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学年论文

目录

HACCP的原理及应用 (1)

前言 (1)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 (1)

(二)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系统薄弱 (1)

(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过多,职责没有厘清 (1)

(四)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存在缺陷 (2)

1.HACCP概述 (2)

1.1HACCP的定义 (2)

1.2HACCP的特点 (2)

1.3HACCP的优点 (3)

2.HACCP的基本原理 (4)

2.1危害分析(H AZARD A NAYLSIS--HA) (4)

2.2确定关键控制点(C RITICAL C ONTROL P OINT-CCP) (4)

2.3确定与各CCP相关的关键限值(CL) (4)

2.4确立CCP的监控程序 (5)

2.5纠正措施(C ORRECTIVE ACTIONS) (6)

2.6验证程序(V ERIFICATION P ROCEDURES) (7)

2.7记录保持程序(R ECORD-KEEPING P ROCEDURES) (8)

3. HACCP的发展历程 (8)

3.1创立阶段 (8)

3.2应用阶段 (9)

4. 各国实行HACCP的情况简介 (9)

4.1美国 (9)

4.2日本 (10)

4.3加拿大 (10)

4.4秘鲁 (10)

4.5澳大利亚 (11)

4.6我国 (11)

5.HACCP与其它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12)

5.1HACCP与GMP、SSOP的关系 (12)

5.2HACCP与与IS09000的关系 (13)

6.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HACCP的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崔文昌

指导老师:陆曈曈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却令人不安,“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从表象上看,往往归咎于部分食品企业为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道德缺失,无证经营的摊贩及制假贩假行为扰乱市场,传统的食品原料市场和加工市场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然而,进一步探讨便能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1】:

( 一)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于 2009 年 2 月 28 日出台,并从2009 年 6 月1 日正式实施,但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不可能囊括并解决所有问题,与之相配套的各食品门类统一的安全监管法规、条例及技术标准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

( 二) 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系统薄弱

我国目前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技术支撑系统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食品质量检测标准不完善、不统一,标准之间交叉重复、混乱无序现象严重; 检测质量标准普遍低于国际质量标准; 标准中一些指标不够科学,对有关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食品质量检测项目比较单一。

( 三)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过多,职责没有厘清

我国食品安全职能分解在农业、工商、卫生、质监、商检等多个部门,执法主体不明确,部门与部门之间、法与法之间相互协调性、配套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监管,且缺乏协调机制,导致角色不明,权限不清,管理效率低下。各个监管部门之间衔接、联动不协调,造成有时交叉执法、重复监管,有时都相互推诿、弃之不管的现象,很难形成合力,给假冒伪劣食品横行泛滥以可乘之机。

( 四) 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自 2002 年 8 月 1 日开始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但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加之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一些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食品也大行其道,导致食品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难辨真伪。再由于食品市场原料收购垄断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原因,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因此,制订和实施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成为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起源于美国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采纳,正在逐步成为权威性的、能有效地监控食品安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其加以研究对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1.HACCP概述

1.1 HACCP的定义

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缩写——即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国家标准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HACCP的定义为: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国际标准CAC/RCP-1《食品卫生通则1997修订3版》对HACCP的定义为:鉴别、评价和控制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的危害的一种体系。较为常见的定义解释为【2】: (1)HACCP是对可能发生在食品加工环节中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有别于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 HACCP是对原料、各生产工序中影响产品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并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将危害预防、消除或降低到消费者可接受水平,以确保食品加工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2)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种不可接受的威胁。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1.2 HACCP的特点

针对性:针对性强,主要针对食品的安全卫生,是为了保证食品生产系统中任何任何可能出现的危害或有危害危险的地方得到控制【3】.

系统性:HACCP体系建立在企业良好的食品卫生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检验方法,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涉及食品安全的所有方面,能够鉴别出现今能够想到的危害,包括预见到可能发生的危害。

预防性:HACCP体系是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要对所有潜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预防措施,防止危害发生,变追溯最终产品检验方法为预防性质量保证方法。它强调企业自身在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作用,而不是最终的产品检测或者是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

经济性:设立关键控制点控制食品的安全卫生,降低了食品安全卫生的检测成本,同以往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比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效性:HACCP体系强调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在对所有潜在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哪些是显著危害,找出关键控制点。通过危害分析和关键点的确定,使加工制程控制的重点集中在几个CCP,控制更加有效。

强制性:被世界各国的官方所接受,并被用来强制执行.同时,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认同【4】.

动态性:HACCP中的关键控制点随产品、生产条件等因素改变而改变,企业如果出现设备\检测仪器\人员等的变化,都可能导致HACCP计划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HACCP可用于尽量减少食品危害的风险,但不是零风险体系,HACCP是对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和其他的质量管理一起使用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可以相互补充。

1.3 HACCP的优点

HACCP具有如下优点:

1.在出现问题前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因而是积极主动的控制

2.通过易于监控的特性来实施控制,可操作性强、迅速。

3.只要需要就能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迅速进行控制。

4.与依靠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进行控制相比,费用低廉。

5.由参与食品加工和管理的人员控制生产操作。

6.关注关键点,使每批肉品采取更多的保证措施,使工厂重视工艺改进,降低食品耗。

7.HACCP能用于潜在危害的预告,通过监测结果的趋向来预告。

8.HACCP涉及到与食品安全性有关的各个层次的职工,作到全员参与。

2.HACCP的基本原理

2.1危害分析(Hazard Anaylsis--HA)

危害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是HACCP原理的基础,也是建立HACCP计划的第一步。企业应根据所掌握的食品中存在的危害以及控制方法,结合工艺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与食品生产各阶段有关的潜在危害性,列出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显著危害的步骤表,并制定控制危害的预防性措施。HACCP的重点在显著危害上。食品安全危害主要有三大危害:即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其中生物危害最为严重,根据不同的危害特点,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生物性危害可采取加热、调节pH、添加食品添加剂、控制来源等措施进行控制;化学性危害可通过原料来源、生产及标识进行控制;物理性危害则可通过原料来源和生产进行控制等【5】。

2.2确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

关键控制点是指通过实施预防或控制措施,能够消除、预防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特定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使每一个CCP所产生的危害经过控制得以防止、消除或降至可接受水平。确定的原则:以生产工艺流程图为基础,根据危害分析积累的信息,有HACCP小组和专业顾问决定。确定CCP的方法很多,常采用“判断树”来确定,也可采用危害放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来确定【6】。

2.3确定与各CCP相关的关键限值(CL)

2.3.1 CL的定义

CL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界限,每个CCP必须有一个或多个CL值,包括确定CCP的CL、制定与CCP有关的预防性措施必须达到的标准、建立操作限值(OL)等内容【7】。关键限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应该合理、适宜、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和实用。如果关键限值过严,即使没有发生影响到食品安全危害,而就要求去采取纠偏措施,如果过松,又会造成不安全的食品到了用户手中。

2.3.2 确定CL应遵循以下原则:

(1)CL应该是直观、易于监测,仅基于食品安全、能使只出现少量被销毁或处理的产品就可采取纠偏措施,不能违背法规,不能打破常规方式,也不是GMP要求或SSOP措施。

(2)建立CL应做到合理、适用和可操作性强。若过严,会造成即使没有发生影响到食品安全危害,也要采取纠偏措施,若过松,又会产生不安全因素。

(3)CL可从科学刊物、法规性指标、专家及实验室研究等得到,亦可通过实验和经验结合加以确定。

(4)微生物污染在食品加工中经常发生,但因此而设置一个微生物限度作为一个生产过程中CCP的CL是不可行的,原因是微生物限度难以控制,确定偏离CL的试验周期长,所需样品较多,因此设立微生物CL不能被用于监控。微生物可以通过温度、酸度、水分活度、盐度、ph等来控制。

2.3.3操作限值(Operation Limits)的应用

OL是比CL更严格的限度,是操作人员用以降低偏离的风险标准,可以从质量、避免超出CL、正常误差等角度进行选择OL【8】。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出比关键限值更严格的标准即操作限值,可以在出现偏离CL迹象,而又没有发生时,采取调整措施使关键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不需采取纠正措施。

2.4确立CCP的监控程序

2.4.1 监控的定义

监控是指一系列有计划的观察和措施,用以评估CCP是否处于控制之下,并为将来验证程序中的应用作好记录,包括监控什么、这样监控及监控频率和力度的掌握、负责人的确定等内容【9】。应用监控结果来调整及保持生产处于受控企业应制定监控程序,并执行,以确定食品的性质或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关键限值。

2.4.2 监控的目的

(1)跟踪加工过程操作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查明何时失控(一个CCP发生偏离时);

(3)提供加工控制系统的书面文件。

2.4.3监控的方法

多采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进行监控,进而起到控制显著危害的效果。但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结果、专家评审等支持性文件。一般常用的方法和设备有:温度计(自动或人工)、钟表、PH计、水活度计(AW)、盐度计、传感器以及分析仪器。测量仪器的精度、相应的环境条件以及校验,都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或被监控的要求,对于监控测量仪器的误差,在制定CL 值时应加以充分考虑【10】。

2.4.4监控的频率

监控可以是连续的与可以是非连续的。当然连续监控最好,如自动温度时间记录仪,金属探测仪。因为一但出现偏离操作限值就采取加工调整,一旦出现偏离关键限值就采取纠偏措施。如果不能进行连续监控,那么就进行非连续监控,但必须确定监控的周期使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发现可能出现的CL值或OL值偏离。

2.4.5监控人员的要求

流水线上的人员要接受过有关技术培训,设备操作者要完全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监督员能及时进行监控,维修人员、质量检查员能准确报告监控情况。

2.5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s)

2.5.1纠正措施的定义

纠正措施是针对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当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应当采取预先制定好的文件性的纠正程序。这些措施应列出恢复控制的程序和对受到影响的产品的处理方式【11】。纠正措施一般包括两步:第一步:纠正或消除发生偏离CL的原因,重新加工控制;第二步:确定在偏离期间生产的食品,并决定如何处理。采取纠正措施包括食品的处理情况时应加以记录。

2.5.2纠正措施的两种类型——阻止偏离的措施和纠正偏离的措施

(1)阻止偏离的措施:调整加工过程以维持控制,防止CCP发生偏离的措施即为阻止偏离的措施。例如:在牛奶巴氏杀菌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自动杀菌阀。当温度降低到操作限制以下时,此阀将自动打开将牛奶送回到杀菌的管道。

(2)纠正偏离的措施:当监控表明偏离关键限值或不符合关键限值时而采取的程序或行动。一般包括两步即第一步纠偏或消除发生偏离CL的原因,重新进行加工控制;第二步确定在偏离期间生产的产品如何处理。纠偏行动的内容包括隔离和保存要进行安全评估的原料或产品,转移受影响的产品到另一条认为没有发生偏离的生产线,重新加工,工艺调整(改变温度、时间、调整pH、改变原料配比等),收回已分发的产品,退回原料或销毁产品等。

2.5.3必须保存的文件

◆说明HACCP系统的各种措施(手段);

◆用于危害分析采用的数据;

◆与产品安全有关的所做出的决定;

◆监控方法及记录;

◆偏差与纠偏纪录;

◆审定报告及HACCP计划表;

◆危害分析工作表;

◆HACCP执行小组报告及总结等。

2.6验证程序(Verification Procedures)

2.6.1验证程序的定义

用来确定HACCP体系是否按照HACCP计划运转,或者计划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再被确认生效使用的方法、程序、检测及审核手段【12】。

2.6.2验证的内容

◆验证所应用的HACCP操作程序对工艺危害的控制是否正常、充分、有效;

◆验证所拟定的监控措施和纠偏措施是否仍然适用。

2.6.3验证的方法

◆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合格证;

◆检测仪器,审查仪器校正纪录;

◆复查HACCP计划制定的有关文件;

◆审查HACCP内容体系及工作日志;

◆检查CCP纪录及控制是否正常;

◆复查偏差情况及产品处理情况;

◆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的微生物检查;

◆评价所制订的目标限值和容差;

◆调查市场供应中与产品有关的卫生情况;

◆复查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意见。

2.6.4验证的程序

(1)确认

确认是验证的必要内容,必须有根据地证实,当有效贯彻执行HACCP计划后,足以控制那些可能出现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确认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基于科学

的原则、科学数据的运用、专家意见和进行生产观察或检验。确认的内容包括:对HACCP 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以及由危害分析到CCP验证的对策作科学和技术上的复查。

(2)CCP验证

包括CCP的校准、校准记录的复查、针对性的取样检测、CCP记录(监控和纠偏措施记录)的复查。

(3)HACCP计划有效运行的验证

HACCP计划有效运行的验证就是检查HACCP计划所规定的各种控制措施是否被贯彻执行,其验证频率一般为每年一次或系统发生故障是进行。验证内容包括:HACCP 计划有效运行的验证活动审核、记录复查审核和最终产品的检测。

(4)执法机构对HACCP体系的验证

执法机构对HACCP体系的验证,主要是验证HACCP计划是否有效运行和贯彻实施,内容包括:对HACCP计划和任何修改的复查、CCP监控记录的复查、纠偏记录复查、验证记录复查、随机抽样分析。

2.7记录保持程序(Record-keeping Procedures)

企业在实行HACCP体系的全过程中,须有大量的技术文件和日常的监测记录,这些记录应是全面的,记录应包括:体系文件,HACCP体系的记录,HACCP小组的活动记录,HACCP 前提条件的执行、监控、检查和纠正记录。

3. HACCP的发展历程

3.1 创立阶段

HACCP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Pillsbury公司H.Bauman博士等与宇航局和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主要用于航天食品中。1971年在美国第一次国家食品保护会议上提出了HACCP原理,立即被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接受,并决定在低酸罐头食品的GMP中采用。FDA于1974年公布了将HCCP原理引入低酸罐头食品的GMP。1985年美国科学院(NAS)就食品法规中HACCP有效性发表了评价结果。随后由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美国陆军Natick研究所、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海洋渔业局(NMFS)四家政府机关及大学和民间机构的专家组成的美国食品微生物学基准咨询委员会(NACMCF)于1992年采纳了食品生产的HACCP七原则【13】。1993年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批准了《HACCP体系应用准则》,1997年颁发了新版法典指南《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该指南已被广泛地接受并得到了国际上普遍的采纳,HACCP概念已被认可为世界范围内生产安全食品准则。

3.2 应用阶段

近年来HACCP体系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80年代后期就大力推荐,至今不懈。1993年6月食品法典委员会(FAO/WHO CAC)考虑修改《食品卫生的一般性原则》,把HACCP纳入该原则内。1994北美和西南太平洋食品法典协调委员会强调了加快HACCP发展的必要性,将其作为食品法典在GATT/WTO SPS和TBT(贸易技术壁垒)应用协议框架下取得成功的关键。FAO/WHO CAC 积极倡导各国食品工业界实施食品安全的HACCP体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FA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法典规范或准则被视为衡量各国食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尺度。另外有关食品卫生的欧共体理事会指令93/43/EEC要求食品工厂建立HACCP 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在美国,FDA在1995年12月颁布了强制性水产品HACCP 法规,又宣布自1997年12月18日起所有对美出口的水产品企业都必须建立HACCP体系,否则其产品不得进入美国市场【14】。FDA鼓励并最终要求所有食品工厂都实行HACCP体系。另一方面,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也都在推广和采纳HACCP体系,并分别颁发了相应的法规,针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分别提出了HACCP模式。

目前HACCP推广应用较好的国家有:加拿大、泰国、越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丹麦、巴西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强制性推行采用HACCP。开展HACCP体系的领域包括:饮用牛乳、奶油、发酵乳、乳酸菌饮料、奶酪、冰淇淋、生面条类、豆腐、鱼肉火腿、炸肉、蛋制品、沙拉类、脱水菜、调味品、蛋黄酱、盒饭、冻虾、罐头、牛肉食品、糕点类、清凉饮料、腊肠、机械分割肉、盐干肉、冻蔬菜、蜂蜜、高酸食品、肉禽类、水果汁、蔬菜汁、动物饲料等。

4. 各国实行HACCP的情况简介

4.1 美国

1974年,美国FDA正式将HACCP引入低酸罐头生产之中。

1982年,美国农业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水产局(NMFS)、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美国陆军NAT工CK研究所以及大学及民间机构专家组建了美国食品微生物基准咨询委员(NACMCF),共同研究和开发HACCP原理及运用准则。

1989年,美国食品微生物基准咨询委员会(NACMCF)发布了“食品生产的HACCP原则”。

1990一1991年,美国农业部(USDA)将HACCP原理引入畜禽肉加工行业。

1995年12月18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颁布了强制性的水产品HACCP

法规,“实施过渡期一年,随即又言布自1997年12月18日起,对所有输入美国的水产品的企业都必须建立和实施HACCP管理,否则其产品不得进入美国市场。

1997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又以总统令的形式建议和推荐在新鲜水果、蔬菜种植业中推行和实施HACCP管理。

1996年,美国农业部(USDA)颁布了肉、禽类产品HACCP系统最终法规,并规定该法规于1996年7月25日生效。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同时提供了肉、禽类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般HACCP管理模式,同时对食品加工贯彻实施HACCP时间表作了明确规定纷。大型加工厂(生产员工在500人以卜的),1998年1月26日起实施;小型加厂(生产员工在10到499人之间的),1999年1月26日起实施;特小型加工厂(生产人员在10人以下的),2000年1月26日起实施【15】。

4.2 日本

日本厚生省下属的乳肉卫生课和生活卫生课1993年对典型的20多种特定的食品进行HACCP的研究,提出了特定食品的HACCP模式。1995年对乳类、肉类制品,容器罐装加压加热食品,鱼肉糜类制品开始实行此体系。目前开始研究在清凉饮料中应用,对食品中微生物危害进行重点分析。日本厚生省和农林水产省于1998年5月8日发布了《食品之制造过程高度化管理相关临时措施法》,其目的是确保食品卫生质量,健全食品制造加工过程的各项程序。同年7月1日,日本制定了《食品制造过程高度化管理的基本方针》,对实施HACCP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基本方针中,日本规定在国内的食品企业中实施“综合卫生管理制造过程(HACCP)认证制度”,凡是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自日本平成10年即公元1998年开始在乳制品施行这项认证制度以来,到2000年6月为止,已经有包括乳和乳制品、禽肉制品、鱼肉制品、加热杀菌食品在内的524家企业通过了认证。

4.3 加拿大

加拿大的渔业海洋部1992年2月推行水产食品的登录制度,规定申请登录的必备条件为水产品工厂应施行以HACCP为基础的品质管理计划。关于乳品卫生方面,农业部依据强化食品安全计划,自1996年起推动屠宰场、食肉制品、乳制品等的HACCP管理制度。

4.4 秘鲁

◆秘鲁的最大输出国为美国,美国于1997年12月18日实施水产品的HACCP 管理制度,因此输出业者部得部对美国的食品安全规定给予高度重视。

◆输出业者协会ADEX得到USAID(美国国际开发局)及德国的GTZ(德国国际协力组织)的协助,制定各种专业培训计划来推动HACCP制度。

◆1996年初有28家,1996年底已达72家(冷冻33家、罐头4家鱼粉等35家)实施HACCP制度

4.5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工业界迅速广泛地接纳了HACCP,并致力于在乳制品工业中发展HACCP系统。1984年后,澳大利亚乳制品工业中的许多加工控制程序都是以HACCP为基础的。与此同时,Qantas航空公司为保证航空食品的安全也在发展它的HACCP计划。澳大利亚检疫局(AQIS)也在所有食品出口部门实施HACCP控制系统。到90年代中期,许多以HACCP为基础的系统在澳大利亚(AQIS、CAC、ICMSF、NACMCF)得到应用。为了使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管理当局赞同食品法典1997所提出的HACCP原则,并着手开发新的食品卫生法规以取代原来分散的州立和地方标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机构(ANFA)1999年4月发布了《食品工业的食品卫生导则开展框架》,主要内容是在食品企业中如何实施HACCP。这份导则依照CAC和FAO的《HACCP导则》仅设定了一个框架,目的是指导食品企业内不同的行业协会根据不同食品行业的特点形成自己的详尽的HACCP系统【16】。新食品法规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要求澳大利亚所有存在一个或多个潜在的食品安全性危害的食品企业建立并执行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计划。各个企业计划的细节和范围可根据其经营规模的大小、性质及其对社区可能造成的危害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4.6 我国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HACCP体系已传入我国,原国家商检系统就开始对HACCP体系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在出口食品企业中进行HACCP试点.1990年起我国成立了“出口安全食品工程研究所”,对花生、猪肉、肉鸡、蜂蜜、对虾、柑橘、芦笋罐头等9种出口食品制订贯彻HACCP体系的导则。从1990年起,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所开始对食品加工企业应用HACCP 体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试行,为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贯彻执行HACCP体系,国家商检局于1990—1998年派员参加国际上一系列的HACCP体系的会议和培训班,同时在国内为提高商检人员贯彻HACCP体系的业务水平,也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和研讨会,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HACCP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在出口水产品、畜禽产品、速冻蔬菜等方面指导企业通过了注认可。2002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按照这一规定要求,目前必需建立HACCP体系的6类生产出口食品企业,即水产品、肉及肉制品、罐头、速冻蔬菜、果蔬汁、含肉及速冻制品等产品企业。这是我国首次强制性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实施HACCP体系,标志着我国应用HACCP体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7】。

5.HACCP与其它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5.1 HACCP与GMP、SSOP的关系

HACCP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仅是一种预防性质保工具,一种用于保护食品防止受到来自原辅料、生产工艺、生产人员、生产环境、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方面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危害的管理工具。HACCP是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为了有效地应用与实施HACCP,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和程序,即HACCP体系必须建立在牢固的遵守现行的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可接受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础上。由于GMP和SSOP影响食品加工的环境,所以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HACCP的必须具备的程序。1996年美国农业部FSIS发布的法规中,对于肉禽产品,要求企业在执行HACCP时,发展和执行SSOP,即把执行肉类和禽类企业中卫生操作规范的准则作为改善其产品安全的HACCP的主要前提。

HACCP必须建立在可靠的GMP基础之上。GMP不仅规定了一般的卫生措施,而且也规定了防止食品在不卫生条件下变质的措施。GMP把保证食品质量的工作重点放在从原料的采购到成品的贮存、运输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上,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最终产品上这一点与HACCP 是相一致的;GMP广泛地集中和包括了食品加工过程的各个方面,是确定设备、方法、规范和控制是否安全和产品是否在卫生的条件下加工的基础,实施GMP实际上已经一定程度地控制了来自人员、环境、设备方面的危害,可以更好地促进食品企业加强自身质量保证措施,更好运用HACCP体系,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SSOP则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达到GMP目标而组织制定、实施的与食品卫生操作和加工环境有关的卫生处理措施。SSOP侧重于解决卫生问题,HACCP侧重于控制食品的安全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SOP既能控制一般危害又能控制显著危害,而HACCP仅用于控制显著危害。一些由SSOP控制的显著危害HACCP中可以不作为CCP,而只由SSOP控制,从而使HACCP 中的关键控制点更简化,使HACCP更具针对性,避免HACCP因关键控制点过多而难以操作。当SSOP被设计好并充分和有效地实施后,能通过具体过程来帮助控制危害,而关键控制点的确定可以通过GMP程序的有效性包括企业SSOP来影响,例如,SSOP能通过具体过程来帮助控制细菌危害。(1)通过适当的产品流向和限制雇员的任务以及限制雇员来回走动来避免交叉污染;(2)确定在加工区附近的洗手及消毒场所以便于洗手;(3)用适当的设备维护和清洁消毒程序,控制来自消毒器的化学污染和在食品加工操作中的其它化学物等。事实上,显著危害正是通过HACCP的关键控制点和SSOP的有机结合而被有效地控制住的。当SSOP被包含HACCP 中时,HACCP变得更为有效。因为HACCP能集中关注食品和加工环节的相关危害,而不仅仅关注加工厂的环境卫生【18】。

总之,企业的良好卫生状况是成功地实施HACCP的基础,只有与GMP、SSOP有机结合,HACCP才能更完整、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才能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质保体系。

5.2 HACCP与与IS09000的关系

IS0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制定供组织满足顾客的质量和适用法规的要求以及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的系列标准,HACCP体系是预防性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两者共同点主要在于:两者均需要全体员工参与;两者均结构严谨,重点明确;两者目的均是使消费者信任;两者均强调抓住重点和以预防为主;两者基本操作步骤是相通的,如ISO9000质量环节的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并确定每个环节的质量职能,与HACCP的危害分析相类似。又如ISO9000依据质量分析的结果,确定质量体系中应包括的具体要素和对每个要素进行控制的要求和措施,与HACCP的建立关键控制限量相类似,两者都需要质量体系文件的确立与实施。

然而,ISO9000族标准为可应用于各种行业的质量管理保证的系列标准,与HACCP应用于食品工业,强调食品安全的质量保证模式有所不同,两者的功能结构及应用范围之差别见表1。

表1【19】ISO 9000与HACCP的区别

6.结论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何采用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监督管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HACCP体系以其突出的优点正在逐渐成为我国政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HACCP体系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HACCP体系的产生与发展、确切涵义和基本原理,并全面介绍了该体系的应用范围、应用环节、应用步骤,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体系与其它安全体系的关系,使人们对HACCP体系有了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并得到以下结论:

(1)HACCP体系已成为食品生产从原料到消费全过程中安全控制的最佳和首选模式。

(2)HACCP体系正日益在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管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世界公认的一种保证食品安全既经济又可靠的方式,是迄今为止保障食品安全的最有效、最可靠的管理模式。

(3)GMP和SSOP是建立和实施HACCP计划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把HACCP与GMP、SSOP有机地结合起来, HACCP才能更完整、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才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4)企业同时实施HACCP体系和ISO9000质量体系,更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但必须保证做到ISO9000与HACCP的有机结合。ISO9000与HACCP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使两者优势互补,既有预防性、高效性,又有严密性和可追溯性。

(5)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为推行实施HACCP体系已经或正在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为日益全球化的食品贸易提供了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

(6)中国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非出口食品企业,实施HACCP体系目前几乎仍是一片空白,面对食品安全的强制性特征和世界各国实施HACCP的强制性特点,在我国全面推行实施HACCP体系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陈锋.HACCP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08-05-12.

[2]李书国,李雪梅,陈辉. 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粮食与油脂, 2005,(12) .

[3]王选平. HACCP在食品卫生监督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1997,(01) .

[4]咸军,金晔. 食品生产企业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续)[J].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0,(03) .

[5]李洁. 食品安全保障系统HACCP简介[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1,(01) .

[6]黄劲松. 美国食品HACCP技术对我国卫生监督工作的启示[J].实用预防医学, 2002,(01) .

[7]曹峰,赵荣兴. 关于世界主要国家HACCP应用动态的概述[J].现代渔业信息, 1997,(10) .

[8]曹荣安. HACCP体系在冷却猪肉生产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6 .

[9]信保祥. 一种新的食品卫生监督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D].郑州大学, 2004 .

[10]潘永. HACCP体系建设与我国食品出口[J].北方经贸, 2006,(02) .

[11]杨辉. 乳品企业推行HACCP认证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牧业通讯, 2007,(22) .

[12]董文宾,郑丹,胡献丽,杨兆艳. 对于HACCP体系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食品

研究与开发, 2004,(04) .

[13]段丽英. 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

[14]刘桂娟.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实施导则[J].中国标准化, 2003,(01) .

[15]刘晓红. HACCP认证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轻工标准与质量, 2002,(05) .

[16]桂林,史贤明. HACCP系统与加入WTO后的中国食品工业[J].中国商办工业, 2000,(07) .

[17]王菁. HACCP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01) .

[18]张立卿. HACCP及其相关食品生产安全法规[J].中国养蜂, 2003,(03) .

[19]徐蛟.HACCP与其它质量保证体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2003.

工商管理本科论文完整版

题目:浅谈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论文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29 日 摘要 人员管理是部队管理的重点,而沟通则是实施人员管理的第一步。它是管理者正确 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沟通的概念入手,着力于阐述沟通及其模型运行方式,说明其对于基层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寻求有效沟通的具体方法,对部队基层人员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沟通人员工管理对策研究

目录 第1章沟通的含义 (3) 第2章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 (3) 第3章实施有效沟通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4) 参考文献 (6) 致谢 (6)

价值观、世界观也日趋多元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是千差万别。要提高部队人员管理效益,管理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部队管理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沟通对管理对象的思想、心理、情绪全面了解,对思想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 第1章沟通的含义 所谓沟通,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途径。沟通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是指信息发送者将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编码后,通过信息通信渠道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并反馈给信息发送者的过程。沟通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它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编码、通道、接收者、解码、反馈等七个要素。 第2章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举足轻重,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管理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全面掌握环境及人员思想动态,才能为人员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一)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 沟通是部队管理者进行计划、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部队管理者面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计划、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正确判断。而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信息需要沟通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传递的信息全面、关键、及 理者与官兵沟通不够,掌握的信息不全甚至不准确,就不能保证在管理中做出正确判断,制定出正确计划,即使是制定出计划来,这种计划也是不符合实际,将影响到管理效益。 (二)有效沟通有助于化解管理矛盾

工商企业管理的论文范文2篇

工商企业管理的论文文2篇 工商企业管理的论文文一: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现行问题 1.缺乏系统性思考 目前,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成果多是集中于实践教学形式的研究,并没有从专业人才方案的制订、教学管理的创新等角度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2.缺乏特色定位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仅体现在文案上,而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等方面与学术型高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培养的学生能力趋同。 3.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许多一线教师为了增加收入,将主要精力投入在研究课题、撰写论文等方面,而对实践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大多缺乏对企业营运过程的深入了解,加之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意愿不高。 4.缺乏全面系统的校外实践教学资源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校企实习协议建立实习教学基地、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来构建校外实践教学资源。但是,由于管理规的企业很难

有时间和精力去协助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企业人员对该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缺乏了解、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偏低等原因导致了实践教学资源的匮乏。同时,各个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考核评价虽有相关标准,但在执行过程中多流于形式。基于上述问题,必须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二、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其目的应该是为学生提供相对全面、持续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评价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业意识,为用人单位选择毕业学生提供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评价结果。为此,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构建于实施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学校各级部门和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培养特色鲜明、实践应用能力突出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从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来看,学校对该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社会要求相去甚远,导致了毕业生岗位技能不突出。要改变这种局面,学校领导必须在对待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观念更新。 (1)将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置于专业培养方案的中心位置。长期以来,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一直处于边缘位置,许多学校领导也仅仅将该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视为“机房+软件”、“企业参观+外发传单”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对该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 篇一: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烟台南山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姓名:___侯金重______ 所在学院:____工商管理学院 所学专业:___工商管理__ 班级___08工商06__ 学号___20XX11101202_ 指导教师:_____李爱宁_____ 完成时间:____20XX年12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烟台南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摘要: 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理论必须创新。本文从团队的含义及其对现代企业组织的重要性出发,探索了中国

企业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团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 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离开这个精神支柱,企业就是一潭死水,就毫无活力、毫无竞争力可言。本文概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团队精神的内涵,探讨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打造强有力的团队精神,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关键。什么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有什么作用? 关键词团队精神企业塑造团队建设原因 howtobuildteamspiritofenterprise Abstract Informationandknowledgeeconomyera,enterprisesmustin novatemanagementtheory.Thisarticlefromtheteamsmeani ngandontheimportanceofmodernenterpriseorganization, explorethechineseteamconstructionoftheenterpriseand theproblemsthatexistinteamisakeylinkintheconstructi onof.Teamspiritistheteammemberstotheteamgoalofmutua linterestandcooperation,makeall-outeffortswillandst yle.Teamspiritisthespiritualpropoftheenterprise,lea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自学考试学科调整后产生的新专业。这一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工商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专业学习,成绩合格者应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有广泛的知识。熟悉各类管理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能够胜任企业管理工作。 一专业特色: 专业知识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采用文理并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微观管理为主,重视扎实的理论教育和基础训练,注重素质教育和商务实际运作,先进的ERP实验室、仿真实验室、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商品学实验室和酒品实验室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实训和实战平台,通过学习基地的建设,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企业家参与教学,以及与国际同步的流行教材的采用以及双语教学模式的大量导入,培养了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国际惯例和企业实际运作,适应全球化发展的管理人才。本专业以企业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在高新技术产业及科技企业创业发展研究、企业运作管理、价值评估与管理等领域为企业开展广泛的服务。开拓了不少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新颖的学术主题,受到教育界、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为重点学科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教学、科研和管理基础。本专业依托开放、协作、务实、创新的文化,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的同时,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研究主题,不断探索,与国际各高校合作交流,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吸收国内外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在不断的进取中以研究支持教学,以研究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智力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学以致用,毕业后可以在各类企业组织中就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注重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学员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愈挫愈奋的企业家精神。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以培养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长远目标,培养专业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具备从事各行各业管理尤其是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与素质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三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企业经营理论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使企业在不断创新在与时俱进;

工商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商管理实践报告范文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actice report model

工商管理实践报告范文 实习目的 第一,深入地了解国企的运营环境,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第二,在实践中掌握自己的不足,测试自己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提高自我。 第三,结合理论与实际,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 实习岗位 材料保管员 公司背景 青海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缘,被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所环抱。青海石油勘探从1954年开始,截止XX年底,青海油田累计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找到不同圈闭、多种储集类型油气田22

个,其中油田16个,气田6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4765万吨,控制石油地质储量5999万吨,预测石油地质储量41505万吨,探明率为16.2%;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066亿立方米,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644亿立方米,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2345亿立方米,探明率为12.3%。油气资源探明率还很低,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目前,青海油田是继四川、长庆、新疆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气区。现已建成涩宁兰、涩格、仙敦、仙翼、南花五条输气管道和一条花格输油管线,总长XX多公里。花格复线正在加紧施工。青海油田在敦煌、格尔木、花土沟建有三个基地。敦煌基地是管理局、油田公司机关和部分二级单位所在地,也是油田教育、科研、多种经营、职工轮休和培训基地;格尔木炼油、化工基地,有一座年加工原油100万吨能力的炼油厂;花土沟原油生产基地是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的第一线,有年产百万吨的尕斯库勒油田。四十多年来,青海石油人,在海拔高、氧气少、自然条件艰苦柴达木盆地,不仅为祖国的石油事业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培养锻炼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一: 题目: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以柒牌集团为例 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让消费者得到不可替代的产品、服务和文化,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和外部优化的结果。 写作大纲: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二)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三) 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构成 (四) 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五) 核心竞争培育的必要性 三、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柒牌集团简介 (二) 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措施 (三)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效果分析 (四)对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建议 四、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状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民营企业从柒牌集团核心竞争力培育措施中得到的启示 五、总结 二、主要参考文献 [1] 左建军.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江论坛.2000 [2] 邤莹.河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2006 [3] 詹敏.中小企业要强化核心竞争力.科研管理.2000 [4] 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工业企业管理.2001 [5]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课题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5 [6]林汉川,管洪禧.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与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芮东雄,左福勤.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林汉川,邱红.中小企业管理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梁文朝.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5000字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业 论文5000字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工商管理毕 业论文5000字 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 【摘要p中国连锁经营出现了不少问题,过分收取通道费用和肆无忌惮地拖欠货款已严重制约了中国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本文力图引入赢利机制这一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工具,来帮助中国连锁企业破除对赢利认识的盲区、邪区和误区,树立正确的赢利观念,掌握正确的赢利模式和赢利渠道,从而建立起良性、科学的赢利机制,推动和引导中国连锁经营持续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连锁经营赢利机制通道利润最终赢利模式赢利渠道1 【titlechinese chain management : 【abstract chinese chain management has gone wrong. they badly collect profit of the pass-way and are in arrears with payment for goods! these have restricted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ain operation seriously. we introduce this brand-new management theory of mechanism of the profit andmanagement tool,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87058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和发展探讨】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概述 工商管理的水平 在市场不断的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企业管理质量之间的问题,也就存在本质上的问题,在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以评比。在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上出现很多的的漏洞,在企业的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比较僵硬,生产后动没有开放,这些都是现在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关键。然而这些问题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严重影响的企业生产运作,也导致企业不能更好地发展。 企业在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很多企业都采用了零库存的策略,对企业本身经营模式的需求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很好的结合企业本身市场的有机结合。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只注重自己部门的发展,那么在企业中也就不能和好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也就在一定程度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就会使生产的产品积累在库,这也就是没有掌握市场的经济的

发展前提条件,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 工商管理的目标 很多企业在工商管理中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一为的追求高额的利润,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加以重视。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企业工商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工商管理也就存在地域性的束缚,在这些问题下也就一步步的将地域性的差异逐渐减弱。这要求管理者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国际化意识严重欠缺。 二、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的探索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企业深思的问题,也有很多的企业不断的呈现创新发展趋势,对工商企业的发展创新也就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知识的全面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

工商管理专业的论文示范.doc

工商管理专业的示范- 国内企业也开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写这一方面的的同学可以看一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工商管理专业的范文,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往往面临各种问题,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长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从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出发,为后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深入分析苏宁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的成功经验以及一些经典的案例。 主要通过对苏宁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剖析和理解,来阐述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重要性,并结合相关案例提出的几点建议与启示,希望可以为其他企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苏宁;管理 一、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资合资企业的影响下国内企业也开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与企业化经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创新,从各方面对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结合苏宁电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相关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对苏宁电器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自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一些想法。 (三)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今作为中国零售业第一的苏宁,在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苏宁这个商业巨无霸并使得它疯狂的连锁扩展中获得了成功试着从企业文化角度,对苏宁的战略成功进行剖析,并结合个人在苏宁实习所学得的认识和了解,提出一些自己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能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文献综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过程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研究较多,当前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突出在建字上,是基于策划和传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策划与传播的过程。 企业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建设好企业文化将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企业的思想、价值观的最好体现;是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是全面提高企业员工和企业整体素质的基础;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是营造企业和谐的氛围和优良的环境的保证。 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尤其是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深入人心,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IT、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20200523214850)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对本选题参考的说明: 1、以下选题仅提供了写作的方向,不可以直接作为论文题目,请学生自己根据写作重点确定论文题目。题目应该简洁明了,直接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2、本参考选题仅列出部分主要的研究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他的题目。 一、学术论文类: (一)技术经济 1、某企业技术改造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2、某企业设备选型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3、某企业新产品与新技术储备模型的构建 4、企业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5、某企业创新产品区域扩散分析 6、某企业营运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7、某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8、某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9、企业营销潜力的分析与评价 10、客户满意度评估问题研究 11、生产企业物流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设计和应用研究 12、某企业产品销售状况预测与仿真 13、企业资产素质评估体系研究 14、企业组织能力建立与评价研究 15、企业员工能力的构建与评价研究 (二)组织管理与变革 16、某企业生产柔型组织的构造研究 17、某企业运用“虚拟企业”经营方式研究 18、某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管理行为研究 19、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20、企业再造理论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21、某企业组织流程优化设计 22、论小型某私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和变革 23、某企业组织改造与公司战略的匹配适应性研究

24、某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25、某企业组织的发展与变革研究 26、某企业发展阶段与组织结构调整研究 27、某企业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28、某企业构建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 29、论某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 30、某高校组织变革研究 31、某高校组织变革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32、某企业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3、团队组织方式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34、企业与市场相结合的中间组织及其博弈分析 35、跨地区、跨国公司跨文化沟通研究 36、试论某企业组织的压力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37、企业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 38、基于网络时代与经济起飞阶段的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39、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力机制研究 40、某公司企业文化模式设计 41、试论某企业过程重构(BPR)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42、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问题的剖析——市场扩张与组织结构设计 43、齐齐哈尔市老工业基地企业组织变革与设计研究 44、XX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生产运营管理 45、某企业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46、网络计划技术在某企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47、某企业库存管理模式研究 48、零库存管理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49、准时生产方式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50、企业的生产流程优化研究 51、规模定制模式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52、柔性生产方式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53、ERP在某企业的应用研究 54、某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 55、某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6、某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7、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进度控制的难点与重点 58、某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 59、某企业生产性资源的计划管理研究 60、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某企业中的运用

2020年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战略管理已经被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战略成本管理完善了现代成本管理的体系,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相比传统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1、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持续变化的目的。它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对战略成本管理内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将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分析和利用,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从而达到有效地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目的。

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当企业管理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传统的成本管理也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将成本管理置于战略管理的广阔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服务。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优势。 2、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作为管理基础,它立足于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是为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实施的。所以,战略成本管理超过了一个会计期间的界限,分析了较长时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争取到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并随着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改变而改变。(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通过正确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处的环境,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方式。它需要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价值链分析,不仅注重产品生产阶段,同时也关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其他阶段;同时,它也将供应商、顾客方面的成本纳入管理视野,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力、才尽

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下工商管理专业建设》 摘要: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工商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更加重视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对工商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给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文章在剖析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走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从1998年开始正式列入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获得迅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0所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工商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更加重视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对工商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给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本文在阐述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走向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走向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欧洲中世纪。与现代大学不同,中世纪早期的高等教育并无独立的组织实体,而是借助组织制度的基础架构,以学生与教师团体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的资格称谓,构建起学科制度、学院制度、考试制度等,成为现代大学的雏形。其后,欧洲高等教育不断通过职能拓展,实现其现代化转型。例如,经过柏林大学改革,确立了高等教育科研职能;通过“威斯康星思想”以及“斯坦福-硅谷模式”的发展,又进一步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在走向近代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延不断拓展,层次、类型更加多样化。例如,二战后,在正规的“大学教育”的模式之外,又兴起社区学院、短期大学等各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二是呈现出追求规模化的趋势,逐步由“精英模式”向“大众化”转变,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20世纪后期,高等教育又出现新的重要变革趋向,即市场化。政府放松管制,将市场逻辑引入高等教育,让竞争与价格机制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应对市场的需求。国家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也由“政府控制模式”走向“政府监督模式”。市场化进程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管理方式、教育评价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传统本科办学与高职办学的区别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一、管理学方向参考题目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3、消费者行为研究 4、现代商务谈判 5、激励理论的研究 6、领导理论的研究 7、组织发展与变革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11、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12、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13、克服“克隆公司”现象 14、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15、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16、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17、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18、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19、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20、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21、论企业战略联盟 22、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23、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 24、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5、关于推行股票期权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26、企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27、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28、虚拟企业 29、企业核心竞争力 30、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问题的研究 31、企业成长研究 32、知识管理研究 33、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34、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35、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36、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37、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38、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39、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0、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41、企业并购研究 42、管理者收购研究 43、战略联盟研究

44、租赁经营研究 45、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46、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47、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支持体系的设计与管理 48、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49、MRP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50、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 51、企业生产性资源的计划管理 5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53、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54、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55、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56、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5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58、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59、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0、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61、论管理创新 6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63、试论中国加入WTO的对策 64、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65、中国企业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66、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难在哪儿 67、中国股票市场应建立退市机制 68、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69、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70、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71、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72、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73、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74、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75、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76、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77、启示与借鉴:流通企业迈出国门 78、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79、我国入世后,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预防 80、入世后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81、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82、中国跨国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8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84、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85、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二、市场营销方向参考选题 1、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管理学方向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现代管理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3、消费者行为研究 4、现代商务谈判 5、激励理论的研究 6、领导理论的研究 7、组织发展与变革 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扩展企业”运作研究 10、企业协同效应研究 11、企业智力资本研究 12、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13、克服“克隆公司”现象 14、大企业组织流程化设计 15、跨国经营的价值链设计 16、产业链上的价值链分析 17、入世后黑色家电的产业分析与企业对策 18、企业竞争力问题探讨 19、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20、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21、论企业战略联盟 22、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23、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 24、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26、企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27、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全方位思考 28、虚拟企业 29、企业核心竞争力 30、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问题的研究 31、企业成长研究 32、知识管理研究 33、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34、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35、管理伦理与现代公司经营 36、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37、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 38、全球化背景下我国IT企业的发展战略 39、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0、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41、企业并购研究 42、管理者收购研究 43、战略联盟研究 44、租赁经营研究 45、定制生产模式的系统设计与管理 46、全球化与企业生产战略选择 48、JIT在我国企业的运用 49、企业生产计划系统的研究

50、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迪与借鉴 51、企业生产性资源的计划管理 5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53、企业系统质量控制的应用 54、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55、先进制造技术条件下的质量管理 56、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57、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的若干思考 58、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59、公司合并中关联人的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60、企业购并战略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61、论管理创新 6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63、试论中国加入WTO的对策 64、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65、中国企业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66、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难在哪儿 67、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68、企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69、虚拟企业对我国管理组织的启示 70、跨国并购企业的文化管理 71、CEO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72、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73、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74、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75、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可控因素分析 76、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可控因素风险分析 77、启示与借鉴:流通企业迈出国门 78、中国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79、我国入世后,市场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预防 80、入世后如何增强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81、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82、中国跨国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8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 二、市场营销方向 1、企业营销网络建设和管理问题 2、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3、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客户关系管理(CRM)问题 5、中外营销管理创新的案例分析 6、网络广告理论与应用研究 7、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 8、网络营销的应用研究 9、电子商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10、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探讨 11、品牌策略探讨 12、广告创意策略探讨 13、各种类型的市场研究报告 14、各种类型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研究 写作提纲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明晰产权和强化激励的要求下正逐步实施管理层收购,通过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使企业管理层获得控制权,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与企业经营的有效统一,有利于提升企业运作质量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国内外企业的实践证明,管理层收购是企业产权改革的理想选择,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家价值的最佳通道,是国际惯用的激励模式。近几年来,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上,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深入地进行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研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富于鲜明的时代性,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证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运作效率,促进证券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明晰产权和强化激励的要求下正逐步实施管理层收购,通过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使企业管理层获得控制权,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与企业经营的有效统一,有利于提升企业运作质量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一、管理层收购的概述 (一)MBO的起源及其涵义 1、MBO的起源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证券市场。这一时期,美国证券市场扩容速度过快,许多私人公司乘机上市,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众公司,一些上市公司没有业绩支撑,股价泡沫程度很高。后来,伴随石油价格的上涨,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泡沫性股市迅速回落,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72年的1036点降至1974年的578点,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严重偏低于实际价值,上市公司的Q值(市场价值/重置成本)从1965年的1.3大幅下降至1981年的0.52,这意味着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企业要比在实际资产市场上购买企业便宜一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上市公司内部人的管理层,比外部的投资者知悉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巨大的价差促使管理层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来实现所有者收益,上市公司MBO就这样运用而生了。 美国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公司是世界上最早运作MBO的公司,1975年,KKR公司决定收购罗可威尔公司的一个制造齿轮部件的分厂。KKR公司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携手,以每股一美元的价格对该分厂实施了MBO(管理人员持股20%,KKR公司控股80%),收购后由于改进了库存品的管理,加强了收账制度,削减了不必要的费用开支,使公司的现金大量增加。5年后,以每股22美元的价格卖给其他公司,KKR公司和管理人员取得丰厚的回报。MBO在美国的活动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各种并购活动频繁,并通过立法鼓励MBO的发展,这一时期的MBO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MBO的产生通常是销售额受国民生产总值波动影响较小,而且具有有限成长机会的成熟产业,如食品加工业、零售业、服装业等;二是这些风险较小、可杠杆化资产较多的产业的大量现金或被低估的资产增强了经理人员的举债能力。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1990——1992年发生了经济衰退,公司的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同时,80年代迅速发展的管理层收购使许多机构的价格/预期现金流倍数大幅增加,需要相应的调整,因此,这一时期的MBO活动大幅下降。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美国经济又开始了持续的增长,股价连续创新高,债券市场规模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使MBO的操作人员能获得更多、更灵活的资金。MBO的交易呈现由成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移的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企业并购浪潮中,MBO被视为减少公司代理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完整版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完整版 21世纪,全球酒店业将面临着一个与技术带来的酒店业战略性变化,未来的酒店业可持 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人”的因素,但我目的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多仍停留在以“事”为中心 的管理模式中。本文对早已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国际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分析,指 出其中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学习的经验和应用方法。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 能使酒店加强自身的,内部凝聚力,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在全球酒店业面临着一个人才与技术的变革,快速发展之际,我国的许多酒店普遍出现 以下问题:人才资源短缺、学历水平偏低、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激励手段单一以及社会 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酒店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成因大多是由传统 的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所造成的。此时,人性化管理,这种以“人”为企业核心资源,把开 发人的潜能作为最主要的管理任务的管理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外酒店较早地将人性 化管理应用于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历经试炼的经验是,本文重点讨论 这些可供我国酒店业思考和学习的国际化经验。 一、将“员工第一”的理念落到实处 1.尊重员工,善待员工 尊重员工是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员工并非简单的劳动成本,而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力资源和可不断产生回报的人力资本。尊重员工的体现是:多和员工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他们的想法。管理者要公开表示对员工的关心和支持,让员工明白,他们对于所在部门 和整个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做法是在向员工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他们很重要,酒店 很重视他们。 里兹酒店集团的格言: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who serve the ladies and gentlemen,这一宗旨深深地渗透到公司的每一管理层。马里奥特的管理风格是以“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信条为前提,员工受到尊重,他们会对工作更有信心、感兴趣,并对自己的工 作满意。 要大力倡导“人性化管理,员工第一”的理念,要使“只有愉快的员工,才会有快乐的客人” 的思想,深入每位酒店管理者之心。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那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普通的员工,主宰着企业的命运,把握着企业的兴衰。” 2.倡导情感化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大全范文2篇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大全范文2篇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的全信息原则与信息开发 一、全信息原则 全信息原则是为决策服务的,工商管理的过程是融于社会生活环境之中的,工商管理的决策无处不在。所谓的全信息原则,主要表现为把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信息融于工程思维当中,也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的交融。其次,就是把定量和定性的信息相结合,因为从思维和认识本质上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定量分析中包含定性思维过程,而定性思维中也都包含着一定的定量分析过程。社会大脑的形成和活跃的表现更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感、遥测等技术的提供,有益于小信息量工作方式和个体思维相脱离,这样能够有机的把分散在自然空间的人脑联系到一起。而现代工商管理的大工程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工程思维阶段中,构思、设计、论证、可行性调查、规划、计划、战略战术分析等都较为合理,以此避免为实现系统的性能或目标的优化要在收集充分信息方面花最大力气。全信息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力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同时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达到对决策信息的搜集和加工处理应力求准确、

全面。 二、信息的概念 虽然工商管理是一种现实的运作系统,但是其运行的信息是综合而具体的,甚至具有很多难以辨别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从内涵上理解信息。从世界的物质、运动属性出发可知信息就是这两种特性所产生的差异表现。信息是人的大脑关于客观事物运动形态和方式的映象。这是对信息概念在物质形态里的最根本的定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方式的某种知识。从信息的定义上表明信息在这种不同层次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的客观性、普遍性、共享性、动态性、无限性、不完全性等等也随之产生。因此,信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是重要资源,所以也会有利用开发的问题,工商管理作为一个资源广大信息载体必然对于信息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作用是要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开发利用。不同的系统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我们要获得有效信息,就需要从相应的信息资源中挖掘出来。在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用信息产生信息的作用效果,要以实得和实在信息为基础。所以在信息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带有目的性的系统全面的搜集信息,进而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其次要对所获取的信息在科学有效和真实性上初加工和下功夫把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补充。最后,要对信息深加工,使获得的信息更有序,更贴切和实用。另外,在积累和贮备信息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和复杂的工程实体要相适应,以保证工商管理中动态的调整及适时的使用,要利用好信息系统工程的思想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