假报道指新闻报道内容与事实不符,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新闻作品中“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使受害人名誉受到毁损,构成侵权;

(二)新闻报道评论不当。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报道事实基本属实,但在语言上使用了侮辱、谩骂或其它具它具有人身攻击性的言词;另一种情况是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进行随意评论,造成对他人社会评价的贬损,构成侵权。

(三)在报道中采用与报道内容无关的照片,或者未经同意采用照片构成侵权。(四)过实报道或暴露他人隐私导致侵权。为追求猎奇、招徕读者,或为扩大影响、哗众取宠,未经他人同意在媒体上宣扬他人隐私,使其人格评价降低,构成新闻侵权,或因过失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如某篇报道为表扬某人在工作上的进

步,却将此人不愿让人知道的污点披露出来,进行前后对比,本意是好的,但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构成侵权。

(五)未经核实转载其他媒体报道,事后证实报道不实,构成侵权。

四、新闻侵权的法律特征

新闻侵权,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侵权,其特殊之处在于涉及两种不同利益的冲突和对抗。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体利益在新闻活动中的冲突和对抗,决定了新闻侵权具有不同于普通侵权的法律特征。我认为:欲对新闻侵权民事责任进行法律界定,必须首先认清和把握新闻侵权以下的法律特征。

1、侵权行为发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媒体的活动除了传播新闻性信息以外,它还担负着传播大量非新闻性信息的任务。比如采编部门从事广告宣传活动、编辑记者从事私人商业活动等。此外,新闻媒体内部的一些职能部门如发行销售部、广告部等从事经营活动构成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尽管加害人是新闻媒体,均不构成新闻侵权,而是普通侵权行为。因此,认定新闻侵权民事责任的前提是侵权行为发生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发布、新闻传播等具体环节。

2、新闻传播活动给受害人造成了损害

新闻侵权的主要对象(客体)是人格权(包括名誉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它不会直接发生对他人财产和人身实体上的损害,但却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公开传播来实现对他人人格权的损害。因此,新闻侵权往往呈现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也较为严重。[注3、参见王利明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因此,在法律上受害人只要证明新闻作品具有违法性(例如批评性报道的基本内容失实),而不必证明其实际的损害后果如何,即可以认定行为人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新闻侵权损害后果主要有:1)人格损害。新闻行为一旦构成侵权,其损害信息将会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加上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赖,势必会大大降低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及信誉。2)精神痛苦。这是自然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法人及其社会组织不存在精神痛苦的问题。新闻媒体每天都在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并能使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在同一时间内听到相同的声音、看到相同的图像或文字材料,从而使之思想相互交流、认知相互接近。新闻侵权受害人面对日渐形成和扩大的公众舆论及社会评价,就可能产生或感受到极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社会压力,其表现为悲伤、怨恨、忧虑、气愤和失望等心理现象。3)财产损失。尽管新闻侵权不会直接发生对他人财产和人身实体上的损害,但侵害人格权可导致相

关财产利益的间接损失,比如受害人为了治疗严重的精神损害而支出的医疗费用、咨询费用,因误工而减少收入等;如果是法人的名誉等遭受损害,就可能导致产品滞销、客户减少,甚至为宣传产品所花费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广告费也将付诸东流,从而遭受一定的财产损失。4)知识产权等损害。如公民或法人的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也会因新闻侵权而导致综合损害。

3、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彼此之间有因果关系,是追究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由于新闻侵权所引起的损害后果不同,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新闻侵权与人格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表现为间接因果关系。因为人格的损害与侵害行为之间存在一中介,即社会评价,新闻侵权通常只是一种诱发社会评价的因素,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运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去判断。新闻侵权与精神痛苦之间的因果关系,表现为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为仅凭侵权行为本身就可以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的产生,而不需要社会评价这一中介,但社会评价有可能使这种痛苦的感受加剧。新闻侵权与财产损失之间表现则为间接的因果关系。如前所述,新闻侵权并不直接侵害财产权,且导致财产损失的中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责任竟合。

4、新闻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所谓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下同)是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故意侵权是指行为人预见到某一新闻作品或其文章在发表以后会给他人人格造成损害,但仍希望或放任此结果的发生。在新闻侵权中,故意侵权人在主观动机上是多样的,如试图报复、泄私愤、或嫉妒,而撰写新闻或评论公然侮辱、诽谤他人等(严重的则可能触犯刑律)。过失侵权是指行为人对某一新闻报道发表会给他人造成损害应该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虽然已经预见却轻信此种结果可以避免。在新闻侵权纠纷事件中,不是所有的过错都是由新闻行为人造成的;不是新闻行为人过错造成的侵权,通常则不能认定为新闻侵权。新闻行为人如果有过错,其在主观上的故意一般较少,而往往是由过失造成的。但是不论怎样,一旦新闻行为构成了侵权,也就有了责任的归属问题。

五、新闻侵权归责问题及其责任形式

1、新闻侵权的归责主体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执笔说,即谁为侵权文章提供原始新闻素材、资料,谁就是被告。2)起因说,即以侵权新闻的撰稿人作为被告,认为撰稿人是新闻作品的设计、生产者,应“文责自负”。3)控告说,即根据原告人的告诉来确认被告,尊重原告人的意志。4)权力说,即有权签发文章的人是被告,因为签发者是新闻稿件的审验放行者,是新闻作品刊播的重要把关人。5)实现说。即以传播侵权文章(节目)的新闻媒体作为被告,因为实现侵权行为的是新闻媒体。

新闻侵权与被侵权是一项特殊类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同时也由此形成一种法定债的关系:彼此之间因侵权产生特定的义务和权利关系。在新闻侵权事件中,首先不可避免地(至少)要涉及新闻侵权的两个联系密切的义务主体: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因为他们既是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主体,也是新闻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

在新闻侵权事件中,新闻记者与新闻机构应负连带责任。从事新闻活动的新闻记者,是新闻采编活动中带有一定创造性的职务工作且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是新闻报道(作品)的作者之一且享有著作权。鉴于在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因此,新闻记者对与其相关的新闻侵权行为要负责。另外,新闻采访报道通常是得到新闻媒体指派或约稿、审核及认可后才发表的,因此新闻媒体对新闻侵权行为也须负相对的法律责任。在通常情况下,新闻采编人员对防止新闻侵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新闻媒体的“主编”、“总监”等审查把关责任更为重大。

2、归责原则与责任形式

所谓新闻侵权归责原则,是指处理新闻侵权纠纷案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在新闻侵权事件中应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及其范围。此归责原则既要受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又必须反映自己的特殊性,其效力也仅限于新闻侵权事件及其行为。由于本文所述的新闻侵权仅属于民事侵权中的一般行为,因此一般民事侵权的归责原则适用于新闻侵权。

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具有民事法律责任的共性特征。其侵权的主要对象(客体)是人格权等。因此,《民法通则》规定所确认的侵权法律责任形式均适合于新闻侵权。如《民法通则》第120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可见,在我国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受害人对正在实施的侵权行为依法要求加害人停止实施。这种形式主要适应于各种正在进行的或处于持续状态的新闻侵权,对于已经终止和尚未实施的新闻侵权不适用。但应注意把握的是,停止侵害应当包括防止侵害,如某些诽谤性的新闻作品即将发表或传播,为阻止该作品传播,受害人有权要求法院禁止该作品的发表和传播。停止侵害的请求权只能由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其监护人、利害关系人提出,既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先行做出停止侵害的裁定。停止侵害可单独适用,也可与其他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合并使用。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新闻侵权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影响,有损受害人名誉的,受害人得请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对他人名誉、隐私、姓名、肖像等人格权的侵犯,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但都应采取公开的形式进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范围一般应当与侵权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3)赔礼道歉。即是指侵权行为人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以求得受害人的原谅。赔礼道歉不以公开进行为要件,但其内容须事先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可采取口头方式或书面形式。这是它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重要区别。如果赔礼道歉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就具有了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功能。在诉讼中,当事人用赔礼道歉的形式承担民事责任的,还应当在《判决书》中阐明。

(4)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加害人的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并以加害人的财产来赔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这是所有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中,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我国民法中的赔偿损失一般不具有惩罚性,而是恪守补偿或救济的原则,通过赔偿一定数额的财产,使受害人受到的损害尽可能恢复到受害前的状况。赔偿的数额主要视受害人的受害程度、损失的大小来决定,且须遵循公平责任原则。新闻侵权损害赔偿既是一种债,又是一项民事责任。

六、新闻侵权行为的预防

在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使得各种形式的新闻侵权不断出现。因此,如何在新闻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新闻侵权发生的机率,也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做到新闻价值的实现与避免新闻侵权的“双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坚持新闻政策的“三性”及其指导作用。所谓新闻政策的“三性”,即指政治敏感性、政策规范性和舆论导向性。我国新闻界一直强调新闻政策在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作用,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看到,有关新闻方面的政策,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该不该坚持的问题,而是应怎样坚持好的问题。目前,少数媒体在是否坚持新闻政策的问题上产生了动摇,这使得新闻侵权的产生具备了可能。因此我们首先强调,越是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越是要坚持新闻政策的重要指引作用,为减少新闻侵权做好政策准备。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和准确的“角色定位”。真实性的内涵包括“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在实践中,则强调“细节真实、具体真实、总体真实”相协调。一项针对新闻侵权成因的调查显示,由于新闻“真实”的问题导致的新闻侵权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前面所说的无论“失实”,还是“过实”,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对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把握不清导致的,而坚持真实性原则,则可以避免新闻报道只注意总体而忽视细节或只注意细节而不考虑总体的“貌似真实,其实不实”的局面,可以时刻衡量在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有无失实或过实导致新闻侵权的可能。

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新闻侵权官司中,有一部分刑事诉讼案就是由于新闻报道的作者不注意自己的职业定位,错下结论,无意中伤害了被采写对象。例如:某报在一篇报道中,披露了李某某一些还未经法院认定的事实。经法院调查,报道所述的一些事情,因证据不足而不能成立,李某被无罪释放。李某出来后,就以侵害名誉权起诉报社,使报社和作者都陷入尴尬境地。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凡未经法院认定的犯罪事实,都不能任意公之于众,凡未经法院宣判有罪的,不能先给人戴上"罪犯"、"犯人"等法定帽子。(三)、学习业务理论,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新闻侵权的出现,从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上追究起来,或是因为他们的主观原因,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作品,实现自己的某些利益。或是因为他们的业务能力有限或不甚注意。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吃苦耐劳”、“客观正义”等观念,

(四)、学习法律知识和原则,提高鉴别新闻侵权的能力。现实情况表明,许多新闻侵权事件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由于新闻工作者对法律知识的匮乏,不懂得相关的法律条款,而使侵权报道在一层层“严格”的编审下“安全”地流

向社会。随着国家法治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法律将颁布,越来越多的公民会拿起法律这个有力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所以,新闻从业人员也必须对法律知

识进行一定的积累,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既不会因为对法律的无知而成为新闻侵权的“始作俑者”,又可以清楚发现新闻报道中的侵权部分。

总之,因新闻侵权引起纠纷酿成诉讼时,在确定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确保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的基本原则下,首先应当从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所担负的特殊使命出发,实事求是地依法对新闻媒体的责任予以豁免和限制,从而防止新闻侵权的滥诉,以维护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公信度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次,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理当自重、自律,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成为全社会遵纪守法的楷模,切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而自高自大、自欺欺人,甚至于目无法纪充当执法机构及审判人员等。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已是社会潮流。以法律的形式有效规范和调整新闻活动是现代文明社会法治的要求。

参考文献资料

(1)曹瑞林《新闻媒介侵权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92-114页。

(2)顾理平《新闻法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72页和第275页。

(3)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96-197页。

(4)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28页。(5)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第10、11页。

新闻消息写作的视角选择

新闻消息写作的视角选择 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在新闻宣传中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消息发挥着快速传播新闻事实、塑造单位形象、增强内部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作用。因此,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高度重视消息的写作,纷纷借助消息宣传工作亮点,报道特色工作,展示发展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仍按照常规的思维和视角来构思消息,以传统的技法来写作消息,有时就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甚至会被淹没在数不胜数的消息洪流中。本文试以一篇消息为例,来说明选准视角在当今多样化的媒体环境中对消息写作的重要性。 原稿: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洛

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4月26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苏XX、副校长XXX带领该校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招生就业处负责人,赴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洽谈校企合作事宜。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XX、副总经理XX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XXX亲切接见了访问团成员。 马XX董事长介绍了洛阳地铁的近期建设情况和远景规划,苏XX校长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和毕业生在轨道行业的优秀业绩。双方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围饶校企合作相关事宜进行磋商,签署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洛阳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在该校2017级新生中订单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驾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检修方向)、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七个

专业共800名学生。 这是一则从学校角度撰写的新闻稿。以传统的消息写作评价标准来看,该稿写得中规中矩,符合常规的消息写作方法,不失为一则质量较高的消息。标题点明了校企双方的合作事宜,明确了新闻事件的主体,写出了主要新闻事实。导语部分新闻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齐全,对新闻事实也做了介绍。正文第二段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写明了签约的具体情况。双方首先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基本情况,让对方了解和熟悉自己,彼此加深印象,增进友谊:其后,双方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达成协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第二段对消息标题作了全面补充和回应,起到了点题的作用,是消息的主体部分。第三段摘要写出了双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对第二段主体部分的进一步充实,属于消息的背景材料。 这种常规化的消息写作方式无可厚非,起到了传递新闻事实的作用。但是,

专利侵权行为认定指南

专利侵权行为认定指南(征求意见稿)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 年月

目录 第一章实施专利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制造.........................................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制造方法对制造行为的影响....... 错误!未指定书签。 委托加工或贴牌生产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组装与维修专利产品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在已有产品上添加图案和或色彩获得专利产品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制造产品仅供出口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使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将专利产品组装成另一产品......................... 错误!未指定书签。 拥有、储存或保存专利产品......................... 错误!未指定书签。 出租、出借、抵押、质押、演示宣传专利产品......... 错误!未指定书签。 使用专利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销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将侵权产品作为零部件制造另一产品并销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将留置的专利产品予以销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搭售、搭送.......................................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节许诺销售.....................................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节进口.........................................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不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经专利权人许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专利权人明示许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专利权人默示许可.................................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指定许可或强制许可...........................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节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判断因素....................... 错误!未指定书签。 以私人方式实施专利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在公共服务、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中实施专利的行为...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其他相关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闻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假新闻现象,探讨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内涵,新闻真实性缺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标签:新闻;新闻记者;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自觉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和神圣职责。然而,这些本应烂熟于心的基本常识却不时被一些新闻从业者淡忘。 新闻真实的背面是新闻失实。新闻失实包含整体失实和部分失实两种情形。整体失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彻头彻尾的虚假新闻,它是因某种功利驱使而故意失实,是“冷静的头脑”干的,属于“观点上的撒谎”、“精神意义上的撒谎”〔1〕,不可原谅。这种情形虽影响恶劣,但并不多见。而部分失实则是一种潜在的隐性失实,绝大部分是一种不自觉状态下的行为,它虽接近整体真实却又存在部分失真之嫌,此种情形虽危害不大却时常可见。 一、新闻真实的哲学解读 新闻真实,即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客观、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2〕,必须严格遵循“准确的事实”,选择“实事求是的叙述方法”〔3〕。新闻真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个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 个体真实又叫局部真实、微观真实,整体真实亦称总体真实、宏观真实。个体真实是构成整体真实的基础,而整体真实则是对个体真实的总体统领和质的提升,但非简单相加。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仅要求新闻报道既要个体真实,又要整体真实,而且还需达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一,新闻报道中的各个元素必须真实可靠。 列宁曾要求任何新闻报道都要做到“绝对准确,没有一丝一毫的误差;事实经过再三核对;材料来源可靠,引语和数据准确无误。”〔4〕构成一条新闻报道的要素很多,如果某一元素失真,这条新闻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这个道理虽容易理解,但操作起来却易出问题。 其二,单个事实要与同类事实具有质的关联度。 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都是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上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对于任何事物都必须用整体的观点,从它的总联系中去认识它的部分。列宁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一

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摘要网络的迅速崛起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时网络媒体与人们生活方式的相互关系入手,具体分析了网络媒体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发挥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正确引导功能的三条思路。 关键词网络媒体生活方式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社会影响正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网络媒体的兴起在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积极作用的同时,究竟有怎样的负面影响?网络媒体应该如何引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网络媒体、生活方式及内在关联 网络媒体是以互联网这传输平台,以多媒体为辅助传播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它通过搜索、操作、编辑、存贮、交换等信息传播活动,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兼容的目的。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既综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有着许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传播内容上,朝着丰富性、高速化、专业化发展;传播方式上。信息双向交互、个人化特征日益突出;传播功能上,呈现出综合性、可选择性的特色。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制约着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及个人情趣、爱好、价值取向等。生活方式所要回答的是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在不同的意义层面上,生活方式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在社会学上,生活方式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利用生活资料的方式;在心理学上,生活方式是自我认同的表达;在人类学中,生活方式生动地表达了特定的种族特性。Feldman和Thielbar(1971)把生活方式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一种群体现象;生活方式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方式反映了一个人的核心生活利益;生活方式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上表现出差异,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社会阶层、宗教和其它决定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学技术等。而网络媒体,作为当今科学技术的体现,作为当代最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网络媒体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一方面,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充分彰显了个性自由;增强了交流的广度、频度和深度;改变了消费观念,使网上购物成为新时尚;打破了传统教育封闭的办学模式,网上远程教育成为主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也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 1、价值取向上:重个人轻他人而弱化伦理道德规范。在网络媒体的世界里。价值观念的变化正在加速,在相对的价值观里,没有了惟一正确的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传统的力量被削弱。由于网络媒体时代更注重个人的传播,且网络又是海量信息的存诸地,网络媒体的伦理道德也因此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网络媒体在重构现代多元价值观的同时。把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生活也解构了,不少人摒弃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推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此外,网络媒体的商业化诱导人们的文化需求,使人们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一些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也腐蚀着人们,影响人们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 2009年新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在5、6号两天的新闻联播里重磅曝光19家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站,其中百度、谷歌两家搜索引擎成为焦点。而国内四大门户也赫然在列。19家网站几乎占据了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均是业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网站。由此可见,互联网内容低俗之风已经极度泛滥。低俗之风一旦受利益驱使,并成为常态盛行,道德观念也就不成为束缚了。2、交往方式上:隐秘性、虚拟化使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同上交际的特点之一,就是其隐秘性。你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匿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地位。网络的自由带来了

自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不可替代

自媒体时代 太长人修炼舆论引导掌控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工具的更新换代,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了自媒体生长发育的平台和土壤,信息流通变得快速和透明。以微博、微信、直播等为载体的传播途径,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从今年以来各种直播平台比如映客、花椒等等更为直接的传播方式,通过个体进行的直播充斥着网络和人们的视线,让人目不暇接。自媒体在这种自由开放式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满足了受众猎奇、娱乐等心态,而令主流媒体变得逐渐边缘化。在这样的状况下主流媒体依然是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和绝对权威性和特殊的公信力,依然要在和网络融合的过程中,确保主流媒体的功能。 新媒体时代,微博等自媒体成为网民维权利器,现实中的细微之事,通过网络放大和扩散,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互动,很可能在现实中影响巨大。这也提醒我们的职能部门必须及时有效作为。报警不如发微博,上访不如上网,这种示范效应极大消耗社会资源,但倒逼政府部门必须及时作为。就像这次事件的突如其来,这也对做好相应的舆情应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自媒体的特点决定自媒体有很大的先天不足 1.自媒体的特点 普通大众参与新闻的传播,这是自媒体的基本特点,即平民化。只要是在网上轻点鼠标,拨动按钮,即可以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且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无疆界。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草根直播”开始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布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但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与交互性的特点,也产生了低俗化倾向,为了吸引眼球,甚至传播有损健康,违背人伦、色情、低俗的信息。而现在很多直播平台,内容缺乏文化内涵,空洞、夸大、虚假,更是导致自媒体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自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成因 自媒体时代媒体把关人的相对缺失,自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加剧了信息的爆炸。还有自媒体被商业的蓄意利用,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自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漫天飞,虚假新闻在逐渐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企业微信公众号的进入,为了培养粉丝,获得点击率和关注度,不对转载的信息辨别真伪,单纯实现经济利益,往往成为虚假新闻传播的帮凶。自媒体把关太弱,是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延伸,这种延伸势必会催生与社会主流舆论相悖的信息传播。参与自媒体的网民素质良莠不齐,发布的新闻真实性及客观性无法保证。不能对事件进行理性客观分析,个人情感色彩浓厚。自媒体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和信息源,传播方式呈网状,这种传播模式下,不仅信息源的数量无法控制,而且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 二、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普及,媒体格局变得更加复杂,面对自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负面影响,主流新闻媒体肩负着比以往更加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信息桥梁,还要密切关注甄别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及时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 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传播模式由单向、专业传播向多向、公众传播转变,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第一见证人,通过自媒体传播信息。自媒体信息的发布者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因追求轰动效应,再加上个人感情的渗透,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报道,导致自媒体的新闻缺乏权威性。而传统主流媒体,因其专业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摘要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炒作在新闻、文化、娱乐和商业等领域已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本文试着深入分析新闻炒作的背景、失范现象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怎样防治新闻炒作的问题,为遏止新闻炒作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炒作社会责任 当今的新闻界,受众越来越注意到一种现象:报道的事件本身新闻价值并不大,但经过媒体反复报道、跟踪报道、多家报道等等,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如贞操女征婚、炫富女“郭美美”、凤姐和芙蓉姐姐的雷人语录和“华丽”蜕变等等,这些现象我们称之为“炒作”,那究竟何为新闻炒作?新闻报道中应怎样去避免和遏制炒作之风呢? 一、新闻炒作的定义 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魏剑美老师对“新闻炒作”的定义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o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o引导?p 强化部分新闻要素?o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p获取直接或间接 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它的基本特点是预谋

性?p轰动性和商业化。”个人认为,魏剑美老师对新闻炒作下的定义还是比较确切和到位的。新闻不能炒作,新闻的商业运作可以实现的,但仅是指其经营部分和广告部分。 二、新闻炒作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推动力,被视为新闻传媒瘟疫的新闻炒作现象的出现也必有其深层原因。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受经济利益驱动是“新闻炒作”出现根本原因。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政治服务是媒体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拨款是其活动经费的来源,追逐商业利润还不是媒介本身的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事业管理,企业经营”的特殊格局。作为一个企业,媒体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市场竞争。 (二)危害 首先会误导舆论。一些传媒目光短浅,新闻报道时不分轻重主次,人云亦云。比如周克华事件中有关其女友的报道,媒体在没有证据的时候就断定其女友是周克华抢劫的“军师”。这不仅对当事人不公平,同时也误导群众的思考,甚至会干扰到司法的公正。

新闻写作练习题有答案

新闻写作习题练习库(夏玲) 新闻知识写作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是:新闻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守的原则。 2、故意失实 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3、非故意失实 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 4、用事实说话 指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或者说是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总之,是“事实”和“观点”的结合。 5、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 时效性——指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短,则时效性越强。 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的下去。 针对性——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写新闻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二是要明确你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发。 6、新闻角度 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7、“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倒叙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把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叙述,后发生的放在后面叙述。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8、“蒙太奇”结构 把新闻事件的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利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再组合和连接而成写作表现方式。 9、新闻语言 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文字语言叫做新闻语言。 10、新闻白描 新闻白描,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11、新闻背景 宏观意义上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

专利侵权判断方法

专利侵权介绍 主要内容及法律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见PPT 法律依据是《专利法》、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21号)》,参考最高院2003年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草案)的有关内容。 具体涉及专利法第11、56、57、62、63条,2001年司法解释第9、17、23条。 一、专利侵权的构成条件(专利法第11条) 1、专利权被授予后; “先用权期”——“真空期”——“临时保护期”——“侵权期”——“自由使用期” (申请日) (公开日) (授权公告日) (终止日)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 理论上讲,包括明示的许可和默示的许可,明示的许可如许可合同,默示的许可在我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专利权用尽原则与默示许可有一定的联系。 3、为了生产经营目的; 为个人消费的目的而制造、使用、进口等,不属于为了生产经营目的。 最高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草案)中建议: 根据医生对特定病人的处方临时配制专利药品,并且仅供该病人使用的,不视为属于具有生产经营目的的行为。 4、进行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者进口等行为; 5、采用了“其专利产品、其专利方法”或者“依照其专利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产品”。 其中“直接”的含义:(1)狭义论――指实施授予专利的方法所最初获得的原始产品;(2)广义论――不仅包括实施专利方法获得的最初产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包括对最初产品作进一步加工、处理后的产品。 我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狭义论显然具有强的操作性,且有直接的法律依据。

二、专利侵权实质判断(专利法第56条、2001年司法解释第17条) (一)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1、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三种学说: (1)、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周边限定学说” 即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完全由权利要求的文字内容确定,在解释保护范围时必须严格遵循授权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对权利要求书的文字作严格、忠实的解释,其文字表达的范围就是专利权保护的范围。 优点:有利于确保专利权保护范围对社会公众的确定性。

试论校园新闻媒体的特征

试论校园新闻媒体的特征 摘要校园新闻是校园内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它从属于教育新闻,它报道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其主要媒体是校报、校园有线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栏等阵地。校园新闻具有新闻的真实、新鲜、公开、重要的基本特性,同时也具有教育性、接近性、专业性和文献性的特点。 关键词校园新闻教育性真实性文献性 一、校园新闻的一般特征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本身的真实和新闻报道反映的真实,是新闻区别于文学的根本点。事实的真实就是肯定事实作为新闻的来源,实质上也是个事实决定论,先有事实再有新闻。无论是传递一个新的情况还是通过新闻来宣传某个观点和主张,离开了事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根本不可能产生真实的效果。 2.新鲜是新闻的价值。我们之所以要传播新闻,就是为及时了解外界的新变化、新事物,为了迅速交流新经验、新情况,并以此作为决策与采取行动的一种依据。但是有了事实,并不一定就是新闻;要成为新闻,关键是要及时迅速的报道出来。如果过了事实报道的最佳时间,事实就可能成为历史,报道就成了历史资料。新闻的新,主要体现在事实要新,是新近发生的,也是事实发展中的新进展、新结果。同时传播要快,如果传播不及时,即使事实最新,新闻也会变“旧闻”。所以说,新闻的新一方面是事实的内容要新,另方面传播速度要快。这就是新闻存在的价值。 3.公开是新闻的目的。有人曾经说过,今日的新闻,即明日的历史,在尚未成为新闻时,就是情报。情报是秘密的,为少数人服务;新闻是公开的,为社会服务,这就是新闻与情报区别的根本点。新闻的公开性,就是新闻应该被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在追求尽可能广的传播面,以实现新闻自身价值。 4.重要是新闻的意义。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接收对象有自己的需要,传播者也有自己的选择新闻的依据。什么事实重要?萨空了先生曾经指出,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人类才会注意。也就是说,新闻要与人类的生存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关系就密切,新闻就一定重要。

《MAD CITY》——一场现代媒体策划下的悲剧:刍议策划新闻与新闻炒作介入新闻事件的消极影响

《MAD CITY》——一场现代媒体策划下的悲剧 ——刍议策划新闻与新闻炒作介入新闻事件的消极影响 ■枕流 《MAD CITY》剧情梗概:(来自搜搜百科资料,部分有改动) - 本片是一部探索美国现代社会的影片,十分感人,催人泪下,也对美国社会、美国新闻界进行了无情的批评。麦克斯·布雷克(达斯汀•霍夫曼饰)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在新闻圈子内享有盛名,不过在一次空难事件中他的报道没有现场感不再被上司重用。- 有一次他被派往一座博物馆作一次无关紧要的采访,但在这里他却正好赶上了一起劫持人质事件,而劫持人质的萨姆(约翰•特拉沃尔塔饰)却是一个十分值得同情的人。他是一个本分的美国人,在麦克斯采访的这家博物馆作保安,他工作努力,在家里是一个好丈夫,也是两个孩子的好父亲,但他却被老板班克斯馆长解雇了。- 在与老板论理时他一怒之下竟误杀了以前要好的同事,并进而劫持了人质。麦克斯现场采访了萨姆,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他决定帮助萨姆逃脱法律制裁,当他说服萨姆走出博物馆时,等待萨姆却还是手拷和铁窗。- 正文:- 悲剧的前奏:- 正如以上所诉,萨姆在劫持人质的犯罪过程中,接受了麦克斯的现场采访。这一荒诞的情境是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回到现场:麦克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是“独家大新闻”、“实况转播”,于是阻止其搭档实习生劳丽打电话报警。他的这一有违新闻道德及社会道德的决定,恐怕就是这场悲剧的伏笔了。- 我认为,从这里开始,麦克斯便一步步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策划。他心里完全明白事件要怎样发展才会更具有“新闻价值”,更惹人注意。而面对一个事实上毫无恶意、对劫持人质“操作过程”一窍不通,并且只想着“弃械投降”的“犯罪分子”萨姆,他充当了“老师”的角色。教育,或者说教唆萨姆如何应对警方,如何去进一步发展事件。这里的麦克斯,完全是一个熟悉各种“操作过程”的现场导演。- 于是,麦克斯通过一番教育、诱导(“你现在恐怕有麻烦了”“那些人们现在恨死你了”“弃械投降前你一定要做一件事”),成功使得萨姆接受了他的现场采访。麦克斯由此一炮走红,以致各大媒体纷纷关注,引发收视狂潮。- 事情发展到这,我想,麦克斯的本来目的(“独家大新闻”)应该是达到了。然而此时,麦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新闻写作角度与选择 写作角度或称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人点。 同是一条新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挖掘的深浅就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新闻价值也就不同。一个优秀的记者,总是力求选择最佳的角度来表现新闻主题。 新闻的写作角度,又可以粗分为两类。 一是观察新闻材料、掂量新闻材料的角度,或者叫思辨角度。这种思辨角度,有时在写作之前的采访过程便已经完成。高明的记者,往往在采访的同时,便酝酿写作角度,做到边采访边思索”心中有数。甚至一俟采访结束,文章结构已酝酿成熟,各段之间的起承转合已经想好,下笔立就。也有的在采访之后,面对一本子材料,反复琢磨、分析,梳理、判断、选择。 二是表现的角度,多指技巧而言,也即如何选准切入点而言,往往比较具体。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章将两者结合起来谈。 一、全局高度找角度 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通过采访,记了满满的一本子材料,脑袋里却乱成一团浆糊,不懂得从何下笔,苦思冥想,总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换句话来说,就是不懂得通过哪个侧面去表达。 好些材料,孤立地看,静止地看,在一个部门、一个局部,可能是新鲜的,先进的,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可能是新闻。但是,用发展的观点去看,拿到全局的这个天平上称一称,又可能不是新闻。 对发生在某个地区的一件事,你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认为不算新闻,该写的没有写,换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可能是“想断刺

史肠”,会上头版头条。同样,你是“想断刺史肠”,别人则可能是“司空见惯未足奇”,你把别人的旧闻当作新闻来写,自然没有命中率。这里头的学问,除了新闻敏感外,与记者站得高不高,看得远不远,心中是否有全局、有大局有关。因此,在选择新闻角度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俯视的角度,来衡量所采写的文章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更大的新闻价值。 所谓全局的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包括国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思想动态,较大围的客观性情况,发展趋势、趋向等。这些构成了新闻的社会背景,没有这些大背景,便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全局在胸,才会统筹帷幄,才能“游刃有余”,对所要报道的事实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准最佳角度,写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来。 1987年,建省的信息传出,引起全国各地极大的兴趣,形成了轰动一时的“热”。作为隔海相望的,如何利用这个机遇,顺应“”这个大潮做足文章,这是人最为关注的。 当时,开放势头正猛,提出“借粤兴桂”。为此,广 西日报社领导要我和承工同志到及两广边境跑一趟。于是,我们跑了半个,走机关,看市场,采访了因“汽车事件”正赋闲的特别行政区原秘书长玉益(后来成为省委副书记兼市委书记),更多的则是向沿途碰上的各级考察团请教对策。采访很认真,记了满满的两个笔记本,到动笔时却犯了难:不知从哪里人手! 可写的题材和角度很多:可以写的开放政策,经济形势;可以写人和商品在;可以写的物产资源、旅游名胜;甚至可以发怀古之幽思,写那位刚直不阿、千古敬仰的人海瑞。作为省报记者,虽然从这些角度写,都有可能见报,但总觉得未把文章做足,未免可惜。

试论专利间接侵权的判定原则

试论专利间接侵权的判定原则 一、论述背景 我国专利法仅规定了直接侵权行为而未规定间接侵权行为。新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是中国专利法对专利“直接侵权”的明确规定。但是,和2000年《专利法》修改一样,专利间接侵权最终没有被写入《专利法》修正案。这必然给执法者留下疑问,新《专利法》实施之后,对实践中发生了间接侵权行为是否还应当给予制裁?如果制裁,其法律依据是什么?如果不加以制裁,是否意味着第三次《专利法》修改对间接侵权问题的态度与过去多年司法实践已经不一致,即不能再追究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有人对此发出了上述疑问。 司法实践中,根据专利侵权判断的一般原则——全面覆盖原则,即被控侵权产品如果没有覆盖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即只要缺少一个必要技术特征,则不构成直接侵权。这在某些情况下会严重削弱专利权的保护力度,使专利权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实践中产生了间接侵权一说。 在第三次《专利法》修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间接侵权的纠纷案件不多,《专利法》中可以不作规定。在此,笔者并不拘泥于论述上述理由的正确与否,主要是将2008年4月30日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约克XX空调冷冻设备XX与X委三等侵犯专利权纠纷案判决》作简单研究,目的是试图论述专利间接侵权的判定原则,以此“螳臂”挡未来真实发生的间接侵权案例“之车”。 二、案例简介

试论电视新闻媒体基础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411947587.html, 试论电视新闻媒体基础建设 作者:尚云龙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1期 摘要:电视新闻媒体基础设施与电视节目的质量和真实性有关。在自媒体杂乱信息发表 的时代,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担负起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对网络中发表的言论予以澄清,进行真实性的报道。本文通过对电视媒体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了国外知名媒体的工作模式,并指出了电视媒体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电视新闻;媒体;基础建设 电视新闻媒体基础设施问题随着电视业的发展而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电视新闻媒体积累了许多良好的经验和做法。然而,与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机构相比,我们的电视新闻媒体的缺乏和缺乏是一些基本方面的建设。随着新闻业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作用。 一、媒体职业操守与新闻真实性 当CNN审核时,验证新闻来源是编辑中最重要的工作。在一篇简短的新闻稿中,编辑将在手稿中标出五个关于新闻来源的问题。然后从庞大的查询系统中查找可靠的数据或来源的新闻事实。最有由制片人根据新闻的热度、真实程度等来决定采用的类型。在我们的新闻业中,我们一直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新闻采访中,存在一些误解和有失现象。 1.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并没有扎根于每个从业者的心中,有些人经常强调各种客观原因,以牺牲进一步验证调查的阶段,失实报道、主观报道因此而得以出笼。 2.记者调查和研究的能力,编辑的质疑能力正在恶化。记者调查和提问的时间也在减少。记者每天发表一些报道的现象无处不在,没有新闻价值。 3.记者编辑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往往被夸大。在无法确定新闻来源或未知新闻来源。为了节省时间和追求绘画的效果,盲目复制其他人的报道或模拟现场采访,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不仅降低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还对新闻行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风气。 4.媒体的宣传和指导功能与关注新闻来源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相一致,部分人总是为自己的采访的不真实性找借口。 为了使自律成为媒体从业者的自觉行为,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我们了解到,CNN和华尔街日报等世界知名媒体公司都有非常详细的工作手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媒体自律的。我们的记者在进入该行业之前没有接受过有关新闻标准和政策的系统教育。同时也

地方与主流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的经验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地方与主流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的经验材 料 篇一: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做大做强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做大做强 徐聪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党报已获批准,组建起了报业集团。它们大多是以知名党报为龙头而建立起来的,且运作态势良好,实现了优势互补,发挥了联合舰队的威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达到了更好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它们的成功经验,应引起全国各大中城市党报的注意和思索。而且,大中城市党报同仁对此务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组建报业集团乃大势所趋,现在各大中城市党报要做的就是积聚能量,壮大实力,为组建报业集团做准备。 一、大中城市党报组建报业集团的必要性 1、媒体竞争的需要。时下,大中城市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在:①国家级、省级报纸

的触角纷纷向大中城市延伸,通过设立工作站、记者站、广告代理、发行站、分印点等手段,抢占大中城市报刊市场。 ②大中城市本市的晚报等生活娱乐性报纸在内容、发行等方面不惜血本,与本市党报争夺市场份额。③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以其丰富多彩、趣味性强、迅速快捷的特点,在争取广告源方面同党报展开激烈竞争。④网络媒体虽初露峥嵘,但已显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已开始作为“第四媒体”, 同党报在一些领域展开竞争。⑤中国加入wTo后,大中城市党报又面临着国外媒体的强烈冲击。这也是一个最大、最强烈的冲击。西方传媒集团规模大、竞争力强,这些集团一旦进入我国,引发的竞争必然是激烈的。“入世”意味着国内 传媒与国外传媒短兵相接的局面不可避免。意识形态的对抗、舆论阵地的攻防、信息资源的争夺,经济实力的较量,市场与人才的角逐必趋激烈和复杂。为此,我们的媒体必须早作谋划,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争抢市场份额。在上述这些竞争中,大中城市党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要想摆脱困境,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组建报业集团之路。 2、唱响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鉴于媒体 市场白热化竞争的局面,一些媒体以格调低俗来迎合受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选取上,出现了严重背离四项基本原则,偏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公然宣扬、美化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诋毁中华民族,侮辱

新闻炒作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开封大学毕业论文新闻炒作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生院部: 专业班级: 2013 年05 月20 日

目录 论文摘要 (2) 一、新闻炒作产生原因 (3) (一)新闻炒作产生主观原因 (3) (二)新闻炒作产生客观原因 (4) 二、新闻炒作的危害 (5) (一)新闻炒作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导致信任危机 (5) (二)新闻炒作容易偏离主旋律轨道 (5) (三)新闻炒作容易造成假新闻 (6) 三、如何防治新闻炒作泛滥 (6) (一)国家:建立并完善司法惩罚系统 (6) (二)新闻工作者:提高职业道德,加强法律自律 (7) (三)受众:提高判断力,进行强有力的监督 (7) 四、总结 (8)

论文摘要 在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了寻找“卖点”,争取受众,不少媒体都不遗余力地进行新闻炒作。本文阐述了新闻炒作的现象,分析了新闻炒作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以及新闻炒作的巨大危害,因此对遏制新闻炒作现象泛滥,国家、媒体和受众应该怎么做,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真实性新闻炒作危害防治

新闻炒作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王莹莹 (开封大学人文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新闻炒作就是某利益集团针对在该特定时期属于某种意义的足够吸引公众的眼球 的特殊“公众人物”,通过针对这个人在某一时段内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推动众多的没提前来采访,并通过不时添加不同的“作料”,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火候竞相“翻炒”,同时,作为事件主体的人主动或者被动的在媒体的报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获取了利益,从而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形成一定社会舆论的新闻报道行为。 一、新闻炒作产生原因 新闻炒作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新闻炒作的产生与传播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新闻炒作的原因有三大原因:第一:信息的丰富造成注意力的贫乏,第二个原因:广告式徽,第三:超越作秀。因此新闻炒作出发点是“为了抢夺眼球”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 新闻体制和法规不健全,对新闻炒作的惩治力度不够是炒作新闻产生的首要原因。如今社会新闻炒作泛滥成灾,但是对于制造新闻 炒作的主体却没有给予应当的惩罚,致使有些人对于制造和传播空虚新闻无所畏惧。而我国《新闻法》一直迟迟未能出台,使得新闻活动缺少法制环境。当恶劣新闻事件被揭露时,除了媒体曝光、扣发稿酬或暂时封杀外,对恶略新闻的作者、编辑以及媒体领导人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惩处。有的炒作者被此媒体解雇了,旋即又被彼媒体聘用。这又怎能遏止炒作新闻的产生与传播呢?由此可见新闻立法的严重缺位,是新闻炒作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

35传媒与发展·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网络化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当前的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受众地位,社会信息形态逐渐发生了转变,实现了新生的资源共享性质的媒体传播。这种全新的媒体环境给我国的传统媒体带来了众多发展性问题。虽然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将被新媒体所取代,而是给予传统媒体一种警示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在新时期的发展。那么,对于我国的报纸新闻传播媒体来说,面临着新媒体环境,唯有实现发展性突破,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需要进一步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深度挖掘其内部存在的问题,把握住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探究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实现新时代的报纸新闻传播媒体融合发展。 1.综合分析新媒体 1.1新媒体的优势 在我国网络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推动下,新媒体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媒体传播的力量,拓宽了媒体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推动了媒体事业的新发展。新媒体在传播形式上,具有着较为丰富的多样性优势。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传统的报纸新闻传播无法超越的。对于新媒体的多样性传播,主要体现在对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能够实现集中的展现,不再像报纸新闻传播那样单一化的传播。同时,新媒体还能够以现代化的技术为支撑,实现强大的媒体资源共享体系,极大地拓宽了媒体传播的渠道与力度。在媒体内容上,具有着较为广阔的涵盖面,能够极大地满足受众的各种个性化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媒体服务。除此之外,新媒体重视受众的体验效果。为了切实地满足受众的新闻要求,利用多种信息化网络技术,及时检索新鲜的新闻内容,并采用现代化的制作技术,打造出最为精品的新闻内容,从而提升了媒体传播的实效性和媒体内容的质量,实现能够切实满足广大受众各类需求的新时代媒体环境。1.2新媒体的劣势 虽然,新媒体具有着许多的优势,引领着我国新的媒体时代,但是,其自身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劣势。由于新媒体具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导致出现较低的新闻报道门槛,这对于新闻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新媒体约束媒体信息传播的力度过小,一旦出现虚假性新闻内容,无法做到实时控制,受众会对假新闻内容产生误读或者误解的情况,无法看到新闻事件的本质。而随着这些假新闻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导致受众对新媒体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出现持怀疑态度,严重影响媒体传播的权威性,制约新闻媒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 2.1在传播主体上 传统媒体时代下,企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政府机构是其主要的媒体信息源。通讯员与新闻媒体记者,要进行新闻信息内容的采集与制作。虽然许多新闻媒体设立了相应的媒体专线,将新闻记者的联系方式公布于众。但是,从新闻媒体信息内容采集的数量上看,还是处于采集率低、内容较少的状态。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传播不再是单一化的主体形式,它们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的功能优势,通过相关APP平台、BBS、手机、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新闻信息内容的传播,有效地检索热点新闻。从而实现了与传统新闻媒体截然不同的媒体传播动态。在传播主体上,逐渐由原有的职业新闻媒体工作者向着社会公众共享化转变,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体传播主体。而新闻媒体逐渐成为了大众化的新闻媒体,受众也可以充当传播主体,将身边的新闻发布在共享的APP平台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时代的新闻媒体共享体系,提升了民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占有率,让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2.2在组织结构上 虽然,在行政管理与相关体制的束缚,报纸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了结构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小的成效,但是,随着新媒体范围的日益扩大,报纸新闻只有有效地运用网络化信息技术,实现报纸与网络的双向融合,改革新的报纸新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与趋势 摘 要:在我国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媒体形式逐渐发展变化,我国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报纸新闻传播形式是其中受冲击最大的。那么,为了能够实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就需要我国的报纸新闻传播深度分析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从而让报纸新闻传播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实现传播形式的转变,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报纸新闻传播;变化与趋势;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0-035-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7411947587.html,ki.11-4653/n.2017.10.010 文/张晓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