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古书的阅读

第六章 古书的阅读

第六章   古书的阅读
第六章   古书的阅读

第七章古书阅读常识

第一节古书的注释

一、古注对于阅读古书的作用

我们学习古文,尤其是学习先秦的文言文,离不开注解。古言语的注解,可以分为今人注和古人注两类。从时间上说,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

古注比起今人注来要难读得多,但我们不能不读,因为古注具有今人注所没有的特色,对于阅读古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

我们今天读不懂古书,障碍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书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古书在流传、抄刻过程中的讹误,等等;二是知识性的障碍,由于古书记载的事情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其实,这些障碍古人读书时同样遇到。为了使人们读懂古书,一代一代学者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对许多古书作注释。古人作注,大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字词句进行训释,以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二是对古文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名物、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解说,以排除知识方面的障碍。古人的注释为我们阅读架设了阶梯和桥梁,通过读古人注,我们既可以通晓文意,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例如我们读《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下的一段注疏,就可以详细了解古代打猎的具体做法和古人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具体规定;读《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于是乎用之”下的注疏,可以了解古代藏冰的制度以及冰的多种用途;读《诗·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这饫”下的注文,可以知道宗族私宴的细节。

其次,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

古人注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他们当时离经典文献成书年代不远,他们生活的社会和前代社会在制度上一脉相承,因此他们对古书所记载的各方面情况有感性认识,比较熟悉。再加上这些注家大多是皓首穷经的著名学者、训诂专家,因而他们作注一般说来切合实际,可信可靠。例如作《春秋经传集解》的杜预,是东晋时代的经学家,深通《左传》,自称有“左传癖”;同时他还是一位军事家,能领兵打仗,人称“杜武库”。而《左传》一书,讲打仗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这样的一部书,由杜预这样的人来注,自然翔实可靠,大为生色。

再次,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

翻开今人注本,可以发现今人注的一些说法,并非出自独创,而是来自古注。他们作注时,或把古注径直抄来,或用现代流语把古人之说复述一下。这样做,

当然是可以的。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古注是源,今人注是流,读了古注,我们就能知源而识流,同时可以对今人注的优劣得失做出评判。例如:《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本,《历肛文选》注:“施(yí):延,及,作‘跟踪’解。”按此注,“施”和“从”就是同义的并列谓语,意是:“一早起来跟踪丈夫到他所要到的地方去。这么说解我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翻一下赵岐《孟子章句》就会知其有失。赵注:“施者,邪施(同迤)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所谓“邪施而行”,就是走路时左躲右闪。赵歧把“施”解释成“邪施”是有根据的。因为“施”的本义是“旗貌”(见《说文》),也就是旗子随风来回飘动的样子。“施”做“从”的状语,十分形象地描画出了妻子钉梢时的真实情景。所以读古人注,可以使们具有鉴别的眼光,对今人的译注不至于云亦云。

再者,读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

也许有人认为读古书遇到问题可以查工具书,读古注则大可不必。读古书应该凭借字典辞书,而且有些问题一查即能解决,但有些问题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例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不敢加也,必以信。”句中的“加”作何解释?查《辞源》(修订本)有“增加;超越;侵凌;施于、安放;担任”五个义项。《辞海》(修订本)列八个义项,比《辞源》啬了“算法之一;戴上;施及”三个义项。但所有这些义项用在“不敢加也”句里,哪一个也不合适。倒是杜预在这句话下的注解为我们解决了难题。杜注说:“祝辞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意思是说:对神灵的祝辞,不敢把小的祭品(牺牲玉帛)说成大的,差的说成好的,一定按实情报告。杜注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加”当什么讲,但他的说解已经说明“加”是谎报的意思。杜预的注解是有根据的。《说文》:“加,语相譄加也。”段注:“譄下曰‘加也’,诬下曰‘加也’,此云‘语相譄加’,知譄、诬、加三字同义矣。”这个例子说明,工具书并不能解决读古书遇到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当某个词在句中有具体所指时,查字典更不管用,因为字典只纂集一个词的一般的、常用的义项,管解决大面上的问题,不可能把一个词在各种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有具体所指都收罗起来。古注则以随文而释为特点,以根据文意,指出具体所指为己任。所以读古注往往比查字典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

我国古书的少释,开创于西汉。西汉时期,封建统治制度已经确立。为了巩固这一统治,西汉王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而先秦典籍经秦火劫难,亟待整理。再者,从先秦至汉,文字、语言发生了较大变化,先秦典籍文字艰深,其古音古义不易为人通晓,急需进行注释。此外,西流经济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也为古书注释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从西汉到东汉,注释古书方兴未艾。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两汉经常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学派不同,师说家法各异,因而注释古书各具特色。今文学派好阐发“微言大义”,讲谶纬之学,注释往往繁琐冗杂。古文学派重文字训诂,考证名物制度,注释循经立训,简约质朴,不离经空发。古文学派的这种学风,人称“朴学”、“汉学”,为后代所继承。

两汉注家林立,注本亦多。注家之中,古文经学派实力最雄,出现了贾逵、服虔、马融、郑兴(曾任太中大夫,人称“郑大夫”)、郑众(兴子,曾任大司农,人称“郑司农”,“先郑”)许慎、郑玄(人称“后郑”)等一大批经学大师。两汉

儒生,大都注一经,只有郑玄,意主博通,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融汇古今,集两汉经学大成,世称“郑家”。

汉人注流传到今天,最著名的有毛亭的《毛诗诂训传》,郑玄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字国的伪《尚书传》,何休的《春秋公羊传注》等。经注之外,还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名》,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等。

三国世乱,学术受挫。注家中有名的有王肃、韦昭等人。魏人五肃,治学不分今文,古文,兼收并蓄,曾为《尚书》、《诗》、《三礼》、《论语》、《左传》等书作注,当时列为学官,世称“王学”。可惜王肃注本,均已亡佚。唐人义疏间或称引其说。王肃注经,笃信贾逵、马融、攻诘郑玄。吴人韦昭好学不倦,精通经史,注书颇多,便传于今的仅《国语注》21卷而已。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书注释继续发展。西晋永嘉之乱(291~306)以后,经学大师辈出,新说林立,“王学”与“郑学”之争持续不断。南北朝时,北方崇尚“郑学”,注经守东汉经师家法,重训诂章句;南方会采郑、王之学,也兼采玄学,注好借机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大谈性命哲理。

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大兴。玄学崇尚清谈,佛教聚徒讲经。在清谈和讲经风习影响下,儒生注书开始采用一种既解经文,又释注文的新体式,“义疏”由此形成。

这一时期注释范围更加拓宽,除儒家经典外,史、子、集部的古书均有注释。流传至今的注本,较著名的有王弼、韩康伯的《易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的《论语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王弼的《老子注》,郭象的《庄子注》,张湛的《列子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这一时期的注疏还扩大到了小学著作,最有名是晋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

隋朝注家值得一提的是刘炫。他通天文律数,深研诸经,然生性机敏而躁竞,多自矜伐,所著《春秋左氏传述义》、《春秋规过》、《春秋攻昧》等,专攻前人注释《春秋》之过误。刘炫注本均已亡佚,唐义疏常引其说并加驳难。

唐代学术文化繁荣,注书进一步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是继两汉以后的又一高峰期。

在经注方面,由于魏晋南北朝义疏繁杂,歧解并起,莫衷一是,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孔颖达等人奉敕对前代义疏加以整理。他们以南北朝时期的南学为主,兼采北学,按照唐人观点加以裁定,编成《五经正义》180卷。后经两次修改,于唐永徵二年(651)颁布于世。《五经正义》定于一尊,使两汉以来经学派别林立、异说纷争的局面宣告终结,也使众多的魏晋义疏被废弃而亡佚,流传下来的仅《论语义疏》而已。

《五经正义》之外,贾公彦还撰有《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撰有《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撰有《春秋谷梁传疏》,合称“九经义疏”。唐人义疏,解释词句及考证名物制度较翔实,引证丰富,保存了汉魏一些经注旧说。唐疏遵守“疏不破注”原则,每种注本宗汉一家之注,并引用材料对经文、注文进行实证性讲解阐述,就注推衍,内容上没有新的发展,有时注文不当,也曲为之说。总的说来,唐人义疏代表了唐代注释的最高成就。

除经书的义疏外,唐代疏代表了许多其他的注家注本,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颜师古的《汉书注》,章

怀太子李贤的《后汉书注》,杨倞的《荀子注》,成玄英的《庄子疏》,李善的《文选注》等。《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与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世称“史记三家注”。大体说来,《集解》以征引广博为长,《索隐》以探幽发微为胜,《正义》以释地理著称。李善《文选注》详于对原文典故源和词语出处的考释,受到后人推崇。

宋人注释古书成就总的说来不及前代。在经注方面,北宋邢昺撰有《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南宋时有人托名孙奭撰《孟子疏》。宋人这四疏加上唐人九经义疏,在南宋绍熙年间合刻成一书,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经注疏》。前人一般认为邢昺疏不及唐人疏,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伪孙奭疏则显然浅陋。

宋代理学盛行,曾兴起疑古标新之风。学者们注释古书,摒弃汉儒训诂章句之学,摆脱古训束缚,直寻经文微言大义,借以阐发理学思想,但有时也能创发新义,提出精彩见解。宋人注家中成就最大的,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当推朱熹,撰有《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著作。朱熹学识广博,深通故训又不墨守,注中虽不免有空言理性的毛病,但总的来说较为平实稳妥注文简明通俗,易于理解。

清代学者摆脱宋明理学束缚,重振汉学,在语言文字的研究方面建立了形音义的完整体系,开辟了“因声明义,以义证音”的新路,取得了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随着学术的蓬勃发展,古书注释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清儒继承朴学传统,以求实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对历代典籍及汉唐旧注,进行认真的考证,给众多的古书作精审而详尽的新的注释。例如清人对《十三经注疏》不大满意,便起而改作。对于旧注,好的便沿用并为作新疏,不好的则连注带疏一并抛弃,另作新的注疏。从事这项工作的学者从邵晋涵到孙治让有十余家。清人注在文字的训释和名物制度的考证上工力甚大,成果卓著,纠正了汉唐以来注疏的许多错误,解决了古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清人注释,有的考证过于繁琐,堆砌材料,不切实用,是较大的缺点。

清代注家注本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如陈奂的《毛诗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刘文淇的《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梁玉绳的《史记志疑》,沈钦韩的《汉书疏证》,王先谦的《庄子集解》,《荀子集解》、《汉书补注》,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墨子间诂》等等。

此外,清代有些学者还以读书札记的方式,对古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加以研究,并总结出一些通便,对文字的校勘,词语的诠释,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俞樾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就是这类著作的代表。

清代也是小学的黄金时代,注释和疏证小学著作的名家很多,如段玉裁的《说言语解字注》,郝懿行的《尔雅义疏》,邵晋涵的《尔雅正义》,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戴震的《方言疏证》,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在中国小学史上堪称杰作。

清代有的学者还开创性地从事经籍训诂材料的纂集工作,如阮元等人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籍的训诂成说,包括经史子集各部中重要著作的各家注释,以及汉晋以来各种字书、韵书的解释,编成《经籍纂诂》。它既集古书传注材料之大成,又兼有字书、辞书的功用。

三、古书注释的体式类型

(一)注释类

属于这一类的注释、名称繁多,最常见有诂、训、传、注、笺等名称。

诂、训这两个名称,笼统说来没有什么区别,凡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的,一般称作“诂”(通作“故”)、“训”。《汉书·艺文志》著录鲁、齐、韩三家诗各有“故”数十卷。清马其昶有《老子故》,徐孚吉有《尔雅故》。汉高诱作《淮南子注》,于原书每篇题目下加一“训”字,清王闿运注《论语》,书题《论语训》,皆其例。古人对诂、训之别做过辨析,唐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诗·周南·关睢·训诂传第一》疏)。清马瑞辰认为:“单词则为诂,重言则为训。诂第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训则兼其言之比兴而训道之,此诂与训之辨也。”综合二家之言,则诂是以今言释古言,侧重于解释单词的意义;训是对古代词语作形象性的描绘与说明,侧重于解释由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词构成的词语(重言),并兼言其比兴意义。在注书过程中,古人对训、诂往往不作严格区分,还常连作书名,如汉张衡有《周官训诂》(已佚),南宋钱文子有《诗训诂》等等。

传,是传述的意思。传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论衡·正说》:“圣人作其经,贤者作其传。”(汉书·古今人表》“传曰……”注:“师古曰:传谓解说经义者也。”《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传述《春秋》经义的,故称“春秋三传”。其中《左传》重在阐述吏实,证发经义;《公羊》、《谷梁》重在阐明经文大义。西汉毛亨注《诗经》之书称作《毛诗诂训传》,是因为书中既解释词义,又阐述经义。到后代,传也做一般的注释名称,如朱熹《诗集传》,就与集注相似。

注,是注释的通称。晋张华《博物志》说:“上代去先师近,解释经文皆曰传,传师说也。后代去师远,或失其传,故谓之注。注,下己意也。”下己意,作解说,使经义著明,故称注。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毛君、孔安国、马融、王肃之徒,其所注书皆谓之传,郑玄则谓之注。”在《礼记·曲礼上第一》下又说:“注者,即解书之名。但释义之人多称为传。传谓传述为义,或样承圣旨,或师儒相传,故云传。今谓之注者,谦也。”可见“注”与“传”一脉相承,“注”的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郑玄对“三礼”有注,其书称“注”,含有对师儒谦下之意。古代经与注本分离,东汉以来,始经、注合载,就经下注。

笺,是表识的意思。作为注释体,“笺”的名称始于郑玄。郑玄有《毛诗笺》,为《毛诗诂训传》作注。《诗·周南·郑睢·郑氏笺》释文:“《字林》云:‘笺,表也,识也。’按,郑《六艺论》云‘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所以笺这种注释,一般是对原注婚而不显略而不详之处加以申发,或者记下自己的不同看法。郑玄注诸经皆称“注”,唯独注《毛诗》称“笺”,是要表示对毛传的宗尊之意。

(二)章句类

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易经》有施氏、孟氏、梁丘氏《章句》,《尚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汉儒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烦琐,故被斥为“章句小儒”。一般人“羞为章句”,故自汉以后,章句日汇渐亡佚。今仅存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赵歧章句解词串讲较简明准确,在原文每章末尾还用韵语概括“章指”,在《孟子》注释中有“开辟荒芜”之功。

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三)义疏类

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这是一种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释。义疏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唐人“正前人之疏义,奉诏列裁,定名曰正。”(黄承吉《左传旧疏考证序》因而义疏在唐代又称作“正义”,也称作“疏”。义疏类注释常常旁征博引,罗列大量材料,证发经注,此其长;但有时不免烦琐冗长,使人目眩。宋代以前,疏和经注是单行成书的。宋代以后,为方便阅读,才将疏和相应的经注合刊在一起。所以义疏类注本都句含经传原文、注、疏等几部分,而且排列有定则,有明显的标记相隔。

(四)集解类

集解类注释是汇集众说并加上编者意见的一种注释。它扬集注、集传、集释等。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孟子集注》、《诗集传》,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即是。集解类注释在引各家之说时,有的只称人姓氏(称“某氏曰”),不提及名,这是因为所集各家的姓名在书的序言中已作交待。所以读集解类注本应先读其序,以便了解本书集有几家之说。集解类注释也有体例问题,如王先谦《荀子集解》在原文下都是先列唐杨倞注,然后列清人注或“先谦按”。清人注如果同时引了几家之说,这几家就按时代先后排列。对集解类注释的体例,我们应该了解。

需要指出的是,晋杜预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名为“集解”,但它只是将《春秋经》和《左氏传》聚集在一起进行注解,与上面所说的汇集众说的“集解”名同实异。杜预在《春秋序》中解释说,他编这本书是“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

这里附带讲一下补注。补注类注释有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等名称,这是一种对前人注释作补充、订正的注释。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焦循《论语补疏》,就是这类著作。补注往往能为理解原文提供一些新材料,提出一些新见解,值得参考。

(五)音义类

音义是一种注音释义的著作,兴起于魏晋,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唐陆德明的《经典释义》由《周易音义》、《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作。这类著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现象。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的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着释义,这是应该注意的。四、古书注释的内容及注释用语

古书的注释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和非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前者是指对字词句及篇章文意等内容的注解,后者主要指对名物制度、成语典故等内容的诠释。古人注书,还有一套与注释内容相应的用语。下面我们把古注内容与注释用语结合起来加以阐述。

(一)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主要包括解字词和释文句两方面内容。

1. 解字词

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读古书的许多障碍来自对一个词的音、义缺乏了解,因此解词是古注首要的任务。解词包括注音、释义、破读、文字校勘等四方面内容。

(1)注音

古书注音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多音多义词。注音的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如字”等用语指出读音。例如:

《诗·秦风·黄鸟》:“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郑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从死,自杀以从死。”音义:“行,户郎反,下皆同。鍼,其廉反,徐又音针。从死,上才容反。”

上面的注文中陆德明给“行、鍼”、“从”的注音释用反切方法。“行,户郎反”说明这里的“行”读háng,不读xíng。“下皆同”是说下文中的“行”的读音与此相同。“从死,上才容反”,是说“从死”的上字“从”读才容反。“鍼其廉反”,说明“鍼”在这里读作qián。“徐又音针”,这是陆德明引用东晋徐邈的注音,说明“鍼“还读作zhēn。徐邈在这里注音用的是直音法。

《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郑注:“读如‘直道而行’之直。”

《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之’之萦。”

这两得分别用“读如”、“读若”来注音。古书中在某字下注以“如字”,这是又一种注音方法,说明此字在这里应读本音,用本义。如:

《礼义·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音义:“其恶恶,上如字,下乌路反。”

这段注音是说“恶恶”的上字要读本音è,用本义,当缺点、毛病讲;下字读wù,当讨厌、憎恨讲。

古书注音,有时隐含着释义。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将奉质币,以无失时,则国家多难,是以不获。”音义:“朝,如字。难,乃旦反。”

这野对“朝”、“难”的注音,实际上已指出“朝”当“早”讲;“难”当“危难”讲,是名词,不是形容词。

(2)释义

解释词义,是古注最基本的任务。古注释义常用“某,某也”、“某者,某也”、“某,某者也”、“某,某”等格式表示。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注:“勇士,义勇者也。元,首也。”

《论语·为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集解:“格者,正也。”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直,輮使之然也。”杨注:“輮,屈;槁,枯暴,干;挺,直也。”

古注释义除用上面四种格式表示外,还使用一些用语,不同的释义,用语也不同:

一般地指出词义,用语有“曰”、“为”、“谓之”等。例如: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集解:“包曰:同门曰朋。”

《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杜注:“以人从葬为殉。”

《诗·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méi,湄)。”毛传:“水草交谓之麋。”

解释词义使用曰、为、谓之等用语时,训释词放在用语之前,被释词在用语之后。这几个用语都有“叫做”、“称做”的意思。

古注还常常对同义词或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性辨析,这时仍用“曰”、“为”、“谓之”等用语。例如:

《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郑注:“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周礼·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郑注:“郑司农云:脩,脯也。”贾疏:“释曰:言‘脩,脯也’者,谓加桂薑锻治者谓之脩,不加桂薑以盐干之者谓之脯。”

同义词是意义相近而又各有特点的词。一对同义词总是外延相同而内涵有别,在意义上大同而小异笼统说则同,具体说则异古注在对同义词辨析时,常常指出同义词的这一特点,其用语有“浑言(统言),析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等其中浑言、统言、散文、散言都是“笼统地说”的意思,析言、对言、对文是“具体地说”、“相对而言”的意思。例如:

《说文·AA部》:“橐,囊也。”段注:“按许云‘橐,囊也’、‘囊,橐也’。浑言之也。《大雅》毛传曰:‘小曰橐,大曰囊。’高诱注《战国策》曰:‘天底曰囊,有底曰橐。’皆析言之也。”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丝五緎。”毛传:“革犹皮也。”孔疏:“对文则皮,革异,故《掌皮》云:‘秋敛皮,冬敛革。’异时剑之,明其别也。许氏《说文》曰:‘兽皮治去其毛曰革。革,更也。’对文言之异,散文则皮、革通。”

古注解释词义,采用多种方式,有时用一个近义词去解释其个词,有时以今语释古语,有时直接指出这个词在这里要用其引申义。遇到这三种情况,常使用“犹”这个用语来表示,有“等于说”、“如同说”、“相当于”的意思。例如:《诗·郑风·萚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集解:“苞氏曰:蔽犹当也。”

《诗·魏负·葛履》:“纠纠葛履,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传:“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传:“掺掺犹纤纤。”

《诗·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毛传:“泄泄犹沓沓也。”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赵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

《左传·文公六年》:“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刑狱。”杜注:“辟犹理也。”孔子疏:“辟训为法,依法断决,是治理之也。”

上面六例中,一、二例是以近义词解释某个词,三、四例是今语释古语,五、六例是指出一个词在句中用的引申义。

古注解释词义不同于字典辞书,随文而释是其特点,它常为我们指出一个词在特定文句中的具体含义或特指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古注的常用语是“谓”,有“说的是”、“指的是”的意思。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爷斤以时入山林。”赵注:“时谓草木零落之时。”

《左传·昭公三年》:“不腆先君之適,以备内官。”杜注:“谓少姜。”

《礼记·檀弓上》:“子高曰: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郑注:“不食,谓不垦耕。”

赵注指出“以时入山林”的“时”具体指草木零落之时,亦即秋冬季节。杜注指出:“不腆先君之適”说的是少姜。郑注说:“不食”之地指不能耕种之地。这三例都是通过用语“谓”揭示词义在句中的确定性。

古注解释词义,有时采用声训的办法,即用一个声音相通,意义有联系的词来解释某个词。表示声训的常用语是“之言”、“之为言”,而且被释词在用语之前,训释词在用语之后。例如:

《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朱熹集注:“政为之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

“谄”与“陷”声旁相同,因而声音相通。“谄”是以花言巧语讨好,使对方落入圈套,这与“陷”在意义上也相通。“政”与“正”,“德”与“得”皆音同义通。

(3)破读

所谓破读,就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用王念孙的话来说,就是“破其假借字而读以本字。”(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序》)经传中声同声近的字往往假借,这给读古书造成很大障碍。因此指出假借字的本字,成了古注解词的内容之一。古注破读,常用语为“读如”、“读为”、“读曰”,有时也用“读若”。

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政在家门,民无所依,以乐慆忧。”杜注:“慆,藏也。”孔疏:“杜以慆为藏,当读如弓韬之韬。言以音乐乐身,埋藏忧愁于乐中。”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畔,涯也。”

《汉书·李广传》:“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

《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上面例一杜注把“慆”解释为“藏”,孔疏指出依杜注的解释,则“慆”应该是“韬”的假借字。例二、三、四的“泮”、“卒”、“霾”,本义分别是泮宫,差役所穿衣,大风刮带尘土而下,在句中分别当涯岸、突然和埋讲,与其本义或引申义毫无关系,只能分别看作是“畔”、“猝”、“埋”的假借字。

(4)文字校勘

古书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历经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多人的抄刻。在翻刻和传抄过程中,难免会有衍文、脱文、讹字、倒字、异文等现象,不进行校勘,这些现象就会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因此校勘文字也是古注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注校正衍文、脱文、讹字、倒字的用语分别是衍,脱(夺),当为(当作),倒文等,指出异文有本作、本或作、本亦作、一本作等用语。例如:

《墨子·修身》:“是故置不安者,无务丰末。”孙诒让閒诂:“俞云:者,衍字也。”

又:“谮慝之言,无入之耳。”孙诒让閒诂:“毕云:隳字当为‘堕’。诒让案:堕颠即秃顶。”

《墨子·鲁问》:“吾愿主君之上者尊天事鬼,下者爱利百姓,厚为皮币,卑辞令,亟徧礼四邻诸侯,驱国而以事齐,患可救也。非此顾无可为者。”孙诒让閒诂:“‘非此顾’旧本作‘非愿’二字。……王云:‘愿’当为‘顾’字之误也。顾、愿草书相似。‘顾’与‘固’通。‘顾’上当有‘此’字,言‘非此固无可为者’也。‘此’字即指上数事而言。今本‘顾’讹作‘愿’,又脱‘此’字,则义不可通。案:王说是也,今据补正。”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罔两,莫能逢之。”音义:“两本作‘虫两’。”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音义:“枹间浮,鼓槌也,本亦作‘桴’。”

上面六例都属文字校勘。例一指出衍文;例二指出“无入之耳”的“之”在毕沅的本子中讹作“于”;例三指出“隳”为“堕”字之误;例四是说旧本“非愿无可为者”一句话中,既有脱文,又有讹字;例五、六都是指出异文。通过校勘,排除了人为的文字障碍,文句得以读通。

2. 释文句

解词的目的是为疏通文句,因此在解词的基础上,古注又进而对文句作说解。古注释文句,通常做的工作有:串讲句意,指出言外之意,指出比喻意义,归纳章指,分析句读,讲解语法等。

(1)串讲句意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郑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

《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

《孟子·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赵注:“人常以有谬思过行,不得福,然后乃更其所为,以不能为能也。困瘁于心。衡,横也。横塞其虑于胸中,而后作为奇计异策,愤激而说也。”

古注讲解句意,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在串讲中包含对原文词义的解释,如上面第二例毛传以“我”释“卬”,以“待”释“须”;第三例赵注以“常”释“恒”,以“更”释“改”,以“横塞”释“衡”。二是串讲时根据上下文意恰当地补出了省说的字句,如上面例一补出“时”、“食”二字;例二补出“我友未至”;例三补出“不得福”、“其所为”、“以不能为能也”、“于胸中”、“奇计异策”、“愤激之说”,补出这些字句,使原文之意变得完整而晓畅。

古注讲解句意,有时也使用“言”,“谓”这两上用语,它们都有“这句话是说”的意思。例如:

《诗·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引仲行,百夫之防。”郑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荀子·劝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首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杨注:“入首耳,著乎心,谓闻则志而不忘也。布乎四体,谓有威议润身也。形乎动静,谓知所措履也。”

古注讲解句意,采用直择或意译,如“言此一人(仲行)当百夫”是对“维此仲行,百夫之防”的直译;“谓闻则志而不忘”是对“入乎耳,著乎心”的意译。

(2)指出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是文句的字面背后所隐含的真正意思。透过字面,准确指出文句言此而意在彼,是古注帮助读者理解文意的重要工作。古注指出言外之意的用语是“言”,有“言外之意是说”的意思。例如:

《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杜注:”言进退从己。”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杜注:“言刖多。”

又:“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杜注:“言晋衰弱,不能征讨救诸侯。”

上面三例的杜注都是讲解言外之意。“屦贱踊贵”是说鞋子便宜,假肢贵。“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是说战马不驾车,将领不带兵。但这仅仅是字面的意思,其言

外之意,“屦贱踊贵”是要说受刖刑的人多,说明齐景公对人民统治之残酷;“戎马不驾,卿无军行”是要说晋已衰弱,不像当年那样能出兵征伐,救诸侯小国。这正晋国处于季世的具体表现。

(3)指出比喻意义

古注讲解句意,有时还指出比喻意义,这在对诗句的讲解中常见。例如:《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毛传:“兴也,摽,落也。盛极则堕落者,梅也,尚在树者七。”郑笺:“兴者,梅实尚余七未落,喻始衰也。谓女二十,春盛而不嫁,至夏而衰。”

《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牂羊,牝羊也。坟,大也。罶,曲梁也,寡妇之笱也。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郑笺:“‘无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复兴不可得也。‘不可久’者,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去须臾也。”

在上面例句中,郑笺在毛传讲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了深层的比喻意义。例二“牂羊坟首”本意是说要小母羊长个大脑袋,毛传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绝无此理”,郑笺进一步指出其比喻意义是说周朝已衰,而求其复兴,办不到。“三星在罶”三意是说心星之光照在鱼罶之上,毛传说这句话言外之意是说“不可长久”,郑笺以为其比喻意义是说周很快将亡。通过毛传郑笺的讲解,我们对诗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归纳章指

三注在疏通句意之后,有的还总结段落大意或归纳章旨。例如朱熹《孟子集注》在《离娄上》“离娄之明”音“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段下注:“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在“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召君不能谓之贼’”段下注:“邹氏曰:自‘诗云天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在该章末尾,朱熹又引邹氏的话说:“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短短一章的注释中,既有对段意的点明,又有对章旨的讲解,读者对文意的层次脉络自然也就清晰了然。

归纳章指,在章句体注释中更为常见。赵歧《孟子章句》在每章之后,都有归纳章指的话,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的末尾归纳说:“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送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章指即一章的中心思想,章指明,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文意。

归纳章指其实并不仅仅是章句体的事。《毛诗诂训传》在每首诗的前面都加有小序,说明本诗的含义和写作意图,其作用与章指同。如《魏风·硕鼠》的小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剑,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苦太鼠也。”这段小序说明了本诗的中心思想以及取名“硕鼠”的缘由。又如《邶风·谷风》小序说:“谷风,刺夫妇失道也。卫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这段小序除说明中心思想处,还交待了作诗的时俗背景。

(5)分析句读

古代诗文,特别是先秦作品,不分章分段,也不标点断句,这是古代汉误书面语言的一个特色,也是人们读古书遇到的一个难题。句读与句意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句意明,句读必明;句读不明,句意必不明。鲁迅先生说得好:破句(即断错句子)“就是看不懂的分明的标记。”(《花边文学·点句的难》)对句读的分析,实际上体现了注家对文意的某种理解。所以我们可以把分析句读看

作释文句的一种手段。

古注分析句读,主要出现于对文意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古人分析句读常用明注和暗示两种方法。所谓明注,就是明确指出该断句之处。明注的用语有“句”、“绝句”、“某字属(从)上读”、“某字向下读”、“断某为句”等。例如:《左传·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此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杜注:“不知其他,唯知齐将为陈氏。”音义:“吾弗知,绝句。”

《左传·庄公十二年》:“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犀革裹之。”也疏:“断‘以赂’为句,言用赂请于陈也。”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杞梁之妻)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下郊吊。”孔疏:“服虔以‘下’从上读,言‘敝庐在下’。《礼记》无‘下’,知‘下’犹‘贱’,谦言贱妾也。”

上面例句用的都是明注的方法。明注能直接起到提示读者正确理解文意的作用。上面例一、二陆德明在“吾弗知”下和“周公曰岂”下都注以“绝句”,这是在文句关节处下的非常重要的注,如果不注以“绝句”,读者很可能将“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岂不可”都读作一句,从而造成对文意的理解大谬不然。杜预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说话的语气,将原文理解成“(吾)不知其他,唯知齐其为陈氏(矣)”,郑玄理解“岂不可”是“是岂,于礼不可。”杜、郑的理解都是正确的。陆德明的句读正是杜、郑观点的体现,他从句读的角度使读者在文章关键之处避免了文意的误解。

句读的分析与句意的讲解可以说是一种互含关系:分析句读体现着对句意的理解,而句意的理解暗含着对句读的分析。所以我们可以把通过讲解句意暗示句读起止的方法叫暗示法。上面例子中杜注“弗知其他,唯知齐其为陈氏”,郑注“周公曰是岂,于礼不可”,都兼有对原文句读的暗示。又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这段话“妻曰”句,“从者”句,“相国”句,“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就不大好断句了,因为“相”兼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原文断作“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或“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仅乎都讲得通。我们看一下杜注,他在“相”下串讲:“若遂以为傅相”,说明他把“相”看作名词,句子应在这儿断开。再如:《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九》:“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胡三省注:“颜师古曰:‘方卖不售,官收取之;无而欲得者,官出与之。”

颜师古的讲解,暗示原文在“官”、“售”、“得”下断句。读1956年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标点本只在“官”与“得”下断句,显然不完全的合适。

由于古人对文意理解有差异,注释时对同一句话的句读会有不同的看法。遇到这种歧解,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文意,寻找文献依据,进行判断,择善而从。

关于句读问题,我们还要知道古代诗歌多依音律句读。音律句读是根据句子结构、音节、语感来断句。这种句读与文意句读有时并不一致。例如:《诗·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传:“非我无酒可以邀游忘忧也。”

《诗·大雅·常武》:“王命卿士,南仲太祖。”毛传:“王命南仲于太祖。”毛传的串讲告诉我们,例一的两句诗是说:“并不是我没有酒可以用来邀游忘忧。”例二是说:“周王在太祖庙任命南仲为元帅。”从文意上看,上面两例的诗句实际上是一个简单句,只能断为一句,但从音律上说,必须分两句读。音律句读有其

特殊性,我们读诗时既不能因音律句读而割裂诗意,也不能因文意句读而看不到诗的音律。

(6)讲解语法

我国古代语法学的创立从时间上说虽然较晚,但这并不能说我们的古人没有语法观念。事实上,我国早在上古时代既有墨子《墨经》、荀子《正名篇》那样单篇的语言学论著,也有许多有关语法问题的分析和论述。不过这些分析和论述散见于古代典籍及其注释之中。

古注在讲疏文句时,常有对语法问题的解释,而解释语法,是要为疏通文意开道。古书注释中涉及语法问题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a)虚词的诠释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文方中的虚词大多由实词变来,而一个词的虚实没有区分的标志,读者很容易把有些虚词当作实词来理解,以致误解文意。所以指出虚词成了古注的常事。古注指出虚词,常用语有“辞”、“词”、“语助”、“语词”、“声”、“发声”等。例如:

《诗·大雅·文王》:“思皇多士,不此王国。”毛传:“思,辞也。”也疏:“思,语辞,不为义。”

《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郑笺:“式,发声也。”

《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官。”王逸注:“蹇,词也。”

《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注:“繄,语助。”

从上面诸例可以看出,古注所注的虚词以语气词为主。这类语气词在诗文中作用大多为凑足音节,并无实际意义,把它们明确指出来,可以避免当实词去理解。

古注除将虚词明确指出外,有时还讲解其语法意义,这对我们理解文意神气很有帮助。例如:

《尚书·尧典》:“BB兠曰:‘都,共工方鸠僝功。’”伪孔传:“都,于(wū),叹美之辞。”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矣。’”赵注:“焉耳者,恳至之辞。”

《史记·张仪列传》:“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引辱乎?”索隐:“郑玄曰:嘻,悲恨之声。”

《左传·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孔疏:“凡言‘遂’者,因上事生下事之辞。既书其来,又言‘遂逆’,是先来见鲁君,然后向纪。”

《诗·大序》:“然则关睢麟趾之化……”也疏:“‘然’者,然上事;‘则’者,则下事,因前起后之势也。”

上面头三例的注释都是分析语气词的功能,例一的“都”与叹辞“於”同,可用五对人事物的赞叹;例二的“焉耳”表一种致诚的语气;语气词“嘻”在古文中可以表示多种语气,而在例三中表示的悲恨的语气。例四、五分别论述了连词“遂”和“然则”的语法功能。

古代传注,有进还对虚词用法的细微差别做一些比较分析。例如:《春秋·宣公八年》:“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顷熊,雨不克葬。庚寅,是中而克葬。”

《春秋·定公十五年》:“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昃乃克葬。”

同样是丧葬,又同样遇雨不顺利,并且都是推迟到第二天才葬,只是时间稍有不

同而已,可是经文记载时一用“而”,一用“乃”,是何道理?《公羊传》作了辨析:“‘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这段传文告诉我们,而、乃在使用时有程度上的差别:用“乃”所表示的不顺利程度要超过用“而”表示的不顺利程度。《公羊传》的分析是正确的。试比较“三思而行”与“三思乃行”,从语感上说,后者比前者考虑得更慎重周密,因而也更难一些。

(b)句式的分解

古注分析解释句式,大致包括指出句子省略成分,说明实词的语法作用,说明分句之间关系等。例如: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杜注:“燠休,痛念之声,谓陈氏也。”孔疏:“此‘民人痛疾’承‘踊贵’之下,以其传文相连,无所分别,故言‘谓陈氏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杜注:“以恶相及。”

《论语·里仁》:“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焦循正义:“患所以立,犹言‘患无所以立’,下篇‘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亦谓‘患不得之’皆语之急耳。”

古书文气一贯,辞尚简洁,行文中时有省略。古注指出省略成分,使句子结构变得;完整,文意更为显明。上面例一杜注指出“而或燠休之”的主语是陈氏,实际告诉我们“而或燠休之”与“民人痛疾”不是一句话,而是两句话。例二补出了介词“以”的宾语“恶”。例三焦循正义认为“患所以立”句中承上省说动词“无”,这是因为话急促造成的。以上省略成分的补出,避免了读者对文意的误解。

《左传·文公十七年》:“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杜注:“将夷往朝晋。”

《左传·庄公十九年》:(十八年冬巴人伐楚)“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杜注:“御巴人,为巴人所败。”

《史记·项羽本纪》:“拔剑切而啗之。”索隐:“啗,徒览反,凡以食餧人则去声,自食则上声。”

《孟子·离娄上》:“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朱熹注:“道揆,谓以义理度理事物而制其宜;法守,谓以法度自守。……由‘上无道揆’,故‘下无法守’。”

上面四例的注释中都包含对实词语未能作用的分析。例一注文说明“朝”在原文中是使动用法,是烛之武前往夷使它来朝见晋。例二注文指出“败”是被动用法。例三的“啗”本业兼有自食和给人食两种意义,索隐指出这里的“啗”读“徒览反”。则为上声,是“自食”之意。例四朱熹的注解虽然没有对“道”、“法”的语法作用加以说明,但他把“道”解释成“以义理”,把“法”解释成“以法度”,这就表明他认为“道”和“法”在句中都是名词做状语,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或依据。而朱熹还进一步说明“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个因果复句。通过古人对上面例句中关键性实词的语法作用的分析说明,原句的意思自然也就明晓了。

(c)词序变异、词类活用的说解

汉语在组词造句时,由于时代不同,表达习惯不同,在词序上会出现某些变异。这种变异最主要的表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在行秦典籍中,宾语常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而后世一般置于后。古人注解先秦作品遇到这种情况,常常加以指出。

例如:

《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孔疏“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众矣。”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CC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杜注:“犹言‘我无若是何’,欲以老弱讬光。”孔疏:“古人言有颠倒,故杜以为‘是无若我何’犹言‘我无若是何’。”

上面的例子说明古人对古今词序的变异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专门指出。当然对于古今词序的变异,古注一般并不专门指出,只是通过串讲文意暗示原文词序与今不同。例如:

《诗·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

《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赵歧注:“周家时击戎狄之不善者,惩止荆舒之人,使不也侵陵也。”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杜注:“先和大族,而后国家安定。”

《左传·昭公十九年》:“令君子瑕言蹶由于楚子曰:彼何罪?颜所哀思‘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上面几例的注释,在讲解文意中揭示了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前置的词序特点。

古人没有“词类活用”的概念,但对在一定下下文中有的词临时改变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的情况,是有所认识的,并常常通过解词或串讲的方式加以说明。例如:

《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杜米:“以女妻人曰女。”

《史记·卫世家》:“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韦昭注:“繄,是也。是使白骨生肉,德至厚也。”

《左传·桓公四年》: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杜注:“秦以芮小,轻之,故为芮所败。”

上面四例的注文,通过解词或串讲文意,分别提示了原文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类活用现象。

古注中还有讲解修辞和表达手法的内容,为避免与本章第二节的内容重复,这里就不讲了。

(二)非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1. 诠释成语典故

这里所说的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古书经常引用典故以明理达意,增加文采。用典不明,对文意就会茫然不解。所以古注遇到典故,总是不烦下注。唐李善的《文选注》在诠释典故方面用力最勤,他对诗文中的词语,几乎都能指出出自何处或何处用过。例如:

《文选·江淹·别赋》:“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李注:“王充《论衡》曰:‘睹乔木知旧都。’《孟子》曰:‘故国者,非为乔木,有世臣也。’《楚辞》曰:‘济江海兮蝉蜕,决北梁兮永辞。’”

李注所引孟子的话,见于《梁惠王下》,意思是说所谓“故国”,不是指有乔木而言,而是指有累代功勋的大臣而言。《别赋》改造孟子这句话的原意,把“乔木”当作故国的标志。李善的注讲了“乔木”这个词的出处,读者也就理解了“乔木”

在赋中的新意。李注还说明了“决北梁兮永辞”的出处。

《文选·潘岳·马汧督AB》:“惴惴士女,号天以泣,爨麦而炊,负户以汲,累卵之危,倒悬之极。”李注:“《说苑》曰:晋灵公造九层台,孙息闻之,求见曰:‘臣能累十二博棊,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子作之。’孙息以棊子置子,加九鸡子其上。公曰:‘危哉!’《孟子》曰:‘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人悦之,犹解倒悬。’”

李注在这里讲解了“累卵之危”的来历。虽然“累卵”一词在《韩非子》、《战国策》中早就用过,但两都不讲故事来源,所以李善引用了《说苑》之说。

《孟子·滕文公下》:“且志曰:‘枉尺而直寻’,若可为也。”焦循正义:“《文子·上义篇》:‘屈寸而申尺,小枉而大直,圣人为之。’《尸子》引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为也。’文子东周初人,而尸佼为商鞅师,《谷梁传》尝引其言,亦略前于孟子。陈代所引‘志’,或者即此等书。”

焦循疏考察了成语“枉尺直寻”的来历,使我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小枉而大直”。

2. 考证名物制度

名物制度是特定时代产物,它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逐渐消失。后人读古书遇到古代名物制度问题,往往茫然,所以考证名物制度,是古注中常见的内容。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

这是讲解俑的制作、状貌和演变情况。

《汉书·李广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曲行陈,就善于草舍,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自卫。”注:“孟康曰:‘刁斗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今在荥阳库中也。’苏林曰:‘形如鋗,无缘。’师古曰:鐎音谯郡之谯,温器也。……鋗即铫也。今俗或呼铜铫,音姚。”

颜师古在注中引用前人之说,考证了刁斗的质地、形制、容量、功用等问题,使我闪对刁斗有了感性认识。

《左传·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之冖接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杜注:“世子生三日,卜士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卜士之妻为乳母。”

杜注在这里讲解了古代迎接太子出生具体礼节。

《周礼·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出入。”郑注:“布,泉也。布读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徧。……泉始盖一品(一种式样),周景王铸大泉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复识本制。至汉,唯有五铢久行。王莽改货而异作泉布,多至十品,今存于民间多者有货布、大泉、货泉。货布长二尺五寸,广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其右文曰‘货’,左文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大泉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泉’,直十五货泉。货泉径一寸,重五铢,右文曰‘货’,左文曰‘泉’,直一也。”

郑玄的这段注,叙述了先秦汉货币的演变,特别介绍了西汉末年货币的改制情况以及几种货币的形制、价值,为我们研究古代货币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由此可见,古注考释名物制度,既为我们排除了古书中的知识性障碍,又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扩大知识面提供帮助。

上面我们对古书注释的几个问题作了概述。最后附带谈谈如何读古注的几个问题:

(1)读古注先要了解古注的体例。这里所说的体例也就是注文层次与结构。各类注释都有其内在的体例,而义疏、集解的体例尤其要注意。义疏既解经又解前人注,集解汇集众说,这两类注释文字较繁复,阅读进应该弄清从何处至何处是谁的注,从何处至何处是谁的疏,弄清集解几家之注,几家注按什么方式排列,又如何区别。

(2)弄清注疏文字与被注问题的对应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搞清注文从何处至何处是讲解原文或前人注中的那个问题。对应关系清楚了,注文再长再繁复读起来也不会感到迷乱。

(3)古注遇到前人对古书中的某个问题有歧解时,往往将几家之说一并引出,进行辩论。读古注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弄清各家观点和本书编者的倾向。

(4)有分析有批判地读古注。古注具有崇高的价值,同时存在某些通病,例如由于时代局限,古注在阐释或论理时,在思想观点上不免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有的注家重师说,守家法,注书时墨守成训,穿凿附会;有些注疏对材料不能正确驾驭,广征博引,堆砌冗积,过于繁琐;古注中也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如将《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解释成“寤寐而庄公生”(杜注)、“儿堕地便能开目视者谓之寤生”(应劭《风俗通》)之类。所以对古注应该取其是,去其非,不盲从。

(5)自己动手,解决有关问题。古注所解释的是当时人所不懂的问题,当时人懂因而注家不注的问题今人读起来可能不懂;再者,注文本身今人也会有读不懂的地方。这些读不懂的地方,有待我们自己动手,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求得解决。

第二节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

任何语言都有其表达方式,随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或同一民族语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达方式会呈现某些差异。汉民族语言有着几千年历史,古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跟现代汉语就有不同之处。对这个问题,古今学者都曾作过专门研究。这里且参考前人成说,谈几种古书特殊的表达方式。

一、互文

互文也称作“互辞”、“互言”、“互文见义”,指的是相对的两句话或并列的两个词组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参互言之,文意相备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古文中常见。例如: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孔疏:“《论语》云:‘宋不足征也。’此云‘杞不足征’,即宋亦不足征;此云‘有宋存焉’,则杞亦存焉。互文见义。”(《礼记·中庸》)

据文献记载,武王灭商后,封夏之后于杞,封殷商之后于宋。上面孔子的话意思是说,他学过夏、殷之礼,能说明其意,只因当今俱存的杞、宋二国的君王AC 弱,所以不能以杞、宋之礼加以验证。孔颖达认为《中庸》所引孔子的话里有互文见义的理解,说“杞不足征”,实际上也包含“宋不足征”的意思;说“有宋存焉”,实际也说了“有杞存焉”的意思。孔颖达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论语·八佾》篇说:“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对照这段话,可见《中庸》说“杞不足征”,实际含有“宋不足征”的意思。

互文不仅出现在对偶的两个句子中,也出现在单句的两个并列的词组中。例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程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在上面的诗句中,“烟”与“月”,“秦”与“汉”,“主人”与“客”,皆为互文,它们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发明,分别描写了月光和轻烟笼罩寒水沙洲,明月照耀秦流关隘的景色,叙述了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来到船上的过程。古代诗歌语言有字数、平仄、对仗、押韵等限制,既要求语言简练,又必须意义完备,而互文正能实现这种要求,因而互文也就成了诗歌创作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互文的两句话或两个词组的意义互相补充,互相发明,它们相发明和补充的有时可能是一种相反的意义。例如: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这里的“约言”、“先言”是互文,但不是以自己去补充对方,而是以跟自己相反的意义去说明对方。所以上面两句话,不能理解成君子既“约言”又“先言”,小人既“先言”又“约言”。因为君子与小人是品行相反的人,说“君子约言”,实则暗含“小人多言”之意,说“小人先言”,实则已有“君子后言”之意。所以上面两句话应理解成君子约言而后言,小人先言而多言。

互文见义两句话,大多是对偶的,但也有不对偶的情况。例如:

“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丘梧,明日,舍于蚕室。公宾庚、公甲叔子与战于夷,获叔子与析失鉏,献于王。王曰:‘此同车,必使能,国未可望也。’”(《左传·哀公八年》)

上面“公宾庚、公甲叔子与战于夷”、“获叔子与析朱鉏”两句话有互文的情况。杜注:“公宾庚、公甲叔子并析朱鉏为三人,皆同车,传互言之。”公宾庚、公甲叔子、析朱鉏三人都是鲁大夫,同车与吴战,皆为吴所获,然而传文记载此事,言被获只提及公甲叔子、析朱鉏,言战吴只提及公宾庚、公甲叔子,而且两句话也不对偶,但却参互发明,可知析朱鉏也参与了战吴,公宾庚也为吴所获。

古人行文,为何采用互文的表达方式?贾公彦《仪礼疏》曰:“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曰互文。”说明采用互文,主要为避免行文的重复。例如: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实市人和从骑见侯生故意让公子执辔久市中,都偷偷骂他,但如果写成“市人观公子执辔而窃骂侯生,从骑观公子执辔亦窃骂侯生”,行文就嫌累赘呆板了。于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这样不但文辞变得简洁,句法也显得活泼了。

明白了互文的内情,我们讲解古文时,如发现两句话或两个词在意久上互补互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应该把它们揉合起业讲解,力避拘泥。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可解作“天下人熙熙攘攘,都是为物质利益而奔走来往。”“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汉书·龚遂传》)可解作“随时随地为你诵读诗书,帮你熟悉礼容”。“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写的是木兰回到家的愉悦心情,应解作“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应解作“君子说的少,而且干了以后再说;小人说在前,而且说的比干的多。”

二、连及

连及变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这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

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例如:

“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左传·昭公十三年》)这是郑国子产批评晋国加重郑国贡赋的话。郑为伯爵,地处甸服以处,晋却要它提供跟公侯一样多的贡赋,子产表示供不起。郑为伯爵,传文去说“郑,伯男也。”这“男”就是连类而及之辞。孔疏云:“王肃注云:‘郑伯爵而连“男”言之,犹言曰“公侯”,足句辞也。’”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离娄下》)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其美,悬帜甚高。”(《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上面句子中都有连文现象。“躬稼”的本该是稷而亦称禹;“三过其门而不入”是禹的事迹而提及稷;“马”不可造,《玉藻》篇言“造车”而连及“马”;“升”是量酒器,“概”是量米时用来刮平头口的棍或木板,量酒用升不用概,这野却言“升”而及“概”,这些都属于连类而及的表达习惯,其目的是为使一个音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以舒缓文句,产生一种韵美。

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左传·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晋襄公是文公之子,能继父业,故连类而言“文襄之霸”,其义偏在“文”,“襄”无义。《史记·仓公传》:“生女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由“急”连及“缓”,义偏于“急”,“缓”无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若辛。”“作息”义偏于“作”,是昼夜辛勤劳作之义,“息”无义。

三、变文

变文是指行文中在几个意义相同的地方变化用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变文大致表现为用词的变文和句法的变文两种情况。例如: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枚乘《上书谏吴王》)

“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刘向《战国策序录》)

上面例句中“极”、“弊”、“究”所表达的意思一样,都是“享尽”的意思,“因”、“据”、“跨”、“乘”所表达的都是“凭借”、“依靠”的意思,“蚕食”、“兼”、“并有”都有“吞并”、“占有”的意思,但用词都有变异。

变文也表现在句法上。例如: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促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后法脩列;不韦近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段话列举古代圣贤俊哲逆境著作之事,既有用词的变文(同样是讲著书,而用演、作、赋、有、脩列、传等词),也有句法上的变文。句法上表现为:开头两句对称,每句说一事,后面皆四字句,每两句说一事,照此句法,在谈最后一事时,应作“圣贤发愤,作《诗》三百。”面现在写作“《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改变了句法结构,这也是变文的一种表现。

古人采用变文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原因,避免用字的重复,是个重要原因。《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孔疏云:“既言‘天之经’,不可复方‘地之经’,故变文称‘义’;即言‘则天之明’,不可复言‘则地之性’,故变文言‘因’,‘因’之与‘则’互相通也,正是变文使相辟(避)也。”孔疏在这里说明了变文的原因。

避嫌也是使用变文的原因。例如: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史记·周本纪》)

“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汉书·贾谊传》)

上面第1例“去稷不务”,《国语·周语》作“弃稷不务”。《史记》变“弃”为“去”的原因,司马贞《吏记索隐》作了解释:“此云‘去稷’者,是太史公恐‘弃’是后稷之名,故变文云‘去’也。言夏政衰,不窋去稷官,不复务家者也。”第2例提及汉初四功臣樊哙(舞阳侯)、郦商(曲商侯)、周勃(绛侯)、灌婴(颍阴侯),别人皆称姓,独周勃称“绛”,因其他三人的姓较特殊,而汉初周姓功臣很多(如汾阳侯周昌,隆虑侯周宠,魏其侯周定,BC城侯周緤等),如果周勃也用姓,就失去特定的指代意义,人们就不知是哪一位姓周的了,所以为避嫌而变文作“绛”。

变文有时是为协韵的需要。例如: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经·鄘风·柏舟》)

毛传云:“天谓父也。”孔疏云:“序云‘父母欲夺而嫁之’,故知‘天’谓父也。先‘母’后‘天’者,取其韵句耳。”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一云:“母则直曰‘母’,而父则称之为‘天’,此变文协韵之例也。”可见诗中不写作“母也父只”,是为了协韵。

变文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说的外,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谈到还有避讳、表异、避实等原因,并举例说明,大家可以一读,这里不再多说。

四、借代

借代是一种借关系密切的事物代替所要说的事物的表达方式。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人们可从多种角度、多种着眼点选取某种事物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借代常用的方式有以下一些:

1. 借事物的形貌、衣饰等特征代替事物。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父吟》)

“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后汉书·儒林传》)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杜牧《南陵道中》)

上面诗文中“黄发”代老人,“垂髫”代儿童;“隆准公”代汉高祖刘邦,因为《史记》讲到汉高祖相貌“隆准而龙颜”;“冠带缙绅”借指士族、官吏;“红袖”借代美女。这些都是属于借形貌、衣饰的特征代某种事物的情况。

2. 借事物的所在、所属代事物的本身。

“发间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第一二版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执教: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杨洁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热情。 2.学习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3.通过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深刻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热情;学习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整本书阅读,促进学生深刻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谈到《水浒传》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没错,六百多年的传播,《水浒传》的故事、人物、观念乃至语言都已渗透到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中,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当说到《水浒传》的时候,有很多的记忆会被激活。也许,小时候,你曾听长辈讲过水浒的故事,也许,你曾阅读过一些章节,也许,你曾看过几集电视剧。《水浒传》对我们而言,如此熟悉,但又如此陌生,因为我们还没有进行过整本书的阅读。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就让我们真正走近它、了解它、深入它。 二、整体感知,播下“疑问” 1.总体了解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2.质疑作者 《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是施耐庵(元末明初)?还是施耐庵与罗贯中?不过,近十年来,这两种说法都受到了一个强劲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水浒传》其实是明中叶的作品,那作者是谁,我们不得而知。同学们,希望在大家心中播下一个小小的疑问的种子,将来也许有一天,你们能在更多的古籍中寻找到答案。 三.阅读方法一:关注目录与定场诗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同学们速度目录,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与林冲相关的回目。

古书的注释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十三经注疏》 2、掌握古书注释的 常见术语:曰、为、谓之 谓犹之言 之为言读曰(读为) 读若(读如) 一、古注的重要性 1、古注是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古注是注释古书重要依据 3、古注能教我们注古书的方法 4、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理论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期——先秦 先秦的注释是非系统性的,且多在古籍正文中。 《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2、注释的兴盛期——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两汉注释的特点:主要限于给儒家经典著作做注。 (3)两汉时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注》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春秋公羊解诂》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注释范围扩大到非儒家经典著作。唐代开始既注原文,也注前人之注。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老子注》《庄子注》《春秋外传》《国语注》《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周礼疏》、《仪礼疏》《春秋公羊传疏》《春秋谷梁传疏》《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孟子疏》《经典释文》《荀子注》管子注》《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汉书集注》《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等思想观点。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古籍整理和古注的高峰期——清朝 (1)原因: 统治者大搞文字狱,文人不敢涉及现实而把精力转向古籍。 (2)清人古注成就体现:注书范围广,注书质量高。 范围广:前人没人整理和注释的古籍,清人作了注解,前人注解过的古籍清人重新作注。质量高:注释详尽可靠,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 三、古注的内容

中医药古籍阅读基础

1.中医药古籍:指的是1911年以前,以雕板印刷为主要记录手段,辅以手写而形成的医学文献。 2.研究中医药古籍的价值功用:1、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2、中医药教育的知识源泉3、中医药临床的重要指导4、中医药科研的资料宝库5、编撰论著与文献整理的重要凭据6、其它学科研究的参考材料 3.晋唐时期的中医药古籍的特征:1、医学典籍整理开了先河2、官方编修医书初成规模3、本草文献研究加深细化4、经验方书编撰初见成果5、专科著作问世接踵而至。 4.宋金元时期的中医药古籍的特征:1、官方编撰医书尤重校勘2、民间编籑医书方兴未艾3、专科著作发展引人注目4、争鸣著作促进学术发展5、创编丛书有利保存文献 5.明清时期的中医药古籍的特征:1、经典医籍研究深入发展2、本草方书成就达到高峰3、温病文献奠定学科基础4、专科著作特色渐趋明显5、医学书目编撰初露头角。 6.古籍的书体结构有外形结构与内涵结构两部分。外形结构指书的外衣、书签、扉页、书首、书脑、书脊、包角及它的版式等外观形象,内涵结构指书的序、目次、凡例、卷首、卷端、卷末、附录、牌记、大题和小题、行款等。 7.书名的位置有在封面、扉页、书口、序跋首行、目录与正文之前,也有各卷正文首行或版心等处。均以正文前所题者为准。 8.古籍的牌记,又称木记,主要记载一部书的刊刻年代与刊刻者,它是后人掌握上述信息的主要依据。 9.刻印者的内涵有刻印朝代,刻印者名号,刻印地点等。在中医药古籍中,有相当多的书没有牌记或牌记中的款目不全,此时可查阅序跋等其他位置的记载以补充。 10.序:是书前由作者或其他人对该书进行介绍的文字,有前序、后序、再序、又序之次序之分,又有自序与他序之别。自序多为叙述家世活动和著述宗旨。序的别称:引、小序、叙、牟言、绪言、落款。 11.跋:是作者或刊印者撰写的对该书撰写或刻印情况的补充文字,用于补序之未备,故常置于正文之后。 12.古医书的分卷方法有:1、不分卷法2、数位分卷法3、文字分卷法 13.作者署名的位置主要见于书皮或扉页、函套书签之上、序跋题记末尾、正文之前、卷首或卷末等处,以正文之前的署名为准。作者项内涵的判断:明太医院正文会稽痒生元台子马驷仲化“明(朝代)太医院正文(官衔)会稽(籍贯)痒生(学衔)元台子(别名)马驷(姓名)仲化(字)” 14.中医药古籍的文体主要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两大类。韵文体可分为:诗歌体、辞赋体、与骈偶体三大类。 15.著作形式:1、撰作类:指作者在总结经验和理论基础上,提炼成富有创新意义和独特见解的著作2、论述类: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阐述、提炼和发挥,使原有的理论和知识更加精深和系统化3、编籑类:指将前人繁杂的文献资料加以重新整理、汇编成书,使其眉目清晰、检阅方便4、注疏类:指对原著的字、词、句、章节内容进行注释或解说类著作5、校勘类:指对原著的文字、内容加勘误、修订或厘正的著作 16.中医药古籍的成书形式有:专著、普通著作、全书、类书、丛书、工具书。称得上专著的多为:经典之作和各学科开创性著作。 17.类书:是采集群书,全面系统地收集某种或各种知识,经过加工整理,以类相从,标明资料出处,汇集成册的书。类书的作用? ①由于中医药类书将历代医家对某个问题的论述或对某种病症的处方用药依次辑录排列,使后人不但能了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渊源沿革,而且可掌握各家医学流派的临症经验,这对学习研究中医药学显然有很大裨益②中医药类书内容广博,便于查检与引证,对于中医药文献整理中的辑佚与校勘帮助更大。 18.丛书:把很多种书汇刻在一起,给以一个总的名称,就是“丛书”或者“汇刻书”我国最早的丛书-----宋《百川学海》,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9.丛书的作用? 丛书所收著作,大多为同代或上代医家的抄本、未刊本及篇幅较少的单刻本,编辑、刊行丛书的医家也有书贯,尽管他们动机不一,但客观上都为祖国医药学宝库保存了大量的宝贵文献,是他们得以流传至今,为我们挖掘与整理中医药学提供了信息资源。 21.古籍分类法常用并具代表性的的是:六分法和四分法(即将书籍分为经、史、子、集4大类)。22.目前通用的中医药古籍分类方法:三级分类法(该法先设十二个大类,每个大类再设若干二级类,在二级类下又设三级类)。 23.分类知识在中医药古籍阅读中的应用(分类的意义?): 通过分类,既揭示了每种图书的学科属性,又把相同与相近学科的图书聚集在一起,从而把所有图书组成一个有知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2)

一、名词解释(古书注解) 1、类型 ①传: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经义。 ②笺:有补充与订正传的意思,一方面对传中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③集解:將各家的解说汇集在一起或者兼采诸家之说对经传进行通释都叫做集解。 ④疏: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做注解。疏即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稱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⑤正义:得名于“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与“疏”名异实同。一般把官修的“疏”称作“正义”。 ⑥章句:即离章辨句。除解释字词句外,还要说明句意及全章大意,指出全篇的题旨,分析篇章结构等 2、术语 如字:它表示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犹:注解术语,该术语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解释本义。相当于现代的“等于说、相当于”。曰、为、谓之: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还可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谓: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其后的话语往往用来说明前面的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貌、之貌:注解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说明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代“……的样子”。 之言、之为言:注解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 读为、读曰:注解术语,常用于以本字来解释假借字。 读若、读如:注解术语,主要用来作注音,有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混言,析言;当作当为 或作、或为:校勘术语,常用来说明不同版本的异文。 当作、当为:校勘术语,一般用来纠正古书中的误字。 衍文:也叫“衍、衍字”,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脱文:也叫“脱、夺字”,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文字。 二、字词解释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丑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存;成就;相生:互相依存 3、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表现,显现;倾斜,等于说依靠 4、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音:和声;声:单音和:和协 5、处无为之事:行……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6、万物作焉而不辞:兴起;不干预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据为私有;依靠而获取 8、三十辐共一毂:车的辐条;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 9、埏埴以为器:以土和泥,揉和;黏土;用水和黏土 10、凿户牖以为室:房门;窗子 1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利 1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规律;把弦安在弓上 13、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把弦压低;把弦升高 14、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减少 15、损不足以奉有馀:供养 16、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德的人 1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居功;表现出 18、小国寡民:使动,使小,使寡 19、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十倍;通“百”,百倍;

古书的文学常识

古书的文学常识 导读:古书第一部 00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002第一部词典《尔雅》。 003第一部韵书《切韵》。004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005第一部字书《字通》。006第一部诗集《诗经》。 00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00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00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010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 01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0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013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014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 015第一部兵书《孙子》。016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017第一部学术论争集《白虎通》。018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文心雕龙》。 019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020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021第一部农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022第一部植物学词典《全芳备祖》。023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024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素问》。025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026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027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028第一部珠算介绍书《盘珠算法》。029第一部气象史名著《乙己占》。 030第一部栽培学名著《荔枝谱》。031第一部综合农学专著《农政全书》。 032第一部地理学专著《水经注》。 033第一部矿物学专著《山海经五藏山经》。 034第一部教育史专著《学记》。035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036第一部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记》。037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038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039第一部图书总目录《七略》。 【关于古书的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古书之最 2.小学生文学常识大集合:古书合称 3.中国文学常识之古书统称 4.中国文学常识-古书之最 5.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古书第一部 6.关于冬至的文学常识

(完整版)古代汉语注解习题

古代汉语练习题 第一节 古注的类型和编排体例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传 笺 正义 集解体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的注解类型是义疏体。( ) 2.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 ) 3.《十三经注疏》本中的《礼记》是郑玄注,孔颖达疏。( ) 4.晋杜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与汇集众说的“集解”名同而实异。( ) 5.《经典释文》的作者是唐孔颖达。( )

6.章句体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 ) 三、填空题 1.在《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有四家的注解,即西汉 的《毛诗故训传》,东汉 的《毛诗笺》,唐 的《毛诗音义》,唐 的《毛诗正义》。 2.章句的意思是 。 3.不仅注释原文,同时也解释注文的注释方式叫 ,也叫 。 4.《孟子章句》的作者是 。 四、选择题 1.下列古注属于章句体著作的是( ) A.《淮南子注》 B.《孟子集注》

C.《楚辞章句》 D.《广雅疏证》 2.《十三经注疏》本中的《周易正义》的作者是(A.何晏B.孔颖达 C.郑玄 D.杜预 3.何晏的《论语集解》属于下列哪种古注类型( ) A.传注体 B.章句体 C.义疏体 D.集解体对的 4.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属于下列哪种古注类型( ) A.传注体 B.义疏体 C.集解体 D.音义体 五、问答题 1.“疏”与“传”、“注”在训诂上有何不同? 2.阅读《诗经·魏风·硕鼠》一诗的注疏,回答问题:利用注文解释“硕鼠”、“贯”、“女”、“顾”、“适”的意思,并指出是谁的解释。

古籍基础知识

古籍基本知识 古籍(定义):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定级标准》2。1、《修复技术规范》2.1) 一、古籍版式 定义: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按:即指一块书版内所刻出的模式,反映在书中,就是一张书叶中所看到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界行、天头、地脚、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 1.版面:原指按一定行款字数并以边栏、界行、版心、鱼尾等形象为装饰而雕刻或排拣活字形成的平面。后世即指一版一版印纸。 2.版框:书叶正面图文四边的围栏,一般指印刷的书。(修复技术规范2.5.1)。也称边栏,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 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常见的术语有四周单边(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 线)、四周双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道细黑线)、左右双边(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 3.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 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行×字”,有的直接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是为大字正文做注解),叫做“小 字双行×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可以作 用鉴定版本依据之一。 5.天头:图文或板框上方余幅。(修复技术规范2.5.4),即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 6.地脚:图文或板框下方余幅。(修复技术规范2.5.5),即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也称下角。 7.版心:也称中缝,通常指一版印叶的中心比较窄的一行空白行,是书叶对折时的标准。唐末五代,书的装订形式由卷轴装向册叶装发展,雕版出现了两个半版,北宋 和辽时期,两个半版间出现了两道线,在两线之间的空白处,常常刻上书的题名(通 常是简书名)、卷数、叶码、本叶的字数、刻工姓名或者刻书单位的名称。因为这一 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所以称为版心。 8.书口:又称版口,就书版(或者书叶)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蝴蝶装无书口?)与 书背相对,可翻叶展阅的开口。(修复技术规范2.8。3)(其含义已经扩大了。)9.鱼尾:版心中间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处,有时版心上下都有鱼尾。只有一个鱼尾,称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有对鱼尾、顺 鱼尾),个别有三鱼尾。花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鱼尾的作用是用来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10.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象鼻。(这只是一种说法。李致忠先生提出另两种说法,一是我们暂且采取第一种说法,主要说明什么是黑口、白口)象 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即无黑线)者为白口。 11.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书的耳朵,所以称书耳。其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2.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刻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下册)通论知识要点﹙一﹚ ■第四单元:古汉语综合运用(共三节) ●笫一节古书的注释〔训诂学常识〕 一古书注释概说: 1汉代的古书注释: 西汉多为先秦儒家经典作注,东汉范围渐扩。 汉代的著名注释家有:西汉毛亨(《诗诂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孝经传》),刘向《五经通义》等;东汉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高诱(《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2 汉后至唐代的古书注释: 魏晋南北朝:玄学发展,出现了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等,史书亦有吴·韦昭《国语注》等; 唐代:出现了“疏”(或曰“正义”)的体例,代表作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等。儒家经典之外注疏有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等。 3 宋代至清代的古书注释: 宋代: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作《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把汉至唐宋注疏的儒家经典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音义合刊为《十三经注疏》。 清代:清代学者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更深。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 附:唐、宋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十三经注疏》 ⒈《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⒊《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⒋《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⒌《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⒍《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⒎《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⒐《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古书中的注解

古漢語通論(十七) 古書的注解 我國比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過注解。今天我們要想比較順利地讀懂一部古書,一般都要參看舊注。有些文字比較艱深的古書,如果不參看舊注甚至根本無法讀懂。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如語言的發展,口授和傳抄的錯誤等),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為這些古書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鄭玄對先的經書,像《周易》《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等書,都曾作過注解。這些注解對我們了解先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沒有漢代學者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許多先古籍我們今天是很難讀懂的。到了唐代,距離漢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許多漢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注解,作者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這種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義”。例如現在最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詩經》就是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傳、鄭箋的“傳”和“箋”,當時都各有特定的意義,“傳”指闡明經義,“箋”有補充與訂正毛傳的意思,一方面對毛傳簡略隱晦的地方加以闡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提出,使可識别。 注:《十三經注疏》大多數是漢朝人或晉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注疏人如下: 《周易》: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晉甯注,唐楊士勳疏; 《論語》: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經》: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作者:————————————————————————————————日期: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本草Top 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 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本草问答神农本草经赞本草择要纲目 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 ●方药Top 雷公炮炙论炮炙全书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濒湖炮炙法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鉴 药征五十二病方名医别录 千金翼方孙真人海上方外台秘要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苏沈良方博济方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千金宝要卫生易简方全生指迷方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 遗) 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医方集宜医方考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普济方 肘后备急方普济本事方严氏济生方药征续编 仁术便览祖剂古今名医方论种福堂公选良方汤头歌诀急救便方奇方类编 医方集解 绛雪园古方选 注 医方论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医方证治汇编 歌诀 验方新编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药性切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华佗神方集验方大小诸证方论奇效简便良方神仙济世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小品方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经验奇方古方汇精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回生集本草简要方增订医方歌诀 济世神验良方医方歌括医方简义 ●经论Top 八十一难经内经博议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医经读 医经原旨素问玄机原病式类经类经图翼 内经知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因条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黄帝素问直解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校义黄帝内经太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内经评文内经药瀹医效秘传读素问钞 灵素节注类编古本难经阐注难经正义素问识 灵枢识难经经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难经集注难经古义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伤寒论伤寒捷诀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 注解伤寒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 伤寒明理论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寻源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六书伤寒论条辨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证治准绳伤寒论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溯源集 伤寒括要伤寒缵论伤寒贯珠集伤寒法祖 伤寒大白伤寒悬解伤寒论类方伤寒论辩证广注伤寒论辑义伤寒医诀串解伤寒审证表伤寒补例 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伤寒指掌中寒论辩证广注河间伤寒心要 刘河间伤寒医鉴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作者: ————————————————————————————————日期: ?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为什么要读古注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 陆筠注:?折枝为磬折腰肢。? 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 杜甫诗《戏作俳谐体遣闷》:“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梦溪笔谈》:?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古书的注释按时间分可以分为古注和今注两大类(大体清代以前的注释叫古注)。今注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观点比较正确。科学性较强,而且使用现代汉语,通俗易懂,但我们阅读古书仅仅借助今注是不够的,这是因为: 1、古代的传注家距古书成书时代近,如汉代注先秦之书,也就是几百年,语言变化不大,典章制度尚存,加之他们学识渊博,学风扎实,所作的注解往往比较可靠。这些古注都是今注的基础和依据。今注有的比较简单,各种注本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确切、深入的理解古书的内容,就必须阅读古注。 2、有许多古书至今没有今注。我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有今注的只是一小部分,对多数没有今注可参考的古书在阅读时必须借助古注。 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古注。(清)阮元在《十三经注疏》前的《重刻宋版注疏总目录》中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

古籍版式(有彩图)

版式 ⑴版框也叫边栏,指一张印页四边的围线,以围线的条数分,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等。 ⑵界行字行之间的分界线,有朱墨两色界行,分别叫朱丝栏、乌丝栏(图1)。 ⑶行款每半页版面的行数和每行的字数。又称行格,著录版本时多记半页若干行若干字,遇有每行字不一致时,则取其最多或最少者记之,外加“不等”二字。 ⑷版心又叫中缝、书口、版口,是印页版框中间的那段窄行。一来用于对折书页,二来格内经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刻工姓名和出版处。版心有专供折叠时作标记用的鱼尾图形,其中间称作中缝。 ⑸鱼尾版心全长约四分之一处的标志,因为状似鱼尾,故名。以数量区分,有单鱼尾、双鱼尾、三鱼尾。以方向区分,有对鱼尾和顺鱼尾。以图案虚实分,有白鱼尾、黑鱼尾、线鱼尾、花鱼尾。鱼尾是折纸的准线。 ⑹象鼻指鱼尾到边栏这一段版心中间的黑线,仿佛象的鼻子垂在胸前。有粗细之别,粗的叫大黑口,细的叫小黑口,没有象鼻的叫白口。上下象鼻中刻有书名卷数等称作花口。 ⑺天头又叫书眉,版框上端的白边。供眉批之用。 ⑻地脚版框下端的白边。 ⑼书耳也称耳格或耳子,指版框外边上端的小方格。一些宋刻本常有此式,专门用来记篇名、书名简称或者帝王名号、室名等(图2)。

⑽小题和大题正文首页题目的形式。小题 指篇名,大题指书名。通常情况是大题在上。宋版 书有时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图3)。 ⑾墨钉正文中表示阙文 的墨块,用“■”表示。墨钉又 称墨等,是指在工匠刻书时,感 觉版面上有疑问的字,先留空, 待确认后再刻,此留空处即印成 一个墨块(图4、5) ⑿版记刻书的人常在一 书的序目之后或卷末镌刻刻书家 的姓名、堂号、书坊字号或刻书 年月,俗称“书牌子”,一般刻 成正方、长方等形状的印章形式 (图6)。 ⒀书衣即封面。一般采用质地较坚韧的 有色纸,比较珍贵的书籍采用丝织品,可起保护 作用。又称书皮、封皮(图7)。 ⒁书签贴在书衣左上方的长方形纸条或 丝条,标有书名(图8)。有时藏家也会在此写 上自己的堂号,以标明所有。亦有找名家书写书 签者,往往落款书为某某题签。 ⒂书根书册最下端的侧面部分,刻本常 在此印书名、卷册数,也常被收藏者题写书名、 卷册数、卷册顺序,以供检索。

古代汉语 古书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解释下列注解体例的名称:传、正义、疏、笺、注、章句、集解。 二、解释下列注解术语的作用,并把作用类似的归在一起: 曰、谓、为、犹、貌、谓之、之貌、读为、之言、读曰、读若、之为言、读如、之犹言、犹言。 三、问答: 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捌、古书的标点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标点古书常见的错误有哪两种情况? 3.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二、给下列古文加标点符号,并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在句中的作用或用法: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4.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5.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6.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7.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注:①涘:岸边。渚:水中小块陆地。 8.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吕氏春秋) 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①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注:①纠譑:搜刮。 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

古书阅读常识

古书阅读常识 第十章 古书阅读常识 第一节古书的注释 一、古注对于阅读古书的作用 我们学习古文,尤其是学习先秦的文言文,离不开注解。古言语的注解,可以分为今人注和古人注两类。从时间上说,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古注比起今人注来要难读得多,但我们不能不读,因为古注具有今人注所没有的特色,对于阅读古书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我们今天读不懂古书,障碍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书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古书在流传、抄刻过程中的讹误,等等;二是知识性的障碍,由于古书记载的事情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其实,这些障碍古人读书时同样会遇到。为了使人们读懂古书,一代一代学者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为许多古书作

注释。古人作注,大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字词句进行训释,以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二是对古文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名物、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解说,以排除知识方面的障碍。古人的注释为我们阅读架设了阶梯和桥梁,通过阅读古注,我们既可以通晓文意,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例如我们读《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下的一段注疏,就可以详细了解古代打猎的具体做法和古人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具体规定;读《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于是乎用之”下的注疏,可以了解古代藏冰的制度以及冰的多种用途;读《诗·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安按:傧,音bìn,陈列;笾,音biān,盛食物的竹器;饫,音yù,私宴)下的注文,可以知道宗族私宴的细节。 其次,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古人注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他们当时离经典文献成书年代不远,他们生活的社会和前代社会在制度上一脉相承,因此他们对古书所记载的各方面情况有感性认识,比较熟悉。再加上这些注家大多是皓首穷经的著名学者、训诂专家,因而他们作注一般说来切合实际,可信可靠。例如作《春秋经传集解》的杜预,是东晋时代的经学家,深通《左传》,自称有“左传癖”;同时他还是一位军事家,能领兵打仗,人称

古典小说阅读与传统文化

浅议《三国演义》 记得初识《三国》,是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一起的小朋友拿了话本儿,上面是《三国演义*草船借箭》那一段。看着花花绿绿的图案,不管底下的字儿能不能识得懂,竟然爱不释手的看了好几遍,从此,便和三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上学过程中,便知道的逐渐多了起来,听老师有声有色的讲三国中的故事,和同学比拼谁知道的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多,和伙伴们一起搜集三国的游戏纸牌。很可爱的,我喜欢上了三国,只是头脑中懵懂的想着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四年级,我十岁,爸爸送了原版的“四大名著”作为生日礼物,然而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我最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从此我便如痴如醉,沉浸在三国的世界。一本厚书反反复复的看,真正的手不释卷,而其中有些章节,还隐隐糊糊能够背诵下来。记忆尤深的是《煮酒论英雄》(原版的”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这一章)和《孟德大战长坂坡》(原版中的”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经常给同学讲述后再背诵一下原著,惊得一片赞叹。理解还是不深,只是我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传统的东西,传统文化……而对我更直接的影响就是语文学的好了,道理也明白的多了,我记得学到的好多成语还是源于三国,什么髀肉复生啊,初出茅庐啊,望梅止渴啊,乐不思蜀啊….好多好多……同时也喜欢上了古诗词,经常朗诵后诗人为三国中的一些情节或人物写得

诗赋….就这样,三国陪伴我走过了童年那些美好快乐的时光。 年龄渐长,知道的多了,思考的深了,便真正明白了《三国演义》的伟大,120回的章节,便把三国时期100多年的历史描述的栩栩如生。文章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至今还为人所称道;文章中描写的大大小小300场战争,其间表现出的智慧,对后世仍有广泛的启迪意义。《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而更进一步讲,三国它影响了后世的小说的创作,给后世的人创立了一个写作历史题材小说的先河,它的无尽魅力还在于他影响了一大批人,影响了中华民族,影响了整个世界。至今,研究品读三国的人还不计其数,无数人从中得到智慧和启迪,无数人因为它的魅力而喜欢上了古典小说,喜欢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一些美德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把刘玄德当作仁义和智慧的化身,无数人的心灵再次受到洗涤,重新回归人本质的真和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已经远去,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但以《三国》为代表的古典小说和我们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必将永远流传在人们心间,发扬光大。

怎样阅读古籍呢

怎样阅读古籍呢? “风水地理要读百本古籍”。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以为阅读古籍是不重要且不必要的,不仅对古籍敬而远之,还以自己做真理标准进而贬低和谩骂古人;中国古籍是一笔庞大的遗产,继承发展并且从中获取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正如达康先生所说,“精通中华文化,不懂古文字不行。精通古文字,不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理不行”。 古籍之所以成为古籍,是因为被古人所写,叙述语言均以古人的口吻,通篇“之乎者也”的古调以及古人特殊的语序方式,这些都是与当代社会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如果没有一点古文知识的了解,想要读懂古籍是非常难的,古籍阅读的意义也会消失。那么怎么才能读懂古籍呢?阅读古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最重要的,要认识古籍的字。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很多,因此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体分歧的字,大概分为这几种: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就是在表达某一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它起源于词义分化,是为了解决假借问题而生,在古籍的注解上解释为“xx后来写作xx”。例如一个“辟”字兼有后代的避、僻、譬等字的意义;异体字就指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这是由于汉字结构复杂,形和义的结合不紧密造成的,它的注解为“xx同xx”。异体字有四种表现情况,分别为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变换各部分的位置、增加减少或者改换一笔或几笔成为异体字。例如泪——涙、覩——睹、徧——

遍等;而通假字则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它的注解通常为“xx通xx”。例如《论语十则》中的“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 。其他的还有繁简字等等,不过难度较小,不会给古籍的阅读增加太大难处。 除了这些以外,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更要会读古籍的注释,以及古籍中的标点符号,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需要慢慢学习的地方。长时间坚持阅读古籍,自身对古籍的解读和归纳整理能力会提升很多,也会具备更闪亮的“慧眼”,因为你会发现,现代的书大多都是可以从古籍中追寻到出处的。

我国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

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