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高二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高二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高二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2.3.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制作人: 审核人: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掌握双曲线的定义;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5255,文P 45~ P 48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复习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22

221x y a b

+=中,,,a b c 有何关系?若5,3a b ==,则?c =写出符合条件的椭圆方程.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问题1: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

如图2-23,定点12,F F 是两个按钉,MN 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

过套管,点M 移动时,

12MF MF -是常数,这样就画出一条曲线;

由21MF MF -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

新知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12,F F 的距离的差的 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

线。

两定点12,F F 叫做双曲线的 ,

两焦点间的距离12F F 叫做双曲线的 .

反思:设常数为2a ,为什么2a <12F F ?

2a =12F F 时,轨迹是 ;

2a >12F F 时,轨迹 .

试试:点(1,0)A ,(1,0)B -,若1AC BC -=,则点C 的轨迹是 .

新知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2

222221,(0,0,)x y a b c a b a b

-=>>=+(焦点在x 轴) 其焦点坐标为1(,0)F c -,2(,0)F c .

思考:若焦点在y 轴,标准方程又如何?

※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双曲线的两焦点为1(5,0)F -,2(5,0)F ,双曲线上任意点到12,F 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变式:已知双曲线22

1169

x y -=的左支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0,则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

例2 已知,A B 两地相距800m ,在A 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 地晚2s ,且声速为340/m s ,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变式:如果,A B 两处同时听到爆炸声,那么爆炸点在什么曲线上?为什么?

小结: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爆炸点的准确位置.

※ 动手试试

练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式:

(1)焦点在x 轴上,4a =,3b =;

(2)焦点为(0,6),(0,6)-,且经过点(2,5)-.

练2.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5,0)-,(5,0),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斜率之积是49

,试求点M 的轨迹方程式,并由点M 的轨迹方程判断轨迹的形状.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双曲线的定义;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动点P 到点(1,0)M 及点(3,0)N 的距离之差为2,则点P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2.双曲线2255x ky +=的一个焦点是,那么实数k 的值为( ).

A .25-

B .25

C .1-

D .1

3.双曲线的两焦点分别为12(3,0),(3,0)F F -,若2a =,则b =( ).

A. 5

B. 13

C.

D.

4.已知点(2,0),(2,0)M N -,动点P 满足条件||||PM PN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5.已知方程

22

1

21

x y

m m

-=

++

表示双曲线,则m的取值范围.

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式:

(1)焦点在x轴上,a=(5,2)

A-;

(2)经过两点(7,

A--,B.

2.相距1400m,A B两个哨所,听到炮弹爆炸声的时间相差3s,已知声速是340/

m s,问炮弹爆炸点在怎样的曲线上,为什么?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9.6 双曲线 1.双曲线的概念 平面内动点P与两个定点F1、F2(|F1F2|=2c>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2a (2a<2c),则点P的轨迹叫____________.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_______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________. 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c为常数且a>0,c>0: (1)当________时,P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2)当a=c时,P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 (3)当________时,P点不存在. 标准方程 x2 a2 - y2 b2 =1 (a>0,b>0) y2 a2 - x2 b2 =1 (a>0,b>0) 图形 性质 范围x≥a或x≤-a,y∈R x∈R,y≤-a或y≥a 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点 顶点A1(-a,0),A2(a,0)A1(0,-a),A2(0,a)渐近线y=± b a x y=± a b x 离心率e= c a ,e∈(1,+∞),其中c=a2+b2 实虚轴 线段A1A2叫做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A1A2|=2a;线段B1B2叫做双曲线 的虚轴,它的长|B1B2|=2b;a叫做双曲线的半实轴长,b叫做双曲线的 半虚轴长 a、b、c 的关系 c2=a2+b2 (c>a>0,c>b>0)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双曲线中a,b,c的关系 双曲线中有一个重要的Rt△OAB(如右图),

它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易见c 2=a 2+b 2 , 若记∠AOB =θ,则e =c a =1 cos θ . 2.双曲线的定义用代数式表示为||MF 1|-|MF 2||=2a ,其中2a <|F 1F 2|,这里要注意两点: (1)距离之差的绝对值. (2)2a <|F 1F 2|. 这两点与椭圆的定义有本质的不同: ①当|MF 1|-|MF 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 2所对应的一支; ②当|MF 1|-|MF 2|=-2a 时,曲线仅表示焦点F 1所对应的一支; ③当2a =|F 1F 2|时,轨迹是一直线上以F 1、F 2为端点向外的两条射线; ④当2a >|F 1F 2|时,动点轨迹不存在. 3.渐近线与离心率 x 2a 2-y 2b 2=1 (a >0,b >0)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为b a = b 2 a 2=c 2-a 2a 2 =e 2 -1.可以看出,双曲线的渐近线和离心率的实质都表示双曲线张口的大小. 1.已知点F 1(-4,0)和F 2(4,0),一曲线上的动点P 到F 1,F 2距离之差为6,该曲线方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曲线mx 2 +y 2 =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以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60°,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4.(2011·山东)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 (a >0,b >0)和椭圆x 216+y 2 9 =1有相同的焦点,且 双曲线的离心率是椭圆离心率的两倍,则双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 5.若双曲线x 2a 2-y 2 b 2=1 (a >0,b >0)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 离心率为 ( ) A . 5 B .5 C . 2 D .2 题型一 双曲线的定义 例1 已知定点A (0,7)、B (0,-7)、C (12,2),以C 为一个焦点作过A 、B 的椭圆,求另一焦点F 的轨迹方程. 探究提高 双曲线的定义理解到位是解题的关键.应注意定义中的条件“差的绝对值”,弄清所求轨迹是双曲线的两支,还是双曲线的一支.若是一支,是哪一支,以

双曲线教案完整篇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并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实例类比椭圆的定义,引出双曲线的定义,通过类比推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类比推理的能力,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 1.复习提问: (由一位学生口答,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 问题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怎样的? 问题3:如果把上述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发生什么变化?它的方程又是怎样的呢? 2.探究新知: (1)演示:引导学生用《几何画板》作出双曲线的图象,并利用课件进行双曲线的模拟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2)设问:①|MF 1|与|MF 2 |哪个大? ②点M到F 1与F 2 两点的距离的差怎样表示? ③||MF 1|-|MF 2 ||与|F 1 F 2 |有何关系? (请学生回答:应小于|F 1F 2 | 且大于零,当常数等于|F 1 F 2 | 时,轨迹是以 F 1、F 2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当常数大于|F 1 F 2 | 时,无轨迹) 二.理论建构 1.双曲线的定义 引导学生概括出双曲线的定义: 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 1 F 2 |)

的点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投影) 概念中几个关键词:“平面内”、“距离的差的绝对值”、“常数小于21F F ”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现在我们可以用类似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来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请学生思考、回忆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方法,随即引导学生给出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师使用多媒体演示) (1)建系 取过焦点F 1、F 2的直线为x 轴,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 设点 设M (x ,y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为2c (c>0),则F 1(-c ,0)、F 2(c ,0),又设点M 与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2a <2c ). (3)列式 由定义可知,双曲线上点的集合是P={M|||MF 1|-|MF 2||=2a }. 即: (4)化简方程 由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化简,整理得: 移项,两边平方得 两边再平方后整理得 由双曲线定义知 这个方程叫做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它所表示的双曲线的焦点在x 轴上,焦 ()(), 22 22 2a y c x y c x =+-- ++()()a y c x y c x 22 22 2±=+-- ++()2 22y c x a a cx +-±=-()() 2 2222222 a c a y a x a c -=--) 0,0(1)0(,0,2222 2222222>>=->=->-∴>>b a b y a x b b a c a c a c a c 代入上式整理得设即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练习题答案及详解

练习题 高二一部数学组 刘苏文 2017年5月2日 一、选择题 1.平面内到两定点E 、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EF |的点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一条直线 C .一条线段 D .两条射线 2.已知方程x 21+k -y 2 1-k =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C .k ≥0 D .k >1或k <-1 3.动圆与圆x 2+y 2=1和x 2+y 2-8x +12=0都相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 A .双曲线的一支 B .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4.以椭圆x 23+y 24 =1的焦点为顶点,以这个椭圆的长轴的端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是 A.x 23-y 2=1 B .y 2-x 23=1 C.x 23-y 24=1 D.y 23-x 24 =1 5.“ab <0”是“曲线ax 2+by 2=1为双曲线”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5,0)、F 2(5,0),P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PF 1⊥PF 2,|PF 1|·|PF 2| =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A.x 22-y 23=1 B.x 23-y 22=1 C.x 24-y 2=1 D .x 2-y 24 =1 7.椭圆x 24+y 2m 2=1与双曲线x 2m 2-y 22 =1有相同的焦点,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1 D .不存在 8.已知点F 1(-4,0)和F 2(4,0),曲线上的动点P 到F 1、F 2距离之差为6,则曲线方程为( ) A.x 29-y 27=1 B.x 29-y 27 =1(y >0) C.x 29-y 27=1或x 27-y 29=1 D.x 29-y 27 =1(x >0) 9.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在左支上过F 1的弦AB 的长为5,若2a =8,那么△ABF 2 的周长是( ) A .16 B .18 C .21 D .26 10.若椭圆x 2m +y 2n =1(m >n >0)和双曲线x 2a -y 2b =1(a >0,b >0)有相同的焦点,P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PF 1|·|PF 2|的值为( ) A .m -a B .m -b C .m 2-a 2 D.m -b

苏教版数学高二-湖南省邵阳市选修2-1学案 曲线与方程(2)

【学习目标】 1.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2.求曲线的方程. 【自主学习】(认真自学课本P34-P36例2) 新知: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一般地,在坐标平面内的一条曲线C 与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之间, 如果具有以下两个关系: 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 的解; 2.以方程(,)0F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的点, 那么,方程(,)0F x y =叫做这条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这个方程(,)0F x y =的曲线 注意:1. 如果……,那么……; 2. “点”与“解”的两个关系,缺一不可; 3.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是同一个概念,相对不同角度的两种说法; 4. 曲线与方程的这种对应关系,是通过坐标平面建立的. 试试: 1.点(1,)P a 在曲线2250x xy y +-=上,则a =___ . 2.曲线220x xy by +-=上有点(1,2)Q ,则b = . 【合作探究】 例1::(教材P35例1)证明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的积是常数(0)k k >的点的轨迹方程式是xy k =±. 例2(教材P35例2)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1)--,(3,7),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小结: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 M x y表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 ②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 P M p M =; ③用坐标表示条件P,列出方程(,)0 f x y=; ④将方程(,)0 f x y=化为最简形式; ⑤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目标检测】 1. 与曲线y x =相同的曲线方程是(). A. 2 x y x =B .y=C .y=D.2log 2x y= 2. 已知方程222 ax by +=的曲线经过点 5 (0,) 3 A和点(1,1) B,则a= ,b= . 3. 已知两定点(1,0) A-,(2,0) B,动点p满足 1 2 PA PB =,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4. 求和点(0,0) O,(,0) A c距离的平方差为常数c的点的轨迹方程. 【作业布置】 任课教师自定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详解

2.2 双曲线 2.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课标要求】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 2.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核心扫描】 1.用定义法、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重点) 2.与双曲线定义有关的应用问题.(难点 ) 自学导引 1.双曲线的定义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 1F 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试一试:在双曲线的定义中,必须要求“常数小于|F 1F 2|”,那么“常数等于|F 1F 2|”,“常数大于|F 1F 2|”或“常数为0”时,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提示 (1)若“常数等于|F 1F 2|”时,此时动点的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F 1A ,F 2B (包括端点),如图所示. (2)若“常数大于|F 1F 2|”(3)若“常数为0”,此时动点轨迹为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 想一想:如何判断方程x a 2-y b 2=1(a >0,b >0)和y a 2-x b 2=1(a >0,b >0)所表示双曲线的焦点 的位置? 提示 如果x 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 轴上,如果y 2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 轴上.对于双曲线,a 不一定大于b ,因此,不能像椭圆那样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个坐标轴上. 名师点睛 1.对双曲线定义的理解 (1)把定常数记为2a ,当2a <|F 1F 2|时,其轨迹是双曲线;当2a =|F 1F 2|时,其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包括端点);当2a >|F 1F 2|时,其轨迹不存在. (2)距离的差要加绝对值,否则只为双曲线的一支.若F 1、F 2表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点P 满足|PF 1|-|PF 2|=2a ,则点P 在右支上;若点P 满足|PF 2|-|PF 1|=2a ,则点P 在左支上. (3)双曲线定义的表达式是|||PF 1|-|PF 2|=2a (0<2a <|F 1F 2|). (4)理解双曲线的定义要紧扣“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且小于两定点的距离.”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只有当双曲线的两焦点F 1、F 2在坐标轴上,并且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也是坐标轴时得到的方程才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标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 和b ,确定了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是双曲线的定形条件,

高中数学 《双曲线》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1-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 2.掌握焦点、焦距、焦点位置与方程关系; 3.认识双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能力训练点 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本次课注意发挥类比和设想的作用,与椭圆进行类比、设想,使学生得到关于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决办法: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得出双曲线,再通过设问给出双曲线的定义;对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通过比较加深认识.) 2.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提醒学生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类比.) 3.疑点:双曲线的方程是二次函数关系吗? (解决办法: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回忆函数定义和观察双曲线图形来解决,同时让学生在课外去研究在什么附加条件下,双曲线方程可以转化为函数式.) 三、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具准备三角板、双曲线演示模板、幻灯片 提问、实验、设问、归纳定义、讲解、演板、口答、重点讲解、小结.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教师要强调条件:(1)平面内;(2)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3)常数2a>|F1F2|.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二)双曲线的概念 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是怎样的呢? 1.简单实验(边演示、边说明) 如图2-23,定点F1、F2是两个按钉,MN是一个细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拴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点M移动时,|MF1|-|MF2|是常数,这样就画出曲线的一支;由|MF2|-|MF1|是同一常数,可以画出另一支. 注意:常数要小于|F1F2|,否则作不出图形.这样作出的曲线就叫做双曲线.2.设问 问题1:定点F1、F2与动点M不在平面上,能否得到双曲线? 请学生回答,不能.强调“在平面内”. 问题2:|MF1|与|MF2|哪个大?

高中数学导学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1. 1.3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①双曲线及其焦点,焦距的定义。 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 ③双曲线中a,b,c的关系。 ④双曲线与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异同。 二、预习内容 ①双曲线的定义。 ②利用定义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与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推导过程进行李类 比。 ③掌握a,b,c之间的关系。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过椭圆,知道“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下面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我们在平面上固定两个点F1,F2,平面上任意一点为M,假设|F1F2|=100,|MF1|>|MF2|且|MF1|-|MF2|=50不断变化|MF1|和|MF2|的长度,我们可以得出它的轨迹为一条曲线。 若我们交换一下长度,|MF1|<|MF2|且|MF1|-|MF2|=-50时,可知它的轨迹也是一条曲线 那么由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平面内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但大家思考一下这个结论对不对呢? 我们知道在椭圆定义里,到两定点的距离和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必须大于|F1F2|)那么这里差的绝对值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和|F1F2|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试验,当|MF1|-|MF2|=0时,M点的轨迹为F1,F2的中垂线; 随着|MF1|-|MF2|的不断变化,呈现出一系列不同形状的双曲线; 当|F1F2|即和|F1F2|长度相等时,点的轨迹为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若|MF1|-|MF2|>100 时,就不存在点M。 那么由以上的一些试验我们可以得出双曲线的准确定义: 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双曲线的焦距。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_1 2.1:曲线与方程 学案(无答案)

高中二年级(上)数学选修2-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 一:知识点讲解 (一):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0=y x f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 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 。 ? 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 。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 。 ? 从点的坐标与方程的解的角度理解: ? 如果点()00y x P ,在曲线C 上,则0x x =, 0y y =适合曲线C 的方程()0=y x F ,,即()000=y x F ,。 ? 若0x x =,0y y =适合曲线C 的方程()0=y x F ,,则点()00y x P ,在曲线C 上。 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时,“曲线”与“方程”才能相互表示。 ? 从集合的角度理解:设A 是曲线C 上的所有点构成的点集,B 是所有以方程 ()0=y x F ,的实数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点集,则由条件①B A ?;②A B ?,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则有B A =,于是建立了曲线与方程之间的等价关系。 ? 从对应的角度理解:曲线方程定义的实质是平面曲线的点集(){}M p M |和方程 ()0=y x f ,的解集()(){}0|=y x f y x ,,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所示:

例1:若命题“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是正确的,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不是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一定不满足方程()0=y x f , B.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均在曲线C 上 C. 曲线C 是方程()0=y x f ,的曲线 D. 不是方程()0=y x f ,的解,一定不是曲线C 上的点 (二):解析几何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 坐标法: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 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 ,y )所满足的方程()0=y x f ,表示曲线,通过研究 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叫做坐标法。 ? 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的学科叫做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曲线的 ; ? 通过曲线的 ,研究曲线的性质。 例2: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 )若方程()0=y x F ,为曲线C 的方程,则满足()0=y x F ,的点都在曲 线C 上。 2) ( )若曲线C 上所有的点都满足方程()0=y x F ,,则()0=y x F ,为曲线 C 的方程。 3) ( )方程x xy x =+2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4) ( )方程21x y -=可化简为122=+y x 。 5) ( )方程x y = 与2y x =表示同一曲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 福建师大附中苏诗圣 教学目标:理解双曲线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意义;能根据定义,按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导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能熟练写出两类标准 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学会用辩证的观 点从椭圆的定义到双曲线定义的“变化”中认识其“不变”性, 并从中发现数学曲线的简洁美和对称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决办法: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得出双曲线,再通过设问给出 双曲线的定义;对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通过比较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完成,提醒学生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类比.)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复习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新知探索→数学实验→双曲线→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双曲线→双曲线的定义 →对定义的思考→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例与练 →课堂小结→作业→研究性学习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椭圆的定义。 问题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 (板书)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二、新知探索 1、思考:把椭圆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这样 点是否存在?若存在,轨迹会什么? 2、实物拉链演示:双曲线的形成(请同学参与协助画图) (取一条拉链,拉开它的一部分,在拉开的两边的长度相等,现将 其中的一边剪掉一段(长为2a),两端点分别固定在黑板的两个定点 F1、F2上,把粉笔放在拉链关上,随着拉链的逐渐拉开或闭合,粉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优秀教案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并能独立推导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挖掘与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类比及数形结合等 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交流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 二.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 三.教学难点:双曲线方程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二)双曲线的定义: 1.问题:若把椭圆定义中”距离之和”改为”距离之差”,那么动点的轨迹是什么?它的方程是怎么样的呢? 2. 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3.简单演示(使用几何画板). 4. (*) 注意:①(*)式中是差的绝对值,在条件下: 时为双曲线的一支(含的一支); 时为双曲线的另一支(含的一支). ②当时,表示两条射线. ③当时,不表示任何图形. (三).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现在来研究双曲线的方程.我们可以类似求椭圆的方程的方法来求双曲线的方程.这时设问:求椭圆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方法是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主要引起学生思考,随即引导

学生给出双曲线的方程的推导. 标准方程的推导: (1).建系设点:取过焦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双曲线的焦距是,那么的坐标分别是.又设点M与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 (2)点的集合:由定义可知,双曲线就是集合:}. (3)代数方程, , (4)化简方程:将这个方程移项,使式子两边平衡,再两边平方得:,移项整理两边平方可得: (我们可以仿照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处理方式把式子美化,使其简洁易记) 由双曲线定义,即,所以设,代入上式得:.即,这就是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两种标准方程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 (1) 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焦点是: ,这里. (2)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焦点是: ,这里.(只需将(1)方程的x,y互换即可得到) 强调指出: (1)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标准是指的是双曲线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这从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看出来).(2)双曲线标准方程中,,但不一定大于;(3)如果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x轴上;如果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y轴上.注意有别于椭圆通过比较分母的大小来判定焦点在哪一坐标轴上.(4)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关系是,不同于椭圆方程中. (四).例题分析: 练习:写出下列双曲线的焦点坐标: (1)(2)(3)(4) 例1. 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F1(-5,0),F2(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 根据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所以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五)小结

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高二数学选修1-1 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学案 一、学习任务: 1.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图形. 2.会根据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会区别双曲线与椭圆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异同。 二、探究新知: 问题1、把椭圆的定义中的“距离的和”改为“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是什么? 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 F 1、F 2的距离的 _______ _ 等于常数(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 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问题2、将定义中的常数设为2a (1)、当2a <︱F 1F 2︱时,轨迹是 (2)、当2a >︱F 1F 2︱时,轨迹是 (3)、当2a=︱F 1F 2︱时,轨迹是 (4)、当2a=0 时,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定义中的“绝对值”去掉,动点轨迹是什么? 例如|MF 1|-|MF 2|=2a ,表示哪支呢? 而|MF 2|-|MF 1|=2a 呢?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类似于椭圆求标准方程,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过程就是求曲线方程的过程,可根据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步骤,求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以 为 轴,以 为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则F 1、F 2的坐 标分别是F 1 、F 2 。 2)、设M(x,y)是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由双曲线的定义有:- 1MF = ,(*) 由两点距离公式有:1MF 2= ; 由(*)式化简得到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类似的得到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特点: (1)标准方程左边的两项用 号连接; (2)c b a ,,的关系: ,而椭圆标准方程中c b a ,,的关系是: 。 3.焦点的位置:椭圆的标准方程看出椭圆的焦点位置由方程中含字母2x 、2y 项的分母的大小来确定,分母大的项对应的字母所在的轴就是焦点所在的轴 而双曲线是根据项的正负来判断焦点所在的位置,即2 x 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 轴上;2y 项的系数是正的,那么焦点在 轴上。 自学检查 1.(1)、已知:116 922=-y x 求:a=_ ,b= ,c=_ ,焦点坐标是 ; (2)、已知:125 144 2 2=-x y 求:a=_ ,b=_ ,c=_ , 焦点坐标是 ; (3)、已知822 2 =-y x ,则a = ,b = , =c . 焦点坐标是 。 2、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的坐标为)0,5()0,5(21F F ,-,双曲线上一点P 到21,F 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6,则双曲线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 (2,-3),B (-4,-3),动点P 满足|PA|-|PB|=6,则P 点轨迹分别是( ) A )双曲线 B )两条射线 C )双曲线的一支 D )一条射线 4、设双曲线19 162 2=-y x 上的点P 到一焦点)0,5(的距离为15,则P 点到另一焦点)0,5(-的距离是( ) A )7 B )23 C )5或23 D )7或23 5、双曲线22 13x y m m -=+的一个焦点为(2,0) ,则m=( ) A )12 B )1或3 C D 6、若方程14132 2++-k y k x =1表示双曲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31-, 41) (B)(41-, 31) (C)( 31,41-) (D)(-∞,4 1-)∪(31 ,+∞) 7、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 轴上,5,3==c a ; (2)、焦点为(0,-6),(0,6),经过点(2,-5); 巩固训练 1.已知顶点F 1(-2,0),F 2(2,0),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内动点P 的轨迹中,为双曲线的是( ) A .|PF 1|-|PF 2|=3 B .|PF 1|+|PF 2|=6 C .||PF 1|-|PF 2||=4 D .||PF 1|-|PF 2||=3 2、已知双曲线221169 x y -=的左支上一点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10,则 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_______ . 3.设21,F F 是双曲线 22 11620 x y -=的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若点P 到焦点1F 的距离是9,则点P 到2F 的距离是__________ 4.已知方程 22 121x y m m -=++表示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5.椭圆 22214x y a +=与双曲线22 12 x y a -=有相同的焦点,则a 的值=____________ 6.(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 轴上,并且双曲线过点(3,-42)和? ?? ??94,5,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求与双曲线x 216-y 2 4 =1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2,2)的双曲线方程. 拓展延伸: 1.已知双曲线22 163 x y -=的焦点21,F F ,点M 在双曲线上,且1MF x ⊥轴,则1F 到直线2MF 的距离是___________ 2.设P 为双曲线22 112 y x -=上的一点,1,2F F 是该双曲线两个焦点,若12:3:2PF PF =则12PF F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三、本节课收获:???? ? ????

北师版数学高二《 曲线与方程》同步学案 北师大

3.4.1 曲线与方程 学习目标: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的概念,是坐标法的基础,理解曲线与方程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学习重点:曲线与方程的一一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常见的几何模型与代数模型的转换。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只不过当时应用不是很多,那么到底有哪些?它们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学习实践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新旧知识连接: 复习直线、圆、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曲线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我能自学: 1.认识角的概念: 一般地,在直角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 F (x , y )=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 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曲线C 叫做方程F (x , y )=0的曲线;方程F (x , y )=0叫做曲线C 的方程 曲线的方程常称为满足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 三、巩固训练 1.22 :(3,4),5(3)(4)25,M x y -+-=证明圆心为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1,0),(1,0),(1,2)O A B --并判断点是否在这个圆上. 2.求直角坐标系下一三象限的角分线方程,下列方法是否正确? 3. 求证: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y |=1 例4. 甲:“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 f (x ,y )=0 的解”,乙:“曲线C 是方程 f (x ,y )=0 的曲线”,则甲是乙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练习题

课时作业(十) [学业水平层次] 一、选择题 1.方程x 22+m -y 2 2-m =1表示双曲线,则m 的取值范围( ) A .-2<m <2 B .m >0 C .m ≥0 D .|m |≥2 【解析】 ∵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2+m )(2-m )>0. ∴-2<m <2. 【答案】 A 2.设动点P 到A (-5,0)的距离与它到B (5,0)距离的差等于6,则P 点的轨迹方程是( ) A.x 29-y 2 16=1 B.y 29-x 2 16=1 C.x 29-y 2 16=1(x ≤-3) D.x 29-y 2 16=1(x ≥3) 【解析】 由题意知,轨迹应为以A (-5,0),B (5,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由c =5,a =3,知b 2=16, ∴P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9-y 2 16=1(x ≥3). 【答案】 D 3.(2014·福州高级中学期末考试)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两个焦点F 1,F 2分别为(5,0)和(-5,0),点P 在双曲线上,且PF 1⊥PF 2,△PF 1F 2的面积为1,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2-y 2 3=1 B.x 23-y 2 2=1 C.x 24-y 2 =1 D .x 2 -y 2 4=1 【解析】 由? ?? |PF 1|· |PF 2|=2,|PF 1|2+|PF 2|2 =(25)2 , ?(|PF 1|-|PF 2|)2=16, 即2a =4,解得a =2,又c =5,所以b =1,故选C. 【答案】 C 4.已知椭圆方程x 24+y 2 3=1,双曲线的焦点是椭圆的顶点,顶点是椭圆的焦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 B. 3 C .2 D .3 【解析】 椭圆的焦点为(1,0),顶点为(2,0),即双曲线中a =1,c =2,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c a =2 1=2. 【答案】 C 二、填空题 5.设点P 是双曲线x 29-y 2 16=1上任意一点,F 1,F 2分别是其左、右焦点,若|PF 1|=10,则|PF 2|=________. 【解析】 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得a =3,b =4. 于是c = a 2+ b 2=5. (1)若点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类比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得到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并注意两者的比较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会运动变化的观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曲线与方程的基础,通过实例给出双曲线的定义,进而去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于前面学习了椭圆的相关知识,这一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内容,可让他们自行推导,课本的例1很好的结合了双曲线的定义来考察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程度,例2将双曲线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后面的探究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分析和发现轨迹方程的求法。 2.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 3.教学难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

2.提出问题: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3.实验探究上述问题 学生动手实验 P .52拉链演示 4.多媒体演示 (二)推进新课 1.双曲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21F F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即以曲线上的点M 满足:a MF MF 221=-(a 为定值,a F F 221>) 思考:(1)若a F F 221=,点M 的轨迹是什么? (2)若a F F 221<,点M 的轨迹是什么? 2.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以焦点在x 轴的双曲线为例,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按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 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222=-b y a x 说明: (1)12222=-b y a x 或12222=-b x a y 均称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c b a ,,三者的关系:222b a c +=,注意与椭圆中c b a ,,三者关

曲线与方程(轨迹方程)

高二数学第二章曲线与方程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中“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含义; 2、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学习难点: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完成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中“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含义; 新授知识: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其曲线C 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 (x ,y )=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例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过点A (3,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为x=3 ; (2)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方程为y=2 ; (3)到两坐标轴距离乘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为xy=1 ; 练习:1、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组成的直线方程是0=-y x 吗?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是)3,0(A ,)0,2(-B ,)0,2(C ,中线O AO (为原点)的 方程是0=x 吗?为什么? 3、若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C 的方程是(,)0f x y = B.方程(,)0f x y =的曲线是C C.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在曲线C 上 例2、已知方程252 2=+by ax 的曲线经过点)3 5,0(A 和点)1,1(B ,求a 、b 的值。 练习:已知方程 2 2 25x y +=表示的曲线C 经过点)A m ,求m 的值。 完成教学目标2: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类型一: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设出标准方程,根据题意求出a ,b ,p ) 例1:已知A,B,C 是长轴长为4的椭圆上的三点,点A 是长轴的一个顶点,BC 过椭圆的中心O , 且0=?,||2||=,求椭圆的方程。 练习: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椭圆C 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类型二: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注意:是否应该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例2:已知点F(1,0),直线l:x =-1,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 足为点Q,且FQ FP QF QP ?=?,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练习:已知动点M 到定点A (1,0)与到定直线l :x=3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练习题一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练习题一 1.设动点P 到A (-5,0)的距离与它到B (5,0)距离的差等于6,则P 点的轨迹方 程是( ) -y 216=1 -x 216=1 C.x 29-y 216=1(x ≤-3) -y 2 16=1(x ≥3) 2.“ab<0”是“方程c by ax =+22表示双曲线”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双曲线的两焦点坐标是F 1(3,0),F 2(-3,0),2b =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y 24=1 -x 24=1 C.x 23-y 22=1 -y 2 16=1 4.方程x =3y 2-1所表示的曲线是(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部分 D .椭圆的一部分 5.双曲线x 216-y 2 9=1上一点P 到点(5,0)的距离为15,那么该点到点(-5,0)的距 离为( ) A .7 B .23 C .5或25 D .7或23 6.圆P 过点 ,且与圆 外切,则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 A . ; B . C . D . 7.椭圆x 24+y 2a 2=1与双曲线x 2a -y 2 2=1有相同的焦点,则a 的值是( ) B .1或-2 C .1或12 D .1 8. 已知ab<0,方程y= —2x+b 和bx 2+ay 2=ab 表示的曲线只可能是图中的( ) 9.双曲线m y x =-222的一个焦点是)3,0(,则m 的值是_______。 10.过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点且垂直于x 轴的弦的长度为_____。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圆锥曲线教案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记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探索推导过程. 2.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培养学生会合情猜想,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探索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定义中的“差的绝对值”,a与c的关系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 师: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学生口述椭圆的两个定义,标准方程,教师利用投影仪把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图象放出来.) 师:椭圆的两个定义虽然都是由轨迹的问题引出来的,但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定义二是在认识上已经把椭圆和方程统一起来,在掌握了坐标法基础上利用坐标方法建立轨迹方程.这是通过方程去认识轨迹曲线.定义中设定的常数 2a,|F1F2|=2c,它们之间的变化对椭圆有什么影响 生:当a=c时,相应的轨迹是线段F1F2.当a<c时,轨迹不存在.这是因为a、c的关系违背了三角形中边与边之间的关系. 师:如果把椭圆定义中的“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改写为“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那么点的轨迹会怎样它的方程又是怎样的呢 (师生共同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实验用具拿出来,一起做实验.教师把教具挂在黑板上,同时板书: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曲线边画、边操作、边说明.) 师:做法是:适当选取两定点F1、F2,将拉锁拉开一段,其中一边的端点固定在F1处,在另一边上截取一段AF2(<F1F2),作为动点M到两定点F1和F2距离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