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稽核流程

内部稽核流程

内部稽核流程
内部稽核流程

目錄

一、內部稽核理論

1.何謂內部稽核

2.稽核的目的

3.稽核種類

4.稽核依據

二、內部品質稽核系統

1.稽核時機

2.稽核小組之組成

3.工作與責任

4.稽核人員之格標準

5.稽核人員的選擇方式

三、內部品質稽系統的規劃

1.稽核體系規劃

2.稽核體系內容

四、內部品質稽核實務

1.內部稽核程序流程

2.訂定稽核作業

3.稽核準備作業

4.稽核作業執行

5.矯正預防措施與持績改善

五、結論

六、個案研究與討論

一、內部稽核理論

1.何謂內部稽核

內部稽核為企業內部一種獨立性的評核工作,以評檢品保、製造、採購及其他業務,作為對管理者提供決策運用之基礎。它是一種管理控制工作,功能在衡量與評定其他控制工作之成效。也可說是利用企業內部獨立的組織人員,對企業全盤經營管理活動作連績性查核、評估與建議的一種管理制度。

1.1 ISO 9001:2000對內部稽核之敘述為8.

2.2內部稽核

組織應在規劃之期間內執行內部稽核,以決定品質管理系統是否

a)符合所規劃之安排(參照第7.1節)、本國際標準之要求及組織所建立之品質管理系統要求,以及

b)有效地實施及維持。

1.2 ISO 10011-品質系統稽核指導綱要中對“品質稽核”的定義

1.2.1 品質稽核:係一項系統化及獨之性之查驗,決定各項品質活動與相關之成果是否與原先

籌劃者一致,以及這些籌劃事項是否有效地付諸實施,且適合於達成目標。

1.2.2 品質稽核主要但並不限應用於品質系統或其中各要項,亦可用

於各製程、各產品或各種服務。此類稽核常稱之謂「品質系統稽核」、「製程品質稽核」、「服務品

質稽核」。

1.2.3 品質稽核之執行應與受稽核單位無直接責任之人員擔任,但宜

由工作相關者協助之。

1.2.4 品質稽核目的之一,乃在評估是否需要採行改進或矯正措施。

稽核不應僅是管理或產品驗收之目的而實施的「監督」或「檢

驗」作業。

1.2.5 品質稽核可為內部或外部之目的而實施之。由以上可知品質稽

核的目的是在於認定企業之品質系統之運作是否達到令人滿意

的地步。

2.稽核的目的

2.1 稽核一般為下列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目的而設計:

2.1.1依規定(標準)要求以確定管理系統要項之符合性與不符合

性。

2.1.2確定實施中的管理系統在達成目標的有效性。

2.1.3提供被稽核者改進管理系統的機會。

2.1.4 做為管理階層改善管理系統運作之參考依據。

2.1.5 找出現有管理體系運作不合理的地方。

2.1.6 提供具體、客觀的證據、以減尐消除不良之發生。

2.2 外部稽核 / 評鑑的目的

2.2.1 判定管理系統是否合國際標準,政府與企業相關法規的要求。

2.2.2 為核准受評鑑組織之管理系統的認可登錄。

3.稽核的種類

3.1依稽核的方式及任務可區分為管理系統的稽核及事務系統的稽

核。

3.2 另稽核可分類為內部稽核及外部稽核兩種,在此主要討論這兩種

稽核,因他們是ISO-9000最重要的管理改善的工具之一。

又可分為第一者、第二者及第三者稽核,其關係如下圖:

3.2.1內部稽核(第一者稽核:First Party Audits)

內部稽核乃是企業或組織為求對其本身品質系統或組織運作,做一瞭解和考核其是否符合其組織目標而做的稽核。

3.2.2 外部稽核(External Audits)

外部稽核又可分為兩種:一種為第二者稽核,另一種為第三者稽核。

3.2.2.1第二者稽核(Second Party Audits)

所謂的第二者稽核,即是一般企業對供應商的評鑑。一般企業為了對於自己零件供應商做一了解,一般都會有一套管理其供應商的方法。評鑑只是其方法之一。

3.2.2.2. 第三者稽核(Third Party Audits)

所謂第三者稽核(中立評鑑)即為獨之與公正團體對企業所做的評鑑。如國內外工廠評鑑/驗證體系,我國為(標檢局),國外為(BSI、TUV、SGS、BQR、BM TRADA、UL、JETT、ISC、

AJA….等)

4.稽核依據

4.1 顧客合約的要求

一般而言,顧客在下合約時常會對於供應商的製造能力,交貨情況,品質的要求及品質系統執行能力等做一評鑑或調查。因此在做內部稽核或外部稽核時常會依據顧客合約上的要求進行稽核作業。

4.2 ISO-9001的條文規定

對於稽核作業的標準,稽核人員必須依照ISO-9001的標準依企業實際的需要,應用ISO-9001 的條文需求做法源根據,來做判定稽核工作的準則。亦即任何有爭議性的不合格現象發生,必須引用ISO 的條文來做判定標準,而不是依照稽核人員個人的喜怒好惡來做判定。所有品質系統是否有效運用的判定必須依照ISO-9001的條文做決定。

4.3 品質手冊的規定(公司的品質管理系統)

一般而言,企業在制定品質手冊時必須依據ISO-9001 的條文要求,並依據企業實際狀況和經濟性,制定出一套符合ISO-9001條文及企業習性的品質手冊。因此在做稽核時的另一個依據即是該企業的品質手冊的規定或其他作業辦法、作業標準的規定來做稽核。

二、內部品質稽核系統

1.稽核時機

稽核的時機往往會因稽核的方式而有所不同。通常稽核會基於下

列的幾個理由:

1.1對一有意建立契約關係之組織作初步的評估。

1.2 驗證企業組織本身的品質系統是否能持續符合規定要求。

1.3 在一契約關係的架構內,驗證組織是否實施品質系統及該品

質系統是否持續符合規定要求。

1.4 依據ISO品質系統標準評估企業組織本身的品質系統是否合

乎標準要求。

2.稽核小組之組成

無論是否由小組或個人執行稽核,均應有一召集人員作全盤負責。應依實際情況,稽核小組成員可包括具有專業背景的專家,企業內高階主管或工作多年有行政或管理經驗之幹部、實習稽核員,或觀察員等,這些人員應為顧客或被評鑑者及召集人所接受的人員。

3.工作與責任

3.1稽核員的工作

3.1.1. 不踰越稽核範圍;

3.1.2. 依客觀行事;

3.1.3. 收集分析與被評鑑之品質系統有關,並足以導出結論之

證據;

3.1.4 對足以影響稽核結果或可能需要進一步稽核的任何證據

顯示應保持警覺;

3.1.5 能回答以下所列的問題:

3.1.5.1. 被評鑑的人對於自己有關之作業程序及影響品質

系統之文件,是否能了解並且適當的使用。

3.1.5.2. 所有的文件和其他資料是否能適當的達成品質系

統的要求?

3.1.6 隨時保持合乎道德規範的行為。

3.2 稽核員之責任:

3.2.1. 遵守適行之稽核規定。

3.2.2. 溝通與澄清各項稽核規定。

3.2.3. 對交付責任應能作有效的地規劃與執行。

3.2.

4. 觀察事項的書面報告。

3.2.5. 提報稽核結果。

3.2.6. 依據稽核結果所採行的矯正預防措施之有效性;

3.2.7. 有關稽核文件的保管及安全防護。

3.2.8. 因必要提呈該等文件時,應確保該等文件之機密,審慎處

理經手的資訊。

3.2.9. 與召集人充分合作與全力支援。

3.3. 召集人的工作:

3.3.1. 釐清每一項稽核任務的規定。包括所需稽核員之資格。

3.3.2. 遵守適行之稽核規定與其他適當之法令;

3.3.3. 規劃稽核工作。準備工作文件及向稽核小組簡報;

3.3.

4. 檢討現有品質系統活動之文件資料以決定其適當性;

3.3.5. 立即向被評鑑者提報嚴重缺點;

3.3.6. 提報稽核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主要障礙;

3.3.7. 提報之稽核結果應清楚並有結論,且不無故拖延。

3.4 召集人的責任

召集人對於稽核的各個階段應負完全之責任。召集人應具有管

理能力及經驗,並經授權得就有關稽核進行及任何稽核觀察做

最後決定。

4.稽核人員之資格標準

4.1 教育程度

對於教育程度的規定視稽核種類而定,一般若是內部稽核其稽核人員的教育程度要求,需視企業內部人員教育程度和水準做實際和彈性的界定,至於外部稽核的稽核人員教育標準依據

ISO-10011-2:1991(E)的標準要求。

4.2. 人格屬性

稽核員候選人個性應胸襟開闊、深思熟慮、具有健全判斷力,分析技巧、不屈不撓之毅力;

並且能以務實的方式理解狀況,全盤了解複雜作業的能力,與了解個別單位在整體組織中的角色。

4.3. 訓練

對於內部稽核人員之訓練應以符合外部稽核人員訓練標準為原則,但若實際上有困難,應以符合企業的現實環境及經濟性做考量。

為確保稽核人員候選人已具備執行稽核及管理稽核所需之技巧能力,稽核員候選人應已接受過必要程度的訓練。

4.4. 經驗

對於內部稽核人員之經驗,應以企業本身現實情況做規定,而外部稽核人員之經驗要求則應有下述的標準。稽核員候選人,至尐應有四年全職之實際工作經驗(但不包括訓練),其中至尐有兩年為品管系統作業。

候選人在以稽核員身分承擔執行稽核的責任之前,應取得ISO-10011所述全部稽核過程的經驗。此項經驗之取得,應參與至尐四次之稽核,包括文件審查,實地稽核報告,總計至尐二十天。

所有相關經驗應有合理適度之時效性。

4.5. 語言能力

不管是內部稽核人員或外部稽核人員,對於被稽核者所說的語言,最好能說、能寫和能溝通為原則。亦即能以口語化的方式和現場被稽核人員做溝通。對於語言能力的要求亦應做為考慮稽核人員的因素之一。

4.6. 管理能力

稽核人員應具備有執行稽核作業所必備之管理技巧,如稽核時間的掌握,收集客觀證據的能力等,並經由適當之方式以證明,其具有該項管理技巧的知識及運用能力。

4.7. 稽核能力之維持-苟日新又日新,時刻掌握時代的脈動。

5. 稽核人員的選擇方式

1. 條件

人 2. 人

三、 內部品質稽核系統規劃 1. 稽核體系規劃

一般的企業本身或多或尐都有自己的稽核系統,只是往往沒有

正式的、有組織的將稽核做一些有效且系統的運用。很多國內企業由於經營形態理念的關係,雖為知名的大企業,往往其稽核工作都是由老闆的親戚或親信所主控,此種現象並非不好,只是容易造成稽核工作只重視財務系統的問題,而忽略品質系統的稽核。造成許多組織運作系統的不合理及決策系統不合理,而不自知往往造成企業投資失策,週轉不靈,商譽受損,產品品質出問題,而最後傷及企業的壽命。因此一個好的稽核體系應是要有全面性的考慮,才能達到改善企業營運不合理的目的。在規劃企業的稽核體系時應考慮下列幾個要項:

1.1組織的特性

1.2 人力的負荷

1.3成本效益

1.4 品質系統的要求

1.5 外部稽核系統的納入

1.6 向下紮根的稽核體系

2. 稽核體系的內容

稽核是一項系統化與文件化的抽驗查驗過程,其目的在於查驗管理系統是否持續實施與維持,以

及是否符合稽核準則,藉由此一過程發現可能的改善空間為何,以使管理系統能持續保持其適切性及有效性。

稽核亦是一項PDCA 的管理循環,如下表所示:

稽核之PDCA 循環

四、 內部品質稽核實務 1. 內部稽核程序流程

內部品質稽核是非常重要的作業,它花費了許多單位時間與人

力資源的投入;開始稽核時各單位/個人均容易感受到壓力,故稽核的成功與有效,自然要靠專業的技巧,配合完整的計劃去進行之,其程序流程如下:

計劃

執行

2.訂定稽核計劃

2.1. 稽核計劃應由管理階層制定或核可。(1.確定稽核頻率2.排定詳細之部門、時程及場所

3.說明

稽核準則4.確認小組成員5.初步文件審查)

2.2 分配稽核員任務

稽核是一項團隊合作的工作。主導稽核員是其靈魂人物,負責管

理稽核小組的各項工作,以及缺失判斷之最後仲裁。稽核小組之

成員,除了主導稽核員之外,尚包括負責實際執行之稽核員,訓

練中的實習稽核員,以及其他的目的之觀察員。

2.3 發布稽核通知

在以上兩項工作完成之後,組織在執行稽核前的適當時間,必須

由專人通知所有被稽核部門。為了提醒大家這是組織重視的工

作,此通知如有需要可請高階主管正式簽核。一般而言,2到3

週前發出通知是比較適合的,太早通知容易遺忘,太晚通知又會

使被稽核單位來不及準備。

3.稽核準備作業

稽核是文件化的過程,稽核員必須使用一些表格文件來完成此項工作,其目的是協助稽核之進行、將稽核觀察結果以文件化方式表現出來、並記錄佐證之證據。主要的工作文件有稽核查檢表、不符合報告、以及總結報告。

3.1 稽核查檢表

3.2 不符合報告

一般而言,在工廠內為方便管理,此不符合報告常結合矯

正預防的功能,而成為「矯正預防通知單(correct/ prevent action

request,(CAR))

3.3 總結報告表

總結報告表之目的在於完整地展現出稽核的過程及結果,

使所有參與的人員,尤其是高階主管,能夠瞭解整個狀況。

4.稽核作業的執行

4.1 開始會議

4.2 現場稽核

4.3 準備稽核結果初稿與溝通

4.4 總結會議

4.5 完成稽核結果報告

5.矯正預防措施與持續改善

5.1 發出矯正預防通知

5.2 追蹤與持續改善

5.3 結案

5.4 ISO 9001:2000 8.5 對改善的敘述

8.5 改善

8.5.1 持續改善

8.5.2 矯正措施

8.5.3 預防措施

五、結論

ISO9000系列品質管理系統已在國際間造成風潮,企業界更以通過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標準驗證,作為提昇企業形象的重要標竿之一。而內部品質稽核正是達成品

質管理系統「持續改善」要求的一項重要管理工具,亦是企業永續經營最重要的指標。

組織內部由資格合適的稽核人員,以建設性、積極正面及公正客觀的立場,定期、計畫而有系統的執行稽核,並找出系統是否符合管理系統的規劃,並針對不符合狀況進行分析,進而找出原因並予以改善,稽核過程中,除了查驗是否符合標準及規劃與執行是否相符外,更要發現整個組織及管理系統運作是否尚有改善空間,以提供高階管理者審查管理系統執行及維護狀況的參考,且藉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透過管理系統的機制及手段,使管理系統的效能愈來愈好,進而提昇整個組織的管理績效,這正是「稽核」用以改善、管理績效的功能。

管理系統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持續改善」而稽核則是能夠持續改善的一項重要因素;稽核的主要目的在使一個組的管理變得愈來愈好,這是一項積極正面的工作,而稽核的「好壞」,稽核人員則

是其中的關鍵,稽核人員專業能力與知識的強弱,對稽核程序的熟稔程度、稽核技巧的高低等因素,會直接影響稽核的「品質」,因此稽核人員應該細心敬業地完成任務,以輕鬆的心情、嚴謹的態度,

與被稽核單位一同學習、共同成長,亦是本課程的最終目標。

XXXXXX公司咨询类报告质量审核制度

XXXXXX公司 总工程师办公室文件 XX公司总办[201X]X号签发人:XXX XXXXXX公司 咨询类报告质量审核制度(试行) 第一章目的与适用范围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咨询类报告质量审核管理工作,确保各类报告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公司咨询类报告质量审核工作的控制,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清洁生产报告、风险应急预案、竣工验收报告等。

第二章审核程序 一、现场踏勘阶段 部门主管承接项目并下达给项目负责人后,应同时组织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包括环境保护目标、水系、生态环境、区域污染源等)。总工办原则上不参与现场踏勘,由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对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负责。 二、报告编制阶段 项目负责人完成环境现状调查后,应按照相关导则及规范要求开展报告编制工作。在报告编制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就遇到的技术难题(不包括编制依据、评价因子、评价标准选择,数据验算,文字校核等低级问题)向总工办申请技术支持,总工办收到申请后将提出指导建议。项目负责人在总工办指导下仍不能独立完成报告编制工作的,其所在部门主管应及时更换项目负责人。 三、报告审查阶段 报告编制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自行审查或由部门主管组织内部审查。 四、报告审核阶段 报告经部门内审通过后,项目负责人应向总工办提交部门内审意见与审核申请表(见附件),并将需审核的报告电子版发至总工办审核专用邮箱(XXX@https://www.doczj.com/doc/7416245247.html,)。对未遵照以上规定履行审核程序的报告,总工办不予

审核。 在收到审核申请表与送审报告电子版后,总工办开始对该报告编制质量进行审核。总工办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报告质量存在问题的,将向项目负责人出具书面修改意见;必要时也可采用会议形式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编制人员必须到会。 报告修改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可向总工办申请技术支持,总工办收到申请后将提出指导建议。项目负责人在总工办指导下仍不能独立完成报告修改工作的,其所在部门主管应及时安排其他技术人员协助完成报告修改工作。 修改后报告再次送总工办审核时,项目负责人应向总工办提交复核申请表(见附件),并将需复核的报告电子版发至总工办审核专用邮箱(XXX@https://www.doczj.com/doc/7416245247.html,)。对未遵照以上规定履行复核程序的报告,总工办不予复核。 报告经审核通过后,由总工办签放资质许可单。项目负责人凭资质许可单向资质管理部门申请项目资质证书。 五、资质核发阶段 资质许可单一式两份,经总工办签字并加盖技术审核专用章后方可生效。资质管理部门收到总工办签发的资质许可单后,应加盖部门公章并返回总工办一份存档备查。资质管理部门对未取得资质许可单的项目发放资质证书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总工办不承担任何责任。 咨询类报告审核流程图如下:

合同审核流程与审核表

企业合同审核流程 为规范签约、履约行为,提高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将企业合同审核流程要求如下: 1、凡属公司生产经营合同(除当期一次性消耗低值易耗品的零星采购业务外),一律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严禁口头协议和非正式书面协议,杜绝合同履行在先、签订在后的行为。 2、合同分类:(1)投资合同、融资合同(2)施工合同(3)分包合同(4)采购合同(5)租赁合同(6)内部承包合同(7)其他合同 3、公司必须组织合同评审,经过洽谈、修改、完善,努力改善合同条件。要求各部门参加、主管领导审核、法律顾问评审、公司总经理审批。 4、合同评审程序 拟定合同要点并交底—>公司(分公司)公司(分公司)各部门评审(—>分公司将合同及评审意见报公司—>公司各部门评审)—>主管副经理评审—>公司法律顾问评审—>公司整理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反馈—>公司(分公司)修改合同—>合同洽谈—>洽谈情况及时反馈公司—>最终合同报公司签署意见—>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

5、禁止未经公司进行合同要点审查、交底自行与业主洽谈合同形成正式合同文件后报公司评审的行为;禁止未按公司要求评审合同擅自签订合同的行为,否则由当事人承担习惯经济、法律责任。 6、以公司名义对外发出的经济类函件需经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对外发出。 7、合同评审的基础资料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提供以下基础资料:发包人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说明;分包或供方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证明资料;招投标文件及询标、评标资料、往来函件等相关资料;成本及效益分析;资金计划及筹措说明(垫资及资金投入较大时需提供此说明);中标通知书;合同;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评审意见。 8、一般情况下,合同评审时间为自收到评审文件起72小时内完成,加急合同评审时间不少于24小时;合同评审人员必须签署明确意见,不得以口头代替或只签名不表意见。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

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审核制度及流程 (X线、CT、MRI) X线部分 一、胸部X线报告 胸廓:对称、畸形、骨骼情况。 肺野:肺内血管纹理,肺内有无病灶,如发现病灶要描述其部位、形态、边缘、大小、有无空洞等等情况。 肺门:正常、增大,有无肿块等。 纵隔:气管是否正中,纵隔有无增定及有无肿块发现等。横隔:位置、形态有无改变,肋隔角与心膈角情况。 心脏:外形有无异常变化,心胸比率,各房室情况。 二、心脏平片X线诊断报告 摄片位置: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胸廓:纵隔与横形态有无异常。 肺部:重点描述肺门、肺内动、静脉血管纹理的变化,有无肺动脉高压或肺淤血等表现. 心脏:心外形增大的类型,肺动脉段外形变化,各房室增大的情况,食道左房压迹变化情况。 三、泌尿系统X线诊断报告 1、平片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与大小。 (2)全尿路区域有无钙化或结石样阴影。 (3)腰大肌及腹壁脂肪线影像情况。

(4)脊椎、骨盆区、骨骼有无异常。 (5)肠道内容情况及其他腹部异常阴影。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 (1)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 (2)使用对比剂名称、剂量、浓度。 (3)两肾功能显影情况:正常、延迟、不显影。对肾功能差者,造影需延时45’-60’或更长时间摄片观察。(4)两侧肾盏、肾孟轮廓显示情况。 (5)膀胱充盈情况。 (6)两侧输尿管显示情况。 (7)腰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3、逆行肾盂造影(RCP) (l)两肾轮廓、位置、形态、大小、注明导管位置。(2)使用造影剂的名称、浓度、剂量。 (3)两侧肾盏、肾孟、输尿管充盈显示情况。 (4)腰骶椎与骨盆区骨质情况。 4、膀胱造影 (1)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2)膀胱充盈的轮廓、形态、大小;病理性改变应说明病变范围大小,边界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若观察膀胱壁者应测量其厚度,边缘与周围情况。(4)男性应包括前列腺增生向膀胱突出压迫情况。 (5)有无其它异常发现。

监管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报告备案制度工作流程.

监管企业重大事项审批报告备案制度工作流程 一、审批事项: 1.对外投资。 同一项目年度内累计投资超过500万元以上的。 2.对外担保。 3.国有股权转让。 4.企业改制与资产重组。 5.持股情况。 国有企业董事成员、经理层及三总师持有本公司股份(票的情况及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经理层及三总师持有控股、参股公司股份(票的情况。 6.董事会召开前的报告。 董事会的议程,拟讨论的事项以及拟形成的决议,首席产权代表于董事会召开前十五个工作日与国资委沟通。 7.股东会召开前的报告。 股东会的议程,拟讨论的事项以及拟形成的决议,首席产权代表于股东会召开前三十个工作日与国资委沟通。 二、审批具体流程: 对国有企业上报的重大事项报告进行合规性或合理性审核。 合规性审核:主要审核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是否符合全区国有资产布局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规划;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

和发展规划;是否符合本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其决策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 合规性审核范围:为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备案事项。 合理性审核:在合规性审核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重大事项进行可行性审核。 合理性审核范围:为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的报告事项。 1.登记。办公室将项目申报单位报批材料进行登记,领导批示后转科室。 2.归类。科室将报告分类,填写项目审批表。 3.审核。规划发展科提出审核意见。 4.复审。 相关科室审核人员提出意见。 专家审核委员会提出意见。 5.会签。根据审核标准由国资委(领导班子会提出会签意见。 6.审定。根据审核标准进行审定,提出审定意见(由国资委主任签字。 7.上报区政府批准,接收区政府批准文件。 8.告知。及时、准确告知报请单位。 三、报告事项: 对外投资。同一项目年度内累计投资500万元以下的,在投资计划经企业决策机构通过后,需向国资委上报以下文件: 1.国有企业或其重要子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经营计划。

社会保险稽核业务流程.讲述

社会保险稽核业务流程 一、社会保险稽核 1、制定稽核计划: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山东省社会保险稽查办法》规定,结合本级劳动保障部门有关要求,围绕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社会保险稽核年度计划。根据各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提出的稽核建议及群众举报,制定稽核近期计划。 2、稽核准备:根据稽核工作计划,采取以下方式确定被稽核对象:1从参保单位或者个人中随机抽取;2根据数据库信息异常情况确定;3根据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交办、异地信函协查件等资料确定;4从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用工人数多的参保单位中抽取;5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定。 根据被稽核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制定的稽核方案,明确稽核的重点、范围、时限,提出稽核的具体目标要求。成立稽核小组,指定两到三名稽核员组成稽核小组。 3、稽核实施: (1)下达稽核通知。实施稽核3日前,向被稽核对象下达《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告知实施稽核的具体时间、

稽核小组人员的组成、稽核需要查阅的有关资料名称及稽核时限,但有群众举报或者有根据认为单位或者个人有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嫌疑的除外,受送达人签收后带回《社会保险文书送达回证》。 (2)调查取证。核对被稽核对象营业执照、社会保险登记证等材料内容,审查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是否符合规定,各种证件是否有效,社会保险登记证是否按规定年检;核对被稽核对象申报的缴费月报人数与统计部门劳动工资统计报表人数是否一致;用人单位工资发放人数与职工花名册是否一致;查清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内退职工、停薪留职人员、挂靠人员、短期合同工(包括农民工、季节工)的参保情况,核实有无漏保人员;审核适用的社会保险缴费费率标准是否正确;复算工资总额计算口径是否与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相一致;查阅所需年度的企业职工缴费申报表、社会保险费代扣代缴明细表、劳动工资统计台账、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职工收入汇总表等,验证是否表表、帐表相符;查阅被稽核对象的应付工资明细账、相关费用明细账,验证是否帐表相符;查阅被稽核对象的原始会计凭证、现金流量纪录,验证帐证是否相符;核实缴费单位和个人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审查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补缴情况,核实是否按规定补缴社会保险费;核查参保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分析其生产经营情况,综合评价其缴费能力。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检验科报告审核制度 1.目的 对检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审核、签发及修改等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向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检验报告。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出具的各科检验报告。 3.检验报告内容 检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 3.1医院名称与报告标题。 3.2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室、床号、病历号。 3.3送检样品号(唯一识别号),送检日期、时间,送检医师,样品性质,对不符合要求样品的状态描述。 3.4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名、中文名),检验结果、结果单位、参考值。 3.5报告日期、时间,报告人,审核人。. 3.6仅对被检样品所检项目负责的声明。 4.检验报告的格式, 4.1检验科主任设计各类检验报告格式。 4.2根据各专业技术特点编制检验报告。 4.3各类检验报告需满足第3条要求。 5.检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和存档

5.1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确认所检项目结果受控。 5.2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检验样品与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的唯一性。 5-3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判断其技术误差的可接受性。有疑问时进行复检。复检包括:核查样品性状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与样品号是否对应,重作检测。复检后仍有疑问需报告审核人处理。 5.4检测人员核查后在报告人栏签名。 5.5审核人必须核查整批检验结果的质控数据,判断是否在控及误差的可接受性。 5.6审核人员必须认真核查异常结果。分析可疑结果原因,确定复检方案,督促复检。。’、。 5.7复检后仍有疑问,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组织复检。必要时科主任联系临床科室查寻异常原因,确认复检结果,发出报告。 5.8审核合格,审核人签名,发出报告。 5.9检验科报告的电子版由检测人员输入微机,签名贮存。其它人员不能改动。文字版由管理人员保管。 6.检验报告的更改 已签发的检验报告需要作补充或修改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6.1对不影响原有检测结果的补充,由报告人、审核人签发新报告,收回原报告归档备查。

2017年度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2017年度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二○一七年十一月

内部审核报告

2017年度内审计划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本次内部审核计划实施 审核组长:组员: 注意:审核过程中不能审自己和本部门的工作,审核时间有冲突,主动协调 日期:共页,第页 1、审核目的:按规定,检查验证公司各职能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是否正常运行和工作改进,并最终实现目标。 2、审核依据:GB/T19001-2016/ISO9001:2015 企业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体系文件相关的文件 3、审核覆盖:本公司产品加工、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管理。 4、审核时间:2017年11月18日至11月19日 首次会议时间:11月18日上午8:30 末次会议时间:11月19日下午15:30 5、现场审核: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和其它部门负责人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审核活动按审核日程安排,被审核方有关人员要求安排好本岗位的工作。

首次内审工作会议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18日上午8:30 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 会议主持: 会议记录: 会议内容:1.首先由总经理就各部门负责人在公司首次内部审核中提供要求。 2.由管理者代表作今天内审工作计划和内审要求的动员。 总经理:同志好!公司今天将进行一次全面的内审,这次审核以新标准 GB/T19001-2016/ISO9001:2015版质量体系要求进行,以改版后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为依据,全面审核体系活动运行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体系规范,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为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同时是评价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我们今天举行换版后第一次内审首次会议,希望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职能人员认真配合内审组,做好这次换版内审工作,发现问题要做好记录,及时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并使之更加充分、有效。 管理者代表:刚才总经理就我们公司质量体系换版首次内审工作提出了要求,我首先要感谢在改版前期工作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对我们工作支持的同志们表示感谢,由于大家的辛勤工作才有今天换版的首次内审会。由于这次改版内容范围较大,重新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因此,我们今天的内审依据是《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16/ISO9001:2015新标准,也包括公司的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流程化方法→稽核工作表-范例

過程化方法—稽核工作表(範例)1/4

過程化方法—稽核工作表(範例)2/4

之樣品PPAP程序 客戶溝通程序 客戶滿意度管理程序 過程化方法—稽核工作表(範例)3/4 顧客導向的過程(COP) COP的支援過程(SP)管理過程(MP)組織的 位置 期望的或必要的關鍵指 標、衡量 適用的要求 5.產品生產(實現)過生產管理程序內部品質稽核程序生管部產品產能達成率ISO/TS 16949 條文程:製程管制程序管理審查程序製造部100% 7.4.1/7.4.2/7.4.3 /7.5 客供品管制程序資料分析程序工程部單位績效達成率.1/7.5.2/7.5.3/ (輸入)-經客戶確認之緊急應變管理程序績效管理程序品保部100% 7.5.4/7.5.5/7.6/8 .2.3 産品規格設備保養管理程序5S管理程序倉管部品質良品率100% /8.2.4/8.3 採購管理程序安全衛生管理程序設備稼動率100% (輸出)-產品大量生產供應商管理程序設備故障率0 % 及最佳化 量規儀器管理程序鑑別 與追溯程序進料檢驗程 序製程檢驗程序安全衛生零災害 適用的參考資料 Q606 Q1

過程化方法—稽核工作表(範例)4/4

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 豆体验卡 8.市場分析/行銷研究 過程: (輸入)7市場與客戶 需求趨勢之SWOT 分 析 (輸出)f 符合市場與 客戶需求之產品/服務 經營計劃管理程序 品質目標管理程序 品質規劃管理程序 客戶滿 意度管理程序 客戶服務管理程序 客戶溝通 程序 內部品質稽核程序 管理審查程序 績效管理程序 資料分析 程序 研發部 業務部 採購部 生管部 製造部 品保部 年營業額提升50% 年產能提升50% 年績效提升50% 外銷營業額比例提 升50% 產品自製率提升 40% ISO/TS 16949條文 5.1/525.3/5.4/5.5/ 5.6 裕隆Q606 福特Q1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审核制度 与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一、审核制度:1、医学影像报告各项内容需填写准确,影像描写简明、确切,报告应密切结合临床,结论应反映客观。 2、急诊报告先由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再由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若为疑难急诊片,则先发临时报告,次日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同时换回临时报告。一般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再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疑难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之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再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 3、值班医师应挑选当日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以备次日集体读片。次日早交班时,由值班医师汇报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其他医师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最后由主任医师归纳、总结,统一结论,得出最终诊断意见。其间,值班医师需做好记录工作。 4、若疑难病例经讨论后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者,需由专人记录、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于每月疑难病例讨论会时集体阅片,共同提高。

5、每月组织专人到病案室对影像报告进行追踪、记录,于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集体阅片,分析影像报告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6、每天早交班读片时需根据摄片质控标准,做好劣片登记,每周一次由技师长组织技术读片。审核流程: 1、急诊报告: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报告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疑难急诊副主任医、主任医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2、一般报告: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 3、疑难报告: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DOC 12页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DOC 12页)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一、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公司成立以来,稽核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今年6月底,我部已全部完成对公司所属118家营业部的例行审计,在摸清公司家底、遏制违规违纪、揭示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稽核审计工作也存在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审计效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对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等原因造成的公司风险分布变化及风险点的转移,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监控机制。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没有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取证并向公司提出处理意见。 ——常规审计项目周期过长 从项目准备到报告送出的整个项目周期过长,大多数项目超过一个月,个别项目甚至超过两个月。一些项目后期制作阶段(包括报告制作与审理)所花的时间超过现场审计时间,个别项目后期制作时间甚至超过现场审计耗时一倍以上。 2、审计质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遗漏 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二百多个项目中,存在一些虽经审计而未被发现的违规违纪情况。应该承认,审计对象有其固有的风险,审计手段有其必然的局限,但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仍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 ——审计报告时效性差

由于审计周期过长,审计报告递出的时候往往已经事过境迁,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考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审计评价权威性不强 由于据以作出审计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规定有不明确之处,理解上有时又不尽一致,加之没有统一规范的审计评价标准,存在对发生在不同营业部的类似事件,审计评价与审计建议不尽相同的情况。 ——审计成果附加值不高 我们目前的审计报告大多仍止于对单个经营单位的财务、经营数据的罗列以及对其违规违纪事实的简单描述,缺乏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刻探索,也缺乏站在全局高度,对公司整体或某个业务领域的经营情况及风险控制效果的综合分析。 3、审计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目前我部仍以营业部为主要审计对象,对总部业务部门的审计基本上限于个别离任审计,对总部管理部门的审计还是空白,审计的范围没有覆盖公司全部的风险点。 已经开展的审计项目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以差错防弊及确定资产的安全性、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主要目标。以评价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主要特征的经营管理审计,目前尚未展开。 4、审计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报告在上报公司领导的同时,以审计意见书的形式,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下达给被审计单位,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公司有关管理部门。但对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意见书以后的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我部目前尚缺乏完整的跟踪程序与监督措施。 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公司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以便适时采取措施。 5、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与审计工作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审计人员一般对营业部的经纪业务较为熟悉,对常规财务审计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但多数审计人员对非经纪业务(如投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了解不多,对非财务报表审计技术(如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

QSA内部品质稽核查核总表(doc 33页)

QSA内部品质稽核查核总表(doc 33页)

评定人记录结果克莱斯勒特殊 要求 问题评定人记录– 实施证据 C.1 * 在产品初始阶段是否使用了克莱斯勒公司产品保证计划(PAP)或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 C.2 特殊特性是否用(S)、(N)、(T) 和(H)符号进行标识, 并且使用 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C.3 * 如果产品制造需要, 供方是否能证明已掌握以下标准的有关知识((S)PF—安全; (E)PF—排放; (N)PF—噪音; (T)—PF(防盗); (H)PS—9336)? C.4 供方是否具备PS-7300标准的有 关知识? C.5 除非另有规定, 是否每年进行一 次内部质量审核?

C.1 5 在发布分承包方和/或潜在的需求或能力前, 供方是否通知指定的顾客部门? C.1 6 供方是否能与克莱斯勒的供方伙伴信息罔(SPIN)系统沟通? 是否有供方其它质量体系要求需要在现场进行审核. 要素评定人记录结果福特特殊要求 问题评定人记录– 实施证据

F.1* 对于所有标有倒三角或同等符号 的零件, 它们的控制计划(CP)和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s)及 其更改是否有福特汽车公司质量 工程师签字? F.2 是否按要求在所有集装箱上福特 汽车公司零件号前标识了倒三角 或等同符号? F.3 是否在控制计划或年度全尺寸测 量中考虑了所有特殊特性? F.4 对于控件目零件的检验/试验要 求的更改是否经过福特汽车公司 产品工程和质量部门的批准? F.5* 供方是否有通知顾客有关工程规 范(ES)试验失败、可疑品的装运、 可疑品的确切数量以及产品发运 受阻等信息的程序? 工程规范(ES)试验失败是否立即 导致产品无法发运? F.6 下列要求: -- 过程和产品的监控是否得到 满足?

内部品质稽核程序样板

制訂日期:

制訂日期: 內部稽核管制程序文件編號: 1.目的: 验证质量保证系统是否被正确实施,以及适时发现问题,幷采取矫正措施,以维持各项质量作业之切适性、有效性。 2. 范围: 凡一切与质量系统有关之规定事项与实施部门,皆为稽核范围。 3. 权责: 3.1稽核计划之拟定: ISO专员 3.2稽核之执行:稽核小组 3.3稽核结果之提报:管理代表 4. 定义: 4.1 系统缺点: 系统欠缺与ISO 9001:2000条文对应之程序文件,以致未执行该项 作业。 4.2 执行缺点: 程序文件有明确规定,而没有或者没有完全遵照作业者。 4.3 观察事项: 符合相关之程序,已建立及实施,幷证实已运作,因导入时间较短, 需进一步观察其有效性。 5. 作业内容: 5.1内部稽核作业流程(附图一)。 5.2稽核年度计划拟定,由ISO专员于每年12月底前拟案完成,幷呈执行总经理 审核后,据以执行。 5.3稽核小组:每次稽核前,由管理代表负责筹组稽核小组。 5.3.1稽核小组成员,需接受厂内或厂外内部稽核训练7小时以上,且需经管理 代表核准,方可执行稽核作业。 5.3.2稽核员不得参与自己部门之内部稽核。 5.4稽核方式: 5.4.1本公司内部稽核每六个月实施一次,由ISO专员负责排定年度稽核计划。 5.4.2稽核前7~15天,由ISO专员发出(内部稽核细部计划表),通知受稽部门, 内审员根据自已审核范围制订完整(查检表)。 5.5执行稽核: 5.5.1稽核前,应由管理代表召集稽核员与被稽核部门相关人员,举行起始会议

制訂日期: 內部稽核管制程序文件編號: (Opening meeting) 确认稽核的范围与时程。 5.5.2稽核员对上一次的内部稽核不符事项应予追踪幷确认矫正措施执行成效。 5.5.3稽核员发现不符合事项应填具(内稽不符合报告),描述不符合事项之状况。 5.5.4稽核行动完成后,管理代表必须连同稽核员与受稽核部门主管,举行结束 会议,说明稽查结果与所有稽查发现之缺失事项,幷确定被稽核部门人员 对发现之缺失皆已明确了解。此刻应将(内稽不符合报告),正本交受稽部 门,副本由稽核人员保留,幷要求被稽核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改善之。 5.5.5不符事项之矫正改善确认,由稽核员执行,幷于(内稽不符合报告)之确认 栏签章。 5.6稽核报告: 管理代表应将稽核过程所发现之缺失,汇总一份(内部稽核报告)给总经理签核 后,于文管中心归档备查。幷于管理审查会议中,由管理代表报告检讨。(内部 稽核报告)至少保存二年。 6. 相关资料/ 文件: 6.1 2000版ISO 9001 7. 使用表单: 7.1年度稽核计划(WG-QUP-07-01A) 7.2查检表(WG-QUP-07-02A) 7.3内稽不符合报告(WG-QUP-07-03A) 7.4内部稽核报告(WG-QUP-07-04A) 7.5内部稽核细部计划表(WG-QUP-07-05A)

检验报告审核流程

检验报告审核流程

井陉县医院检验科检验结果审核人的授权书授权签字人一览表

检验科制度目录 第二轮等级医院评审(2013版) 检验科新开展项目审批程序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使用制度 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 菌种、毒株管理制度 检验科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 检验报告单审核签字制度 检验标本复检制度 检验报告单书写制度 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 检验结果反馈制度 检验科试剂采购制度 检验科质控品、标准品管理制度 检验科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检验科试剂采购流程 标本采集、储存、运输、接受、处理制度检验科标本接受流程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科试剂采购流程 1. 各专业实验室试剂负责人要根据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有计划地申购试剂。请购所需试剂应经科主任审批签字后,上报器械科。 2. 确定专人负责试剂管理,做好试剂的请购、登记入库、领 发、保管、清点盘存、报废等工作,做到帐册、实物相符。 3. 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试剂进货时有验收人签字。 4. 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 检查工作,防止变质、过期和浪费,如有发现,应及时处 理。 5. 所有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内,并每天检查冰箱温度;易燃、易爆品要远离水源、火源,存放于安全的地方;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妥善保存。 检验科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1. 标本溢撒后,首先放置警示标识。 2.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覆盖消毒30分钟左右。 3. 用吸水纸或纱布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4. 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抹布将污染区擦拭干净,待表面自然干燥后,方可使用。 5. 将吸水纸和纱布,以及抹布投入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桶内浸泡消毒。

内部品质环境稽核程序

1.目的:验证质量、环境系统是否被正确实施,经稽核程序之作业,适时发掘问题,采矫正措 施,以维持各项作业之有效性。 2.范围:凡一切与质量、环境系统有关之规定事项与实施单位均属之 2.1 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系统 2.2 制造过程的监督和量测,确保已实施了管制计划 2-3 查证产品符合要求。 3.权责: 3.1 稽核计划之拟定:管理部。 3.2 稽核小组长:管理代表指派。 3.3 稽核计划之执行: 3.3.1系统稽核:稽核小组 3.3.2过程稽核:品保部 3.3.3产品稽核:品保部 3.4 矫正措施追踪与确认:稽核小组。 3.5 稽核结果审查:总经理或管理代表。 4.定义: 4.1 内部质量、环境稽核:是一项内部系统性及独立性之查验,查对各项质量、环境活动与相 关之成果,是否与原先规划一致,以及规划是否有付诸实施,且适切的达到质量、环境目标。 4.2 定期稽核:每年对各部门作定期稽核,若因有事不得不提早或延后执行时,得由管理部提 出签呈,呈管理代表核准后改期执行。 4.3 不定期稽核:当总经理及管理代表视公司之状况,认为有需要做内部质量、环境 稽核时,得执行内部质量、环境稽核。 5.作业内容: 5.1 内部质量、环境稽核流程图(附件一);内部稽核建构流程图(附件二) 5.2 稽核计划: 5.2.1定期稽核:每年初考虑汽车业客户排订「管理系统年度稽核计划表」,执行质量、 环境管理系统稽核,每季依产品重要特性及出货客户反馈情形执行产 品、过程稽核,范围含所有作业班。 5.2.2不定期稽核:依公司质量、环境系统执行状况需要由管理代表拟定不定期内部稽 核。 5.2.3稽核计划须考虑前次稽核结果。 5.3 稽核小组成员之组成: 5.3.1 合格的稽核人员资格,须符合下列各项条件: 5.3.1.1 学历:高中(职)以上学历。 5.3.1.2 在公司任职一年(含)以上。 5.3.1.3 曾受厂内外相关课程训练(参考「专业技能鉴定表」)。

医院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 一、审核制度: 1、医学影像报告各项内容需填写准确,影像描写简明、确切,报告应密切结合临床,结论应反映客观。 2、急诊报告先由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再由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若为疑难急诊片,则先发临时报告,次日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同时换回临时报告。 一般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再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 疑难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之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再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 3、值班医师应挑选当日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以备次日集体读片。次日早交班时,由值班医师汇报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其他医师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最后由主任医师归纳、总结,统一结论,得出最终诊断意见。其间,值班医师需做好记录工作。 4、若疑难病例经讨论后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者,需由专人记录、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于每月疑难病例讨论会时集体阅片,共同提高。 5、每月组织专人到病案室对影像报告进行追踪、记录,于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集体阅片,分析影像报告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6、每天早交班读片时需根据摄片质控标准,做好劣片登记,每

周一次由技师长组织技术读片。 审核流程: 1、急诊报告: 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报告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疑难急诊副主任医、主任医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2、一般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 3、疑难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知丁

内部稽核流程

目錄 一、內部稽核理論 1.何謂內部稽核 2.稽核的目的 3.稽核種類 4.稽核依據 二、內部品質稽核系統 1.稽核時機 2.稽核小組之組成 3.工作與責任 4.稽核人員之格標準 5.稽核人員的選擇方式 三、內部品質稽系統的規劃 1.稽核體系規劃 2.稽核體系內容 四、內部品質稽核實務 1.內部稽核程序流程 2.訂定稽核作業 3.稽核準備作業 4.稽核作業執行 5.矯正預防措施與持績改善 五、結論 六、個案研究與討論

一、內部稽核理論 1.何謂內部稽核 內部稽核為企業內部一種獨立性的評核工作,以評檢品保、製造、採購及其他業務,作為對管理者提供決策運用之基礎。它是一種管理控制工作,功能在衡量與評定其他控制工作之成效。也可說是利用企業內部獨立的組織人員,對企業全盤經營管理活動作連績性查核、評估與建議的一種管理制度。 1.1 ISO 9001:2000對內部稽核之敘述為8. 2.2內部稽核 組織應在規劃之期間內執行內部稽核,以決定品質管理系統是否 a)符合所規劃之安排(參照第7.1節)、本國際標準之要求及組織所建立之品質管理系統要求,以及 b)有效地實施及維持。 1.2 ISO 10011-品質系統稽核指導綱要中對“品質稽核”的定義 1.2.1 品質稽核:係一項系統化及獨之性之查驗,決定各項品質活動與相關之成果是否與原先 籌劃者一致,以及這些籌劃事項是否有效地付諸實施,且適合於達成目標。 1.2.2 品質稽核主要但並不限應用於品質系統或其中各要項,亦可用 於各製程、各產品或各種服務。此類稽核常稱之謂「品質系統稽核」、「製程品質稽核」、「服務品 質稽核」。 1.2.3 品質稽核之執行應與受稽核單位無直接責任之人員擔任,但宜 由工作相關者協助之。 1.2.4 品質稽核目的之一,乃在評估是否需要採行改進或矯正措施。 稽核不應僅是管理或產品驗收之目的而實施的「監督」或「檢 驗」作業。 1.2.5 品質稽核可為內部或外部之目的而實施之。由以上可知品質稽 核的目的是在於認定企業之品質系統之運作是否達到令人滿意 的地步。 2.稽核的目的 2.1 稽核一般為下列一個或一個以上之目的而設計: 2.1.1依規定(標準)要求以確定管理系統要項之符合性與不符合 性。 2.1.2確定實施中的管理系統在達成目標的有效性。 2.1.3提供被稽核者改進管理系統的機會。 2.1.4 做為管理階層改善管理系統運作之參考依據。 2.1.5 找出現有管理體系運作不合理的地方。 2.1.6 提供具體、客觀的證據、以減尐消除不良之發生。 2.2 外部稽核 / 評鑑的目的 2.2.1 判定管理系統是否合國際標準,政府與企業相關法規的要求。 2.2.2 為核准受評鑑組織之管理系統的認可登錄。 3.稽核的種類 3.1依稽核的方式及任務可區分為管理系統的稽核及事務系統的稽 核。 3.2 另稽核可分類為內部稽核及外部稽核兩種,在此主要討論這兩種 稽核,因他們是ISO-9000最重要的管理改善的工具之一。

项目评审制度及流程

项目评审制度及流程 1、目的: 主要是尽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尽早纠正缺陷,控制项目整体进程。 2、范围:适用于研发中心项目评审工作。 3、职责: 3.1 项目组长协助评审人员进行项目评审工作,并提交评审计划。 3.2 评审人员针对项目进行系统评审并撰写评审报告。 3.3 评审人员应对评审完成发现的问题进行后续跟踪处理。 4、程序: 4.1 评审角色构成因素 评审人员的选择是评审效果的关键,需要考虑以下因素:项目重要性:项目重要性是决定角色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先要根据项目的重要性而定。这与需要投入的成本有关,对于重要的项目一般会更多地投入资源,提高评审级别。 项目复杂度:项目的复杂度也是决定角色构成的因素之一,根据温伯格的公式,项目管理的复杂度相当于功能规模的平方数。笔者认为还应该考虑技术复杂度、技术新鲜度和文档复杂度等因素。项目组成员的能力成分和水平。 项目组成员的能力成分和水平:评审角色构成还应当根据项目团队成员本身的各项技术水平,特别是分析和设计的技术水平如何,行

业领域知识是否丰富来进行搭配。除了团队内部自己进行评审之外,评审团队最好是一些独立于项目团队之外的成员构成。应当注意的原则是人数要少而精,一个人可以兼多个角色,但要覆盖各项人员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不具备评审能力的不应参加,可以通过旁听来提高水平。 4.2 基本角色职责 评审组长:制定评审计划、确定或制定各项评审准则、必要时组织评审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必要的资源、进行评审分工、确保正式评审准备充分、分发待评审文档、必要时召开并主持评审会议、向有关领导报告评审结果,并且跟踪评审错误的改正。 评审人员:必要时参加与评审有关的培训、按评审计划阅读待评审材料、保证对待评审材料的理解、与待评审材料作者讨论,并且指出和记录问题。 文档作者:按评审计划准备并按时提交待评审材料、必要时对材料进行解释、必要时参加评审会议,并且在确定需要改进时按时完成修改。 记录人员:评审会议中记录评审人员提出的问题及相关讨论。 项目经理:制定保证评审和改正的项目进度计划,还要确保评审准备时间、评审会议时间及错误的改正时间。而且评审安排及结果与所有项目成员沟通,必要时参加评审会议、阅读评审报告、分析缺陷原因,并且改进项目质量。 4.3 文档评审的层次

分拣中心分拣作业流程

分拣中心分拣作业流程 第一节航空出港中转操作 一、航空到件交接: 1、机场提货: 1)、发货操作员在货到达提货方前,将完整得提货信息传真给提货方。 2)、提货方按照发货方传真信息,至机场、客运站、铁路提货处提取货物,核对到件数量就是否一致,用把枪在提货处直接做提货扫描. 3)、对出现得破损件、短缺件等问题,要当场与提货处人员进行核对登记,并要求其开具破损证明(有条件可当场拍照),并通知发货方。 4)、保存好提货费发票,以备对账。 2、主干线网络车: 1)、主干线网络车到达,操作人员检查封车锁情况并填写相关清单。 2)、按照规定时间要求,先卸下航空出港件,再卸下汽运线快件。 3、支线网络车: 1)、操作人员要求所有到达得支线车进行打卡。 2)、对未按照规定时间到达得支线车除要进行处罚外,优先安排整点到达车辆得卸车入库。3)、支线车晚点到达得,不能延误主干线网络车、航空发货车得时间,晚点得支线车尽可能将文件类物品中转发出。 4、收入计费: 1)、对货车或支线车快件全部做卸车扫描,将单件分别放到电子秤上做卸车扫描,文件包扫描包签时,不需放至电子秤上。 2)、在E3操作系统上输入始发地与目得地,以便计算中转费用。 3)、分别做解包操作,与卸车操作一样,分别将包内件进行逐票扫描称重计费。 4)、所有交接快件扫描完毕后,按货签数据进行收发对比. 二、中转分拣: 1、快件入库后按文件与大货进行分类分拣。 2、文件类在文件操作区分拣;大货直接上传输带,由分拣人员卸至固定分拣区。 3、在分拣过程中,如遇大头笔标注错误或未标注、地址不详、违禁品、包装不良及破损件等,要由专人负责登记并拍照。到分拣中心直接交接得营业部,当场通知随车人员;不就是直接交接得,在内网上报,在不违反操作规定得情况下,能当班次中转得,尽量发出;不能当班次发出得,要放在问题件区,由客服人员按规定程序处理。 4、由建包操作人员将文件及小物品,按建包(笼)规定操作,并填写完整货签. 5、单件发出得,要用大于面单得白纸将面单除单号外得内容覆盖,并在白纸上写明始发地、目得地、提货电话与提货人等各项内容。 6、将文件包与单件一起做装车扫描,扫一件(包)上一件,确保实际发货件数与扫描数一致。 三、中转发出: 1、做发车操作,同时手工输入车牌号码。 2、按不同目得地进行整批称重,并做好记录,以便与货代核对、结算。 3、操作人员与随车人员做好交接,由发货人员至机场发货。 4、发货员与承运方(机场或货代、大巴客运站,铁路行包房)当场清点发货数量及称重. 5、按事先确定下得结算方式付费,带回承运方开具得运输凭证,如航空发货单(配载成功后,由承运方返回传真件),返回公司后交与操作人员,对交接过程中出现得异常情况要及时登记,返回公司后上报操作管理人员.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医学影像科诊断报告审核制度和审核流程 一、审核制度: 1、医学影像报告各项内容需填写准确,影像描写简明、确切,报告应密切结合临床,结论应反映客观。 2、急诊报告先由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再由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若为疑难急诊片,则先发临时报告,次日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同时换回临时报告。 一般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再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后签发。 疑难报告先由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之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再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后签发。 3、值班医师应挑选当日典型病例及疑难病例以备次日集体读片。次日早交班时,由值班医师汇报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提出初步诊断意见。之后其他医师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展开讨论。

最后由主任医师归纳、总结,统一结论,得出最终诊断意见。其间,值班医师需做好记录工作。 4、若疑难病例经讨论后不能得出明确结论者,需由专人记录、追踪手术、病理结果,于每月疑难病例讨论会时集体阅片,共同提高。 5、每月组织专人到病案室对影像报告进行追踪、记录,于每月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上集体阅片,分析影像报告正确与错误的原因。 6、每天早交班读片时需根据摄片质控标准,做好劣片登记,每周一次由技师长组织技术读片。 审核流程: 1、急诊报告: 进修医师、轮转医师书写报告值班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疑难急诊副主任医、主任医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2、一般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 3、疑难报告: 进修医师、学生、轮转医师书写报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审核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审核或集体阅片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