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全部导学案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全部导学案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全部导学案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全部导学案

§1.1归纳推理

序号 1

授课 时间

班级 姓名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李红莉

审核人

葛伟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重点难点

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法进行简单的推理。 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学习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1.归纳推理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2.归纳推理的特征:归纳推理是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的推理。

注意: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2.归纳推理的特点:

① 归纳是依据个体的结果推断出整体的一般结论,故所得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范围;

② 归纳是依据若干已知的、没有穷尽的现象推断尚属未知的现象,所以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

③归纳的前提是个体的情况,所以归纳是以观察、经验或实验为基础的。

④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欲知真假需证明。 3.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实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

说明: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

复备、笔记、纠错

精讲互动:

例1.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540?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21222221

,,, 331332333

+++

<<<

+++

,由此我们猜

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上各例的推理过程中,都有共同之处: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有这种属性。我们将这种推理方式称为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有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例2.在一个凸多面体中,试通过归纳猜想其顶点数、棱数、面数满足的关系。

例3.如果面积是一定的,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周长最小,试猜测结论。

例4在数列{a n }中,a 1=1,121n n a a +=+,n ∈N *。 (1)

求2a ,3a ,4a ,5a ;

(2)归纳猜想通项公式n a ,这个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达标训练:

1.(2013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121+=? ; 2(21)(22)213++=?? ; 3(31)(32)(33)2135+++=??? ……

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1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1=1 ; 2+3+4=9 ; 3+4+5+6+7=25 ;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0陕西)观察下列等式

332123+= ; 33321236++= ; 33332123410+++= ……

照此规律,第五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1.观察下列不等式:

2

13

1

22

+<,

22

115

1

233

++<,

222

1117

1

2344

+++<, …... 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下列不等式:

22334455

1,3,4,7,11,......

a b a b a b a b a b

+=+=+=+=+=

则1010

a b

+= ()

A 28

B 76

C 123

D 199

3.杨辉三角的前5行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请试写出第8行,并归纳、猜想出一般规律。从上面的等式中。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

作业

布置

课本第7页习题1-1 第1、2、3.

§1.2类比推理

序号 2 授课

时间

班级姓名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李红莉审核人葛伟

学习目标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认识类比推理这一种合情推理的基本

法,并把它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中去.

2.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或相似性质,类比的性质相似性越多,相似的性质与推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就越相关,从而类比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3.正确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养成从小开始认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质的联系的良好个性品质,善于发现问题,探求新知识。认识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完善数学的正确数学意识.

重点难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用类比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1.类比推理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的推理.

注意:利用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2.合情推理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

⑵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

一个猜想;

⑶检验猜想.即

复备、笔记、

纠错

观察、比较联想、类推猜想新结论

精讲互动:

例1.试将平面上的圆与空间的球进行类比.

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球的定义: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圆 球 弦←→截面圆 直径←→大圆 周长←→表面积 面积←→体积

圆的性质 球的性质 圆心与弦(不是直径)的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弦 球心与截面圆(不是大圆)的

圆点的连线垂直于截面圆 与圆心距离相等的两弦相等;与圆心距离不等的两弦不等,距圆心较近的弦较长 与球心距离相等的两截面圆相等;与球心距离不等的两截面圆不等,距球心较近的截面

圆较大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球的切面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球心且垂直于切面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面的直线必经过球心 例2.已知“正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将空间与平面进行类比,空间中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对应正三角形?在对应图形中有与上述定理相应的结论吗?

例3.根据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试类比地猜测出空间中相应的结论。

达标训练:

阅读以下求1+2+3+……+n 的值的过程,因为

22(1)21n n n +-=+ ;

22(1)2(1)1n n n --=-+ ; ……

2221211-=?+ ;

以上各式相加得 2(1)12(12......)n n n +-=++++

所以22(1)

123 (22)

n n n n n n +-+++++==。 类比以上过程,求3333123......n ++++。

课堂检测

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

作业

布置

课本第7页习题1-1 第4、5题

小结反思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定义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

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

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

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

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

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

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特点

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

一般的推理

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一般

步骤

1.通过观察个别对象发现某

些相同性质;

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

一个明确的一般性命题

(猜想)

1.找出两类对象之间的相

似性或一致性;

2.用一类对象的性质去推

测另一类对象的性质,

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

(猜想)

§2.1综合法

序号 3 授课

时间

班级姓名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李红莉审核人葛伟

学习目标1.理解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及其特点;

2.掌握运用综合法证明数学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运用综合法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理解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和特点;

运用综合法证(解)题时,找出有效的推理“路线”;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1.综合法的定义

从命题的出发,利用、、

及,通过,一步一步地接近要证明

的,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A(命题的条件或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结论B

?结论C?…?命题的结论D

3.综合法的特点

(1)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由因导果,

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要证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2)用综合

法证明不等式,要求证明步骤严谨,逐层递进,步步为营,条

理清晰,形式简洁,能够表达推理的思维轨迹.

复备、笔记、

纠错

精讲互动:

例1.已知a,b>0,求证2222

()()4

a b c b c a abc

+++≥

例2 设1,0,0=+>>b a b a ,求证: 8111≥++ab

b a

例3.求证:π是函数

)

42sin()(π

+

=x x f 的一个周期。

例4.已知:x,y,z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

,111x z z y y x +=+=+

证:.12

22=z y x

达标训练:

1.(韦达定理)已知1x 和2x 是一元二次方程

)04,0(022≥-≠=++ac b a c bx ax 的两个根。求证:a c

x x a b x x =

-=+2121,

2.设222

,()2

a b a b a b +≥+是实数,求证:

课 堂 检 测

1. 已知a 、b 是正数,且a +b =1,求证:1a +1

b ≥4.

2.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a b c,且A,B,C

成等差数列, ,,

a b 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作业

布置

课本第12页习题1-2第2、3、4题

小结反思综合法的特点:

①综合法的证题过程是从“已知”看“可知”,再由“已知(包括上一步的结果)”看“可知”,……,最后推导出“未知”的“由因导果”的过程;

②由于已知条件有不同组合,每个组合又有不同的中间结果出现,这些中间结果不是对解题都有用,因此如何找到有效的推理“路线”是运用综合法的难点,换言之:运用综合法解题有一定的盲目性。

③运用综合法解题,步骤严谨,逐层递进,条理清晰,宜于表达,是我们在解题中的主要的表达方式。

§2.2分析法

序号 4

授课 时间

班级 姓名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李红莉

审核人

葛伟

学习

目标

结合已学过的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方法——分析法,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与特点。

重点

难点

理解分析法的思维过程和特点; 运用分析法证(解)题时,规范书写证明过程.

学习

过程

与方

自主学习

1.分析法的定义

从 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保证前一个结论成立

的 ,直到归结为这个命题的 ,或者归结

为 、 、 等,把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为分析法.

2.分析法的框图表示

3.分析法有何特点 (1)分析法是综合法的逆过程,即从“未知”看“需知”,

执果索因,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充分条件.

(2)若命题表示为“若A 则D ”则用分析法的思考顺序可表示为:要证D 成立,只需证明C 成立;要证C 成立,只需证明B 成立;……,最后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A 或定理、公理等.

4.综合法与分析法有什么区别?

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未知,每步寻找的是必要条件,是由因索果;而分析法是从待求证的结论出发,逐步靠拢已知.每步寻找的是充分条件,是执果索因.

复备、笔记、纠错

精讲互动:

例1.求证:87510

+>+.

例2.已知:,a b是不相等的正数.求证:3322

+>+.

a b a b ab

例3.求证:函数2

=-+在区间(3,)

f x x x

()21216

+∞上是增加的.

达标训练:

1.求证:123(3)

a a a a a

--<---≥

其中.

2.证明:表面积相等的球和正方体,球的体积大于正方体的体积.

课堂检测求证5

2

7

3<

+

作业

布置

课本第12页习题1-2第1、5、8题

小结反思1.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1)当证题不知从何入手时,有时可以运用分析法解决,特别是对于条件简单而结论复杂的题目往往更行之有效.另外对于恒等式的证明也同样可以运用.

(2)用分析法书写证明过程时,格式要规范,一般为“欲证…,只需证…,只需证…,由于…显然成立(已知,已证…),所以原结论成立.”其中的关联词语不能省略

2.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分析法论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模式是:

为了证明命题B为真,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B2为真,从而又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A为真

而已知A为真,故B必真

§2.3综合法与分析法综合应用

序号 5 授课

时间

班级姓名

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李红莉审核人葛伟

学习

目标通过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学习,体会两种方法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点

难点

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1.综合法的定义

从命题的出发,利用、、

及,通过,一步一步地接近要证明

的,直到完成命题的证明,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A(命题的条件或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结论B

?结论C?…?命题的结论D

3.综合法的特点

(1)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由因导果,

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要证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2)用综合

法证明不等式,要求证明步骤严谨,逐层递进,步步为营,条

理清晰,形式简洁,能够表达推理的思维轨迹.

4.分析法的定义

从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保证前一个结论成立

的,直到归结为这个命题的,或者归结

为、、等,把这样的思维方法称为分析法.

复备、笔记、

纠错

5.分析法的框图表示

6.分析法有何特点

(1)分析法是综合法的逆过程,即从“未知”看“需知”,执果索因,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充分条件.

(2)若命题表示为“若A 则D ”则用分析法的思考顺序可表示为:要证D 成立,只需证明C 成立;要证C 成立,只需证明B 成立;……,最后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A 或定理、公理等.

7.综合法与分析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未知,每步寻找的是必要条件,是由因索果;而分析法是从待求证的结论出发,逐步靠拢已知.每步寻找的是充分条件,是执果索因.

联系: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证明,如果单纯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证明比较困难,这时常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证题目的。由已知条件看能得到哪些明显的结论,看待证结论需要这些结论中的哪些才能获证,常常是“分析找思路,综合些过程”。

精讲互动: 例 1.已知:,,1a b c ab bc ca ++=都是正实数,且.求证:

3a b c ++≥.

例2.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

的边AC,AB上的高,G为EF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求证:HG⊥EF.

达标训练:

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是CD边上的点,CE=1

2 CD,

CF=1

4

CD.求证:

1

2

DAE BAF

∠=∠.

课堂检测如图,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 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F⊥SC

作业

布置

课本第12页习题1-2第9题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doc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 高中数学推理知识点 1、归纳推理:顾名思义,一个归纳的过程。比如,一个篮子里有苹果梨葡萄草莓等等,那么你发现苹果是水果、梨是水果、葡萄是水果、草莓是水果,然后你猜想:篮子里装的是水果。这个推理是由特殊推到一般的过程,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如果篮子里确实都是水果,那么你就猜对了;如果篮子里有一根胡萝卜,那你就猜错了。所以才会有证明。 2、类比推理:同样顾名思义,一个类比的过程。例如,你知道苹果水分多又甜、梨水分多又甜、葡萄水分多又甜,所以你推理出同样作为水果,香蕉水分多又甜,那这个结论显然是不对的,香蕉并没有什么水分。但如果你推导出荔枝水分多又甜,这就是正确的。(这个例子中指的都是正常水果)显然,这个推理方式是一个由特殊推特殊的过程,也不一定正确。 3、演绎推理:一般推特殊,一定对。例如,f(x)=1,那么f(1)=1 高中数学证明知识点 1、综合法:即我们正常的证明过程,由条件一直往下推。 例如,1菠萝的重量=4苹果重量,1苹果重量=20葡萄重量,证明:2菠萝重量=160葡萄重量。 证明:因为1菠萝的重量=4苹果重量,1苹果重量=20葡萄重量 ____________所以1菠萝的重量=4*20葡萄重量=80葡萄重量 ____________所以2菠萝重量=160葡萄重量。 2、分析法:由结论推出等价结论,去证明这个等价结论成立。

同样上面的例子的证明:要证明2菠萝重量=160葡萄重量,即证明2*1菠萝重量=2*80葡萄重量,即证明1菠萝重量=80葡萄重量。 因为1菠萝的重量=4苹果重量,1苹果重量=20葡萄重量 所以1菠萝的重量=4*20葡萄重量=80葡萄重量,原式即证。 3、反证法:先假设结论相反,然后根据已知推导,最后发现和已知不符,收!这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 4、数学归纳法: 解题过程: A.命题在n=1(或n0)时成立,这是递推的基础; B.假设在n=k时命题成立; C.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 一、公理、定理、推论、逆定理: 1.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2.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3.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 4.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叫原定理的逆定理。 二、类比推理: 一道数学题是由已知条件、解决办法、欲证结论三个要素组成,这此要求可以看作是数学试题的属性。如果两道数学题是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或一道是由另一道题来的,这时,就可以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测其中一道题的属性在另一道题中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高中数学专题讲义-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题型一:综合法 【例1】若 11 0a b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22a b < B.2ab b < C.2b a a b +> D.a b a b -=- 【例2】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 )。 (A )1845a a a a +<+ (B ) 1845a a a a +=+ (C )1845a a a a +>+ (D )1845a a a a = 【例3】在△ABC 中若2sin b a B =,则A 等于( ) (A)003060或 (B)004560或 (C)0060120或 (D)0030150或 【例4】下列四个命题:①若1 02 a << ,则()()cos 1cos 1a a +<-;②若01a <<,则11a -1a >+>2a ;③若x 、y ∈R ,满足2y x =,则()2log 22x y +的最小值是7 8;④ 若a 、b ∈R ,则221a b ab a b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例5】下面的四个不等式:①ca bc ab c b a ++≥++222;②()4 1 1≤ -a a ;③2≥+a b b a ;④()()()2 2222bd ac d c b a +≥+?+.其中不成立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6】已知,a b R ∈且,0a b ≠,则在① ab b a ≥+222;②2≥+b a a b ; 典例分析 板块二.直接证明与 间接证明

③2 )2 (b a ab +≤;④2)2(222b a b a +≤+这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7】已知c b a ,,均大于1,且4log log =?c b c a ,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b ac ≥ B c ab ≥ C a bc ≥ D c ab ≤ 【例8】已知不等式1()()9,a x y x y ++≥对任意正实数x ,y 恒成立,则正实数a 的最小值是 ( ) A .2 B .4 C .6 D .8 【例9】α、β为锐角()sin a αβ=+,sin sin b αβ=+,则a 、b 之间关系为 ( ) A .a b > B .b a > C .a b = D .不确定 【例10】设M 是ABC ?内一点,且AB AC ?=u u u r u u u r 30BAC ∠=?,定义()(,,)f M m n p =, 其中m 、n 、p 分别是MBC ?,MCA ?,MAB ?的面积,若1 ()(,,)2 f P x y =,则14x y + 的最小值是 ( ) A .8 B .9 C .16 D .18 【例11】若函数32)1(2++-=mx x m y 是偶函数,则)4 3(-f ,)1(2+-a a f (a ∈R ) 的大小关系是)4 3(-f )1(2+-a a f . 【例12】设≥++=++>>>c b a c b a c b a 111 ,1,0,0,0则若 【例13】函数()y f x =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2y f x =+是偶函数,则 ()1f ,()2.5f ,()3.5f 的大小关系是 . 【例14】已知 5,2==b a ρρ,向量b a ρρ与的 夹角为0 120,则a b a ρρρ.)2(-=

高二数学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3月5日 高二理科数学测试题 1.由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切点连线与直线垂直,想到平面与球相切时,球心与切点连线与平面垂直,用的是 ( )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传递性推理 2.下列正确的是( ) A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B .演绎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D .合情推理可以作为证明的步骤 3.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 的序号为( ) A .半径为r 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 B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 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222()()()x a y b z c r -+-+-= . 4.“∵四边形ABCD 是矩形,∴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等”,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 ) A .正方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B .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 .等腰梯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矩形都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5.设 f 0(x )=sin x ,f 1(x )=f ′0(x ),f 2(x)=f ′1(x ),…,f n (x )=f ′n -1(x ),n ∈N ,则f 2009(x )=( ) A .sin x B .-sin x C .cos x D .-cos x 6.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 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 A .使用了归纳推理 B .使用了类比推理 C .使用了“三段论”,但大前提使用错误 D .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使用错误 7.观察下列等式: 1- ; 1- ;1- ...... 据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观察下列等式:,……,根据上述规律, 第五个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2=1111123434+-=+1111111123456456+-+-=++332123,+=3332 1236,++=33332123410+++=

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 A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 an -1 )(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 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高三(2)班有54人,高三(3)班有52人,由此得出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50人 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D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此若∠A ,∠B 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则∠A +∠B =180° 2.(2012·江西高考)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3.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2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4. 以下不等式(其中..0a b >>)正确的个数是( ) 1> ② ③lg 2>A .0 B .1 C .2 D .3 5.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F 为左焦点,当AB FB ⊥时,有 ()()() 2 2 2 2 2 c b b a c a +++=+ ,从而得其离心率为 ,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12 B .12+ C 6.如图,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 是由6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依此推断第8件首饰上应有( )颗珠宝。 第2件 第3件 第1件

高中数学证明方法高中数学证明

高中数学证明方法高中数学证明 一、 现在正在学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做几何大题的时候,总是想不出来该怎么画辅助线,所以总是不会写,我数学不算差,可是面对这种证明题就老是蒙。求练习方法,要怎么办 首先你要熟知的几何中的所有定理!在做几何题的时候你就会熟练地运用!对于怎么画辅助线,当你看到一个几何题目的时候,自己要把题目中的已知摆出来!这样有助于你利用定理解决问题!的那个你确定用哪个定理时,你就判断还需要什么,这个时候画辅助线就变得简单啦!比如题目中有告诉你中点,你就会联想到中位线,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想到梯形,等等! 总之做这种几何题目时,要善于将已知信息联系定理,在看定理缺什么,然后就画辅助线使定理能使用!!! 直角三角形ABC中,∠ACB=45°,∠BAC=90°,AB=AC,D是AB中点,AF⊥CD于H,交BC于F,BE∥AC,交AF延长线于E,求证BC垂直平分DE。 ∵BE∥AC,∠BAC=90° ∴∠ABE=∠BAC=90° 由AF⊥CD易证 ∠ACD=∠BAE 由题AB=AC 得三角形ABE,CAD全等 易证BD=BE ∵∠ABE=90° ∴BDE为等腰Rt 易证BC为∠ABE角平分线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BC垂直平分DE 二、

遇到较难的,应该怎么入手哦, 我证明的不太好,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点吗? 或者提供几道证明题,最好附答案, 谢谢啦! 答案:可以利用反证法数学证明题的常用做法 定义:证明定理的一种方法,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 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来,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也叫归谬法。事实上,反证法就是去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是正确的,这与直接证明是等价的,但是 可能其逆否命题比较容易证明。上述的得出了矛盾,事实上就是得出了“假设与题设不相融”这个结论,所以我们不能接受这个假设,所以这个假设的反面就是正确的,从而命题 得证。适用范围:证明一些命题,且正面证明有困难,情况多或复杂,而否定则比较浅显。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这个古老的命题最初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 of Alexandria,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约前330~约前275,是古希腊最享有盛名的数 学家在他的不朽著作《几何原本》里给出的一个反证法:假设命题不真,则只有有限多个 素数,设所有的素数是2=a1aii=1,2……n.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将和假设矛盾。这个矛盾 就完成了我们的证明,所以确实有无穷多个素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2.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和特点.3.会用分析法、综合法证明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综合法 1.定义 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基本模式 综合法的证明过程如下: 已知条件?…?…?结论 即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用框图可表示为: P?Q1→Q1?Q2→Q2?Q3→…→Q n?Q 3.综合法的证明格式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成立. 思考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答案演绎推理. 知识点二分析法 1.分析法 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基本模式

用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P 表示条件,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Q ?P 1→P 1?P 2→P 2?P 3→…→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3.分析法的证明格式 要证…,只需证…,只需证…,…,因为…成立,所以…成立. 思考 分析法与综合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两者都是直接利用原命题的条件(或结论),逐步推得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直接证明法.不同点:证法1,由因导果,使用综合法;证法2,执果索因,使用分析法.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例1 已知a ,b 是正数,且a +b =1,求证:1a +1 b ≥4. 证明 方法一 ∵a ,b 是正数,且a +b =1, ∴a +b ≥2ab ,∴ab ≤12,∴1a +1b =a +b ab =1 ab ≥4. 方法二 ∵a ,b 是正数,∴a +b ≥2ab >0, 1a +1 b ≥2 1 ab >0, ∴(a +b )???? 1a +1b ≥4. 又a +b =1,∴1a +1b ≥4. 方法三 1a +1b =a +b a +a +b b =1+b a +a b +1≥2+2 b a ·a b =4.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反思与感悟 利用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1)分析条件选择方向:仔细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分析已知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选择相关的公理、定理、公式、结论,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 (2)转化条件组织过程: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语言,主要是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组织过程时要有严密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 (3)适当调整回顾反思: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调整,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优化解法. 跟踪训练1 已知a ,b ,c ∈R ,且它们互不相等,求证a 4+b 4+c 4>a 2b 2+b 2c 2+c 2a 2. 证明 ∵a 4+b 4≥2a 2b 2,b 4+c 4≥2b 2c 2,a 4+c 4≥2a 2c 2,∴2(a 4+b 4+c 4)≥2(a 2b 2+b 2c 2+c 2a 2), 即a 4+b 4+c 4≥a 2b 2+b 2c 2+c 2a 2. 又∵a ,b ,c 互不相等. ∴a 4+b 4+c 4>a 2b 2+b 2c 2+c 2a 2.

高中数学 数学归纳法

13.4 数学归纳法 一、填空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 2n -1<n (n ∈N ,且n >1),第一步要证的不 等式是________. 解析 n =2时,左边=1+12+122-1=1+12+1 3,右边=2. 答案 1+12+1 3<2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3+223×5+…+n 2(2n -1)(2n +1)=n(n +1)2(2n +1);当推证当n =k +1等式也成立时,用上归纳假设后需要证明的等式是 . 解析 当n =k +1时,121×3+223×5+…+k 2(2k -1)(2k +1)+(k +1)2(2k +1)(2k +3) =k(k +1)2(2k +1)+(k +1)2 (2k +1)(2k +3) 故只需证明k(k +1)2(2k +1)+(k +1)2(2k +1)(2k +3)=(k +1)(k +2) 2(2k +3)即可. 答案 k(k +1)2(2k +1)+(k +1)2(2k +1)(2k +3)=(k +1)(k +2) 2(2k +3) 3.若f (n )=12+22+32+…+(2n )2,则f (k +1)与f (k )的递推关系式是________. 解析 ∵f (k )=12+22+…+(2k )2, ∴f (k +1)=12+22+…+(2k )2+(2k +1)2+(2k +2)2; ∴f (k +1)=f (k )+(2k +1)2+(2k +2)2. 答案 f (k +1)=f (k )+(2k +1)2+(2k +2)23.若存在正整数m ,使得f (n )= (2n -7)3n +9(n ∈N *)能被m 整除,则m =________. 解析 f (1)=-6,f (2)=-18,f (3)=-18,猜想:m =-6. 答案 6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3+(n +1)3+(n +2)3(n ∈N *)能被9整除”,要利用归纳

高二数学选择进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高二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c c c +=+ (c ≠0) ” D.“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3、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b ?/平面α,直线a ≠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5、在十进制中0123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 ) A.29 B. 254 C. 602 D. 2004 6、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 +a 2+…+a n +1=a a n --+112 , (a ≠1,n ∈N)”时,在验证n=1 成立时,左边应该是 ( ) (A)1 (B)1+a (C)1+a +a 2 (D)1+a +a 2+a 3 7、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 有关,如果当)(+∈=N k k n 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1+=k n 时

(推荐)高中数学证明公式

高中数学证明公式数学公式 抛物线:y = ax *+ bx + c 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 a > 0时开口向上 a < 0时开口向下 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 = a(x+h)* + 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 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 圆:体积=4/3(pi)(r^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 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 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推理与证明(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授课时间:序号:第节课题第三章§1.1 归纳推理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归纳推理的技巧,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美感。 重点归纳推理及方法的总结中心 发言 人王晓君 难点归纳推理的含义及其具体应用 教具课型新授课课时 安排 1课 时 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归纳总结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 教一、原理初探 ①引入:“阿基米德曾对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②提问:大家认为可能吗?他为何敢夸下如此海口?理由何在? ③探究:他是怎么发现“杠杆原理”的? 正是基于这两个发现,阿基米德大胆地猜想,然后小心求证,终于发现了伟大的“杠杆原理”。 ④思考:整个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⑤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科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也离不开猜想和证明”。 二、新课学习 1、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观察猜想证明 归纳推理的发展过程

高一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练习题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答案:A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答案:C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答案:C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

性质,在等比数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答案:B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答案:D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 12344 +++<,,则可归纳 出式子为( ) A.22211 111(2)2321n n n ++++<-≥ B.22 211111(2)2321 n n n + +++ <+≥

新课标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归纳总结

《推理与证明》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合情推理 学习目标: 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易混点) 理解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含义,并能运用它进行简单的推理(重点、难点) 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难点) 一、知识归纳: 合情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归纳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 第二步,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思考探究: 1.归纳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2.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属归纳推理? 题型1 用归纳推理发现规律 1、观察 < < ;….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 ≤成立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____. 点拨:前面所列式子的共同特征特征是被开方数之和为22,故22=+b a

2、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 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 巢的截面图. 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 有7个蜂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 ()f n 表示第n 幅图的蜂巢总数.则(4)f =_____;()f n =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找出)1()(--n f n f 的关系式 [解析],1261)3(,61)2(,1)1(++=+==f f f 37181261)4(=+++=∴f 133)1(6181261)(2+-=-+++++=∴n n n n f 总结:处理“递推型”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寻找相邻两组数据的关系 类比推理 1.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 第二步: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猜想. 思考探究: 1.类比推理的结论能作为定理应用吗? 2.(1)圆有切线,切线与圆只交于一点,切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由此结论如何类比到球体? (2)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由此结论如何类比得到空间的结论? 题型2 用类比推理猜想新的命题 [例]已知正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是高的 13,把这个结论推广到空间正四面体,类似的结论是______. 【解题思路】从方法的类比入手 [解析]原问题的解法为等面积法,即h r ar ah S 3121321=??== ,类比问题的解法应为等体积法, h r Sr Sh V 4131431=??==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是高4 1 总结:(1)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 (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向空间类比;低维向高维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实数集的性质向复数集的性质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

高二数学必修二推理与证明知识点导学案

高二数学必修二推理与证明知识点导学案 1、归纳推理:把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 ?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 ?证明(视题目要求,可有可无).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 ?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猜想; ?检验猜想。 3、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统称为合情推理,通俗地说,合情推理是指“合乎情理”的推理. 4、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三段论”,包括:⑴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⑵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⑶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⑴综合法: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要点:顺推证法;由因导果. ⑵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 要点:逆推证法;执果索因. ⑶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它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 反证法法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

苏教版数学高二- 选修2-2试题 《合情推理—归纳推理》(1)

2.1.1 合情推理—归纳推理 同步检测 一、基础过关 1.数列5,9,17,33,x ,…中的x 等于________ 2.f(n)=1+12+13+…+1n (n ∈N *),计算得f(2)=32,f(4)>2,f(8)>52,f(16)>3,f(32)>7 2, 推测当n≥2时,有________. 3.已知sin 230°+sin 290°+sin 2150°=32,sin 25°+sin 265°+sin 2125°=3 2. 通过观察上述两等 式的规律,请你写出一个一般性的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 1=3,a 2=6且a n +2=a n +1-a n ,则a 33=________. 5.数列-3,7,-11,15,…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6.设x ∈R ,且x≠0,若x +x - 1=3,猜想x2n +x -2n (n ∈N *)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 7.如图,观察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处画上合适的图形,应为________. 8.如图所示四个图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 9.如图所示,图(a)是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图(b)、图(c)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摆放,自上而下分别叫第1层,第2层,…,第n 层.第n 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记为S n .解答下列问题. (1)按照要求填表:

n 1 2 3 4 … S n 1 3 6 … (2)S 10=________.(3)S n 10.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 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a n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 n },可以推测: (1)b 2 012是数列{a n }中的第______项; (2)b 2k -1=________.(用k 表示) 1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且S n -1+1 S n +2=0(n≥2),计算S 1,S 2,S 3,S 4, 并猜想S n 的表达式. 12.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 (1)3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部分? (2)设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f(n)部分,归纳出f(n +1)与f(n)的关系; (3)求出f(n). 三、探究与拓展 13.在一容器内装有浓度r%的溶液a 升,注入浓度为p%的溶液1 4a 升,搅匀后再倒出溶 液1 4a 升,这叫一次操作,设第n 次操作后容器内溶液的浓度为b n ,计算b 1、b 2、b 3,并归纳出计算公式.

选修1 2推理与证明

选修1 2推理与证明 选修1 2推理与证明选修1 2推理与证明 考纲导读 (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三)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高考导航 1.推理与证明的内容是高考的新增内容,主要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 2.推理与证明与数列、几何、等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的综合试题多。 1、由数列1,10,100,1000,……猜测该数列的第n项可能是( ) A.10n; B.10n-1; C.10n+1; D.11n.

2、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出正四面体的下列哪些性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 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③。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4、演绎推理是以下列哪个为前提,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 A.一般的原理原则; B.特定的命题; C.一般的命题; D.定理、公式。 5、实数a、b、c不全为0的条件是( ) A.a、b、c均不为0; B.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 C.a、b、c至多有一个为0; D.a、b、c至少有一个不为0。 6、设m≠n,x=m4-m3n,y=n3m-n4,则x与y的大小关系为( ) A.x>y; B.x=y; C.x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

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定理公式结论的证明

数学课本中的定理、公式、结论的证明 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无) 第二章 函数(无) 第三章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 a > 0 , a 1, M > 0 ,N > 0, 那么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 根据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 证明:(性质1)设log a M p =,log a N q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p M a =,q N a =, ∴p q p q MN a a a +=?=, ∴log ()a MN =p q +, 即证得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证明:(性质2)设log a M p =,log a N q =,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p M a =,q N a =, ∴ q p q p a a a N M -==, ∴q p N M a -=log , 即证得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证明(性质3)设log a M p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p M a =, ∴n np M a =, ∴log n a M np =, 即证得log log n a a M n M =.

第四章函数应用(无) 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证明.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若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北师大版选修1-2高中数学第3章《推理与证明》导学案

高中数学 第3章《推理与证明》导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1-2 学习目标 1. 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含义; 2. 能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 3. 能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进行数学证明; 4. 能用反证法进行数学证明.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 28~ P 55,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归纳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合情推理的结论 . 演绎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演绎推理的结论 . 复习2:综合法是由 导 ; 分析法是由 索 . 直接证明的两种方法: 和 ; 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问题: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论证前者的可靠性.你能举出几个用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例子吗? 探究任务一: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问题:你能分别说出这几种证明方法的特点吗?结合自己以往的数学学习经历,说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什么相应的证明方法? ※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1()(1)n a n N n +=∈+, 记12()(1)(1)(1)n f n a a a =--???-,试通过计算(1),(2),(3)f f f 的值,推测出()f n 的值.

变式:已知数列()()1111 ,,,,1335572121n n ???- + ⑴求出1234,,,S S S S ;⑵猜想前n 项和n S . (理科)(3)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变式:如右图所示,SA ⊥平面ABC ,AB BC ⊥,过A 作SB 的垂线,垂足为E ,过E 作SC 的垂线,垂足为F ,求证:⑴SAB BC ⊥面;⑵AF SC ⊥. A B C S F E

高中数学四大推理方法巧解证明题.doc

高中数学四大推理方法巧解证明题- 高中数学是数学各种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是以前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深化和检验。针对高中数学的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四大推理方法来进行证明题的解答,不但可以掌握数学知识脉络,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上升到思维层面,使自己可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合情推理法 在高中数学证明题的解答过程中使用合情推理,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比较常用的合情推理法就是类比推理法,这是一种从特殊转向特殊的推理方法,两种类似对象间的推理,一个对象有着某个性质,而另一个对象同时也有类似性质。进行类比时,对已知对象性质推理的过程进行充分的考虑,之后类比推导出类比对象性质。高中数学知识的结构很复杂,难度也比其他学科大,而通过合情推理法,并结合多种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可以进行思考和分析,也培养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所以,合情推理法是一种很好的解答高中数学证明题的方法。 二、演绎推理法 对于演绎推理法来说,这是一种从一般转向特殊的推理方法,高中数学证明题的证明过程大都是通过演绎推理来证明的,保证演绎推理的前提以及形式正确,就能保证结论是正确的,同时要注意推理的过程具有正确性以及完备性。 三、间接和直接证明法 (一)直接证明法 直接证明法比较常见的就是综合法以及分析法。其中,综

合法就是利用已知的条件以及数学定理和公理等,进行推理论证,之后推导出结论成立。综合法也被称作为顺推证法或者由因导果法。而分析法是从结论出发,对结论充分成立的条件进行逐步的寻求,把结论归纳总结成明显成立的一个条件。 (二)间接证明法 间接证明法比较常用的就是反证法,其证明步骤为首先反设,之后归谬,最后存真。首先假设结论不成立,就是把结论反面假设为真,之后的归谬就是在己知条件和反设背景下推理,得出同假设命题相矛盾的结论,最后的存真就是由归谬得出的结果进行反设命题不真的断定,来说明原先结论是成立的。 四、归纳推理法 同上述的推理方法相比较来说,归纳推理法注重对高中数学知识总体的规划,总结和归纳所学到知识。我们都知道,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多,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一道证明题中,可能存在几个知识点,如果同学们不能归纳知识的话,短时间内就不能看出题目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会严重影响题目的解答。 在高中数学的证明题目中,虽然有限的研究对象比较常见,但是,更为常见的是研究对象众多,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可能是无穷的,同学们很难找到突破口。如果同学们把研究对象根据形成的情况进行分类,之后根据分类在进行证明,假如每种情况都可以得到证明,那么所得到的结论就必然是正确的,这种分类证明、归纳方法,可以使同学们找到突破口,从而使证明题得到解答。 结束语: 在数学证明题的实际解答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