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4)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金额;(6)凭证的类别和编号;(7)过账的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或其他资料的张数;(9)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依据正确;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

6.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记账凭证的审核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填制依据是否真实;(2)填制项目是否齐全;(3)使用会计科目是否正确;(4)金额计算是否正确;(5)书写是否清楚。

7.会计账簿。

这一章的主要问题有:(1)账簿的意义和种类。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比较好理解,而账簿的种类对于初学者来说则比较抽象,其实只要能找到几种账簿的实物对照以下,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2)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这里主要涉及到有关账簿使用中的一些具体规定,也是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3)日记账、分类账、明细账。主要是理解其含义,熟悉各种掌握的格式,掌握其登记的方法。(4)记账错误的更正。主要是掌握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运用,也就是出现哪种记账错误应该用哪种方法来更正。(5)结账与对账。重点是掌握结账的程序与方法。

8.会计账簿的作用

会计账簿在会计核算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会计核算的中间环节。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对于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与监督经济业务,整理、积累、贮存会计信息,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1)为经营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2)加强岗位责任;

(3)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4)为编制会计报表和进行会计检查提供依据。

9.账簿登记的要求

账簿登记的要求是:(1)要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的各有关栏次内容登记会计账簿;(2)登记账簿要使用规定的笔和墨水;(3)记账的文字和数码要清楚、规范;(4)记账要按页次和行次顺序连续使用账页;(5)要办理账页间的转页手续;(6)要保持账面整洁;(7)要保证账页完整。

10.账簿平行登记的概念、意义及其要求和检查方法

账簿平行登记是根据会计凭证,将一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入有关总账,有要记入与总账相应的其他账簿。通过平行登记,使总账与其他账簿的记录保持一致,并相互核对,借以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如果平行登记的结果不一致,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以利有针对性地查找和更正。

平行登记必须遵守下列要求:(1)平行登记的金额必须相等;(2)平行登记的方向必须相同;

(3)平行登记的原始依据必须一致。

检查账簿平行登记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从平行登记的账簿记录的发生额和余额两方面来验证,即总账发生额应同其所属其他账簿发生额合计相等;总账余额应同其所属其他账簿余额合计相等。具体而言,总账借方发生额应同其所属其他账簿借方发生额合计相等;总账贷方发生额应同其所属其他账簿贷方发生额合计相等;总账期初余额应同其所属其他账簿期初余额合计相等;总账期末余额应同其所属其他账簿的期末余额合计相等。

11.期末账项调整的含义及其内容

期末账项调整是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全面登记本会计期间应取得的各项收入和应负担的各项支出,使当期收入和费用相互配比,以真实反映当期的财务成果。

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收入的账项调整、费用成本的账项调整、存货成本账项调整和成本的结转等。

12.记账错误的更正方法

记账错误的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更正法和转账更正法四种。(1)划线更正法。也称红线更正法,是采用划线方式注销原有记录,从而更正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正确,而账簿记录出现文字或数字错误的情况。

(2)红字更正法。是采用红字方式冲销或冲减账簿原有记录,从而更正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出现所写金额大于应记金额的错误,从而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同样错误的情况。

(3)补充更正法。是采用增记金额方式补充原有记录,从而更正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出现所写金额小于应记金额的错误,从而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同样错误的情况。

(4)转账更正法。是采用编制转账会计分录的方式,从而更正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所列账户对照关系有一方是错误的,从而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同样错误的情况。

13.结账程序

结账是定期合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和结计账户的当期余额,结束该期账户记录。结账的一般

程序是:

(1)在结账前,应将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检查是否有重复记录、遗漏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有记录错误,以便在结账前及时更正。

(2)在结账前,应及时调整需进行期末调整的账项,编制有关调整账项的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入账。

(3)在结账前,应认真核对和及时清理往来账目,妥善处理应收、应付及暂收、暂付款项的清偿事宜,力争减少呆账和坏账损失的发生。

(4)在确认当期发生的经济业务、调整账项及有关转账业务已全部登记入账后,可办理结账手续。结计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明细账各账户的当期发生额、余额及累计额,并结转下期账簿记录。

14.对账的内容

对账是为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对账簿记录进行而核对工作。对账的主要内容包括:(1)账证核对。是将账簿记录同会计凭证相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2)账账核对。是将不同账簿进行相互核对,以保证账账相符。(3)账表核对。是将账簿的有关记录同会计报表的有关指标相核对,以保证账表相符。(4)账实核对。是将账簿的有关记录同有关财产的实有数额相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

1.财产清查的作用

财产清查作为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挖掘财产潜力,加速资金周转,维护财经纪律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保证帐实相符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3)挖掘财产潜力,加速资金周转;(4)加强财产管理制度;(5)维护财经纪律;(6)确保会计报表编制。

2.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这是两种不同的财产物资盘存制度,其目的都是为了确定期末财产物资的结存数额,但由于它们的具体做法不同,因而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财产物资盘存需要,也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在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认真掌握其具体做法。

3.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由于现金和银行存款所具有的某种特殊性,因而在企业的资产管理中也将其视为特别重点,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也是财产清查中的重点。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的程序和要求比较简单,应着重掌握的是现金盘点报告表的编制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企业和银行双方的余额进行调节,确认双方登记内容一致,但对于银行已经登记入账而企业尚未登记入

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必须等到银行方面转来有关正式结算凭证后方可进行账务处理。

4.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主要是理解和掌握“待处理财产损溢”帐户的性质、结构及其运用。具体账务处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审批前的会计处理,关键是调整有关资产科目的账面金额,使其与资产的盘存结果一致,保证账实相符。二是审批后的会计处理,即对清查过程中盘盈、盘亏的各种资产按照审批的意见进行转销。

5.会计报表的作用

会计报表是根据会计帐簿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制的,由一系列经济指标构成一定体系、总括反映一定时期内单位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文件。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对于总括地反映与监督经济业务,整理加工和综合汇总会计资料,加强单位内部的经济核算和单位外部的经济监督,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保险在:(1)为经济管理提供总括、集中的会计信息;(2)为实行会计监督提供依据;(3)为进行经济决策提供资料。

6.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要在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其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基础上的,因此其结构通常采用左右双方相互对照的帐户式结构,即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左方的资产总计与右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应该相等。

损益表是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公式为基础,其格式一般为多步的报告式结构,实际上就是一步步地揭示企业总利润和净利润的形成过程。损益表作为反映一定时期单位经营成果的动态报表,其全部指标均依据有关帐簿的发生额填写,但有的是根据有关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分析填写,有的是根据有关帐户发生额相减之差填写。

7.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分为基本内容和补充资料两部分。其基本内容部分的项目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三类项目应分别结计总额。

资产负债表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编排报表项目。其中,资产类项目以其能否在单位正常营业周期内变作现金和变现速度的快慢作为项目排列标准,即能变现和变现速度快者列于前,反之列于后。因此,流动资产类项目列于非流动资产类项目前,货币资金项目列于其他资产项目之前。负债类项目以其偿还期限的长短作为项目排列标准,即偿还期短者列于前,反之列于后。因此,流动负债类项目列于长期负债类项目之前。所有者权益类项目以其永久性程度的高低作为项目排列标准,即永久性程度高者列于前,反之列于后。因此,实收资本项目列于

其他权益项目之前。

8.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作为反映单位资金运动在特定时日的静态状况报表,其全部指标均依据有关帐簿的余额直接或经分析、计算后填写。其具体操作为:(1)根据总分类帐有关帐户的余额直接填写报表的某些指标;(2)根据总分类帐有关帐户余额相加后所得和数填写报表的某些指标;(3)根据总分类帐有关帐户余额相减后所得差数填写报表的某些指标;(4)根据明细分类帐有关帐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后填写报表的某些指标。

9.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形式。会计循环主要是掌握其基本步骤的内容。会计核算形式的重点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因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核算形式,其他核算形式可以说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企业需要而形成的。只要掌握了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对其他几种核算形式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了。

10.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包括:(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2)编制记帐凭证;

(3)登记帐簿和试算平衡;(4)调整帐户记录;(5)结清帐户记录;(6)编制会计报表。

11.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

会计核算形式是凭证编制、帐簿组织、记帐方法、记帐程序和会计报表编制相互结合的方式,即从编制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有多种会计核算形式,企业、事业等单位要正确地选择一种科学的会计核算形式。正确选择会计核算形式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组织会计工作;(2)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3)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4)有利于专业核算与群众核算相结合。

12.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

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的核算程序是:(1)根据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帐凭证;(2)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有关原始凭证序时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3)根据记帐凭证和有关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登记各种明细帐;(4)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序时逐笔登记总帐;(5)根据总帐记录,定期与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有关明细帐进行核对;(6)根据总帐、明细帐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一、应收票据及贴现概述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

应收票据在会计上是指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按一年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应收票据和长期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按照是否计息来划分,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应收票据采用按面值计价入帐。

“贴现”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息,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借款的担保品。

应收票据的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后签字,签字人称为背书人,背书人对票据的到期付款付联带责任。银行贴现所扣的利息称为银行贴现息,银行贴现时所用利率称为贴现率,票据价值就是票据的到期值,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据的面值,带息票据的到期值为票据到期时的本金加利息。

二、应收票据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不带息应收票据

(二)带息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利率×时间

三、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净值=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应收票据的贴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带追索权,一种不带追索权。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贴现企业因背书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不带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企业将应收票据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

对于带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当出票人不按期付款时,银行可以向背书企业追索,背书企业承担着潜在的债务责任。这种责任在会计上称为或有责任,它的数额大小,应在会计上予以记录,为反映这种或有负债,在贴现时,背书企业不宜直接贷记“应收票据”科目,而应单独设置“应收票据贴现”科目,作为“应收票据”的备抵,登记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待贴现票据到期收回票款后,再将两个科目对冲转销。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贴现项目作为应收票据项目的抵减项目反映。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1][1]

《基础会计学》期末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题(本类题共15分,每题1.5分) 1、资产是企业(C )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A拥有 B控制 C、A或B D、A和B 2、根据福利人员工资总额计提的福利费应该记入(C )帐户的借方。 A应付福利费 B应付工资 C管理费用 D产品销售费用 3、摊销无形资产时,应贷记的科目为(C ) A待摊费用 B管理费用 C无形资产 D累计折旧 4、原材料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属于(C )帐户。 A资产类 B资本类 C盘存类 D成本计算类 5、将现金送存银行,应该编制(B )凭证。 A现金收款 B现金付款 C银行存款收款 D银行存款付款 6、在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考虑到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帐务处理的是(C )A重要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7、损益表中的"本月数"栏,应该根据有关帐户的(B )填列。 A期初余额 B本期发生额 C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之差 8、下列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C ) A购买设备 B购买专利权 C购买材料 D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9、如果会计凭证中会计科目错误,并据以登记入帐,则正确的更正方法是(B )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涂改或挖补法 10、会计的实质是一种( C)活动。 A经济 B生产 C 管理 D核算 E监督 二、判断题(本类题共12分,每题1.5分) 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错) 2、流动资产是指变现期或耗用期在一年以内的资产。(错) 3、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程序有利于进行试算平衡。(对) 4、当调整帐户和被调整帐户的余额、记帐方向相同时,调整帐户属于备抵帐户。(错) 5、现金流量表是反映经营、投资、筹资和分配四大活动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错) 6、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栏,应根据有关帐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对) 7、复式记帐是指把发生的每一项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帐户。(错) 8、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共三个,分别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错) 三、多选题(本类题共10分,每题2分) 1、银行存款日记帐应该根据(BCD)来进行登记。 A现金收款凭证 B涉及存现业务的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下列帐户中,适宜采用三栏式明细分类帐的有(CE) A管理费用 B原材料 C应收帐款 D产成品 E应付帐款 F生产成本 3、资本公积金主要包括(ABCD) A接受捐赠 B资本汇率折算差额 C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D股本溢价 E盈余公积 F未分配利润 4、在会计假设中,限定会计核算空间的是(A),确定会计计量单位的是(C) A 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下列帐户中,属于资产类的帐户有(AC)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doc资料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

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基础会计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基础会计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一、 1、现代会计的开端是(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 2、会计的最基本的两项职能是(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3、凡支出的效果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4、对于与本期收有关的一切未来费用,应在本期内预提,属于(配比)原则的规定 5、会计等式的标准形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负债、所有者权益) 9.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的企业,发生预付货款业务应记入的账户是(应收账款) 10.原始凭证的概念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的情况,并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 11.属于记账编制凭证的是(记账凭证) 12.对于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应登记的账簿是(备查账) 13."管理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的账页格式是(多栏式) 15.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入有关账簿,并且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盘存方法叫(永续盘存制) 16.既属于财务成果报表又属于月报表的是(利润表) 17.按照报送对象的不同利润表属于(对外会计报表) 18.特定的会计凭证账簿组织和特定的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称为(会计核算) 19.会计核算形式中最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是(记账凭证核算) 20.位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22.存货在物价上涨时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23.科目属于负债的是(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24.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记录在账户的贷方的是(负债、所有者权益) 25.对于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应将其购进时支付的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和安装费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 26.按用途和结构分,"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投资账户) 28.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购买货物取得的发货票、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为企业待收款项的收款通知单等) 29.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包括(1、原始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6、经济业务内容(以上通称为凭证要素) 30.按账簿的用途的分类,现金日记账属于(序时账簿) 31."原材料"明细账一般采用的账页格式是(数量金额式) 32账簿按用途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联合账簿、备查账簿) 33.在核对银行存款时,如果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应编制(银行存款对账单) 34.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是(与开户银行核对账) 35.(记账凭证)不能作为调整或登记账簿的凭证 36.按照反映的内容不同,现金流量表属于(会计报表) 38.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基础会计学 试卷A及答案

苍南县农村素质补助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任课老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多选少选均无分。 1.既反映了会计对象要素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帐法的理论依据。 A. 会计科目 B.会计恒等式 C.记帐符号 D.帐户 2.在帐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的有。 A.. 收入 B. 所有者权益 C. 成本 D. 负债 E. 资产 F. 费用 3.下列各项税金应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是。 A. 营业税 B. 增值税 C. 房产税 D. 教育附加税 E. 城市维护建设税 F. 消费税 4.下列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盘存帐户的有。 A. 生产成本帐户余额 B. 银行存款帐户余额 C. 物资采购帐户发生额 D. 生产成本帐户发生额 E. 工程物资帐户余额 F. 实收资本帐户余额 5.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指。 A. 一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B. 几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C. 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D. 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6.下列方法中属于局部清查方法的有。 A .项目清查 B. 临时清查 C. 定期清查 D. 轮流清查 E. 重点清查 F. 实地清查

7.收入的取得会引起. A.负债的增加 B.资产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资产的减少 8.在借贷记帐法下,负债类帐户的期末余额= 。 A.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9.在复式记帐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可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 A.不同的帐户 B. 两个帐户 C. 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 D. 一个或一个以上帐户 10.一项资产增加,不可能引起。 A. 另一项资产减少 B. 一项负债增加 C.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D. 一项负债减少 11.在借贷记帐法下,成本类帐户的结构特点是。 A.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B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C.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D.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12.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支出应计入。 A. 财务费用 B. 管理费用 C. 在建工程 D. 生产成本 13.财产清查中发现某种材料盘亏时,在报经批准处理前,应作会计分录为。 A.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B.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14.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A.所有者权益 B.成本 C.资产 D.负债 15.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A.权责发生制 B.货币计量 C.会计主体 D.持续经营 16.记帐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类别不同,可分为。 A. 收款凭证 B. 转帐凭证 C. 汇总凭证 D. 付款凭证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基础会计学试卷A及答案

苍南县农村素质补助课程考试《基础会计学》试卷(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任课老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多选少选均无分。 1.既反映了会计对象要素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帐法的理论依据。 A. 会计科目 B.会计恒等式 C.记帐符号 D.帐户 2.在帐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的有。 A.. 收入 B. 所有者权益 C. 成本 D. 负债 E. 资产 F. 费用 3.下列各项税金应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是 。 A. 营业税 B. 增值税 C. 房产税 D. 教育附加税 E. 城市维护建设税 F. 消费税 4.下列帐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盘存帐户的有 。 A. 生产成本帐户余额 B. 银行存款帐户余额 C. 物资采购帐户发生额 D. 生产成本帐户发生额 E. 工程物资帐户余额 F. 实收资本帐户余额 5.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是指。 A. 一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B. 几项资产金额与一项权益金额的相等关系 C. 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D. 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的相等关系。 6.下列方法中属于局部清查方法的有。 A .项目清查 B. 临时清查 C. 定期清查 D. 轮流清查 E. 重点清查 F. 实地清查 7.收入的取得会引起 . A.负债的增加 B.资产的增加 C.负债的减少 D.资产的减少 8.在借贷记帐法下,负债类帐户的期末余额= 。 A.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B.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C.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D.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9.在复式记帐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可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 A.不同的帐户 B. 两个帐户

基础会计学重点

1.会计的两大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也将其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记账本位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 5、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权责发生制原则:指企业在确认各期收入和费用时,应当以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为标准。 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如有物资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6、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按照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总帐科目或一级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细目或三级科目 8、借贷记账法:也叫借贷复式记帐法,是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借贷规则,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以相等的金额、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 9、预提费用: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11、固定资产折旧费: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影响发生损耗而转移的价值。 贷摊、预提费用的区别:先支付、后受益的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先受益、后支付得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 12、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 13、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帐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原始凭证分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在办理经济业务时填制的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记帐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归类和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记帐簿的直接依据。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4月基础会计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4月基础会计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题干】下列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期末财务状况的是()。 【选项】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答案】D 【解析】利润表反映的是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流量,权益变动表反映权益的期末状况。 【考点】会计核算方法 2.同类企业确认收入应采用相同的标准,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可比性 B.可靠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 【答案】A 【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考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记账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月末A企业的资产总额200万元,9月1日发生以下三笔业务:①取得短期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②从银行提取现金2万元备用;③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货款20万元。这些业务发生后,该企业的资产总额应为()。 A.188万元 B.190万元 C.192万元 D.212万元 【答案】B 【解析】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总额即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200+10-20=190 【考点】资产负债表 4.购进原材料一批,买价100 000元、运费5 000元,会计按105 000元将该批材料登记入账,所釆用的计量属性是()。 A.现值 B.历史成本 C.重置成本 D.可变现净值 【答案】B

【解析】历史成本,是指按照行程某项会计要素所付出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重置成本,是按照现在形成某项会计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计量。 【考点】会计核算方法 5.本月预收货款200 000元;另出售产品一批,售价800 000元,其中350 000元已收到现款。若采用收付实现制,本月应确认收入()。 A.200 000元 B.450 000元 C.550 000元 D.800 000元 【答案】C 【解析】收付实现制,是指对收入和费用按照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 【考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记账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6.划分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是()。 A.账页格式 B.账户用途 C.账簿的外表形式 D.账户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 【答案】D 【解析】账户按照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会计按会计要素分类,分为反映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损益、成本的账户。【考点】会计账户 7.下列会计科目中,按照会计要素分属于负债类的是()。 A.“预收账款” B.“盈余公积” C.“预付账款” D.“在途物资” 【答案】A 【解析】为了总括地核算和监督企业因购买原材料预付货款因而与供货单位发生的结算债权增减变化和结果,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账户。 【考点】购进业务的核算 8.借贷记账法下,下列账户的借方应登记增加金额的是()。 A.“实收资本” B.“库存商品” C.“短期借款” D.“应付职工薪酬” 【答案】B 【解析】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式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式账户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 【考点】借贷记账法

期末会计学基础重点

期末会计学基础重点

————————————————————————————————作者: ————————————————————————————————日期:

会计学基础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本质属性: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目标:为国家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信息,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其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必需的信息。 一些小知识:会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700年的西周; 唐宋时期产生并完善了十分科学的结算方法。 月计岁会:零星算之危计,总合算之为会;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是世界上第一部介绍论述会计复式记账法的著作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会计监督: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的基本目标: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方式向有关各方面提供有益的会计信息,以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目标:1.向财务报告是由者提供会计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收托责任履行情况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基本形式(计量处度有三类:书屋亮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 2.连续、系统和完整地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反馈,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提供反映未来经济活动的数据与资料,也是现代会计的另一特征。) 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对象可被概括地表述为价值运动; 会计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经济业务所形成的、现在拥有的或能加以控制的、并可 期望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资源(加粗的即为资产的特征) 资产分类:1)流动资产: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便现货耗用的资产。 如:库存现金,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 2)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资产的确认:1.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过去的经纪业务所引起;是一种承诺的义务;代表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负债的分类:1)流动负债:指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应偿还的债务。 例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 2)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例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负债的确认: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

会计做账宝典之会计基础24个必须知道的重点知识(1)

会计基础24个必须知道的重点知识 学习会计之前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会计基础到底有哪些知识点,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必须要知道的24个重点知识: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一、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二、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三、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假设,即也称之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对会计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环境做出的基本规定,它既是组织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四、记账本位币:是指用于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用以表示计量的货币,是指记录企业全部经济业务所采用的货币。《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五、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有四条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始成本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