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气压带和风带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气压带和风带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气压带和风带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作业时间:月日

(2019江西宜春模拟)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甲、乙所在的平面为地面。读图,回答1~3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2.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 )

A.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

B.印度低压处于强盛时期

C.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冰封雪冻

D.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

3.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C 3.D 解析:第1题,据图及题干要求可确定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故C项正确,D项错误;该环流是中纬环流,故A、B项错误。第2题,此时是陆地气流下沉,海洋气流上升,故此季节为冬季,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温,故A项错误;印度低压处于较弱时期,故B项错误;冬季,我国东北地区河流冰封雪冻,故C项正确;我国长江中游易发生洪灾的季节是夏季,故D项错误。第3题,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甲地又以下沉气流为主,甲地只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选项中的四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地中海气候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其他气候类型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无关,故D项正确。

(2019天津五校联考)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4~5题。

图1

图2

4.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5.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答案:4.A 5.B 解析:第4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1中其北移了,说明为北半球夏季,A项正确。第5题,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地区形成极锋,降水相对较多,故C项错误。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故选B项。

(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模拟)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读图,回答6~7题。

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

6.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乙图所示季节( )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

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

C.海河径流量变大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增强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辐合带甲位于10°N附近,在北半球夏季,由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与北半球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辐合带,由季风分布可知,该辐合带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辐合带乙位于10°S附近,在北半球冬季,由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季风与南半球东南信风相遇形成的辐合带,由该辐合带成因可知,其典型分布地区为澳大利亚西北部,即热带印度洋地区。第7题,乙图所示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项错误;冬季天山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B项正确;冬季海河流域降水少,径流量变小,C项错误;冬季黄土高原降水少,水土流失减弱,D项错误。

(2019湖南四校联考)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回答8~9题。

8.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

A.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同步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C.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相反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答案:8.A 9.B 解析:第8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向周期变化,使得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南北向周期变比。第9题,太阳直射点3月21日~9月23日在北半球,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在南半球;由图可以看出9~12月,5~9月赤道低气压带在北半球,1~4月赤道低气压带在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明显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10.下图中纳马夸兰地区雨季短暂,年降水量小。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雨季主要受( )

A.东南信风影响B.西南季风影响

C.热带气旋影响D.盛行西风影响

答案:D 解析:纳马夸兰南部地区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雨季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

(2019北京昌平临川育人中学上学期期末)右图为世界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B.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

C.②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

D.③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12.由图示信息可知( )

A.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B.甲气压带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

C.乙海区位于中纬西风带

D.该区域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转

答案:11.B 12.C 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和两侧风向,可以判断甲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A项错误;①为南赤道暖流,是东南信风影响下形成的,B项正确;②为西风漂流,C项错误;③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D项错误。故选B项。第12题,图中气压带位置偏北,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A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B项错误;乙海域位于中纬度,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C项正确;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D项错误。故选C项。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如在下面右图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N~40°N大陆西部地区的气候均属于这一情况。30°N~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左图)和欧洲、非洲局部地区某时刻气压分布(右图)。

(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上面右图中哪些地区理论上还可能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其成因。(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3)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

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成因: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3)相同点及原因:降水较多。两地都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不同点及原因:N地西风强于P地,N 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N地比P地纬度高,N地位于西风中心控制区,受西风影响大;P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受西风影响小。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北大西洋为低压区,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故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区,并说明各风带、气压带的名称和控制时间。第(3)题,比较气候异同主要从形成原因、所处位置、降水量等方面分析。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60.0分) 1.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如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 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3?4题. 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而900 hPa 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圧面高度(单 卞列四幅图中,与沿上图的XY 方向所作900 hPa 等压而剖面柑符的是() A ?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位: mh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A. A 下列关于图中 A. A 淸明前一天中午, B ?B B-B C.C C.C D. D D.D 宜逼3(rc 的高温让我们怀疑天气是否直接跳过春天,一秒入夏。下 X Y 水平距*

午5点左右,一场暴雨外加电闪雷鸣让长沙市民领略到春姑娘的下马威。淸明假期,全省气温将“大跳水",狂跌16X\清明出行的市民要注意天气哦。表为长沙淸明日出、 日落时刻(都为北京时间)及昼长。回答?小题。 日出时刻(北京时间)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昼长 06: 41: 25 19: 16: 06 12小时34分41秒 与暴雨天气吻合的是( 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 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乙为“北半 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 的分别是(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6年10月该地区却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如图为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8?10题。 近地而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 B.耀斑爆发强烈 C.昼夜温差大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5. A.a地、b地 B.b地、C地 C.a地、C地 D.b地.d地 6.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II上升引起的变化是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逃逸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7. 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完成13、14题。 在图乙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复习要点 1、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突破70亿,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慢,此后世界 人口增长快,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在迅速增长 2、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 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往往形成人 口稠密地区。 5、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美洲的东部、北美洲的东部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如撒哈拉沙漠)、寒冷的极地(如南极洲)、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如 青藏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 6、人口密度=总人口数/领土面积单位用人/千米2表示 7、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①自然方面: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引发自然灾害 ②社会经济方面: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经济等矛盾突出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8、人口如何增长才是合理的: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9、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重要措施 10、近几十年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1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 14、填写世界的语言有关问题 联合国工作语 言主要分布的地区和国家 汉语汉族、国内一些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人华侨 英语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 法语法语、比利时、瑞士、加拿大、非洲一些国家 俄语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东欧 西班牙语西班牙、除巴西外的拉丁美洲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形状的认识 (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海边看归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远等。 4、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两极除外)。 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5、纬度 (1)度数范围: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2)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6、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形。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条东经,一条西经,度数和为180°) 7、经度 (1)度数范围: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2)东西经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经纬网定位 (1)原理: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而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2)作用: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9、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地轴(3)周期:24小时(一天)。(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5)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太阳 (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东 (5)地理现象:①季节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3)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4)比例尺的大小 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反映的内容比较简略。 (5)选择适用的地图(课本19页) 12、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专题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及模拟题

专题03 地球上的大气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2019年北京卷)【影响降水的因素】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图2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 D.地形条件 (2019年北京卷)【常见天气系统】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②地有大雾出现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④地寒暖流交汇(2019年天津卷)【常见天气系统】读图1和图2,回答3~4题。 3.在形成图1所示降水分布状况的当天,最有可能出现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2中所示的气压场分布形势,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冬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9年江苏卷) 【常见天气系统】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 8.此时,澳大利亚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2019年江苏卷)【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9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20.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10中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减小 D.④减小 3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区域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题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我们祖国位于地球的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2.造成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规律的反常 B.冬季风的进退规律异常 C.台风登陆数量的变化 D.气温反常 ()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4.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密度南方山区大于北方平原 B.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C.为了控制人口增多,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5、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在1:8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的图上距离为6.5厘米,则东西实际距离大约是 A 5200千米 B 520千米 C 52000千米 D 52千米

据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 )6、表中显示出,我国人口 A 城镇多,乡村少 B 男性多,女性少 C 老年多,儿童少 D 西部多,东部少 ( )7、2018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A 118人 B 128人 C 138人 D 148人 读图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8-9题。 ( )8、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 ( )9、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四川盆地 B C 巫山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1

高三地理练习题(地球上的大气)

2018届高三地理练习题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1,2题。 1.“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2.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A.苔原植物的花期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C.入海河流的汛期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点位于( ) A.黑龙江B.新疆C.海南D.山西 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是( ) A.3月5日晴天 B. 6月12日阴天 C.9月15日多云 D. 12月20日阴转雨 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 于日出,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 海陆 C. 海拔 D. 地形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6.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气旋过境 D. 反气旋过境 7.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 7日洪水水位最高 D. 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年均温,是指某地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平均温度。下图为世界局部年均温等值线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对应的数值正确的是() A.0<P<10 20<Q<30 B.-10<P<0 30<Q<40 C.0<P<10 30<Q<40 D.-10<P<0 20<Q<30 9.造成甲、乙两地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洋流B.纬度、地形 C.海陆位置、地形D.纬度、洋流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该天气系统正以每小时50 k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 10-11题。 10.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 11.4小时后,甲地天气状况的变化是() A.气温升高,风速增大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D.气温降低,风速增大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综合练习题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查看卫星云图 B.听天气预报 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3.2003年11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4-5题。 4.表示阴天的是() 5.表示台风的是() 6.下列符号表示北风8级的是() 7.天空中经常有云,当天空中无云或云很少时,表示()。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D.雾 8.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某天气预报中降水概率为100%,表示() A.晴天 B.可能有雨 C.无雨 D.肯定有雨 9.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D.天空 10.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为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A.优 B.中度污染 C.良 D.轻度污染 11.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的影响()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沙漠远近 D.人类活动 1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A.昆明四季如春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D.黄河下游地区明天大风降温 13.根据下面的等温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图 B.表示的是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C.表示的是南半球一月等温线的分布 D.表示的是南半球七月等温线的分布 1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A.30℃ B.18℃ C.20℃ D.25℃ 15.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16.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17.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18.“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9.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低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20.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 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1.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22.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23.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24.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球上的大气(附答案和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三) 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2016·高考浙江卷)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1~2题。 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 C.⑥至⑦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2014·高考山东卷)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3.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冷锋D.暖锋 4.(2014·高考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5~6题。 5.图a中() 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 6.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B.下午 C.傍晚D.夜间 (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2015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7~8题。 7.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8.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 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 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 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 (2017·江西宜春二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9~11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测试题 1.天气现象的重要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变化小 C.变化大 D.表现为严寒 2.下列几句话,描述天气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四季如春 C.全年干燥少雨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说明受降水影响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 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 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 A.陆地 B.森林 C.平原 D.草地 5.据气象台预报,某地元月15日,白天到夜里有中雪,西北风3~4级,最高气温4 ℃,最低气温-5 ℃。下列天气符号,能正确表示此天气预报内容的是( ) A. -5 ℃~4℃ B. -5 ℃~4℃ C. -5 ℃~4℃

D. -5 ℃~4℃ 6.当人们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气时,为了避免伤害,合理的做法是( ) A.紧靠大树站立 B.快速大步奔跑 C.双脚合拢蹲下 D.迅速爬到树上 7.下列选项中,关于空气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质量与气温高低有关 B.空气质量与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有关 C.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 D.空气质量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8.我国为了加强对大气进行环境监测,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评价指标是( ) A.空气污染指数 B.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空气的含氧量 D.空气的能见度 9.下列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一般情况,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D.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间 10.根据右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冬季 B.M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此时M地为北半球的夏季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地球上的大气、选择题 (2016 ?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A .①强 B .②弱 C .③弱 D .④强 (2016 ?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 “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2?4题。 甲 乙 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水量大,自净能力强 B ?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 ?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A .结冰期早,化冰期早 B .结冰期早,化冰期晚 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 D ?结冰期晚,化冰期晚

4?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一38C,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 ?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 .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C .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D ?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次模拟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 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图 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 2 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 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据此完成 5~7题。 6. 图2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 A . 6: 00~7: 00 B . 7: 30~8: 30 C . 10: 00~11: 00 D . 13: 00~14: 00 7. 关于岳阳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岳阳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湖陆风使岳阳市昼夜温差减小 D .湖陆风使岳阳市降水减少 (2016 ?河南洛阳市高三期中测试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 物的增 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 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回答 8~9 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 A .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 .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C .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 .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 t LOC ■? ■ 1 ? MW r ■ 网 1 p a L0(9i '八" * MH 5. 图1所示时刻() A .①处为陆风 C .③处风力小于① B .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D .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下图所示天气状况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 () fl] 囲2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专练专题2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2017全国卷I】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 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 1 —3题。 007乙地某次浮尘天气附成过程示意 图 7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 .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 .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 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 .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图3 1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③ D .④ 2. 该地寒冷期 A .最低气温高于-16 C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 该地可能位于 A .吉林省 B .河北省C.山西省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7全国卷n】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4—6题。 4.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 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5.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6.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 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9题。 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地球上的大气浮尘赴沙尘天先屮強度 晟弱妁一种吳型.术平施見度 在H10于术之间. 俗称出落 黄沙 A■?m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练透考法实战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 一、选择题 [2020山西吕梁阶段性测试]位温指干空气块被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后的温度。空气块受热时位温升高,空气块放热时位温降低。在对流层内,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下图表示1979—2013年7—8月20°N—30°N、30°N—40°N和40°N—50°N三个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的经度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同一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经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洋流 2.据图可知,下列地区对流层顶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 B.恒河平原 C.巴西高原 D.墨西哥湾 3.①地对流层顶平均位温高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冰雪多 [2020山东统考]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绘制了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4—5题。 赤峰市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4.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A.149 mm B.239 mm C.321 mm D.351 mm 5.造成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均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2020江西南昌摸底]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下图示意气旋中心经过前后,巴黎气压变化情况,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出现降水现象。据此完成6—8题。

6.对该气旋移动方向影响最大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低纬信风带 D.中纬西风带 7.受该气旋影响,巴黎4日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8.7日巴黎出现降水的原因是() A.温度较高 B.湿度较大 C.出现上升气流 D.出现较大风力 [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示意部分摘取记录),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9—11题。 月份前期天气大雾时间雾之后天气 11—13日晴14日早晨14日白天降水 117—19日晴20日早晨20—22日降水 1—21月23—28日晴1月29日—2月1日2月3—5日降水 726—30日雨31日早晨31日白天晴好 9.该县1月主要受() A.冷高压影响 B.锋面气旋影响 C.副高影响 D.中纬西风影响 10.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 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 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 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 11.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A.弃耕荒地 B.平原公路 C.居民社区 D.大型水库

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 第10练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第10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表”,完成3~4题。

3.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交换难度 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 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 x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 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有关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 B.太阳辐射强度是造成7月热岛效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C.发生城市热岛效应最多的是高原区 D.1月份温带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有关 下图为北京某年7~8月850 hPa等压面高度和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1 460米处某点P,在①~④四个不同时刻的气压或空气运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时刻,P点的气压值最低 B.②时刻,P点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 C.③时刻过后,P点的气压将继续下降 D.④时刻之前,P点空气一直持续上升 6.关于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地区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变化曲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的变化同步 B.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无关系 C.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成反比 D.降水在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波谷前出现 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7~8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第三章

1、(2011巢湖)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七月的陆地 B.七月的海洋C.一月的陆地 D.七月的海洋 2、(2011巢湖)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D.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为辅 4、(2011巢湖)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5、(2011巢湖)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1、(2011巢湖)在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气候之间连线(8分) A 北非①季风气侯 B 东亚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欧洲西部③热带雨林气候 D 亚马孙河流域④热带沙漠气候 2、(2011巢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5分) (1)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该地最热月气温度,最冷月气温度,气温年较差是度。 (3)该地降水量大约是毫米,该地季降水较多,季降水量最少。(4)该地气候特点是。 (5)该地气候类型名称是,主要分布在。

图3 甲 乙 图6 ( )7. (2011安溪)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B. C . D. ( )9. (2011安溪)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沙漠 ( )10. (2011安溪)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 .大洋洲 C.南极洲 D.亚洲 (2011福州)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回答11~12题。 11.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是 A .沙尘暴 B .寒潮 C .台风 D .霜冻 12.下列地区中,易受该种天气影响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西北地区 D .东部沿海地区 5.(2011晋江)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 A.冬冷夏热 B.晴转多云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2011晋江)读图3“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14小题 12.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月 月 月 月 13.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 ℃ ℃ ℃ ℃ 14.该气候类型为(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2011晋江) 读图6,回答27-28题。 27.甲图中①附近的河流为( ) A.尼罗河 B.印度河 C.恒河 D.底格里斯河 28.甲图四地气候类型与乙图一致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2011泉州)亚洲与非洲分界线是( )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doc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 一、选择题 (2016·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因为此时( ) A.①强 B.②弱 C.③弱 D.④强 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因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大气D对。诗人庆幸留下了干枯的荷叶,可以听到雨打荷叶的声音,与图示内容无关。①是太阳辐射,②是云层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对霜来的晚无影响,A、B、C 错。 答案D (2016·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的淡水湖。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令人赏心悦目……”。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2~4题。 甲 乙 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柔碧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水量大,自净能力强 B.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区的气温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 A.结冰期早,化冰期早 B.结冰期早,化冰期晚 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 D.结冰期晚,化冰期晚 4.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C.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 解析第2题,“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会使湖水变绿,影响湖水清澈透明程度。第3题,贝加尔湖面积较大,热容量大,与周边(小块)水域相比,升温慢,降温慢,故其结冰期晚,化冰期也晚。第4题,冰层起到“玻璃温室”的作用,使得冰层以下的水温较高。 答案2.B3.D4.C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图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图2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据此完成5~7题。 5.图1所示时刻(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C.③处风力小于① D.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我们祖国位于地球的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2.造成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规律的反常 B.冬季风的进退规律异常 C.台风登陆数量的变化 D.气温反常 ()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4.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密度南方山区大于北方平原 B.我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C.为了控制人口增多,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 ()5、我国幅员辽阔,如果在1:8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的图上距离为6.5厘米,则东西实际距离大约是 A 5200千米 B 520千米 C 52000千米 D 52千米

据有关我国人口方面的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 )6、表中显示出,我国人口 A 城镇多,乡村少 B 男性多,女性少 C 老年多,儿童少 D 西部多,东部少 ( )7、2018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A 118人 B 128人 C 138人 D 148人 读图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8-9题。 ( )8、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 ( )9、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四川盆地 B C 巫山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图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