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间

(一)启: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读:导学提纲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危害?5 7

2、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有什么历史意义?如何评价林则徐这一历史人物?

3、第一次鸦片战争概况怎样?结局如何?

4、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危害?

5、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根据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

(三)议:讨论导学提纲中第5题和自主阅读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四)知: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二、新课讲授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答案提示:鸦片)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3 20

英国中国

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2.教师总结: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决定了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命运。“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指出: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割地: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7页正文部分内容,并提问:《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有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有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回答: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美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教师总结:《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但是

其自主政治已开始遭到外来干预,中国社会的自热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总结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在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练:

1.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10

PPT

和师生共

同谈论

是(

C )

A .琦善

B .洪秀全

C .林则徐

D .瓦德西 2.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 ì y 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A )

A .鸦片泛滥成灾

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3.《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B )

A .甲午战争

B .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七、板书设计

鸦片战争???????起因?

??

??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经过????

?爆发:1840年6月

战争经过:虎门之战、三元里群众抗英

结果

?

????战败

《南京条约》

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

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②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②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②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六、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时间

(一)启:回顾旧知:1.《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2.鸦片战争的影响?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

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读:导学提纲:

1.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侵略者、经过和结果?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洗劫和焚毁了哪座皇家园林?

4.哪个列强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最多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根据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把问题的答案在书中圈划出来,并且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也同时标记下来。

(三)议:同学们。按照你们分好的小组,共同讨论导学提纲中的第五题。

(四)知: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5

7

3

20

多媒体

教学

PPT展

示课件

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教师讲解: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世纪,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学生回答: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3.教师总结: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教师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

学生回答: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

5.教师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

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并问: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实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

片战争中侵害更大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课堂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

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历史证明,我们

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

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五)练:达标检测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

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

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A.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

法联军

10

2.“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C )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3.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B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D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B )

A .发动鸦片战争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对华倾销商品

七、板书设计: 起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860年 经过:1856年占领广州;1858年逼近天津;1860年火烧圆明园 结果: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起因

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经过

1.开始: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 2.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 4.签订《北京条约》

5.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三、影响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②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②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学回忆一下有哪些朝代是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下灭亡的:秦等。当历史的车轮进入近代社会之后,这些农民运动呈现了哪些新特点?他们的历史作用又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读:导学提纲

1.金田起义爆发的原因、时间、领导者、建号、地点?

2.1853年,攻占南京,并改名为____,作为都城?

太平天国定都后,颁布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及其内容是什么?

3.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的目的、结果和意义?

5.天京事变的时间、过程和影响?

6.洪秀全为了改变不利局面,实施的挽救措施有哪些?

7.天京陷落标志着什么?

8.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根据导学提纲自主阅读教材

(三)议:根据分好的小组,自主阅读教材。

(四)知:讲解学生阅读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探究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认识的?

结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探究二】如果没有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太平军就会改写自古以来农民屡反屡败的历史。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结论: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是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特征,它只是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客观因素,并非决定因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课堂总结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五)练: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7

3 20

10

D.辛亥革命

四、板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

开始:1851,金田起义 185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1856,突围和西征后 856年的天京变乱

1859年,《资政新篇》 1864年,天京失陷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背景过程意义

统治

阶级

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加重

金田

起义

1851

爆发

永安

建制

(东

西南

北翼

王)

发展

定都

天京

《天朝

田亩制

度》

1853

高潮

天京

变乱

1856

转折

洪秀

全创

立拜

上帝

1843

准备

英、

忠与

干王

《资政

新篇》

防御

天京

陷落

1864

失败规模最宏

大的农民

战争,沉

重打击了

清朝政府

和外国资

本主义侵

略势力

洋务运动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

1.什么是“洋务派”?什么是“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兴起的根本目的、时间、代表人物?

3.洋务运动的前期口号和具体措施?

4.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在教育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5.洋务运动的后期口号和具体措施?

6.洋务派在海陆军方面的改革有哪些?

7.洋务运动的性质?

8.洋务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根据导学提纲阅读教材

(三)议:分组合作讨论导学提纲中的第8题 (四)知: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4.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

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5.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3.教师强调: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官员—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

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

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4.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

的?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

军事工业。

学生回答: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

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2.教师提问: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

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教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

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

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

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请同学们

阅读教材,找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

学生回答: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 “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 中央 恭亲王奕?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3 20

4.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5.教师过渡: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是如何实现强兵的?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 学生回答: 时期

成就

19世纪60年代 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清朝

军队的武器和战术发生变化 19世纪70年代 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19世纪80年代 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

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2.教师讲解:洋务派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师,势力雄厚,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军备训练不当,最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破产。

3.教师指出: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学生回答)

4.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其次,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而不除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五)练: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企业名称 企业特点

军事工业(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 官办性质,官僚衙门式管理,成本高、效率低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 官督商办性质,也存在同军事工业一样的问题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10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 )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D )

A.制夷 B.自强 C.灭洋 D.求富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

一、三维目标

4.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5.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2.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

手段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时间、经过和结果?

2.甲午中日战争中发生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4.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影响?

5.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表现?

6.哪个国家于1899年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

7.“门户开放”的内容和影响?

(三)议:讨论导学提纲中的第4题。 (四)知:一:甲午中日战争

6.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1894年9月,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

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教师展示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并让学生谈感想。

清朝

朝鲜

日本

学生说出感想:日军残忍如禽兽,满清腐败无能,人民生灵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6.教师提问:1895年,日军陆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2.教师指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教师指出:“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3.教师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提问: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教师指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五)练:

达标检测

1.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 C )

A.关天培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林则徐

2.“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C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中学历

3.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A )

4.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