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

授课课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1.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风寒感冒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风热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

气虚感冒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暑湿感冒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适用于风寒感冒。

2、紫苏叶茶

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3、藿荷饮: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饮。适用于暑湿感冒。

4、金菊薄荷茶

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l0-15

分钟即可,代茶频饮。适用于风热感冒。

三、简易治疗技术

1、拔火罐法

在颈椎、胸椎附近选则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10~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刮痧法

沿颈椎、胸椎两侧(即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钟。适用于风热感冒。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风寒感冒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

风热感冒疏风解毒胶囊/莲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颗粒/柴胡注射液气虚感冒玉屏风颗粒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胶囊)/保济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隔离。

2、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3、感冒病人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瓜果,日常主食应以蒸、煮为主,

质地应稀软,食勿过饱。切忌荤腥油腻煎炸之品,更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

2.咳嗽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还是邪自内生,均影响到肺,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风寒咳嗽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风热咳嗽咳嗽新起,痰稠色黄

燥热咳嗽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

痰湿阻肺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

二、单方验方

1、黄芩汤

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百合30—60克,款冬花lO~15克,冰糖适量。水煎,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治疗燥热咳嗽。

4、川贝母蒸梨

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粉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左右。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治疗久咳不愈,咳嗽有痰。

5、杏仁萝卜汤

苦杏仁(打碎)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切块,水煎服,可加少量白糖,

每r日1~2次。散寒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刮痧部位:颈部(大椎)、背部(风门、肺俞)、胸部(膻中、中府)各1~2分钟。

2、穴位按摩法

按揉天突穴3分钟,按揉肺俞、膻中、风池穴各2分钟,敲打后背2~3分钟。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

风热咳嗽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丸

痰湿阻肺二陈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戒烟酒,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异味等。

2、饮食不宜甘肥、辛辣、煎炸及过甜、咸等食物。

3、室内环境通风换气,保持一定温度及湿度。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3.眩晕

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病、低血压、神经性衰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引起

的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中医认为,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或眼黑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

眩晕的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风邪外犯,扰动清窍,

或由瘀血痹阻脑络,且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以内伤为主,多由虚损

所致,有因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者;有因肝肾阴虚、肝阳偏亢,

风阳上扰清窍所致者;有因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所致者;亦有因外感风邪,扰动

清窍所致。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肝阳上亢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

心脾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心悸少寐

痰浊中阻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

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久发不已,偏于阴虚者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咽干口燥;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

二、单方验方

1、钩藤汤

钩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

2、黄芪饮

黄芪10~15克,加水500毫升,浸泡40分钟后煮沸,频频代茶饮,每日一剂。可益气升阳,治疗因气虚引起的头晕眼花,无力。

3、饮食疗法

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入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眩晕。

三、简易治疗术

1、刮痧法

头部(百会、太阳、风池)、背部(肝俞、肾俞)、前臂内侧(内关)、下肢外侧(足三里)各1~2分钟。

2、外敷法

①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肝脏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②敷涌泉法。吴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毛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四、中成药的使用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肝阳上亢松龄血脉康胶囊/脑立清胶囊

痰浊中阻二陈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不要太强。

2、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

神,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3、对重症病人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患者要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辣之品,少食

海腥发物。虚证眩晕者应适当增加营养。

4、胃痛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临床可见上腹部胀痛、刺痛、钝痛、灼痛、绞痛、闷痛,其中,又以上腹部胀痛、隐痛最为常见。因胆囊、胰腺、心脏等器官的病变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类似的疼痛,在诊疗时要注意鉴别。

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情志不舒、劳倦过度,或脾胃虚弱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但于冬春季多见;起病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饮食停滞因暴饮暴食引起的胃痛,可见胀满、嗳腐吞酸等

肝气犯胃因生气引起的胃痛,可见胃脘胀满、胸闷嗳气、喜长叹息等

脾胃虚寒胃部受寒以后胃痛发作,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

二、单方验方

1、浓盐水

取食用盐,用热开水调成浓盐水,咸度以能忍耐为度,痛时服下。消化性溃疡慎用。

2、胡椒葱汤

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饮用。可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为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

3、乌贝散

乌贼骨、浙贝等量,打碎成粉,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空腹服用。

三、简易治疗技术

1、按摩法

①按内关穴、外关穴:将中指和拇指分别放在患者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二指对合用力按压按压0.5~1分钟。

②掐压足三里穴: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恰按0.5~1分钟。

③对急性胃痛可在背部的脾俞、胃俞周围寻找压痛点,每个压痛点用力按揉2~3分钟。

2、TDP神灯

使用TDP神灯,照射上腹部疼痛处,距离30~40厘米,每次照射30分钟。

3、外敷法

食盐(原粗盐为好)500克,大葱白(切断)200克。共炒至食盐呈黄色时,倒入布袋内,敷患处,上盖棉被保温,一般15~30分钟即可止痛。

4、灸法

急性期用艾条灸两侧足三里或梁丘,每穴15分钟,共30分钟;慢性期用艾条灸中脘20~30分钟。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饮食停滞保和丸

肝气犯胃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三九胃泰颗粒

脾胃虚寒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为主,凉温适宜,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2、保持心情愉快,适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

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

5、胁痛

胁痛可见于西医学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脓肿、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临床以胸部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的部位发生的疼痛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所致的脉络不通,亦或是肝阴不足所指的脉络失养,导致不通则痛。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肝气郁结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的变动而增减

瘀血停着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

肝胆湿热胸胁闷痛,口苦口粘,或见目黄、身黄,小便黄

二、单方验方

1、金钱草汤

金钱草10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可清热化湿,利胆排石,治疗因急、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

2、威灵仙汤

威灵仙60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一剂。可通络止痛,治疗因胆石症引起的胁痛。尤其对于肝胆管泥沙样结石疗效显著。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刮痧部位:胁部(期门)、前臂(支沟)、下肢外侧(阳陵泉、足三里)、足部(太冲)。每个部位1~2分钟。

2、穴位按摩法

治疗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在耳全息穴胆区找压痛点,按揉三分钟。按揉肝俞、胆俞各2分钟,摩揉右上腹部2分钟,按揉三阴交、胆囊穴各1分钟。

治疗胆石症引起的胁痛,在脚全息穴肝、胆区找压痛点,按揉3~5分钟。按揉胆俞、中脘、阳陵泉穴各2分钟。在耳全息穴胰、胆区找压痛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肝气郁结逍遥丸(颗粒)

瘀血停着血府逐瘀丸(胶囊)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避免油腻和暴饮暴食。

2、了解病情,消除疑虑,树立信心。

3、动静结合,避免劳累。

6、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本节主要讨论的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头痛可以参考治疗。

中医学认为,头痛是指由外感和内伤所致,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头部为诸阳经交回之处,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上会于此。若六淫外侵,七情内伤,升降失调,郁于清窍,清阳不运,皆能治头痛。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风寒外袭头练及项背,遇风寒则头痛益甚

风热上扰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恶风,咽喉疼痛

肝阳上亢头痛且胀,毎遇恼怒后加重,伴有胁肋胀痛,心烦易怒

痰浊中阻头痛昏蒙,周身困重,伴有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痰涎

瘀血内阻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状如针刺

二、单方验方

1、夏枯草汤

夏枯草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清肝明目,治疗肝阳上亢,目眩之头痛。

2、苦丁茶

苦丁茶3~9克,沸水冲泡,代茶水饮用,可散风热,清头目。治疗风热头痛、目赤、齿痛。

3、川芎葱茶汤

茶叶、川芎各10克,葱白2段,水煎服,每日1~2次。疏风散寒止痛,治疗风寒头痛。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刮痧部位:头部(凤池、风府、百会、太阳)、上肢肘外侧(曲池)、手腕外侧(列缺)、背部脊柱两侧(大椎、脾俞、膈俞、肾俞、肝俞)各1~2分钟。

2、按摩法

在脚全息穴头区找压痛点,按揉3~5分钟。按揉合谷、太阳穴各2分钟。前头痛加揉印堂穴2分钟。后头痛加揉双侧风池穴2分钟。头顶痛加揉百会穴1分钟。

3、耳针法

治疗常用穴:额、枕、神门、皮质下、枕小神经。

方法:以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贴压于上述穴位,每次保留5天。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风寒外袭川芎茶调丸

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颗粒

痰浊中阻二陈丸

瘀血内阻血府逐瘀胶囊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外感头痛与感受外邪有关,故以适寒温,防外感。

2、内伤头痛与内伤积损有关,故宜调情志,避情志过激,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调饮食,忌过食肥甘厚味,戒烟酒;防过劳,避免老欲过度。

3、若头痛剧烈、呕吐频频者,当及时作相应治疗,以防意外。

4、注意鉴别一般外感发热性头痛与颅内感染性头痛;血管性、紧张性头痛与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以防延误诊断危及生命。

7、痹症

相当于西医学的反应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等疾病。临床上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痹症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症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症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得热则缓,遇寒痛甚

风湿热痹肢体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可见关节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或见关节红肿、灼热

虚瘀痹病程长,关节肿大,畸形,僵直,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软,畏寒喜暖

二、单方验方

1、威灵仙方

威灵仙500克,切碎,和入白酒1500毫升,放入锅内隔水炖30分钟后取出,过滤备用。每次10~20毫升,每日3~4次;或酒浸3~7日,晒干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一次服1丸,每日两次。体虚者不宜常服。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刮痧部位:头颈部取风池、大椎、大杼;背部取脾俞、膈俞、肾俞;上肢取合谷、外关、曲池、臂臑;下肢取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照海、昆仑、解溪;肩部取肩髃、肩髎、臑俞。每穴各1~2分钟。

2、外敷法

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3、TDP神灯

局部烤20~30分钟,注意不要烫伤。若有红肿者,慎用。

4、按摩法

①局部滚法5分钟。

②局部按揉法5分钟。

③局部弹拨或拿法3分钟(背部用弹拨法,膝部用拿法)。

④局部用叩打法或散法2分钟(背部用叩打法,膝部用散法)。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风寒湿痹益肾蠲痹丸/小活络丹

风湿热痹湿热痹颗粒/四妙丸

虚瘀痹尪痹颗粒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饮食注意少食性寒食物,如海鲜等。补充钙含量高的食物,如奶、蛋制品。

2、注意保暖。

3、适度活动,可进行广播体操、八段锦、五禽戏等锻炼。

8.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六个月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健忘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脑。若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致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为之瘀阻不畅,脑失濡养而成本病;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火挟痰,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血不循脑脉,反溢于脉外,形成本病之危重证候。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虑)、瘀(血瘀)六种。此六种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而为病。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神疲乏力

阴虚瘀阻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有头晕、口干、腰膝酸软、舌红无苔

二、单方验方

1、皂角膏

皂角60克,陈醋少许。将皂角去皮研细末,用陈醋少许,调成膏状,治疗中风后遗症口眼歪斜,口眼向右斜者贴左面.向左斜者贴右面,一日2次,连贴5日,勿入眼内。

2、黑豆膏

黑豆适量,将其洗净加水煮汁,煎至稠为饴膏状,用时先含于口中不咽,片刻后再饮下,每日3-4次。除热活血,治疗中风后不语。

三、简易治疗技术

1、推拿法

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常用手法有推、按、捻、搓、拿、擦等。以患侧颜面部、背部、肢体为重点,常用穴有上肢的风池、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下肢的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等。

2、拔罐法

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穴位肩髃、曲池、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病程日久上肢加肩髎、肩外俞;下肢配腰阳关、白环俞;肘部拘挛配曲泽;腕部拘挛配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语言謇涩加廉泉。患者取适当体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将罐吸附于相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

四、中成药的使用

证型用药

气虚血瘀华佗再造丸

阴虚瘀阻杞菊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脉络宁注射液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到勤翻身,保持衣物、床单干燥平整,积极按摩受压的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咳痰,或助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进食应以流质为主,进食宜慢,以防窒息;注意会阴部卫生以防感染。

2、康复护理。早期多以被动运动为主,并进行肢体按摩,之后以自主运动为主,

对中风言语謇涩或失语患者,应导引语言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按摩、拔火

罐等综合治疗。

3、慎起居,调情志饮食。应重视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气功、散步等。保

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饮食要清淡,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

通畅,避免过食肥甘厚味及嗜烟酗酒。

4、避免中风复发。中风有明显的复发倾向,且复发时往往较重,故对已有中风

病史的患者,仍应加强预防调摄,以防为主。

9.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邪内盛或肝

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

秋两季为多见。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寒湿困脾泄泻阵发,大便清稀甚或如水样,遇寒加重,肠鸣漉漉

湿热内蕴泻下急迫,粪质粘稠,气味臭秽,或伴腹痛,肛门灼热

肝郁乘脾每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腹痛、泄泻,便后腹痛减或缓解,再痛再泻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

二、单方验方

1、炮姜散

炮姜6克,研末,米汤调服。可温中止泻,治疗寒证泄泻。

2、莲子扁豆散

莲子、扁豆各60克,研为细末,每次6克,米汤送服,每日两次,可补脾止泻。

3、苹果方

苹果1—2个,将其烤熟,去皮,蘸红糖少许食之,每次可服1—2个,每日2次,

可涩肠止泻。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可选取腹部(中脘至天枢)、上肢(曲池、外关)、下肢(上巨虚、足三里)、

背部(胃俞、大肠俞)每穴1—2分钟。

2、拔拔罐法

取穴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大肠俞。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

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3日为一疗程。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寒湿困脾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

湿热内蕴香连丸

肝郁乘脾逍遥丸

肾阳虚衰四神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少渣、富含营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若泄泻较重,可与淡盐水、饭汤、米粥,以养胃气。

3、平时可进食薏苡仁粥。

4、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10.中暑

西医学认为,中暑是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热痉孪、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医认为中暑乃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火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暑热病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临床常见暑湿之邪相合为病。暑气通于心,病变过程中暑热病邪易深入心营,而致危重证候。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暑湿阻遏头昏头痛,身热汗出,疲倦乏力,胸闷心悸,恶心欲呕

暑热蒙心高热无汗,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甚则甚至昏迷

二、单方验方使用

1、取绿豆60克,或加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功能清热解暑。可预防复季气温转热引起的中暑,或用于中暑轻症。

2、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可消暑清热除烦,适用于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

3、取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可解表温中,适用于中暑神昏。

4.取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可清热祛暑,用于中暑身热汗出。

三、简易治疗技术

1、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用双大鱼际推前额、五指拿头、点揉太阳、指敲百会、掐合谷各2分钟。

重症中暑,掐人中、少冲各2分钟,掐十宜穴5分钟。

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2、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胸后背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用药

暑湿阻遏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十滴水

暑热蒙心清开灵口服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五、饮食及起居注意事项

1、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2、中暑后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胃肠的消化能力。

3、中暑患者忌大量饮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4、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过早进补,以防余邪留滞。

5、中暑患者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及时就医。

11.疮疡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体表感染性化脓性炎症如毛囊炎、疖、丹毒、急性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汗腺炎、淋巴结炎等,体表溃疡性疾病如慢性小腿溃疡、糖尿病足等疾病。临床上以体表化脓感染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疮疡是由于恣食膏粱厚味、烟洒辛辣,致湿毒内生;或外感毒邪,或皮肤破损染毒,邪毒湿浊留郁肌肤,郁结不散,气血凝滞,化火成毒而致。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疮疡一般分为三期:疮疡的初期,若人体抗病能力较强,正能胜邪,可拒邪于外,渐而疮疡消散;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肉腐成脓,导致脓肿形成,即为疮疡中期(成脓期)阶段,此时若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者抗病能力尚强,可使脓肿自溃,脓毒外泄,溃疡腐脱新生,疮口结痂愈合,这一过程即为疮疡的后期(溃疡期)。由于中期需切开引流、后期需换药,本章节以处理初期为主。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毒热雍盛疮疡初起,红肿热痛

气虚血瘀疮疡中后期,脓肿不易溃,或病程缠绵日久,或溃脓后,气血大亏

二、单方验方

1、赤小豆适量。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贴于疮面。可化瘀消肿,适用于疮疡初期。

2、芙蓉花叶1000克,白及150克,赤小豆500克,樟脑15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3-4次。适用于疮疡肿毒初期。

3、鲜蒲公英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干蒲公英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痈疮肿毒初期。

三、简单治疗技术

引血疗法

适用于疮面经久不愈,周围有暗紫色瘀血斑时。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镊子去除疮口边缘的锁口皮。取三梭针沿疮面周围快速垂直啄刺,针距1-3分,以拔针见血如珠为度。每周2-3次,待疮周转至红色为止,疮面局部用红纱条等换药。禁忌:无锁口皮不用,疮面塌陷者不用,疮周无紫色瘀斑者不用。

四、中成药的使用

证型用药

毒热雍盛连翘败毒丸、栀子金花丸、如意金黄散(外用)

气虚血瘀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饮食禁忌,少食牛肉、羊肉、海鲜、葱、辣椒等油腻辛辣之品。

2、疮疡患者所住房间要洒扫洁净,温度适宜。

3、愈后不宜劳累。

12.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属于西医功能性子宫出血范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凡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月经量少都属于“月经不调”的范围。引起月经不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起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其机理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调有关。

西医认为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调。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临床需注意鉴别。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

病种常见证型主要症状

月经先期(比正常周期提前七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脾虚不摄

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

便溏

肾气不固

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

频数

肝经郁热

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红或紫,或有血

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心烦易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提前推迟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阳虚寒凝

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

气血亏虚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气滞血瘀

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

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在7天以上,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

期以上者)肝气瘀滞

量多或少,色暗红有块,经行不畅,

经前胸胁、乳房、小腹胀痛

肾气虚弱

经量少,色暗淡,质清稀,腰膝酸软,

或头晕,或带下清稀

月经过少(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以往,或不足两天,或点滴即净者)

血虚

色淡红,质稀,面色萎黄,伴头晕眼

花,心悸失眠

肾精亏虚

色淡红,质稀,伴腰膝酸软,足跟痛,

五心烦热,头晕耳鸣

血瘀

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

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月经过多(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以往者)气虚

色淡红,质清稀,伴面色白,神疲乏

力,气短懒言

血热

常先期而下,色深红,质稠有块,心

烦口渴

血瘀

色紫黑,有血块或小腹疼痛拒按,血

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一、单方验方

1、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所致月经过多。

2、山楂红糖饮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功能活血调经,主治血瘀所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

二、简易治疗技术

1、拔罐法

以留罐法治疗月经不调取穴分为两组,一组为八髎、膈俞、旗门、关元;一组为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交替使用。留罐10—15分钟,八髎穴采用走罐法,最后罐留于次髎穴。每于月经前一周施治,月经来潮后停止治疗,隔日治疗一次,眉周期为1疗程。

1、刮痧法

可选取背部(肝俞、脾俞、肾俞)、腹部(关元、气海)、下肢(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地机)、胁部(旗门)每穴刮1—2分钟。

三、中成药治疗

病种证型用药

月经先期脾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月经后期阳虚寒凝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气血亏虚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气滞血瘀血府逐瘀丸(胶囊)

月经先后不定期肝气瘀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过少

血虚人参养容丸、乌鸡白凤丸

肾精亏虚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血瘀益母草膏

月经过多气虚补中益气丸、归脾丸血热加味逍遥丸

血瘀血府逐瘀胶囊

四、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经期适当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

2、经期注意保暖,尽量避免饮食生冷。

3、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适宜技术十五项

中医适宜技术十五项 一、偏头痛 1.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 2.单验方:当归30g、川芎30g、细辛5g、蔓荆子10g、辛夷10g,水煎服,每日1剂。 二、冠心病 3.耳穴压豆:取心、神门、小肠、肝穴。每日按压穴位3次,每周更换两次。 4.单验方:丹参30g,草决明30g,绿茶一小撮泡水代茶饮。 三、高血压病 5.单验方:耳穴压豆:降压沟、耳尖、肝、交感,每周二次更换,每日穴位按3次。 6.单验方:钩藤30g、夏枯草30g、茺蔚子30g、吴茱萸30g,水煎泡脚,每日1~2次。 四、肥胖病 7.单验方:赤小豆100g、生山楂15g、大枣5枚。煮粥顿服,每周1次,4周为1疗程。 8.单验方:绿豆、海带各100g,煮粥服,每周1次,4周为1疗程。 五、胃痛

9.单验方:干姜6克、胡椒10粒,共研为末,分2次服,适用于胃痛寒湿者;黑枣,玫瑰花各适量,枣去核,装入玫瑰花,放入碗中盖好蒸烂。每晚服枣5个,每天3次,经常食用。适用于胃痛血瘀者。 六、尿路感染 10.小蓟、鲜荠菜、马齿苋、白茅根煎汤频服,或代茶饮。 七、尿路结石 11.玉米须、石韦煎汤代茶饮,核桃仁常食亦有化石作用。 八、颈椎病 12.在疼痛部位行揉磙推拿按摩手法。 13.单验方:取粗盐颗粒,放入锅中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敷患处。 14.颈椎可行轻度屈伸,左右旋转等练功活动。 九、急性腰扭伤 15.毫针刺腰痛穴、委中、阿是穴。 16.阿是穴点刺拔罐,配合委中放血。 17.单验方:生大黄粉60g、生姜汁适量,加开水调成糊状,适量敷患处,每日一次。 十、荨麻疹 18.脐疗:苦参20g、荆芥20g、白鲜皮20g,适用于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试题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试题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试题(第一分册) 乡镇: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20分) 1.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特点主要有和。 2.阴胜则,阳胜则 ;寒者之,热者之;实者之,虚者之。 3.五行是指五种物质的运动。 4.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 5.六淫是六种外感致病邪气的总称。 七种情志活动。 6.七情包括: 7.痰饮是指机体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提高肌体的抗邪能力,正复8.扶正,既是 邪自祛。祛邪,既是,邪去正自安。 9.四诊:即。 10.八纲:即八类症候。二、问答题:(50分) 1.什么是十八反,什么是十九畏, 2.妊娠期间用药有哪些禁忌, 3.刮痧疗法治疗疾病的机理是什么, 4.常见的拔罐方法有那些, 5.《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临床病例分析(30分) 1.张XX,男,58岁,头痛、眩晕半月余,加重2天。患者

半月前既感觉头痛眩晕,两侧偏重,烦躁易怒,睡眠不宁,时有面红,口苦,两胁胀痛,舌淡,苔白腻微黄,脉弦有力。心率98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80/100mmhg。 诊断: 证型: 治疗:1)单方验方: 2)常用中成药: 2.王xx,男,7岁。腮部肿胀3天,加重1天。患者一周前轻微发热恶寒,周身乏力,不欲饮食,现发热38?,右侧腮部肿胀,疼痛拒按,张口、咀嚼困难,口渴引饮,烦躁不安,伴有头痛、呕吐,咽部红肿,尿少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诊断: 证型: 治疗:1)单方验方: 2)常用中成药: 下面是赠送的励志的100句经典话, 需要的朋友可以学习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励志的话】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命运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偏爱着你那是因为善良的她想让你尽快长大感知人间悲喜,聆听世间哀乐。虽然有时跌倒,有时失败但请记住跌倒不是失败,失败不是否定。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命运只是用透明的方式倾向与你那是因为,慈爱的她想让你尽早成熟看尽人间繁华,尝便世间甘苦。虽然有时哭泣,有时逃避但请记住哭泣不是永久逃避不是永恒平凡却无私的人啊千万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也许,命运只是施舍于被它偏爱的人那是因为严厉的她不想让你溺爱长大,感受人们欢呼,享受世界鼓舞虽然有时悲愤,有时无助。但请记住悲愤不是瑕疵,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泰顺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年内,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技术,并及时做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反馈总结工作;同时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骨干。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泰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为本基地培养10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干1名,每人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建立推广培训师资队伍及专家组 师资队伍由本院医护人员及参加了省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成员:林军祥、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柳世海、许年彬、周春玲、周密、刘琼、蓝秀娟、齐丽花、刘月霞 专家指导组: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 2、培训教材 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使用《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浙江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社区中医实用技术》。 3、培训内容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泰顺基地合同选定的10类47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

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 篇一: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和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对照《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对我们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本着发掘自身优势,努力使优势达到有效发挥和提高;找出问题所在,不足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原则,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计划 1、积极建立和健全中医药队伍,完善中医相关科室设置和基本设备的配备,为进一步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和推广适宜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中心现有中医药人员9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3人,引进中医人才(中医学院应届毕业生)1人,主管中药剂师1人,推拿针灸专业人员有待引进和加强。 2、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我们要根据中心实际技术力量和社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制定适宜技术项目和具体推广办法,扩大应用面,提高受益面,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疑难杂症疗效差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中心已具备一定的中医技术力量和病员基础,但是基本

上集中在解决专科疾病和疑难杂症方面,而相关中医康复科室没有集中设置,未形成浓厚中医康复氛围,更没有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中医康复活动,尤其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不多不规范,相关的健康教育跟不上,此外由于居民认知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大,结果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工作与政府的要求,居民的希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要注意和加强改进的重点。 3、我们要积极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提高工作,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实用,需要及时改进和总结,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同时我们要借助社区卫生培训基地有利平台,以及我们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和理论体系方面具有的领先优势,认真做好对全科医生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为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建设标准》的要求和中心的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困难,努力使中医药人员数量、科室设置、开展适宜技术项目和疗效评估方面达标。 2、为了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要根据社区居民实际健康需求和中心自身中医药特色,制定可行性工作计划和实施项目如我中心在“痛点注射治疗颈椎病、腰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松木坪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目录 1、针刺技术操作规程…… 2、敷药技术操作规程…… 3、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艾灸技术操作规程…… 5、拔罐技术操作规程…… 6、推拿技术操作规程…… 7、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 8、刮痧技术操作规程…… 9、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程…… 10、温针灸技术操作规程…… 11、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12、牵引治疗操作规程…… 13、中频电疗技术操作规程…

. 一、针刺技术操作规程毫 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图1-1指切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1)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

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图10-69)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

新建县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为了深入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慢性病中的优势,切实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就医费用,促进全市中医工作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客观有效与简便易行相结合,挖掘整理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广泛搜集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单方、验方和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及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目标建立健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网络,不断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机制,扩大适宜技术推广数量,在全县全面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推广方式 采取集中培训、专家巡回指导与自学等多种形式推广,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推广与临床使用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效果。 四、有关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作用的重要举措,对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降低人民群众就医费用负担,保障人民群众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当地人民群众使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习惯,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健康教育网络、医院健康教育专栏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宣传册等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简便有效方法,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秀文化,以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和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建设,分期培训。每周二下午相关医务人员准时参与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 授课课件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 1.感冒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 二、单方验方 1、姜葱糖水 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适用于风寒感冒。 2、紫苏叶茶 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3、藿荷饮: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饮。适用于暑湿感冒。 4、金菊薄荷茶 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10-15 分钟即可,代茶频饮。适用于风热感冒。 三、简易治疗技术 1、拔火罐法 在颈椎、胸椎附近选则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10?15分钟起罐, 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刮痧法 沿颈椎、胸椎两侧(即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钟。适用于风热感冒。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适当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隔离。 2、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3、感冒病人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瓜果,日常主食应以蒸、煮为主, 质地应稀软,食勿过 饱。切忌荤腥油腻煎炸之品,更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 2.咳嗽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入还是邪自内生,均影响到肺,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二、单方验方 1、黄苓汤 黄苓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 2、桑叶煎 嫩桑叶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燥热咳嗽。 3、百合款冬花饮 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水煎,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治疗燥热咳嗽。 4、川贝母蒸梨 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粉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左右。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治疗久咳不愈,咳嗽有痰。 5、杏仁萝卜汤 苦杏仁(打碎)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切块,水煎服,可加少量白糖,每r日1?2次。散寒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嗽。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中医适宜技术主要检查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主要考核检查内容 1. 参训率(100%)。主要查医院中医科职工、卫生院职工和乡村医生、个体中医诊所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知晓情况(卫生院职工和乡村医生、个体中医诊所医生还必须具备培训结业证书)。 2. 使用率(100%)。主要查医务人员本人是否于平时运用。 3. 知晓率(90%以上)。重在医务人员和患者、群众。①培训情况;②正确操作情况;③宣传情况;④资料情况;⑤督导情况。 4. 群众满意度(90%以上)。重在现场患者、周边群众。 5. 现场操作考核合格(100%)。①能说出正确的基本操作规范;②能正确实施现场操作(现场演示);③抽考培训过的基础理论(如名称概念、基本法则、注意事项等);④核查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处方。其比例要达到抽查中西医处方总量的40%以上;处方分别按西医、中医分类按月装订管理(特别说明中医处方的制作方法);⑤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设备和基础设施及其完好情况。 6. 考察相关资料。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资料(第二册); ②卫生院和授课老师自制培训资料(含重庆市卫生局推广手册的筛选培训内容);③个人培训学习笔记本;④本人参加培训的结业证书(由各协助培训任务的卫生院负责制作并加盖公章);⑤各种宣传资料;⑥卫生院关于培训和督促管理的各种文件资料;⑦能够获取的相关影像资料。 做到①人人知晓,应知应会;②医院中医科和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人员不得少于掌握和运用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③村卫生室、个体中医诊所不得少于掌握4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④中医适宜技术运用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和中成药处方的数量不得少于随机抽查的处方总量的40%;⑤医院中医科和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个体中医诊所等都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医疗业务服务工作。 - 2 -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中医适宜技术总结

中医适宜技术总结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总结 为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就医需要,为此制订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计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切实加强领导 为彻底搞好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我院成立了中医药 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中医适宜技术如:拔罐、针灸、艾灸、牵引、推拿等进行了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日常工作,明确了相关职责做到培训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具体事物有人办,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为了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院制定了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根据规划,年初制订了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对培训的对象、方式、重点内容、管理、考核办法、时间、经费等进行了安排。做到了通知到人,有签到册、记录、计划等。 三、形式多样,扎实训练,成效显著 1、坚持自学为主,自学中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 2、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培训人员能积极投入道培训工作当中。 3、鼓励职工和乡村医生推广各种技术活动,范文写作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使我院中医药人员实践操作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继续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云凤乡卫生院 2010年12月24日 篇二:中医适宜技术总结 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2010年) 根据湖南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落实县卫生局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我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镇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院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澧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开展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我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中医业务骨干为成员的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1 根据《**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精神,**县中医院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开展了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的各项工作,根据项目要求,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师资培训 从今年年初开始,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制定了《**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实施方案》,从3月1日起至4月30日先后选派8名中医药技术骨干赴**西中医学院参加师资培训,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脱产培训,理论学习15天,实践操作15天,并在**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中医医院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全部取得优异成绩,考核合格。 二、项目实施情况 我院按照《**西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制定了《**县中医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

技术培训推广实施方案》,围绕“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的目标,狠抓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从6月1日开始,对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和178个村卫生室的182名中医人员分六期共42天时间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培训内容以《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筛选部分项目,采取集中培训形式,通过理论讲授,观看教学录像资料,临床实践等方式,让每位学员熟悉并掌握25个常见病的针灸、推拿、刮痧技术。西医人员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重点学习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以及《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有关内容,使其通过培训能够为广大群众开展中医药服务。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县中医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和用中医中药医疗疾病的技能,将进一步解决全县广大群众的看病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让广大的群众受益。 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总结2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医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医院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实施了基层中医院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该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三基试题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3分共72分) 1.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2.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3.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4.中医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5.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的技术。 6.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二,问答题:(每题14分共28分) 1.针法的禁忌症是什么? 答: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月经期禁止针刺。 3. 患者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 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6. 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等,针刺时不宜留针。 2.推拿的禁忌症是什么? 答: 各种急性传染病,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症。此外,妇女经期,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都是禁忌按摩的。

中医院适宜技术项目工作总结

中医院适宜技术项目工作总结 中医院紧紧围绕中医药特色优势主题发挥,进一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在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基础上,大力推动中医适宜技术走进临床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我院启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工作,筛选适宜项目,严格目标考核,大力组织推广,以进一步提高卫技人员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最近几年年以来,我院积极出台管理办法,鼓励临床科室在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条件下,积极申报本科室特色优势诊疗技术。经过医院组织专家进行严格的初筛、审核:大牵引复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技术等中医适宜技术开始走进医院临床科室。 二、我院中医药适宜技术紧紧围绕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防治实际需要,安全有效、切实可行,注重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传统优势。医院对临床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建立了专门的技术档案,并将适宜技术临床开展情况纳入医院质量控制考核体系,对其临床应用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检查。医院明确要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科室要严密监测患者动态、妥善保管技术资料、定期总结、不断完善,以期形成本科室特有的中医药优势适宜技术,为鼓励和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走进临床,医院专门设立“中医药优势适宜技术”专项基金,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对已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中医药优势适宜技术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奖励,同时,医院还将把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计入医师考核档案,并作为科主任任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全力推进开展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做到边建设、边总结、边推广应用,项目工作进展顺利,逐步探索了一套农村中医药适宜技

关于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通知 (1)

2014年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计划 各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为提高广大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根据《新沂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决定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地点 第一册、第二册培训地点在市人民医院第四会议室,第三册培训地点在市中医院会议室 二、培训对象 1、全市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西医类别执业医师、村卫生室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2、全市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村卫生室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3、市中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三、培训内容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1-3册 四、培训时间和方式 1、2014年5月20日至5月21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第一分册,培训对象为全市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西医类别执业医师、各镇村卫生室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

生; 2、2014年5月22日至5月23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第二分册,培训对象为全市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西医类别执业医师、各镇村卫生室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 3、2014年5月24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培训对象为全市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各镇村卫生室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2008年西学中合格人员); 4、2014年5月25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二分册,培训对象为全市各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各镇村卫生室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2008年西学中合格人员); 5、2014年5月26日至5月27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第一、二分册,培训对象为市中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五、培训师资 1、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二册师资由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选派中医类别副高以上职称业务骨干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巩绪恒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第一分册; 陈联中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第二分册;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项目一、三棱针点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结膜炎 主治:急性结膜炎。 症状:初期病症包括眼睛刺痒、有异物感、结膜充血、或眼部分泌物增加。后期病症包括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严重水肿或出血。双眼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病。当眼部分泌物及充血消失后,表示病人已经康复。 操作要点: 1、取穴:耳尖、太阳穴。 2、三棱针点刺法:在针刺局部,先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挟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刺入3-5mm 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单验方:野菊花30g,酒大黄6g,水煎服,日一剂。 注意事项:1、对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2、操作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3、严格消毒,防止感染;4、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要慎重使用。 考核要点:1、三棱针点刺法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操作与注意要点;2、中药组成与剂量。 项目二、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主治:急性腰扭伤 症状:患者有搬抬重物史,常能听到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操作要点: 取穴:后溪、人中、腰痛穴。 1、病在足太阳经,针刺后溪穴。 2、病在督脉,针刺人中。 3、病在足太阳与足少阳两经,针刺腰痛点。 针后可选命门、委中及局部阿是穴刺络拔罐放血。 注意事项:1、精神过度紧张者或患者处于饥饿,疲劳时不宜进行针刺;2、怀

孕者谨慎进行针刺;3、有凝血障碍者不宜进行针刺;4、机体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5、急性腰扭伤伴随出现典型下肢放射痛而且针灸疗效不显者,应注意有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考核要点:取穴的准确性、针刺的规范性及熟练程度。 项目三、解毒明目饮外洗联合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 主治:麦粒肿,又名睑腺炎,俗称“针眼”。 症状: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 方药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干鲜均可。加水500克,浸泡1小时,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30分钟,煎煮2次,头煎内服,二煎取干净纱布趁热洗患眼,每日2至3次。 操作要点:准确选取耳尖部位,在点刺局部先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点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挟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刺入3~5mm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注意事项: 洗时闭眼,避免烫伤。 针刺时注意:1、对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2、操作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3、严格消毒,防止感染。4、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要慎重使用。 考核要点: 1、解毒明目饮的组成与剂量; 2、三棱针点刺法治疗麦粒肿的操作与注意要点。 项目四、三棱针点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 主治:带状疱疹。 症状: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5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局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绛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 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 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 职能、职责和任务。以中医院为基地,各基层单位也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项目推广工作的 组织领导。 一、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医院也按照卫生局 要求制定了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有序、 有效推进。 四. 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我县以县中医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

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全县的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县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了统一印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

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 推 广 手 册 重庆市卫生局 二○○八年七月

目录 1.针刺人中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腰扭伤 2.隔姜灸背腧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3.循经灸疗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4.针刺肩痛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肩周炎 5.膝三穴温针灸治疗髌骨软化症 6.治疗闭合性损伤及痹症的中药“生玉真散” 7.“醒脑开窍”法加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瘫痪技术 8.腹腔镜术后大承气汤和八珍汤的临床应用 9.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 10.扳法治疗急性期骶髂关节小错缝 11.徒手刮痧法(屈指推拿)治疗寒湿感冒项目简介 12.姜泥、温针灸治疗寒湿性膝关节炎项目简介 13.苍龟探穴法治疗肩周炎项目简介 14.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15.多功能灸具的临床应用 16.苍耳子散分型塞鼻治疗鼻炎技术

针刺人中穴配合动留针术治疗急性腰扭伤 项目简介: 在传统针刺疗法,普通毫针针刺人中穴或天柱穴基础上,配合腰部主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极大地简化和规范了针刺手法操作程序,显著提高了传统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甚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为一种耗材少,成本低、简便、安全、有效的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 承担单位:重庆市中医院 项目负责人:王竹行 疾病简介: 疾病诊断标准及要点: 急性腰扭伤,俗称“岔气”、“闪腰”。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损伤,或姿势不正,用力不当,如过度负重、剧烈运动、弯腰取物等或外力撞击损伤所致。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临床表现:有腰扭伤史,受伤后一侧或两侧腰部当即发生疼痛,也有受伤后半天或隔夜才出现疼痛的。腰部活动受限,常保持一定的强迫姿势,不能自由翻身、坐立和行走。主诉多为腰及胁肋痛或腰腿痛,静止时疼痛较轻,活动或咳嗽、打喷嚏,腹压增加时疼痛加剧。腰部可有局部肌肉紧张,病变部位有明显压痛点,可向下肢放射,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 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 本项目适应症: 急性腰扭伤,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和湿热内蕴型均属本法的适应症者。 禁忌症: ①脊柱肿瘤、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骨折所引起腰痛;②年龄在18岁以下,晕针或哺乳期妇女、妊娠妇女;③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 治疗方法简介 1. 器具:佳辰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型号为30-40号(直径0.23mm-0.30mm)、1寸-1.5寸(25mm-40mm),产地为江苏省吴江市佳辰针灸器械有限公司。 2. 取穴: 人中穴又名水沟,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 天柱:项后发际,正中线旁开1.3寸处,斜方肌起始部,取双穴。 3. 体位:按患者强迫体位容易采取的正坐位或俯伏坐位。 4. 手法与技术操作要领: 病人保持相对舒适坐位,头部相对固定,施行针刺治疗。 针刺人中穴:用1寸毫针,沿人中穴45度向上斜刺0.5寸,用雀啄或捻转手法,以眼球有泪水为度;或针刺天柱穴:以1.5寸毫针,直刺天柱穴1~1.5寸,强刺激,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各1O分钟捻转1次。 动留针术,留针期间后,医生引领患者主动作腰部前屈、后伸、侧屈、侧弯,以及腰部缓

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计划

中医知识培训计划及措施 为了加强我乡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康复优势,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不断提高全乡中医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根据县卫生局医政科具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达到: 1、带动中医科室引进、开展中医药新技术,培养中医药技术骨干,有利于发挥中医药新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 2、全乡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3、提高乡村医生防病治病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内容制定讲义稿。 三、培训步骤 1、选派中医药骨干人员参加市、县各级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培训,

学习、引进先进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2、组织举办全乡中医药知识培训讲座,推荐中医药技术。 3、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深入村卫生室,下村督查,巡回指导。 4、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对全乡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 四、培训内容及教材 1、(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二分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 3、未培训到的部分相关人员自学。 五.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康荣禄 成员:张树峰、代三强、郭效琪、 六、考核: 每隔半年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一次考试 七、参加培训人员: 全乡44个村卫生室的乡医,以及在乡卫生院注册的助理医师以上级别的所有医生。具体适合人群教材如下: (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

中医适宜技术禁忌症

针刺禁忌症 1、不建议对孕妇针刺。 2、器官移植后禁用、脏器衰竭者禁用。 3、血压≥150/95mmHg禁用、心脑血管病急性期禁用或慎用。 4、形肉已夺,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以及新产后禁针。 5、过度疲劳,饥饱,喜怒,悲伤,以及惊恐时禁针。 6、惊恐者待其气定方可针刺。针刺前患者应静息片刻,待气血平和后再针刺。 7、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8、小儿宜用快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禁针。 9、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白血病或血友病等,不宜针刺。 10、皮肤感染,穴位皮肤破损,溃疡,以及瘢痕和肿瘤部位禁针。腹痛原 11、因未明或肠梗阻患者的腹部禁刺。尿潴留患者的小腹部禁刺。 12、严重糖尿病人禁针(尤其下肢和足部)。 13、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关节置换术后等使用大量抗凝剂者(如华法令、波立维等)禁针。 艾灸疗法禁忌症 1.中暑高热、高血压危险、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等忌用艾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拔罐禁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者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间隙期使用。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3)、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疗。 (4)、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急性关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

(5)、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 (6)、孕妇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 (7)、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拔罐 (8)、过饥,醉酒,过饱,过度疲劳者均不宜拔罐 (9)、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破伤风,狂犬病等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推拿治疗禁忌症 1、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脓毒血症等。 2、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3、有出血倾向、血液病或出血症,如便血、尿血、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患部等。 5、肿瘤的局部。 6、外伤出血、骨折早期、严重骨质疏松、截瘫初期等。 7、严重心、脑、肺、肾等脏器疾病等。 中频治疗禁忌症 1、孕妇的下腹部 2、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化脓性炎症。 3、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 4、治疗部位有较大的金属异物、心脏部位、戴有心脏起搏器者。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 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切实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全面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的优势,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在卫生院及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防治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客观有效与简便易行相结合,挖掘整理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筛选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好服务。 二、推广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基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在卫生院及社区推广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在要求时限内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保证卫生院的中医药人员以及乡村医生都能接受培训,熟练掌握、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广大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三、推广范围及对象 培训范围:蛟河市中医院 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 四、推广工作内容 以《46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为基础筛选出的符合本乡实际情况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卫生院掌握不少于10项适宜技术,村卫生室掌握不少于4项适宜技术。 五、推广工作实施 1、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考核和落实。 2、推广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专家指导与自学为辅,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推广与临床使用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实效。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书面考核,评估培训成果。 3、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门诊暨中医特色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设在卫生院中医科,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支持、指导开展推广培训。 4、推广基地成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开展村级医疗机构推广培训工作,为村级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咨询指导。 六、推广工作时间安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