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
《三维设计》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5个关键字记牢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1)钠的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二、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 2反应

(2)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

2NaCl 。 (3)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 =====△

Na 2S 。 [思考1]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

银白色金属钠――→O 2表面变暗(生成Na 2O) ――→H 2O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

NaOH )

――→H 2O

出现液滴(NaOH 潮解)

――→CO 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

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

2.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

+2OH -

+H 2↑。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Na ――→先与水反应NaOH ――→再与

盐溶液

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CuSO 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 +Cu 2+

===2Na +

Cu(OH)2↓+H 2↑。

钠投入BaCl 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3.钠与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

===2Na +

+H 2↑。 [思考2]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

(2)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投入到①水,②乙酸,③乙醇中,反应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提示:(1)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且钠着火生成的Na 2O 2也与水反应,应用干燥沙土盖灭。

(2)②>①>③ 三、钠的制备与用途

1.制备:电解熔融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用途

(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作强还原剂,将某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如4Na +TiCl 4熔融,Ti +4NaCl 。

(4)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题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6·全国甲卷)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的方法是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2)(2016·浙江高考)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3)(2015·全国卷Ⅱ)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 A(√)

(4)(2015·广东高考)23 g钠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

(5)(2014·北京高考)将钠投入水中,产生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 +H2↑(√)

(6)(2013·全国卷Ⅱ)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Cu2+===Cu+2Na+(×)

2.取一小块金属Na,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B.①②③

C.①④⑤D.④⑤

解析:选C钠的熔点低,加热时先熔化,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Na2O2黄色固体物质。

题点(二)钠与水反应的拓展

3.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 mL饱和澄清石灰水(ρ=1.6 g·cm-3),再加入5 mL苯(ρ=0.87 g·cm-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ρ=0.97 g·cm-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观察到的有()

①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②有气体产生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⑤钠停留在苯层不反应⑥钠块最后消失

A.①②⑥B.②③④⑥

C.⑤D.①②③⑥

解析:选B根据题意,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苯,故将金属钠投入盛有水和苯的大试管中,钠会处于二者的界面处;同时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H2,H2对金属钠产生推动作用,故金属钠在界面处可能上下跳动。由于有NaOH生成,并放出热量,Ca(OH)2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有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

4.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BaCl2溶液B.K2SO4溶液

C.CuSO4溶液D.NH4NO3溶液

解析:选C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H2产生,NH4NO3溶液还产生NH3,CuSO4

溶液还产生Cu(OH)2沉淀。

1.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

如:Na与MgSO4溶液的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再考虑MgSO4与生成的NaOH 溶液反应。

2.钠与不同盐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

(1)共性

因为钠与不同的溶液反应均属于剧烈的置换反应,故有共同的现象产生:①浮:钠浮在液面上;②熔: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③游:在液面上不停地游动直至反应完;④响:反应中不停地发出“嘶嘶嘶”的响声。

(2)差异性

与酸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溶液中H+浓度较大,反应比与水剧烈,最后钠可能在液面上燃烧;与盐溶液反应时,还可能会生成沉淀(如生成难溶碱)、气体(NH3)等。

考点二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一、掌握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区别

[注意](1)Na2O中只含离子键而Na2O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H2O、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基点小练]

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

应。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水的质量为100 g。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 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

(2)反应③最多产生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答案:(1)2Na2O2+2H2O===4NaOH+O2↑0.1N A

(2)0.05(3)③=②>①

二、Na2O2的物质类别及其强氧化性

1.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

(1)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N2O5等,但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因为NO2与NaOH反应,除了生成NaNO3

外,还生成NO。

2.Na2O

2

表现强氧化性的5个实例

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2价,故表现为强氧化性。

(1)Na2O2与SO2的反应:Na2O2+SO2===Na2SO4。

(2)Na2O2与FeCl2溶液的反应:能将Fe2+氧化成Fe3+,得到Fe(OH)3沉淀。

(3)Na2O2与H2S的反应:能将H2S氧化成单质S。

(4)Na2O2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能将SO2-3氧化成SO2-4。

(5)Na2O2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与酚酞溶液反应:能使酚酞先变红、后褪色。

题点(一)过氧化钠的性质与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5·全国卷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 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 (2)(2015·全国卷Ⅱ)CO 2通过Na 2O 2粉末后固体质量增重(√)

(3)(2015·山东高考)向CuSO 4溶液中加入Na 2O 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O 2+2Cu 2+

2H 2O===4Na +

+2Cu(OH)2↓+O 2↑(√)

(4)(2015·四川高考)标准状况下,5.6 L 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

(5)(2014·江苏高考)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 O

O

Na(×) (6)(2014·山东高考)Na 2O 2与水反应是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7)(2014·全国卷)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

(8)(2013·江苏高考)Na 2O 2溶于水产生O 2的离子方程式为Na 2O 2+H 2O===2Na +

+2OH -

+O 2↑(×)

2.(2017·阜阳模拟)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 2O 2与CO 2反应时,Na 2O 2是氧化剂,CO 2是还原剂

B .1 mol 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 A

C .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解析:选A Na 2O 2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和O 2,反应中Na 2O 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 错误;Na 2O 2的电子式为Na +

[ O

O

]2-

Na +

,1 mol Na 2O 2中阴离子数目为N A ,

B 正确;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铝、木炭具有还原性,

C 正确;Na 2O 2具有氧化性,SO 2具有还原性,Na 2O 2与SO 2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Na 2O 2+SO 2===Na 2SO 4,

D 正确。

3.在含有Fe 2+

、Fe 3+

、Al 3+

、NH +

4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

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改变的是( )

A .Fe 2+

B .Fe 3+

C .Al 3+

D .NH +

4

解析:选C Fe 2+

被Na 2O 2氧化成Fe 3+

,Fe 2+

数目减少,Fe 3+

数目增多;NH +

4与NaOH(由Na 2O 2与水反应生成)反应放出氨气,NH +

4数目减少;Al 3+

发生如下变化:Al 3

→Al(OH)3→AlO -

2→Al 3+

,Al 3+

数目几乎没有改变。

题点(二) 过氧化钠与H 2O 、CO 2反应的定量关系

4.200 ℃时,11.6 g CO 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 2O 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 g ,则原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 .0.125 mol

B .0.25 mol

C .0.5 mol

D .1 mol

解析:选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O 2的质量为11.6 g -3.6 g =8 g ,n (O 2)=8 g

32 g·mol -1=0.25 mol ,根据Na 2O 2与H 2O(g)、CO 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 2和

H 2O(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 mol ×2=0.5 mol 。

5.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解析:选C

+2CO 2===2Na 2CO 3+O 2 Δm 转移电子 2 mol 2 mol 56 g 2 mol 1 mol 1 mol 28 g 1 mol

由上述关系,可得出C 项正确;B 项中未指明标准状况,错误。

6.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2、CO 、CH 4的混合气体共m g ,若加入足量Na 2O 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 g ,则CO 2与CH 4的体积比为( )

A .3∶1

B .2∶1

C .1∶1

D .任意比

解析:选C 2CO +O 2=====点燃

2CO 2①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②

①+②得:Na 2O 2+CO===Na 2CO 3(虚拟的反应) 即:CO 可被Na 2O 2完全吸收 2H 2+O 2=====点燃

2H 2O ③

2Na 2O 2+2H 2O===4NaOH +O 2↑④

③+④得:Na 2O 2+H 2===2NaOH(

虚拟的反应) 即:H 2可被Na 2O 2完全吸收

由于CO 完全被吸收,当CO 2、CH 4的体积比符合1∶1时,相当于2CO ∶2H 2,可被Na 2O 2完全吸收。

Na 2O 2与H 2O 、CO 2反应计算的三个关系

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一、两个角度认识Na 2CO 3与NaHCO

3 1.Na 2CO 3、NaHCO 3的物理性质

[注意] 因NaHCO 3的溶解度小,故向饱和Na 2

CO 3溶液中通入CO 2时有NaHCO 3晶体析出。

2.Na 2CO 3和NaHCO 3的化学性质 (1)Na 2CO 3

写出上述序号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Na 2CO 3+H 2O +CO 2===2NaHCO 3 ②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③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2)NaHCO 3

写出上述序号①、③、④所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②Ca(OH)2过量:HCO -

3+OH -

+Ca 2+

===CaCO 3↓+H 2O ;

Ca(OH)2少量:Ca 2+

+2OH -

+2HCO -

3===CaCO 3↓+CO 2-

3+2H 2O ;

③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④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3)相互转化:Na 2CO 3 ①CO 2+H 2O ;②适量H

①固体加热;②适量OH

NaHCO 3。 3.Na 2CO 3的制备及用途

(1)Na 2CO 3的工业制备——侯氏制碱法 ①制备原理

把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b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 (2)Na 2CO 3、NaHCO 3的用途

①Na 2CO 3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食品等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②NaHCO 3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基点小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2)分别加热Na 2CO 3和NaHCO 3固体,试管内壁均有水珠出现,则说明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3)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NaHCO 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 2-

3+2H +

===H 2O +CO 2↑(×)

(5)向小苏打和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有气泡冒出,说明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6)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与饱和纯碱溶液(√)

(7)确定NaCl 溶液中是否混有Na 2CO 3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8)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2.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 2CO 3和NaHCO 3溶液? 答案:不能;二者均与Ca(OH)2反应生成CaCO 3沉淀。

二、明确Na2CO3、NaHCO3、NaOH及其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4类图像

1.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图像特点:Oa段、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

反应原理:Oa段离子方程式:CO2-3+H+===HCO-3;

ab段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2.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图像特点:从O点开始即产生CO2气体。

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3.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设Na2CO3、

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图像特点: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反应原理:Oa段离子方程式:CO2-3+H+===HCO-3;

ab段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4.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

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设NaOH、

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像略)。

图像特点:O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

反应原理:Oa段离子方程式:H++OH-===H2O,CO2-3+H+===HCO-3;

ab段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基点小练]

3.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向所得的溶液A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稀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溶液A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和NaHCO3

题点(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与应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6·江苏高考)干燥NaHCO3的方法(见图甲)(×)

(2)(2015·全国卷Ⅱ)将稀盐酸滴入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3)(2014·全国卷Ⅰ)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4)(2014·全国卷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如图乙所示(×)

甲乙

(5)(2014·全国卷Ⅱ)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6)(2013·全国卷Ⅱ)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

(7)(2015·安徽高考)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8)(2015·江苏高考)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解析:选D Ba(OH)2与Na2CO3和Na2SO4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除杂要求。

Na2CO3、NaHCO3的除杂方法

依据二者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方法(后者为杂质)

题点(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请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A.①②B.③⑥

C.④⑤D.②⑤

解析:选B①Na2CO3、NaHCO3溶液均因水解呈碱性,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两溶液,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前者溶液中c(OH-)大,pH大,正确;②因Na2CO3溶液中c(OH-)大,分别滴加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正确;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均没有气体生成,错误;④同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NaHCO3开始就有气体放出,正确;⑤向同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正确;⑥二者均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二者,错误。

4.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HCO3、Na2CO3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不能达到目的。

(2)Ⅱ、Ⅲ都是利用Na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进行鉴别。

(3)试管B中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中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答案:(1)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两者的反应现象相同,故达不到鉴别目的

(2)2NaHCO3△,Na2CO3+H2O+CO2↑,

CO2+Ca(OH)2===CaCO3↓+H2O(3)NaHCO3

鉴别Na 2CO 3、NaHCO 3的常用方法

题点(三) 用数形结合思想突破可溶性碳酸盐(碳酸氢盐)与盐酸反应图像

5.(2017·岳阳模拟)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 ,再通入一定量的CO 2,随后分别各取20 mL 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ol·L

-1

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

生CO 2的体积(y 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 轴)的关系如下图(分A 、B 两种情况):

(1)在A 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在B 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CO 2与NaOH 溶液反应时,据CO 2量与NaOH 量的相对多少,有这样两个阶段:①CO 2+2NaOH===Na 2CO 3+H 2O ,此时溶质可能为NaOH 和Na 2CO 3或只有Na 2CO 3(刚好反应);②Na 2CO 3+CO 2+H 2O===2NaHCO 3,此时溶质可能为Na 2CO 3和NaHCO 3或只有NaHCO 3;据图分析:B 情况最终生成的CO 2(其实就是最初通入的与NaOH 溶液反应的CO 2)是A 情况的2倍。(3)当加入150 mL 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 。据物料守恒有n (NaOH)=n (Na +

)=n (Cl -

)=0.2 mol·L -

1×0.15 L =0.03 mol ,所以c (NaOH)

=0.03 mol 0.02 L

=1.5 mol·L -

1。 答案:(1)NaOH 、Na 2CO 3 1∶1 (2)Na 2CO 3、NaHCO 3 1∶1 (3)1.5 mol·L -

1

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成分的方法

题点(四)纯碱中Na2CO3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

6.制得的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_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烘干、称量、计算。洗涤沉淀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把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硫酸反应后,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产生CO2的体积,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B中的溶液最好采用________。图1装置中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方案三:利用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 g;

③准确称得6 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

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 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 的总质量为85.6 g 。

(1)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装置A 中试剂X 应选用________。 (3)E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纯碱样品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析:方案一:Na 2CO 3与过量CaCl 2溶液反应生成CaCO 3沉淀,过滤后分离出沉淀,洗涤沉淀时,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方案二:样品中Na 2CO 3与足量硫酸反应后产生CO 2,用排液法测定生成CO 2的体积,因CO 2在饱和NaHCO 3溶液中溶解度小,所以B 中的溶液最好采用饱和NaHCO 3溶液;由装臵图可知,图1装臵中a 为圆底烧瓶。

方案三:(1)反应过快会使产生的CO 2气体不能完全被D 装臵中碱石灰吸收;快速鼓入空气,也会使装臵内残留CO 2不能被D 装臵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O 2质量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2)鼓入空气,可把残留在装臵B 、C 中CO 2赶出由D 中碱石灰吸收,因为空气中含有CO 2,因此应把鼓入空气中的CO 2吸收处理,所以装臵A 应放入NaOH 溶液;

(3)如果D 装臵直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则空气中的H 2O 和CO 2会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所以装臵E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H 2O 和CO 2进入装臵D 中;

(4)反应中放出CO 2气体的质量=85.6 g -83.4 g =2.2 g , 若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x , Na 2CO 3~CO 2 106 44 x 2.2 g 解得x =5.3 g

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5.3 g

6 g

×100%≈88.3%。

答案:方案一:过滤 沿玻璃棒缓慢地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物,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方案二:饱和NaHCO 3溶液 圆底烧瓶

方案三:(1)偏小 (2)NaOH 溶液 (3)防止空气中CO 2和水蒸气进入D 中 (4)88.3%

测定纯碱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两种方法

考点四 碱金属元素 焰色反应

一、从结构角度认识碱金属的相似性、递变性与特殊性 1.相似性和递变性

2.特殊性

(1)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2)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 (3)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 -

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4)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比正盐的溶解度大(但NaHCO 3的溶解度比Na 2CO 3的小)。

(5)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 、K 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6)锂与O 2反应与钠不同,只生成Li 2O ,而不生成Li 2O 2。 [基点小练] 用“>”或“<”填空:

(1)还原性:Li____Na____K 。 (2)单质的熔点:Li____Na____K 。 (3)碱性:LiOH____NaOH____KOH 。 (4)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____Na____K 。

答案:(1)< < (2)> > (3)< < (4)< < 二、牢记两种元素的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 2.操作步骤

铂丝――→酒精灯灼烧无色――→蘸取待测物――→酒精灯灼烧观察火焰颜色――→用盐酸洗涤铂丝――→酒精灯

灼烧无色。 3.常见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思考]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灼烧Na 、Na 2SO 4的火焰是否相同? 提示:物理变化 相同

题点(一) 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

B .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 2、O 2、N 2等发生反应

C .Cs 2CO 3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 2和Cs 2O

D .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 2SO 4,它不易溶于水

解析:选C 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这是碱金属单质密度依次增大的一个例外;碱金属中除锂外,均不与N 2直接反应;由Na 2CO 3加热不分解,可得出Cs 2CO 3加热也不分解;Cs 与Na 同为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由Na 2SO 4易溶于水,可得出Cs 2SO 4也易溶于水。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K 在Na 的前面,K 与Na 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下面是根据Na 的性质对K 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K 可以被空气中的O 2氧化

B .K 可以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H 2

C .K 与水的反应不如Na 与水的反应剧烈

D .K 也可放在煤油中保存

解析:选C K 比Na 活泼,K 在空气中可以被O 2氧化,A 正确;Na 与乙醇反应放出H 2,K 也能与乙醇反应放出H 2,B 正确;K 与水的反应比Na 与水的反应剧烈,C 错误;Na 、K 均可放在煤油中保存,D 正确。

题点(二) 焰色反应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5·天津高考)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 +

无K +

(×) (2)(2013·江苏高考)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

钠盐溶液(×)

(3)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4)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5)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6)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课堂巩固练]

1.(2017·唐山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钠久置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为Na2CO3

解析:选B 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故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

2.(2017·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

B.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还原解析:选D Na2O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和O2,A项错误;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选项C所给离子方程式中的氧原子数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错误。

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CO2反应

解析:选A NaHCO3溶液微热,H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A项错误。

4.如图所示在密封容器中,一部分装入2.3 g金属钠,另一部分装入HgO,

同时加热两部分,若加热后容器内的空气成分未变,那么装入容器中的HgO 是( )

A .21.6 g

B .20.0 g

C .1.6 g

D .10.8 g

解析:选A 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中空气的成分仍不变,相当于钠和HgO 发生臵换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和Hg ,化学方程式为2Na +2HgO===Na 2O 2+2Hg ,可知,

2Na ~ 2HgO 2 mol 2 mol 2.3 g

23 g·mol 1

n (HgO)

n (HgO)=0.1 mol ,m (HgO)=n (HgO)×M =0.1 mol ×216.6 g·mol -

1=21.66 g 。

5.(2016·江苏高考)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 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 3、分离NaHCO 3、干燥NaHCO 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C A 项中,制取NH 3应用Ca(OH)2和NH 4Cl 固体加热,不正确;B 项中,CO 2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不正确;C 项中,析出的NaHCO 3晶体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正确;D 项中NaHCO 3应低温烘干,不能直接加热,易发生反应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不正确。

6.A 、B 、C 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常温下D 为无色液体,

E 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转化过程中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 .转化过程中的反应均是放热反应

C .化合物F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D .由

E 生成B 的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B

解析:选D 根据题中信息和流程图判断A 是氢气,B 是氧气,

C 是碳,

D 是水,

E 是CO 2,

F 是Na 2O 2。若用CO 2和Na 2O 2反应制备O 2,则O 2中易混有CO 2,因此D 错误;实验室中可用Na 2O 2和水反应制备O 2。

7.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 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 3,D 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 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 2O 2换成Na 2O ,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HCO 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的CO 2经浓硫酸干燥后,与双球干燥管中Na 2O 2

发生反应: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淡黄色的Na 2O 2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由于O 2的产生,使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若换为Na 2O ,则只发生反应CO 2+Na 2O===Na 2CO 3,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答案:(1)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干燥CO 2) (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4)淡黄色的Na 2O 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5)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课下提能练]

1.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B .热的纯碱可去除油污

C .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解析:选D D 项,Na 燃烧生成的Na 2O 2能与CO 2反应生成O 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掩埋法灭火。

2.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 .Na 2O 2属于碱性氧化物

C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 .Na 2O 和Na 2O 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 2O 和Na 2O 2中氧的价态不同 解析:选B A 项,正确;B 项,Na 2O 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不正确;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1-3章 含解析

课时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2018备考·最新考纲]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考点层次A →自学、识记、辨析) 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说明:可以和其它物理量及单位对比讲解。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x mol H 2SO 4 ↓ ↓ ↓ 数值 单位 指定化学式或微粒名称 例如:0.2 mol H 2,3 mol H 2O 等。 提醒:①摩尔后面应为确切的微粒名称;如1 mol 氢(不确切)和1 mol 大米(宏观物质)皆为错误说法。 ②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指1 mol 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约为6.02×1023。

(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 应用:已知物理量――→计算物质的量――→依据组成 计算微粒数目 2.摩尔质量 提醒:(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不是同一个物理量,单位不同,只是在数值上相等。 (2)摩尔质量也等于N A m 0(m 0为单个粒子的质量)。 (3)注意掌握气体摩尔质量的求算:①标况密度法:M =22.4 L ·mol -1×ρ g ·L -1 。 ②相对密度法:例如M r =ρ(对空气)×29。 教材 VS 高考 1.(RJ 必修1·P 17)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离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 A .1.5 mol 0.5 mol B .1.5 mol 2 mol C .0.5 mol 4 mol D .1 mol 2 mol 解析 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Na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SO 2-4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 ,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5 mol ,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4=2 mol 。 答案 B 2.(LK 必修1·P 21迁移应用改编)填空

2018年高考化学异构异模复习专题8(附答案)

基础组 时间:25分钟 满分:5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2分) 1.[2016·衡水二中模拟]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g)+CO(g) 12 N 2(g)+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 D .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答案 B 解析 A 项,加入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会向吸热反应方向即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降低,A 项错误;B 项,加入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升高,B 项正确;C 项,升高温度同时充入氮气,反应速率增大,但是平衡逆向移动,NO 的转化率会降低,C 项错误;D 项,降温和减小压强,反应速率都会减小,D 项错误。 2.[2016·武邑中学预测]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 应的原理为CO(g)+H 2O(g) 催化剂 CO 2(g)+H 2(g),下面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 A .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的CO 同时生成2 mol 的CO 2 B .两条H —O 键断裂的同时有一条H —H 键断裂 C .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A 项中描述的反应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 项,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始终不变;D 项,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 3.[2016·冀州中学仿真]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

(化学)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Mn 55 Ba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为“迈向无污染的地球”。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推广电动汽车,践行绿色交通 B.改变生活方式,预防废物生成 C.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D.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绿水青山 2、冰晶石可由Al(OH) 3、NaCl、CaF2及H2SO4等原料生产。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冰晶石的化学 式: Na3AlF5 B.中子数为13的铝原子: 2613Al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aF2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nO2不溶于水,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 剂

其密度小 D.可用装置丁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 集Br2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X、W同主族,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斗径:r(X)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题新课标全国卷(二)答案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试题(新课标全国卷) 化学(二)答案 1.D【解析】地沟油属于酯类,遇氢氧化钠溶液水解,但是不分层,矿物油是烃的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层,A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B正确;氢能、太阳能都为清洁能源,无污染,C正确;铝与氧化铁反应虽然在高温下进行,但为放热反应,D错误。 2.C【解析】常温下,碳与浓硝酸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SiO2与HF反应得到的SiF4不是盐,故SiO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新制的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白,C符合题意;SO2可使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SO2是酸性气体,D不符合题意。 3.C【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A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1 mol该有机物与1 mol 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有4种,C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含有—CH2OH,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正确。 4.B【解析】由Y、Z的单质之间的反应及题干信息可知,Y为O,Z为Na,由X、W均能形 N-、2O-、Na+离子结构相同,但核电荷数不成含氧强酸知,X是N,W是S或Cl。3 同,而2S-或Cl-比上述三种离子多一个电子层,A正确;N和O中因氧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较强的是水,B错误;Q、M分别是Na2O、 Na2O2,二者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但Na2O2含有共价键,Na2O不含共价键,C正确;S或Cl 能与Na形成硫化钠或氯化钠,D正确。 5.B【解析】细菌在高温下不能存活,A错误;污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B正确;H+在负极产生,从负极室向正极室移动,C错误;负极产生的H+与正极产生的OH-恰好结合成水,故溶液的酸性不会增强,D 错误。 6.B【解析】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A正确;CH3CH2OH和CH3COOC2H5互溶,不能采用分液分离,B错误;题图3所示装置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化学》专题突破 【考纲要求】 1.理解甲烷、乙烯和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了解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4.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的组成、结构、重要性质 重点:官能团的概念、有机物化学性质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几种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必修有机化学容较为简单,包括主要容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其知识网络如下: 【考点梳理】 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 甲烷 CH4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剩余 价键被氢原子“饱和”,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 (2)取代反应:卤代 乙烯 CH2=CH2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链状 (1)氧化反应:燃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与H2O加成为乙醇苯 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中碳 碳之间有介于单键和双键 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 (1)取代反应:卤代、硝化 (2)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环己烷乙醇CH3CH2OH 分子中含有羟基;羟基与链 烃基直接相连 (1)取代反应:与活泼金属Na、K等制取H2 (2)氧化反应:催化氧化时生成乙醛;完全燃烧 生成CO2和H2O 乙酸CH3COOH 分子中含有羧基,受C=O 双键影响,O—H键能够断 裂,产生H+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红 (2)酯化反应:与乙醇等醇类物质反应生成酯物质的类别分子结构特征重要化学性质用途 糖 类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与果糖是同 分异构体 具有醛和多元醇的性质,能与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 应,也能与乙酸等反应生成酯 1.医用:静脉注射,为体 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补 充营养 2.用于制镜工业、糖果工 业的等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不具有醛的性质,1mol蔗糖 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 果糖 作甜味食品,用于糖果 工业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一轮导学案全集(含答案解析)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1(仪器、装置、操作、实验安全) 1.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5.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知识网络 问题1:实验室热源、加热仪器、加热方式有哪些? 问题2:如何根据实验需要来选择实验仪器? 1. (2016·新课标Ⅱ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除去SO 3. (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实验室中的蒸馏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仪器甲是锥形瓶,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温度计水银球应该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 D.石油蒸馏时加沸石,制蒸馏水时不用加沸石 4.(2016·浙江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大 C.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D.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考点1常用的实验仪器及装置 基础梳理

2.常见的实验装置 (1)物质的分离、提纯与装置 ①基本概念 ②常见实验装置 装置

萃取和分液 (2)气体制备的有关装置 ①发生装置 反应装置图 或液、液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SO ②净化装置 液体干燥剂固体干燥剂 除杂试剂(Cu、CuO、 ③收集装置 中成分不反应中成分不反应 H、O、NO、CH、C H Cl、HCl、CO、NO、H S、 ④测量气体体积装置 ⑤尾气处理装置 常见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方法 NaOH溶液吸收CuSO4溶液或NaOH溶液吸收水吸收水或浓硫酸吸收点燃常考归纳几种常考的物质制备实验装置

2018届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题理综化学部分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2O2吸收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A 具有【解析】A.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B.因 2 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C. 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 2 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导纤维,C错误;D. 3 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答案选A。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答案】B 【解析】蒸馏即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升华是将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再通过凝华转为固体。结合生砒原本为固态及题意中的“如针”,题目中的状态转化为固-气-固,故选B升华。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4溶液中,的数量为0.1 B.2.4 g 与H2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0.1 H2和0.1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答案】D 【解析】A、4+是弱碱根离子,发生水解:4++H23·H2O+H+,因此4+数量小于0.1,故A错误;B、2.4 g 为0.1 ,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2/24 0.2 ,因此转移电子数为为0.2,故B错误;C、N2和O2都是分子组成,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故C错误;D、H 2+I22,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为0.2 ,分子数为0.2,故D正确。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2H22– + 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2H22↑+ 2↑+2–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 + + 4↓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2–3↓2O 【答案】B 【解析】A.电荷不守恒,A错误;B.正确;C.配比错误,、、H2O的化学讲量数都是2,C错误;D.漏了4+和–之间的反应,D错误。答案选B。5.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 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

②取代关系; ③氧化还原关系; 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

2018年高考全国化学卷1,2,3及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学科&网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卷 7.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化学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D.KMnO4、C2H5OH、H2O2等常见化学物质都可作医用杀菌、消毒剂。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2gN2H4中含有共价键数5N A B.37g37Cl2中含有中子数10N A C.11.2L臭氧中含有1.5N A个氧原子 D.1.0L 0.1mo·L-1NH4Cl溶液中含0.1N A个NH4+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X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5,Z和W位于同周期。Z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Z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饮食业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Y和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元素。 B.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C.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X形成的离子。 D. X、Y两种元素构成的常见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10.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粗盐水(含Na+、Cl-和少量Mg2+、Br-)的装置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C.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动路径是: 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当电池中消耗2.24 L(标准状况下)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1 mol气体 1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8H17O2N2 B.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反应 C.该物质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12.下列实验、实验现象和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13.常温下,向10.0mL 0.10 mol·L-1某二元酸H2R溶液中滴 加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H2R是强酸还是弱酸 B.曲线上m点时溶液中c(Na+)>c(HR-) >c(R2-)>c(H+) C.HR-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 D.溶液中c(Na+)+c(H+)=c(HR-)+c(R2-)+c(OH-) 26、(15分)工业废水、废渣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 的危害。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处理及应用。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Cr(Ⅲ)最终转化为CrOH(H2O)5SO4。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 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 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 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HCl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7N D. 2-丁醇的结构简式: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 C. Ca(ClO)2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周期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Y)

北京市房山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模拟理综化学试卷(带答案)

房山区2018年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 化学2018.0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6.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现的是 7.已知33As 与35Br 是位于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s > P > Si B. 酸性:H3AsO4>H2SO4>H3PO4 C. 热稳定性:HCl>AsH3>HBr D. 还原性:As3->S2->Cl- 8.将下列气体通入溶有足量SO2 的BaCl2 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的是 A. NH3 B. HCl C. Cl 2 D. NO2 9.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 NH4+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 A 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II 属于氧化反应,过程IV 属于还原反应 D.过程I 中,参与反应的NH4+与NH2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0.聚酯纤维以其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广泛应用在服装面料及毛绒玩具的填充物中。某种无毒聚酯纤维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酯纤维一定条件下可水解 B.聚酯纤维和羊毛化学成分相同 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11.室温下,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I 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2,由硝酸还原生成 B.等质量的Cu 完全溶解时,I 中消耗的HNO3 更多 C.换成Fe 之后重复实验,依然是试管II 中反应更剧烈 D.试管II 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I 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O2 12.已知:2NO2(g) + CH4(g) N2(g)+ CO2(g)+ 2H2O(g) ΔH=a kJ/mol 向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2 和CH4 的混合气体0.3mol 充分反应。不同投料比时,NO2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投料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 0 B.X > 2 C.400K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10-2 D.投料比为2 时,Q 点v 逆(CH4)小于P 点的v 逆 (CH4) 25.(17 分)乙酰基扁桃酰氯是一种医药中间体。某研究小组以甲苯和乙醇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乙酰基扁桃酰氯。 已知: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选择题系列练题(13)

非选择题系列练题(13) 1.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现有以下三种乙醇燃料电池。 (1)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_____。 (2)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空气代替氧气,电池工作过程中碱性会不断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______(填“a” 或“b”)移动,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氧气(1分) C2H5OH+16OH--12e-=2CO32-+11H2O 空气中的CO2会与KOH溶液反应,降低溶液的碱性,同时反应中也会消耗KOH O2+4H++4e-=2H2O a O2+2CO2+4e-=2CO32- (3)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b为正极,其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4)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CO32-向阳极(也是负极)电极a移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 2.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

题: (1)O点导电能力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中,CH3COOH的电离度最大的是________;a、b、c三点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 a=________。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 B.加入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入固体KOH D.加水 E.加入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4)在CH3COOH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 B.H+的个数 C.CH3COOH的分子数 D.c(H+)/c(CH3COOH) (5)下列有关CH3COO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H+)=c(OH-)+c(CH3COO-) B.向0.10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c(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H3COO-)>c(H+)>c(OH-) D.常温下,c(H+)=0.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c(OH-)=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答案】无水醋酸不能电离成离子 c b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0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8新课标1卷】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N A B.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D.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 【答案】B 【解析】分析: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 B、根据氩气的组成解答; 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 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 点睛:选项D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2.【2018新课标2卷】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答案】C 2018年高考试题

【解析】分析: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 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 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分析; 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3.【2018新课标3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详解: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等效平衡》专题训练 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2A(g)+B(g) 3C(g) +D(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为a%。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D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A.3molC和1molD B.2molA、1molB和3molC C.4molC和1molD D.1.9molA、0.95molB、0.15molC和0.05molD 2.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建立如下平衡:H 2 (g)+I2 (g) 2HI(g),测得HI的转化率为a%。其他条件不变,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 HI,待平衡建立时HI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 2(g)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4.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反应2SO 2+O22SO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充入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2的百分含量为ω%,若再充入1mol SO3,再次达到新的平衡时,SO2的的百分含量为() A.大于ω% B.小于ω% C.等于ω% D.无法确定 5.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A、B气体可建立如下平衡:2A(g)+2B(g) C(g)+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 A、B的起始量均为2mol;II. C、D的起始量分别为2mol 和6mo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 B.I、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 C.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和途径II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达到平衡时,途径I的气体密度为途径II密度的1/2 6.一定温度下,将a mol PCl 5通往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如下平衡:PCl5(g)PCl3(g)+Cl2(g),此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再向容器中通入a mol PCl5,恒温下再度达到平衡后压强变为P2,则P1与P2的关系是() A.2P1=P2B.2P1>P2C.2P1<P2D.P1=2P2 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 ―1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L 涪液 按组成元素 P 2O 5 (V )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知识精讲 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滉合物 L (伺种威两种亠胶体 以上物质} 2 ?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金属氧化物:如 K 2O 、CaO 、Fe 2O 3 , ---------- 非金属氧化物:女口 SO 2、CO 2、SO 3、 <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 氧化物t 成盐氧化物J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按性质R [两性氧化物:如AI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 CO 、NO ? 特殊氧化物:如 Fe 3O 4、Na 2O 2、H 2O 2 3 ?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X ) (2) 强碱- -定是 离子化合物,盐也- -定是 离子 化合物 (X ) (3)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 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V ) (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 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 -定 是碱 (X ) (6) 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X ) (7)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 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V ) 「金屈单质 亍-非金属单庫 1 -稀有气体 的竹:用 化合物 *-{网种或两种 口上元亲) 「离:Ht 舍物 ?共价化合物 「強电解质 「电解质最嵐 颐—L 非电解质 「讯化剂 -还原剂 pm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X )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X )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X )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8) 水煤气:CO、H2 (9) 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10) 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 为主 (11) 裂解气:以C2H4 为主 (12) 水玻璃:Na2SiO 3的水溶液 (13)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 : 1) ⑺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04和Ca(0H)2 (1) 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2) 碱石灰:Na0H 、Ca0 (3) 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4)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I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 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X”。 (1)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X ) (2) 常温下,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X ) (3)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X) (4) 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X)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 标准状况下,2.24 L HF 含有的HF 分子数为0.1N A(X)

2018年全国高考1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Word版

姓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Ⅰ卷)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 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 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 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26.(14分) 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 醋酸亚铬[(CH 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 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 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 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 _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