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医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试行)》

《湖北医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试行)》

《湖北医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试行)》
《湖北医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试行)》

《湖北医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暂行办法(试行)》

(讨论稿)

为加强岗位设置考核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湖北医药学院绩效工资实施暂行办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构成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指学校根据教职工所完成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的大小所支付的奖励性津贴,占绩效工资比重的50%,奖励性绩效包含业绩津贴、效益津贴和特殊奖励津贴,其中业绩津贴、效益津贴和特殊奖励津贴之比为5:4:1。

1、业绩津贴:是指学校对上岗人员当年完成岗位规定的工作业绩情况所支付的津贴,按受聘岗位等级进行核算,随每月工资发放。

2、效益津贴:是指学校对教职工超额完成本职岗位规定工作任务所支付的津贴,效益津贴年终一次性发放。效益津贴按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两类划块,教学人员的效益津贴主要为课时津贴,实行二次分配。为体现效益津贴向一线教学人员倾斜的原则,非教学人员效益津贴人均数按同级岗位教学人员效益津贴人均数的90%划拨。

3、特殊奖励津贴:是指学校对职工的教科研成果给予的奖励以及学校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而设立人才基金等,特殊奖励津贴发放办法另行制定。

二、岗位类别设置和各级各类人员奖励绩效系数

1、岗位类别设置

根据我校首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情况,我校教职工岗位分为教师专技(含

学生政治辅导员岗位)、非教师专技、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四种类别。

2、各类人员奖励绩效分配系数

结合岗位工作性质、岗位聘任具体情况,我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系数见下表:

各级各类岗位奖励绩效工资分配系数

三、奖励性绩效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G = general 表示“总的”;A = average 表示“平均值”;R(r)= ratio表示“系数”;K=keshi 表示“标准学时”。N= number表示“学生数”)

1、业绩津贴按以下方式核算:

A1=[G× 50%] /(R1+ R2+ R3)

其中,教师岗位业绩津贴全校总额=A1×R1;

专职政治辅导员岗位业绩津贴全校总额=A1×R2;

除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岗位外其它所有人员业绩津贴全校总额=A1×R3。

注:A1为全校人均业绩津贴点值;

G为全校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R1为教师系列业绩津贴总系数;

R2为政治辅导员系列业绩津贴总系数;

R3为除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系列外其它所有人员的业绩津贴总系数。

2、效益津贴按以下方式核算:

A2=[G × 40 %] /(r1 + r2+ r3)

其中,教师岗位全校效益津贴总额=0.40G–A2 ×r3×0.90–A2×(r 2 + (N/200));

政治辅导员全校效益津贴总额=A2×(r 2 + (N/200));

除教师和政治辅导员外其它所有人员的效益津贴的总额=A2 ×r 3×0.90。

注: A2为全校人均效益津贴点值;

r1为教学一线系列效益津贴总系数;

r2为专职政治辅导员系列效益津贴总系数;

r3为除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系列外其它所有人员的效益津贴总系数;

N为全校兼职辅导员带班标准学生数。

3、教学院(系、部)效益津贴的切分原则

A3=0.40G–A2 ×r3×0.90–A2×(r 2 + (N/200))/ K;

G i=K i ×A3。

A3为课时点值;

G i为某教学院(系、部)教学人员效益津贴的总额;

K、K i分别为全校(含独立学院)课时总量,某教学院(系、部)课时总量。

根据学校划拨效益津贴的总量,各教学院(系、部)综合考虑教学、科研等工作要求制定二次分配方案。

注:此部分教学院(系、部)效益津贴的切分原则得以执行的前提是:相关院系完成了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下达的教学改革任务。否则下浮10%,下浮部分由其它达标院系均分。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

1、业绩津贴的发放

在保证完成基本工作量的情况下,按受聘岗位等级进行核算,每月随工资

发放。

2、效益津贴的发放

(1)教学院(系、部)的教师

学校根据校本部教务处及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部核准的各教学院(系、部)实际承担教学工作标准学时总量(依据各教学院系的教学周历及相关教学工作计划任务书和教学工作执行情况证明材料,按照“湖北医药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核定,继续教育学院和辅修专业教学工作量不在此列),将各教学院(系、部)的效益津贴总额核拨到各院(系、部),由院(系、部)根据本单位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效益津贴二次分配办法。

院系“双肩挑”人员可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之中选择业绩津贴。如选择专业技术岗位,业绩津贴发放必须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双肩挑”人员为50%教学工作量和100%科研工作量),效益津贴需按行政职级享受;若选择管理岗位,非教学任务所需,原则上每周法定工作日课时不超过4学时,每学期控制在60学时以内;确因教学工作需要,超出规定部分课时津贴由所聘任院系在二次分配办法中予以明确。

(2)学生政治辅导员效益津贴的发放

学生工作处依据组织人事部制定的总体方案出台学生政治辅导员效益津贴的二次分配办法,由学生政治辅导员所在二级学院核定发放。

(3)其他各类人员

根据《湖北医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暂行办法》,其他各类人员所在的二级

单位向学校报告本单位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及工作完成质量情况,由组织人事部统一核定后发放。

3、特殊奖励津贴发放

特殊奖励津贴发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五、需要明确的问题

1、学校文件明确主持工作的副职干部业绩津贴和效益津贴可上浮一级标准执行。

2、机关直属单位凡有行政级别的人员(非专技岗位有行政级别的或管理岗位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其业绩津贴和效益津贴按管理岗系数核定的标准执行。

3、经组织委派参加支农、支教、包村、挂点、下派锻炼以及上级部门借用人员等,享受非教学人员同职级业绩、效益津贴。

4、绩效工资改革后,不再发放各类加班费,确因工作需要加班,原则上从部门自筹经费中解决。

5、在学校和二级学院具有行政级别的临床编制管理干部,原则上享受我校同级人员的业绩津贴。

6、内退人员,享受全额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保留的津补贴,其它按照同级退休人员的享受生活补贴。

7、协议工资人员,基本工资额度按其档案工资、薪级工资享受。六年以内,其绩效工资按以下方式进行核实:基础绩效享受同级人员50%[1+ (N-1)/5];业绩津贴和效益津贴按照同级在职人员70%+ 30%[(N-1)/5],其中N为来校

工作年限,来校工作年限计算由组织人事部核定,不足1年的,N记为1。协议工资人员来校工作满六年后,其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另行约定。

六、有关要求

1、各单位在制定二次分配办法时,要将奖励性绩效工资与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充分发挥奖励性津贴的激励功能。

2、各单位在制定二次分配办法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并经本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同意、报学校绩效工资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同时,分配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七、附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原分配文件与此相抵触的,以本文件为准。本办法由学校绩效工资领导办公室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