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8.生态环境补偿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5.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19.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0.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21.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教育的社会成本

22.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教育收益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收益和教育的社会收益

23.适度人口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

24.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提供的人口数量。

25.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26.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27.技术转让指一个国家或企业引进国外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所必须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28.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29.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30.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31.区域投资环境,指的是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狭义的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32.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33.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34. 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35.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3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37.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38.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39.人工化的土地:是指人的劳动与自然土地结合后的已利用土地,无论性质和内涵实质上都与原生自然土地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它使土地由劳动对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经过劳动的加工、改变,而逐渐成为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生态经济要素和商品经济要素。

40.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41.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和网络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

42.物流是指商品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位移,是由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经济活动组成的统一体。物流的最本质功能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

43.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求位移的物、提供服务的设备、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4.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5.区域的属性。

空间性: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地域性: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结构性: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横向和纵向关系

客观性: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17简述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①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②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评价。

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主要包括区域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福利水平,区域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和精神文明状况,区域社会组织、管理和运行成本、效率及其对发展的支撑状况,尤其是区域政策与制

度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评估。

区域资源环境分析:是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和资源环境容量及其对发展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研究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的方向,为区域发展中协调资源与环境关系和制定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③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在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对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论证,也应以经济发展研究为主,重点研究和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先行产业及其发展策略,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等问题。18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②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③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④基础设施规划

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⑥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⑦区域空间管制

⑧区域发展政策

第八章区域规划的发展和程序

2.简述系统方法的环节

系统法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即问题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具体方法可供利用。

(1)系统问题的形成。即确定被研究系统的性质、边界,设计好价值系统并将之综合。

注意:在区域规划中相当于确定规划的区域、规划的目的要求和发展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对系统要素的性质、功能、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系统的组织、结构、状态和可能的变化,通过综合处理,建立模型,反复验证,以作出判断,并提出抉择方案。系统分析要回答为谁、为什么、何时、何地、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

注意:在区域规划中大体是区域发展条件的评价、规划方案的设计。系统分析这个环节,上接系统问题、下连系统评价,要经过反复分析、思考和判断,才能使可行方案逐渐完善。

(3)系统评价。即分析设计方案(包括书面报告、图件等)提出后,或者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效益、成本、影响等基本指标,对规划设计方案作出综合评价。

注意:评价时要注意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学术性、可操作性、经济性、规范性、生态环境可相容性、社会性及可扩展性、灵活性等,进行总体评价。

3.简述系统方法的基本步骤。

首先,必须把区域规划的对象即规划区域看成为一个整体。一方面,这个整体是由许多要素、许多部门、许多地块相互联系的整体或较完整的综合体;另一方面,这个规划区域又是与外界有密切关联的更高序列区域体系中可分解为序列较低的体系中的一个分子。

其次,规划区域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各个地块都有一定的相互联系。通过这些联系的性质、结构、次数、频率和稳定性就可以判定这个规划区域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是稳定的还是功能活跃的,是静态性的还是动态性的,是多核心的还是单一核心的。

第三,规划区域的面貌、状态是区域要素相互作用和受外界输入因素影响的结果。通过它们相互作用及与外界输入因素的关系的分析,那就可以分析区域的特征,全面地认识区域布局的变化趋势,并确定未来发展的抉择方案。

6简述比较法的基本步骤。

选择比较对象。比较的对象应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具有可比性。

确定比较标准。针对比较对象,明确比较内容,确定比较标准,才能使比较的结论有据可依。

分析评价。即目标和方案的优选。规划工作中通常要对所选的方案或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作纵向的比较并在一定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横向的比较。

9 、论述区域规划的基本程序。

(一)规划准备工作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思想上的酝酿和宣传发动。(2)组织起有权威的和未来进行实际决策的领导机构。(3)筹建实际参与规划方案设计的工作班子。(4)筹措规划经费。(5)规划区域的地图。(6)制订规划工作计划。初步拟定规划工作阶段或进度要求。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内容和成果要求应十分明确。(7)培训规划工作人员。(8)筹备办公地点或工作室。

(二)规划工作步骤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目的在于认识区域的本质特征、区域的发展演变过程,明确区域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找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潜力,为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制订区域发展目标及设计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实质是对规划区域提出发展的意想状态。为决定发展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区域内外的条件和资源状况,对区域未来发展变化进行大量的预测工作。(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区域发展的研究课题一般是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背景、未来的发展目标、重大建设项目而提出来的,通常的课题有:水、土、矿产、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就业问题,主导产业,经济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开发区域,科技园等等。每一个课题都可能存在数个解决问题的替选方案。规划工作者需要在各个比选方案中选择其中一至二个,作为解决的对策。

(4)规划方案设计。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课题研究的对策,规划工作者综合各种各样的设想和方案,拟定区域发展的总体方案。他们要使各个部门、区域的各个部分尽可能和谐、协调、有效地发展,要设计出可供比较、选择的若干个方案。规划设计时既要有部门发展的专项规划方案,也要有综合的总体规划方案。

(5)规划方案评估。第一阶段是在规划方案未决定之前,对若干个供比较、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选定出较为适当的方案。第二阶段是在规划方案初步拟定后,请当地政府的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和各方面的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论证或评审。

(6)报批定案。规划成果应按有关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机构或政府权力部门审批,方具有实施的权威。参照中国《国土规划编制办法》(计土[1987]1310 号文),全国性的规划、跨省区的大区规划和大江大河流域的规划,应报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级的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7)实施阶段。在实施规划方案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规划的可行性和实际效益,根据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对原规划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补充或修改,使它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环境。

(三)区域规划的动态性

区域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动态规划过程要求:

第一,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规划工作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的,在规划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反馈,不能等到总体方案审定实施后方反馈修正

第二,保持规划的弹性。区域的未来发展,不确定的因素多,为了能够对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作出必要的调整,规划方案宜尽可能保持比较大的弹性。

第三,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或修编。定期对规划实施状况进行检查,是保证规划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必要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如遇到有新的重大变化或发现有新的问题,经过一定的规定程序,对规划方案作出某些补充或修正都是必要的。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4.论述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5.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6.论述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对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应从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自然资源的质量的评价应结合资源本身质量特征和一定生产部门的质量要求,确定反映自然资源质量特征和满足一定生产部门生产要求的质量指标,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对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

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

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

其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

第三,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第四,分析比较区域主要几类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

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不仅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而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

?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并同时指出各种方案之特点,尤其对实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指出,以利于开发利用之决策与实施。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

10.简述区域自然资源利用分配的公平性。

(一)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

第一,规则公正,包括产权是否充分界定,产权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清晰,社会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是否健全等。第二,自然资源在各代人之间的分配是否公正,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现代人对自然资源的消费是否适度,即现代人的经济活动是否破坏了后代人的发展基础;二是现代人对自然资源的投资是否与他们消耗的资源量相匹配。第三,现代人对自然资源基础及后代人的补偿行为是否能实现。

(二)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

1)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现实世界,各国占用、消耗自然资源的数量存在悬殊差别,即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性。造成地区之间自然资源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平等的贸易关系是主要原因。2)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公平性、不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费

16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1)生态环境调查

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包括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两个方面。

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

主要生态系统特点、生态环境的资源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调查。

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包括生态系统影响效应、环境健康效应和生态经济效应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单元的确定

2)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

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和分区

(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评价的解题思路是:通过建设项目、区域发展趋势或规划方案的分析,评价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从而确定应采取的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稳定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趋势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等三个方面。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论述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①.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区域优势和区域差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区域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人口、技术和资金,市场、组织和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区域优势,就是一个区域所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②.产业布局的指向性: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指向消费市场指向劳动力指向高科技指向交通枢纽指向

③.劳动分工规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要求各区域凭借、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部门,建立特色显著、专业程度高的区域经济结构,以发挥其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区域经济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区域利益:区域利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并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中,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正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经济行为特征。区域经济发展只有走特色经济之路,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既使区域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又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增长。

2.简述市场化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市场对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生产专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2)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3)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4)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5)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温州模式)

3.简述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文化发展不仅以物质文化、科技文化形式直接推动生产发展,还以政治制度形式、思想意识形态为对区域发展产生作用。

从微观层面看,各经济主体重视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文化含量,从而能在市场竞争中技高一筹、立于不败之地。

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总之,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背景是区域经济、政治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映,又反过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个地区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4论述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影响:数量要适中②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③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作为消费者的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②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③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7简述区域发展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分布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在一定的消费水平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可以决定当地可能达到的人口密度和容纳量;第二,生产布局的延伸和扩大,新的经济区域的开拓,可以决定人口分布的延伸和扩展,形成新的集居区。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2论述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的作用。(P114)

(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2)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

(3)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

6技术扩散的类型。

从地理角度看,技术扩散是技术在空间上的流动和转移,它是由新技术的供方、受方、传递渠道组成。根据技术空间传递方式,技术扩散可以分为空间梯度式、跳跃式和双向书等三种类型。(1)空间梯度扩散是指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状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空间距离远近是影响技术扩散强度的主要因子。(2)跳跃式技术扩散是指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3)双向对流式是指

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扩散过程。

8技术引进或转移的优点。

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10简述技术引进的障碍性因素。

从技术引进方看有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障碍、(2)资本障碍、(3)自然资源障碍、(4)劳动就业障碍、(5)技术人力资源障碍、(6)规模障碍、(7)基础设施障碍、(8)文化障碍、(9)时序障碍。

来自技术转让方的障碍主要是指某些政治因素或政策考虑、专利及商业保密措施、技术及产品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

12适用技术选择的原则。

①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

②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所选技术应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④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⑤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第五章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⑴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⑵考虑到区际间收入的流动,便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⑶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3竞争力的四个层次。

竞争力分为四个层次上的竞争: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即国家竞争力;二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即区域竞争力;三是产业与产业的竞争,即产业竞争力;四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即企业竞争力。

6理解钱纳里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判断。

钱纳里认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的经过3个阶段6个时期:

第一时期传统社会阶段。

第二时期工业化初期阶段。

第三时期工业化中期阶段。

第四时期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五时期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第六时期现代化社会阶段。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3简述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的内容。

⑴从生产成本的绝对优势出发,认为一国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低,即具有绝对利益优势,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

⑵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如每个国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这是斯密地域分工学说的基石。

4大卫.李嘉图相对成本学说的内容。

⑴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⑵比较成本论假定的情况是: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其中一种更为有利;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其中一种更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产生分工。

5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⑴认为两国进行商品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各自对该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是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的,所以他的理论就被称为相互需求论。

⑵相互需求论用两国商品交换比率的上下限来解释双方获利的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中,双方各占多少;用相互需求强度来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

6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的主要内容。

⑴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含有相对大量的、比其他地区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是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的生产的商品。

⑵总之,进口的是使用高昂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即一个地区或国家出口的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地或本国相对充裕的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则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在本地或本国相对缺乏的要素的商品。

7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的主要内容。

⑴地理分工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在空间上分离。

⑵地理分工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完全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国家或地区输入(绝对地理分工);另一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虽然生产某种产品,但生产起来较贵,因而输入这种产品(相对地理分工)。

8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参照经济地理)

9简述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特点:

(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模式:

(1)垂直分工: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2)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3)混合分工:在实际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可能是同时存在的。有的学者把这种区域分工的情况称为区域混合型分工。

13简述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1)冷热国评价法

投资环境“冷热”的七大因素: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阻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距

(2)等级尺度法

将投资环境要素按优劣为不同等级,逐一评分,汇总得投资环境总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环境越好。(3)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选取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因子,对因素因子进行评价打分,得到个因素因子的分值,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各因素因子以不同的权重,然后进行计算加权平均数,得到评价因素因子的综合分值,综

合分值越大,投资环境越好。

⑷参数法

⑸雷达模型

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2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答:①社会消费

②资源状况

③科技水平

④原有产业基础和生产传统

⑤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3如何进行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评价。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4简述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7主导产业的特征。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

第三,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8论述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2)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

(3)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

(4)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

9论述主导产业判断的标准。(P222)

(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①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②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③对区域就业的作用④增加价值⑤出口潜力⑥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①技术先进程度②产品质量水平③劳动生产率④市场占有率⑤利税效果

12简述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与调整优化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

3简述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的主要内容。

(1)区域的地位

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2)区域优势与劣势

确定区域的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做两种比较:一是区内比较。二是区际比较。区域优势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区位优势②资源优势③技术优势④产业优势。

(3)区域容量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

(4)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创新活动的内涵:①新的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②新的产品;③新的原材料;④新的市场;⑤新的组织。

(创新活动要素有四个:一是机会;二是环境;三是支持系统;四是创新者。)

8分析区域发展外部环境的主要内容。

(1)总体环境

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区域发展战略的约束

3)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域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2)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分析主要包括:

1)产业结构分析2)生产状况分析3)产品状况分析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5)产品生产环境分析

(3)企业或公司环境

更多的是从单一企业或公司的角度去考虑

9.产业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分析2)生产状况分析3)产品状况分析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5)产品生产环境分析(详见课本)

10理解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答:主要包括七个方面:(1)自主发展战略——依据(2)高速度增长战略(3)变通经济发展战略(4)初级产品出口战略(5)出口替代发展战略(6)进口替代发展战略(7)信息化发展战略

11.论述空间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略、梯度推移战略)。

(1)平衡发展战略

地区平衡一般是指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处于大体相当的状态。平衡发展战略不足之处:

投资的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2)不平衡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

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②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

③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一种意见认为,通过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持积极的态度;另一种意见则持悲观的态度,认为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对不平衡发展战略持悲观论调的依据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

地区发展由不平衡趋向平衡的主要动力是: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②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③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④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3)梯度推移战略(下面是所包含内容)

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

经济梯度推移是指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①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

②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

③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

3)梯度理论

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4)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

梯度理论强调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强调区际间的分工和协作,是对平衡布局理论和政策的批判与否定。它反映了地域分工的客观原因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际,把产业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地域空间的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有积极的贡献。

梯度理论也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它有许多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12产业空间集聚的两种情况。

一是同类型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分布(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企业外部的经济利益)

另一种是不同类型的产业同在一定的地点或区域内集中分布(一是相同的产业指向;二是特殊的区位优势产生的吸引力;三是因产业的关联性而集聚在一起;四是企业外部的集聚效益)。

13产业分散发展的原因。

第一,同类产业的排异性。

第二,产业的区位指向。

第三,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

第四,经济活动过分集中产生的推力。

第五,小企业的游散经济效益。

第十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论述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优缺点。

3核心—边缘理论中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

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4核心—边缘理论中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

(1)离散形(2)聚集形(3)扩散形(4)均衡性

5简述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中的区域类型。

6简述核心边缘理论在处理城市和区域关系中的应用。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核心-边缘理论指导城镇和区域关系,重视核心的发展,壮大中心城镇,要重视大城市卫星城镇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要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中心城市的工业和一些服务业,要有步骤地主动向外围扩散,促进本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边缘区域的发展。

(2)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制定发展规划方案与发展策略:

核心区域,上过渡区,下过渡区,资源边疆区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1、边缘对核心存在着依附,表现:①国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出口;②出口又集中在少数几种商品上;③经济要害部门为外国企业或跨国公司所控制。2、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殖民依附、金融依附、技术依附

7论述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内容。

理论核心: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理论依据:(1)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点-轴-点轴系统(2)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点轴渐进扩展模式:均匀分布状态,点先形成,轴线形成,中心和轴线系统

第11章区域土地利用和区域管制

2、为了节约用地,充分提高用地综合效益,土地供给应遵循的原则。

(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3)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6、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通过土地分区,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

3)土地分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4)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7、区域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

(1) 区域空间管治规划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流通的影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

(2) 区域空间管治规划能有效地协调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矛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3) 区域空间管治规划可以为土地用途管制、城镇建设等方案的实施指出可操作的措施。

(4) 区域空间管治规划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宏观决策的实施提供引导性措施。

8、区域空间管治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强制性、指导性并存的原则(3)空间准入的可操作性原则(4)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

10、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

(1)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

(2)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3)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4)合理用水

(5)水土保持

(6)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第十二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1)农业自然条件分析:1)光照(太阳辐射、热量)2)土地3)水分

(2)农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1)农业劳动力条件2)农业技术装备3)农业生产技术4)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

(3)农业原有基础:

1)分析农业发展规模、水平与发展速度,生产总投入和产出

2)分析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布局态势与土地综合利用状况

3)分析研究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集中种植与分散种植等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4)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与农业资源开发程度变化

5)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

4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

2)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4)有利于利用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吸引金融资本向农业产业流动

5)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实行农业产业化解决了小规模经营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矛盾

5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要有相对的资源优势

2)主导产品要有较高的商品率

3)要有系列的开发项目

4)有运作灵活的产业化组织载体

5)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15加工制造业发展布局的趋势。

全球集中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21高新技术产业区区位选择的因素。

1)智力密集程度

2)开发性技术条件

3)信息资源条件

4)基础设施条件

5)生产和生活环境

24传统商业与服务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商业与服务业生产仅创造价值,不创造产品

商业与服务业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产业

商业与服务业通过中心地发挥功能

商业与服务业综合性强,互动协作紧密

29现代商业布局的趋势是什么?

1)现代化服务业是现代化城市的基本职能

2)现代服务业是体现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

3)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撑产业

4)借助现代服务公司活动,扩大城市影响力和控制力

42简述闲暇产业的主要特征。

发展极为迅速

新的行业不断出现

高新技术渗透日趋明显

就业岗位不断扩张

43简述作为影响旅游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旅游者的影响。

①旅游客源产生的动力

内动力——旅游者动机:精神动机,健康动机,心情动机,其他动机

外动力——旅游对象的空间相互作用:各地的人文景观和民族文化也是因地而异,这种差别和差异与人们日常生活区内的景观、环境往往形成一种梯度差,其变化越大,差异越突出,其梯度差也越大,对人们旅游的吸引力也越强。

中间条件——距离(时间距离)、费用和旅途条件

②旅游者的数量:旅游者的数量——旅游对象吸引半径和半径区域内人口密度有关。旅游对象的吸

引半径取决于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条件。在一定吸引半径内,人口密度越大而产生旅游者的数量越多,相反则较少。

③旅游者旅游对象的偏爱:年龄职业文化素质

45简述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1)文化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2)文化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后,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提到议事日

程。

3)文化产业具有产业的关联性,能带动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发展,其乘数效应明显,对第三产

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4)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

第13章城镇体系规划

3、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

(一)以区域为整体,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明确城镇职能分工,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调控和引导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大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二)协调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5、简述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区位条件与区域内外联系

(1)区位条件分析(2)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3)区域内外联系分析

(4)区位分析评价:区域分析评价图

(二)自然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2)水资源(3)矿产和森林资源(4)旅游资源(5)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分析评价(三)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点分析

(1)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分析

1)划分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

2)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3)在历史演变的分析中,要重视历史遗存,保留和挖掘城镇特色

(2)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分析

1)城镇体系的现状情况

2)城镇体系结构的特色

3)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基础

(1)人口和劳动力分析(2)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分析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交通、供水、排污、供电、电信、燃气、供热、防灾设施(4)教育和科技情况分析

(五)生态环境状况

(1)区域生态环境分析(2)城镇环境保护情况分析

(六)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1)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权重(2)选择综合评价模型

(3)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4)编绘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图

8、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内容: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条件;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确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可划分城市经济区;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①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②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③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④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⑤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⑥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

⑦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2)根据发展需要,城镇体系规划需补充的内容

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10、我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主要类型。

①特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②多中心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③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④行政一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12、简述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①依托中心城市②确定适宜的经济腹地范围③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④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⑤城市经济区的规划与组织

16、简述按行政区域的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

(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战略层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和操作层面的重点区域及专项规划两个层面组成。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核心内容: 1)制定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3)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

的发展

(3)(地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4)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7、简述我国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

(1)城市群规划

城市群规划的重点是:

①制定发展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城镇化发展道路、空间格局,各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规模;

②控制区域内各项用地的开发建设,协调各地的规划及建设行为;

③以一定标准及指标体系来规范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④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法律措施来保障各项规划内容的贯彻实施。

(2)都市圈规划

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大的中心城市以及周边与中心城市有比较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具有发展成为经济综合体趋势的许多城镇、工矿区和乡村组成的圈层结构地域。

都市圈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城镇群体的发展优势,协调区域发展,特别是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区域空间整合、管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也是主要内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区域规划复习总结

基本概念: 区域规划: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 。 自然增长率: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反映了区域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人口自然增减状况。)人口承载力:指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 增长极: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 GDP: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发动型工业:最新科技成果、最高技术装备、产品市场好的工业。 乘数效应:某一产业的单位资本投入能带来倍增的产出效益的现象。一般来说,乘数效应的产生来源 劳动地域分工: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 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其核心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创新(熊彼特):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的活 2.新的产品; 3.新的原材料; 4.新的市场; 5.新的组织。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服务紧密结合,以当代科技和新兴技术生产出高新产品的部门。 贫困循环(纳克斯):区域发展不平衡具有超稳定性。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 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起作用。 环境功能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性功能区。 二、基本原理(选5题) 1、区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类型包括哪些(均质、枢纽)?P10-11 1)属性:不可重复性、可度量性、系统性、客观性 2)类型:均质区、结节区 (1)均质区:区域内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 (2)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2、罗斯托的经济成长“六阶段” 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有哪些?P56 1)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罗斯托理论的核心是“起飞”,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主导产业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哪个阶段的主要因素;较高的资本积累率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3、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是怎样的?区域主导产业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怎样? 1)(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所产生的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差异。) 若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有三个发展阶段,每阶段又可分为两类: 第一阶段,A占首位,包括:①A>C>B②A>B>C ; 第二阶段,B占首位,包括:①B>A>C②B>C>A ; 第三阶段,C占首位,包括:①C>A>B②C>B>A 。 2)①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带动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②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高度化。

自考《工作分析》考试重点与答案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 办公室主任是( A ) 、 A.职位 B.职责 C.职务 D.职业 2、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D )涉及围最广、最全面 A.工作描述 B.工作说明书 C.资格说明书 D.职务说明书 3 、工作活动中不能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 ) A.要素 B.任务 C.职责 D.职位 4 、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要求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称为( C ) A.职系

B.职门 C.职级 D.职等

5、(D )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A. 岗位设计 B. 薪酬设计 C. 培训考核 D. 工作分析 6 、在工作分析中,工作隶属关系的描述应属于( C )中 A. 工作名称 B. 工作概要 C. 工作识别 D. 工作环境 7 、工作分析作为一种活动,主体是工作分析者,对象是工作,对象不包括(D ) A. 组织体系 B. 工作责任 C. 工作技能 D. 工作心理 8 、如果是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环节调查入手进行的工作分析活动,属于 ( B )的工作分析类型。 A. 岗位导向型 B. 过程导向型 C. 单一目的型

D. 多重目的型 9 、工作分析中的计划环节,不包括( A ): A. 做好时间安排与制定分析标准 B. 确定工作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围

C. 界定所要分析的信息的容与方式,预算时间费用 D. 组建工作小组,分配任务 10 、工作分析中的设计环节,不包括( B ): A. 选择分析方法和人员 B. 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 C. 选择相关背景信息 D. 选择代表性工作进行分析 11 、在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与运用指导的五个环节中,信息分析之前必须进行工作信息审查,审查的重点为( C ) A. 组织架构和业务设置 B. 综合归纳与分类 C. 工作的性质与工作的功能 D. 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 12 、( A )主要是对工作环境、工作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等相关资料的全面 记录与说明。 A. 工作描述 B. 工作说明书 C. 资格说明书 D. 职务说明书

环境规划报告

杨凌区大寨乡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人类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不断地寻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近几年来农业模式的发展也备受广大公众的关注,而向来走在全国农业科技前沿的杨凌示范区不断地的在农业方面进行着改革创新,以生态旅游—环境友好为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小组调查了杨陵区的大寨乡,了解大寨乡农业发展模式和环境情况。 通过调查杨陵区大寨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了解当前杨陵区大寨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并对示范园区的发展对当地环境状况的改善情况进行调查,看还存在什么不足的地方,找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模式种新型科技手段对环境的利弊。了解当地政府对整个大寨乡生态环境规划的态度和民众的意愿,评价大寨乡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影响,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或者替代方案,总结经验,为我们以后学习和做环境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我们的专业素养,以减轻我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设美好家园。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杨凌区大寨乡 2.资料收集方法:政府及相关企业、单位提供资料,小组成员走访询问资料,文献查阅法,调查问卷资料成为第一手资料;从第一手资料整理成为第二手资料,依据这些,小组成员讨论,完成各自调查报告。 3.调查方法:政府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园区相关人员的讲解 三、调查内容 1.乡镇规模: (1)地理状况:地理位置,降雨量,气温状况,大气状况等; (2)人口情况: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密度等; (3)农业情况:耕地数量,耕地类型及分布,农林副牧渔比例等; (4)现代农业规划格局:园区布局、物流管理

2.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包括农药稳定性、用量、品制、方式、喷洒时间、有效时间等) 3.化肥使用情况调查(品种、数量、使用方式、时间) 4.农机使用情况调查(行驶范围、路线、使用时间、燃油类型等) 5.农业废弃物调查(生物粪便、秸秆、油渣、塑料、薄膜) 6.农业用水状况调查 7. 大寨乡农民对大寨乡现在的环境评价 四、调查结果 1、乡镇规模 (1)地理状况 杨凌区大寨乡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如下图所示),总面积为12.8km2,耕地面积达15868亩。其降雨量、气温分布状况、大气状况与西安类似,均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500—750mm,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有时相差达590mm。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多东北风,年均风速1.8m/s。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是地球表面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大小不一,界线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多级性、层次性等。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反映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的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入手,对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但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4.适度人口:p93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因此,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人口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适度人口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变化。 5.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也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 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p115 技术进步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得区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三)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样化: 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出现,使原有的产品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会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7.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8.生态环境补偿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5.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19.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0.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21.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教育的社会成本 22.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

工作分析期末复习要点

工作分析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要求。 业绩标准:是指与职位的工作职责相对应的对职责完成的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 职能部门化:是根据企业活动的相似性来设立管理部门。 产品部门化:是根据产品来设立管理部门、划分管理单位,把同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几种在相同的部门进行。 区域部门化:是根据地理因素来设立管理部门,把不同地区的经营业务和职责划分给不同的部门经理。 问卷法:采用问卷来获取工作分析中的信息,以实现工作分析的目的。 面谈法:又称访谈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者就某一个职务或职位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主管、专家等人对工作意见和看法。 关键事件法:是一种由工作分析专家、管理者或者工作人员在大量收集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其中关键事件以及具体分析其岗位特征、要求的方法。 工作评价:是指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 工作设计:是组织形成和发展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工作分析结果运用的重要内容。包括:工作岗位的设置,工作再设计。 工作轮换:工作轮换是让员工从执行一项任务转向执行另一项任务,从而克服工作的单调感,并提升员工的综合工作技能。 工作丰富化:指在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上作具体改变,使得员工对计划、组织、控制及个体评价承担更多的责任。 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范围的扩大或工作多样性,从而给员工增加了工作种类和工作强度。工作扩大化使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 二、简答 1.工作分析主体及其各自作用 工作分析小组:工作分析小组,或称专家组,为整个工作分析提供指导、规划,设计工作分析的程序、步骤,安排工作分析的时间,提供工作分析所需要的各种表格、范例等。工作分析小组扮演的是一个指导者和培训师的角色。 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即工作任职者的直接主管。工作任职者的直接主管是工作分析能够正常、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工作任职者的直接主管对工作分析的支持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作分析的进程的结果。 工作任职者: 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因为工作任职者对其所从事的岗位是最了解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员工只有认真对待工作分析这项工作,在工作分析小组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最后形成具有真正指导作用的工作分析文件。 2.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第一章导论 任务:指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活动。职务。指对职工民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责任:指份内应做的事,亦即职工在职务规定的范围内应尽责尽职、保质保量地进行劳作,完成任务。 定编: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出发,合理确定企业组织机构的结构、形式和规模,以及人员配置数额。 定员:是在定编基础上,严格按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系统:就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处于一定环境条件中,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单/多 1、岗位确定的对象是企业中需要由人来承担的劳动岗位。 2、工作研究。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总称。工作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由美国的工程师泰勒,以及吉尔布雷斯夫妇首创。 3、方法研究是时间研究的前提、而时间研究又是衡量、评价方法研究成果是否经济合理的依据。 4、美国的工程师泰勒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5、岗位研究是劳动人事管理的基础 6、美国著名行政学教授怀特认为,当今人事管理建立在两大柱石上,一是选贤任能,二是职位分类。 一、岗位确定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一个系统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2、能级原则 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它在组织中的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大小、任务轻重等因素决定的(多选) 3、标准化原则 岗位研究的标准化表现为岗位分析、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因素、指标的标准化、岗位研究各项成果——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标准化。 4、优化原则 而岗位设置的决策应体现优化原则,即以最低数量岗位设置,谋求总体的高效率化,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二、岗位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的方法 2、数量分析的方法 3、心理学的方法(又分为: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 三、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评价、分级之间联系与区别: 工作研究主要是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操作方法和工程程序,最后确定出标准时间和劳动定额; 工作分析着重研究的是工作任务的内容、项目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员承担本工作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工作研究是一种工作定向、定量的分析。工作分析是一种对工作全面、详尽、规范人的描述。 第二章工作岗位调查 单/多 1、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有关的信 息的过程。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的职能是(A)。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B.城市性质 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 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 2.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最具硬性的依据是(B)。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 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3.城市形态是指(C)。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 B.组团状城市 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 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 4.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C)。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农业和商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化的是(C)。 A.城市覆盖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 B.城市数量越来越多 C.城市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 D.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6.《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主要是中国古代对(C)城市布局的规定。 A.边关城市 B.府城 C.王城 D.县城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唐长安城的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市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市的正中,应为宫城 D.明清皇室建筑日、月、天、地坛位于北京城外 8.促进城乡规划学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工业发展

B.居住环境恶化 C.汽车交通的出现 D.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9.“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是城市规划中(B)的体现。 A.政府大力宣传城市规划的作用 B.公众参与 C.综合规划 D.系统思想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C)。 A.主要法 B.主干法 C.基本法 D.行政法 1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A)几个层面组成。 A.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D.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2.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 A.促使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B.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工作分析 期末考试重点

工作分析试题预测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的含义: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2.工作分析的类型:⑴按客体分布的范围——广义的工作分析、狭义的工作分析⑵按工作分析的目的——单一目的、多重目的⑶按工作分析切入点——岗位导向性、人员导向性、过程导向性。 3.工作分析的流程: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4.工作分析的常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信息的来源、职位信息、工作描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6.工作分析的七要素(6W1H):①什么职位②谁来做③如何做④为何做⑤何时做 ⑥为谁做⑦在哪里做 7.工作分析的原则:⑴是分析而不是罗列⑵针对的是工作而不是人⑶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⑷事实而不是判断 8.工作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有哪些:⑴工作活动⑵工作中的人的活动⑶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⑷与工作有关的有幸和无形的因素⑸工作绩效⑹工作背景⑺工作对人的要求 9.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业生涯、职系、职务、职门、职级、职等。 10.工作分析的作用:⑴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⑵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需要⑶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⑷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⑸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标准化。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11.工作分析的结果:⑴工作描述⑵工作说明书⑶资格说明书⑷职务说明书 12.工作描述的内容:①工作名称、职称、工资登记以及直接主管等信息。②工作行为、程序及规范。③工作目的与责任。④工作的人际环境⑤工作的物理环境⑥担任该项工作可以获取的资源。 13.工作描述的作用:⑴作为开发其他工作分析的结果形式的基础⑵作为可直接利用的原始材料⑶作为工作研究的依据 14.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又称职位描述、岗位说明等,用来描述一个职位的最重要的特征。它仅描述职位本身,而与从事或即将从事此工作的人员无关 15.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职位标识、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其他信息。 16.谁来完成工作说明书:被分析岗位的直接主管、岗位分析专员、总经理。 17.资格说明书:资格说明书有称工作规范,是工作分析结果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主要说明任职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条件及相关素质,规定了从事该工作员工的一般条件,如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它规定的是可以从事该工作以及在该工作的上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员工的最低标准和必要条件。 18.资格说明书的主要表达方法:计分法、文字表法、表格法。 19.职务说明书:工作描述再生形式中最为完整的一种。包括了工作说明书和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甚至更多的内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生态环境规 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 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3、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能够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区域性;时序性;可变性;可调控性;客观性) 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6、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7、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8、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干什么用)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9、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0、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1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1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 13、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14、噪声: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害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15、噪声污染: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16、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17、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课后习题.doc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工作分析的概念: —种活动或者过程,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搜集、比较、综合有关的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工作分析的流程 设计计划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位和职务) 要素:最小单位 任务:要素的集合 职责:任务的集合, 职位:工作的描述 职务:职责和职位的表述 职业: 职业生涯: 职系: 职组: 职门: 职级: 职等: 工作分析的性质和作用 Is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2、是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得需要 3、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 4、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 5、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人员招聘、薪酬管理以及人员培训、定员、定额、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6、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工作分析结果表述的四种形式: 1)工作描述: 内容:工作识别【内容:名称、工作地隶属关系、职业代码、职位等级、分析人名/单位、分析时间】工作概要、工作手段、工作材料、技术和方法、任务行为、环境、补充信息等。 2)工作说明书 3)资格说明书 4)职位说明书 四种工作分析结果的关系 工作描述是最原始、最直接、最基础的形式,其他三种形式都是在工作描述的基础上再生出来的和开发出来

的。

工作描述:最直接、最基础 工作说明书:事为中心,具体岗位、人员 资格说明书:任职资格条件 职务说明书:最全面、相对复杂 【课后习题】 -)填空 1、从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三种类型。 2、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 3、 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 5、一般而言,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 分析的。 6、 几乎所有的工作描述格式都包括(工作识别)和(工作概要)。 7、 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工作名称分析)、(工作内容分析)、(工作环境分析)、 (工作条件分析)、(工作过程分析)。 8、 工作分析的思想与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二)单项选择 1、 办公室主任是()。A A 职位 B 职责 C 职务 D 职业 2、 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涉及范围最广、最全面。D A ?工作描述 B ?工作说明书 C ?职责 D ?职位 3、 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是()。A A ?要素 B 任务 G 职责 D 职位 4、 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要求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称为()。D A 职系 B ?职门 G 职级 D 职等 5、 ()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科学化的基础。D A ?岗位设计 B ?薪酬设计 C ?培训考核 D ?工作分析 6、 在工作分析中,关于隶属关系的描述应置于()中。C A ?工作名称 B ?工作概要 C ?工作识别 D ?工作环境 7、 将工程师的效率目标和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结合起来,应用于工作分析的是()。A A 、泰勒 B 、汤普森 C 、芒斯特伯格 D 、吉尔布雷思夫妇 三)多项选择 1、 下面关于工作分析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BCD ) A 、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 B 、 工作分析就是分析工作的过程,并对工作过程提出建议和指导 C 、 工作分析有助于量化管理 D 、 工作分析有助于人员评测、工作评价、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与设计指导、薪酬管理及人 员培训的科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 2、 下面关于工作描述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CD ) A 、 工作描述就是对工作自身结构概要的描述 B 、 工作描述就是工作说明书 C 、 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的直接结果形式 (结果表述)、(运用指导)五个环节。 (职务说明书)等。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 (工作描述)是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形式。 (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

环境规划复习总结

第一章 1.环境规划:是一种为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的盲目和主观随意性所采取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该定义指出了环境管理的实质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主要应该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政府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管理、全球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内涵,主要手段有:①行政手段②法律手段③经济手段④技术手段 4.环境规划与管理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是又存在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体系。两者的相关相容性和差异性(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1.管理的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为管理的一般职能)表明,管理之所以必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的社会化所决定的。(社会劳动过程,分工,协作) 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为管理的特殊职能)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性质紧密相关的。(价值增值过程,指挥劳动,监督劳动)2.管理的职能的核心: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计划职能: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包括确定组织的目标,制订方案实现这些目标。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②组织职能:组织就是把组织的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有效执行。③控制职能: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一 种管理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按原 定计划及时纠正偏差,保证组织 目标的实现。没有控制就没有管 理。 3.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 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是指 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的污染 物质的最大数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 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 活动的能力阈值。环境承载力是 环境系统功能的外在表现,环境 承载力可划分为:①环境能够容 纳污染物的量;②环境持续支撑 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能力;③环 境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5.反馈控制:所谓信息反馈控制 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 和将来。 6.前馈控制:不断利用最新的信 息进行预测,把所期望的结果同 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采取措施 是投入和实施活动与期望的结 果相吻合。 第四章 线性规划:就是求一个线性函数 在满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 方程在变量为非负条件下的极 值问题的总称。 适用范围:①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使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②如何 统筹安排以便消耗最少的资源 或排放最少的污染物 非线性规划:就是求一个n元实 函数在一组等式或不等式的约 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且和约束 条件至少有一个是未知量的非 线性函数的总称。 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至少有一 个是未知量的非线性函数 动态规划:是一种在数学、计算 机科学和经济学中使用的,通过 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 问题的方式求解复杂问题的方 法。 适用范围:动态规划主要用于求 解以时间划分阶段的动态过程 的优化问题,但是一些与时间无 关的静态规划(如、),只要人为 地引进时间因素,把它视为多阶 段决策过程,也可以用动态规划 方法方便地求解。 第五章 1.环境统计:是用数字反映并计 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 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环境审计:是对特定项目的环 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 理、生产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与 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 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 方法:审计检查法、审计调查法、 审计分析法、账户分析法、账龄 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经济 活动分析法、经济技术分析法、 数学分析法、抽样审计法等。 3. 环境审计的内容:①符合性审 计,主要为环境保护法规的符合 性审计,对企业有关环境的现状 及管理当局所做的努力进行详 细的、特定区域的评价②环境保 护管理系统审计,确定环境管理 系统是否运作良好,是否能处理 当前或未来的环境风险③过度 审计,企业在购买和转让不动产 时需要,评价与不动产的获取和 剥离有关的风险④关于有害物 质的处理、存放及清理的审计, 评价危险原料的处理、存放及清 理会产生的全部负债,对周边环 境造成污染及威胁人类健康带 来的诉讼、赔偿和罚款导致环境 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降⑤污染预防审计,确定减少 废物的机会,通过对企业可能发 生污染情况的审计预测结果采 取一系列的措施⑥环境效益审 计,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并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兼顾企业的 长远发展⑦产品审计,确定产品 是否与环境政策的要求相符合, 企业可以看出自己的产品与环 境政策要求的差距而进行改进。 第六章 1.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①规划 的编制ⅰ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 编制ⅱ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② 规划的申报与审批ⅰ规划初级 申报和审核ⅱ终级申报与审批 ⅲ环境规划文本,技术档案文 本、环境规划文本、环境规划报 审文本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质量 指标(大气、水环境、噪声)、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 物宏观总量控制、水污染物宏观 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 制、乡镇环境保护规划)、环境 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水域环境保护、重点污染源治 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