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张晶刘昌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南京 210097)

摘要押韵是指一对词语中从最后一个发音的元音到词尾的语音结构均相同的

现象。现有押韵加工主要分为押韵识别与押韵产生两个研究领域, 两者的认知加工过程相似, 包括字形编码、形音转换、语音表征与语音分段等阶段。从语音加工与字形加工两方面对押韵过程的神经基础进行探讨, 发现左半球颞上回与额

下回分别负责语音表征与语音分段, 左半球梭状回参与着字形编码, 而有效的

形音转换依赖于左半球顶下小叶与额下回组成的神经网络。今后应进一步整合不同研究方法与任务下的研究结果, 并对押韵产生加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押韵; 押韵识别; 押韵产生; 脑

分类号B842; B845

1 前言

押韵是一种特殊的语音加工过程, 是指一对词语中从最后一个发音的元音到词尾的语音结构均相同的现象(Fabb, 1997, p.118)。押韵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为行文赋予和谐的音韵之美。其产生由来已久, 在英国文学史上已知最早的文学作品《贝奥武甫》中就采用了头韵, 而中国从《诗经》时代就开始使用韵脚押韵, 在唐诗宋词中更是将用韵达到顶峰。虽然押韵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性, 如英语中押头韵与尾韵, 而汉语中没有头韵的概念, 只讲求韵脚押韵。且人们对押韵形式的欣赏也随文化差异而不尽相同, 法语诗歌中所

推崇的完全同韵现象, 在英语和汉语诗中并不被认可(Wagner & McCurdy, 2010)。但总的说来, 押韵是东西方语言表达中共通的方式,其作为语音加工研究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直都受到心理学者和语

言学者的广泛关注, 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 大量国外研

究只将押韵作为研究语音加工的实验任务

(Burton,LoCasto,Krebs-Noble, & Gullapalli, 2005; Pugh et al., 1996;收稿日期: 2013-02-14* 江苏省第四期“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通讯作者: 刘昌, E-mail: cglew@https://www.doczj.com/doc/7517423652.html,Seghier et al., 2004)。而国内的韵律研究主要关注于“律”的加工, 即语调、重音与韵律结构的加工,而真正以押韵加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数量还较少。但不能因此只将押韵视为研究语音加工的方法而不究其本质, 或简单的将对“律”的加工等同于“韵律”加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了解押韵的认知过程及神经机制, 无论对于我们理

解押韵加工本身还是促进对语音加工的认识都是十分必要的。

押韵加工主要包括押韵识别加工与押韵产生加工两个研究领域, 当前研究者对两过程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较为一致

的结论,而两过程的脑功能基础尚不清楚。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在心理学领域的广泛运用, 人们可以使用相减法确定某一心理过程的特

异性激活脑区, 这对于同时携带着语音、字形及语义信息的押韵加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比较押韵识别与押韵产生两种任务的研究范式的基础上, 寻找押韵加工中共同的认知过程, 并探讨其中语音、字形加工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揭示押韵加工的脑活动基础。

2 押韵加工的实验研究范式

2.1 押韵识别

押韵识别是指被试对所呈现的词语或非词语第 6 期张晶等:

押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1035刺激的押韵结构进行语音识别, 并做出押韵与否判断的过程。押韵识别研究主要采用押韵判断(rhymejudgment task)与押韵检测任务(rhymedetection task)两种范式, 其中押韵判断任务因强调被试的决策反应, 故有研究者也将

其称为押韵决策任务 (rhyme decision task) (Cone, Burman,Bitan, Bolger, & Booth, 2008; Owen, Borowsky, &Sarty, 2004)。押韵判断任务的基本程序为相继呈现给被试两个刺激(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 要求被试判断其是否押韵, 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示意图见

图 1。

(资料来源:Weber-Fox, Spencer, Spruill III, & Smith,2004)

(资料来源:Peyrin et al., 2012)

按照刺激的呈现通道, 押韵判断可以分为视觉押韵任务(D’Hondt & Leybaert, 2003; McDermott,Petersen, Watson, & Ojemann, 2003; Seghier et al.,2004; Weber-Fox et al., 2004)与听觉押韵任务(Coch, Grossi, Skendzel, & Neville, 2005)。而根据刺激类型, 押韵判断可分为真词押韵任务(Coneet al., 2008)与假词押韵任务(Calvert et al., 2000;Owen et al., 2004)。 Seidenberg 和Tanenhaus (1979)最先在研究中使用真词押韵判断任务研究字形因

素对押韵过程的影响。但由于真词携带着语义信息, 不可避免的将语义加工混入押韵过程。之后的研究者根据构词法与发音规则, 设计出可以发音但无意义的假词刺激, 排除了语义信息的干扰。假词属于人工词语, 因其造词方便并易于控制, 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押韵研究

中(Calvert etal., 2000; Pecini et al., 2008)。

押韵检测任务可看做一种特殊的押韵匹配任务, 实验首先给被

试一个确定的押韵比较标准(通常选取字母“B”或者“E”), 接着呈

现一系列的辅音字母(Paulesu et al., 1996)或假词刺激(Cousin et al.,2007), 要求被试比较这些刺激是否与标准刺激相押韵, 并作出相应的反应。Peyrin 等人使用押韵检测范式研究了两种发展性阅读困难患者的反应差异(Peyrin et al., 2012)。如图 2 所示, 实验中被试需要判断屏幕中呈现的单个辅音字母是否与字母“B”押韵。例如, 当呈现字母为“C”、“D”、“T”等时, 则为押韵判断, 而为“M”、“U”、“Y”时则做不押韵判断, 而只有做押韵判断时被试需进行相应的按键反应。Cousin, Peyrin 和 Baciu (2006)将假词刺激引入押韵检测任务, 被试需要判断假词是否与字母“E”押韵。实验设计了 96 个符合词法规则的假词, 每个假词由 7 个字母组成, 其中一半的刺激与“E”押韵, 另一半不押韵, 同样只有在押韵判断时做按键反应。押韵检测任务与押韵判断任务相比, 认知过程较为简单, 被试只需对所给标准刺激字母进行编码, 即可获得其韵脚信息,之后每个刺激都与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靶字母进行押韵比较即可。但总的说来, 虽然押韵判断任务与押韵检测任务在任务形式上有所差别, 但两种任务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都反映了被试对刺

激进行押韵识别的过程。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Owen et al., 2004; Pugh et al., 1996), 我们认为押韵识别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将刺激的字形信息进行加工, 根据一般的语法规则, 将字形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 并进行语音表征与编码。之后, 被试需要在头脑中将语音信息进行分段, 以辨认出其中的押韵结构, 包括韵核与韵尾, 而这两部分以连贯的音节形式进入下一步分析。最后, 对两刺激的押

韵结构进行比较, 并做出押韵与否的判断。

2.2 押韵产生

押韵产生研究的主要范式是押韵流畅性任务(rhyming verbal fluency, RVF), 即根据所给词语的语音线索产生与之押韵词语的过程。这与根据语义分类产生词语的语义流畅性任务 (semanticverbal fluency, SVF)及根据首字母产生词语的词汇流畅性任务(lexical verbal fluency, LVF)方法类似。 Hanson 和 McGarr (1989)使用押韵流畅性任务考察了先天耳聋者押韵产生的过程, 该实验为纸笔测验, 共呈现给被试 50 个英语单音节真词, 要求被试尽可能多的写

出与之相押韵的词语。 Pecini等(2008)将此任务进行了改进, 以研究意大利语押韵过程中的语言加工。研究使用计算机屏幕随机的呈现刺激, 并对实验材料的词频进行了一定的控制, 共选取了 30 个高

频意大利语双音节真词。而 Krach 和 Hartje (2006)首次尝试使用假词研究押韵产生过程, 实验流程如图 3 所示, 首先给被试呈现假词刺激, 让被试在头脑中思考与之押韵的词语, 实验要求被试每在

头脑中想出一个押韵词语, 就按一下电脑键盘上的空格键。为了避

免由于按键反应所引起的半球优势效应, 被试需要用双手食指同时

进行按键反应, 随后口头报告答案, 并有相应的休息时间。研究者对实验材料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 为了避免被试根据字形做出反应, 所设计的假词与正常德语词的主干结构不同, 但都能根据德语的形

音转换读出发音。假词词长控制在四个字母, 并且去除了与正常德语

词读音相同的词汇。这一实验任务与材料为之后研究者所借鉴, 将押韵产生、语义产生与词汇产生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每个试次中, 首先呈现给被试一个词汇流畅性任务, 随后呈现一个押韵流畅性任务,在一个作为基线的休息之后, 再呈现一个语义流畅性任务, 每种任务

都要求被试尽可能多的产生相应类别的词语

(Kircher,Nagels,Kirner-veselinovic, & Krach, 2011)。

Kircher 等(2011)总结前人研究, 提出了押韵产生加工的模型。其模型前 3 个阶段分别为被试对刺激的字形编码, 形音转换及语音的表征与分段, 这与押韵识别过程的前期阶段是基本一致的。而之后的押韵产生加工通过分析分段后的音节信息, 来寻找新的辅音与押

韵主体部分(韵核与韵尾)相结合, 以产生一个或多个有意义的新词。

总的说来, 押韵识别与押韵产生虽是两种不同的任务, 但从信

息加工角度说二者却有着相似的认知过程, 即二者主体押韵加工过

程均包括字形编码、形音转换、语音表征与语音分段等几个加工阶段, 只在后期的任务完成阶段, 押韵识别侧重押韵的判断与比较, 而押

韵产生的重点则在于生成押韵新词。这两种可行的的实验范式使我们进一步探讨押韵加工的脑活动基础成为可能。我们拟从语音加工(包括语音表征与语音分段)与字形加工(包括字形编码与形音转换)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资料来源:Krach & Hartje, 2006)

3 押韵的语音加工

与语义加工及字形加工相比, 押韵加工需要对刺激信息进行更

多的语音表征与编码, 研究者普遍认为对语音加工具有更大的依赖

性是押韵过程较其他两种语言加工过程的显著特点。Seghier等(2004)使用 fMRI技术, 考察了 30名母语为法语的成年被试完成视觉押韵

判断任务与语义分类任务的脑区激活情况。结果发现, 两任务都广泛的激活了左半球额下部与额中部、以及颞叶区域与顶枕脑区, 其中激活程度最高的脑区分别为左半球额下回、颞上回与中央前回。但相比语义分类任务, 押韵判断任务更显著的激活了左半球颞顶脑区。并且, 尽管两者所激活的颞上回区域有较大重叠, 但押韵加工任务在后部

颞上回的激活程度更高。已有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 左半球颞上回对语义及词汇信息并不敏感, 只与语音表征及编码有关(Binder et al., 2000)。而左半球颞上回的后部一般被称为威尔尼克区, 是专门负责

语音编码的脑区, 它存储着词语的语音信息, 通过对语音输入进行

编码, 将语音信息转入上一级语言加工。听觉押韵任务主要在听觉单通道内实现, 始终伴随着语音加工。在大量听觉押韵研究中, 均发现了左半球颞上回的显著激活 (Booth et al.,2003; Cone et al., 2008; Rudner, R?nnberg, &Hugdahl, 2005)。 Booth 等人(2003)研究比较了押韵任务与拼写任务的神经基础, 在听觉押韵任务实验中, 研究

者采用了传统押韵判断任务的变式:每个试次相继呈现给被试 3 个

词语, 要求被试判断最后呈现的目标词是否与前两个词语中的一个

押韵, 如 hope-cold-soap。其中一半试次的目标词与前两词语押韵, 另一半则不押韵。并且, 在一半正确反应的试次中, 目标词与第一

个呈现的词语相匹配, 而另一半与第二个呈现的词语相匹配。结果发现, 该听觉押韵判断任务显著的激活了两半球的颞上回区域, 并且

左半球颞上回的激活与行为反应中更高的准确率及更快的反应时呈

正相关。相比听觉押韵任务, 尽管视觉押韵任务的初始刺激为视觉字形信息, 但也需要经过转换而提取出语音信息作为后续加工的基础, 这一过程也需要对刺激的语音表征及编码。而研究发现, 在视觉押韵产生过程中, 左半球颞下回也存在显著的激活(Kircher et al., 2011)。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左半球颞上回区域是押韵加中语音表征

与编码的神经基础。

押韵加工过程包含一般的语音加工, 但又与普通语音加工存在

着区别, 即需要对刺激的语音结构进行分解, 将其分割为韵首、韵核与韵尾 3个部分, 从而对韵核与韵尾组成的语音结构进行押韵判断

或进一步产生押韵新词。在押韵过程中,将听觉语音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构音形式需要将各个辅音与元音分开。研究者在对语音及音高判断的偏侧化效应研究中发现, 被试在进行音高辨别实验过程中, 由于两个相比较单词结尾辅音前的元音不同, 被试为了完成实验任务, 需要将此元音与结尾辅音进行分割, 结果显示, 在此任务中,左半球额下回有显著的激活 (Zatorre, Evans,Meyer, & Gjedde, 1992), 而不包括这一语音分段过程的类似实验则没有发现左半球额下回的激活(Burton, Small, & Blumstein, 2000)。因此, 研究者认为左半球额下回的激活可能正反映了对音节输入的分段编码。语音分段是是押韵加工的关键性环节, 可以说没有正确的语音分段就无法进行最终的押韵识别与产生。Pugh 等(1996)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 研究了 38 名被试完成假词押韵判断任务的神经机制。研究者使用减法实验设计试图找到押韵判断过程的关键脑区。实验中, 需要被试判断两对无意义的假词是否押韵, 这一任务包括了对视觉空间、字形与语音等信息的加工。控制任务为判断两对辅音字母串大小写是否一致, 这一任务包括视觉空间与字形信息的加工。因此,两任务相减所剩下的脑区激活所反映的就应该是押韵特异性语音加工过程。结果发现, 押韵判断任务与字母大小写判断任务的激活脑区相减 ,仅余下左半球额下回区域。这说明了左半球额下回在押韵加工中的关键作用, 而这一关键作用可能正反映了押韵加工中最不可缺少的语音分段过程。

4 押韵的字形加工

虽然我们肯定了语音编码与语音分段在押韵加工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押韵加工并非单纯的语音加工, 其中也包含着字形加工的参与。相比之下, 语音加工是对口语中声音结构信息的加工(Wagner & Torgesen, 1987), 而字形加工一般指对书面语言的拼写结

构所进行的编码 (Foorman,Francis, Fletcher, & Lynn, 1996),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缺一不可。研究者普遍认可在视觉押韵加工中存在字形加工, 对字形信息的表征与编码是视觉押韵加

工的第一步。在大量视觉方式呈现的词语任务实验中, 研究者发现了左半球梭状回的显著激活(Cohen Jobert, Le Bihan, & Dehaene, 2004; Dehaene et al., 2004)。Cohen 等(2004)认为对视觉词语刺激的字形编码引起了左半球梭状回的激活, 并把其称为视觉字形区。在多个视觉押韵任务研究中, 我们发现了左半球梭状回的广泛激活(Burton et al., 2005; Calvert et al., 2000;Peyrin et al., 2012)。但是否字形编码仅发生在视觉押韵任务中, 听觉押韵任务是否完全

依靠语音单通道的加工, 其中有无字形编码的参与, 这一系列的问

题需要从听觉押韵研究中寻找答案。

Seidenberg 和 Tanenhaus (1979)研究了字形因素对押韵加工

的影响, 结果发现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押韵任务中, 被试对字形相

似词对的反应均要快于字形不相似词对。之后 Zecker (1991)在听觉押韵判断任务中, 也发现了这一字形加工的易化效应。而 Cone 等(2008)使用 fMRI 技术测查了语音与字形信息对儿童听觉押韵判断

任务的影响。根据字形相似性与语音相似性将刺激对分为一致条件与

冲突条件两种类型, 一致条件包括词对的字形及语音均相似(如GATE-HATE), 以及字形与语音均不相似(如 PRESS-LIST)两种条件。冲突条件包括词对的字形相似但语音不相似 (如PINT-MINT), 以及语音相似但字形不相似 (如JAZZ-HAS)两种条件, 每种条件均包括 24 对词语。被试需要尽可能快而准确的对押韵词对做出按键反应, 而不押韵时不按键。结果发现, 听觉押韵任务激活了左半球颞上回、颞中回、右半球颞中回、左半球额下回与梭状回等脑区, 而字形与语音表征冲突条件比一致条件的脑区激活程度更高, 这说明即使在不需要字形加工的听觉押韵任务中, 被试仍在自动对刺激词语进行字形表征。被试完成语音不相似时的字形相似任务(冲突条件)比字形不相似任务(一致条件)更为困难, 行为结果显示, 冲突条件比一致条件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 Cone 等认为这一差异可能由于冲突条件下产生了更多的与任务无关的字形加工干扰所致。而脑成像结果发现, 冲突条件比一致条件更大激活了左半球梭状回脑区。

字形编码所提供的字形信息只有通过形音转换, 才能转化为语音信息为后续语音加工所用。Pugh 等指出, 熟练的阅读者依赖两种语言加工通路, 腹侧通路与背侧通路(Pugh et al., 2001)。腹侧通路包括左半球枕颞脑区与纹状皮层外侧区, 主要负责字形识别; 而背侧通路包括左半球颞顶脑区与大脑前部区域, 其中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与缘上回负责字形通达字音的过程。这一观点得到了实验证据的支持, Booth 等人(2003)在实验中设置了四种任务, 包括在同一感觉通道内实现的视觉拼写任务与听觉押韵判断任务, 及跨通道实

现的听觉拼写任务与视觉押韵判断任务。从认知加工的角度看来, 相比同一通道任务, 跨通道任务需要进行更多的形音转换。结果发现, 跨通道任务更显著的激活了左半球缘上回与角回。

也有研究者认为从拼写信息到语音信息的转换主要通过左半球额下回实现, 这一观点来自于假词押韵研究的证据。语音通达的双通路模型理论认为, 阅读加工中存在两种语音提取通路:词典通路(lexical route)与非词典通路 (non-lexicalroute) (Coltheart, Cutis, Atkins, & Haller, 1993)。真词信息已存储在心理词典中, 通过词典通路实现从视觉字形信息到语音的直接表征; 而假词任务需要在非词典通路中完成字形到语音的转换。因此, 与真词相比, 假词的押韵加工迫使被试通过更多的形音转换来提取语音。研究表明, 假词阅读的过程中, 出现了左半球额下回的显著激活(Fiez & Petersen, 1998)。而 Burton 等(2005)在押韵判断任务实验中, 直接比较假词任务与真词任务激活脑区的差异, 发现假词任务比真词任务存在着更显著的左半球额下回激活。我们认为左半球顶下小叶与左半球额下回可能共同组成了一个神经网络来负责押韵过程中的形音转换, 其中左半球顶下小叶更多的参与从字形信息提取语音的过程, 而额下回反映了对所提取语音信息的加工与输出。Peyrin 等(2012)使用押韵检测任务, 对患有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被试LL 进行了个案研究,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以语音加工困难为主要特征的语音障碍(Ramus & Szenkovits, 2008), 而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不能良好的实现字形语音的转换。研究结果发现, 正常控制组被

试, 显著激活了左半球额下回、左半球缘上回与左半球角回, 而LL 的激活区域为左半球颞上回、左半球角回和左半球运动前区皮质, 并且激活了双侧颞下回、颞中回和左侧楔前叶。相比控制组, LL 没有发现左半球额下回与左半球缘上回的激活。这也为额下回与顶下小叶在形音转换中的重要性提供了反面证据的支持。

5 结论与展望

现有研究对押韵识别加工与押韵产生加工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 发现二者主体押韵加工过程均包括字形表征、形音转换、语音编码与语音分段等几个加工阶段。进而从语音加工与字形加工两个角度探讨了押韵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并发现在押韵加工中字形的表征与左半球梭状回的激活有关, 形音转换依赖于左半球额下回与左半球顶下小叶组成的神经网络, 左半球颞上回参与语音表征, 而左半球额下回是语音分段的关键脑区。我们认为, 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以更深入地探究押韵加工的神经基础。

首先, 通过对现有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梳理发现, 即便当各研究使用的实验范式相似甚至相同时, 结果之间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来源于被试的个体特征及认知策略、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方式, 甚至控制任务的设置等。因此, 不断地对不同任务研究进行分析, 提取出真正与押韵加工相关的脑区是一个长期的

任务。

其次, 统一脑成像研究与电生理研究对押韵加工半球优势的认识。众多使用押韵检测任务、押韵判断任务的脑成像研究均发现押韵

识别加工具有明显的左半球优势, 各脑成像研究广泛报告了左半球

额叶、颞叶与顶枕脑区的显著激活。而押韵产生任务的左半球优势更甚于押韵识别任务。但是脑电生理研究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证据:大量在启动-目标范式下的视觉押韵研究表明, 非押韵刺激比押韵刺激

引起了一个更大的负成分(N400/N450), 而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中部

和右半球电极上(Coch, Hart, & Mitra, 2008; Rugg, 1984)。传统

观点认为右半球与语音加工无关, 但近来也有研究发现了右半球在

押韵加工中的显著激活。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右半球优势可能反映的是神经网络对于语音输出的加工, 而并非语音加工本身(Barret & Rugg, 1990)。但进一步明确押韵加工的半球优势, 实现其在不同研究方法

之间的整合还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 现有押韵产生研究在数量与方法上都不能满足人们对其

认识与了解的需要。现有研究中只有押韵流畅性任务较好地反映了押韵产生的过程, 押韵产生作为一种语言产生任务, 虽然对其结果的

记录与分析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但相比其他押韵研究任务, 已最接

近于现实创作中的押韵加工。如果将其从对孤立词语层面的加工扩展为在真实语境中进行的加工, 例如考察诗歌与童谣创作中的押韵产

生过程, 将有可能为押韵研究带来新的生机。

机械加工车间管理制度

机械加工车间管理制度 一、机加班相关岗位的岗位描述以及各设备、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指导书(包括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以及工艺的基本操作指导等) 三、设备点检表及设备维修维护保养计划 四、现场管理制度 1、“5S”------ 1)现场实行“5S”管理制度,保持整洁的生产环境。设备、工装、工具、物料等按照定置进 行摆放,标识清晰; 2)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要进行区分放置,废品应置于废品箱中; 3)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料、垃圾等及时清理。 2、工艺管理------ 1)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指导》进行零件加工操作; 2)批量加工的零部件开班生产的首件要经过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连续生产,且生产过程根 据工艺要求进行自检; 3)非指定人员不允许对设备参数、程序等进行更改; 4)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件严格按照定置进行摆放。 3、质量管理------ 1)加工零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加工,同时进行本道工序的自检和工序间的互检,确保 零件合格率; 2)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发生批量质量问题。 4、考勤管理------ 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2)午饭时间为??-??,上午休息时间为??-??,下午休息时间为??-??; 3)各种病假、事假、带薪假等相关假期按照公司的假期管理制度执行。 5、安全管理------ 1)严谨在现场及非指定吸烟区域吸烟; 2)劳保用品穿戴整齐; 3)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发现设备异常,应该停机检查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处理,严谨擅自进行修理工作; 4)各工种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5)防火器材要摆放在明显位置,做到保管好、会使用;(是否需要制定单独的安全防火制 度?) 6)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危险品要单独进行存放,且存放条件满足安全规定(此处是否需要 有单独的规定?) 五、绩效考核细则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3篇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3篇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1 2、当值师傅严格按照设备、设施、器具等管理制度规定的日清 洁及周清洁执行。 3、每月对车间进行一次5S管理,具体内容参照办公室《5S管 理文本》。 4、所有的器具、材料必须离地篱墙放置,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污染。 5、操作工具在每天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使用,下 班前清洁干净后方可下班。 6、每周一次原辅料要货,正常要货量+库存为一周半的用量(节 假日除外),要货单与货、发货单相对应,如有不符及时上报相关部 门及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做最后的追踪。 7、对来货的原辅料进行检查,是否在保质期内,有无漏气、发霉、变质等情况,且做好相应的储存处理。 8、每周周日对车间所有的原辅料进行检查,是否在保质期内, 有无漏气、发霉、变质等情况,且做好相应的上报处理。 9、对当天为用完的开启原辅料、调制馅料密封后根据材料特性 用正确的保存方法储存,避免储存不当造成浪费。 10、如车间内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班前开启30分钟,班后开 启30分钟,在操作前提前15分钟关闭待气味散净后方可进入车间。 11、正确穿戴工作服、鞋帽,按公司标准执行。 12、操作员工禁止留长指甲,长胡须,头发包裹在帽内;不能穿 短裤,露脚趾脚跟的鞋上班;讲究卫生每次进出车间都要对手进行消 毒且在手腕以上。

13、禁止车间内进入与生产或工作不相关的人员,一经发现马上制止。 14、按照公司要求的配方进行调制、按照公司产品要求进行制作、按照公司规定流程及手法进行操作,未经相关领导批准禁止擅自改动。 15、禁止穿着工作服外出车间外,进入车间首先对手部至手腕以上进行清洗消毒。 16、保证全套工作服整洁、挺直,无油渍污渍,无破损。 18、车间内定为每月28日至30日为车间大扫除,由公司指定检查组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贴于办公室公布栏。 19、每天班后对车间日清洁进行彻底清扫以及地面和垃圾进行处理。 20、每天班后关闭规定的设施、设备如:排风机、切断电源、煤气等。 23、上班提前5分钟到店更换好工作服,填写签到表,开启必要电源,到办公室领取统计好的要货单。 24、在生产过程中合理的编排出高效率高品质的工作是生产的关键,做好相应的生产记录,及生产流程记录。 25、禁止在车间嬉戏、打闹、抽烟、喝酒等行为。 26、作为食品行业的操作人员,首先从我们的道德意识、行业意识、卫生意识、对顾客身体健康负责的意识做起,才会有社会的进步,自身素质的提高。 28、作为公司员工最基本的就是服从安排,如感觉不合理先执行后向上上级反映;搞好与同事间的人际关系才会更有效的工作。 2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事项,如未完成一定要及时反馈回复信息。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机加工车间管理的解决方案.doc

伟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机加工车间质量管理方案及考核细则 为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达到用户所需,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杜绝废品的发生,加强质量管理和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改善质量控制手段、保证工艺执行情况落实质量责任促进质量改进,达到客户放心、满意,每个职工都应把加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必须从每个人做起,养成我要保证加工质量的习惯,而不要被动的靠检验,督促抓质量。在数量与质量、工时与质量的关系上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操作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关。 为进一步提高加工件质量,特提出以下措施: 一、机加工车间的产品质量,必须明确: 1、操作员工为产品生产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班组长是生产班组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车间主任是整个车间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巡检员是监督执行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的责任人 检员不在时,车间主任必须安排另外员工或班组长替代执行巡检员的工作。

二、机加工车间质量管理 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管理执行首检+过程自检+班组长巡检+巡检员巡检制度。 1、所有的加工产品,必须要有针对的《加工工艺卡》(针对尚未有工艺卡的产品在新订单的时候必须先完善再加工)。在操作员工每日工作前领用产品加工时,必须到车间统计员处登记领用产品《加工工艺卡》与《品质管制卡》,并在完工后归还车间统计员。 2、车间必须严格执行首三件检验制度,操作员工在新开始生产产品时(包括设备工装夹具调整后,刀具更换调整,操作人员更换,同一批产品隔日生产)必须对头三件产品进行自检并记录在《品质管制卡》,如果不合格应立即通报班组长处理,如果检验合格的,应将产品放在指定位置按顺序摆放待班组长或巡检检验复核,同时可进行批量产品生产。首检合格的产品,需经班组长与巡检员在产品上签字封样做为一天生产的产品的标本。 3、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操作员工必须执行小框入大框的自检规定。操作员工必须要按规定的检验频次,将规定自检单位数量的产品放在小框内,并做好自检工作并记录在《品质管制卡》中,自检的产品必须另外放在指定位置按顺序摆放待班组长与巡检检验复核。如果该规定自检单位数量的产品自检合格的,可以将产品并入大框,如果自检发现不合格的,需马上上报班组长检查确认问题原因,并需要对该自检单位数量的产品进行全检后才可以入大箱。(例

最新整理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在,就来看看以下三篇关于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的文章吧! 工厂车间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更发展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严肃厂规厂纪,增强职工文明意识,确保安全文明生产,对安全文明生产特作如下规定: 1.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2元。 2.工作时间乱串岗位罚款2元。 3.上班不允许穿拖鞋、短裤、赤背或衣帽不整,违者每次罚款2元。 4.在车间与班长、车间主任争吵,相互打骂、吵闹者一次罚款10元,写出检查。态度不好或一月内累计三次者予以解雇。 5.酒后上班闹事和影响工作者,每资罚款20元,写出检查。态度不好或一个月累计两次予以解雇。 6.生产楼(除办公室外)内严禁吸烟,违者每次罚款

10元。造成危害者,追究其经济、行政及刑事责任。 7.严禁带兜进车间,班中禁止做私活,违者每次罚款10元。没收衣物。 8.偷盗公物或他人财物者,按实物价值10倍罚款,扣发工资,予以解雇。 9.完不成当日生产任务的班组或工序不能下班,直到完成。晚上加班者不记夜班费,完不成任务强走者每次罚款5元。 10.严禁带小孩和外人进入车间,违者对当事人罚款5元。 11.生产中不得聊天说笑、看书看报,不准会客、打电话、吃零食、睡觉,不得擅自离开生产岗位,不得在产品上坐、躺、踩、踏,违者每次罚款2元。 12.上班必须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佩带工号牌,违法乱纪者每次罚款5元,涂改、遗失工号牌罚款2元。 13.严禁跨越或*坐任何机械部位,严禁随意拆除、挪动设备,严禁擅自拆装一切电器设施和变压器、控制柜、开关箱,新安装的各种设备未经测试、试转,不得擅自开动。违者,每次罚款10元。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6, 855–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6.00855 855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周临舒 蒋存梅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 哲理性概念是音乐表现的对象之一。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语义性, 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常常成为音乐欣赏者的困扰。基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听者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通过选取音乐训练经历不同的人群为被试, 系统考察哲理性概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本项目成果将揭示音乐诱发哲理性概念加工的神经机制, 厘清音乐训练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理解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 音乐; 哲理性概念; 神经机制; 音乐训练; 意义理解 分类号 B842 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一, 这 可能缘于音乐和语言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具有相同的起源(Darwin, 1871; Wallin, Merker, & Brown, 200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不仅是现代人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活动, 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 即使音乐会、电台广播的解说词不遗余力地介绍音乐的表现内容, 许多人仍抱怨自己“听不懂”音乐, 尤其当音乐被用于传达哲理性对象, 比如,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哲理性对象作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对象, 属于音乐外在意义(extramusical meaning)的范畴(Meyer, 1956; Patel, 2008)。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是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一般人能否理解音乐传达的哲理性对象?其内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目前, 尚无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考察听者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对以上问题的系统探究, 不仅可以推进和完善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研究, 为构建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神经模型提供依据, 而且有助于明确音乐训练经历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影响, 最终回答人类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5-11-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72, 31500876)资助。 通讯作者:蒋存梅, E-mail: cunmeijiang@https://www.doczj.com/doc/7517423652.html,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理论 在音乐学研究中, 关于音乐意义的定义及其构成问题长期处于争议之中(如, Davies, 1994; Hanslick, 1854; Kivy, 1990, 2002; Meyer, 1956)。根据已有的理论, 音乐意义可大致分为音乐内在意义和音乐外在意义两类(Koopman & Davies, 2001; Meyer, 1956; Patel, 2008)。前者是指某个音乐事件(可以是某一音乐元素, 或某个结构单元)指向另一个音乐事件所具有的意义。相反, 当音乐指向概念、图像、经验、或情绪状态等音乐之外的对象时, 这种意义属于音乐外在意义。根据Koelsch (2012)的观点, 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超出音乐符号本身, 且音乐意义与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因此, 他以音乐语义(musical semantics)代替音乐意义。即便如此, Koelsch 也承认, 音乐语义与语言学中的命题语义仍然具有差异:音乐很难表达语言中量词、情态词以及连接词所能表达的意思, 而语言很难表达音乐所能传达的感受性信息。 早在1986年, Dowling 和Harwood 在查尔斯·皮尔斯符号学(notions of Charles Pierce)理论的基础上, 从音乐情绪知觉的角度提出音乐表现情绪的3种方式:形象符号(icon)、标志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Koelsch (2011, 2012)将其延

机加工实训车间安全管理办法

机加工实训车间安全管理办法为保证每位进入机加工实训场地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机加工设备设施完好,保障正常的机加工实践性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制订本办法。 一、进入机加工实训室实训的学员必须以班、组为单位进行使用,且要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实习指导教师可兼任)带队。 二、所有进入机加工实训场地的人员必须有管理人员在安全警戒栏处进行身份确认经许可方能入内,无关人员谢绝入内。

三、首次进入机加工实训室的学员需有带队的安全责任人确认 其进行过《实训室安全管理办法》及与实操相关的设备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的学习、必要的用电常识培训、且经考核合格时方可进入。所有实训人员应按要求着装(上衣紧袖束摆、下身长裤无坠物饰物、鞋不漏脚、女学员需戴帽且头发要束进帽内)等。 四、有进入实训场地人员须无条件服从管理人员管理。 五、学员进入机加工实训场地按指定位置及设备进行相关科目 的实训,行走要沿绿色安全通道。绿色安全通道严禁摆放任何物品。与实训科目无关的其他场地不经许可不得进入、设备不经许可不得 触动。严禁在实训场地打闹及大声喧哗,要时刻留意机加工场地的 安全警示性标志。

六、求进行机加工实训的安全责任人经常性地对其负责的对象 进行安全性警示、提示,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及浏览安全教育 宣传栏,使人人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绷紧安全弦。 七、加工设备、设施有实训管理员在正常工作日每天对设备运 行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有隐患及时排除。设备管理员有权力和义务对设备使用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对其设备使 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及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劝阻、和制止。 设备管理员要对使用后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相应的设备使 用记录。机加工设备、设施、刀具量具、耗材应按要求定置摆放。 八、实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设备操作规程使用机床,有 异常情况要及时停车,及时报告实训指导教师或设备管理人员,不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知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由于人会做梦,能够梦到早已去世的亲人.因此有人认为,人的灵魂相肉体是互相分离的,人死以后,灵魂会跑到另一个世界中去。由于人的心脏和人的生命的存亡有直接关系,人在高兴或悲伤时,心脏都有特殊的反应,因此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也有一些人由于看到脑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因而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这个认识是得来不易的。近30年来,由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电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这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章将简要介绍脑和神经系统的最一般的知识。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进化的观点是研究脑的一个重要的观点。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揭示心理的种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介绍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或神经回路。再次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脑是进化阶梯上最后出现的脑组织,是各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本体。本章还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脑学说,特别是当代影响最大的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学说。最后介绍内分泌系统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神经系统脑的进化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这样一块复杂的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呢? 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后,进化的观念已深入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从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研究脑的进化,不仅对揭示人脑的秘密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了解脑与心理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将概述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包括神经系统的发生、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和高等脊推动物的神经系统等。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在地球形成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度很高,一切元素都呈现气体状态。后来温度下降了,才有了岩石、水和大气等无机物。大约又过了十几亿年,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生物,即生命现象。生命出现以后,又不断发展和分化,大约在几亿年前、产生了动物和植物的分化。动物出现以后,又不断地进化,开始是无脊椎动物,后来是低等脊椎动物.再到高等脊推动物。动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神经系统,以后又产生了脑,这就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图2—1)。一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它是一团形态不固定的原生质。胞体向不同方向伸出长短不同的突起、叫伪足。变形虫虽然很简单,但能对外界多种刺激作出反应,如趋向有利刺激(食物),避开有害刺激(玻璃丝);饱食以后不再对食物发生反应等。 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而是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不过,在变形虫身上可以看到其结构的初步分化,即有内浆和外浆之分。外桨在身体表面,是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内浆在身体里面,负责体内的功能。外浆与内浆的分化是动物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

机械加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机械加工厂车间管理制度附冲压车间管理制度供参考,具体的,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制定 一、总则: 为了规范车间工作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品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以供冲压车间按本制度执行。 二、范围: 适应于冲压车间作业与管理工作的操作指引与行为规范。 三、管理要求: 1. 培养和营造车间全体员工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统一”即:观念统一、着装统一、行动统一、操作统一。 2. 效率的提升,是靠激励、互助、协同、鼓动出来的。 3. 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 a) 合理安排,做到定岗、定置、定员工作。 b) 生产所需的工具与物料配备要齐、不能缺东少西。 c) 岗位异常时要提前发现,及时纠正。

d) 关注产出,坚持每天公示产量。 4. 机器保养与整理: a) 每天保持工作范围清洁、干净无杂物,所有物料应统一靠黄线摆正,不准压线,确保物流(安全)通道畅通。 b) 下班前,需整理工作范围,对机器、地面进行清扫、清洁,并确保一些死角无脏物,凳子需统一摆好,保持整齐。 c) 员工对自己操作的机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每月的15号和30号或31号进行定期保养工作。 四、岗位作业要求: 1. 冲床岗位要求(包括下料、成型) 开机前: a) 检查各部分的润滑情况,并使各润滑处得到充分的润滑; b) 检查模具安装是否正确、可靠; c) 务必要使飞轮和离合器脱开后,才能开启 d) 电机开动时,应检查飞轮旋转方向是否与回转标志相同;

e) 使用前手动进行几次空行程,检查制动器,离合器及操纵部分的工作情况。 f) 开始时必须核定冲裁力,严禁超负荷工作。 g) 开机前,非操作人员离开操作区,并把杂物清理干净。 操作时: a) 冲床开动后,由1 人进行送料及冲压操作,其他人不得按动电键或脚踩脚踏开关板,并不能将手放入冲床工作区或用手触动冲床的运作部分。 b) 应定时用手动润滑油泵向润滑点压送润滑油。 c) 操作时要思想集中,严禁边谈边做,要互相配合,确保安全操作。 d) 禁止夹层进料冲压,必须清除前次冲件或余料后才可进行第二次进料。 e) 操作中身体任何部分严禁进行模具范围内进料、卸料,应用专门工具进行。 f) 发现冲床有异常声音和机构失灵,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进行检查。 g) 操作时应时常注意品质,包括尺寸、孔径、外形、表面伤痕等。 操作后: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3当前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研究的问题 3.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否为同一过程? 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源于对推理本质的关注。与归纳推理相对的另一种推理为演绎推理。 根据事实的概括性,可将推理划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也可根据推理前提为结论提供支持的力度,将推理划分为有限支持的归纳推理和绝对支持的演绎推理。对于两种不同推理过程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归纳与演绎推理是同一过程,如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型理论,Rips(2001)的标准转换理论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推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过程(Sloman,1993;Evans,2003),一种是直觉的、快速的、受到情境影响的加工,另一种则是基于规则的、分析性的过程。虽然两个系统并非严格对应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但是归纳推理更依赖于前一个系统,演绎推理更依赖于后一个系统。 对于这两种观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当前的病理研究发现左侧额叶损伤均导致两种推理方式的表现受损(Waltz etal.,1999,2004)。已有的ERP 研究也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均与晚成分相关(Chen et al.,2007;Li et al.,2009;Qiu et al.,2007)。尽管部分研究支持了单一加工理论,更多研究结果支持双系统的观点。脑成像研究发现,两种推理方式的激活发生分离。其中Goel等人则发现了左侧额叶的分离,归纳推理引起更强的背侧前额叶激活,反映了假设的形成与评估。此外,归纳推理激活左额下回的程度比演绎推理更弱,反映了后者对语义加工和工作记忆的需求更大 (Goel&Dolan,2004;Goelet al.,1997)。而Osherson和Parsons等人的研究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偏侧化现象,归纳推理额外激活了左半球相关脑区,演绎推理额外激活了右半球与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尽管如此,这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发生分离,支持了推理的双系统理论,但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分离是否能够说明推理确实存在双系统,还有待后续研究支持。此外,Heit(2007)认为单一加工理论对诸多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预测,完全放弃还为时过早,而双系统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加工细节的解释和预测。 3.2不同类型的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是否相同? 关于归纳推理的认知机制,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觉相似的,如Osherson的相似性覆盖模型(Osherson,Smith,Wilkie,López,&Shafir,1990)、Sloman的基于特征的归纳推理模型(Sloman,1993)等。另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识与概念的,如Medin的相关性理论(Medin,Coley,Storms,&Hayes,2003),McDonald的假设评估模型(McDonald,Samuels,&Rispoli,1996)和Heit的贝叶斯模型(Heit,1998)等。

机加工车间管理规定

机加工车间管理规定 1、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消防安全是车间生产第一要素,是车间正常运作的前提,为了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如下车间安全管理制度: 1.1员工上班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将衣服袖口扎紧,严禁穿凉鞋和拖鞋进入车间。 1.2 工作前认真检查各自的机床设备,并进行例行注油、保养,确认一切正常后,才可上机操作。 1.3 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的员工操作旋转设备时,必须戴工作帽,并把头发放入帽内,操作旋转工具时禁止戴手套。否则酿成事故个人负全责。 1.4 在工作台上操作生产,要注意安全,不得随便倚靠在工作台的护栏上,工作台和防护罩上的铁屑要及时清扫干净,以防伤人。 1.5 清除工件上铁屑时,严禁用手拿或用嘴吹,应使用专用工具。 1.6 高速切削或切削脆性材料时,要戴好防护眼镜,防止铁屑崩入眼内。因不佩戴防护眼镜出现相关事故,个人承担责任。 1.7 严禁在传动部位上传递物品。

1.8 装卸调换工夹具、测量尺寸、擦拭机床时,必须停车进行。 1.9 在磨刀具时,应遵守砂轮机的操作规程。 1.10 要经常清除机床周围的废物垃圾和油渍,定期更换机油, 保持机床供油系统正常,以防发生机床故障。 1.11 高电压作业时要设置安全防护标志,准备灭火器材;按照设备运行方式,设置安全围栏,要明显区别带电和不带电设备,防止误登、误进、误触、误动。 1.12 工件堆放要稳妥整齐,不得超出作业区线进入通道,以免安全通道被堵。 1.13 在使用各类刀具、铁棒、铁钩时禁止对准其他人员,以免误伤他人,使用完后要妥善保管。 1.14 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熄灭火种,清理场地,关好所有门窗,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1.15认真遵守行车安全操作规程、各类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抛光工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机电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1.16 爱护生产设备和设施,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报告,并迅速予以排除。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时间知觉实验报告 摘要:本实验旨在检验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检查自我估计在估计时间中的作用,检查刺激不同方式对估计时间的影响,学习用复制法研究估计时间的准确性。实验表明,闪光的频率,光点刺激的方式是影响时间知觉的主要因素。预测快闪比慢闪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高,实时距比空时距的时间估计准确性高,短时间比长时间的时间估计准确性要高,但是由于被试提前知道时间长短,存在数秒数的情况,导致此实验未达到预期结果。 关键词:时间知觉空时距实时距闪光频率 1引言 时间知觉:个体对同时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主要包括对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的知觉。时序知觉是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是对客观事件持续性的知觉,能告诉人们某一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实验方法选择复制法。复制法是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按标准时间复制。复制时间与标准时间之差,为时间估计差。以此作为时间知觉的准确性指标。因只是仿制,不受过去经验影响,故能确切表达时间知觉的能力。本实验用复制法探究闪光频率,实时距空时距等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2实验一 2.1 实验目的 比较估计快闪光和慢闪光呈现时间的准确性 2.2 方法 2.2.1 被试 西南大学2014级心理学部本科学生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13名。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视力和听力正常。

2.2.2 实验器材 EP405时间知觉测试仪,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 2.2.3 实验程序 首先,主试按功能键,使显示F2-02S、即刺激时间为2S,按声/光键,使指示灯在光处亮。按连续/始末键,使指示灯在两点均亮。 接着,被试手拿反应盒(键),据仪器刺激(闪光)时间,按任意键,复制(估计)一个与刺激相同的时间,主试立即记下该数,做20次。 最后,主试复位、重新设置,使闪光频率从2Hz到8Hz,同样做20次。2.3 结果 被试在不同情况下估计时间误差绝对值数据汇总求平均值,结果见图1 图1不同闪光频率下2秒与10秒AE值比较(AE指时间估计误差绝对值)由图1可以看出闪光频率越高,时间估计误差越小,时间持续越快,时间估计误差越小 将实验一中时间估计误差的绝对值进行可重复性方差分析的表1,结果发现时间长短呈主效应,闪光频率对结果没有影响,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一、生产组织 1、根据本公司产品生产特点及员工素质的状况,生产部应为车间的生产班组配备最佳的生产工人组合,提高生产效率。选择最适当的人和最适当的工作顺序完成生产任务。要及时做好人员不足时的应急准备措施。 2、要考虑适当的管理幅度,每个班组的人员不宜超过10人。 3、车间管理层次为二级。生产部及生产班组。每个生产班组有一名责任人。每一个生产工人只对一个直接主管负责。生产任务由生产部下达到生产班组,并安排好生产程序。 二、生产管理 1、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车间工人的积极性,吸纳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程序,提高生产效率。 2、要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机器物料置放地点,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3、为保证生产组织系统在大部分时间内始终处于一个均衡生产状态,生产管理人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阐明每一员工的职责及其中工作范围。 (2)生产任务的布置,必须清晰明确。 (3)要研究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如有可能应尽量画出流程图表明

产品的生产操作步骤,比较能源的可供性及各项设备之能力状况。并编制多个可行的生产进度表。 (4)检查所需材料供应与储存的情形,竞争的供应来源,可替用的材料。 (5)确定维护,材料处理,事务工作,控制程序,运输等所需要的劳务。 4、生产交接班管理 (1)交接班双方人员在交接班时共同对所有设备及仪器仪表的运行情况作一次认真全面的检查。 (2)接班人员应按时到达工作地点,做好接班准备,接班人须认真查阅交班记录和听取交班情况。 (3)接班人员未按时到班者,交班人员应报车间负责人,但不得擅自离岗,直至有人顶班为止。 (4)交接班时如遇事故,应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办理交接手续,接班人员应积极协助交班人员处理事故。 (5)接班人员一经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之后,就表示对“记录”的认可。如交班时的实际情况与“记录”本上不相符,接班人有权拒签。 (6)每班下班前必须认真地填写“交接班记录”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罚。 三、岗位职责 1、生产工人岗位职责:

[神经,机制]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的事件、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的过程,是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归纳推理是人类智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推理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个体对于事物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归纳推理的早期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归纳论断力度的判断与儿童归纳推理能力研究的探讨中,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归纳推理过程本身,也很少涉及归纳推理的形成机制。近年来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力图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归纳推理的脑成像研究 首次对于归纳推理进行脑成像研究始于1997年,Goel等人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以三段论语句为材料对比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异同,发现归纳推理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以及左侧额叶上回;与演绎推理相比,在左侧额叶上回激活的区域略有不同。2004年Goel和Dolau又用fMRI技术对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推理任务都激活了左侧前额皮层、双背侧前额、顶部以及枕叶皮层,其中左背外侧额回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被更多的激活。 梅杨、梁佩鹏等(2010)采用简单几何图形为研究材料,利用fMRI探讨了图形型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归纳推理任务显著的激活了前额区、尾状核、壳核和丘脑,并且发现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另外,右侧额下回、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参与了知觉信息的整合。Peipeug Liaug同样采用几何图形为实验材料,根据特征维度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共享两个属性的任务,另一种为共享一个属性的任务,以信息、任务作为参照。相对于信息任务来说,归纳任务激活了前额皮层、丘脑等区域,并且这些区域的激活与任务难度有关。实验中同样发现前额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 Xinqin Jia et al (2011)关注了数字归纳推理识别和外推的两个认知过程。fMRI研究结果发现左侧顶上小叶(SPL)延伸至楔前叶区以及左侧背外侧前额皮质(DLPFC)参与了数列归纳推理的识别和外推阶段。在识别阶段额顶叶区域得到了激活,而在外推阶段纹状体丘脑区域得到了激活。研究证明许多脑区参与了数字归纳推理的过程,包括前额、顶叶以及皮质下区域。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激活了大量的脑区,由于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材料,激活的脑区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讲,前额叶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脑成像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归纳推理参与认知加工的脑区,但是并不能清楚的提供认知加工的过程。因此,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归纳推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有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弥补fMRI技术的缺陷,清楚的记录归纳推理的具体加工过程,以便对其进行探索。Bigman和Pratt首次使用ERP技术对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类别归纳进行了研究。实验中相继呈现三个图形刺激,被试要在前两个图形出现后迅速提取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在第三个图形出现时要判断它是否具有前两个图形的共同特征。研究

注意的认知加工理论

一、过滤器理论 过滤器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结构的限制,某些特定类型的输入信息可以通过过滤器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得到识别,而其他的信息则不能通过。因此,过滤器理论一般要解决下列几个问题:(1)信息加工系统中有多少个过滤器?(2)过滤器处于信息加工系统的什么位置?(3)过滤器是以什么原则进行工作来选择信息的? (一)早期选择模型 布鲁德本特在其《知觉和交往》一书中最先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尽管它在今天只有历史的意义,但了解该理论对于认识注意理论的发展仍然是有益的。这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信息加工受通道容量的限制。来自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大量的,这些感觉信息将通过大量的平行的感觉通道进行加工。但是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于是在信息加工的某一阶段就出现了瓶颈口。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出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的信息则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被识别或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于高保真听力设备中的交叉过滤器。它按“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一个通道通过信息同时就关闭其他通道。当环境需要的时候,过滤器又转换到另一个通道,使有关信息通过;同时阻断其他通道,不让信息通过。因此该理论也称为“单通道理论”。他认为,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对输入信息的通过或拒绝完全是由刺激的物理属性决定的,不需要信息加工系统的高级分析阶段参与活动,即不需要已有知识经验对输入信息的作用。 (二)中期选择模型 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理论很快就遇到了困难,它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例如,在双耳分听实验中,事先规定被试只对一只耳(如左耳)输入信息进行追述(追随耳),而不追述另一耳(非追随耳)的输入信息。结果是,对追随耳的信息被试能很好地知道,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常常不能识别,但对特别有意义的信息(如被试的名字)却能够识别。显然,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是无法解释通过非追随耳的特别有意义的信息为什么能得到识别这个问题的。因为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的,是依据刺激的物理属性来选择信息的,同时输入的信息也不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 据此,特瑞斯曼提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是,她认为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原则工作的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并认为许多通道都能对信息作不同程度的加工。至于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位置问题,特瑞斯曼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语义分析之前的,被称为外周过滤器;二是在语义分析之后的,被称为中枢过滤器。前一种过滤器对刺激的特点进行级差性选择,即对输入的感觉信息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而不是完全阻断感觉输入。她假定长时记忆中已储存的项目具有不同的激活阈值,当输入的信息(追随耳的)通过过滤器未受到衰减时,能顺利激活长时记忆中有关的项目而得到识别;当输入的信息(非追随耳的)通过过滤器受到衰减时,由于强度减弱,因而常不能激活长时记忆中相应的项目,因而不能被识别;但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的激活阈值较低,因而能被激活、被识别。因此,选择注意不仅取决于感觉信息的特征,而且取决于中枢过滤器的作用。中枢过滤器在选择信息中起积极作用,它是根据在回答反应组织中起着巨大作用的范畴、语义特征进行选择的。 (三)晚期选择模型 该模型由德尤奇和诺曼等人提出。该模型认为,所有的选择注意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的选择依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事实上,该模型假定信息到达了长时记忆,并激活其中的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这个模型强调了中枢控制过程,选择注意就是加工系统中这个控制的一部分。通过它,某

机加工车间规章制度

机加工车间规章制度 机加工车间规章制度 一、管理要求: 1.培养和营造车间全体员工的团队精神,做到“四个统一”即:观念统一、着装统一、行动统一、操作统一。 2.效率的提升,是靠激励、互助、协同、鼓动出来的。 3.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 a)合理安排,做到定岗、定置、定员工作。 b)生产所需的工具与物料配备要齐、不能缺东少西。 c)岗位异常时要提前发现,及时纠正。 d)关注产出,坚持每天公示产量。 4.机器保养与整理: a)每天保持工作范围清洁、干净无杂物,所有物料应统一靠黄线摆正,不准压线,确保物流(安全)通道畅通。 b)下班前,需整理工作范围,对机器、地面进行清扫、清洁,并确保一些死角无脏物,凳子需统一摆好,保持整齐。 c)员工对自己操作的机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每月的进行定期保养工作。 二、岗位作业要求: a)根据技术要求选择相对应的丝攻并夹紧。 b)攻丝前先固定紧工作台、夹具及摇臂,禁止用手握住工件直接攻丝。 c)夹具尽可能的固定在工作台的中心位置,防止夹不牢现象出现。

d)操作时禁止敞开衣服或戴手套,头部不要离攻丝机器太近,女员工头发要盘起来,男员工不得留长头发。 e)擦拭机器、更换丝攻、交换皮带或加油时均应先停机再处理。 f)使用长而细的丝攻时,应预先垫好支撑物。g)攻丝时应注意品质,不要现大螺、未攻丝或未攻透现象。 3.铆接工序要求(包括穿铆钉、铆接): a)穿铆钉工位要检查铆钉、刀柄、刀座、铆盖是否与生产的产品相符合,铜件颜色和亮度是否正确、各配件是否变形等。 b)铆接工位要检查铆盖是否与所生产的产品相符合,注意铆接上的松、紧调整等。 以上两个工位要求大家齐心协力,有团队理念。 三、环境卫生与秩序: 1.所属员工有义务和责任,保持车间内的环境卫生整洁有序、物品(料)摆放有秩序。 2.各人负责公共区域的清理、清扫工作。 3.车管人员负责本办公室的清理、清扫工作。 4.车间和车间办公室内严禁吸烟。 四、生产过程管控: 1.生产任务:车间负责人按生产任务单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的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如完成不了,应即时向上级主管汇报,以便协调;同时切实安排好车间生产,保证各组的正常生产,避免衔接不良、产生误工。 2.产品质量:保证产品零配件符合质量要求和物料正确与齐备,尤其是确保产品首件质量的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产品的质量,巡检人员应按

普通心理学 知觉的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加工论文

知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论文 教育科学学院11级教育班 温馨

每个人都要靠知觉认识客观世界。而我们在头脑中建构或解释现实世界的方式有两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的加工指的是,知觉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例如,当你打开收音机,调到你爱听的音乐台,你经常能听到一些音符或一段有特色的音乐,把它们综合在一起,你就能知道是哪首歌。 知觉也包含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大脑中的观念和期望会影响哪些刺激会被注意,如何将刺激组织起来,大脑如何解释它们。大脑中的印象或观念能对刺激的解释有引导作用。例如,假设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等朋友,你不必把每个走过来的人的身高、体重、年龄、眼睛形状、头发颜色、下巴、鞋子大小与你的朋友的特征相比较,相反,你头脑中有一个你朋友的整体形象,你只要寻找与你头脑中的那个整体形象相匹配的人。一旦某个走过来的人符合那个整体形象,你会在近处看清细节,以便确定这个人是不是你的朋友。 有时,我们知觉过程中既运用自下而上的加工,也运用自上而下的加工。例如,当你努力想听清某个人说话,你既运用了自下而上的加工──努力辨别每个词语,也运用了自上而下的加工──努力把你听到的内容与你了解的某个话题进行匹配。 认知心理学说明人在知觉过程中对知觉信息加工的一种方式,又称概念驱动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知觉有赖于两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即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所谓知觉者自身的信息是指知觉者已有的知识、概念,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便是人在从事知觉活动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去加工当前的信息的过程,例如,设想人们要知觉“13”这样一个图形,如果它是出现在“12、13、I4”这种系列中,人们便运用头脑中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把它知觉为“十三”;如果它是出现在“A、13、C”这

机加工车间管理规定

车间管理规定 1、劳动纪律: ⑴员工必须遵守厂规厂纪,违反者按《违反厂规厂纪处罚条例》处理。 ⑵员工上班应做到不迟到、早退,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进入工作岗位,不到岗者作迟到处理,下班时间未到离岗者按早退处理,迟到一次罚款5.00元,早退一次20元。没到下班时间不允许离开自己的岗位,更不允许站在门口喧哗,聊天,擅离岗着10元/次。 ⑶上班时间不得串岗闲聊,不允许大声唱歌喧哗,打闹嬉笑,更不得擅自出厂或回宿舍,有事离岗必须向组长或车间主任请示,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如擅自离岗被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⑷上班时不准坐凳,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看报纸、杂志,用手机发短信,打游戏,吃零食,如发现一次罚款20.00元。 ⑸有事须写请假条,经班组长签字后交车间主任批准,原则上每个班组请假不得多于2人,每月在三天请假后还需请事假的,车间需根据生产情况安排签署意见经生产部批准方可休假,不假而归按旷工处理,每天罚款50.00-100.00元。 ⑹下班或吃饭时,须将自已机床上的日光灯与电风扇关闭,不执行者一次罚款 10.00元。 ⑺服从指挥,听从安排,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对车间、班组的安排如认为不合理,可以越级反映,但不得顶着不办或消极怠工,不得赌博或打架斗殴,违者罚款50-100元,情节严重者开除并移交司法机关。 2、现场管理制度 ⑴保持现场良好的工作秩序,创造亮丽、舒适的工作环境。 ⑵保持车间内的整齐、整洁。工作台必须定位摆放,不得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料。 ⑶下班时每位员工必须按照“机床保养内容”进行清扫与保养机床。 ⑷爱护公司财产,严禁在机床设备上人为刻划,留下痕迹,一经查实将给予50.00元的处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