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有疗效的抗食道癌药物

比较有疗效的抗食道癌药物

比较有疗效的抗食道癌药物
比较有疗效的抗食道癌药物

食道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地域、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遗传易感性等有关。我国是食道癌的高发国家,生活中也要警惕。对于食道癌的治疗也是患者关注的焦点,其中药物治疗越来越普遍,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治疗食道癌有效的药物。

对于食道癌的治疗,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在食道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家都知道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有残留的癌细胞,有复发的风险,如今药物治疗越来越普遍,既能用于手术之后,也能单独作用于患者,食道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和中医药。

1、化疗药物

化疗常见的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减轻症状,但是临床统计表明患者单纯用化学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有些患者癌肿范围广,并发症较多,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的身体机能已经较差,而化学药物又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对人体机能造成损伤,虽短期内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但远期效果不好。

建议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同时化疗的时候应该尽早配合中医药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2、中医药

中医药在食道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治疗不只是局限在缩小肿块、消灭肿瘤细胞本身,更是从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相协调的全身情况来考虑。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去除了肿瘤发生的土壤环境,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机体免疲功能,达到强身壮体、抑制肿瘤发展、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比较有疗效的抗食道癌药物?在临床上,治疗食道癌的药物虽然比较多,但是具体选择哪一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的,无论选择哪一种药物,最好是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使效果达到最大化,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在临床上,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食道癌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帮助了不少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使很多被判死刑的患者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如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中医药三联平衡疗法。

该疗法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三联平衡疗法以帮助数万名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实现康复,赢得了患者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家属信赖与认可。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郑寸苹,女,85岁,长垣县人,食道癌

2014年2月,82岁的郑寸苹老人吃东西时感觉喉咙不舒服,咽不下去饭,用药后依然不见好转,随后儿女们带着老人到长垣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确诊为食道癌。由于郑寸苹老人年纪较大,手术风险高,因而医生建议老人做放化疗。但作为医生的妹妹深知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而且并不一定有效,因而不同意姐姐郑寸苹做放化疗。

通过多方打听,郑寸苹一家人寄希望于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治疗。初次来诊时,郑寸苹老人喉咙痛、吞咽困难,只能吃一些软食和流食。以袁希福独创中医特色“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医治疗后,仅仅用了2付药,老人反映喉

咙痛减轻了,下咽食物也顺畅了,让一家人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如今,郑寸苹老人已经坚持服用3年多的中药。现在老人吃饭一切正常,闲不住的她还一个人蹬着三轮车到六七公里外的地方弹棉花,给家里做被子,身体比同龄人还要好。

以上就是关于食道癌药物治疗的介绍,临床上,治疗食道癌的药物也是比较多的,但是选择药物也要结合情况,无论选择哪一种药物,中医药都应该尽早的使用,能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几率,促进伤口的愈合,减轻毒副作用,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常用抗肿瘤药物大全

.抗肿瘤药物大全 15.1.烷化剂 苯丙氨酸氮芥L~Phenylalanine Mustard (D) 【别名】美法仑,爱克兰。Melphalan,Alkeran。【医保】乙 【应用】能进入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和一切增生迅速的组织如骨髓、淋巴组织的细胞核分裂,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慢性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8~10mg/m2,每日1次,连用4~6日,每隔6周重复1次。 【副作用】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规格】片剂:2mgx25片/瓶,¥¥¥。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D) 【别名】环磷氮芥。ENDOxAN,CTx。【医保】甲 【应用】在体内被活化,释放出氮芥基,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亦通过杀伤多种免疫细胞而抑制抗体形成,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晚期肺癌、晚期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骨肉瘤及睾丸肿瘤。 【用法用量】口服:50~100mg/次,2~3次/日,1疗程总量10~15g。静注:联盒用药1次500mg/m2,每周1次,连用2次,3~4周为1疗程。 【副作用】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口腔炎、膀胱炎等。 【注意事项】(1)盒用巴比妥或皮质激素、别嘌醇等肝药酶诱导剂时需注意。(2)肾功能异常慎用。(3)本品代谢物对尿路有刺激,应用时应多喝茶水。 【规格】粉针剂:0.2g/瓶,¥。 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 (D) 【别名】匹服平。Isofamide,Iphosphamide。【医保】乙 【应用】环磷酰胺同分异构体,对造血系统毒性较环磷酰胺低。用于骨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子宫癌、食管癌。 【用法用量】静滴:常用剂量每次1.2~2.0g/m2,每日1次,连续5日,每3~4周重复1次。 【副作用】同环磷酰胺。 【注意事项】(1)对本品过敏、严重骨髓抑制、肾功能不良、双侧输尿管阻塞者禁用。(2)注意骨髓、肝、肾功能改变情况。(3)本品应与泌尿系统保护剂美司那(见19.解毒药)盒用。 【规格】粉针剂:1.0g/瓶,¥¥¥¥。 甲环亚硝脲MeCCNU 【别名】司莫司丁。Semustine。【医保】甲 【应用】在体内其氯乙基部分使DNA链断裂,RNA及蛋白质受到烷化发挥抗肿瘤作用。用于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脑瘤、肺癌。 【用法用量】口服:单用100~200mg/m2,每6~8周给药1次,亦可36mg/m2 ,1次/周,6周为1疗程。盒用其他药物可75~150mg/m2 ,1次/6周或30mg/m2,1次/周,连给6周。 【副作用】迟发性骨髓抑制,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亦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和口腔炎、脱发、肝损等。 【规格】胶囊剂:50mgx5粒/瓶,¥¥¥。 尼莫司汀NIMUSTINE 【别名】丁禾青。【医保】乙 【应用】脑肿瘤、消化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恶性淋巴瘤、慢性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通常,本剂按每5mg溶于注射用水1ml的比例溶解下述剂量,供静脉或动脉给药。1.以盐酸尼莫司汀计,按体重给药,1次给2~3mg/kg,其后据血象停药4~6周,再次给药,如此反复,直到临床满意的效果。2. 以盐酸尼莫司汀计,将1次量2mg/kg,隔1周给药,2~3次后据血象停药4~6周,再次给药,如此反复,直到临床满意的效果。 【副作用】 1.重大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有时出现出血倾向、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等,因此每次给药后至少6周应每周进行周围血象检查,若发现异常应作适当处理。(2)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症:偶出现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症。2.其他不良反应:(1)过敏症:有时出现皮疹,若出现此类过敏症状,应停药。(2)肝脏:有时出现AST、ALT等上升。(3)肾脏:有时出现BUN上升、蛋白尿。(4)消化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呕吐,有时出现口内炎、腹泻等。(5)其他:有时出现全身乏力感、发热、头痛、眩晕、痉挛、脱发、低蛋白血症。禁忌:(1)骨髓功能患者禁用;(2)对本品有严重过敏症既往史患者。 【注意事项】 1.下列患者慎用:(1)肝功能损害患者。(2)合并感染患者。(3)水痘患者。2.会引起迟缓性骨髓功能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每次给药后至少6周应每周进行临床检验(血液检查\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等),充分观察患者状态。若发现异常应作减量或停药等适当处理。另外,长期用药会加重不良反应呈迁延性推移,因此应慎重给药。3.应充分注意感染症及出血倾向的出现及恶化。4.小儿用药应慎重,尤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5.小儿及育龄患者用药时,应考虑对性腺的影响。给药途径:不得用于皮下或肌肉注射。7.本品与其他药物配伍有时会发生变化,故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盒使用。8.本品溶解后应迅速使用,因遇光易分解,水溶液不稳定。9.静脉内给药时,若药液漏于管外,会引起注射部位硬结及坏死,故应慎重给药以免药液漏于管外。 【规格】粉针剂:25mg/瓶,¥¥¥¥¥。 15.2.抗代谢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x)

肝癌抗癌药物全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肝癌抗癌药物全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 索拉非尼是目前肝癌唯一有效的全身性药物,这是一种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增殖作用,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两个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索拉菲尼的安全性,并能将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30%。索拉非尼的成功修改了癌症治疗的原则。 按照传统的RECIST标准,癌症患者需要减少肿瘤负荷,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但索拉菲尼并不需要。它增强了致肿瘤进展时间(TTP)作为评价疗效标准的效用,质疑了由于单纯的放射学进展而中断治疗。然而,肿瘤进展的停止是有限的和不均匀的。目前迫切需要确定生物标志物或开发功能成像技术,以预测疗效。 如上面所提到的,mRECIST建议评估肿瘤坏死情况(如果存在)和TTP估计疗效的方法需要前瞻性试验的验证。实际上,影像学上的改变不能直接反应生存率的改变。TTP 是内容丰富,但它需要加以完善,因为并非所有的肿瘤影像学进展都会导致生存率受损。 肝癌30%存在RAS突变,在研新药RAS抑制剂安卓健针对无药可医的RAS突变肿瘤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初步的有效性,患者不良反应小,正常人服用后皆未对生化值产生影响,说明其可以很好地保证患者后期治疗的生活质量,且该药物对肝脏还有保护作用。目前正于FDA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在随机对照试验,二线治疗方案brivanib与安慰剂的对比发现患者的TTP得到显著改善,但生存率没有。临床上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也可能会产生误会。在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对比的试验中,两种的PFS相似,但舒尼替尼的生存率较差。 如果肿瘤负荷,TTP和PFS都是不可靠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发新的工具来确定药物的早期功效。目前我们使用的预测干预后生存率的数据(从手术到全身治疗)是基于从试验开始到特殊处理这一段时间。 目前没有关于肝癌患者正常的病情进展情况的评价工具。手术后复发对生存率有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是什么,不得而知。这就需要大量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治疗方案和联合方案可以超过索拉非尼。目前正在进行的第3阶段临床试验在测试舒尼替尼、linifanib、brivanib或索拉非尼与厄洛替尼的组合在二线治疗中的作用。索拉非尼和化疗或新型方法的组合可以丰富治疗的选择。高C-met 表达的患者使用tivantinib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目前正在对其应用于2线治疗进行大型3期临床试验。免疫方法治疗癌症也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委重点资助项目(1998071) 作者单位:522000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食管肿瘤科研中心(安丰山、黄金球、谢映涛、陈少湖);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戎铁华)?临床研究?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安丰山 黄金球 谢映涛 陈少湖 戎铁华 【摘要】 目的 评价术前辅助性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术前临床分期为Ⅱ、Ⅲ期,无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禁忌证的9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综合治疗组48例,对照组49例。综合治疗组患者采用52氟脲嘧啶+顺铂(52Fu+DDP)化疗2个周期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放疗使用直线加速器分三野照射放疗12次,剂量36G y;治疗结束后3周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采用K aplan2Meier法计算两组生存率,χ2和Logrank方法检验两组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5.4%和65.3%(P=0.0181);病理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和45.7%(P=0.0194),综合治疗组T分期比对照组亦显著降低(P=0.0036);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34.8%和58.7%(P=0.0236),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综合治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以辅助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5年生存率最高达56.5%。结论术前放化疗能降低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率、缩小肿瘤和有明显降期作用;能降低局部和区域复发率及明显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主题词】 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外科学; 化学疗法,辅助; 放射疗法,辅助 A prospective study of combined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 ed by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 ageal carcinom a AN Feng2shan,HUANG Jin2qiu,XIE Ying2tao,CHEN Shao2hu,RONG Tie2hua.E sophagus Carcinoma Institute o f Guangdong Province,Jieyang52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chem 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es 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 Ninty2seven patients with stageⅡorⅢes ophageal carcinoma without contraindication against operation and chem oradiotherap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 o groups: combined group(G roup A)48and control group(G roup B)49.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given neoadjuvant treatment consisted of chem otherapy with52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 for2cycles and radiotherapy of DT36G y/ 12f/17d.Three weeks later,operation was per formed.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given operation alone.Survival rate was calculated with K aplan2Meier method.Chi and Log2rank test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 o groups.R esults The radical resectability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85.4%and65.3%(P=0.0181). The lym phnode metastasis rate of the tw o groups were21.7%and45.7%(P=0.0194).The T stag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ed(P=0.0036).The local and regional recurrence rate of tw o groups were34.8%and 58.7%(P=0.0236),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ve com 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 o groups.S ignificant im provement in the long2term survival rate was observed in group A,especially in patients who achieved partial and com plete response with high52year survival rate of56.5%.Conclusion Preoperative neoadjuvant chem oradiotherapy is able to reduce the tum or and tum or stage,lower the lym phnode metastasis rate and local or regional recurrence rate,als o it can im prove radical resectability and long2term survival without increasing the operative com plications. 【Subject w ords】 Es ophageal neoplasms/drug therapy; Es ophageal neoplasms/radiotherapy; Es ophageal neoplasms/surgery; Chem otherapy,adjuvant; Radiotherapy,adjuvant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由于食管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近年来对食管癌采取手术、放化疗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但对于新辅助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报道尚少见。我院自1996年8月至1997年6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了一组术前放化疗的前瞻性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重磅】食管癌教案

食管癌 Esophagealcarcinoma 一、流行病与病因学 (一)流行病学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0余万人死于食管癌,

其中我国有约15万人,占世界食管癌死亡率的绝大部分。 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发病率可相差100-200倍以上,国外以中亚一带、非洲、法国北部和中南美为高发,发病率可达150/10万以上,如伊朗的贡巴德地区为515.6/10万,南非的特兰斯开为357.2/10万,欧洲、北美及大洋州为低发区,发病率大多在5/10万以下。 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区,其死亡率一直位居世界首位。其发病率亦有明显的地域差,高发区分布于太行山区、四川盆地、大别山区、闽南及广东潮汕地区。其中年死亡率在100/10万以上的县市有19个。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食管癌是我国男性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女性为第三位。死亡率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肺癌死亡率的急剧上升,使食管癌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1997年的资料显示,中国食管癌世界调整死亡率为20.4/10万,居各种恶性肿瘤第四位,位于胃癌、肝癌、和肺癌之后,其中男性死亡率为27.2/10万,为第四位,女性为13.6/10万,位于胃癌之后为第二位。 另外,食管癌的分布还与年龄、性别、种族、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有关。 (二)病因学 食管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可使食管癌上皮发生增生性改变,最后发展为癌。2.真菌和病毒: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与真菌性食管炎和真菌对食物的污染有关。一些真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少数真菌还能合成亚硝胺。 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似乎也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3.遗传因素:食管癌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在高发区河南林县,食管癌的阳性家族史为60%。 4.营养因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在动物蛋白和维生素缺乏的贫穷阶层,食管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营养不良与食管癌有关。 微量元素钼、硒、铁、锌、锰等的缺乏与食管癌有关。特别是钼的缺乏受到更多重视,调查发现河南林县的饮用水中缺少钼。 5.饮食习惯:进食过热、过快,进粗食可导致食管上皮损伤,增加癌的易感性。吸烟、饮酒亦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6.其它因素:食管慢性炎症,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等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二、病理 (一)食管的解剖分段 了解食管的解剖分段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采用1987年UICC的分段标准。 1.颈段: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距上门齿18cm。 2.胸段食管有分为三段: (1)上段: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距上门齿约24cm。 (2)中段: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上半,下界距上门齿约32cm。 (3)下段: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下半,下界距门齿40cm,包括腹段食管。 食管癌50%发生于中段,30%发生于下段,上段食管癌少见,颈段食管癌更少。 (二)组织学类型 1.鳞状细胞癌:90% 2.腺癌:1~7%(国外报道达30%) 3.未分化癌:常见 4.癌肉瘤:少见 (三)大体病理 食管癌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此述为中晚期食管癌的大体病理。 1.髓质型:60%,向腔内外发展,管壁增厚,易累及邻近器官,常浸润食管全周。对放疗敏感性差,切除率低,预后不良。 2.蕈伞型:15%,为一椭圆形肿块,向腔内生长,其边缘与正常粘膜分界较清,表面长形成溃疡,外侵少,切除率高。预后较好。 3.溃疡型:15%表现为塌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常累及周围组织,梗阻症状轻。预

食管癌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食管癌护理常规 【定义】发生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食道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 一。 【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出现:对病人疼痛的性质、体温、脉搏、血压等的变化情况要认真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异常,是否有进食、进水呛咳现象,病人有无食管穿孔、出血的有利依据,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尽快 做好抢救治疗工作。.。..。.文档交流2、密切观察食管的反应:食管反应是食管癌病人进行放疗时最常发生的一种副反应。大部分病人在照射治疗1—2周时,常出现轻重不一的放射性食管炎。由于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临床表现为已经出现的吞咽困难逐渐加重或进食疼痛.严重影响饮食的摄入。......文档交流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2、注意视察各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 3、常见并发症包括食管穿孔、呕血、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 4、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鱼、蛋.注意少量多餐,当病人感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预防性使用止吐药,观察药物疗效。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以增进食欲。。。...。文档交流 5、进餐时,让病人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利吞咽。 6、病人进餐时,给病人充分的咀嚼、吞咽时间,喂饭速度不要快.

7、遵医嘱给予肠道外营养,如静滴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 8、每周监测体重。 【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加强情绪护理,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抑郁、颓丧等心理,耐心做好治疗解释工作。如有脱发者,可配置发套,尽量使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文档交流 2、营养和饮食 适量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加强人体免疫能力,食道癌的护理包括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是很必要的,术后,患者可以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都属于食道癌的饮食.还可以多吃些富含蛋白质饮食。其中,瘦肉、蛋类、豆类、奶类都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可以加强身体机能,尽早恢复健康。。。.。。.文档交流 3、用药护理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化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定期复查血象。 4、心理健康 医护人员深入病房,了解各个病人的不同思想情况,针对所表现的问题,做细致的工作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室的安静和环境优美,轻重病人在条件允许下分别安置,以免病人触景生情。理解和同情病人,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依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安慰和开导,消除其心理障碍,对病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并帮助其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此时病人若表现出一些积极反应,则预示着心理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及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实验方法及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抗肿瘤药物分类 (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 (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 (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6)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 (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 (8)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 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 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 1.3 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 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食管癌新辅助化疗

食管癌患者对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耐药基因位点 的背景资料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常见癌症,也是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六大原因1。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人发生食管癌,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4.6%;死亡45.6%,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4%2。根据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的癌症发病趋势,预估2015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7.4万例,食管癌死亡人数达37.5万例3。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肿瘤,预后较差,大多数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5年存活率仅为10%。手术切除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新的治疗模式引入临床。通过术前放疗、术前放化疗及术前放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为部分中晚期患者创造了手术的机会,这无疑会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但新辅助化疗尤其是放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预测单个EC患者治疗反应的能力将大大有助于治疗计划1。寻找可靠的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早期筛选出对化疗应答不敏感的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术前化疗,是重要临床课题之一。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及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涉及诸多肿瘤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随着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与食管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的分子靶点正在逐步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以下是食管癌多种化疗方式疗效与基因位点相关性的研究:基因与新辅助化疗 Kim 等4研究了152 例食管癌患者,发现内镜活检ERCC1 阴性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的总生存期长于仅接受手术的患者,而在ERCC1 阳性组中无差别。Ge 等5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44 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中,ERCC1 表达阴性的患者较阳性患者获得更高的病理缓解率( 68. 8% vs.53. 6%,P = 0. 361) ; 而获得病理缓解者的术后3 年生存率达96. 2%,远高于未能获得病理缓解者的41. 5% ( P<0. 05) 。 Duong等1对46例进行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组织活检,后续进行cDNA微阵列分析。在21例鳞状细胞癌(SCC)和25例腺癌(AC)患者中,11例(6)对放化疗有治疗反应。研究确定了一个32基因分类器,可以用来预测新辅助放化疗在鳞状细胞癌中的治疗反应。 Rumiato E6等选择120例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筛选与食管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多态性位点,最终筛选出ABCC2、ABCC3、CYP2A6、PPAR和SLC7A8等5个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SNP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者通过设计遗传学模型、临床模型和遗传学+临床变量模型,研究发现,检测ABCC2、ABCC3、CYP2A6、PPAR和SLC7A8等5个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SNP较单独检测食管癌临床因素有更好的化疗预测价值。 Enrica Rumiatoa等7对143例食管癌患者中的DNA修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其中63

食管癌试题[参考提供]

1.一男性食管癌患者,既往无慢性咳嗽史,放疗中出现咳嗽,喝水呛咳,有发热,应警惕() A.放疗气管反应B.肺部感染 C.纵隔穿孔脓肿D.气管食管瘘伴肺部感染 E.放射性肺炎 2.1例下段食管癌患者,病灶长度7cm,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穿孔征象,首选治疗是() A.手术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D.中医及免疫治疗 E.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 3.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 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 C.血道转移D.腹腔内种植 E.消化道播散 4.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是() A.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及左主支气管处 B.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与左心室处 C.主动脉弓处、左主支气管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D.食管入口处、主动脉弓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E.食管入口处、左心室处以及膈肌入口处 5.食管癌的病变部位分段() A.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 B.颈段、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 C.颈段、胸段、腹段 D.上、中、下段 E.颈段、胸段 6.早期食管癌的概念() A.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 B.癌块直径在2cm以内 C.癌组织未侵入肌层,且无食管旁淋巴结转移 D.癌块直径在4cm以内 E.癌块直径在10cm以内 7.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晚期食管癌的大体分型() A.髓质型B.缩窄型 C.溃疡型D.蕈伞型 E.菜花型 8.早期食管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 A.食管腔内放射治疗B. 食管癌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的手术禁忌证?A(6. 2.1) A.严重吞咽困难 B.声音嘶哑 C.气管食管瘘 D.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E.严重恶病质者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D(5.2.2) A.病变长度 B.病变范围 C.有无转移 D.消瘦和贫血程度 E.病理形态和病理切片 3.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C(3.2.1) A.食管内异物感 B.食物停滞感 C.进行性吞咽困难 D.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 4.下列哪项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C(3.2.1) A.声音嘶哑 B.进食时呛咳 C.胸骨后烧灼感 D.持续性胸背痛 E.进行性吞咽困难 5.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 E(4.2.1) A.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B.局限性管壁僵硬 C.局限小的充盈缺损 D.小龛影 E.管腔狭窄和梗阻 6.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重建的常用手术方法?C(6.3.3) A.结肠代食管术 B.空肠代食管术 C.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D.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E.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 7.食管癌多发生在C(2.2.1) A.食管上段 B.食管下段 C.食管中段 D.食管肌肉 E.食管软骨 8.食管癌主要发生于:A(2.3.1)

S9 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评价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评价(S9) 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 2009年10月29日进入ICH进程第四阶段 按照ICH程序,该指导原则由相关ICH专家工作组起草,已提交给各管理当局征求建议。在第4步的草稿形成后被推荐给欧盟、日本和美国管理当局采纳使用。

S9 历史记录 现行第四阶段版本

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评价 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 在2009年10月29日ICH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进入ICH进程第四阶段,本指导原则已被推荐给ICH三方的管理当局采纳。 目录 1. 前言 (4) 1.1 指导原则目的 (4) 1.2 背景 (4) 1.3 范围 (4) 1.4 一般原则 (5) 2. 支持非临床评价的研究 (5) 2.1 药理学 (5) 2.2 安全药理学 (6) 2.3 药代动力学 (6) 2.4 一般毒理学 (6) 2.5 生殖毒性 (7) 2.6 遗传毒性 (7) 2.7 致癌性 (7) 2.8 免疫毒性 (8) 2.9 光毒性试验 (8) 3. 支持临床试验设计和上市的非临床数据 (8) 3.1 人体首次用药的起始剂量 (8) 3.2 临床试验中的剂量递增和最高剂量 (8) 3.3 支持初期临床试验的毒理学研究期限和方案 (8) 3.4 支持后续临床试验和上市的毒理学给药期限 (9) 3.5 药物联合应用 (10) 3.6 支持在儿童群体中试验的非临床研究 (10) 4. 其他考虑 (10) 4.1 共轭结合药物 (10) 4.2 脂质体产品 (10) 4.3 药物代谢物评价 (11) 4.4 杂质评价 (11) 5. 注释 (11)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2011 Vol.21 No.7 518 通信作者:傅剑华 E-mail:fujh@https://www.doczj.com/doc/7712151701.html,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 循证医学依据 傅剑华 杨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 [摘要] 在中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不尽人意。近30年综合治疗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望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应用经验作一综述,并就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作推荐指引。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DOI:10.3969/j.issn.1007-3969.2011.07.004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1)07-0518-04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FU Jian-hua, YANG Ho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China)Correspondence to:FU Jian-hua E-mail:fujh@https://www.doczj.com/doc/7712151701.html, [Abstract ] Surgery is the major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ncer in China. Howev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with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eal carcinoma have rather poor survival rates. During the past 3 decades, various studies focused on multimodality 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ncer. It was strongly indicated that neoadjuvant treatment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recommendation from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formulated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sophageal Cancer, 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in 2011.  [Key words ] Esophage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傅剑华,临床肿瘤学博士,EMBA,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食管疾病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执行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担任《癌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 床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我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不尽人意, ⅡA ~Ⅲ期的食管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6%~34.0%[1-2] ,多数患者在手术后3年内出现转移或局部复发。中晚期食管

药效评价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 一、基本原则 1. 抗肿瘤药物分类 (1) 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 (2) 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3) 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 (4) 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 (5)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 (6) 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 (7)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 (8)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 2.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 2.1 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 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 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1.1 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 1.2 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 1.3 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 试验方法 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 还原法、磺

酰罗丹明B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药物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 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 小时后再给药。试验应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3. 评价标准 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体外试验至少重复一次。 附注:评价药物抗癌活性的方法: 1. MTT还原法 1.1 基本原理: 四氮唑[MTT,3-(4,5-dimethylib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是一种能接受氢原子的染料。活细胞线粒体中与NADP相关的脱氢酶在细胞内可将黄色的MTT转化成不溶性的蓝紫色的甲[月替] (formazan),而死的细胞则无此功能。用二甲基亚讽(DMSO)溶解甲[月替]后,在一定波长下用酶标仪测定光密度值,即可定量测出细胞的存活率。 1.2 操作步骤: 1.2.1选用对数生长期的贴壁肿瘤细胞,用胰酶消化后,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l640培养基配成5000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在96孔培养板中,每孔接种200μl,37℃,5%CO2 培养24 h。 1.2.2 实验组换新的含不同浓度被测样品的培养基,对照组则换含等体积溶剂的培养基,每组设3~5平行孔,37℃,5%CO2 培养4~5 d。 1.2.3 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200 μl新鲜配制的含0.2 mg/ml MTT的无血清培养基.37℃继续培养4 h。小心弃上清,并加入200 μl DMSO,用微型超声振荡器混匀后,在酶标仪上以试验波长为570 nm,参比波长为450 nm测定光密度值。1.3 结果评定: 按下式计算药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 OD实验/OD对照) ×100%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流行病学】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每年约达15万人,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我国以太行山南段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地区发病率最高,此外,山东、江苏、福建、安徽、湖北、陕西、新疆等地尚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3~2.7:1。 【解剖生理】 1.食管是一输送饮食的肌性管道,成人食管长约25—28cm,门齿距食管起点约15cm,食管上连咽部,前在环状软骨下缘水平,后相当于第6颈椎,在气管后面向下进入后纵膈,约在第11胸椎水平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连贲门, 2.食管分段 颈段食管: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内镜检查距门齿15~<20cm。 胸上段食管:胸廓入口至气管分叉平面,内镜检查距门齿20~<25cm。 胸中段食管: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上1/2(交界处大致在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30cm。 胸下段食管: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下1/2,通常将食管腹段包括在胸下段内,内镜检查距门齿30~40cm 3.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 第一处:食管入口,环状软骨下缘 第二处:主动脉弓水平 第三处:穿过膈肌处 是肿瘤、憩室、瘢痕狭窄等好发处。 4.结构: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层。 食管无浆膜覆盖,而浆膜层是最有利的愈合组织,对胃肠手术尤其重要;食管的肌纤维呈纵形走向,比较脆弱,容易撕裂。食管的血液供应来自不同的动脉,来自不同动脉,上端有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气管分叉处有支气管动脉的分支,较下有降主动脉、胸廓内动脉的分支,下端有胃左动脉的分支。虽然这些动脉有

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联合靶向药物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7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观察组给予放疗联合靶向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毒副作用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78.16%,优于对照组的48.2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且食管炎和皮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应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向药物;疗效 食管癌为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食道肿瘤[1]。目前,医学上多采用单纯的放疗联合靶向药物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2]。为了验证对食管癌患者应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特进行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治疗,且患者排除心、肾等器官损害以及痴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男45 例,女42例,年龄32~87 岁,平均年龄(49.6±1 2.5)岁,10 例为Ⅱ期患者,47例为Ⅲ期患者,30例为Ⅳ期患者;65例患者为食管鳞癌,22例患者为食管腺癌。观察组,男46 例,女41例,年龄33~89 岁,平均年龄(50.3±1 3.0)岁,12例为Ⅱ期患者,49例为Ⅲ期患者,26例为Ⅳ期患者;64例患者为食管鳞癌,23例患者为食管腺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通过对食管癌患者食管吞钡餐进行X 线检查和以5 mm层距在患者环状软骨到肋膈角下端的3 cm处进行CT 检查,确定患者的病灶部位。临床治疗医师勾画出靶区和可能危及的器官,并由2名主治医师进行确认。用直线加速器以95% PTV 46~70 Gy的剂量,进行前后二野对穿和二斜野照射, 2 Gy /次, 5 次/周,治疗8周。观察组: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放疗过程与对照组相同,患者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在进食前1 h口服150 mg/次,1次/d的盐酸厄洛替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16)进行治疗,治疗8周。在结束放疗的4~6周时,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或者胸部CT检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毒副作用。根据放疗后患者的症状状况以及检验结果进行疗效判定:完全缓解:基本消失、恢复正常;部分缓解:部分消失、部分恢复正常;稳定:不恶化、趋向于稳定;无进展:无疗效、恶化或死亡。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食管癌护理诊断

食管癌护理诊断及措施 1.焦虑、恐惧:与对手术及治疗效果担心,怀疑患食管Cc有关。 ①介绍病房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主管医师及护士、同病室病友、帮助病人尽 快适应病房环境、产生安全感。 ②加强巡视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给予心理安慰。 ③介绍同种病例治疗效果、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④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取得病人合作。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进食困难、肿瘤组织异常增生消耗体能有关。 ①能进食者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增加进食次数、 每日4~6次,增加病人体质,避免进过热、过硬的食物,细嚼慢咽,减少对食管的不良刺激。 ②提供安静的进食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3.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手术及治疗方面的知识。 ①嘱病人严格戒烟,避免吸二手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感染者术前应 用抗生素。 ②训练有效的咳嗽、咳痰及深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给雾化吸入tid, 减少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有利排痰,预防术后肺不张肺炎,嘱患者爬楼梯、锻炼肺功能。 ③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④告诉患者及家属术前注意事项、保持病人情绪稳定、提高手术耐受性。 ⑤训练床上大小便,预防术后尿潴留、便秘。 ⑥洗澡备皮、换清洁内衣裤、预防切口感染。 ⑦术前口服1%链霉素,术前备血,12h禁饮食,术前置胃管,尿管。 4、刀口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①说明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现稳定病人情绪。 ②分散病人注意力,与之交谈、听音乐、聊天等,降低对疼痛的耐受性。 ③协助病人取合适的卧位,给予有效的胸带外固定,咳嗽、咳痰时用手捂住伤 口,拍背时避开患处,尽量减少搬动病人、操作、检查应集中,搬动时要轻稳、避免拖、拉、拽。 ④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刀口疼痛、惧怕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①指导协助病人有效的咳嗽、咳痰、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然后自胸部用力咳 出,每2~3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痰1次。 ②雾化吸入每日3次,稀释痰液,有利排出。 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探视、陪护、保持室内正常的温度18~20℃,湿度 50~60%,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 ④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6、低效性呼吸形态:与痰液潴留,肺组织受压有关。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②嘱患者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嘱患者吹气球,促进肺复张。 ③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④氧气吸入3L/分,避免缺氧,交待用氧注意事项,挂四防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