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测试(附答案)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测试(附答案)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测试(附答案)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测试(附答案)

全国课标卷2019届高三摸底测试(附答案)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李义天

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讲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总是借助“善”与“恶”的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讲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

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那就是“脆弱性论证”,它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

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毫无疑问,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

(2018年8月2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可以帮助建立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还能帮助建立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

B.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因为人们这样问之前,“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便已经在内心产生了。

C. 之所以叫“崇高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讲的是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

D. 之所以叫“脆弱性论证”,是因为这种论证方案讲的是缺少道德对个体、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生活将产生的恶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问题,再从两方面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时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 文章指出“讲道德”是人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然后列举两种侧重不同的典型方案论证。

C. 文章运用的是对比论证方法:“崇高性论证”正面进行论证,“脆弱性论证”反面进行论证。

D. 文章的论证层层推进,由论证“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逐步推进到论证“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德并不是同人类社会产生就与之俱来的东西,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经过反思和选择之后的产物。

B. 讲道德是在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使人不仅显著而且自豪。

C. 只有讲道德,人类个体才会完善,人类集体才会兴旺,人类生活才会繁荣,人类才会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

D. 如果缺少道德,人类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人类集体将会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也将退回到原始的“丛林时代”。

【答案】

1. B

2. D

3. B

【解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爆米花香

唐吉慧

我是在小学五年级初认识小刚的,他是同年级他班的同学,我们在一次学校踢毽子的比赛上结交成为朋友。那会儿很有意思,由于同学们家中的经济条件都普通,没有多少玩具,男生们一堆一堆在一起的娱乐竟然是踢毽子,比的不是谁踢得个数多,而是谁的花样多,如果谁出的花样没有人能踢上来,那么出花样的就算赢了。花样里有两套动作,剪、撑、魁、踩、驼,和拱、个、牵、蹦、腕,另有悬、吸、左右轮换等技巧,没有一定的训练和体能真踢不上来。小刚长得比同龄人个头高不少,也结实不少,力气大,看起来像个中学生了,但这没有影响他每次跃起灵活地完成各个动作,在学校,我和他水平相当,我们的搭档可以说未曾败过。

那天散了学,同学们约在学校的花园要比一比,结果又是我和小刚一路猛进,他得意地嚷嚷道要让他爸爸请大家吃爆米花。大伙儿以为是小刚的爸爸来接他,然后带我们去校门外卖爆米花的那里买,没想小刚领着我们到了摊位前,冲着正在忙碌的一男一女叫了爸爸和妈妈,接着向他的爸爸妈妈介绍我们每一个人,同时往我们手里塞爆米花。大家高兴坏了,一头叫着叔叔阿姨,一头把脸埋入又香又甜又酥的爆米花。没有人觉得卖爆米花是丢人的事情,反而羡慕小刚能把爆米花吃个够。

小刚的爸爸妈妈不定时在校门口摆摊,据说他们双双下岗了,平日没有临工可做的时候就来摆摊卖爆米花贴补生活。不过现在看来,靠小袋5角、大袋1元的爆米花能贴补得了多少呢?我们这些小馋虫零花钱有限,是从来舍不得买大袋的,自从这两位叔叔阿姨知道我们是小刚的同学后,我们去买时,阿姨总是乐呵呵地打开那5角一袋的小袋子,往里添加不少后再给我们。于是我们天天盼着他们能来,只要听到快放学时校门口“嘭”的一声巨响,心思便早早飞到那台黑乎乎的爆米花机旁了。

我一直认为小刚是有股侠气的,看多了佐罗、罗宾汉等侠盗电影的小不点们早已热血沸腾,巴不得个个是英雄,然而我发现他的形象更像,因为他嘴上比别人多生了一撮软软的胡子。那回放学我们刚出校门没多远,瞥见有位同学在学校边上的弄堂里,被人在脸上“拍”了一下,同学立马哭了。我们好奇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小刚认出打人的是外校一个叫皮虫的小混蛋,不由分说地冲上前去狠狠给了他一拳头,对方一个踉跄吓得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我们纷纷围上和小刚站成一排,小刚更胆大了,说:“你要敢再欺负我们同学我还打你!”皮虫怯怯地噢了一声仓皇而逃。不过小刚还是后怕了,怕人家报复,第二天开始他上学不离一根棒球棒,上课的时候藏在教室角落的拖把和扫帚里,放了学我们毽子军团的团友一起陪他回家。好在之后平安无事,一切如常。

意外的是,过了五年级暑假,小刚失了踪影,我们找不到他了。关于他的议论不少,有的说转学了,有的说上不起学了,这我不信,他总该来找我们一起踢毽子吧。过了好多年我才知道一些真相,那年暑假他学了电影里偷盗的镜头,半夜悄悄潜入一家工厂作案,被抓住送去少管所整整一年,出来后去新的学校了。这件事以后,他的爸爸妈妈也再没有在校门外卖爆米花。

小学六年级临近毕业,同学们开始互赠纪念品留念,我用一本小笔记本作纪念册,跟要好的同学每人要了一张照片贴在上面,小刚的也贴了,照片是小刚班上的同学从他们班级的花名册上撕下来给我的。我请英文老师在纪念册的第一页空白处写了几个字,因为英文老师是学校那么多年轻的女教师中最好看的……

(选自2017年6月1日《文汇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的开头详细地介绍踢毽的各种动作,目的在于突出“我”和小刚踢毽技艺的高超,表现“我”和小刚都像个中学生了。

B. 小说写小刚爸妈的下岗,写他们对小刚的同学的关爱,既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交代了小刚性格形成的家庭环境,

C. 小说后来写小刚因未能正确对待电影的影响而被送去少管所,实际上起着告诫全社会应当重视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作用。

D. 小说结尾写“我”把小刚的照片贴入纪念册,还请“最好看”的老师写字,表现了“我”对小刚的同情和怀念。

5. “我”为什么“一直认为小刚是有股侠气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6分)

6.探究小说以“爆米花香”为题的作用。(6分)

【答案】

4.A

5.①小刚带领同学们去爸妈卖爆米花那里送爆米花给大家吃,“往我们手里塞爆米花”,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爸妈,表现很大气;②敢于为被外校小混混欺侮的同学出气;③小刚嘴上比别人多生了一撮软软的胡子,他的样子比大家更像电影中的侠客佐罗。(注意题干是问“我”“为什么”。大意相近即可。)

6.①爆米花是小说主要人物小刚请大家吃的东西,以“爆米花香”为题可以暗示人物性格;②吃爆米花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以“爆米花香”为题扣住了这个情节;③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对具有侠气的小学生的赞美,以“爆米花香”为题有利于表现这种赞美的感情。

【解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材料一:

中央环保督察启动“回头看”: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做法

近日,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将启动,地方出现环保“一刀切”行为将被严肃问责。

同时,环境部强调,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请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协调被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抓好落实。

《意见》要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督察问责。

《意见》指出,督察进驻期间,被督察地方应按要求建立机制,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切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在整改工作中要制订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政策配套,注重统筹推进,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对于不同的问题,环境部要求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于工程施工、生活服务业、养殖业、地方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及企业、采砂采石采矿、城市管理等易出现环保“一刀切”的行业或领域,在边督边改时要认

真研究,统筹推进,分类施策。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得采取集中停工停产停业的整治措施;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但没有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对于没有合法手续,且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依法严肃整治,特别是“散乱污”企业,需要停产整治的,坚决停产整治。对于督察进驻期间群众环境信访问题,既要推进问题整改,也要注重政策引导,在整改工作中尽可能避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凤凰网2018年5月28日)

材料二:

环保“钦差”升级后这些地方撞到枪口上

根据安排,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共组建6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由朱之鑫、吴新雄、黄龙云、马中平、张宝顺、朱小丹等担任,副组长由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翟青、赵英民、刘华等担任,采取“一托一”或者“一托二”的方式,分别负责对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开展“回头看”督察进驻工作。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情况(人民网,2018年6月9日)材料二:

新一轮环保督察释放了什么信号?专访生态环境部政研中心主任吴舜泽经济观察报:如何理解环保与经济这“两本账”?

吴舜泽:按照中央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第二轮环保督察肯定会很大程度上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为不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账从根本上讲是不经济的、不可持续的。

中国和世界的实践证明,解决环境问题从来没有脱离经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态环保上,我们已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多还旧账、少欠甚至不欠新账,所谓“两本账”完全可以合并考虑,算大账、算长远账。要通过依法常态化严格监管,公平对待所有市场主体。严格监管各类排污企业,本质上不

会增加较长时期内的社会总成本,只是调整环境成本在时空上的利益分配格局和生产关系。

实际上,环保督察对经济社会有长期综合正效益,有利于腾出环境容量,以优化投资环境,发展一批生态型特色产业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产业,培育新动能和新增长点。这些发展趋势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完全一致,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

可以说,依法严格监管影响的只是那些对人民美好生活带来负效果的不良增长和危害国家长远发展的“黑色”增长。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仅会促使经济取得新进展,还可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中国环境与经济形势面临诸多新问题,尽管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但部分地区、行业的污染状况还存在恢复性波动和反弹,所以今后仍需更加严格的环保执法力度,多从算大账、长远账角度考虑。这应是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重点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经济观察报》2018年4月28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环境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是为了防止一些地方为应付中央督察而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B. 一些地方所采取的“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一刀切”行为,属于生态环境领域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全都将被严格实施督察问责。

C. 在网上公布各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进驻地及各组组长姓名、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阳光操作,有利于群众举报一些地方的敷衍行为。

D. 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能通过环保督察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不解决环境问题就难以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保督察对经济有长期综合正效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保“一刀切”之所以是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是因为对不同问题应有不同方式应对,要尽量避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B.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央环保督察为了更加严格环保执法力度,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应对部分地区、行业还存在的污染状况恢复性波动和反弹。

C. 解决环境问题虽然不能脱离经济,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但我国现在经济能力已经足够考虑环保账和经济账,让我们多还旧债,少欠甚至不欠新债。

D. 从长期看,环保督察对经济社会有长期综合正效益,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发展一批生态型特色产业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产业,不会增加社会总成本。

9.以上三则材料中,凤凰网同人民网、《经济观察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知古有才力,累任转运使,甚得时誉。及在户部,频以职事不治,诏书切责,名益减。素与陈恕亲善,恕时参知政事,太宗言及计司事有乖违者,恕句以告。后因奏事,知古遂自解。上问:“从何得知?”曰:“陈

恕告臣。”上怒恕泄禁中

..语,且嫉知古轻佻,故两罢之。出知古知梓州,未至,改西川转运使。

淳化中,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为乱。时已诏知梓州、右谏议大夫张雍代知古为转运使。雍未至,知古与知府郭载及属官走东川。诏复令掌两川漕运。知古具伏擅离所部,制置无状,上特宥之,以本官出知均州。视事旬日,忧悸卒,年五十二。

(选自《宋史》卷二百七十六,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尝启于上言/老母亲属数十口在江南/恐为李煜所害/愿迎至治所/即诏煜令遣之/煜方闻命/即厚给赍装/护送至境上/

B. 尝启于上/言老母亲属数十口在江南/恐为李煜所害/愿迎至治/所即诏煜令遣之/煜方闻命/即厚给赍装/护送至境上/

C. 尝启于上/言老母亲属数十口在江南/恐为李煜所害/愿迎至治所/即诏煜令遣之/煜方闻命/即厚给赍装/护送至境上/

/老母亲属数十口在江南/恐为李煜所害/愿迎至治所/即诏煜令遣之/煜方闻命/即厚给赍/装护送至境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科,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指在各省举行的考试。

B. 乘传,奉皇帝命令乘坐驿车出使。传,是驿站的马车。

C.榷酤,汉以后历代中央政府实行的酒类专卖的制度。

D.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因帝王所居不许人随便进出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知古做事喜欢动脑筋,善于想办法。他曾把丝绳系在长江南岸,然后用船载着丝绳划到长江北岸的方法来测量长江的宽度。

B. 樊知古很关心自己的母亲和亲属。他北上归顺宋朝后,担心母亲和亲属被南唐李氏王朝迫害,便奏请宋太祖自己去接回了母亲和亲属。

C. 樊知古办事很有才干,也有魄力。他担任江南转运使时,曾奏请皇帝免除茶税和停止使用铁钱,方便了百姓,得到大家的称赞。

D. 樊知古敢于承认错误。王小波起义时,樊知古向皇帝坦白承认了自己擅离职守、治理无方的过错,最后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宽恕。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

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 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 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 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 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 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 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 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 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 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 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 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 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 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 是多闻阙疑。

2018—2019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教学内容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3至5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①失其所与.,不知亲附,结交②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B.①纵一苇之所如.如愿②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C.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逮.奉圣朝及、至D.①不如因善遇.之对待②虞常果引.张胜延请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君为.我呼入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余船以.次俱进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D.①不知老之.将至②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 疲惫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过:经过 D.樊哙从良坐。从: 跟随 4.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 B.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去:离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形容词,仔细,周详 D.从郦山下,道芝阳间行。道:道路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以其无礼于晋 B.此亡秦之续耳 C.为击破沛公军

D.举孝廉不行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D.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7.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 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 ..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 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测试题 语文 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士人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甚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大俗大雅、雅俗共赏、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人雅趣,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器、竹器、藤器、瓷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觞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A.着zháo 着急着数着凉不着痕迹 C.落luò落魄涨落落枕丢三落四 D.泊bó飘泊湖泊停泊淡泊名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灌注全神贯注截流开源节流 B.直言仗义执言提名金榜题名 C.背景离乡背井终身奋斗终生 D.委曲委屈求全事故人情世故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穿针(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 穿针引线(比喻从中撮合拉拢) 看穿(看透) 望穿秋水(形容经霜后的秋水很清,能看到水底) B.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而有名的学者)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 大旱云霓(形容盼望的迫切) C.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打标点符号)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文恬武嬉(指文武官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事的腐败现象) D.高歌(放声歌唱) 高瞻远瞩(比喻眼光远大) 高手(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高屋建瓴(从高往下倒水,流畅无阻) 4.下列各句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点破坏,都遭到了相应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视同儿戏。 B.刘老师当班主任二十多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不幸积劳成疾。 C.他俩50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之后在他乡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D.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赛场上果然深乎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信息角度看,真话和假话同样可以具有最大的信息量。_____从社会角度看,______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真话,______可能获得最佳效果,具有一定信息量而又切题的假话,表达效果等于零。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______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A.但是只有才也 B.因为只要就也 C.因为只有才却 D.但是只要就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自从明确了全国统一的“五一”“十一”放假日之后,中国的假日经济就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B.印度的电脑软件经过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成为世界经济舞台的新明星。 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众多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完整版)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 一、现代文的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 (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和宋代诗

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正是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息息相关。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朱子的治《诗》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是多闻阙疑。 除了在诗经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外,朱子在治《诗》实践中,亦取得很大成就。其治《诗》的最终成果,就是今本《诗集传》。朱子能够完成诗经学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治《诗》方法的合理。朱子在治《诗》时,重校勘和训诂,并在此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 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 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 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妮妮道来B.演绎C.而是D.喜闻乐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浙江省嘉兴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基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高三教学测试 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暖阳煦.(xù)风里,屋子那谦逊的高度赢得了鸟儿们的喜欢,那些不善于在长天莽原搏击的鸟儿们,总爱呆在屋顶,有时还安静地眯眼蹲着,打一会儿盹.(d?n)。 B.大学生选择当兵,诚然苦,诚然累,但在军队的“大熔炉”里培养良好习惯和综合能力,反复淬.(zú)炼,一定能在军营里谱写出绚.(xuàn)烂的青春篇章。 C.宝花是唐代对花卉团窠.(kē)的一种称呼,在敦煌出土的织物和璧画中大量出现,其造型出自对花卉自然形态的抽象概括,多呈对称(chèn)放射状。 D.经过努力,深山珍稀植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铁皮石斛驯(xún)化大棚,由原先的一个发展到如今的五个,大棚整齐划一,里面的铁皮石斛(hú)长势良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发展,主要推动两类小说的创作。一类是改革题材,这类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写义利抉择、正邪较量。【甲】代表作品如周梅森《人间正道》、陆天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周大新《曲终人在》等。另一类是家族历史与文化题材。这类小说以家族历史为主干,通过一个家族的荣辱盛衰透视文化精神 嬗变 ..,折射社会变迁与时代更替。代表作品如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等。【乙】可以 说,由于 ....,..运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写法,贯注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做到了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的形影相吊达到了“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较高标准。 【丙】现实主义手法的历久弥新 ....,现实主义写作的硕果累累,现实主义作品的广受欢迎,都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现实主义,包括它的内涵、外延与意义,也包括它与中国文学以及中国读者的内在联系。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嬗变 B.由于 C.形影相吊 D.历久弥新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要建立围绕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为加快建设美丽嘉兴提供有力支撑。 B.为确保灾后无大疫,温州疾控系统累计组织了778支应急队伍、超过2700余专业人员奔赴一线,在受灾区域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正的经典,我想是指那些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经典的阅读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经典有初读与重读,有浅读又有深读。不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需要反复阅读;还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升,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经典阅读,要从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神本质。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经典对一些读者也只是被知晓,或只限于了解书名和主人公的名字,对作品本身却知之甚少。即使读过,有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而重读或深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他用这种体会来解释何谓经典,同样道出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它启示我们,初读也好,重读乜好,都意味着把经典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 一部经典名著,当然不是给一个人看的,无数人都会读它,这就会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心灵体验。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应当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开辟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的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它的核心价值应深怀敬畏之心。经典资源除具有愉悦心灵、培养审美力之功能以外,还葆有借鉴、参照乃至资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经典名著在以科学的现代意识观照下,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功能,并使我们从中汲取力量,有所追求,有所摒弃。我国一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中国和世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高三语文测试试题

更多资料请访问.(.....) 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 2012年3月高三调研统一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非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登分栏的座位号内。网评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卷卷、草稿

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分别封装。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船帆(fān)哀号(háo)秩(zhì)序悄(qiǎo)然无声 B.房檩(lǐn)登载(zǎi)蜕(tuì)变情不自禁(jìn) C.反馈(kuì)拟(nǐ)人毗(bǐ)邻宁(nìng)死不屈 D.干(gān)禄聒(guō)噪尘埃(ái)自鸣(míng)得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弥谤提携开城布公茫无际涯 B.蜷缩瞭望潦草塞责感恩带德 C.砥砺葱茏终南捷径责无旁贷 D.理踩绿洲轻鸢剪掠不言而喻 3.下列加点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由于挂钩小升初等实际利益,三好生评选明显变味儿,而且“三好生”水平也良莠不齐 ....。 B.30年后的春晚,沿用的依然是30年前的模式,不仅没有任何文化创新,简直成了一场黔驴技穷 ....的文化大杂烩。 C.柯达寄希望能打“咸鱼翻身 ....”仗的产品——喷墨复印机和相关电脑技术,因为施乐等大公司占领市场在前,导致陷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窘境。 D.根据《证券时报》消息,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 ....地推进养老金入市步伐,养老金入市年内有望获得重大突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指责《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反日宣传片或是称其“没深度”,这绝对是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令人忧心的中日历史关系时倾向于批评中国。 B.虽然多数网友对播报山寨版的《新闻联播》感到奇怪,但对于邢质斌代言该企业并无异议,认为邢质斌在退休后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C.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O%,网民使用率平均为48.7%左右。 D.真正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才能重现昔日农村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水缸子问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亥革命到来时,阿Q看到城里的“举人老爷”到未庄逃难,而未庄的“一群鸟男女”也惊恐万状时,改变了起先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的态度,他和赵秀才们相约革命,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 B.《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周朴园在认出了侍萍之前,很怀念侍萍,家里的一切都按照侍萍在时的布置,可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并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6-8题(9分,每小题3分)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石墨烯薄片只有1原子厚。自2004年被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之后,作为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就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

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 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 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 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 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 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 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 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 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 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 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 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 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 ⑦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 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 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 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 归纳的知识。 ⑧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 始发挥作用。 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 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 D. 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需要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 达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 B.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方法的必然性。 C.文章的第④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 D.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 B.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 C.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 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 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雾中偶记茅盾① 前两天天气奇寒,似乎天要变了,果然昨夜就刮起大风来,窗上糊的纸被老鼠钻成一个洞,呜呜地吹起哨子,——像是什么呢?我说不出。从破洞里来的风,特别尖利,坐在那里觉得格外冷,想拿一张报纸去堵住,忽然看见爱伦堡那篇“报告”——《巴黎沦陷的前后》,便想起白天在报上看见说,巴黎的老百姓正在受冻挨饿,情形是十分严重的话。 这使我顿然记起,现在是正当所谓“三九”,北方不知冷的怎样了,还穿着单衣的战士们大概正在风雪

全国卷2019届高三语文摸底试卷答案解析

2018-2019 学年开学摸底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属无中生有。B项,应是“五代和北宋”。C项,“不注重客观写实”表述过于绝对。 2. 试题分析:论证了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风格,应自成一种面貌和意境。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一般情况论述类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要明确观点。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此题论证的论点表述错误。 3.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和“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答案】4. D 5. ①作者写了纯净的蓝天被战争玷污,但蓝天的美丽不会因为战争而改变,既交代了时代背景(战争环境),又蕴含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懑。②蓝天象征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性,含蓄地表现了在残酷的战争中,师生依然教书读书做学问,彼此间的情谊和关爱未改变,保持了人格的高贵与尊严。③运用排比的修辞突出了蓝天的美,美丽的蓝天与空袭的敌机形成对比,体现战争的残酷。散文化的写法突显了小说的诗性,雅致隽永。 6. ①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学术研究,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孟樾研究宋史,梁明时专研数论,庄卣辰醉心物理,通过学术研究来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教书育人,传承文化:警报声中坚持上课,教“太极图说”,讲数论;敌机轰炸时舍生护卫实验设备。把文化传承当作历史使命,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正义,使知识和文化在战火中得以传承。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三语文测试题(一)答案

2017级高三上学期周末测试(一) 语文答案 1.A(B项是天命信仰具备了人间的德行,而不是人间的德行具备天命信仰。C现实权力的合法 性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其接受天命之后转变为国家的生命。D天命信仰并非来自个人的创造。) 2.C(突出的不仅是权力拥有者,还包括个人) 3.B(“善政、美德”不直接与“家族的政治势力”发生因果关系,中间还有“同姓或同宗人所 共有的东西”) 4.B(A项“除华为外,全球没有企业发布全系列商用产品、全球规模外场验证”文中无依据; C项强加因果;D项“三星18年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同比出现萎缩,其余品牌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并不能表明“全球市场日益增大”) 5.A(“能够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问题”的并不是“突破性进展:极高集成、极高算 力、极宽频谱”,而是“该芯片为AAU带来了革命性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重量减轻、功耗节省等”) 6.①创新研发有优势:不断创新,技术研发强大,5G技术领先于世界。 ②技术设备有优势:设备可靠,技术领先。 ③产品价格有优势:物美价廉,很难找到替代。 ④产品竞争有优势:开启5G规模部署。(任答三点,每点2分) 7.C(父亲没文化于文无据) 8.①突出父亲生性沉默寡言,符合生活实际,人物形象更真实。 ②同行寡言,到校却再三拜托和叮咛,对比鲜明,既突出父亲对子女外冷内热的爱,又突出父 亲严厉的形象,人物形象更丰满。 ③父亲对待女儿,表面保持距离,暗地却细致入微。丰富了文章主旨:长辈对晚辈既需要亲 密无间的爱,也需要“有距离”的关注。让人回味,给人启迪。 9.①“山路弯弯”作为往来通行的地方,象征父亲的辛劳的一生和朴实无华的品质; ②“山路弯弯”喻示父亲给作者无声、无尽的爱,这是作者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 ③“山路弯弯”喻示作者家乡民风民俗淳朴厚重; ④“山路弯弯”意味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无限热爱和对亲人的无比思念及感恩。(每点2分,答 出3点即可) 10.A(琼闻即白丙,趣还城,因自率从卒数十人,挟弓矢单骑追捕,至榆林村,及之。贼入村 后舍,登墙以拒。) 11.A(“世祖”贵于“太宗”,能获得“世祖”庙号的,往往是开辟王朝全新时代的君主) 12.D(“他上奏建议戍边八年的可补军校,最终被采纳”错,原文只提到他对激劝之道的不满以 及对宿卫待遇的争取,并未提及“戍边八年的可补军校”的建议由高琼提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