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是由米高梅公司制作的一部黑白电影,由希德尼鲁迈特执导,瑞吉诺罗斯编剧,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影片于1957年4月13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下面是美国版《十二怒汉》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今天前看完这部伟大的电影(IMDB第6名),情绪过于激动,我不敢写下评论。今天仍然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这是一部内涵极其丰富的电影。

我实在不会评论电影的表现手法,我想胡乱的写一些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美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和这间小小的陪审室展现的接近完美的司法制度,让中国人唏嘘不已。

正好刚刚杀了药家鑫和计划杀赛家鑫,美国也刚刚判决凯西无罪。同是地球人,制度如此悬殊,让火星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疑罪从无

评审团只用提出“合理怀疑”,即可判决嫌疑人无罪,电影中合理怀疑有:对面楼目击证人有可能看错;老头子有可能撒谎,嫌疑人使用弹簧刀的方式。

这几点合理怀疑让嫌疑人无罪,在中国的司法实践简直不可想象,我看过四川宜宾伍勇杀人案的庭审录像,因为有CCAV在现场录制,已经非常规范了,当时伍勇提出杀人记录是文学创作,法官偏要说是犯罪记录,伍勇的同伙极其明显是神经病,法官偏要说是间歇性神经病,也没有精神病鉴定。我看现场简直也看越看不下去。

按照中国法官的逻辑,12怒汉中评审团提出的质疑,简直是儿戏。

二、评审团的组成

片中陪审团成员有建造师、企业主、职员、广告人、销售人员等等,基本体现了美国的社会结构。CCAV在评论凯西杀女案时冷嘲热讽评审团制度的缺陷,攻击目标就是成员组成会影响案件判决。

当然,一切人造的制度都有弱点,但评审团制度并非CCAV所看到的肤浅,拉一帮人就可以陪审,也并不是简单多数就可以杀死一个人。凯西杀女案的律师团就以当地媒体过度报道为由要求外地评审团。这也避免了评审团成员的先入之见。

这些人的文化看上去不见得都很高,有的人非常粗鲁,也的人只关心尽快结束讨论去看球赛,美国普通人并不比我们高明多少。看来正义和民主的实现并不是有些教科书所说的素质不高就不能搞民主。

三、不间断审判

片中法官出现了几秒,极其疲倦,因为已经连续审判了六天。不间断的审判六天,可以想象吗?中间几乎没有时间暗箱操作。也看得出司法对人生命的尊重。

当然这样的成本极高,但是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这些成本都是值得的。凯西杀女案中,法院为凯西指定了包括李昌钰在内的辩护团队。我们为药家鑫又指定了谁?

四、证人必须出庭

片中的几个合理怀疑都是通过观察证人得来了。中国没有证人强制出庭制度,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是绝大部分,那些靠证人的书面证言就杀死一个人的审判真的算得上是审判?

中国司法制度相比美国,是公捕公判,杀人示众。我不知道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我在成都看到的法院检察院的大楼已经远远超过欧美法院的老房子,但我们的司法依然如此不堪入目。作为半个法律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悲观,也许从这些野蛮的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中国落后的祸根。

我们也能从40平米的陪审室内,看到美国强大的原因。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1957年的《十二怒汉》,即使在那个年代,也算不上一部大制作。三一律的故事架构注定它只需微薄的资本投入,其中片酬可能占去了大半。导演似乎也无意在制作上投入多余精力,事实上我们都可以在某

些镜头中看到麦克风的影子。导演只是很本分的把一个故事用最质朴的电影手法表述出来,而这个故事之简单,几乎用一句话可以概括。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电影走过百年历程,影视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想象力在电影中几乎得到完全的展现,千奇百怪的构思和创意被搬上了银幕,但《十二怒汉》仍以它独特的魅力在影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如果imdb排名中的排名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我们要知道,如今,几乎在所有与影视表演相关的学校里,对此片的观摩和学习仍是必修的课程。甚至于,在心理学,法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培训中,都会有人时常把这部电影拎出来作为辅助教材。

整部电影通过12人陪审团对一起凶杀案的判定来展示“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原则,整个过程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完成。由一个人对“铁案”的怀疑为起始,经过逻辑推理,逐步推翻其他十一人对关键证据的认定,最终作出统一的“无罪”结论。

与其他侦破类或法庭类电影不同的是,此片直至结束也并未对凶杀案的真相进行清晰的还原到底杀人者是不是那个少年?有很多观众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实际上,与影片所要传达的理念相比,这种讨论已是多余。我们尽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但这样的结局,恰与影片的主

旨相呼应。就如同8号陪审员在面对众人强势的质问时,他只是从容的回答“不知道”,并且用理性和逻辑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不知道”。而正是这个“不知道”,体现了对法律的坚定维护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

以当今社会为背景,影片仍极具现实意义,其透露的价值观非但没有过时,相反却越来越具有普世性,可谓历久弥新。可以说,十二怒汉各具鲜明个性,几乎可以代表当下民众的各种思维模式,而他们对于凶案的态度也几乎可以涵盖普通民众对所有公共事件的反应。我们可能禁不住要扪心自问,当我们身处其中,我们会是他们之间的哪一个?当我们可以左右一个人的未来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因为急于回家吃饭而敷衍一票或者随大流?

回到电影本身,我们可以想见,这种对人们思维模式的高度概括和典型体现是多么高超的编剧手法。

那么,何谓经典。也许套用那句老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对经典的诠释。作为一个普通电影爱好者,我并不反对电影人对商业运作,感官刺激,数码科技,宏大叙事,怪力乱神的追求。但我想,无数影迷把这部场景单一全程靠对话推动剧情的黑白古董电影抬高到了超越艺术范畴的高度,也许可以说明,有一种经典被大家认同,那就是立足于故事本身,并且这个故事,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比照当今中国的影视发展,这部电影更显其独特的意

义。我们的电影人在效仿西方多元文化形态的同时,是否能够平息浮躁的心态,反思一下,那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从电影诞生之日起,似乎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故事最本真的追求。

美国版十二怒汉观后感再一次被法的精神所触动,震撼。法是什么?法是公平,以及公平的可能。法是民主,以及民主的可能。法是即使只有一个人认为他是无罪,那么就要慎重的再讨论再思考,并且保护这样的质疑和讨论。这样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其实,抛开教育、环境、社会这些因素不说,人本性都是差不多的,懒惰、偏见、贪婪......中国人是这样,美国人也是这样。

当12个陪审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想着早点去看球,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则是一开始就带着对贫民窟孩子的偏见在叫嚣着,似乎那些贫民窟的孩子都跟老鼠一样。有的人则是完全没有主见,谁有理就听谁的。当然也有人是正义的,也有人仔细的分析,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几类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有的。你去中国一些贴吧论坛去看看就知道了,有些人偏执的要死,什么都看不过眼。有的很无知,把稻草当人参。有的很虚伪,明明不知道什么是CPI还在那里凑啊凑的。当然也

有很多很有见地很有看法的声音。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其实最不缺乏的就是声音和意见。

那我们和美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在对法的理解。

在美国,法的第一要素是公平。其次是正义。没有公平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正义首先必须是公平的。“辛普森杀妻”案往往成为国内法学家指责欧美法系有失正义的最好例子,总是认为案子最终的获胜只不过是“富人”的胜利。但是最终打动陪审团的并不是辛普森的美元,无论陪审团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最终的酬劳都只有三美元。是因为警方在调查案件的时候,没有获得许可就搜查辛普森的家,在无第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就取证。这看似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实际上在陪审团和法官看来这是对司法公正的践踏。

而在中国,法的第一要素不是公平和正义,而是权威。谁敢于挑战权威,谁就要受到法的制裁。从汉高祖的约法三章到大清律,再到现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法案。法条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公平环境似乎越来越糟糕。

因为,在美国,法律保护每个人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保护公平的每一丝可能,所以,即使只有一个人有不同意见,那么案子就要重新开始。而这种民主的思想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他们每个人不管高低贵贱从来不放弃追求自己公平公正的权利。在中国,这样公平的权利似乎保护的力度不够,人

们更看中正义和权威。有多少案子,为了早日破案,都不走法定的程序。有些时候正是因为警方的权利被滥用且无人监督,才导致了重庆那样的黑恶势力和经方的无耻勾结、才会出现刑讯逼供黑牢层出不穷。而这样的风气也深入一个民族的骨髓。对于权威,人们都顶礼膜拜,小的时候老师家长都说看《新闻联播》好,为什么?因为新闻联播是中央的,中央的就是权威,权威的就是正确的。难道《新闻联播》就不会错吗?难道中央就一定对吗?而更重要的不在于对错之间,在于我们对于不正确的事情有没有言论并且通过言论改变不正确事情的通道和对通道的保护措施。

也许将的太多太复杂了。对于我们普通人,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和改变。总之,当我们要做决定他人命运事情的时候,请大家都放一放手边的事情,慎重再慎重的考虑考虑。因为当你被人决定命运的时候,你也同样希望别人慎重再慎重。

十二怒汉。一个国家的精神,更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一个国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