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辅导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辅导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辅导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辅导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辅导题

名词解释与问答,加黑题目为复习重点,未加黑部分也要复习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填空

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____________始,有陆机的____________、刘勰的___________、锺嵘的____________等,再加上萧统的

____________、徐陵的____________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____________。

5、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造成了____________与庶族的对立;____________的大量出现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如三曹、三张、二陆、两潘、谢氏、萧氏等。

6、晋宋之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_____________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声律上,与谢朓、王融共同创

立了_____________,成为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的一种重要形式。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

__________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曹操《短歌行》、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

2、正始之音

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______,“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七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__________写时事。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如《蒿里行》中写“白骨露于野,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曹植的创作以________________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代表作是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________________。曹植的诗确如锺嵘《诗品》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建安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________________,一是表现个人抱负和遭遇的________________三首。

6、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三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____________。

7、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阮籍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________________的先河。

问答

1、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2、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即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3、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4、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一般了解)

5、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一般了解)

第二章两晋诗坛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左思《咏史八首》其二(郁郁涧底松)

名词解释

1、太康诗风

2、玄言诗

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锺嵘《诗品·序》称西晋诗坛的代表人物是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分别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追求______________的进步,表现出___________的诗风。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____________》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________________》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三首。

4、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八首,其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____________的新路。锺嵘《诗品》置左思于上品,评其诗曰:“_______________”

5、刘琨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郭璞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十四首。

6、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________________,这种尝试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将要兴起。

问答

1、太康诗风的特色。(即名词解释“太康诗风”)

2、左思《咏史》八首的主要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3、郭璞《游仙诗》的特色。

第三章陶渊明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饮酒二十首》其五(结庐在人境)

填空

1、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________________占据着。

1、陶渊明,又名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谥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2 、陶渊明的作品,诗歌可分为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___________一篇而已。”

3、____________是陶渊明的人声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_________,朴素中见________。苏轼概括为“_______、________”。

4、关于陶诗的艺术渊源,锺嵘《诗品》曰:“其源出于___________,又协____________风力。”

问答

1、试述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填空

1、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___________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__________,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2、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___________》里。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3、现存南朝民歌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__________。大量运用___________,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4、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

5、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______________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_____________》。

问答

1、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一般了解)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谢灵运《登池上楼》(重点掌握诗中名句)、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泻水置平地)其六(对案不能食)

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___________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林壑敛暝色,___________”(《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登池上楼》)等。

3、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十八首。

4、元嘉三大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

1、简述南朝初期山水诗产生的原因。(一般了解)

2、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3、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4、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名词解释

1、永明体

2、宫体诗

填空

1、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___________,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___________,梁诗人_____________和陈诗人____________等。

2、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__________,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__________,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3、锺嵘《诗品》以__________________概括沈约诗歌的风格。

4、齐梁时期,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对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影响更深刻。主要有三大文学集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竟陵王萧子良集团中,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等八人并称为__________;萧纲文学集团中,俆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的创作并称为______________。

问答

1、谈谈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榆关断音信)

名词解释

徐庾体

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________,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___________和有“邢魏”之称的___________,三人并称为“北地三才”。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___________,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________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_____________。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___________,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__________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___________》27首。

问答

1、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___________甚具异彩,饶有____________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________。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_________》、王粲的《________》、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_________》,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_________》,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_____________》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________》。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______________》、吴均的《_____________》和陶弘景的《___________》。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___________》和杨衒之的《___________》。

1、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论述。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填空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__。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

《____________》。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___________》。

3、《世说新语》共分____________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____________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__________。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把《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和影响。(一般了解)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最低背诵篇目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熟读)

名词解释

1、贞观诗风

2、上官体

3、初唐四杰

填空

1、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是______________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

2、隋初,____________的《上隋高帝革文华书》,反对文华藻饰,提倡复古。

3、“文章四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沈、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同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________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___________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____________三十八首。陈子昂在__________一文中,第一次把汉魏风骨与_______联系起来。

5、张若虚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刘希夷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他们创造了兴象玲珑的诗歌意境。

问答

1、谈谈沈、宋对律诗定型的贡献。(一般了解)

2、简要谈谈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重点掌握始诗中名句)《终南山》(太乙近天都)、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高适《燕歌行》(熟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填空

1、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__________之美。这些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咏等。

2、开元、天宝年间,王昌龄诗名极甚,有“________”之称。王昌龄七言绝句成就最高,与_________并称为“七绝圣手”。就题材而言,他最擅长边塞诗与闺怨诗,前者如_________七首,后者如___________五首。

3、崔颢的《____________》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问答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了什么样的诗境?

2、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

3、高适诗歌的特色。(一般了解)

4、岑参诗歌的特色。

第三章李白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简答

1、李白的思想、人格有哪些特点?(一般了解)

2、谈谈李白乐府歌行的特色。

3、李白诗歌艺术个性述论。

第四章杜甫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月夜》(今夜鄜州月)、《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名词解释

1、《箧中集》

2、沉郁顿挫

问答

1、杜甫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2、杜甫律诗成就述论。

3、杜诗的地位与影响述论。(一般了解)

4、杜诗的艺术风格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第五章大历诗风

名词解释

1、大历诗风

2、大历十才子

填空

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

“____________”诗人,作品多为__________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____________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____________。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

___________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

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__________的冲和平淡,成为__________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___________”。

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____________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_______________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顾况的诗,常常__________,有怪奇的想象和比喻。李益的_________写得极好,尤其是七绝,常常是壮烈、慷慨之中带一点伤感和悲凉。

问答

1、从词语色彩与意象类型两个方面,简要谈谈大历诗歌的特色。(一般了解)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名词解释:

1、韩孟诗派

2、郊寒岛瘦

填空

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___。

2、“不平则鸣”说见于韩愈的《______________》。

3、韩愈以世俗、丑陋之事之景入诗,写落齿,写鼾睡,写恐怖,写血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_____________的诗作。他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如他的《____________》等便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

问答

1、谈谈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即名词解释“韩孟诗派”)

2、韩愈的以文为诗表现在哪些方面?

3、谈谈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和怪奇特征。

4、比较论述刘禹锡、柳宗元的诗风。(一般了解)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最低限度背诵篇目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白居易《长恨歌》(熟读)

名词解释

1、元白诗派

2、张王乐府

3、元和体

填空

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___________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_____________”诗和汉魏____________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_____________的创作。

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

________的启迪。__________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______________”,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_________在《__________》一文中提出来的。

4、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类。其中,《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属于____________,《琵琶行》、《长恨歌》属于____________。

问答

1、简述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

2、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

3、简述《长恨歌》的艺术成就。(一般了解)

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填空

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_____________-,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______而_______,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2、在韩柳以前,初唐的_________,盛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

6、晚唐讽刺小品是在晚唐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产生的,鲁迅称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其主要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问答

1、简述韩柳的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理论。(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内容。)

2、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有众多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

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名词解释

1、唐传奇

填空

1、我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的出现。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2真题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画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 A.豪犷雄放 B.平淡瘦劲 C.生新瘦硬 D.沉博绝丽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 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C.雍容典雅 D. 纵横博辩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A.清丽典雅 B.思深辞丽 C.豪放旷达 D.清空婉约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 A. 清丽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骚雅 D.浓艳密丽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以诗言事 B.以诗喻理 C.诗风豪放 D. 诗风典丽 7.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A.白朴 B.乔吉 C.康进之 D.纪君祥 8.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 A. 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

C. 提倡神仙道化思想 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9.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 A. 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 C.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 10. 赵孟颊《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 A. 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 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 C. 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 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 11.元代后期诗文创作的两大中心是 A. 江西和婺州 B.婺州和吴中 C. 大都和平阳 D.平阳和泽州 12.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 A.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B.《黑旋风仗义疏财》 C. 《赵太租龙虎风云会》 D.《雌木兰替父从军》 13. 南戏觌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 A. 杂剧 B.明清中长篇小说 C. 散曲 D.明清中长篇戏剧 14.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 A.《紫箫记》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牡丹亭》 15.“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 醇深典正,浑穆雍容 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C. 平易自然,纡徐和缓 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16. 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 A.袁宏道 B. 李贽 C. 归有光 D.张岱 17. 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 A. 《诚斋乐府》 B.《沜东乐府》 C. 《秋碧乐府》 D.《碧山乐府》 18.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闲适 B.雄直 C.绮丽 D.险怪 19.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 A.诗歌 B.古文 C.小说 D.戏曲 21.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 A. 张惠言 B.恽敬 C.侯方域 D.汪中 2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 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科助学综合测验 单元测验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在靖康之难中,汴京沦陷,北宋灭亡,南宋的爱国人士慷慨悲歌,一时间爱国词人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 A.黄庭坚 B.王安石 C.杨万里 D.辛弃疾 【正确答案】D 2.南宋诗坛自()起,就形成了江西体与晚唐体并存的局面,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也兼具这两种特征。 A.杨万里 B.叶适 C.贾岛 D.姚合 【正确答案】A 3.张孝祥,字安国,号()。 A.芦川居士 B.于湖居士 C.龙川 D.龙洲道人 【正确答案】B 4.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诗人是()。 A.杨亿 B.晏殊 C.林逋 D.王禹偁 【正确答案】C 5.“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诗风的主要代表。 A.南宋前期 B.北宋初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后期 【正确答案】C 6.下列作品中属于刘过的是()。 A.《龙洲词》 B.《龙川词》 C.《芦川词》 D.《淮海词》 【正确答案】A 7.“中兴四大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的是()。 A.陆游 B.杨万里

C.朱熹 D.范成大 【正确答案】D 8.()的诗风活泼自然,他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时人争效之,号“诚斋体”。 A.欧阳修 B.吕祖谦 C.杨万里 D.范成大 【正确答案】C 9.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具特色的是()。 A.英雄词 B.咏春词 C.艳情词 D.农村词 【正确答案】A 10.辛弃疾的词达到了词体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备受称道的()。 A.易安体 B.樵歌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正确答案】C 11.北宋时期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是()。 A.晏殊 B.周邦彦 C.欧阳修 D.柳永 【正确答案】D 12.下列诗歌作品属于王令的是()。 A.《假山》 B.《夏意》 C.《江上》 D.《庐山高》 【正确答案】A 13.陆游早年诗歌创作的特点是()。 A.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 B.务豪放悲壮 C.沈雄雅健 D.清淡秀逸 【正确答案】A 14.王安石,字介甫,号()。 A.醉翁 B.半山 C.老泉 D.山谷道人 【正确答案】B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 绪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着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 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B.讲究修辞 C.讲求妙悟D.讲求兴趣 2.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是 A.古淡瘦硬B.豪犷雄放 C.沉博绝丽D.生新拗折 3.文风受战国纵横家影响的宋代散文家是 A.王安石B.苏洵 C.苏轼D.曾巩 4.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D.以论为词 5.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是 A.苦硬瘦劲B.生新瘦硬 C.清奇僻苦D.清新自然 6.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D.“如七宝楼台” 7.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B.清新拔俗 C.豪放悲壮D.清淡秀逸 8.刘克庄所属的文学群体是 A.江西诗派B.中兴四大诗人 C.江湖诗派D.永嘉四灵 9.辽代懿德皇后萧观音的应制诗是 A.《海上诗》B.《伏虎林》 C.《猎雪骑》D.《人月圆》 10.关汉卿的着名杂剧《救风尘》属于 A.公案剧B.妇女生活剧 C.历史剧D.神仙道化剧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现存早期的南戏剧本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 A.先驱者B.响应者C.过渡者D.集大成者[ A] 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 A.白体B.晚唐体C.西昆体D.荆公体[C ]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 A.叙事抒怀B.描景写意C.用事用典D.议论说理[D ]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 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 A] 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儿女柔情B.羁旅行役C.家国兴亡D.田园风光[ A]

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 A.清空词B.骚雅词C.俚俗词D.豪放词[ C]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 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 D] 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C ]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A.商人妇B.村姑C.妓女D.贵族小姐[ C] 11.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A.反讽手法B.象征手法 C.情景交融手法D.夸张手法[ A] 12.杨维桢诗世称 A.台阁体B.香奁体C.宫体D.铁崖体[D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 文学家族: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加之两汉时期,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没有门路。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文化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如:“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

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如干宝《搜神记》等。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独立的艺术门类。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第三,对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 3、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 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4、“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是___《蒿里行》__中的名句。 5、.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_。 6、“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中有大量记载。 7、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西洲曲》______。 8、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 _不为五斗米折腰__。 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志人小说___两大类。 1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 三、简答

古代文学史二单选(真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201704】 1、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2、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国朝文派” 3、元代石军宝的著名杂剧是:《秋胡戏妻》 (尚仲贤《柳毅传书》、康进之《逵负荆》、纪君祥《氏孤儿》) 4、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5、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是:“酿诗如酿蜜” (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清深雅洁) 6、维桢“铁崖体”倡导的是:古乐府 7、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南词叙录》 8、王世贞的传奇的代表作是:《鸣凤记》 9、竟陵派小品文的风格特点是:率真洒脱 10、清初诗人吴嘉纪的诗作多抒写:民生疾苦 11、桐城派古文家大樾的作品《章大家行略》,被鼐评为:真气淋漓(桐城派大樾的文论著作是:《论文偶记》) 12、清初以维崧为代表诗人的阳羡派推崇:轼、辛弃疾 13、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词集名是:《饮水词》 14、清代历史小说《隋唐演义》被鲁迅评为:“浮艳在肤,沉着不足” 15、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红楼梦》 16、近代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樊增祥 17、“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

18、近代词人王鹏运词作的特点是:沉郁悲凉,较为朗炼 【201610】 19、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以文为诗 20、与元斡诗风相近的词人是辛弃疾 21、元代后期杂剧创作的中心是: 22、戴表元文章的风格特点是:清深雅洁 23、《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与曲谱于一体,其作者是:朱权(201001) 24、汤显祖的《紫箫记》取材唐传奇:《霍小玉传》 25、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其文集名称是:《荆川先生文集》 26、梦阳是“前七子”的代表,他写得最好的诗歌形式是:七言歌行 27、清代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二位诗人是:翼与士栓 28、钱澄之后期诗歌的特点是:多闲适恬詹之趣 29、清初以侯方域、禧、汪琬为代表作家的散文被称为:文人之文 30、清代词人惠言的词集名是:《茗柯词》 31、清代历史小说《栲兀闲评》的主要容是:写忠贤的事迹 32、清代中期小说《绿野仙踪》属于:神怪小说 33、以侯方域和香君的爱情故事为容线索的是:《桃花扇》 34、近代汉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闿运(201001) (湖湘诗派) 35、道、成、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36、同光以后的词坛推崇词体,崇尚的是:词派 37、近代诗人顾春词作的特点是:细腻绵密、自然精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的终结 B、抒情小赋的开端 C、骈赋的开端 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2009年1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第5套(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与义诗被称为( C ) A.后山体(陈师道) B.山谷体(黄庭坚) C.简斋体 D.诚斋体(杨万里“活法”) 2.淮海词的特色是(A ) A.轻柔婉约 B.恬淡风趣 C.豪纵奔放 D.清丽俊俏 (《淮海集》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诗文别集) 3.下列词句中出自辛弃疾《清平乐》的是( B ) A.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鹧鸪天》) B.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C.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D.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4.“江西诗派”之名起于《江西诗社宗派图》,其作者是( A )

A.吕本中 B.黄庭坚 C.陈师道 D.陈与义 5.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词集是(B ) A.《芦川词》(宋张元干撰) B.《龙川词》 C.《竹山词》(宋末元初蒋捷词全集) D.《龙洲词》(刘过) 6.陆游著名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D ) A.《游山西村》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书愤》 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吴文英词主要的艺术特点是( D )114 A.浅近俚俗 B.以文为词 C.沉郁豪放 D.章法绵密 8.汪元量代表作《湖州歌》中的名句是( B )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刘克庄《戊辰即事》)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 9.下列诗句中属于辽代耶律洪基的诗作《题李俨黄菊赋》的是( B ) A.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萧观音《伏虎林应制》) B.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二)名词解释 1.白体: (1)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2)宋初一些作家,如王禹称等先后学习白居易平易晓畅的闲适唱和诗和关心民生疾苦的讽喻诗,由此而形成的诗风就叫“白体”。(3)其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2.西昆体: (1)这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2)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3)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指玉山。 3.晚唐体: (1)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的诗风的诗作。 (2)以清逸隐幽为旨趣,以锤炼字句为能事。 (3)代表作家林逋。 4.东坡体: (1)即指苏轼的诗在宋代的一种风格范式, (2)其诗各体兼备,风格多样。他的七绝清丽精美,七古雄健豪放。(3)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4)他的诗体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5.王荆公体: (1)这是王安石的诗歌风格特征。 (2)他在表现形式上尽力打破常规,语意求新,诗句求工。 (3)“廋劲刚健”是其显著特征。 6.半山诗: (1)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 (2)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3)主要体裁是绝句。 7.山谷体: (1)这是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特征。 (2)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就是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他作诗造语好奇尚硬,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峭拔。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 (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 (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10.诚斋体: (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11.易安体: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 (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 (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七)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 二、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就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就是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就是清代康熙年间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就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 、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就是 。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就是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就是 著的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 6.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三、简答 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与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四、论述 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 第二章 《水浒传》 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 二、填空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 2、宋元之际画家 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

回、 回、 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就是 ,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就是 。 三、简答 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 四、论述 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 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 3、台阁体 4、茶陵派 5、八股文 二、填空 1、“吴中四杰”就是指 、 、

最新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模拟试题及答案

1、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并提出“词穷而后工”的是:(A )。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B )。 3、宋代最早提倡继承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人,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的是:(A )。 4、论诗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的是: (D )。 5、曾以“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及“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等词句,被传为“三影郎中”的是:(C )。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 )。 7、下列剧本敷衍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的是:(A )。 8、下列剧本是演述春秋晋灵公时(赵盾)和(屠崖贾)两个家族的矛盾斗争,歌颂(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形象的是:(A )。 9、提出“童心说”的是:(B )。 10、婴宁是下面那部作品中的人物:(D )。 11、明太祖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是:(B )。 12、首先用魏良辅改进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戏,对昆腔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的是:(C )。 13、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 )。 1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的是:(A )。 15、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B )。 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A )。 [A] 欧阳修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苏洵 [A] 《曲品》 [B] 《录鬼簿》 [C] 《太和正音谱》 [D] 《南词叙录》 [A] 王禹偁 [B] 姚铉 [C] 苏舜钦 [D] 柳开 [A] 林逋 [B] 杨亿 [C] 姜夔 [D] 梅尧臣 [A] 晏殊 [B] 晏几道 [C] 张先 [D] 吴文英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王实甫 [A] 《汉宫秋》 [B] 《梧桐雨》 [C] 《墙头马上》 [D] 《望江亭》 [A] 《赵氏孤儿》 [B] 《单刀会》 [C] 《西蜀梦》 [D] 《鲁斋郎》 [A] 袁枚 [B] 李贽 [C] 袁宏道、 [D] 朱彝尊 [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隋唐演义》 [D] 《聊斋志异》、 [A] 刘基 [B] 宋濂 [C] 高启 [D] 李贽 [A] 《鸣凤记》 [B] 《宝剑记》 [C] 《浣纱记》 [D] 《红蕖记》 [A] 《桃花扇》 [B] 《长生殿》 [C] 《牡丹亭》 [D] 《清忠谱》 [A] 《金瓶梅》 [B] 《儒林外史》 [C] 《三国演义》、 [D] 《红楼梦》 [A] 《曲品》、 [B] 《曲律》、 [C] 《南词叙录》 [D] 《闲情偶寄》 [A] 柳永 [B] 李清照 [C] 苏轼 [D] 周邦彦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著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7.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8.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9.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0.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派。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墨守古法。这表明拟古之倡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诗派亦告式微。 11.湘乡派:桐城派中兴之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人称为湘乡派。 12.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13.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4.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5.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6.清雅词派: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格调、意境方面有新的开拓,格调高雅,词境疏朗开阔,以其“清空”、“骚雅”的风格特色,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此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此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他们的作词途径和特色虽各有不同,但追清趋雅却是共同的。17.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补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18.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