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见,前所未见 魔镜成像(SMI)——血管成像的新技术

见,前所未见 魔镜成像(SMI)——血管成像的新技术

见,前所未见 魔镜成像(SMI)——血管成像的新技术
见,前所未见 魔镜成像(SMI)——血管成像的新技术

见,前所未见魔镜成像(SMI)——血管成像的新技术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见,前所未见

魔镜成像(SMI)——血管成像的新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超声是一种简易无创的成像技术。作为首要的诊断方式,已广泛用于临床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做出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尤其适用于血管,能够以可视和频谱方式,准确清晰地显示血流动力学数据。但在不使用造影剂情况下,检测细小低流速血流时,仍面临来自临床的挑战。

东芝的Aplio TM500超声系统在评估血管和血流动力学方面,提供了完备的手段,包括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高级动态血流和脉冲多普勒,结合设备的造影成像功能,能提供用于血管诊断的优异的工具包。为了扩展超声设备对血流的可视显示范围,东芝的Aplio500现在配置了一种全新的功能,可专用于极低速血流的成像。

该技术称为魔镜成像(SMI),是一种创新的超声多普勒技术。SMI是独特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应用一种独特的算法,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流速细小血管的清晰显示。SMI具有以下优势:

1.低速血流的可视化

2.高分辨率

3.极少的运动伪像

4.高帧频

在应对日常诊断所面临的挑战方面,SMI已证明其临床价值。SMI能够评估肿瘤血管的密度和形态,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SMI也可用于评估化疗的治疗效果以及评估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

另外,与超声造影剂结合应用,SMI可以呈现更敏感的细小血流,能够在造影剂的首次灌注后,得到持续的微血流的动态图像。

背景

超声是无创、无辐射的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从初诊到复查的各个阶段,。近年来,超声已成为用于明确诊断、治疗计划制订和良恶性肿瘤病人治疗评估的一线影像设备。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要求影像诊断在早期就能检测出恶性肿瘤,然而,传统彩色多普勒技术在显示细小血管和低速血流方面,存在技术限制。超声造影增强技术(CEUS)能够提高血流的检测能力,突破一些限制。然而使用造影剂有很多缺点,首先CEUS不是在任何场所都能轻松实现,受到造影剂使用的限制,同时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医生看到以前从未看到的信息,东芝研发了魔镜成像(SMI),一种创新的血管

成像技术,能够不使用造影剂就实现

更细小血管和更低速血流的清晰显

示。SMI技术可以在东芝高端彩超

Aplio500上应用,也可在东芝其他系

统上应用。

几十年来,东芝不断提高对血管

的显示能力,提高显示分辨率,扩展

血流流速的检测范围。2001年,东

芝推出了一项高分辨率的多普勒成

像技术——高级动态血流(ADF),

能够以惊人的准确度显示细小血管

和复杂的血流。尽管ADF性能优异,

但对更低速的血流,在成像帧频以及

伪像的处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为了突

破这些限制,东芝以Aplio彩超独特

的多普勒技术(包括ADF)、高密度

波束形成器架构以及实时应用平台

为基础,研发了魔镜技术(SMI)。

SMI的推出,是东芝对多普勒技术的

重新定义,能够以高帧频、高分辨率、

少运动伪像等特点检测到低速血流。

SMI原理

SMI技术采用一个强大、智能的

算法,将血流信号从叠加在一起的组

织运动伪像中有效分离,保留最细微

的低流速血流信息,呈现出无与伦比

的细节和清晰度。

1.多普勒信号

血流和组织运动(伪像)均会产生超

声多普勒信号,伪像信号更强,叠

加在低速血流信号上面(图1)。

2.传统多普勒成像和SMI

传统多普勒成像采用一个壁滤波器来消除噪声和运动伪像,结果导致低速血流信息的丢失(图2)。

SMI分析噪声的运动特性,采用全新的自适应算法识别和消除组织的运动,呈现真实的血流信息。

传统多普勒技术以能够高分辨率显示血流为主要目标,SMI已超越这个目标,能够显示更低速的血流(图3)。

低速血流检测的主要问题在于周围的组织结构产生多余的多普勒信号(运动伪像)。传统多普勒技术不能区分出运动伪像中真实的血流信号。应用SMI,我们分析这些运动伪像的特性,成功提取出与临床相关的信息(图4,5,6 )。

SMI模式

SMI有两种模式:单色(灰阶)模式和彩色模式。

?彩色模式(cSMI)同时显示B模式和彩色信息。

?灰阶模式(mSMI)更侧重于血管,通过消除背景信息来提高灵敏度。

潜在的临床应用

我们将讨论SMI技术的一些临床应用,包括肿瘤疾病和炎性疾病。

肿瘤

在评估肿瘤血管的密度及形态方面,SMI已显示出重要的临床价值。SMI 与超声造影(CEUS)结合应用,能够获得更多信息。

肝细胞性肝癌

该病例为肝细胞性肝癌,灰阶模式显示在肝表面附近有一个可疑病

图1. 多普勒信号

图2.传统多普勒成像和SMI

图3.传统技术和SMI

图4即使在病人不屏气情况下,显示1cm

范围正常肾皮质内丰富的血流

图 5 SMI显示的正常胰腺的微细血管结

构,而常规彩色多普勒技术不能显示

图6正常肝脏,可以看到肝表面下的微小

血管

灶。用传统ADF模式,速度范围设为9cm/s时,可以看到一些血管,但不能确定肿瘤血管的分布。当速度范围设为3cm/s时,图像被运动伪像严重干扰。激活mSMI 功能,立刻可以看到网篮状的肿瘤内部血管,网篮状血管是HCC的有力征象(图7)。

空肠间质瘤肝转移(GIST)

利用传统的彩色多普勒,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肿瘤内流速较高内径较大的血管。使用cSMI 和mSMI,都可以显示肿瘤中更细小的血管和更多的细节,因此与传统多普勒比较,SMI能够更好地观察肿瘤血管的结构和密度(图8)。

使用超声造影(CEUS),我们能够看到遍布在肿瘤中的微细血管,但随着时间推移,增强效果逐渐消退。cSMI能够进一步增强效果,显示更多的血管。如采用更高的频率,可以显示肿瘤内细小血管的更多细节。

膀胱癌

灰阶和3D图像清楚显示出两个小肿瘤和一个憩室,在高频探头上应用cSMI 和mSMI,在不使用超声造影剂情况下,可以发现肿瘤内血管呈树枝样分布(图9)。

胃癌

该硬性胃癌表现为低回声,有较少的彩色血流信号。使用SMI技术增强CEUS的显示,我们能够看到新生血管和血流模式。由于人体内的血流是动态的,时刻都在变化,SMI 能够显示出血流的变化,甚至能够显示出一个硬性肿瘤内血流的变化。能敏感追踪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并清晰展示(图10)。

颈部淋巴结

(恶性淋巴瘤)

浅表病灶的血流显示,是SMI 杰出应用之一。

该病例为恶性淋巴结,SMI显示了肿瘤内丰富的血流。我们可以确定该淋巴结正常的血管结构已被破坏,因为没有血流从淋巴结门流出。

在这种情况下,mSMI比cSMI 更敏感,显示了更多的微细血管(图

图7肝癌

图8来自空肠胃肠道间质瘤的肝转移

11)。

皮肤病变

恶性黑色素瘤

检测表浅的皮肤病变是SMI最佳应用方向之一。

该病例是指尖的一个5mm的恶性黑色素瘤。即使是如此小的肿瘤,使用cSMI 也能显示丰富的肿瘤血管(图12)。

鳞状细胞癌

使用高频探头和mSMI 技术,可以显示面部鳞状细胞癌内丰富的微小肿瘤血管(图13)。

回肠间质瘤

在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方面,SMI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是以前传统CDI很难或根本做不到的。mSMI显示微细血管,结合CEUS,能够观察肿瘤血管的灌注。CEUS后,cSMI实时显示以前没有看到的、新生的血管图像(图14)。

图11颈部淋巴结(恶性淋巴瘤)

图9膀胱癌

图10胃癌

图12恶性黑色素瘤图13鳞状细胞癌

炎症

SMI对微细血流的检测和显示,

特别适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疾病评

估。

类风湿关节炎

(桡腕关节)

使用传统的能量多普勒,我们能

够在增厚的滑膜内看到少量血管。

cSMI和mSMI均显示出更多血管,

是典型的炎症血管模式。SMI明显优

于传统的PDI,具有改变RA疾病活

动期的评估标准的潜力(图15)。

溃疡性结肠炎

胃肠道是SMI另一个很好的临

床应用。二维图像上胃肠道壁各段在

厚度上相似,因此很难确定哪一段更

活跃。

SMI显示横结肠壁内稀疏的血

管结构,但在乙状结肠壁有致密和丰

富的血管结构(在低回声的粘膜层充

血),粘膜层丰富的血流表明,与横

结肠比较,乙状结肠有严重的炎症。

内窥镜图像确认乙状结肠有严重的

炎症,验证了SMI的结果(图16)。

克隆氏病

回肠的横视图显示在回肠的纵

向溃疡周围充血(血流增加)。当炎

症蔓延到整个肠段,我们可以看到整

段肠壁充血(图17)。

克隆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

皮下脓肿,灰阶显示了脓肿腔内的细

节,其内部存在低回声层,使用cSMI,

可以明确看到脓肿腔周围有大量的

炎性血管(图18)。

图14回肠的胃肠道间质瘤

图15类风湿关节炎(桡腕关节)

图16 左:横结肠右:乙状结肠

图17克隆氏病

其他临床用途

SMI 对更低速的血流极度敏感,在诊断缺血或坏死方面,已被证实是有效的。

坏死性淋巴结病变

我们可以看到正常淋巴结的分支状结构,检测到一个缺血坏死区域。即使是直径为3mm 的微小淋巴结,使用cSMI ,怀疑有坏死的存在,使用mSMI ,证实了我们的怀疑(图19)。

脾脏裂伤

该病例是一个6岁的男孩,怀疑脾脏受到损伤。在灰阶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脾脏内一个低回声区,mSMI 显示该低回声区无血流,是由一个血肿和受损伤的脾实质组成(图20)。

睾丸扭转

该病例是一个6岁的男孩,左侧睾丸疼痛。mSMI 可以让我们通过右侧睾丸观察到血管结构,如单独使用常规彩色多普勒很难观察到。 左侧睾丸中没有可见的血流显示,可以做出左睾丸的睾丸扭转诊断(图21)。

NOMI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诊断NOMI ,使用任何成像设备都是挑战。对正常肠段使用SMI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肠壁丰富的血供,因此能够做出诊断。NOMI 很难做出临 床诊断,NOMI 临床定义为肠壁中缺 血,即使使用CEUS ,也检测不到血流。虽然结合使用mSMI 和CEUS 进行诊断也具有挑战,但已能对正常 肠结构提供最佳的显示(图22)。

图18克隆氏病造成的皮下脓肿

图19坏死性淋巴结肿大 图20脾裂伤

图21睾丸扭转

图20 脾脏破裂

总结

SMI 在低速血流成像方面有明 显的优势,能够显示细小血管,运动伪像少,增加CEUS 的灵敏度以及实现高帧频成像。

SMI 实现了低速血流卓越的检测,即使不使用造影剂也能开展研究。对于癌症、肿瘤、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其他的疾病患者,在早期诊断及治疗计划制订方面,该技术很有价值。在使用造影剂进行研究时,利用SMI 能够进一步增加灵敏度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结论

毫无疑问,SMI 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在不使用造影剂情况下,能够对以前我们不能进行评估的细小血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生理改变过程。在不久的将来,SMI 将成为各种疾病诊断和评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无须考虑是哪个脏器。

图22 NOMI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实力科普】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原来有这三种方法 脑血管造影是9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X射线检查技术,它是先选一入路动脉(一般选用右股动脉),通过右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通过该动脉鞘管选用不同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选进所要显示的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下面的时间,卡姆医疗小编将首先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来为大家解读一下何为脑血管造影? 以下两张图清晰得显示出了脑血管造影的情况 正常脑血管造影正位像; 正常脑血管造影侧位像 任何盲目的治疗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或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要想实施最有效治疗的前提是弄清发病的根本原因。而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就是明确诊断的最佳选择。下面小编就通过两个典型的病例带大家了解一下脑血管造影是如何运用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的。 典型病例一: 患者,女性,62岁。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再次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完全扩张至正常,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术后6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术后: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恢复正常形态 典型病例二: 患者,男性,49岁。头晕、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6个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诊为左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造影显示狭窄段血管扩张至正常范围,患者缺血缺氧的脑组织获得了正常血液供应。术后12个月随访,无中风再发作。 术前: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术后:狭窄段血管扩张满意术后:颈内动脉支架影像 卡姆医疗小编相信,以上两个典型病例的介绍已经可以帮助大家对脑血管造影有一个较为简单的了解了。其实,诊断脑血管疾病时有三个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第一种是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三种造影方法各有特点。 MRA的特点是无创,甚至可以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是最差的,可以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CTA也是一种无创的方法,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能情况(造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各种检查方法、部位的中英文对照 头部急诊平扫 Emergent Head Scan 头部急诊增强 Emergent Head Enhanced Scan 头部平扫 Head Routine Scan 头部增强 Head Enhanced Scan 眼部平扫 Orbits Routine Scan 眼部增强 Orbits Enhanced Scan 内耳平扫 Inner Ear Routine Scan 内耳增强 Inner Ear Enhanced Scan 乳突平扫 Mastoid Routine Scan 乳突增强 Mastoid Enhanced Scan 蝶鞍平扫 Sella Routine Scan 蝶鞍增强 Sella Enhanced Scan 鼻窦轴位平扫 Sinus Axial Routine Scan 鼻窦轴位增强 Sinus Axial Enhanced Scan 鼻窦冠位平扫 Sinus Coronal Scan 鼻窦冠位增强 Sinus Coronal Enhanced Scan 鼻咽平扫 Nasopharynx Routine Scan 鼻咽增强 Nasopharynx Enhanced Scan 腮腺平扫 Parotid Routine Scan 腮腺增强 Parotid Enhanced Scan 喉平扫 Larynx Routine Scan 喉增强 Larynx Enhanced Scan 甲状腺平扫 Hypothyroid Routine Scan 甲状腺增强 Hypothyroid Enhanced Scan 颈部平扫 Neck Routine Scan 颈部增强 Neck Enhanced Scan 肺栓塞扫描 Lung Embolism Scan 胸腺平扫 Thymus Routine Scan 胸腺增强 Thymus Enhanced Scan 胸骨平扫 Sternum Routine Scan 胸骨增强 Sternum Enhanced Scan 胸部平扫 Chest Routine Scan 胸部薄层扫描 High Resolution Chest Scan 胸部增强 Chest Enhanced Scan 胸部穿刺 Chest Puncture Scan 轴扫胸部穿刺 Axial Chest Punture Scan 上腹部平扫 Upper-Abdomen Routine Scan 中腹部平扫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上腹部增强 Upper-Abdomen Routine Enhanced Scan 中腹部增强 Mid-Abdomen Routine Scan 腹部穿刺 Abdomen Puncture Scan 轴扫腹部穿刺 Axial Abdomen Puncture Scan 颈椎平扫 C-spine Routine Scan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一、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先进影像学检查技术之一。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Percell及斯坦福大学的Bloch分别独立地发现磁共振现象并接收到核子自旋的电信号,同时将该原理最早用于生物实验。1971年发现了组织的良、恶性细胞的MR信号有所不同。1972年P. C. Lauterbur用共轭摄影法产生一幅试管的MR图像。1974年出现第一幅动物的肝脏图像。随后MRI技术在此基础上飞速发展,继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将受检物体置于强磁场中,某些质子的磁矩沿磁场排列并以一定的频率围绕磁场方向运动。在此基础上使用与质子运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激发质子磁矩,使其发生能级转换,在质子的驰豫过程中释放能量并产生信号。MRI的接受线圈获取上述信号后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从而获得我们需要的磁共振影像。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在于无辐射、无创伤;多方位、任意角度成像;成像参数多,对病变部位和性质有较强的诊断意义;软组织分辨率高等,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与欢迎。 二、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显示血

管和血流信号特征的一种技术。MRA不但可以对血管解剖腔简单描绘,而且可以反应血流方式和速度等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近几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可供选择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有多种: (一)时间飞越法 时间飞越法(Time of Flight,TOF)血管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了“流动相关增强’机制,是目前较广泛采用的MRA方法。TOF血管成像用具有非常短TR的梯度回波序列。由于TR短,静态组织在没有充分弛豫时就接受到下一个脉冲的激励,在脉冲的反复作用下,其纵向磁化矢量越来越小而达到饱和,信号被衰减,对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流,因为开始没有接受脉冲激励而处于完全弛豫状态,当该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被激励而产生较强的信号。 TOF MRA极大地依赖于血管进入扫描层面的角度,所以在用TOF法进行血管成像时扫描层面一般要垂直于血管走向。另外,在TOF血管成像中,通过在成像区域远端或近端放置预饱和带,去除来自某一个方向的血流信号,因而可以选择性地对动脉或静脉成像。 1.三维(3D)单容积采集TOF法MRA 3D TOF法MRA采用同时激励一个容积,这种容积通常3~8mm厚,含有几十个薄层面。3D TOF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薄层采集,可薄于l mm,最终产生很高分辨率的投影。另外,3D TOF对容积内任何方向的血流均敏感,所以对于迂曲多变的血管,如脑动脉的显示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慢血流,因其在成像容积内停留时间较长,反复接受多个脉冲的激励,可能在流出层块远端之前产生饱和而丢失信号,所以3D TOF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总结教学文案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 纳总结

精品资料 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透视矫正体位时-- 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 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斜位。 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 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 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 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 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 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 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 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 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 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 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 左心室造影:通常取右前斜位30°或加向头斜20°~30°位,及左前斜位60°或加向头倾斜30°位摄影,后者对室间隔和侧后壁显示较好。主要是观察左心室功能,心室壁病变及二尖瓣功能等。 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是多角度方位双向球管摄影: A: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0°~6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0°~50°; B: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足倾位20~3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65°~70°,头倾位20°~25°; C: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头倾位15°~2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45°~55°,足倾位15°~20°。 上述三组正、侧位球管的多方位曝光采集成像,基本上解决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满意显示,使冠脉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 右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即可,常用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5°~5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5°~45°。 冠状动脉造影: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集成像。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旋转的角度要在透视下选择决定,决定倾斜的角度多少,与心脏位置类型(横位心、垂直位心等),心脏大小,左右心室增大情况和比值,横膈位,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分支和分布型式等因素有关。因此标准倾斜角度的多少是相对的,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确定。左冠状动脉近段分支较多,相互重叠,往往在常规位造影后根据具体情况加照头倾或足倾,再复合左或右前斜位,才能使其分开,并进行多方位观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各种血管造影成像区别

三种常用血管影像学检查的简介 1、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技术。MR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与CT及常规放射学相比具有特殊的优势:它不需要使用对比剂,流体的流动即是MRI成像固有的是生理对比剂。流体在MRI影像上的表现取决于其组织的特征,流动速度、流动方向、流动方向、流动方式及所使用的序列参数。 常用的MRA方法有时间飞越(time of flight,TOF)法和相位对比(phase contrast,PC)法。三维TOF法主要优点是信号丢失少,空间分辨率高,采集时间短暂,它善于查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二维TOF法可用于大容积的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漫流血管;三维PC法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二维PC法可用于显示需极短时间成像的病变,如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 2、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组技术,可立体地显示血管造影。主要用于:头颈血管、肾动脉、肺动脉、肢体血管等。对中小血管包括冠状动脉均可显示。CTA所得信息丰富,无需插管,无创伤,只需静脉注射对比剂即可检查;因此是目前较为实用的检查方法。CTA 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可获得血管与邻近组织的同时立体显影。仿真血管内镜可以清楚显示血管腔,可用于主动脉夹层和肾动脉狭窄等。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得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根据将对比剂注入动脉或者静脉而分成动脉DSA(intra-arterial DSA,IADSA)和静脉DSA(intravenous DSA,IVDSA)。由于IADSA 血管成像比较清楚,对比剂用量较少,是目前主要选用的办法。 DSA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对心内解剖结果异常、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缩窄和分支狭窄以及主动脉发育异常等显示清楚。对冠状动脉也是最好的显示方法。显示颈段和颅内动脉清楚,常用于颈段动脉狭窄或者闭塞、颅内动脉瘤、动脉闭塞和血管发育异常,以及颅内肿瘤供血动脉的观察等。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及肢体大血管的检查,DSA同样也有效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尖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英文: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一种光学信号获取与处理的方式。它可以对光学散射介质如生物组织等进行扫描,获得的三维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微米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通常采用近红外光进行拍照。由于选取的光线波长较长,可以穿过扫描介质的一定深度。另一种类似的技术,共焦显微技术,穿过样品的深度不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使用的光源包括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与超短脉冲激光。根据光源性质的不同,这种扫描方式甚至可以达到亚微米级的分辨率,这时需要光源的频谱非常宽,波长的变化范围在100纳米左右。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光学断层扫描技术的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为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这种扫描方式的信噪比较高,获得信号的速度也比较快。商用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有多种应用,包括艺术品保存和诊断设备,尤其是在眼科中,这种断层扫描系统可以获取视网膜的细节图像。最近,这种技术也被用于心脏病学的研究,以对冠状动脉的疾病进行诊断[1]。

目录 [显示] [编辑]简介 一个肉瘤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数个研究组织从采用白光干涉对活体内人眼进行测量开始[2][3]对人体组织,尤其是眼睛的成像进行研究。1990年的ICO-15 SAT 会议上,首先展示了一张基于白光干涉深度扫描原理的对活体内人眼眼底沿眼水平子午线的二维图像[4]。1990年,丹野直弘对这个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5][6],随后日本山形大学的一位教授也对此展开了研究[7]。这些研究使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拥有了微米级的分辨率和毫米级的穿透深度,还拥有产生截面图像的能力,因此它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8]。1993年,首次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活体内的视网膜结构成像[9][1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也被应用于许多艺术品保护的项目中,它被用来分析绘画作品的不同层次。与其他医学图像系统相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很大的优势。医用超声成像和核磁共振成像由于分辨率不够,无法用于形态组织成像,而共焦显微技术则缺少毫米级的穿透能力[11][1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基于弱相干干涉学理论发展的[13][14][15]。在传统的干涉学中需要使用相干长度很长的光源,因此通常选用激光作为干涉光源,相干长度通常达到数米。而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中,由于使用了宽带光源,相干长度被缩短到了几个微米。宽带光源通常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其无创性和图像的直观清晰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近年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发展迅速,可供选择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有多种,充分理解MRA技术的原理及其特性,有利于日常工作中恰当地应用这些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普通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方法有时间飞跃法(time-of-flight,TOF)、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以及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法(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 MRA)。在MRA 中起重要作用的流动效应有二种:饱和效应和相位效应,二者均可区分流动血液和静止组织。CE-MRA则是利用了对比剂作用,改变血液的弛豫时间 下面就几种技术作一简单的分析和比较,希望对我们临床中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方法有帮助。 一、时间飞越法(TOF)MRA 时间飞越法血管成像采用"流动相关增强"机制,是最广泛采用的MRA方法。TOF血管成像使用具有非常短TR的梯度回波序列。由于TR 短,静态组织没有充分弛豫就接受下一个脉冲激励,在脉冲的反复作用下,其纵向磁化矢量越来越小而达到饱和,信号被衰减;对于成像容积以外的血流,因为开始没有接受脉冲激励而处于完全弛豫状态,当该血流进入成像容积内时才被激励而产生较强的信号。 TOF MRA的对比极大地依赖于血管进入的角度,所以在用TOF法进行血管成像时扫描层面一般要垂直于血管走行。另外,在TOF血管成像中,通过在成像区域远端或近端放置预饱和带,去除来自某一个方向的血流信号,因而可以选择性地对动脉或静脉成像。 目前已有效地应用于身体各部位的TOF技术有多种,并且各具特色。 1. 三维(3D)单容积采集TOF法MRA 3D TOF同时激励一个容积,这种容积通常3~8cm厚,含有几十个薄层面。3D TOF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采集薄层,可薄于1mm,最终产生很高分辨率的投影。另外,3D TOF对容积内任何方向的血流均敏感,所以对于迂曲多变的血管,如脑动脉的显示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慢血流,因其在成像容积内停留时间较长,反复接受多个脉冲的激励,可能在流出层块远端之前产生饱和而丢失信号,所以3D TOF不适于慢血流的显示,也因此不能对大范围血管(例如颈部血管)成像,这是3D TOF的主要缺陷。3D TOF一般不用于静脉以及具有严重狭窄和流速较低的动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 1007-9564(2008)06-0827-03 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在慢性 脑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高 轩 陈荔枝 李永秋 刘海霞* 吴秀玲 马建国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慢性脑供血不足 摘要 目的 应用CT血管造影(C TA)及CT灌注成像(C TPI)技术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选取CCCI患者39例,正常对照35例,均在相同技术参数下完成CTA及CT PI检查,对二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慢性CCCI患者中颅内段前循环狭窄最常见。应用CTPI可对部分严重血管狭窄CCCI患者进行诊断,发现梗死前病灶,筛选高危患者。结论 部分CCCI患者在无卒中发作时,也存在明显的局部脑低灌注区,且与血管狭窄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运用CT PI可早期发现异常低灌注。T TP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为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在导致脑梗死的严重血流下降和正常脑血流之间存在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状态,但并未达到可导致脑组织急性坏死的阈值。也有将其称为脑梗死前期。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 ry insufficiency,CCCI)即是处于这一时期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和/或低灌注,导致脑血流量轻度低于脑生理需要,引发波动性头晕、头痛、头沉等自觉症状,而无明确的神经缺失体征的疾病。由于影像学无特异病灶,目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血管狭窄[1],对于反映疾病实质的脑低灌注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脑梗死前期的诊断成为可能[2]。本研究主要利用CT血管造影(CT A)及CT灌注成像(CT P I)对CCCI患者血管狭窄及脑部低灌注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为CCCI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提高CCCI的检出率。从而使其得到早期有效治疗,将脑梗死控制在梗死前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 2008年2月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及体检中心健康查体者,结合眼底检查、T CD、CT/M RI等辅助检查,经临床分析,诊断为CCCI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67.9 9.8)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日本2000年版的诊断标准[1],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8~77岁,平均(66.6 9.5)岁。对照组年龄、性别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CCCI诊断标准 头晕,头痛,头沉等自觉症状。 有支持脑动脉硬化的所见包括伴有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等,或有时可闻及脑灌注动脉的血管杂音。 没有脑损伤的局灶定位体征。 CT/M RI无血管性器质性脑改变。 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上述自觉症状。 年龄原则上>60岁(可放宽到45岁以上)。 脑循环确认脑血流低下。 DSA或T CD提示脑灌流动脉有狭窄或闭塞。以上1~5项为必备条件。排除严重肝、肾、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原发性疾病患者。1.3 设备与方法 患者需禁食4~6h,检查开始前于患者前臂静脉内放置18~20G套管针,应用荷兰Phillip公司生产的Brilliance6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进行10mm层厚、10mm 层间距自颅底至半卵圆中心层面轴位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5.0ml/s速度先快速注入35ml碘造影剂(优维显),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15ml生理盐水,于对比剂注射开始同步动态扫描50s,扫描速度0.35s/360 ,间隔时间1s,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80mA。扫描结束后可将重建的120幅动态图像传输到工作站,使用Bra in Per fusio n专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对所有患者均选取基底节层面及脑桥层面为感兴趣层面,采用手绘感兴趣区(r eg io n of interest,RO I)法,基底节层面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1区)、大脑中动脉皮层支供血区(2区)、深穿支供血区(3区)、大脑后动脉供血区(4区),脑桥层面选取桥脑部位(5区)进行标记,左右对称区采用镜像方法,测量所有区域的脑血流量(cerebra l bloo d flo w, CBF)、脑血容量(cerebra l blo od v 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 ansit time,M T T)和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 T P)。计算同组各区各参数的均值及标准差,列入表格进行统计。头部动脉成像常用容积显示法(v olume r endering,VR)与M PR相结合的成像方案,从前(A)、后(P)、上(S)、下(I)、左(L)、右(R)多个方位观察颅内各血管段并存储图像,发现病变随时记录。颅内动脉主干发现狭窄或动脉瘤与临近血管关系显示不清时,加用高级血管分析软件(adv anced vessel ana-l ysis,A VA)进行血管分析,测量狭窄度或病灶大小。 1.4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分析前进行必要的变量代换及编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及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检验水准 = 0.05。应用SA S6.12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CT A检查观察组血管狭窄的分布特点 39例中颅内段前循环动脉狭窄22例(56.4%),其中颈内动脉闭塞,异常血管网形成(烟雾病)1例(见图1);颅内段后循环动脉狭窄15例(38.5%);颅外段前循环动脉狭窄18例(46.2%);颅外 827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6月第11卷第6期*影像中心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观察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合肥名人眼科医院 张阳曾令辉刘婷婷 【摘要】:目的: OCT对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方法:在我科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014年5月-2015年8月确诊为黄斑囊样水肿患者22 例39眼,其中单眼患者5 例,双眼患者17例。随访观察,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说说厚度(CMT)的变化。OCT显示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降低268.4±115.0μm。结论:OCT的高分辨率可以在活体上显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可用于评价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厚度变化,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黄斑水肿是由于黄斑区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血-视网膜内屏障)或/ 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屏障(血- 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损害, 致液体渗漏造成的一种细胞外水肿,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1]常见于老年黄斑变性(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CRVO)等。近年来,雷珠单抗作为第二代人源化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抑制剂,重组鼠单克隆抗体片段,对人VEGF-A的所有亚型都具有特异性和亲和力,主要作用机制为结合VEGF后,阻止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 OCT作为一种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的代表,已逐渐成为评价黄斑厚度的一种可靠方法。我科采用OCT对雷珠单抗玻璃体腔

内注射治疗各种病变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观察,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科确诊的黄斑囊样 水肿患者22例39眼, 其中单眼患者5例,双眼患者17例,年龄38~ 79岁,所有病例均经过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非接触眼压、间接眼底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 rescein fundusangiog raphy, FFA)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等来确诊,并排除其他黄斑疾病,所有病例均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1~3次雷珠单抗0.05ml/(0.5mg),每次间隔1个月,第1次注射7天后行OCT黄斑部检查,部分病人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 1.2方法采用ZEISS stratus OCT对39眼黄斑囊样水肿患者黄斑区 行放射状,水平及垂直线性扫描,扫描深度3mm,扫描长度3.45mm 及6mm,扫描角度0~360゜,扫描点数512,图象像分析采用ZEISS OCT3分析系统。扫描程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星状线性扫描,共6条扫描线,取平均值,获得黄斑地形图。利用ZEISS软件对所获得图象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黄斑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5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 结果 1.一般信息: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共39例,矫正视力范围 为0.04~0.6。 2.治疗前组:中央黄斑厚度387μm ~857μm,平均厚度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它不同于普通CT 检查,并不是使用X射线进行的,OCT检查是安全无辐射无创伤的,可进行活体眼组织显微镜结构的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眼科OCT是眼底病医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眼部疾病尤其是眼底视网膜疾病的筛查、诊断、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我院引进的日本尼德克血流OCT则比普通OCT更加先进,具有血流成像技术,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血流OCT具有无创伤、无需注射任何造影剂、不受时间影响等优势,所以可作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一种替代选择,应用于多种疾病,如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青光眼等。 随着目前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高度近视、青光眼等疾病的增多,而且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使眼底视神经视网膜疾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如:黄斑裂孔,视网膜动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青光眼等。而我院引进的血流成像OCT是目前滁州地区唯一一台前后节一体血流OCT,在我院眼科临床工作中,对于眼部疾病的检查、诊断、随访、治疗效果评价等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对眼科整体的诊疗水平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造福于滁州地区的眼病患者。

病例1 患者,男,56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 图1 眼底彩照:视网膜后极部散在出血、微血管瘤、渗出,视盘及周围新生血管 图2黄斑OCT扫描可见颞侧内层视网膜水肿和渗出 病例2 患者,女,52岁,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图1眼底彩照: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区域大片火焰状出血和少许棉絮斑,黄斑区点片状黄白色渗出和水肿 图2左眼OCT扫描可见内层视网膜层间水肿,中心凹下方层间渗出 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总结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透视矫正体位时--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 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斜位。 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 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 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 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 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 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 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 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 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 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 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 左心室造影:通常取右前斜位30°或加向头斜20°~30°位,及左前斜位60°或加向头倾斜30°位摄影,后者对室间隔和侧后壁显示较好。主要是观察左心室功能,心室壁病变及二尖瓣功能等。 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是多角度方位双向球管摄影: A: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0°~6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0°~50°; B: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足倾位20~3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65°~70°,头倾位20°~25°; C: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头倾位15°~2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45°~55°,足倾位15°~20°。 上述三组正、侧位球管的多方位曝光采集成像,基本上解决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满意显示,使冠脉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 右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即可,常用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5°~5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5°~45°。 冠状动脉造影: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集成像。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旋转的角度要在透视下选择决定,决定倾斜的角度多少,与心脏位置类型(横位心、垂直位心等),心脏大小,左右心室增大情况和比值,横膈位,冠状动脉开口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光学诊断技术,它不同于普通CT 检查,并不是使用X射线进行的,OCT检查是安全无辐射无创伤的,可进行活体眼组织显微镜结构的非接触式、非侵入性断层成像。眼科OCT是眼底病医生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眼部疾病尤其是眼底视网膜疾病的筛查、诊断、随访观察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我院引进的日本尼德克血流OCT则比普通OCT更加先进,具有血流成像技术,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血流OCT具有无创伤、无需注射任何造影剂、不受时间影响等优势,所以可作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一种替代选择,应用于多种疾病,如视网膜血管疾病、黄斑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青光眼等。 随着目前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高度近视、青光眼等疾病的增多,而且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使眼底视神经视网膜疾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加,如:黄斑裂孔,视网膜动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前膜,青光眼等。而我院引进的血流成像OCT是目前滁州地区唯一一台前后节一体血流OCT,在我院眼科临床工作中,对于眼部疾病的检查、诊断、随访、治疗效果评价等将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对眼科整体的诊疗水平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造福于滁州地区的眼病患者。

病例1 患者,男,56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 图1 眼底彩照:视网膜后极部散在出血、微血管瘤、渗出,视盘及周围新生血管 图2黄斑OCT扫描可见颞侧内层视网膜水肿和渗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 Nudelman于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的图像,目前,在血管造影中这种技术应用已很普遍。DSA是数字X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一个组成部分。 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主要适用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检查及治疗。应用DSA进行介入治疗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主要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通血管造影图像具有很多的解剖结构信息,例如骨骼、肌肉、血管及含气腔隙等等,彼此相互重叠影响,若要想单纯对某一结构或组织进行细微观察就较为困难。 DSA的成像基本原理是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再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数字,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93K1B 褚海涛077118 摘要:骨管造影,因血管与骨骼及软组织影重迭,血管显影不清。过去采用光学减影技术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显影清晰。DSA则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Nudelman于1977年获得第一张DSA的图像。目前,在血管造影中这种技术应用已很普遍. Abstra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一、概述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微创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冠脉介入医生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提供了更加丰富信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为近几年新兴的冠状动脉内成像模式,自2000年哈佛大学的IK Jang教授首次应用于冠状动脉内的检查以来,OCT以其检查的安全性和极高分辨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开创了冠状动脉内检查新的里程碑。 二、OCT的种类及组成 OCT系统主要由光源、参照镜和光电探测器所组成。目前,该成像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TD-OCT();另一种是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FD-OCT)。而目前应用的OCT成像系统主要是FD-OCT,临床使用的是M4(C7)。 三、OCT的原理 OCT是采用低相干技术,利用波长为1300nm左右的近红外线的光波作为光源,通过分光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样本光束和参照光束,采用距离相同的参照光束和样本光束反射波相遇后的产生的光学相干现象,用光波反射时间和光波延迟时间来测量距离,光波强度代表深度,经计算机处理成信号后,从而获得组织图像。OCT是分辨率最高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其分辨率接近10μm,比IVUS 大约高10倍,能清晰的分辨血管内组织,被誉为“体内组织学显微镜”。 四、OCT的成像优点和缺点 1、OCT的成像优点 ①具有无辐射、非侵入、高分辨率及高探测灵敏度等特点; ②可清晰显示内膜下的病变或斑块,识别易损斑块、稳定斑块、血栓、钙化、夹层、支架及支架表面的内膜增生和支架内再狭窄,因此,在评价斑块的性质、介入治疗的指导、再狭窄机制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方面,有着其独到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2、OCT的成像缺点 ①OCT组织穿透力较差,仅为1-2mm,而且不能穿透红细胞,因此,需要通过冠脉内注射造影剂排空血液;在有冠脉病变的情况下,常常不能观察到冠脉外膜及冠脉外病变情况。 ②频域OCT检查时探头高速自动回拉,不能随意停留在感兴趣的病变血管段,因而实时易用性显得不足。 五、OCT的适应症 1、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1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1.2对血栓病变的鉴别 2、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1支架释放即刻效果评价 2.2 术后即刻血管的损伤情况评价 2.3 指引复杂病变的支架植入 2.4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指导及评价 2.5 左主干及前降支开口处病变的评价

血管造影摄影体位归纳总结

颈内动脉造影常规体位是标准的正侧位。透视矫正体位时-- 正位为两岩骨对称位于眼眶内下2/3, 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必要时倾斜X线球管。对于动脉瘤等某些病变,可加照斜位。15°~30°的斜位,以显示动脉瘤的根部。 左前斜60°~65°位可使主动脉弓、颈动脉及椎动脉清晰显示且彼此分离; 70°左或右后斜位,可使颈内与颈外动脉起始部分离; 30°斜位可较好分辨颈内动脉虹吸部。 椎动脉造影常规位是标准的侧位,汤氏位及华氏位。 透视下矫正体位,汤氏位时增强器向头端倾斜30°~50°,两岩骨位于两眼眶的上缘,可见枕骨大孔;侧位为水平侧位两外耳孔重合。8°后前斜位可使上矢状窦与中线静脉系统分离;25°左或右前斜位可显示乙状窦与颈静脉球。DSA的成像方式:常规脉冲方式,2~3帧/s,曝光至静脉窦显示为止。不配合易动者可选用超脉冲方式,25帧/s。颈总动脉摄标准正位和侧位后,取左、右前斜位15°~30°。 颈外动脉造影取正位和侧位,根据颈外动脉分支的解剖走向加摄不同角度的左或右前斜位或头足、足头位,以完全显示病变而无重叠现象。采用DSA脉冲方式成像,每秒2~3帧,曝光至静脉期显示。 肺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侧位影像,肺栓塞者加斜位。 支气管动脉造影常规采集正位影像,必要时加摄侧位或斜位。 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胸廓内动脉常规正位即可,必要时加照15°~30°的斜位。造影选用DSA的脉冲方式成像,采像帧率2帧/s 上腔静脉成像常规取正位,为了多方位观察上腔静脉阻塞的情况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可采集或侧位或斜位图像,便于确切诊断及介入治疗。 左心室造影:通常取右前斜位30°或加向头斜20°~30°位,及左前斜位60°或加向头倾斜30°位摄影,后者对室间隔和侧后壁显示较好。主要是观察左心室功能,心室壁病变及二尖瓣功能等。 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是多角度方位双向球管摄影: A: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0°~6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0°~50°; B: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足倾位20~3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65°~70°,头倾位20°~25°; C:侧位增强器左前斜20°~25°,头倾位15°~20°;正位增强器右前斜45°~55°,足倾位15°~20°。 上述三组正、侧位球管的多方位曝光采集成像,基本上解决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满意显示,使冠脉的病变充分暴露出来。 右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即可,常用侧位增强器左前斜45°~55°,正位增强器右前斜35°~45°。 冠状动脉造影:两个相互垂直角度摄影及头倾位和足倾位复合角度采集成像。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旋转的角度要在透视下选择决定,决定倾斜的角度多少,与心脏位置类型(横位心、垂直位心等),心脏大小,左右心室增大情况和比值,横膈位,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分支和分布型式等因素有关。因此标准倾斜角度的多少是相对的,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确定。左冠状动脉近段分支较多,相互重叠,往往在常规位造影后根据具体情况加照头倾或足倾,再复合左或右前斜位,才能使其分开,并进行多方位观察。 心脏病的造影诊断,多角度摄影十分重要以提高病理解剖诊断的水平,便于心脏外科手术。以及各腔室的造影一般首选标准正位,该体位对复杂性心脏畸形很有用,它给人们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加照各种角度的斜位和足倾位或头倾位。

更快更准确的MR血管造影成像方法

更快更准确的MR血管造影成像方法 关键词: MR血管造影成像 约瑟夫?郝思曼 本文作者: Joseph E.Heiserman, MD, PhD。本文译自《MR ANGIOGRAPHY—Toward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Methods》。 译者: 西门子迈迪特(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徐健; 校对: 王爱萍、刘克成。 自从大约10年前首次实现临床应用以来,磁共振(MR)血管造影技术被证明为非介入评估颈动脉和颅内动脉血管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实际上,MR血管造影不是一种孤立的方法,而是能区别不同血流或内管内腔与其相连软组织边界的不同技术的综合。这些不同方法以不同方式相互补充; 某些特殊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临床应用。 尽管取得这些成功,目前大多数MR血管造影技术仍然存在伪影或其他缺点,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可大概分为两种,即由流入相关引起的伪影(与纵向磁化损失有关)和散相引起的伪影(与横向磁化损失有关)。 有许多改进方法能减小或尽量避免该类伪影,但至今为止这些方法依赖于扫描参数,而这些参数的实现又受限于扫描系统的硬件设计。近年来,磁共振扫描系统的性能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梯度和接收通道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这些新的扫描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有望改善一些MR血管造影方法的质量。本文简要描述目前已有的MR血管造影成像方法并回顾相关的伪影及局限,然后简述一下这些新技术及其对MR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一MR血管造影成像:不同技术方法的综合 任何能区别血流和相连软组织的成像方法都可能用于MR血管成像。实际上,这些成像方法可分为三种: 饱和法、减影法和造影剂成像法。 1. 饱和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