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课堂实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课堂实录

《斜面的作用》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经历“斜面省力”研究活动,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的原理,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能制定一个较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材料的课件,纯净水桶一个,厚实的大木板一块(较长)。

2、学生(个人或每组)准备:搭斜面的材料(表面平整光滑,长度为50厘米的木板和四块高低不同的木块),重物(载重小车和一盒钩码),测力计(平板),实验记录表等每组一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谁能把这桶水搬到这桌上来?(出示一桶矿泉水)

生1:(一个男生很吃力才抱上去。)

生2:(一个女生提不动。)

师:你能利用这块木板,把水桶放上桌子吗?(这时教师出示一块木板)

生:(还是刚才那个女生,把木板搭在桌缘上,把水桶滚到桌上)师:两次搬水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轻松了一些。

师:看来这木板还真起了一点作用,其实像这种斜架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斜面。(板书:斜面,并多媒体展示斜面的概念)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感觉到利用斜面来搬水能怎样?

生:可以省力。

师:在黑板上画出斜面实验图,并板书:斜面能省力,同时揭示课题并板书:斜面的作用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搬运水桶和用木板把水桶推到桌上去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际搬水活动体验到斜面能省力,从而为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作好铺垫。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知识。)

(二)、自主实验,探究问题。

师:到底斜面是否真能省力?(多媒体展示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来证明这些问题呢?你看老师给你们的材料,互相讨论一下你们组将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去验证这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利用材料验证讨论结果的可行性)教师巡视指导。

(评: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怎样利用材料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

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小组内其他成员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其科学素养。)

生:我们用手提一提小车感觉重量,然后把小车放在搭的斜面上拖动,感觉用力的更小,说明斜面能省力。

生:我们组觉得要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先测小车的重量,再测小车在斜面上拖动的力,发现在斜面上拖动用的力小,说明斜面能省力。

师:还有不同的吗?没有了吗?你们同意哪组的方法?

生:我们同意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他们测出了数据,通过比较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评:通过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聆听、思考和相互吸取经验的能力。)

师:我也同意他们的做法,只是测一个重量的物体,我觉得说服力不强,该怎么办呢?

生:往小车上加不同重量的东西。

生:这里有一盒钩码,我们往小车上加不同个数的钩码,这样每次的重量就不同。

生:实验次数越多,得出的结论越准确。

师:说得真好!(多媒体展示斜面作用的实验纪录表)我们就做四次不同重量的实验吧。指导学生认识和填写实验纪录表,提的物体四次的重量你们自己决定。

由于我们很久没用过弹簧秤了在用之前我们一起看一下注意事项。(多媒体展示使用弹簧秤的注意事项:①使用之前先检查测力计竖直时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②拉动时要匀速、缓慢。③在斜面上测力器尽量与斜面平行。④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手别放松,视线要与刻度一致。)教师适当演示注意事项。

师:如果指针在两个刻度之间,怎么读数呢?

生:根据位置估数。

生:如果指针偏上,估数小些,如果指针偏下,估数大些。

师:说得真好。(分发记录单)现在开始小组实验。

(评:教师这里指导得很仔细,既指导了学生设计实验,又指导了学生怎样使用弹簧秤,以及怎样读弹簧秤上的数据,这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实验中的科学素养。)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第一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110克,沿斜面拖动力是65克;第二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21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125克;第三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31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185克;第四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41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245克,我们的发现是斜面能省力。

生:我们每次提的重量跟他们的不一样,我们小组第一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6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15克;第二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11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65克;第三次直接提小车和

钩码重是16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85克;第四次直接提小车和钩码重是210克,沿斜面拖动用力是115克,我们的发现也是斜面能省力。

师:其他小组的除了数据不一样外,发现都一样吗?

生:都一样,斜面能省力。

师:实验说明斜面能省力。

(评: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知道科学结论的获得要依靠科学数据,不能随便得出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很有用。)

[多媒体课件展示]把一块木板搭成不同坡度的斜面,这些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怎样呢?

师:不同坡度的斜面省力情况怎样?

生:我觉得平点的更省力。

生:我们骑自行车上坡,坡越陡越费劲,说明坡平缓省力,坡陡费力。

(评:教师没有当时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通过后面的实验结果来验证这位同学错误的说法。)

生:我认为坡度不同省力情况不一样。

师:那你们能不能设计出不同坡度的斜面呢?

生:我们可以用高低不同的四块木块搭建斜面,这样就可以建成不同坡度的斜面了。

师:为了实验结果准确你们可以做四次实验,有一个问题,你们

每次用同一重量的小车还是不同重量的小车呢?

生:重量不同才好比较。

生:我们组认为重量不同,坡度又不同,就不好比较。既然是研究坡度,重量要一样才好比较。

师:在相同重量下比较不同的坡度,才知道哪种坡度更省力。这组的同学说得真好,大家欢迎他们。

你们现在就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单。实验单中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生:我们组直接提升小车的重量是210克,沿四个坡度拖动分别是95克、110克、125克、160克。我们组的发现是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坡度越大越没这么省力。

生:我们组直接提升小车的重量是110克,沿四个坡度拖动分别是15克、25克、47克、65克。我们组的发现是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

师:你们除了数据不同外,结论都一样的吗?还有没有不同的?从他们的数据可以看出每次实验斜面都能怎样?

生(齐答):能省力。

(评: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师:同学们的结论也非常准确,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教师板书结论)刚才有位同学说得:“骑自行车上坡,坡越陡越费劲,说明坡平缓省力,坡陡费力。”就不对了,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但还是省力。

(评:把刚才的伏笔在这里解决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斜面省力的情况。)

(三)、联系生活,延伸问题。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斜面的应用] 刚才我们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了我们的问题,那么在生活中你在哪使用过或见过斜面吗?

生:立交桥应用了斜面。

生:梭梭板用了斜面。

生:工人师傅往车上搬东西搭的木板是斜面。

师:现在我们看看生活中使用斜面的一些事例。(教师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使用斜面的事例。)

(学生看大屏幕)

师:你们看我们生活中使用斜面的地方还真多,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斜面为我们做事。

(评:通过多媒体展示斜面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四)、练习检测。

师:我们看看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我们来做做检测题。

(教师多媒体展示题单)

(生做题完成的还比就好。)

(五)、全课总结。

师: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斜面能省力。

生:我知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就没这么省力。

生:我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用得很多,可以帮我们做事情。

生:我还会用实验证明斜面的作用。

师:同学们学得还真多,希望以后的课继续努力,下课。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小学科学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表

生1: “它是左右运动的。 师:左右运动,嗯,请坐。再看一次,注意观察这个摆物,下面这个重物教摆物,再看一次。(再次演示单摆运动)你能在黑板上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吗?(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弧线) 师:这是李冋学画的摆物的运动轨迹。你有没有要补充的? (另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带箭头的弧线) 师:尚冋学,你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带上箭头呢? 生:(边在黑板上比划边说)因为它是这样来回晃动的。它一开始是往这,然后在往这摆。 师:那你告诉大家这个箭头代表什么呀。 生:代表着单摆摇动的方向。 师:非常棒。他说箭头代表这个单摆运动的方向。好,老师把这两位同学的画在一块,你们来看一下。(在黑板上画一条双箭头的弧线)单摆的摆动 轨迹可不可以这样画? 生:可以 师: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摆物其实还是挺大的是不是,你想象一下,可不可以把它缩小成一个点,把它缩小成一个点(在弧线上点了一个点)。这个时候,大家想一下,这个摆物的运动轨迹可不可以说成这个点的运动路线呢?生:可以 师:可以。所以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物体的运动可不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的运动?生:可以(学生有些迟疑,只有三两个学生回答)师:刚才这个竹蜻蜓,它的运动方式大家说出来一部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回忆一下,这个竹蜻蜓到底是怎么运动的。 师:我们的生活中呀,除了单摆这样的摆动(在黑板上上贴上“摆动”), 还存在很多种运动方式。今天,老师就给大豕准备了其他几个小物品。一起看,(拿出风车)玩过吗? 生:玩过 师;你可以让它动起来吗? 生:能 师:(拿出钢尺)这个我们以前用过吗?生:用过 师:在哪里用过?生:声音的产生师:非常棒!声音的产生,我们曾经用过它,你还记得我们当时怎么用的吗? 师:(拿出易拉罐)易拉罐,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怎么可以让它动起来?师:(拿出玩具车)一个小车,后面带个小绳,你能让它动起来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期末试卷全套

2020年最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全套)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 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小学科学周围的动物课堂实录

小学科学《周围的动物》课堂实录 一.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祝老师想说什么话吗? 师:你说。 生:动物。 生:你们见过动物吗? 生:动物长得什么样子? 师:还有呢? 生:你们还见过什么动物? 生:你们带来了什么动物? 师:好!讲得很好!——老师个子这么高,可很喜欢小的东西。如:象你们这样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所以,今天老师挑《周围的小动物》来上,(打开课件片头)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你瞧!(出示动物卡)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喜欢!”那我就来考考你。(出示各种动物卡让学生辨认)生:喜鹊、青蛙、乌龟、大象、孔雀…… 师:真不错!你们觉得这些卡好不好啊? 生:好! 师:想不想要啊? 生:想!

师:看来,今天李老师只能忍痛割爱了。谁上课表现最好!我就将它送给谁,看谁拿得最多?——有没有信心啊? 生:有。 二.学生相互交流课前获取的信息 师:好!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收集有关周围小动物的信息,有带回来的举手。 师:请有小动物带来的同学先说一说。 生:我把一只鸭子带来了。 生:我把画眉鸟带来了。 师:你说。 生:我把小鹦鹉带到学校来了。 生:我把小乌龟带到学校来了。 师:你呢? 生:…… 师: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小动物吗?——你说。 生:我把小白兔带来了,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雪白的身子、还有三瓣嘴。 师:你讲得不错!奖你一张沙漠之舟——“骆驼”动物卡。请你将背面描述骆驼的儿歌读一下。 生:(读儿歌)“沙漠之中有一舟……” 师:下面接下去谁来,你可以指着自己的小动物解说。 生:我的小鹦鹉它很喜欢叫,一大早就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还

很喜欢在鸟笼里玩荡秋千。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在传统的理解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孩子是受保护受教育之列,而往往不是在受尊重的范围内,以往孩子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体现了平等,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孩子即使依附于师长,但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从教育学讲,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尊重教育从一提出,就以独立的魅力紧紧地抓住了人心,尊重学生在道理上老师们都会认同,可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却很难。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维形式,都像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束缚着他们。绝大部分的教师是爱学生的,不过爱并不等于尊重。 要求我上了一堂公开课,因为我还在上五年级的常识,所以我选择了《滑轮》这个课,定滑轮的学习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先用弹簧称直接拉钩码,读出此时弹簧称的数据,再经过往不同方向拉钩码的实验,读出弹簧称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课堂上当学生说完实验方案后,我就请学生动手做实验,好几个组很快得出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我心里暗暗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行而高兴,很快地实验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出现了意外,有个组提出了“使用定滑轮能够省力的结论,别的小组的同学都开始议论起来,我叫

他们上讲台把实验展示了一下,结果弹簧称的数字真的比原来的要小。这种实验记录根本不是我预先设想的,因为我需要的实验数据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赶紧下了一个结论:从数据上看你们这组的实验是失败的。在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后,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我立即肯定了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准确的,还投影出事先准备好的我演示实验的数据,并暗自庆幸自己课前早有准备。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热情都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一定质量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实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水准上给了我满足感。不过学校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有的问题:为了达成教学内容,否定了学生的实验成果,绕过学生的实验成果抛出自己理想化的数据,这种做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同时他们还指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但要激励学生动手,更应该激励和引导他们去动脑。即使学生实验失败,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后明白,他们失败的是有意义的,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地去探索。晚上回到家,在对教案实行修改的时候,我细细回想自己对这节课的定位,又想到自己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伎俩,越来越觉得不是滋味。为了能真切地了解学生当答案被老师一下子否定时内心的想法,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当实验结束以后,老师指出你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你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多套)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不一致时,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小学科学《它们都是鸟》课堂实录

《它们都是鸟》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一天,森林医院要给鸟类检查身体,这几个小动物也来了 (出示蝙蝠、鸭子、企鹅、鸵鸟),他们也说自己是鸟,这可把喜鹊大夫弄糊涂了,你能帮他判断一下吗? 生回答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鸟呢? 我们今天通过学习《它们都是鸟》这课,来一起解决这 个问题好吗?(出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活动一:观察鸟的特征 (1)、交流对鸟的认识。 师: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众多品种的鸟类,你们知道哪些鸟呢?(生回答)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去搜集有关鸟的各种资料,你们带来了吗?现在请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搜集的有关鸟的图片和相关知识资料。) 师:现在,请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来把你们小组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 (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展示图片)

(小组代表展示搜集的有关鸟的图片和各种资料) (2)、观察鸟 师:同学们通过查资料了解了鸟的很多知识,非常棒。老师今天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下(ppt出示)。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猫头鹰、啄木鸟的标本,还有小鸡和鸡蛋、鹌鹑蛋,我们分小组来观察标本,看它们有哪些特征。同学们,我们可以从鸟的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生可能回答从身体的组成部分、嘴巴,爪子的形状、身体表面有什么、飞行、蛋的形状等方面进行观察,教师板书观察角度)好的,下面我们进行小组观察讨论,并且写好观察记录表。 学生针对已发的观察记录表进行观察记录,小队代表汇报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可能概括出鸟的身体分成几部分,尖嘴尖爪,身体表面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用蛋来孵小鸟等。对于“用蛋来孵小鸟”这个特点,如果孩子们没有概括出来, 老师可适机让孩子观察带来的几种鸟蛋,想一想这些蛋从哪来的,可做什么用。 并且适机概括出从蛋里面孵化出来的,叫卵生。 (出示小鸡孵化的视频) (板书孩子们交流的特点) (3)、归纳鸟的共同特征 师:是不是所有的鸟都是这样呢?我们再来观察更多的鸟。(出示《鸟的世界》视频) 师:这些特点当中,哪些是鸟类所独有的,而其他动物没有的?小组讨论交流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一、在交流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搭支架》一课的教学 海南省詹州市那大七小杨莉花 《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小组(三):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3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5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塔身是四根圆纸棒,其中①—②两根纸棒的中间粘上一截短的扁纸棒来连接,③—④也一样。在这两截短的扁纸棒中间又用一条短的圆纸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塔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四根圆纸棒粘在这个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 小组(四):我们组搭的高塔是圆锥体形状的,高15厘米,但是也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4根圆纸棒搭成,一共有4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是两个三角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两个长方形,塔顶是一条线段。该组学生在塔顶上粘上一张长方形纸片。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 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K支点2支撑看杠杆,能使杠杆绕着运动的位置可以在任意位子^边上、中间等。 用力点、阻力点 例子|压水井的压杆、蹺跷板、慑子、自行车刹车等等 A省力或费力的判断依据; 厂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羊角僮s开瓶蓋 4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钓鱼竿.侵子.帑桨 L等力杠杆:不省力、不费距离天平 木I杆公式=匸血丄通方=卜星勺丄乏方

吳经典分析; 指甲钳 ACK?省力杠杆DEO:费力杠杆DE6 费力杠杆秤杆, 支层。点,(A是备用支点,防止称的东西太重0不够用)阻力点 用力点:P〔秤死)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 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 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用途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科学道理 )。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简单机械 )。 3.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杠杆省力 )。 4.像水龙头这样, (轮和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 5.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滑轮组 )。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就是利用斜面的原理,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杠杆: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苏教版科学五下折形状课堂实录

《折形状》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 ●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把纸折成不同形状,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如果把物体的形状改变成三角形、圆柱形、拱形等,都可以增加其承受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乌龟、房屋等图片,蛋壳、纸、重物等 学生准备:胶带、鸡蛋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托起一本科学书,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2、学生讨论并尝试用纸托起书本。(预测学生用手拿纸两边托起来) 如何使这张纸独立的站住?(预测学生把纸卷起来,然后把书担在上面)3、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书的重量了?

4、学生汇报:我们把纸折了起来,改变了纸的形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折形状(师板书:折形状) 5、说到形状,我今天也准备了一些,你认识吗?(出示形状) 6、谈话:学生认识形状,说出名称。 7、提问: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形状,但是有许多物体包含多种形状,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出图中的物体都包含有哪些基本形状?(出示图片) 6、总结:生活中的物体不仅要坚固,还要美观,但大多数物体是由这几种基本形状构成的(锥体、圆柱体、长方体、球体)。 二、探究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大小。 1、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折成了圆柱型纸筒,独立的支撑起了科学书,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 2、学生讨论交流:(说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3、讨论:折纸时咱们注意些什么?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要提示学生,为了增加形状的稳固性,我们要用胶带纸把纸的接缝粘起来,要留边) 4、要求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尽量折出不同形状的纸筒。 5、活动:学生折纸,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各自折的形状。 6、老师提问:刚才我们用同一张纸,折出了不同高度、不同层数,不同大小的形状,我们这样比较这张纸的承受力,合理吗? 7、学生讨论后汇报:要考虑纸的大小厚度相同,高度相同,纸的层数相同……今天就请同学们统一用老师准备的纸来折,我们用这条边来做高好不好?注意就折一层(随学生回答出示) 8、提问:接下来我们要想知道谁的承受力大,应该怎么办?怎么验证? 9、学生讲述方法:实验////只要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放重物,如何比较?) 学生:比一比,哪种形状的纸筒放的重物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怎么计算承受力) 10、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对于重物应该有什么要求呢?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小组合作与个人表现) 这学期开始进行了科学学科的教学了。当时拿到课本的时候,新颖的教材设计,看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静心琢磨教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发现书中许多的内容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其间更多的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 夹着课本走进了天真的孩子们中,引导着孩子们开始科学的徜徉。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不啻一记闷棍,敲的我又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的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对参与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组长为其开小灶,或是你特意为这些学生提出小要求,当然要求是为这个探究活动做些什么,是直接参与的。这样的参与对其慢慢适应小组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会慢慢自信起来。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化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交给孩子们讨论。某些同学发现了问题,在小组里提出,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合作行为,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始了: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有些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可是又有了新问题:小能人们的积极性不再高涨了,在汇报的时候,手不愿举了。哇,我在无形中又伤害了一些孩子的心灵。怎么办?由于小能人是在每位老师的呵护中成长的,他们也养成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性格,当不在被众星捧月时候,他们感到了失落。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又采取另一种做法:我对小组进行重组,能力强集中在一起,选择能力一般的做组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能力相对弱的组成一组,选派班上的小能人,由他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有些组员在小能人的影响下,甚至可以到其他组去当组长了。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更融洽了。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说没有效果的话,不做没有效果的事。”我想说:不要组织没有效果的小组。 比较美国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和我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发现两国的科学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出了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本文试以《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为例,对此做初步的分析比较。 有一天,乔治把盛满了水的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植物的花》课堂教学实录

《植物的花》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你们都喜欢什么花?(月季花、菊花、牡丹花、牵牛花……)大家这么喜欢花,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花的录像。(播放录像,1分多钟。)刚才,我们从录像中欣赏了一些美丽的鲜花,那么大自然中这些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花的构造。(板书课题)[评:利用录像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龙的美丽世界,既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又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白菜花的构造。 我们首先来认识白菜花,请同学们看挂图(出示挂图)。这是一朵白菜花,请大家从整体上仔细观察一下,看谁能发现,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学生认真观察、交流。)让学生说说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有花瓣,花芯、小叶。)像小叶的这部分,它的科学名字叫做萼片,它是花的最外一层。还有花瓣,花芯的科学名称叫做花蕊。花蕊有两种,一种是雄蕊,一种是雌蕊,数目较多的这部分是白菜花的雄蕊,花中心的这一部分是白菜花的雌蕊。(边叙述边板书花的各部分名称。)指板书、遮住板书再分别让学生完整他说一说白菜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评:让学生通过看挂图,观察、叙述白菜花的构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为解剖白菜花打下了基矗]

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白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下面我们还要亲手解剖一朵白菜花。解剖白菜花时要用到小镊子,镊子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拿住它,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控制镊子的松紧,像老师这样做。(边讲解边示范。)现在同学们注意看录像里老师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解剖白菜花的(放教师解剖白菜花的录像,并同时解说)。(1)老师用左手捏住花梗,右手拿镊子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也就是下部;(2)按照认外向里的顺序一层一层撕下来,首先撕下萼片,然后依次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边撕边按顺序在白纸上分类摆好;(3)注意不要损坏花的每一部分。下面我们再来看录像,按照老师这样先摆好萼片,然后是花瓣、雄蕊、雌蕊。现在,大家像录像里老师做的那样也来动手解剖一朵白花菜,看哪位同学解剖得最认真、最仔细。(学生解剖白菜花,教师巡视指导。)[评:白菜花小,教师示范解剖的话,学生很难看清楚。利用录像示范解剖,增强了可见度,同时对解剖步骤进行详细解说,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容易掌握解剖技能。这就充分发挥了电化教学的优势,增大了教学密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解剖完毕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解剖结果。)通过解剖白菜花,你们发现白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各是多少个?(白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 2.认识桃花的构造。 我们已经知道了白菜花的构造,下面再来认识一种新的花(出示桃花模型)。这是一朵挑花的模型,请你仔细观察,桃花又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桃花也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的。) 3.认识完全花。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 种子的发芽实验(一 【案例背景】 本节是以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为契机的,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实验猜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推测的途径,很好的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和小组合作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用实验来说话的思想,从而达到学习科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并参考书本上的对话和图解来设计如何做实验,然后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指路,从而达到师生共同进入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探究学习气氛。 本课的引入从谈话开始,通过对植物的一生从种子开始,提问它的发芽需要什么引入,学生会很快说出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教师再给予分析与指导帮助学生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通过选择一个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实验,同时强调学生要观察和记录。 【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 师:植物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二新课教学 师:让学生展开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到底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学生会讨论出需要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 师:那么大家想想,依据经验猜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学生: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师:为了探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首先我们选择一个研究条件,那么选择什么?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可能会选择水分,可能会选择适宜的温度,也可能会选择空气。 师:这里我们选择水分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讨论怎么进行实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实验设计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 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实验方法:实验分两组,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为实验组;一组得不到水,保持干燥为对照组,这个实验至少要有 两组同时进行。 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观测它们的大小,让学生记录它们的大小,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 下面来指导学生实验: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想清楚操作方法。步骤:<1>首先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2>在两个盒子内垫纸巾并按三个洞。<3>在纸巾上各放三颗绿豆种子。<4>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不滴水。<5>最后给它们进行编号,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