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年级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年级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年级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崇新完小一年级专题教育备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总第12节 课题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 责。 教学重难 点1、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教学方法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备注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出示世界地图),那个像只昂首高唱的大公鸡的地 方,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2、是呀,那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 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那里有长江,黄河,有辽阔的草原和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有我们的 父母和兄弟姐妹,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灿烂 的文化、美丽的服装、动人的歌舞。各民族同胞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 和睦,生活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守护家园、让祖国统一、 使亲人团聚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都 有一个家”(揭示课题) 二、活动一:香港属于中国 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同学们有了两种意见:有的同学说香港属于中 国,有的同学说不属于中国。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为什么?是呀,香 港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有一段时间被英国殖民者占领了。不过现在它 已回到了我们祖国大家庭里了。 2、你知道香港和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吗?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先后摆脱外国人 的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国的五星红旗 在香港、澳门的土地上自由地、高高地飘扬。香港、澳门,还有台湾都 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现在已经回 到祖国大家庭,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吗?你熟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有些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介绍? 四、小结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检测鲁教版五四制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C )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首先得以成功实践的地区是( A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深圳 3.如图报纸中“今天”指的是( D ) A.1997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4.“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喜事”指( D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国两制” D.香港、澳门回归 5.金庸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A )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经济特区主要“特”在哪里?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积极作用?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成功实践了邓小平的哪一伟大构想?特别行政区又“特别”在哪里? (3)你从以上国家治理创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经济特区“特”在: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或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作用: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或者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2)“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高度自治。 (3)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要立足于国情,也要放眼世界;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等。(言之有理即可) 7.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来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8.七年级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如图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C )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一国两制”定回归 D.拨乱反正倡改革 9.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C )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0.如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B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11.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B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的构想 12.林则徐的后裔,曾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著名外交官凌青曾写诗:“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下列历史场景可印证诗中“前仇旧恨今尽雪”的是( B ) A.新中国成立

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总结提升练习新人教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总结提升 ?要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维护民族团结?分别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改变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地区的联系,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20世纪末,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3)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对加快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逐渐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要点二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等相同。 (2)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3)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统一方针和政策,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5)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统一并以统一为历史主流的伟大民族,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渴望祖国完全统一,岛内分裂势力不得人心。 (6)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繁荣稳定,成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 ?要点四今天影响祖国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对如何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谈谈你的看法。我们应坚持怎样的立场? (1)不利因素:“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 (2)看法:首先要发展经济,使国家昌盛富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 (3)立场: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要坚决反对他国或他国集团干涉中国内政。 1.2018·河南柘城校级月考“各少数民族都按照规定,选出代表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特别少的民族,即使达不到规定的一名代表的人数,至少也要有一名代表。”这充分说明( ) A.我国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 C.我国重视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 D.我国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2.2018·江苏扬州一模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澳门取得这一成就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D.科教兴国战略

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共同繁荣④民族迁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我国现有少数民族() A.56个 B.55个C.54个D.53个 4.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 A.游牧生产 B.民族杂居 C.资本主义 D. 封建农奴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④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7.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①进民族团结②各民族共同发展③缩小东西部差距④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 9.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专题二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专题二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一、国家统一: 1)、古代中国封建大一统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朝代有:秦、汉(西汉和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3、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有:秦、西晋、隋、元 4、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 2)古代中国反抗侵略巩固边疆相关史实 1、古代:郑成功收复台湾 2、近代: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朝设立新疆行省;③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 3)新中国国家统一 1、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2、台湾问题 (1)、古代、近代相关史实(七下P108) (2)、三次分离两次回归:(八下P74) (3)、当今问题形成原因:①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②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阻扰中国统一。 (4)、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①、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扰;②、台独势力的阻扰。(5)、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史实:达成“九二共识”;发表“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等。 (6)、我们对当今台湾问题的看法: 祖国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台独不得人心,必将失败。我们将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同时,我们绝不允许“台独”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7)、合理化建议: ①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流;②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差距;③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 4)、国家统一的影响: ①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二、民族关系 1、发展过程 (1)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干。 (2)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的统一。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汉朝时期 (5)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七上P115)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隋唐时期 (7)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宋元时期 (8)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清时期 2、相关史实 ⑴、西域都护的设置⑵、秦始皇修长城⑶、北魏孝文帝改革⑷、文成公主入藏⑸、岳飞抗金⑹、元加强对边疆的管辖⑺、清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七年级上册民族团结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二0一四至二0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民族团结 年级:七年级 教师:王晨 王家庄初级中学 2014年9月

小学七年级上册民族团结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2)班、(3)班、(4)班、(5)班的民族常识教学。 1、学生来源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向中学阶段过渡,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都慢慢的养成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基础来看,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 3、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分析 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近代史的初步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4、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单元划分 本学期共教学十课。 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二课广袤富饶的共同家园 第三课各民族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疆域 第四课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 第五课各民族杰出人物 第六课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第八课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第九课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 第十课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2、教材分析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在世界历史环境中,理解中国近代衰败的史实,深入探讨和理解造成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深刻的原因。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感受带领人民球解放和求富裕强大的历史功绩。 学会胸怀历史,感受和增强初步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研究学习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能力目标 继续学习和探究中国人民建立人民共和国的艰难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优秀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3、情感目标 感受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步伐。 4、学习方法教育目标 在世界历史环境中,理解中国近代衰败的史实,深入探讨和理解造成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深刻的原因。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感受带领人民球解放和求富裕强大的历史功绩。学会胸怀历史,感受和增强初步的历史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知道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学案 考点3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与意义;了解新型民族关系的内涵;知道现阶段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理解用“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知识梳理】 (一)维护民族团结 1、中华民族是由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 2、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是。 3、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的新型关系。 4、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和。 5、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个民族的; 尊重各民族的;尊重各民族的。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7、香港、澳门的回归,是“”方针的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8、当前对待台湾问题的政策(立场)有哪些? (1)遵循“、”的基本方针。 (2)坚持原则。(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3)坚决维护国家和完整,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9、青少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 10、请用相关史实来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真题训练】 一、选择题

【例3】(2011年绍兴)材料一: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让我们了解西藏,感受变迁。 (1)图一这种独特的雪域风光的自然成因是什么?(2分) (2)图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疆域?(1分)宣政院的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二:旧西藏,占人口5%的三大领主把持着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等管理事务,全区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一家现代的医疗机构,人均寿命仅35岁。 如今的西藏,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主管理西藏社会内部事务,翻身的西藏人民饱含热情投身建设,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已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人均寿命达67岁。 请回答:西藏人民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和发展?(3分)党的民族政策使西藏发生巨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例4】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两岸关系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积极进展。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巩固交流合作成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增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结合材料回答: (1)请分析为什么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会日益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意愿? (2)为维护祖国统一,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

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9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含解析

专题19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第一和先进经验,书写了“最好牧场为航天”“三千孤儿入内蒙”“各族人民建包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历史佳话。这反映出 A. 各族人民实现了同步富裕 B.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 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已经消除 D. 各民族生活习俗完全相同 【答案】B 2.(北京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多年来,北京市一直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展,用心用情做好援疆工作。通过精准扶贫,助推30余万人脱贫。北京援疆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③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发挥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北京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①②③观点正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作用,④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3.(湖北省随州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新疆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指出:期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采取切实有力举措,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障各族人民基本权利。新疆的发展变化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③“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④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B 4.(湖北省襄阳市初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D.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5.(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年10月,(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系列短片一周访问量突破5亿人次,成为有效宣传民族团结的重磅之作。这() 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反映了各族人民实现同步富裕的愿望③是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方式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民族关系这个知识点的理解。《56个民族儿女寄语十九大》系列短片反映了我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5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2012年广东湛江)“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令人瞩目,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材料中所反映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文化大革命”D.“科技立国”政策 考点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2013年广东梅州)“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喜事”是指() A.香港回归B.澳门回归 C.香港、澳门回归D.台湾和大陆联系加强 考点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2013年广东)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1.(2014年福建福州)“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应用于() A.建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2.(2014年湖北荆州)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2014年江苏淮安)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B.“一国两制”的实践 C.土地改革的进行D.对外开放的实行 4.(2013年四川泸州)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A.内蒙古B.宁夏和广西C.西藏D.新疆 5.(2013年浙江湖州)“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如生动有趣的故事,蕴藏丰富多彩的知识,点亮人们求知的火花。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知会给你们留下多少记忆?现在就来体验一下吧。 本试卷共二道题,满分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1.参考如图:并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 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2.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 A. 北京人 B. 蓝田人 C. 元谋人 D. 山顶洞人 3.参考如图: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 用的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现代人类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 ①小麦 ②粟 ③水稻 ④玉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根本原因是 ( ) A. 饮食习惯不同 B. 生产工具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D. 劳动技术不同 6.如图是出自“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的原始居民遗址中的文 物。请问它出自 ( )

A. 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7.“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的()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禹 8.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曾写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那么,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和蚩尤 B. 黄帝和炎帝 C. 尧和舜 D. 舜和禹 9.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 A. 焚书坑儒 B. 推恩令 C. 文字狱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炎黄战蚩尤最经典的战役是()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城濮之战 11.相传,古代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流域洪水成灾,有位部落首领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十多年,终于消除水患。这位部落首领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12.“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尧→禹 B. 尧→舜→禹 C. 禹→舜→尧 D. 舜→禹→尧 13.人们习惯上把尧舜禹时期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称为() A. 夺取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4.“仁政得天下,暴政致亡国”下列哪些人物是“暴政致亡国”的典型() ①桀②启③纣④周厉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5.“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的出现()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宗法制 16.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7.历史上商朝曾多次迁都,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A.盘庚 B. 周厉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8.“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是()

中考历史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编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考点强化练19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试题

考点强化练19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梧州)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 ) A.民主集中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长葛期末)下图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在钱币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壮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呼和浩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还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文化保护传承 B.传统风俗习惯 C.基础设施建设 D.宗教信仰自由 4.(阜新)中国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 ) ①1945年8月15日②1945年9月2日③1997年7月1日④1999年12月20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襄阳)指引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根本方针是( ) A.中国梦 B.“一国两制” C.五大发展理念 D.西部大开发 6.(泸州)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论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7.(云南)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关系迈出 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基础是( ) A.加强文化和教育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间团体的经济交流 D.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8.(济宁)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9.(贺州)下图是一组生动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照片.它充分说明了,香港回归祖国( ) A.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B.交接仪式在1999年12月举行 C.是“九二共识”达成的结果 D.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10.(海口模拟)下表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据表可知我国民族自治地区改革开放后( ) A.第三产业同步增长 B.旅游收入逐年提高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巴燕初级中学黄春英 我们大家知道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我们所学的都是为了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我们要更加的注重一下。下面就是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一份初三政治教学案例,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依法同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做斗争。 (2)能力目标:提高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与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辨别能力。 (3)觉悟目标:明了法律规定的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的重要意义,增强爱国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点: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教学难点: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 二、教学设计构思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应尽的基本义务,是集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二是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理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结合社会

热点进行教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师)澳门回归,是指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它说明了我国政府和人民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的义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十四课的内容。[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引言,了解本课的基本范围和要求。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师)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公民为什么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这一义务? (生)因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师)正确,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板书) ①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板书) (师)什么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生)公民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是指公民有责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做斗争。 (师)香港、澳门回归,说明了我国政府坚决维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测试题 1.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 2.“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3.以下不属于金朝改变女真习俗的措施是() 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B.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女真军政体制D.模仿汉字结构,创制女真文字 4.《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教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辽灭金D.蒙古灭宋 5.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6.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7.两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②皇帝靠和议苟安 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④都城都在开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其中“靖康耻”发生于() A.1115年B.1126年 C.1127年D.1140年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10.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 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②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③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这一学习主题的内容标准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必将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 第11课民族团结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新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和国家的高度统一。 2、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结果。 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1、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 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料;分小组介绍民俗文化; 2、学唱民歌; 2、说说孔繁森的故事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 学生学法:学会探究式学习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 看谁懂得多?交流各自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民歌竟猜:1、2、3议一议 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练习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知识点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______________。 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____________领导下,在____________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__________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4.现状: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________(第一个)、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5.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 2 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__________。 2.共同发展的概况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________________,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________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2006年,__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主要表达的是()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歌曲《爱我中华》唱出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铸辉煌的心声。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七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七年级民族团结教案 第一课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情感: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3.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4.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教学课时:1课时 授课教师:张永娟 授课班级:七年级2班 \授课时间:2017年4月25日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导入新课播放民族歌曲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 1.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 二新课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同学们也许都知道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吧。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组讨论: (1)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师: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1.如何理解国家统一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三要素可以概括为:当在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内,长期居住着一个人民(经常是同一民族或有诸多民族但都有共同的认同感),而在这个人民中又行使着一个合法的政治权力时,便存在着国家。 国家统一是相对于国家分裂而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或社会动乱,没有遭到外来侵略,它始终是一个整体。如古代的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当今中国以及世界其它许多国家等均属于统一这一状况。 2.为什么要强调国家统一 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若无国,何谈家。试想,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战乱或四分五裂之中,又何来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幸福?一切的一切均是空谈。类似这样的情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还有近代的抗日战争时期等等;世界历史上也有同样的情况。总之,强调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 3.怎样维护国家统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统一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生活其中的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捍卫国家主权,才能最终维护国家统一。如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正是整个中华民族一致对外,才最终赢得这场旷日持久抗战的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每位公民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做守法公民,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本身就是爱国的表现,就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朴素举动,正义之举。 二、民族团结 1.如何理解民族团结 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的人们的共同体可以称之为民族: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文化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其中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文化语言也可以使一个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保持同一民族特征而经久不衰。民族团结是相对于民族分裂而言。它是指各个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繁荣。 2.为什么要强调民族团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