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概述

摘要: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学科,其形成是不同文化下的人类交际的结果,该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功能对等问题等进行梳理和概述。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人际交际;研究;功能对等

一引言

语用学(pragmatics)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人们对其研究的范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使用中的意义”,有的语用学家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相互作用中的意义”。大家普遍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说话者的意义,而不是词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语用学研究一般都是以某种文化为背景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领域。跨文化语言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是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将文化因素引入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研究的一种宽泛的语用学,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语用学着眼于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概括来说,跨文化语用学重点在于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直接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现象及规律。在英语文献中,跨文化通常用inter-cultural和cross-cultural两个术语来表示。就跨文化交际而言,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不只对言语交际感兴趣, 它还力图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它研究的重要是在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上, 尽管不否认语言在体现文化差异上的重要性, 但文化问题似乎比语言问题更为重要。而跨文化语用学(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s) 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研究。所以, 跨文化语用学中的跨文化我们用cross-cultural 而不用inter- cultural。

中国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主要是对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翻译和介绍或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如何自然(1997),何兆熊(2000)分别在其专著《语用学与英语学习》、《新编语用学概要》中介绍了跨文化语用学。此外,王建华(2003),曾文雄(2006)也撰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常会因为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所指不同或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而引起误解。浙江师大的洪岗博士认为引起这种误解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词或术语在不同文化中所指的范围不同, 另一种是不同文化对同一个词或术语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倾向(interpretive bias )。如:人权。美国人的所指是“政治权”,而中国人

的理解倾向于生存权和发展权。Jenny Thomas则举了一次她在法国的某旅馆前看到的一则酒的广告为例:

Des plaisirs raffines a des prix incroyable! 而该旅馆还给出了以下的英语译文:Refined pleasures at an incredible price! Incroyable和incredible虽然语义相同, 但在英法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解释倾向,在法语中最可能的意思是难以置信的低价格,在英语中则的是难以置信的高价格,真是一字千里。

再者, 传统上中国人多重实际而缺乏幽默感, 对别人的赞扬多采取自贬口吻。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多以欣赏的方式, 尽量不贬损赞扬者的面子, 而不乏幽默风趣。

所有这些语言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背景缺乏了解的现象都体现了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跨文化语用学的学科特征

随着全球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和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体了,而是拓宽了语言研究的领域,从一元到多元,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性到系统性,从纯语言形式到实际使用中的话语。它通常是指交际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或不同国家、民族交际者使用同以母语)进行语用交际,这时的交际参与者多为不同语种、不同国家之间的语用主体;也就某种语言现象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因此同其他语言学的分支相比,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有几大特征:一是语言研究的宏观视野,将语言和文化紧密结合;二是语言研究的动态观,将语言置于运用的过程中;三是语言研究的对比方法,将不同语种之间的交际问题加以分析比较。这些特征使得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同时充满活力、极具价值。

三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人们对跨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 国内语用学家对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没有统一的看法。何自然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言语交际指交际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进行的言语交际。母语进行的言语交际。何兆熊则认为:跨文化语用学是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进行的研究,其重点是对不同文化的语言活动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虽然这两种定义有不同的表述重心, 但基本要点是一致的: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进行研究。王建华(2003)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第二语言使用的观点是不太准确的,确定其研究范围的关键在于交际双方即语用主体是否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跨文化语用可以是使用第二语言(如中国人用英语与美国人) 交际的情况, 也可以是使用母语( 如中国人用汉语与来华留学生)的交际, 还可以是使用同

一种语言、且这种语言对双方来说都属于母语(如美国人用英语与新加坡人)的交际。

因为不同学者对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对其具体研究内容也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如Blum-Kulka(1989)等人把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的方面:( 1 )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2)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3)对比语用研究;

(4)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何自然也赞成此分法。

何兆熊则认为对比只是一种方法, 跨文化语用学是对语用各层面的跨文化研究, 而任何层次上的跨文化研究都必然要采用对比的方法, 因此不把对比语用学看作是跨文化语用学的一部分。他赞同英国语用学家尤尔的观点, 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不同社团对意义构建方法的不同期盼,进而把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内容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1)跨文化语用语言学(cross-cultural pragmalinguistics)研究, 即对不同文化中相同或相似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选择的差异研究等;(2)跨文化社交语用学(cross-cultural sociopragmatics)研究, 即研究不同文化对各种语用参数(pragmatic parameters) 的不同解释、不同文化在遵循的会话原则上的差异、不同文化在遵循的礼貌原则及其准则上的差异等;(3)语际语语用学(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研究, 即对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语用行为以及习得第二语言时的行为模式的研究。语际语用学研究又包括跨文化语用语言学和跨文化社会语用学的研究。跨文化语用语言学主要研究不同语言文化中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这包括语言形式的各个层面如语法、词汇、语篇等。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实施,表现在不同的语言中会有差别。跨文化社会语用学研究的是对影响人们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

王建华(2003)认为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在逻辑上都是不太严密的,内容上也有交叉,难以形成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系统。他围绕语用意义构建和理解这一核心问题, 把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分为相互联系、逐层推进的三个层面: (1)文化载体—语用手段层面;(2)文化蕴含—语用环境层面;(3)文化策略—语用主体层面。语用手段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 是对语言文字的表层分析,也是对显性文化载体的分析,属于基础层面;文化蕴含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第二个层面,是跨文化语用的隐性的深层结构,可以归纳为语用环境的子系统来分析;语用主体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第三个层面, 是跨文化语用的能动调控中心,具有强烈的主体色彩和主动功能,涉及的是语用主体的文化结构和认知结构。这三个层面构成了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完整体系, 由语言的表层形态深入到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

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四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研究方法

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不仅是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而且包括观察、分析、阐释这些问题时的跨文化视角和策略。这也就是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方法,除了语用研究中常见的描写、分析、理论阐释等方法之外,跨文化语用学还有一些相对独立和常用的方法。如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材料实证法和文化投射法等。

来自于对比语言学的对比和比较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对比和比较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展开。通过对比和比较, 可以观察到各种语用现象的共性和个性。目前国内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不同语言的词汇有不同文化意义的对比分析, 会话合作原则的对比研究。也有学者运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分析言语行为、语用规则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得较多的是和礼貌密切相关的言语行为, 如恭维、请求、道歉、拒绝、抱怨等。

材料实证法是指通过对语料的收集、分析, 对人们或自己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的方法。文化投射法的基础是描写和解释, 是在作为表层的语言形式结构及语用规则和作为内核的文化蕴含及文化背景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文化投射法具有历时性特征, 显示出时间的纵深感, 与共时比较的空间开阔性相得益彰, 可以形成立体式的研究方法。

理论阐释法,即要对跨文化语用中产生差异的原因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这种方法的基础是描写和解释。在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这也是常用到的一种重要方法。

洪岗(2000)提出在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采用观察—引发—元语用评价的语料收集方法, 同时注意研究对象、情境因素、概念、语料收集工具和样本的对等问题, 这样就能提高语料的信度和效度, 对研究结果进行更充分、更客观的解释。王建华认为由于跨文化语用学将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的宏观研究视野, 将语言置于运用过程中的动态观念,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必须丰富自己的方法库, 并从中概括出涵盖面大、针对性强的综合性方法。

跨文化语用学具有多学科性质, 因此, 它的研究方法多变, 研究手段各异, 研究模式也具有兼涵并包的特性。

五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的对等问题

“要合理地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首先要确立对比的对等基础”(Lonner1979 27)所谓对等指的是在数量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等同。Gudykunst认为“进行跨文化对比必须要有五方面的对等,即功能对等,概念对等,语言对等,测量对等和抽样对等”(2000:303)。然而近20年来的跨文化研究似乎忽视了对比研究的对等基础或者至少可以说对此不够。

在言语行为层面上的跨文化语用研究对等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两种语言中的两

个言语行为表达的施事行为相同;(2)这两种言语行为具有相同的一套恰当条件(Oleksy 1984: 359)。然而,在跨文化研究中人们常常忽视这一研究的基础,想当然地认为像“道歉”和“赞扬”这样的言语行为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是相同的。而事实上,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至少在内涵、使用范围和频率上存在着差异。如:别人帮你从旅行架上取下行李,在中、英文中应该表示感谢,说“Thank you ”;而在日语中却要表示“道歉”说“sumimasen”(对不起)。这里的“对不起”意思是“麻烦你了,对不起。谢谢!”由此可见,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言语行为的对等极其重要。

语境因素的对等非常重要,因为语境包括了影响人们选择特定言语策略以实现某一言语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话题、话语情景、会话双方的关系等。然而,我们发现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许多研究人员常常忽视向受调查者核实他们对语境因素的看法是否一致,而是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受调查者,不管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对这些因素的解释都是相同的。只有在这些语境因素在不同文化中基本对等的条件下研究结果才可信。

概念对等指的是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某一词(概念)解释的一致性。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同一个词会有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也就是说。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到一个有若干个意思的词时,首先出现在他们脑子里的意思不同。这种不同的解释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引起误解。这类词极有可能出现在语料收集的工具,如问卷中。含有类似内容的问卷所收集的语料是没有可比性的。

语料收集工具指的是像问卷、角色扮演、面谈等收集语料的办法。跨文化语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收集不同语料的工具必须用受调查者的母语来写或来操作,而且,用不同语言写的同一份语料收集工具的语言必须基本对等。如果收集语料的工具不对等,收集到的语料就缺乏可比性。那么就需要先用某一种语言做好一份语料收集的工具,然后,严格按照它翻译成所需的语言。这种做法常常是以这样的臆断为基础的:同一语境的描述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后保持不变。其它语言的语料收集工具不是严格按照最初制作的工具来译,而应根据不同语言的表达方法进行相互调整,以便使所有语料收集工具的译文对等。这可以通过“回译法”(back-translation)和“多人互译法”(multi-translation)来实现。

样本对等是影响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选样本的较好办法就是进行随机抽样。在此同时还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然而,在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要进行随机抽样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许多研究者没有条件在他们所研究的不同国家中进行随机抽样。对他们来说,要抽取本国的样本比较容易,而要找到其它国家的理想的样本则较难。也许只能找到尽可能多的调查对象,对他们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进行统计,

然后,再从本国人中抽取对等的样本进行比较。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样本的不足。

六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对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跨文化语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我们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但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值得去做的。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 以更宽容的心去理解和接纳各种文化,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它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生的语用语言能力关系到他们语言交际的成功与否。语用语言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但如何培养是教学界一直探讨的问题。有的教师试图凭表面的语法形式来确定话语的功能和话语的礼貌程度。如: I wonder if I might ask you. . . 在语法规则中是非常有礼貌的讲法, 但如果用于非常亲密的人之间, 如兄弟间、夫妻间或母子间等, 则不会达到像语法规则描述得那样系统的功能。研究表明, 学生的语用能力不会因为语法能力的获得而获得( 洪岗, 1991) 。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对不同文化语用语言的敏感性。在教学生语言形式的同时, 要培养学生运用语用知识对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比如, 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时, 让学生分析一下所演角色的身份、年龄、地位等, 可以培养学生意识到权利、义务、社会距离等语用参数对语言形式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对跨文化语用的敏感性。

文化教学中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夸大群体差异而忽略个体差异。对文化差异的“过分概括”和“标签化”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 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如外国留学生把“您吃过了吗?”当做“How are you?”广泛地使用, 反而令听话的中国人有时莫名其妙。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这一点。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建立定型很重要, 然而随着教学的由浅入深, 教师应引导学生挑战粗略的定型, 了解更细致微妙的文化差异, 以防文化定型束缚学生的思想, 出现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七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王建华认为国内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1)研究以引进介绍为主;(2)立足汉语的语用实际不够;(3)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有待提高;(4)严格意义上的跨文化语用学的专著尚未见到。梁镛(2007)指出, 迄今为止中国跨文化语用学的大部分研究工作仍然习惯于套用英美语用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对汉语语用的分析仅仅在于证实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普遍适应性上。概括说来, 我国学者在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 目前的对比分析大多着眼于言语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忽略了引发言语行为的情景在不同文化的差异。

第二, 研究者往往从某一语言文化(目前主要是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化) 出发, 按照在该

语言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标准和模式去寻找、识别和检验其他语言文化中的语用现象(梁镛2007:112)。

第三, 对比分析的往往只是表层结构, 只是可以看得见的现象, 而在确立比较标准和分析比较结果的时候却极少关照到文化价值体系。

第四, 重思辨性研究, 轻实证性研究。

国内研究者常以静态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语用规则。然而,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交际双方语用规则相互影响的过程。跨文化语用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词汇意义等的对比分析, 应以研究不同文化言语行为的异同为基础, 关注动态的语用, 系统分析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及其规律, 同时构建较为严密的内部体系。另外, 一些学者认为在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 不必完全以印欧语的眼光套用其观点、方法甚至术语, 应该以汉语语用的实际抽象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建立可与英语语用学对话及沟通的话语系统和分析系统。

纵观我国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发展动向, 有以下趋势:(1)重视会话整体而非单个话语的研究;注重交际的动态性和言语行为的多功能性。( 2)以汉语为主要对象, 加强跨文化语用学理论原创性研究及其应用研究。( 3)注重实证性研究, 思辨研究也在朝着具体化方向发展。(4)在研究方法上, 倾向于用自然语境中的话语来代替用引发法问卷调查收集的语料;倾向于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语料。

八结语

跨文化语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语用学理论本身的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不同文化下的人类交际的结果。跨文化语用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很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前景。随着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深入,必将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更为宽阔的跨文化交流平台,为进行文化互补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洪岗. 语际语言学研究[ J ].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 2) : 1- 7.

[4]洪岗.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的对等问题[ J]. 外国语, 2001 ( 2) : 42- 48.

[5]洪岗. 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1,88 (4): 56-60.

[6]梁镛. 跨文化的语用研究[ J] . 长江学术, 2007( 2 ): 111- 117.

[7]刘娜. 跨文化语用概述[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8]宋振芹. 中国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述评[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王建华.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刍论[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0]王建华. 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03.

[11]吴志文. 无奈的叛逆—跨文化语用学和中英对译浅论[J].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2]赵锐. 小议跨文化语用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3]曾文雄. 跨文化语用学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6.

[14]Blum-Kulka. S., House, J &Kasper, G.(ed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Requests and

Apologies [M]. Norwood, N.J. : Ablex Pub. Corp 1989.

[15]Lonner, J. Issu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A]. A. Marsella, A. Tharp and T. Gibrowski.

Perspectiv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C].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9. 143-204.

[16]Gudykunst, W. B. Methodological issue in conducting theory-base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 Spencer-Oatey, H. Culturally Speaking [C]. London: Continuum, 2000. 293-315.

[17]Oleksy, W. Towards pragmatic contrastive analysis [A]. Fisiak, J.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Propects and Problems[C]. Berlin: Mouton, 1984. 349-64.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语用学研究现状谈

10 F L C J a n . 2006V o l .3 N o .1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9) 2 语用学研究现状谈 向明友 同济大学 可以在语言的所有层面上展开。 语用学理论发展的第三个方向体现于关注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大脑神经等的关系以及语用研究的方法论。对语用学作各种跨面和不同视角的分析,从而兴起了集中研究语言在社会的使用情况的社会语用学 (societalpragmatics)、研究文化与语言使用关系的文化语用学 (cultural pragmatics)、研究人们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用问题的跨文化语用学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运用民族志方法 (ethnomethodology) 研究语用问题的民族志语用学 (ethnopragmatics)、以神经生理科学为基础探讨言语使用过程中大脑作用的神经语用学 (neuropragmatics)、专注两种及其以上语言的语用差异的对比语用学(contrastive pragmatics) 及将西方经济学成熟的理论用于语用行为分析的经济分析语用学(econopragmatics)。此外,优选论、决策科学等在语用研究中的运用也呈蓬勃之势。语用理论的应用 随着语用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语用学理论,尤其是关联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译论中的显学;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与赏析,形成了文学语用学 (literary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语言习得及语言教学研究形成了习得语用学(acquisitional pragmatics)、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和教育语用学(pedagogic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法律活动形成了法律语用学 (leg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对语言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形成了历史语用学 (historical 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形态学研究形成了形态语用学(morphopragmatics);语用学理论运用于计算机科学,尤其是机器翻译领域形成了计算语用学 (computational pragmatics) 和工程语用学(engineering pragmatics)。此外,语用学理论还广泛运用于话语研究、广告学、文体学等领域,并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 除上述论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外,语用学对礼貌、言语行为、指示语、前提及会话结构等传统议题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从事语用和语义界面及语用和句法界面研究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1 20世纪80年代初,胡壮麟教授首次较系统地将语用学介绍到国内。此后语用学研究逐步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和偏爱。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定期会有学者就语用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撰文评述。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一直沿着完善理论体系和拓宽应用领域两条轴线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对当前国际、国内语用学研究状况的描述也将由此入手。 语用理论的完善 传统的语用学研究植根于语言哲学,脱胎于语义研究。Levinson (1983) 所勾勒出的语用学研究的基本轮廓内的几项核心议题,如指示语、会话含义、前提及言语行为理论等也都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意义的研究。因此,当前语用学理论体系的拓展和完善是在不断深化传统的语言哲学范式下的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沿着以下3个方向朝纵深展开。第一:从认知、心理实验及博弈论等视角出发,尝试为意义研究另辟蹊径;第二:突破英美语用研究传统,将语用学具体化为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坚持认为语用学涉及到的是语言性行为的全部复杂现象,反对将语用学与音位学、形态学、句法、语义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分支并列,从而形成与英美传统对垒的语用“综观论”;第三:在继承英美语用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将语用学研究从传统的有关意义的研究扩展到对整个话语及言语交际过程的多视角研究,并着力尝试语用研究方法论的革新,不再将语用学局限于语言哲学的定势。 在语用意义研究方面,继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研究之后兴起的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 (cognitive pragmatics)、以心理实验为基础的实验语用学 (experimental pragmatics) 和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的博弈语用学 (gametheoretical pragmatics) 突破传统语用学以语言哲学为基础的意义研究模式,大大拓展了语用意义研究的视角和空间。 比利时学者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认为不可能给语用学指派一个基本的分析单元,也不可能鉴别出一个具体的相关对象,语用学是对语言各层面的功能性综观,语用研究

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 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 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公共标识翻译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好人难寻》中哥特手法运用的分析 2 The “Monstrosity” of Science: an analysis of Frankenstein 3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4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5 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中人物与社会的冲突 6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7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8 英文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9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0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11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12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13 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 14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15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16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7 福克纳眼中的美国南方—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为例 18 浅析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策略 19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2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21 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 22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 23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 24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 25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26 中美时间观念的跨文化研究 27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28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29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30 从目的论角度看外宣翻译—以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31 浅析D.H.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 32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33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 34 对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评析 35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36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37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 38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39 论《推销员之死》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 40 中英委婉语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 41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2、法国学派 3、套话 4、渊源学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 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 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2 一、名词解释 5、美国学派 6、主题学 7、主题(theme) 8、阐发研究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 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 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3 一、名词解释 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 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 14、比较文学中“形象”的套话特征 15、形象渗透出的基本态度及象征模式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 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6、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研究没有什么差异,这种说法对吗, 17、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8、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 19、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20、如何理解不同文学比较中的“可比性”问题, 《比较文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2、法国学派 3、套话 4、渊源学 5、美国学派 6、主题学 7、主题(theme) 8、阐发研究 9、媒介学 10、情境 11、意象研究 12、题材 13、比较诗学 14、跨学科研究 15、中国学派 16、母题 17、平行研究 二、比较文学简述题 1、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3、如何理解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 4、比较文学学科性质 5、研究比较文学的当代意义 6、流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7、渊源学的内涵与主要类型 8、媒介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方式 9、美国学派与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分歧何在, 10、影响研究的特点(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主要区别) 11、阐发研究是在什么著作中提出来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12、文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围和对象 13、主题与母题的主要区别

文化传播学 范围

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自然而言的,由人类的活动和意向影响,改造的、创造的存在,是人类精神、意识、心灵的本质,外化和内化的历史运动结果,它是人类生存的模式,即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支配下的行为系统,不同的生存模式(如民族、地域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模式。 文化的表现形态:(1)物质形态文化:只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2)非物质形态文化:a、语言与符号 b、规范与行为模式 c、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构成人类社会实践活 动的总称 d、精神形态 文化的特征:创造性、象征性、传递性、共享性、稳定性 1、a、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B、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反馈、媒介。 C、过程:(媒介)→传达信息→(媒介) ↑↓ 传播者受传者 ↑↓ (媒介)←反馈信息←(媒介) 2、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 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同构、兼容互渗的,两者始终处在互动中。 一方面,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进文化的整合、增值、积淀、分层和变迁; 另一方面,文化对传播也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传播者对受传者的文化意义。 3、文化传播: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个社会群体散 布,并使一定的受传者得到影响的过程。 4、文化传播学:是文化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 科学,其最大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性,传播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5、人类文化传播模式的演变 史前无文字传播→手写文化传播(相对于印刷而言)→印刷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特点:高技术性、高时效性、语言的开放性 6、传播的规律 a、文化传播取决于文化价值特性(文化本身的价值); b、文化传播走势上,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渗透、辐射、扩散传播。强国文化往往被更 多的关注; c、文化本身的层次性,器文化往往比道文化更容易传播和被接受; d、信仰文化更容易被接受; e、文化传播与文化本身的风格具有密切的关系; f、文化载体对文化传播具有重大影响。 7、当代文化传播的对策(两星辨析题) a、根本立足点是保卫民族文化,不断发展,构建自己的文化,积极面对竞争的精神,一 种公平则优的原则;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语用学参考文献

?1]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3) ?[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 ?[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3) ?[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1] . 《语言科学》稿约[J]. 语言科学. 2003 (03) ?[2]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在徐州召开[J]. 语言文字应用. 2012 (04) ?[3] 丁邦新. 祝贺《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J]. 语言科学. 2012 (06) ?[4]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综述[J]. 语言科学. 2012 (06) ?[5] 侯精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6] 李宇明. 面向社会需求,发展语言科学[J]. 语言科学. 2002 (01) ?[7] 孙宏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8] . 《语言科学》2005年(总第14-19期)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1) ?[9] . 《语言科学》2006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6) ?[10] . 《语言科学》2007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7 (06)

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以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为例

32 第2卷第5期 数字传播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1932年凭借其创作的小说《大地》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家。作为华裔美国文学小说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大地》以王龙一家的生活为主线,为读者创作了一幅幅旧中国农村广阔、独具特色的民俗画面,为世界读者呈现了鲜明的中国农民形象。赛珍珠创新式地从中国人视角出发,对旧中国城镇及农村生活予以了描绘,并透过中国小说艺术特征及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等视角向西方展现中国,推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传播是发生于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相互间的信息共享,而跨文化传播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相互间的信息传播。换而言之,跨文化传播指的是产生于一种文化中的信息,却要脱离该种文化开展解读。赛珍珠与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她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某种意义上而言,她的成长环境中满满都是中西方文化、语言等的交织融汇。与此同时,该种独特的环境又为赛珍珠观察中国社会文化提供了特有的视角及契机,使她可摆脱国家、文化的束缚,秉持一种深远的、认同的姿态去传播中国形象。此外,作为一个跨文化的传播者,赛珍珠的独特经历使她可感同身受地领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及情感,并很好地创作出跨越东西方文化的作品,进一步为中国形象传播发挥有效媒介作用。 一、国家形象概述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的认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表现出一定的二元性,换言之即为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与此同时,国家形象还是国家软实力、国家影响力的反映,其可对对外关系产生极大的影响。国家形象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其关乎国家相互间的关系,可左右政策走向,可左右社会公众认识。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改善负面国家形象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近代中国形象历经了翻天覆地的演变,先后经历了衰败中国、新中国革命、改革开放中国等形象演变。当前的中国形象,在自我定位于外部认知上依旧存在一定的反差。现如今,是近代以来中国对自身国家形象认定的最佳时期,然而外部世界对中国看法仍然存在分歧,尤其是对中国作为大国的行为,存在极大认知差异。 二、跨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的中国形象传播 (一)《大地》之前的中国形象 在19世纪很大一部分欧洲及美国人看来,中国的形象是“妖魔化”的。中国作为一个神秘的国度,其总是被冠以万 恶之薮、黑暗、不自治等标签。而这一时期,众多西方国家则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业革命,其社会文明程度显然是中国落后的封建主义所不可比拟的。这一时期的西方人看中国,总是带有一种优越感。而西方的一些作家,在他们对中国进行描述时,通常会带有不同程度的藐视意味及阴暗色调。在一些西方著作中,中国人被描写成懦弱的、奸诈的、卑贱的无耻之徒,并强行编造了中国人诡计多端、暗杀、强奸等情节。连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与他人联手创作了一部有名的闹剧《阿兴》,其中不乏歧视、丑化中国人的情节。那时期有一些西方人,自称是“中国通”,他们从殖民主义的角度出发,着力将中国人描绘成卑贱、愚昧的形象,唯有基督教方可使中国人走向开化、文明。在中国度过童年、少年及青年前后多年时光的赛珍珠对于中国形象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她对中国文化风俗、社会生活尤为了解。在她初回美国时,对这些情况不仅感到震惊还十分愤怒,她对所有将中国形象“妖魔化”的作品都嗤之以鼻。美国人民对于同处在一个世界上并且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不仅冷漠而且愚昧。赛珍珠寄希望于借助自身的小说、译著,以将中国人勤劳善良的形象展现于美国人民面前,将中国劳动者的喜怒哀乐尽可能地描绘在她的著作中。赛珍珠深入观察、如实描绘,透过她的作品可深刻领略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她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赛珍珠一生为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奔走,其作品中充满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二)《大地》之后的中国形象《大地》的推出及其广泛传播,使西方读者认识到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大地》打破了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偏见,转变了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流传的反面的中国形象。引领西方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认识到中国人与西方人所拥有的共同品质,以及中国人所拥有的人类共同特质。《大地》在故事情节方面鞭辟入里地描绘了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密切联系,其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质朴,且具有人性中一系列崇高品质的中国农民形象,通过对这一系列人类共同特质的彰显,相较于其他一味塑造刻板人物形象及异域文化的“套话”作品,更能够赢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大受众的思想共鸣。尤其是《大地》中主人公王龙、阿兰的形象,首先,在主人公王龙心中,他对土地有着深切地渴望,他甚至认为他是被土地所拥有的,有此使得他觉得即便贫穷但(下转第34页)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赛珍珠的贡献对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如何认识异域文化,如何与来 自异域文化的人们相处,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国家形象的内涵特征,对跨文化下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的中国形象传播展开探讨,以期为促进跨文化下中国形象传播的有序进行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大地》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5-0032-02 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以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大地》为例 陈孝柱 张 芳 李欣月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作者简介:陈孝柱,男,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传播学、政治和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2017年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呈现》(项目编号:201710361184); 2018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亚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呈现》(项目编号:SK2018A0088)。

语用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

第29卷第3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32009年6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J un.2009 [收稿日期]2009-06-02[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D/2008/01/092) [作者简介]郑建新(1966-  ),男,江苏镇江人,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用学和语法学研究; 梁文青(1965-  ),女,广东广州人,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语用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 郑建新,梁文青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 要】汉英两种语言不但语言系统、语言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这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影响交际中的信息获得,造成信息误导和信息障碍,制约了语用翻译的动态等效。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不同文化差异因素,力求避免语用翻译失效。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文化差异;语用翻译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9)03-0116-05 语用学(Pragmatics )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语用学是讲究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使用语言不能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更重要的是语言使用是否合适、得体。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依据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去理解言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依据当时的语境推 导出言语形式的“言外之意” (超越字面的意义)。一、语用中的文化差异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跨文化言语交际必须懂得语用学,因为它关系到语言的使用是否合适、得体。如中国人使用英语就存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用问题。我们在使用英语(目的语target lan 2guage )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汉语(母语或称源发语source language )以及汉语文化的影响,形成一种既不是源发语,也不是目的语的所谓中介语(inter 2language )或称语际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这就是所谓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如果交际的一方出现语用失误,交际的另一方就可能产生误解,以致影响到人们的语用 行为。汉英两种语言不但语言系统、语言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文化视谦虚为一大美德,英美文化则不全然,因此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别人的恭维和赞扬的反应不很一样。中国人总是对别人的赞扬表示否定,以示自己谦虚,而英美人却往往采取接受的方式,并感谢对方,以示友好。因此对英美人来说,是十分自然很可以理解的对话。如: A :Y o u speak beautif ul English. B :Thank you.I had very good teachers in  t he university. 反之,如果听到A 的赞扬后,B 不按照英美的习俗大方地接受,而按照中国人的规范去否认,以示谦虚。这样反会使对方感到不可理解。又如: A :Y o u speak beautif ul English. B :No ,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样反会使对方感到不可理解。贬已尊人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汉民族人听到别人的赞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而英语民族则没有贬己尊人的文化习惯,同汉民族相反,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乐意地说声Thank you 来表示接受。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汉 ? 611?

文化传播学书目

文化传播学书目 (2009-11-25 21:57:52) 1. 传播与文化概论/ 庄晓东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2页 论题主题: 传播-关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在《文化传播: 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科学阐述传播与文化之关系、原理、规律和发展的理论教材。 全书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传媒形态的嬗变、传播基因的路径、传播之于社会文化建构的功能、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并对文化传播的要素、过程、模式、机制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社会批判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和新传媒技术理论作出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同时围绕我国传播与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传播与文化产业的经济与政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挑战等,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深刻理解传播与文化的理论通道。 本书既可用作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用作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以及其他新闻传播爱好者的理论读物。 2. 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 张泽洪著,成都-巴蜀书社2008 540页 【内容简介】 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宗教文化呈现出多种形态。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以外,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是另一并存的宗教形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以它优美的神话传说、丰富的祭祀经典、原始的神灵信仰、古朴的祭祀仪式,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相互融摄提供了条件。本书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具体探讨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融摄互补的文化意义。本书充分吸取比较宗教学的理论方法,运用西方人类学的文化传播理论、象征理论,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的祭祀仪式进行实证研究。本书在道教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南诏大理时期的道教,梅山教的源流,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坛场科仪,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法师及其威仪,西南少数民族祭祀的科仪格式,西南少数民族法师的禹步、掐诀、存想、符咒、科仪文书,瑶族度戒仪式道教化的宏观、微观考察,西南各民族宗教的传度仪式,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的超度仪式,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道教色彩等诸多…… 3.文化传播新论,副题名: 以历史与现实为镜鉴

跨文化语用学

跨文化语用学概述 摘要:跨文化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学科,其形成是不同文化下的人类交际的结果,该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功能对等问题等进行梳理和概述。 关键词:跨文化语用学;人际交际;研究;功能对等 一引言 语用学(pragmatics)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人们对其研究的范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语言学家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使用中的意义”,有的语用学家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相互作用中的意义”。大家普遍认为语用学研究的是说话者的意义,而不是词或者是句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语用学研究一般都是以某种文化为背景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领域。跨文化语言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是在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将文化因素引入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研究的一种宽泛的语用学,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语用学着眼于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等的比较,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文化内涵,关注动态语用的文化差异,语用主体的语用策略等,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概括来说,跨文化语用学重点在于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直接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现象及规律。在英语文献中,跨文化通常用inter-cultural和cross-cultural两个术语来表示。就跨文化交际而言,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不只对言语交际感兴趣, 它还力图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它研究的重要是在非语言的文化因素上, 尽管不否认语言在体现文化差异上的重要性, 但文化问题似乎比语言问题更为重要。而跨文化语用学(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s) 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研究。所以, 跨文化语用学中的跨文化我们用cross-cultural 而不用inter- cultural。 中国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主要是对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翻译和介绍或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如何自然(1997),何兆熊(2000)分别在其专著《语用学与英语学习》、《新编语用学概要》中介绍了跨文化语用学。此外,王建华(2003),曾文雄(2006)也撰文对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阐释。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常会因为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所指不同或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而引起误解。浙江师大的洪岗博士认为引起这种误解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同一个词或术语在不同文化中所指的范围不同, 另一种是不同文化对同一个词或术语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倾向(interpretive bias )。如:人权。美国人的所指是“政治权”,而中国人

_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_开题会综述

期间沙特馆之所以得到了国内外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正是源于场馆的设计充分表现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理解、文化建构、文化表达需要以文化自信为依托。此外,他还指出,目前成功的传播往往是公共传播,或者是介于官方与民间的传播活动。 《瞭望东方》副总编赵悦指出,《瞭望东方》与孟建教授的研究团队有过多次成功的重大合作,如城市软实力调查、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等。这些年来,《瞭望》在海外中国形象的舆情调查和研究方面作出了积极尝试,积累了许多资源,我们期待和孟建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项目的相关领域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本次研讨会既涉及了国家形象研究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也对中国形象的现实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当前的中国形象正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使得中国对自己的认识与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分歧;另一方面,国内社会力量的兴起与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两个舆论场悄然形成。在此情形下,官方舆论场上的中国形象与民间舆论场上的中国形象发生着许多的变化,甚至形成着博弈。“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官方的自我想象”、“中国民间的自我想象”形如三驾马车,划出了复杂的轨迹和发出着不同的声音,这无疑给中国的转型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当前的国家形象研究必须回到理论的起点,并紧扣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会专家学者期待着孟建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重要研究领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会综述■李卫东周宏刚 2011年12月1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研究员、论证会专家组组长尹韵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庆光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湖北省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喻立平,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何锡章教授作为论证会专家组成员出席了论证会。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成国,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刘洁等出席论证会。课题组主要成员也参加了会议。开题论证会就以下四个方面的前沿性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一)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研究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昆在开题报告中提出,就国际环境而言,中国国家形象逐步改善与国际社会认知偏差并存;就现实困惑而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经济大国、文化大国、政治大国的实力严重不匹配;最后,就政策背景而言,中国政府日益重视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能力。从现实意义方面来讲,研究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是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要,是适应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课题,研究国际社会的中国形象认知并建构国家形象评估体系,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及其跨文化传播提供决策参考;从理论意义方面来讲,该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拓展现有的国家现象传播的研究,而且可以促进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发展。 文成国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中外文化交流是中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他指出,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历时性地考察中国国家形象;二是能从中西文化的勾连中探讨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的关键理论研究;三是能从厘清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建构的相互关系。尹韵公在发言时指出,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有许多制约因素,许多问题需要在研究中进一步厘清,这个课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正彰显了该课题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如何定位中国国家形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形象也逐步改善,但“国家形象”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严重不匹配。随着中国从“政治大国”向“经济大国”的国家形象转变,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与“中国责任论”甚嚣尘上,并由此衍生出“贸易威胁论”、“资源能源威胁论”、“生态环境威胁论”、“人民币汇率操纵论”、“中国资本威胁论”等。中国究竟应该建构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与会专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何锡章认为,在中国不断被误读、被妖魔化的情况下,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问题的探讨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当前,中国已经改变的面貌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该项目的研究需要结合跨文化传播的语境,认真思考中国应当如何被国际社会所认知,中国需要塑造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李卫东周宏刚:“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开题会综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 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总第186期)123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_梁晓波

传 播学报 二○一四年第一期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梁晓波 摘 要: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要认清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应该从整体战略构建、跨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多重传播、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国民素质的提升、综合传播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工作,还要避免形象虚幻化、传播形式化、认知框架传统化、交流输出意识形态化、话语表述他者化、形象打造浮躁化等方面的误区,更好地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构建与传播。 关键词:国家形象;跨文化;建构;传播;媒体 一、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一般说来,国家形象是“世界范围内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认知和印象的抽象表现”,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杨伟芬,2000:25)(胡晓明,2011:23)(梁晓波,2013: 114)。国家形象的建构,除了亲身经历以外,更多的是依靠传播建立起来的,其形式可分为国内传播和海外传播,后者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更为重要。其基本内涵为“作为一个系统的国家发出的信息通过特定的国际信道传送、被加工并最终形成国家形象的过程”。(张毓强,2010:83)换句话说,一国形象的海外传播指的是国家形象在海外不同国家中的传播,会涉及多个国家和语言,所以,又被称为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一般来说,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会遭遇以下困境:(1)由于历史或现实矛盾,一国形 象在另一国的传播会较为糟糕。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历史或现实争议、在战略发展上 有着潜在冲突国家的新闻报道中会产生与实际的偏差,一国的形象往往负面报道会多过 正面报道。(2)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不同,综合国力不同,会导致形象的理解偏差。世界各 个国家之间相互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差异很大,国家实力相差很大,国情千差万别,世界 诸国向着更美好生活的道路依然漫长,不可能奢望每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中有着良好的 形象传播。(3)意识形态的差异与争斗往往给形象的传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今世界, 霸权主义的幽灵不时显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并未结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对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争斗并未停止。同时,某些国家惯于行使霸权主义,包括政治、军 事、文化、技术、话语等领域的霸权,在如此的国际非正常体制下,一国的形象在另一国的 新闻报道中有时很难找到公正全面的形象。(4)新闻霸权使得国家形象传播难以客观公 正。由于当前新闻报道手段、渠道和体制整体呈现“西强他弱”的格局,当今世界新闻报道 的主导权为西方国家所控制,非西方国家的形象塑造在国际上或多或少处于被动局面,整 体形象往往被西方媒体报道的形象所制约。(5)语言文化差异造成国家形象的正确理解 难以保障。尽管世界早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也日益变为地球村,但各国的语言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