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丝分裂实验 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实验 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实验 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实验 教学设计

第二节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育目标〗

1、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D:应用)

2、直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性的概念和特点(B:识记);

3、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分裂各时期特点(A:知道)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D:应用);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制取装片观察有丝分裂的特点,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阶段性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教学难点】

装片的制作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a.在实验前,先回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有哪些变化,以便在实验中能够准确的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能区分出来。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及实验操作的步骤,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

b.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放于广口瓶上,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把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注意的问题:应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在实验前还要准备好实验用具,提前到实验室将所需要的试剂配置好,一起摆放好;另外还要准备好要探究的问题。

上课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上节理论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有丝分裂的知识。那么谁来总结一下有丝分裂个时期的特点呢?(请同学回答)

有关答案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数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具有周期性的,我们称

之为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一段时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与分裂期。分裂间期: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分裂间期的时间占总的细胞周期的绝大部分,一般占总的90%—95%;而分裂期仅占一小部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2、细胞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为细胞分裂准备了条件,细胞内部发生了很复杂的变化。这个时候,细胞核内在发生剧烈的变化,DNA发生复制,复制完成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数增加了一倍。同时,也合成了大量的相关细胞核蛋白质。但是,在外表上。我们看不出什么有关细胞核的形态或结构上的任何变化。

细胞间期的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细胞分裂期:

细胞分裂期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期按照染色体的不同形态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⑴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间期;2、前期;3、中期;4、后期;5,6、末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摄影)

(从左至右: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①前期:细胞分裂的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细胞内的染色体位于纺锤体的中央。在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由于螺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形态

越来越清楚。实际上这时候的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

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具有共同的着丝点。在

前期有“两个消失,两个出现”即:核膜、核仁消失,染色

体、纺锤体出现。通常染色体的出现最早,随后是纺锤体。

②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

着丝点两侧都由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

动。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

赤道板”上。在细胞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

赤道板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假设的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平面,

这个平面在细胞上的位置相当于赤道在地球上的位置,故名

之。染色体在中期的时候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质——染色体变化图)

③后期:在分裂期的后期,姐妹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裂成两个单染色体;在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在同一个细胞内具有两套相同的染色体。两套染色体分别在纺锤丝的牵引之下向细胞的两端移动,达到细胞的两极。

④末期:染色体分离分别达到细胞的两端之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末期。这时,又有“两个出现”与“两个消失”,其情况刚好与前期相反:出现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染色体。一个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在末期的前半段时间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细胞结构——细胞板,细胞板出现在赤道板的位置上,不过同赤道板不同,细胞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构,细胞分裂完成之后,细胞板就变成了两个新形成的子细胞之间的细胞壁。

⑵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就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变化来讲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纺锤体的形成与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分裂时的差别(见表格);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间期、2:前期、3、中期、4:后期、5:后期)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上的差别

细胞

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由中心体形成由细胞质形成

末期赤道板变化细胞膜内陷形成细胞板,

从中间缢裂成两个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

【细胞有丝分裂记忆口诀】

有丝分裂并不难间前中后末相连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动物)

两消两现新壁建(植物)

⑶细胞分裂的最主要特点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将分裂间期复制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保持稳定不变,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这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等的数目变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

不论是哪一种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形态数量的变化,一般的生物都是二倍体,也就是说它们的细胞中具有几乎相同的两套染色体,若一套染色体具有n条染色体,则一个细胞中具有2n条染色体,每个单染色体具有一个DNA分子,通常我们用a表示一套染色体,则每个细胞中具有2a。

在分裂间期时DNA分子数加倍,在一个细胞中有2×2n个DNA分子,但是由于这两个DNA分子通过一个着丝点联在一起,所以它们形成一个染色质,所以这个时候,染色质的数目没有增加,但是,DNA分子数已经增加了一倍。

到了分裂期前期,染色质逐渐的形成了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实际上由两个染色单体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起来,称为姐妹染色体,在前期内,染色体的数目没有增加,但是同间期一样,DNA的数目增加了一倍。

在中期,情况同前期一样,只不过是姐妹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在后期,姐妹染色体一分为二,这样,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瞬间多了一倍,但是DNA分子的数目没变。

在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细胞内的染色体与DNA分子都少了一倍,这样,子细胞与成体具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与DNA数。(学生填空)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单染色体 2n 2n 2×2n 2n

DNA分子 4a 4a 4a 2a

姐妹染色体 4a 4a 0 0

好,现在各位同学都了解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今天,我们就在实际的实验观察中了解有丝分裂的具体特征,要强调的是: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并非像书上的模式图那样的整齐,形态也不一。

放映PPT课件并开始讲课:

(一)【实验目的】

1、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2、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

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制一份,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所包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均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

织中均存在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可推断生物性状的遗传与染色体的准确复制和均等分配有关,支配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方便。通过对根尖的固定、染色和压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看到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和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染色体计数。为了获得更多的中期染色体图像,可以采用药物处理或冷冻处理的方法,阻止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同时还可以使染色体缩短,易于分散,便于观察研究。另外,通过对细胞组织进行酸性水解或酸处理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软化,便于细胞彼此分开,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

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在形状上呈正方形,在位置上排列紧密,在状态上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细胞内染色体(or 染色质)的变化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及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15%HCl能够杀死和固定细胞、溶解细胞间质。

最容易找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移在两极;末期两个新核正在形成;前期染色体分布散乱;间期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三)【实验器材】

显微镜一台、载玻片多张、盖玻片多张、烧杯50ml的一个(装固定液和根尖),培养皿2(一个解离一个漂洗)、刀片、镊子一把、滴管,解剖针(捣碎根尖组织)

(四)【试剂配制】

固定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为15%的冰醋酸体积比为3:1

解离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比为1:1

染色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或纯净水中配置而成)或醋酸洋红液

(五)【材料制备】

1、洋葱根尖培养

选一个原根完好的洋葱放在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上,让其根部浸在水中,并将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三至五天。最适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并注意每天换一到两次水防止烂根。其中(1)烧杯中盛的是自来水,(2)(3)两杯中盛的是河水,(1)(3)中的洋葱基部用刀割开,每隔一天给换一次水,结果(3)中根尖长势最好要使洋葱长出发达的根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材料要充实而饱满,表面要油光发亮,底部鳞片要薄。

2、温度要适宜,湿度要适当,如果是水培,一定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过低,

生长缓慢,温度过高,根部腐烂。

3、底部鳞片过厚,用刀片将其割开,即使撕下表皮也不要紧,但千万不要伤害

根芽,这样可让根芽充分生长。

4、勤换水,最好用河水,若用自来水,可先晒3-4小时再用,每两天换一次水。

2、大蒜根尖培养

挑选几瓣丰满的大蒜剥去外面的表皮

(保护叶)和底部的须根和茎盘。然后用牙

签或竹签穿

关于你用到的非药品制剂的材料的制

备。比如植物的浆液,蛋清稀释液,你要怎

么制取的详细步骤。

(六)【实验步骤】

大蒜根尖的培养

在实验课前3~4天,取大蒜几瓣,放在培养皿中,装满清水,让大蒜的底部接触皿内的水面。把培养皿放在恒温箱(22~25℃)培养。待根长约5 cm时,再取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注意的问题:应选择比较肥硕的大蒜瓣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

装片的制作

1.取材与解离

取材最佳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大蒜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至根酥软为止。解离中,应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解离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不具备活性。(原理: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十分钟。(原

理: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同时也是

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用镊子把酥软的根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需要注意,动作轻,不要把根尖弄碎)

3.染色:取根尖分生组织的1/3左右置于载片上,先用镊子或解剖针将分生组织碾

碎,尽量铺开.然后,再滴上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液,染色5 min左右;醋酸洋红或醋酸地衣红要染15~30 min.为了增强染色效果,可在酒精灯上加热几秒钟后继续染一段时间.压片时先盖上盖片,在没有用力压之前,先用手固定住盖片,用镊子尖在材料部位垂直轻敲几下之后,再用拇指用力按压盖片. (原理:能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时间的把握要好,否则染色过深,不易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

需要注意:夹取根尖时一定不要夹取根尖头部,可以夹取根尖的后部,染色的时间控制(预实验1min)

染液的选择有多种: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改良品红液等。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可能选择0.01g/ml的龙胆紫染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

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

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5.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散较好的生长点细胞,并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移至

视野正中。换上高倍镜,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为止。观察时应找出细胞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注意各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并让学生数清染色体数目。

6.记录并绘图:实验多选根尖为材料,理由如下.从分生区细胞分裂特点看:根尖

比茎尖细胞分裂旺盛,利于寻找分裂项.从分生区细胞大小、结构看:根尖分生区细胞较大,细胞核大,液泡小而分散,细胞内通常缺少后含物,利于分裂项的观察、比较;

7.实验后进行

【课题评价】

【实验总结】

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教社版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一册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学习是学生了解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的。本节是本章的开篇,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进一步认识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深入分析有丝分裂变化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胞分裂的整个生理过程是复杂而抽象的,学生仅凭借书上的几幅插图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难度较大,教师要注重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通过模型或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2)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3)说出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排列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学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形成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的观点。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以及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五、重难点突破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采用“情境-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从“冠军西瓜”、“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等图片入手导入新课。 通过设问:“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引出有丝分裂。 图形分析:细胞周期的含义,并通过习题巩固,展开有丝分裂过程的学习。告诉学生这是一堂生物美术课,考验大家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形前后对

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班级:高二三班第三小组姓名:久违丶漠. 【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在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2.细胞分裂具有独立性:同一时刻,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分裂时期。在高倍显微镜下,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3.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实验用具】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 95% 的酒精,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 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列中期的细胞(原因:因为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更为清晰和固定),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期间的细胞。 (2)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4.绘图 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讨论】 1.在观察结果中,处于那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见右图),其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结论】 前期:核仁和核膜逐渐消失。核内染色质逐渐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一染色体含有两染色单体,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 后期: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二,其每条染色单体也相应地分开,并各自随着纺锤丝的收缩而平均移向两极,每极有一组染色体,数目和原来的相同。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分开在两极的染色体各自组成新的细胞核,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使细胞分裂为二,形成二个子细胞。这时细胞又进入分裂间期。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时期染色体特点其他特点图像数目变化规律 间期 2 N 呈细丝状染色质 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 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 染色单体 ①合成了大量的 蛋白质②时间比分 裂期长很多③细胞 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2N 由细丝状染色质 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①出现纺锤体 ②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中期2N 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 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 稳定,数目清晰 ①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实际不存在②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 时期 后期4N 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 细胞两极运动 纺锤丝缩短,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 相同 末期2N 染色体变成丝状 染色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②纺锤体消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适度的生长,参与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都 在间期复制,后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 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 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 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和分裂期。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 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③DNA合成后期(G 2 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实验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思考和活动的过程。因为经历过程能增强记忆,感受过程能领会方法,体会过程能有效学习。学生学习生物不仅仅是为了模仿、继承和积累现成的生物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培养生物思维和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创新。过程式教学,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想学生所想,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把“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在生物教学中。 本实验课的理论依据是:⑴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具有连续分裂增殖的特点;⑵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各半的混合液浸泡植物根尖,根尖细胞被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细胞容易分离;(3)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可以找到分生区的部位,再换高倍镜,同时借助于移动装片可在视野中找到有丝分裂的各个分裂时期;(4)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容易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本节实验课的教学特色是教师讲解实验方法步骤后,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观察,最后用数码显微镜将实验效果好的装片展示在白板上,同学之间可以非常直观地相互交流实验成果。 二、实验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的一节实验内容。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后面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经典的高中生物实验。教材突出的是实验步骤和显微镜操作技巧,要求学生学会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观察并验证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细胞结构特点,加深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对于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必须通过思想交流才能实现。而通过讨论课能让学生有机会同他的同伴进行深入的讨论,将推动他们对自己的思路作进一步的分析,并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同时也让学生能有机会同老师进行讨论,能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创见。 本节实验课用到的材料用具有:培养好的洋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光学显微镜、数码电子显微镜、 三、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实验设计,力图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科学实验的本质。 难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装片制作。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 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 ............... 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

《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新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采用合作探究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资料、实验和问题使学生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加入探究内容,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细胞增殖”是《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中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有丝分裂是学生以后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生物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三、【学生分析】 一对一的教学着重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节课概念不多但要求活学活用,故可将进度放慢,方法用活。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遗传物质DNA、细胞的基本结构、代谢和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但是,有丝分裂是整个高中生物学的难点,其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细胞、染色体和DNA变化特点十分抽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相关资料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通过层进设问、模型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区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3.理解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规律。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主要有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值体细胞的主要方式。 二、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胞质分裂)。 三、有丝分裂 1.过程(以动植物细胞为例) (1)细胞核的分裂 分裂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S期:DNA的复制 G2期:有丝分裂所必须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 A.染色质经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B.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核膜解题,形成分散的小泡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A.着丝粒整齐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B.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便于观察和研究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A.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 B.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C.两套相同的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A.染色体伸展重新形成染色质状态 B.核膜重新形成 C.核内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细胞质的分裂 时间: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

实验十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 三、程序设计思路 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 3-5min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3、观察 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 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 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4、绘图 5、记录 四、分析 1、取材分析 (1)取材及用具:a,取材: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b、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 c、取材分析:取材应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根尖2-3mm,而且洋葱的根必须有活性。 (2)药品用法用量分析:解离液应为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1:1比例混合,而且解离时间要控制在3min-5min (3)过程分析:实验核心内容必须严格按照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步进行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官林中学任圆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客观的认识生命现象,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细胞分裂图象的观察、学习以及绘图练习等活动,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能力方面 通过对细胞周期内染色体变化图象的观察,培养学生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3)有丝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 (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2)以动态观点去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一节,共分为2课时。“细胞增殖”是一种生命现象,也是细胞生命历程的起点,只有了解了这一生命现象,才能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生物体具有的遗传和变异。本节是历年来考察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后面几节内容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及癌变的基础,乃至为学习必修二模块遗传和变异的中减数分裂和选修课程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三章第二节中已经学习过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换关系,这些知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以其所知喻其不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细胞增殖的了解非常少,对于由受精卵发育成人体,一个细胞增殖为1014个细胞,学生知道其中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但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是不同的概念,应给学生解释清楚。 四、教学方法和教前准备 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分析教学法提问法比较教学法,图形直观教学法,讲练结合的方法 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制的染色体一组 五、教学模式 问题-概念-题组互动-生成参与-合作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 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 期和分裂期。 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 2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 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期(G 1 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③DNA合成后期(G 2 质和RNA的合成,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将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它约占细胞周期的 5%-10%。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下图: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曲线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 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第1 页共13 页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经过了将近一年对动物学和植物学的理论学习后,野外实习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习目的;(1)复习、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丰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2)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形态、习性、种类、用途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好作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质与情感;(5)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同学,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实习意义;(1)通过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得知识;(2)通过野外综合学习,我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同时也提高了独立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新能力;(3)通过野外实习,增强了我们对植物界生物的认识,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要内容:5月29日,早晨五点集合,出发赶往青岛,下午一点左右到达参观青岛市中山公园的动、植物园,下午2点10分集合,晚上进入北九水风景区。 5月30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标本,下山后按小组制作标本,下午去樱桃园采摘樱桃。 5月31日,挑战崂顶,6点40出发,中午12点左右到达崂顶,围山顶走了一圈后开始下山,下山时由于方向性错误我们在深山里迷路了,还遇上了大雨,幸亏遇上了几名野外登山队员,才得以走出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达营地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 6月1日,早上8点多,在青岛栈桥看风景,9点到下午2点在海底世界参观标本及各种海洋生物(标本馆、海底世界、海兽馆、梦幻水母宫)下午两点多向日照出发,来到李家湾赶海园,住在海边,心情无比激动。 6月2日,上午来到灯塔风景区和万平口风景区看大海,下午回到营地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3日,上午来到国家森林公园观赏各类植物,下午回到营地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4日,上午自由活动,下午1点去刘家湾赶海园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这里的海滩好大呀。 6月5日,上午7点出发赶往济南大明湖公园参观游览,下午出发返回,晚8点抵达沧州,野外实习顺利结束。 总结体会:首先,我觉得这次去山东,可以说是不负此行吧,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领略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山东临沂第三中学生物组刘德臣 学习本实验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1.说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养成独立动手操作的习惯。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培养学生视图、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 4.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养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⑴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⑵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2.教学难点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试剂以及对标本的处理时间,操作的先后顺序。 教学设计思想和教材分析 实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按照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思想进行教学,教师就要设计出一些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使学生多途径多方式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本节教学以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边操作边思考。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得出答案。教师在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上适时点拨,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提高课堂效率。有丝分裂的实验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来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因此在实验前,教师应让学生先回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有哪些变化,以便在实验中能够准确的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能区分出来。 教学策略 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同时应把实验的关键点讲出来,以便引起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这些问题。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依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以锻炼其自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出现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有丝分裂实验过程

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 g /mL的或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1.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 2 mm~ 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或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巨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3.仔细观察,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4.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5.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教师演示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案

【总第28】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学案 课题: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有丝分裂旺盛。 (3)同一组织细胞,其分裂并不同步进行,可观察到处于不同时 期的细胞。 2、方法与步骤: 过程:解离---漂洗----染色-----观察 步骤: 一:取材:取生长健壮白色的洋葱根尖剪取洋葱根尖部分2mm—3mm。(提示: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细胞分裂活跃,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多,此时取材最合适) 二. 解离:将剪取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1:1)的培养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min—5min, 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提示:注意解离时间。时间过短,则细胞不易被压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 三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试),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漂洗10min。 漂洗的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四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min,使染色体着色 五制片:用镊子取染色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六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观察。 (提示:1.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2.注意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分辨又是分裂的不同时期。3.同一视野中所有分裂期细胞不能全部看到,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 跟踪训练 1、下列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番茄果实(B)洋葱鳞片叶(C)洋葱根尖(D)叶表皮细胞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实验中使用的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5% ②使用的酒精的体积分数为65% ③使用的龙胆紫染液的质量浓度为0.01g/mL ④解离液的两种液体的配制比例为1:1 ⑤解离的时间为10~15min ⑥漂洗的时间约为10min ⑦染色的时间为3~5min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4、经过漂洗的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 中染色,被染色的是 (A)整个细胞(B)整个细胞核(C)核仁(D)染色质和染色体 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解离根尖的原因是()(A)龙胆紫使细胞染色(B)酒精使细胞变软 (C)使组织细胞分散(D)根脱水变软 6、用光学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在同一个视野里数目最多的是处在 的细胞。因为。 7、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 8、一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间为白色。下列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漂洗不彻底 9、(2012山东)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高中生物 有丝分裂基本过程梳理

有丝分裂基本过程梳理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对于细胞周期的概念应注意两点:①连续分裂的细胞;②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故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 例1、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D.④ 解析:细胞周期的时间是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以④正确;细胞周期包括细胞间期和分裂期,细胞间期所占的时间长,所以①和②正确。 答案:B 2.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此时细胞内发生着活跃的代谢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间期可以分为G1期(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G2期(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间期最主要的物质变化是将细胞核中携带有遗传物质的染 色质进行复制,染色质复制的结果是DNA分子数加倍,形成姐妹染 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如右图所示)。 例2、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数量,可分析其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右图。从图中所示结 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解析:由图可知,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丙组细胞内DNA分子数加倍,处于细胞分裂前、中、后三个时期,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才加倍;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乙组细胞数减少,故D不正确。 答案:D 3.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事实上,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几个时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1)前期:主要变化特点是膜、仁消失显两体(核膜逐渐解体, 形成分散的小泡,核仁逐渐消失;显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其中最主要 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出现。如右图所示。动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形成方 式不同(详见例6解析)。 例3、下列哪一项叙述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组员:肖石连、周小燕、汪小康、邹苗 执笔人:汪小康 一、实验原理 1.观察部位:植物体的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的细胞。 2.分裂过程: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各自的特点.。 3.观察过程:先用低倍镜找到根尖生长点的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再用高倍镜辨别各时期的染色体(染色质)变化,并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4.染色过程: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着色。 二、实验器材 大蒜、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刀片、镊子、烧杯等 15%的盐酸、95%的酒精、龙胆紫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 1.前期培养:取大蒜若干放在装满清水的100ML烧杯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水面,把烧杯放在温暖地方培养。 2.解离:实验前一天,取大蒜根尖,使用卡诺氏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进行24H固定,之后用蒸馏水冲洗,放入70%酒精中,在4℃冰箱中保存。待到实验时即可进行解离处理。取经过和未经过固定液处理的根尖各1-3个,剪根尖2CM,放入盛

有15%盐酸和95%酒精1:1混合液的培养皿中并盖好(以防盐酸挥发),解离3~5min,此时根尖变得酥软透明。 3.漂洗:用镊子夹住伸长区一端,从培养皿中取出根尖,放到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2~3min,可用镊子或玻棒轻轻搅动。 4.染色:用镊子夹住伸长区一端,从培养皿中取出根尖,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中央,用刀片切去根尖大概0.5mm,紧贴刚刚切的位置切下针尖大小的根尖,此处即为根尖分生区。利用准备好的染液进行染色,时间为3~5min。 5.压片:将被染上色的根尖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然后在盖玻片上放一层吸水纸,水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拇指稍用力对其按压,使根尖细胞呈云雾状散开,此时再把盖玻片周围染液吸拭干净即可。 6.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整齐、近似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找到视野后用高倍镜观察。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从所做实验观察结果看来,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处于分裂时期的细胞较少。原因是细胞间期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占的比重大。此次实验观察到了有丝分裂各时期形态。比较成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 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报告 篇一: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报告主研人:邓正强组员:曹敏、宋卓霖、代芝芝、吴茵茵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能够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 是比较以植物根尖、茎尖、幼芽做有丝分裂的材料的难易程度。 3. 初步掌握制作植物(根尖、茎尖、幼芽)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及试剂 1、实验材料:蚕豆干种子、 2、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镊子、刀片、滴管、吸水纸等 3、实验试剂:卡诺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1:1)、1mol/L HCl 溶液、0.01g/ml 龙胆紫染液或0.02g/ml 醋酸洋红染液或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 1. 蚕豆根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根尖备用。 2. 蚕豆茎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培养皿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长出5~8cm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茎尖备用。 3. 蚕豆幼芽:在长出的蚕豆茎两片叶原基上1cm处截断,待在叶原基部发出幼芽,叶芽长出到4~5cm时即可,于上午9:00~10:30 或下午14:00~16:00 进剪下幼芽备用。(二)、预处理将截取的蚕豆根尖、茎尖、幼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置于冰水溶液中,0~3℃下处理24 小时。(三)、解离根尖、茎尖等体细胞需经处理,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才便于压片。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时间的长短依植物材料和解离液的不同而不同。时间短细胞不易压散,时间过长,细胞被压破,且影响染色效果。固定好的蚕豆根尖、茎尖芽用蒸馏水冲洗2 遍,然后放入预热的60℃的1mol/ml 盐酸中,60℃恒温处理5 分钟左右,倒去盐酸,用蒸馏水冲洗3 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