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本学期《现代设计史》试卷共五大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注:除课堂上所讲解重点,还有以下基本知识点需掌握: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由“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以往的设计包括英国在内的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讲究装饰,矫饰做作的维多利亚之风在设计中不断蔓延,从而使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的东西。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在此状态日趋严重下发生的,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工艺美术运动在拉斯金、莫里斯等人的指导下,首先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反对纯艺术,在世界设计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运动在设计上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主张“师法自然”,注重材料的选择,设计较为质朴、大方、使用,这都是它的成功之处。

工艺美术运动对后世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这场运动?

虽然它主要局限于手工艺设计领域,具有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和提倡中世纪哥特式复兴的不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它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设计改良运动。它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号召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同时,它所开创的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也有助于艺术设计摆脱玩弄技巧和雕琢堆砌的弊病,从这一点上说,它标志着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开端。新艺术运动是指1880年到1910年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次装饰艺术运动。它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为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新艺术运动的革命性在于提出了“产品功能影响形式”,局限性在于尚未与机器完全结合,多追求形式、华丽的表面装饰。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从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来看,它与工业美术运动十分相似,它们都是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都对工业化产生的强烈反映;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都“师法自然”,都受到日本为主的东方文化影响。

简单描述现代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1、现代设计是一种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

实践活动。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约束下进行的。3、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欧洲各国先后开展了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堪称人类历史上继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的第一次巨大变革。具体表现在:一、生产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二、传统类型的设计无法满足和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要求。三、工业革命导致了设计与制作、销售的完全分离。四、设计理念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大众化的审美特点。五、给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产品的功能性和迎合大众的的视觉审美要求在工业革命初期受到了诸多限制。上述情况的产生和客观存在,使一种新的设计和设计观的出现势在必然。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期主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一、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

二、以往所有设计运动都只是为社会权贵服务的,如何形成信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便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彻底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

三、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现代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一个是思想层面的。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整体。

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猛,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现代都市如雨后春笋涌现,而都市的设计和都市内的建筑设计却并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模式,高层建筑的设计更是问题丛生。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而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传达设计对象,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也基本一筹莫展。时代需要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伟现代社会服务。现代设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形式上是受到哪些特别因素影响而形成的?1、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2、原始艺术的影响;3、简单的几何外型;4、舞台艺术的影响;5、汽车和现代工业的影响;6、独特的色彩系列

德国工业同盟的原则是什么?

1.提倡艺术与工业、手工艺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现代主义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本质:强调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追求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实际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处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征:(1)、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

(2)、形式上提倡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强调以模型为基本原则。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

设计的概念:有关设计的概念,我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王受之先生曾这样来表述,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计划、构思的形成;二是视觉传达的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三是计划通过传达后的具体运用。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构成”成为他们设计的思想基础。从风格上说,构成派是从至上派分离出来的。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

循环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一种设计风格。又称回收设计,是指实现广义回收和利用的方法,即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零部件及材料回收的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致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达到零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简述彼得·贝伦斯在德国进行的现代设计探索。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他从20世纪开始,贝伦斯开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设计的革命;

在建筑上,他是最早开始着手试验新的建筑结构的人,他设计的德国电器工业公司的厂房,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工业厂房建筑;

在工业设计上,他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功能化的工业产品设计的人;他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学院进行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和民间合办的工业设计组织的组成人之一;他和其他的德国设计先驱组成了“德国工业同盟”,促进了德国的现代设计事业发展;

他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办现代设计事务所的人物之一:1907年他开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同时培养出世界上最杰出的设计大师——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米斯·凡德洛等很多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因此,贝伦斯可以称为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生态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关于产品设计的一个新概念。指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思想,预先构思设计的事物的形式和功能,使所设计事物的蓝图等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产品与环境融合,使生态学成为设计思想的一部分。此外,生态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少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是指1918年在荷兰以杜斯伯格创办《风格》杂志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青年艺术家为成员的松散组织。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宙和自然的普遍和谐与秩序,探索事物外表所掩盖的规律。其形式通常采用水平线、垂直线、正方形、长方形等规则形状,体现了一种冷静、严肃的格调。

荷兰“风格派”的特征

第一,将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element)。

第二,把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观性,即个体的整体中,不因整体而失去个体的形态特征。

第三,造型与装饰艺术中,除了对称性以外,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手段。

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几何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即倡导几何形体与纯粹色块的组合与构图。

“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

装饰艺术运动在吸收众多艺术风格和其他相关艺术观念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造型评议和独特的色彩观念。

(1)造型语言趋于几何,不强调对称,并使用新材料、高档材料给人以新奇和时髦的造型感受以,弥漫着贵族高雅的情调。

(2)色彩运用上多用与典雅相背的色彩,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的运用。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

(1)提倡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娇揉先进人物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推崇中世纪哥特式艺术。

(3)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4)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艺术风格。工艺美术运动提倡艺术设计“回归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设计的灵感和样本,因此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力图展示大自然的本质,追求“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

(5)主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结合,设计出实用的艺术设计产品。

(6)主张艺术设计面向大众,面向广大劳动人民,具有较强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倾向。

意大利设计的主要特征:

(1)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2)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

(3)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

二战后日本设可以计的整体发展面貌:

二战后日传统风格的设计:基于日本传统的民族美学的、宗教、传统的设计风格。主要是针对日本国内市场,其设计不仅仅是商品设计,而且是文化组成的一部分。特征是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

现代风格的设计:日本现代设计是在学习美国和欧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利用进口的技术,为出口服务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中心和目的。特征是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低廉的价格、无微不至的细节。

本设计,看到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波普设计的特征与影响?

特征:(1)、设计与创作题材都直接取材于充分商业化的日常世界是商业主义(2)、设计作品的形象间接取自日常生活物品

(3)、设计风格基本接纳商业艺术的直接效果

影响:波普设计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反动,带有一种多社会和对传统玩世不恭式的反叛。然而波普设计由于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潮,其追求新奇古怪的宗旨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违背了工业设计的机械化生产,人体工程学、经济实用等原则。所以,它最终成为了一闪即逝的真正流行风格。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兴起的一种设计方式。

宗旨: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保护好生存的自然界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设计方法:以绿色环保技术为原则进行设计。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效益与人和自然地生态平衡关系;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态度去创造新的设计形态;要用更科学合理的造型结构,使产品真正做到物尽其材,材尽其用,尽可能的延长使用周期。设计原则:三“RE”原则。REDUCE,少量化设计原则,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REUSE,回收再利用原则,再利用使设计和材料物尽其用;RECYCLING,资源再生设计原则,对材料用完后可以加以回收,使之重复使用。

维多利亚时期,在设计上矫揉造作、装饰繁琐、异国情调站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风格的流行,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和品和繁荣发展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现象。1851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了炫耀工业革命的成果,由阿尔伯特亲王建议,举办了一场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伦敦的一座被称作水晶宫的玻璃钢架结构建筑内。

亨利·凡德·威尔德提出了工艺与艺术结合的最高目标三点原则: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准确;工作程序明晰。

最早提出现代主义设计“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的是路易斯·沙利文。

1955年10月2日,在西德创办的乌尔姆高等造型学校,作为艺术设计国际教学中心,是世界艺术设计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法国艾菲尔铁塔堪称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龟仓雄策被称为日本国际设计大师第一人,他的海报设计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广受好评,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日本设计师开始确定他们的国际地位。俄国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流派。

微电子风格的产品具有超薄、超小、轻便、多功能且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这些特征可以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产品的一种时尚潮流。

莫里斯的设计风格有两大特点:一是崇尚哥特式风格;二是主张从自然,特别是从植物纹样中汲取素材与营养。

新艺术运动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设计探索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是哥特式、罗可可式、日本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这个运动在法国的发展具有两个中心,一个是首都巴黎,另外一个是南西城。法国艾菲尔铁塔堪称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始创于法国。

包豪斯的出现,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西方现代设计的发展,吴静芳教授曾打了很好的比喻,英国播下了现代设计的种子,鲜花在德国盛开,在美国结出了硕果。很形象地反映了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数千年的历史,而企图设计为大众服务。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家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实践人物是威廉·莫里斯。

欧洲设计艺术经过巴洛克和罗可可时期,以及发展到了追求外观浮华装饰的顶峰,后来必然被新古典主义风格所代替。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1928年,米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突出地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的基本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的形式;加上为这建筑所设计的家具,特别是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1930年8月,米斯·凡·德罗出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后,把学校分为: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两个部分。

安东尼奥·高迪是新艺术运动中西班牙最复杂、最富有天才的创新精神的著名设计师,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其中巴特洛公寓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

现代主义运动是一场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使设计成为为大工业化生产服务的活动,它产生的时期为二十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特征的是民主主义、理想主义、精英主义。

德国工业同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设计师是彼得·贝伦斯。他也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包豪斯三任校长分别是格罗佩斯、汉斯·迈耶、米斯·凡·德罗。

芝加哥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沙利文,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弗兰克·赖特。最早提出现代主义设计“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的是路易斯·沙利文。1936年,美国建筑大师费兰克·赖特设计了“流水别墅”,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人建筑景象,成为“有机建筑”思想的典范。

美国设计师雷蒙德·罗维的作品的有“冷点”电冰箱、可口可乐商标、撞大运(Lucky)香烟盒。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的有杜斯博格、蒙德里安、里特维尔德。荷兰风格派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子。

人机工程原理在工业设计上的运用及生产的积极效果,堪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美国著名设计师德莱福斯为人机工程学的形成及理论宣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美国波音707飞机的设计成功,成为人机工程学应用大型工业设计项目而大获成功的范例。

“孟菲斯”反设计运动作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设计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同时它们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它的灵魂人物是埃托·索特萨斯。

乌尔姆高等造型学院的第一任校长是马科斯·比尔。

吉马德为巴黎地铁作作的入口设计,利用玻璃和铸铁材料,将地铁入口的

栏杆、灯柱等共同构成起伏卷曲的植物和贝壳形状,深受巴黎人民使用。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之一。

1现代设计史

1.古埃及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方面,代表性作品是第3王朝金字塔。 2.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玻璃发现于埃及(大约公元前3000年)。 3.古代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指位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4.相传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历史上第一个名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5爱琴文明中建筑设计最有名的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尔斯王宫”(被荷马称之为“迷宫”)。 6.古希腊文明成果在建筑设计方面最为突出,最负盛名的是雅典卫城和卫城中心的帕特农神殿。 7.希腊的陶器制作与设计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制作风格有“几何风格陶器”、“东方风格陶器”。公元前6-5世纪是希腊陶器制作的繁盛时期,出现了黑绘式与红绘式两种装饰方法。 8. 古罗马人最辉煌的文明成果同样也表现在建筑设计上。这些建筑多以用拱券结构和穹隆顶而闻名于世,罗马万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 9. 古罗马其他代表性的建筑有君士坦丁凯旋门、大角斗场。 10最早的教堂拒绝继续使用异教的神庙形式,而采用巴西利卡式。之后又相继出现了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教堂。罗马式教堂有“放在地上的宫殿”之称,而哥特式教堂则被称为“升入天上的宫殿”。 11中世纪神学权威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的教堂建筑“美的三要素:完整、和谐和鲜明”。12罗马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有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法国的圣赛尔南教堂、英国杜勒姆主教堂等。 13. 哥特式教堂则是最能体现基督教精神与教义的教堂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首先出现在法国。 14. 古罗马著名建筑家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15. 圣彼得大教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呈罗马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16.巴洛克风格:“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意为“粗糙、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它形成于17世纪,具有一种奢华绚丽、热情奔放的风格。最具代表性建筑为法国凡尔赛宫。 17.巴洛克风格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因素,将舒适和实用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18.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最早出现于意大利。(著名的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 19.“罗可可”源于法文,意思是“贝壳”,是在巴洛克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其基本特征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废、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 20. 罗可可家具的设计还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在法国又称为中国装饰。如英国设计师齐篷代尔设计的中国式大床。 21. 新古典主义流行于欧洲18世纪60年代直至19世纪前半期,以简洁、庄重和充满理性为其设计风格特点,又被称之为“浪漫的古典主义”。其代表性作品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林肯纪念堂、威基伍德的“女王御用炻器”。 22. 约翰.拉斯金是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而威廉.莫里斯则是主要实践者。23. 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24. 约翰·拉斯金是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他在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和《威尼斯的石头》中猛烈的抨击了“完美的机器论”。 25.“现代设计之父”——莫里斯 26. 莫里斯同韦伯一起以红砖瓦为材料,设计建成“红屋”27. 1896年莫里斯为《桥沙集》做的装帧设计, 至今仍被装帧界称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 书”。 28.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 在欧洲大陆的一次影响很大的设计运动,是 由古典风格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转折点。 29. 从设计形式的角度看,新艺术运动的形成 受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 30. 新艺术运动受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版画 的影响很大。 31. 早在1865年欧文·琼斯《装饰法则》一 书就试图从装饰艺术的角度建立全新的装饰 设计原则。 32.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也是这场运 动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33. 1889年法国革命100周年纪念碑中的征 稿中,象征现代科技文明和成果的埃菲尔铁 塔被称现代机械文明的纪念碑。 34. 巴黎的新艺术运动有几个重要的设计中 心,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新艺术之家”、“现 代之家”和六人集团)1898年成立的“六人 集团”的领袖人物是赫克托尔·吉玛德(巴 黎地铁入口) 35. 除巴黎以外,推动法国新艺术运动发展的 还有另一个中心——南部小城南锡。 36.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自由美学社的重要人 物:维尔德、古斯塔夫·塞拉里厄·博维、 维克多·霍塔。 37. 霍塔是新艺术视觉语言创始人之 一,善用葡萄蔓似的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 线条,这种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 艺术的代表性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 或“鞭线”,其设计的“霍塔公馆”是新艺 术风格的经典作品。 38.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安东尼·高蒂 的代表作品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居里公 园和巴特罗公寓。没有高蒂,也就没有西班 牙的新艺术运动。 39.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 名字源于《青年》杂志。 40. 彼得·贝伦斯是“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 师”。 41. 奥地利新艺术运动被称为维也纳分 离派 42.格拉斯哥四人集团:18世纪末期以后格拉 斯哥出现了许多新生代画家,创作了大量表 现格拉斯哥印象主义的作品,称为格拉斯哥 风格。其主要的奠基人麦金托什,马克奈、 麦当娜姐妹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集团。 43. 在法国的装饰主义运动当中,陶瓷设计和 漆器都受到东方风格的影响,具有典雅的东 方风格。 44.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 首饰设计与时装配件设计。 45. 爵士摩登风格代表性的建筑有克莱斯勒 大厦、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 46.“好莱坞风格”可以说是装饰艺术风格在 美国的进一步本土化。 47. 现代主义设计的三大来源有德国工 业同盟、俄国构成主义以及荷兰风格派。 48. 德国工业同盟是第一个设计组织。 49. 赫尔曼·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 开创者以及核心人物。 50. 在实践方面对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的同盟成员是彼得·贝伦斯。他 设计的AEG透平机制造车间与机械车间被称 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贝伦斯的贡献还 在于对产品设计重要性的强调。 51. 对标准化的过分强调引起同盟另一位创 始人凡.德.威尔德的反对,从而引起标准化大 争论。 52.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构成主义又称“结构 主义”,发源于立体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塔特林、马列维奇、康定斯基、罗钦科等。 53. 1919年,塔特林设计了著名的第三国际纪 念塔,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54. 荷兰风格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 个由设计家、建筑师和艺术家组成的松散的 集体,与俄国构成主义同样,它的存在时间 也比较短,大约在1917年到1931年之间。 55. 蒙德里安是风格派的创始人。 56. 包豪斯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57. 包豪斯的设计师布劳耶的作品瓦西 里椅。 58.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核心人物主要有: 勒·科布西耶、格罗佩斯、米斯·凡德罗、 弗兰克·赖特等人。 59. 科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萨瓦公寓,印度昌 迪加尔法院。 60. 米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即是多”的 原则,代表作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巴 塞罗那的椅子,他提出了“流通空间”的新 概念。 61. 1936年赖特设计了流水山庄,这个成为他 “有机建筑”思想的典范。 62.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师,人情化建 筑理论的倡导者,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 一。 63. 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 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 的奠基者,代表人物有伯纳姆、詹尼、沙利 文等。 64. 德国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 尔姆设计学院,战后在设计教育方面表现出 色的另一个国家是美国。美国的设计教育体 系是建立在欧洲成熟的设计教育思想和市场 经济体制基础上的。 65. 二战后,德国注重理性的设计。 66. 日本的工业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期、成 长期以及发展期。 67. 日本设计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日本受西方 现代设计的影响以及反过来影响西方乃至全 世界的工业设计这两个方面。 68. 几乎是与源于西方的现代风格并行,日本 还发展着一种传统的设计风格。代表性的设 计师有柳宗理、龟仓雄策、三宅一生等。 69. 芬兰的建筑大师沙里宁创立的克兰布鲁 克艺术学院是培养美国现代家具设计人才的 摇篮。 70. 美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 “国际风格”的形成和对世界设计的影响, 还在于美国是第一个将设计职业化、独立化 的国家,因而大大推动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 展。 71.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设计始终存在 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是国际化、大企业 化、大众化的主流设计。二是独立的设计事 务所迅速发展,并不断拓展设计新领域—— 企业形象设计(CI)。 72. 在现代主义设计领域,北欧通常主要是指 瑞士、丹麦、芬兰、挪威四个国家。斯堪的 纳维亚风格产生了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现 代美学。 73. 最能体现瑞典现代设计风格的是其家具 设计,代表人物卡尔·姆斯腾,被称为“瑞 典现代家具之父”。 74. 汉斯·魏格纳的作品是丹麦现代设计走向 成熟的信息标志。他对中国明清家具极为欣 赏,并以此为原型设计了不少新的椅子造型, 被称为中国椅。 75. 雅各布森使丹麦家具走向了世界,主要有 蛋形椅、天鹅椅、蚁形椅。 76. 丹麦的灯具设计同样在世界设计中享有 盛名,其中保罗·汉宁森设计了PH灯具。 77. 60年代前后,西方掀起了一股“新有机风 格”的设计潮流。其代表人物即为丹麦设计 师沃纳·潘顿。 78.芬兰是北欧各国中最晚实现工业化的国 家。芬兰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是阿尔瓦.阿尔 托。 79. 丹尼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 为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 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80. 在后现代设计运动中,罗伯特·文杜里是 美国著名建筑师,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 正奠基人。他的著名言论是“少令人生厌”, 既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批判,也是对后 现代主义设计的诠释。 81. 查尔斯·詹克斯也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后 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又一位奠基人。他是最 早在建筑设计界提出“后现代主义”这一概 念的人。 82. 1976年意大利米兰成立了一个名为“阿卡 米亚”的工作室。 83. 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集团:孟菲斯集团成 立于1980年,由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索德萨 斯和其他7位年轻设计师组成。孟菲斯设计 集团最大贡献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的 产品设计理念。 84 波普作为一种文明现象最早来源于美国 流行的大众文化。波普设计最早出现在英国。 波普设计思潮在意大利主要是以反主流的形 式出现的。 85. 各国的波普设计虽然呈现出形形色色的 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反 正统设计的面貌出现的以适合大众消费文 化为目的。 86. 解构主义是针对结构主义演化出来的,又 称后结构主义。 87. 解构主义设计最早出现在弗兰克·盖里的 建筑设计作品中。盖里可以看作是世界上第 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 88. 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 解构主义最负盛名的作品。 89.“减少主义”这一提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 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艺术流派——“减少 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艺术,其风格 特点是:按照杜尚“减少、减少、再减少” 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 90. .减少主义设计风格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法国的飞利浦·斯塔克(榨汁机和坐凳)。 91. .减少主义设计在东方的典型代表是日本 著名设计师仓右四郎。其作品是1986年设计 的扶手椅“明月高悬”和1988年设计的扶手 椅“布兰基小姐”等。 92.“高情感”设计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出 现的一种设计风格,这种风格又被称作“软 高科技”设计风格。 93. 新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 为两个阶段,晚期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 94. 贝聿铭著名的华裔建筑师,是新现代主义 设计风格阵营中最为坚定地现代主义风格追 随者,代表作品有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华 盛顿的国家博物馆东馆和法国卢浮宫的扩建 工程——水晶金字塔、香山饭店。其中水晶 金字塔的设计建造使贝聿铭在世界建筑界享 有盛誉。 95. 新现代主义风格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西 萨·佩里,是国际主义风格的继承者。其主 要代表作是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大厦、马来西 亚吉隆坡的彼得罗纳斯双塔大厦和洛杉矶太 平洋设计中心等。 96. 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97. 设计美学是研究人类在造物行为(机械生 产和产品文化创造)过程中对美的规律进行 探索的一门新兴学科,又称“技术美学”。 98.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系统其它要 素之间交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99. 4R设计理念是构成现代绿色设计的重 要内容。4R有英文的Recovery(回收)、Recycle (再循环)、Reuse(再利用)、Reduce(减 量)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 100. 绿色设计的内容除简约设计外,还包括 减少设计、再生化设计、低耗节能设计等。 101. 人性化设计:是指设计师在设计“人” 所使用的产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机工程 原理。 102. 未来风格设计是指即将到来的设计的研 究,是对未来将要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设计样 式的一种推测和构想。 1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最新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说课讲解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现代设计史》复习提纲 本学期《现代设计史》试卷共五大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注:除课堂上所讲解重点,还有以下基本知识点需掌握: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由“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以往的设计包括英国在内的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讲究装饰,矫饰做作的维多利亚之风在设计中不断蔓延,从而使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的东西。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在此状态日趋严重下发生的,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成就:工艺美术运动在拉斯金、莫里斯等人的指导下,首先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反对纯艺术,在世界设计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运动在设计上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主张“师法自然”,注重材料的选择,设计较为质朴、大方、使用,这都是它的成功之处。 工艺美术运动对后世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这场运动? 虽然它主要局限于手工艺设计领域,具有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和提倡中世纪哥特式复兴的不足,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但它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设计改良运动。它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号召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同时,它所开创的真实、自然的设计风格也有助于艺术设计摆脱玩弄技巧和雕琢堆砌的弊病,从这一点上说,它标志着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开端。 新艺术运动是指1880年到1910年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次装饰艺术运动。它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中心,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为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新艺术运动的革命性在于提出了“产品功能影响形式”,局限性在于尚未与机器完全结合,多追求形式、华丽的表面装饰。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从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来看,它与工业美术运动十分相似,它们都是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都对工业化产生的强烈反映;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它们都“师法自然”,都受到日本为主的东方文化影响。 简单描述现代设计的特征是什么? 1、现代设计是一种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看).

第二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3)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4)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特别是日本)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2)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缺陷)但是,①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②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3)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1、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 英国伦敦1851年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示的工业产品外形相当粗陋,显示了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弊端及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2、“水晶宫” “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设计。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受各国来宾赞赏,会后被完整的拆迁到赛登汉(Sydensam,伦敦南部),1936年毁于大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的应用。 3、约翰·拉斯金 设计应该是为大众的,主张美学家从事产品设计,要求美术与技术结合。 认为设计只有两条路:(1)对现实的观察;(2)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思和创造能力。 向自然学习,考虑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总结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即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2.现代设计是20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与传统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的密切关系,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3.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 4.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 5.丹麦人一向把设计的对象看成“工具”。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人创造的物质存在都是工具。 6.丹麦设计的统一性和功能、外型的高度同一性,来自这个国家的具体条件。 7.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是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于“工艺美术”运动 1、工业革命产生的两个基本要素:1对旧传统的摒弃;2.对机械生产的肯定 2、1851年世界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令人震惊的是水晶宫。这座用钢材和玻璃建成的圆拱型大厦,实际上是放大了的温室。约瑟夫·伯克斯顿。 3、莫里斯设计的红屋具有浓厚的歌德风格。 4、1882年,由阿瑟.马克穆多为首组成了世纪行会;1888年一批英国的设计家在莫里斯的精神感召下,组织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从而有计划的举办外国设计展览,以促进英国本身设计水准。同年,手工艺行会,由杰出的设计家查尔斯·阿什比。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与工艺美术的不同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德风格,把哥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相同之处是:1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2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3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4都放弃对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动植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5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2、比利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是亨利·凡德·威尔德。他对机械的肯定,对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3、西班牙最伟大的设计师是安东尼·高蒂,也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的建筑家。 4、对于促进日本风格的作用来说,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702035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 任务: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的萌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工艺美术运动”的个发展过程及影响。 难点:“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二)第二章: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3)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4)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第二部分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难点: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第三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共6学时) 1、教学内容

现代设计史有哪些流派

西方现代设计史的研究现状 摘要:对当今西方现代世界设计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与论述,对欧美各国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并对国内外设计史研究的差异提出了看法,借鉴建筑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西方设计史的几种研究方法,以期为国内设计史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曾经说过:“设计对我而言??一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关于建立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的或隐喻的方式。”现代历史并不渊长,却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过去对于设计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应用方面,近20年中,设计史的研究才开始得到重视,究其原因,因为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且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对于它的关注更多是在于它的实际应用和市场效益。而事实上,对于历史的研究恰恰可以对设计起到推动作用。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揭示人类的种种经验和教训,以澄清一种事物发展的进步意义,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国外现代设计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态 1.1各国研究现状从西方来看,对于设计史的研究越来越深化,英国对于设计史和理论的研究特别发达,在英国的学位体系中,设计史也拥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在美国,尽管如学院艺术协会那样的机构早先对设计史的认识存在问题,但对设计史教学的重要性是承认的;在德国和意大利,设计史更多地是对设计者在工业文化范畴中的角色进行文化历史批评,而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教学工具或设计实践的历史性综述。与欧美日益繁盛的设计理论研究相比,亚洲地区在设计史的研究方面略显不足,亚洲人自己撰写的国际设计理论和设计史著作较少,各国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也不多。日本是一个例外,其在史论研究方面非常发达,有不少设计史研究著作出版。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也开始投入精力于设计史的研究J。 从世界范围看,设计史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学科的交叉,设计的交叉学科内容决定了设计史学科的交叉性,诸如社会学、语言学、美术史等,关注将设计史置入到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研究。 1.2 国外设计史研究著作对于设计史整体的、综述性的论著早期有,可谓设计史研究上的先驱。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观点,它认为现代世界的设计具有重大的意义和重要性;其次,它认为设计活动在这个新兴世界里所采用的形式具有社会重要性和本体论重要性。对来说,设计史不仅叙述发生的事情,而且要阐明设计师、设计对象和社会态度之间的研究模式被学界采纳,同时还扩大了对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设计的研究范围,设计师也成为设计史所研究的重要对象。 而对于具体国家和设计师的研究非常丰富,诸如关于德国、美国、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日本,乃至一些东欧国家设计发展的研究涌现了一些高水平的著作,对于研究这些国家的设计发展、设计进程、设计特点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对于一些设计大师的研究著作也不断涌现,设计大师,都有多本研究著作,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传记,甚至对他们的设计思想、设计哲学都有所研究。这些著作对于人们研究现代设计的起源、更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其对历史和理论的归纳梳理方式比较系统,值得借鉴。 1.3 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动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世界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趋势中,设计领域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设计流派纷呈,没有一种流派占据主导地位,设计风格也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但总的说来,可以归纳出十个最主要的和最有影响的设计流派:波普设计、解构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未来风格设计、孟菲斯设计、高技派设计、反主流设计。这十大设计流派在现代主义失去中t7地位之后相继涌现,对当代设计风格面貌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国内设计史研究的现状从总的状况来看,国内设计理论和历史的研究仍然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不乏一些颇有见解的著作,以及理论家、设计师的个人努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较为突出的研究有:王受之先生20世纪80年代起对设计史的探索,并于2002年修订出版了《设计史论丛书》,其最突出的一点是从综述性的角度和学科分类的角度对整个设计史进行综合性的和分别的论述,这在国内设计史研究著作中是领先的。早期的学术研究著作还有罗小未先生和卢永毅教授的《工业设计史》,在当时国内工业设计刚刚兴起,研究著作极有限的情况下,以历史背景和设计形势的发展为脉络,以翔实的史料对工业设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完整的论述。 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的《工业设计史》作为“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在理论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国内艺术史研究方面较为突出的院校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历史悠久,在艺术史、设计史方面的研究著作丰富。近年来,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湖南大学等在设计史研究方面也成果卓著,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史研究论文,如2004年东南大学杜军虎在导师凌继尧指导下完成的《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维》,论文针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不同设计观和表现.指出了思维的差异是它们区别的根本原因,论文探讨了两种设计思维形态产生的根源、发展的历程以及展现出来的特征,论文运用了现象学的方法,采用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理论,是对西方现代设计史的有益探索。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大纲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一、现代设计 设计的定义、设计的核心内容、现代设计的范畴、现代设计形成和发展的背景、设 计在各国的发展。 二、设计教育 现代设计的分类、德国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一、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特征、英国工业革命、传统工艺美术与工业化的矛盾。 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意义、作用及优缺点,威廉·莫里斯、约翰·拉 斯金、水晶宫、拉斐尔前派。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时间、起因、“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比较。 二、法国的“新艺术” “新艺术”运动名称的起源、两个发展中心、风格特征。 三、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背景、设计师及理论家:亨利·凡德·威尔德。 四、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特点、安东尼·高蒂的生平、作品及设计风格。 五、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格拉斯哥成员、作品及风格、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的设计思想与“工艺美术”运 动设计思潮的比较。 六、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 “分离派”与“青年风格”的概念、“分离派”、“青年风格”与欧洲其它国家尤其“新艺术”发源地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异同。 七、“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 设计师阿尔封索·穆卡及其作品、设计师比雅兹莱及其作品。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一、“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兴起的历史作用、“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装饰艺术”运动风 格的影响因素。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H i s t o r y o f G r a p h i c D e s i g n)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c.提倡哥特风格和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d.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势; e.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

2019天津工业大学825艺术设计史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825科目名称:艺术设计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手工艺时代的设计和近现代设计史。 试题涉及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工艺美术、产品、视觉传达、建筑等,重点考察考生对设计史中重要品类和工艺特色、设计运动、设计流派、设计理论、设计师、设计实践活动的掌握,以及对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与区别的把握。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手工艺设计时代40% 重点是中国古代染织、漆器、青铜器、瓷器、家具设计以及建筑和园林设计。 2、近现代设计史60% 重点包括: (1)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风格、新古典、维多利亚风格包括建筑和家具及园林设计。 (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3)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表现,以及各个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设计风格、设计思想。(包括芝加哥学派) (4)装饰艺术运动。 (5)德国设计的发展:工业同盟、包豪斯以及乌尔姆学院。 (6)从现代主义到国际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美术变革时期的一些重要流派,如构成派、俄罗斯先锋艺术、风格派、立体主义、野兽派等,以及它们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设计师及其成就,现代主义设计的综合特征及其优劣。北欧设计的特征。国际主义的概况、特征及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7)美国的设计 美国在20世纪商业设计的发展,重点研究罗维、N.B.盖茨等设计大师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思想;以及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包括流线型的流行。 (8)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包括:孟菲斯设计、波普运动、新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解构主义风格。后现代设计发展的契机、特征、著名的设计师及其作品、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分析。 (9)战后各国设计的概况:包括德国、日本、意大利设计的发展。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2、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题重点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特点: 1. 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 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 提倡歌德式样、风格和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与朴实; 4. 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哗众取宠的趋向; 5. 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与东方艺术。使用大量的花卉、卷草与花鸟图案。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区别: 新艺术运动比工艺美术运动前进了一大步。这主要表现在二者的根本区别上。威廉·莫里斯主张艺术与设计回归到中世纪那种工匠们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自然状态,以排除生产条件下产品功能和形式之间的隔阂。而新艺术运动则把从自然中获得的动植物纹样装饰于使用产品上,因而,在处理设计的功能与形式,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上,比工艺美术运动大大地拓宽了,并尝试着将艺术载体延伸到了实用产品上。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特点: 1.底层架空 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 4.横向的长窗 5.自由立面 安东尼·高蒂的代表作---------圣家族教堂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了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上的折衰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发展的新风格来,这场运动与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是同时发生也几乎同时于30年代后期在欧洲大陆结束,因而,在各个方面都复制现代主义的明显影响,但是,由于它主要是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使得它与现代主义具有完全不通的意识形态立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装饰艺术”运动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得到发展,而基本成为史迹,只有现代主义成为真正的世界性设计运动。 为什么现代主义设计师反精英主义的,但同时又自身具有精英主义的特征? 现代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反精英主义的,但是由于这场运动史由一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起的,他们处在时代大改革的高潮之中,处在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法西斯主义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能够利用设计来解决劳苦大众的困苦。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典型的理想主义特征,其实也是拯救众生的另外一种精神主义,一种虽然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经营主义。 现代主义风格与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的区别: 1. 现代主义风格包括现代主义艺术; 2. 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艺术有相互影响之处,但是他们从特征上是两个不同的 内容。艺术上的现代主义包含了各种运动。比如,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分析

针对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 2015年版(第二版)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作为课程的导论部分,目的在于呈现当代设计发展的一般状况因此本章的考核要求定位在:非重点。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设计风格、设计师、代表作品。 考核知识点: 2.1 水晶宫博览会、普金、拉斯金、哥特式风格 2.2 威廉·莫里斯和他的设计作品、红屋、拉斐尔前派 2.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应重点掌握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以及代表设计师、设计作品以及风格特征。

考核知识点: 3.1新艺术的主要特征和产生背景 3.2 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团体和设计师以及代表作品 新艺术之家、赫克托·吉玛德、巴黎地铁站入口设计、亨利·凡·德·威尔德、维克多·霍塔、霍塔旅馆、安东尼·高蒂、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察尔斯·马金托什、格拉斯哥四人集团、奥地利分离派、奥托·华格纳、约瑟夫·霍夫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柏利·比亚兹莱、阿尔封索·穆卡、艾米里·盖勒、朱里斯·列特、尤金·格拉特 3.3 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应重点掌握装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4.1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风格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2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4.3 装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艾林·格雷、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塔玛拉·德·兰比卡、让·杜南、拉里克、卡桑德尔、克莱斯勒大厦、 4.4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应重点掌握影响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形式元素、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以及设计师作品的分析讲授, 使学生对人类在造物史方面的发展线索、各个运动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达到以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为设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二)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概况,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56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或论文形式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内容 第一章现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设计师与独立制作的手工艺人的区别 二、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1831-1901年)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出现前的设计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矛盾的实验性规划设计 三、新专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设计潮流——维多利亚风格 第三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出场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七节装饰主义运动(Art Deco)1920—1935年 一、装饰主义运动所源之影响方面 二、代表地区及人物、作品 第八节现代主义(Modernism) 一、主要设计师 (一)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下简称格氏) (二)密斯(Mies Van der Rohe) (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四)赖特(Frank Wright) (五)阿尔托(A.Alto) 二、主要设计风格和流派 (一)荷“风格派”运动 (二)表现主义 (三)德意志制造同盟 (四)俄——1918至1925年间的构成主义 第三章包豪斯BAUHUASE(1919—1933年) 德语Bauhuase意为“建筑房子”。格罗皮乌斯创立,她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和改造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快速提高德国设计水平,满足战后的物质需求。 第一节魏玛时期(1919—1925年) 一、课程改革 第二节德骚时期(1925—1933年)——其中1925-1927年为黄金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