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填空题

1.UNDP按照人类发展指数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低发展程度,中等发展程度,高发展程度。

2.按照技术进步对资本-劳动占用比例的影响把技术进步划分为: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

3.传统贸易理论体现了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的内容。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可以通过传导作用和乘数作用产生。

当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表现有(请列出4个方面):1)森林锐减;2)土地沙漠化;3)全球气候变化;

4.对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用于健康的支出,以及用于劳动力的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的支出。

5.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阶段,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有三种主要倾向: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强调工业的重要性;第二阶段在研究方向及重点的主要变化有:更多从经济结构上去研究,改变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观点,重新估价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6.发展中国家发展激励结构中不仅包括市场,还包括国家和企业。

7.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形式或来源主要有:国际组织的援助,国外官方发展援助,私人投资三种形式。

8.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可能造成的积极影响有:弥补资本短缺,解决了大量的非熟练工人的就业,缓解或解决外汇缺口,以及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等等。

9.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包括:生产率低下,生活水平低,人均寿命低,劳动力利用不充分,以及收入差距大等等。

10.根据自然资源按照各自的天然特点,阳光、水分、空气等被称为:生物资源,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被称为生态资源,土地面积、土壤肥力等被称为土地资源,煤、铜等被称为矿产资源。11.赫尔希曼为代表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者认为投资应放在向后联系效应较大的制造业,最终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所谓的“联系效应”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产业部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产业部门的这种关系可以分为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两种形式。

12.结构主义学派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是不适用的,因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而发展中国家市场是不完全的。凯恩斯学派从根本上也不切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因为发展中国家失业和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储蓄不足,而凯恩斯把萧条时期的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储蓄过多;凯恩斯观察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是周期性的失业,而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表现为广泛的就业不足、伪装的和低生产率的就业。

13.经济发展中,农业所作的贡献包括: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食品贡献,原料贡献。

1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设计的分类体系,将第三世界(包括那些不属于联合国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低收入国家(1993年人均收入低于650美元的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例如博茨瓦纳、以色列、马来西亚、斐济、秘鲁、菲律宾、泰国等;新兴工业化经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希腊、香港、墨西哥、葡萄牙、新加坡、韩国、西班牙、台湾、南斯拉夫;和高收入石油输出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等。

15.联合国于1990年开始定期公布人类发展指数,以衡量各国的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由如下三个指标构成:实际人均收入,成人识字率和学校入学率,以及出生时预期寿命。

16.两缺口模式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通过引进外资方式可以促进弥补缺口达成平衡,而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和长期的作用。

17.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中劳动力流动模式中具有三个假设: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城市工业

部门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是与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速度成正比的;农村存在过剩劳动力,城市中存在着充分就业;在农村过剩劳动力耗竭之前,城市工资一直保持不变。

18.罗森斯坦 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客观存在着三种“不可分性”,即投资的不可分,需求的不可分以及储蓄的不可分。因此,决定了其投资不可能是平衡的,而必须是大规模跃进式的。

19.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经过六个阶段,其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在该阶段,主导部门的选择和资本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达到一定的标准尤其关键。

20.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经过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高额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存在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及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这两方面的循环在封闭经济中是互相制约,不可打破的。

22.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对人均收入产生不利影响,生活水平下降,延缓农业发展,增加失业,延缓资本形成,阻滞经济增长。

23.生育的微观经济学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原因是养育小孩的机会成本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低。

24.世界银行将发展中国家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为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各个国家可采取的经济手段有:税收手段和财政金融手段等等。25.新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学派的经济学家将发展中国家称作外围地区说明它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依附和支配关系。

26.新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状态,这与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制成品为主,而发达国家则存在相反的贸易结构有关。

27.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文教卫生事业取得显著进步,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及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

28.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资本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叫余值增长率。

29.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新采用的技术是一种趋于多使用劳动而少使用资本的技术。技术进步后资本占总投入的比重变小,而劳动占总投入的比重增大。

二、名词解释

1.比率:产出量差。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本应用的其他配合要素不容易得到满足,因此边际数值更能够显示出经济变动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决策应该选择使增加的每单位资本投入能获得最大的产出增加值的活动

2.边际储蓄倾向: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经济生产主体在所增加的经济总量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例。

3.边际进口倾向:经济总量增长中用于增加进口的比率。

4.边际资本产出:是资本形成的增量与产出增量之比。可以表达为:相邻两年资本存量差/相邻两年

5.城市化:质的规定——农村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达到城乡共享。量的规定——不断量化的过程,即农村的地域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域,表现为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到一定程度转变为“同化”过程。

6.储蓄缺口:有保障的投资与储蓄能力之间的缺口。

7.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可以使总收入增加若干倍,倍数(即乘数)大小取决于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和进口的比例,这种倍数即对外贸易乘数。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1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8.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同时存在的生产率低下、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经济部门以及生产率水平较高、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经济部门。

9.技术进步:是指新知识创造、新技术发明在社会生产中得到推广运用,并产生物质财富增值,从而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部过程。包括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管理

方法的改进,以及社会生产者本身的知识进展。

10.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所实施的贸易发展战略,以促进国内制成品的生产为目标,鼓励国内企业的生产,并对进口产品实施限制性的政策。

11.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涉及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这一量的扩张,又包括产业结构演进、教育程度、分配状况以至社会生活的改善。

12.扩散效应:相对发达的区域或者产业对周边地区或者其他产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13.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新采用的技术是一种趋于少使用人的或劳动而多使用资本的技术,技术进步后资本占总投入的比重变大,而劳动占投入的比重变小。

14.两缺口模型: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模式。投资-储蓄=进口-出口,这一恒等式两端必须平衡。如果投资大于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这个缺口要靠进口大于出口既由外汇缺口来平衡。但是这个平衡不一定能够达到,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调整。调整可以通过修补缺口本身来进行,即在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通过增加储蓄(短期很难达到)或削减国内投资来修补;在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通过扩大出口(短期很难达到)或减少进口来修补。但是会降低国内经济的增长率。也可以引进外资来平衡两缺口,使两个缺口在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平衡。

15.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一个是仅够糊口的、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的“自给农业部门”,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由于农业部门存在着过剩劳动力,而农业部门自身不会产生出对这部分劳动力的生产性使用,这样使之向工业部门转移,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工业部门也得到了自身发展所需劳动力。

16.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应用于国际贸易时,指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百分率)之比。应用于国内贸易时,还可以指工业品与农业品、工业品与初级产品、农产品与劳务等等产品之间的价格指数之比。

17.贸易条件恶化: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而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以至出口产品价格与进口产品价格的比值不断下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现象。

18.农业剩余劳动力:投入农业部门生产的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甚至为负时的数量。

19.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着眼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提高,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20.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设计的一个用于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数,是根据发展的目标如寿命、知识和生活标准而不是用促进发展的手段如GNP来度量的。其中寿命用出生时的期望寿命衡量,知识用成人的识字率和上学年数的加权平均来确定,生活标准用调整后的人均收入来度量。其数值的大小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则人类发展程度越高。

21.商品贸易条件:经济增长阶段可以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最关键的起飞阶段。具有不可逾越的特点。

22.收入贸易条件:应用于国际贸易时,指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百分率)之比,并乘以出口商品的数量。

23.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象做出解释。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尽管城市中存在失业,移入城市的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决策,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无论已经开始流动的人口,或者准备流动的人口,都在把农村的既得收入和如果移入城市后能找到工作机会的预期收入比较,决定其行止。总之,影响他们的预期的是两个因素: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在城市找到工作机会

的可能性。

24.外部性:消费或者生产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不能通过市场体现出其价值。

25.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是衡量一国社会发展的指标。它基于三个广泛又易取得的人类基本需要指标综合而成: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每个指标从0到100的等分值,用已知的最好和最坏的情况赋予确定等分值的范围,然后求出3个指标进行加权的平均值,即PQLI。推广这一指标的人认为,它可以表明最富的国家并不总能享有最高的生活质量。

26.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超过国民生产投入增长的比率。

27.增长极:在国家范围内,比其他地区更富裕、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的区域。这些地区集中了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不仅在绝对量上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周围广大地区发挥着扩散效应的作用。

28.中心--外围理论:世界经济政治结构存在发达的中心国家以及发展中的外围国家,中心国家主导着要素和产品的价格,而外围国家则具有依赖性;要打破这种结构,就必须进行南南合作,并改变现有贸易结构。

29.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及劳动比例发生变化,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下,增加的资本投入要大于对劳动增加的要求,技术含量较高,对人力素质的要求也较高,对于改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有长远的意义。

三、简要回答

简要回答

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的态度的差异。

工业化国家想为他们的环境舒适和有效的利用而去保护热带雨林,而热带地区国家将木材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重要出口,将林地看作是扩大农业的一个好地方。北方国家关心由于石油燃烧造成的全球变暖,南方国家想的是为什么自己收入低却要放慢发展速度,来为主要由北方国家的工业增长而引起的问题而做出牺牲。……北方国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评价高,而南方国家更愿意关心经济的迅速增长。……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会要求工业化国家的金融资本和后天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以获得南方对自然资本的保护——这对北方也是有利的。北方真心想采取措施促进有效的全球资源利用,也会使其愿意进行资本转移。但是,在资源和环境利用方面提高效率和获得更大的可持续性,对发展中国家本身是有利的。所以,无论讨价还价是否成功,都应该这么做。

答案:北方国家由于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有足够的资金,很高的技术,很高的人力资本储备,所以在同一总投入水平下,考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可以采取保护政策,采取高资本,高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低自然资源投入的要素组合。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技术、人力资源都相对稀缺,所以以低技术、低资本、低人力资本投入以及高自然资源消耗的要素组合形式来追求同等的产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同时,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未来自然资源的收益现值低,这也促成其过度的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北方国家对南方进行资本等发展要素的转移,可以改进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组合方式,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环境。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答题要求:从不同代际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本质含义的角度来阐述。

简述你对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理解。

答案:此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供给方面的恶性循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及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这两方面的循环在封闭经济中是互相制约,不可打破的,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停滞。而资本缺乏又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要打破此循环,必须大规模地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但是这个理论是在封闭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过于强

调资本的作用。

简述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案:从食物原料贡献、市场贡献、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贡献、外汇贡献几个方面进行解释和说明。并说明其不可替代和基础的特性,以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接受政府支持的重要意义。

简要阐明你对下述观点的看法: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答案:一旦很低的人均收入被相当不平等地分配,那么贫困、营养不良和生命的浪费等方面的后果就很严重。相应地,不平等对储蓄率有不利影响、也影响人们从事有用工作的能力。另外,人们获得信贷和融资的能力会受到很大的约束,从而降低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运作的效率。

平等作为经济发展中包含的主要目标,对于影响发展过程和解决相应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库兹涅茨曾经分析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呈倒U型,即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社会极端不公平的现象,但是随着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就会显现作用,增长速度的效力就会分润到社会各个群体,社会公平程度提高。由此提出的政策是一般性的政策,而不需要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特别关注。同时,还认为社会再分配政策会损害高收入人群的积极性,也失去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激励,还会直接影响储蓄总量,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就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如前所述,不平等造成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促进社会平等的政策会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因为收入再分配可以加强社会的稳定性,而且增加人群的社会资本,可以达到超过物质投入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简要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的科学化。农业科学技术一经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由于资本、资源等有限,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技术选择,创造合理的技术结构。土地稀缺的国家往往形成土地节约型的农业技术结构,以突出生物技术、化肥等替代土地型要素的作用;劳动较为稀缺的国家则形成劳动节约型的技术结构,以突出机械技术、动力等替代劳动型要素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绿色革命”反映了诱导的技术变革——农业技术变化是由市场力量引导的——的有效性。技术创新为投入产出率的提高,为生产可能性的扩展都产生了直接的作用。

但是,小农在其中要真正受益,必须对制度和信贷市场进行适当调整以及提供信息。(这一点不回答可以忽略)

简要分析发展中国家投资决策所依据的主要经济指标。

答案:投资决策所依据的指标包括:资本/产出比率,应该对那些能使每单位投资得到最大产出的活动,或对能使每单位产出所需投资最少的活动进行投资;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即资本形成的增量与产出增量之比,应该选择使增加的每单位资本投入能获得最大的产出增加值的活动;均等边际报酬,即根据边际均等原则,当两个项目的边际报酬相等时,资金分配最适当;资本/劳动比,在失业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应选择资本/劳动比最小的方案,即一定量的资本吸收劳动力最多的投资计划;再投资率,等于人均收入减去人均消费和资本消耗后的差额与人均资本产出量的比值,此比值越大,表示资本的积累越快,从而技术改进越容易,经济发展越迅速,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再投资率高的项目。

资金使用效率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利率,财政政策——税收,外贸政策——汇率),信息,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可行性),生产过程本身的风险(技术、包括人力和管理在内的其他资源情况)

简要分析发展中国家外来资本中私人投资的利弊。

答案:1)对私人投资传统的支持意见:弥补储蓄、外汇、财政收入和管理上的差距。

被视为补充国内可用资源的供给与达到增长和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之间的差距,如储蓄、外汇、政府财政收入和人力资本技能等,可以用两缺口模式进行分析。

2)反对理由:扩大了差距。

降低储蓄和投资率的可能:不能将大量利润再投资而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收入

长期可能减少经常和资本账户的外汇收入(如果出口没有得到促进的话)

自由税减免、过度投资优惠、关税保护等造成负面影响

跨国公司垄断国内市场而窒息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不合适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生产少数富有阶层需要的产品,影响就业及整体生活水平

有限的资源配置更加重了二元结构的特性:贫富、城乡的差距

政治方面则会由于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控制,而在各阶层的社会决策中发挥影响,阻碍东道国正常的政治秩序。

简要分析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及其本质特征。

答案:城市化的概念:质的规定——农村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达到城乡共享。量的规定——不断量化的过程,即农村的地域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域,表现为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到一定程度转变为“同化”过程。

请分析中国吸引外资大规模流入的理论基础。

背景材料:20世纪80年代资本的流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内储蓄总额超过国内投资总额(如,1996年储蓄存差为3117亿美元),同时,1997年中国的国内储蓄率高达41.2%,仅次于新加坡,居世界第二。

答案:引入外资的理论依据是两缺口模式,即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外资的一种模式。投资-储蓄=进口-出口,这一恒等式两端必须平衡。如果投资大于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这个缺口要靠进口大于出口既由外汇缺口来平衡。但是这个平衡不一定能够达到,因此,需要对此进行调整。调整可以通过修补缺口本身来进行,即在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通过增加储蓄(短期很难达到)或削减国内投资来修补;在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通过扩大出口(短期很难达到)或减少进口来修补。但是会降低国内经济的增长率。也可以引进外资来平衡两缺口,使两个缺口在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平衡。

成功地利用外资应该达到双重的经济效果:一方面引进项目的建成可以直接地(建成新项目)或间接地(降低成本)增加出口;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促进了生产,使居民和政府的收入水平提高,最终使两缺口失衡现象逐渐趋于平衡,消除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最终实现逐步地减少外援,依靠自己经济内部的力量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请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答案:家庭对儿童数量的需求涉及家庭收入与子女“价格”的关系问题。所谓子女“价格”是指父母养育子女所花费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减去子女为父母带来的预期收入(包括子女未成年之前为家庭带来的收入和父母年老后子女所支付的赡养费用)。直接成本是指抚养子女所花费的一切开支,包括衣食上学等之处。机会成本是指父母在抚养和照料子女时所放弃的挣钱机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子女相对“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对子女数量需求的下降,因而出生率低。

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很高的原因是养育子女的成本低廉。由于教育落后,对子女的智力投资很少,妇女受教育和参加工作的机会更少,因而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低;子女从小就可能帮助家庭创造收入,父母年老后因无养老金不得不依靠成年子女赡养,因而预期收入高。此外,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还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子女“价格”相对发达国家要低廉,对孩子的需求量相对就大。

社会公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社会公平和经济增长均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增长的衡量:GDP;均等或不均等的量度: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2、库兹涅茨曾经分析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呈倒U型,即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社会极端不公平的现象,但是随着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就会显现作用,增长速度的效力就会分润到社会各个群体,社会公平程度提高。由此提出的政策是一般性的政策,而不需要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特别关注。同时,还认为社会再分配政策(税收与支出政策的相关措施)会损害高收入人群的积极性,也失去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激励,还会直接影响储蓄总量,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就会降低

经济增长速度。

3、也有学者认为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会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因为收入再分配可以加强社会的稳定性,而且增加人群的社会资本,可以达到超过物质投入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在投资选择中,发展中国家如何根据投资决策指标确定投资方向?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投资决策所依据的指标包括:资本/产出比率,应该对那些能使每单位投资得到最大产出的活动,或对能使每单位产出所需投资最少的活动进行投资;边际资本产出比率,即资本形成的增量与产出增量之比,应该选择使增加的每单位资本投入能获得最大的产出增加值的活动;均等边际报酬,即根据边际均等原则,当两个项目的边际报酬相等时,资金分配最适当;资本/劳动比,在失业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应选择资本/劳动比最小的方案,即一定量的资本吸收劳动力最多的投资计划;再投资率,等于人均收入减去人均消费和资本消耗后的差额与人均资本产出量的比值,此比值越大,表示资本的积累越快,从而技术改进越容易,经济发展越迅速,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再投资率高的项目。

资金使用效率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利率,财政政策——税收,外贸政策——汇率),信息,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生态可行性),生产过程本身的风险(技术、包括人力和管理在内的其他资源情况)

(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 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导论 一、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 发展经济学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 所谓经济发展问题很多,概括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为什么落后或不发达?二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来追赶当今发达国家? 二、发展经济学起源 三、发展经济学代表人物 张培刚中国《农业与工业化》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㈠度量 经济增长的度量: GNP 和人均GNP 经济发展的度量:①按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 ②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③生活质量指标④贫困⑤工业化和职业分布 ㈡发展指标与增长指标的差别 1.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2.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公认为是一个指标,即GNP 或GDP 的增长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五、罗斯托起飞模型(Rostovian take-off model) 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 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 1.传统社会 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 3.“起飞”阶段 4.走向成熟阶段 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六、发展中国家定义 所谓发展中国家是指相对于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来说的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其主要经济特征1.收入水平低下2.生产效率低下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就业率低5.对农业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发展经济学-新系统-作业题及答案-2012.8

发展经济学-新系统-作业题及答案-2012.8

发展经济学-在线作业_A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如果投资___b____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 (5.0 分) a 等于: b 大于; c 不等于; d 小于; 2. 两缺口模式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极弥补储蓄缺口: b (5.0 分) a 减少出口或扩大进口; b 引进外资。 c 减少投资或扩大储蓄; d 扩大出口或减少进口。 3. 发展中国家大量引入外资的理论依据: b (5.0 分) a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b 两缺口模型; c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d 大推进理论; 4.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劳动生产率低下,除此以外,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下述问题: a (5.0 分) a 生活水平低;

b 需求不充足,产品过剩; c 国家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 文化落后 5. 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__c____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5.0 分) a 3。 b 0; c 1; d 2; 6. 如下哪些论点是两缺口模型的结论: a (5.0 分) a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资解决国内的储蓄缺口; b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外汇缺口和GNP缺口; c 外汇缺口的存在一定会产生储蓄缺口; d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产生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 7.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a (5.0 分) a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b 一个阶段的发展能够自动生产一个阶段的发展; c 经济增长能够自我维持; d 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 8. 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被称为: c (5.0 分) a 劳动剩余; b 储蓄缺口;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1--3题

《发展经济学》思考题 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对“起飞”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罗斯托把起飞定义为一种工业革命。即它是一种发生在较短时期内的在生产方法、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性质上的而非程度上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历史上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罗斯托认为,确定一个经济是否处于起飞阶段需要有3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或不到5%增加到10%以上;二是有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三是出现一个有助于国内筹集资金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以保证成长的持续性。(出自课本) 2、发展中国家技术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适用技术选择应满足三重目标要求:一是环境目标。即该项技术能够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二是社会目标。即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能与传统文化相融的技术,并能促进社会和睦和使人们分享益处。三是经济目标。能够协助克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因素,广泛提高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国情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制定的发展目标也不相同。因此在技术选择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技术选择标准引进技术。同

时,还应该发展教育,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技术人员,吸收、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并创造条件自主研发,逐渐更多的依靠本国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出自课本) 3、谈谈“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缺点。 答:进口替代的优点:一是实行工业化,避免国际剥削。二是排斥出口,鼓励内销。三是政府统制和保护。进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二是进口替代不利于出口发展,造成国际收支恶化。三是进口替代不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四是进口替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出口导向的优点:一是它能使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并能得到有效使用。二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要一席之地,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推动出口企业与出口相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使企业改变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率,把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提高到世界水平。三是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国内企业和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从中能较快的旗手先进技术、科学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最新的产品设计等。四是对于政策中错误发现和纠正较快。出口替代的缺点:一是这种战略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二是实行出口替代战略使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大大提高,内部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三是出口替代战略选哟实行一些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四时出口替代战略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存在很多局限性。(以上出自课本,但进口替代优点不明晰,又上网搜索以下答案,请同学们参考)

【良心出品】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 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 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 )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社会排斥 社会排斥指的是某些人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设岗、社会排斥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关系排斥和制度排斥。 绿色革命 1960年代中后期,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哥伦比亚等国一些农业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新型高产小麦和水稻品种获得成功,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这种种子改良运动被称为“绿色革命”。 部门优先发展战略 基于资源有限假定所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资本稀缺,技术水平较低,只能采取渐进式工业化战略,让一些关键部门优先发展。通过这些部门发展增加收入、扩大市场、积累资金,提高技术,带动越来越多的部门相继发展起来,最后使得整个国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 指当某些进口商品量达到可以进行国内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时,通过采取某些限制进口的政策,将这一市场保护起来,利用它来建立和发展国内同类商品生产的工业。进口替代战略一般是由后进国家实行, 工业没有先进国家发达,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较落后生产率较低,不可能与先进国家的工业进行竞争,在国际贸易中需要某种程度的保护。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主要是指商品的贸易条件,或净易货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平均价格之间的比率。 技术 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但是也是需在在实际中多多磨练才能找到自己技术所在地。 经济租 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任何在生产者看来能产生利润的某种资源的租金或者说利润。经济租金其实就是经济要素的租金,经济要素在这里可以看做任何一种经济资源。经济租的消散主要靠两条途径。⑴竞争。⑵社会再分配 产权 产权是指产权主体拥有的与财产有关的权利的集合,它是一定社会的人与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可以分为三类:所有权,所有权的暂时分割,信托。 干中学 是指人们在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积累经验,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总量的增加可使所有厂商生产效率提高,体现了知识积累的外部性。 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或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简述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1953年由纳克斯提出,该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穷国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穷,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资本形成有供给方面恶性循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资本形成也有需求恶性循环: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走出这样的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观点是扩大投资,而且要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个临界值,冲出恶性循环泥潭,走上工业化轨道。 试述健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健康影响经济繁荣有四种主要机制。第一,健康的人能够工作更长的时间,在体力、脑力,或者认知能力上都更加充沛强壮,这直接提高了家庭和市场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健康的人可以享受更长寿命,更有动力为其教育投资。而大量研究表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第三,更长的期望寿命促进了生产阶段的个人进行储蓄,这为经济投资储备了更多的货币资本,后者进一步促进了收入和经济增长。更健康的劳动力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第四,更健康的人群意味着更低的死亡率,这降低了家庭大量生育的必要性,从而导致更低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平均年龄的提高。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年龄人群的比例,而后者是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简述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第二,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准生育一个孩子;第三,农村某些群众有特殊困难,包括独女户,要求生二胎的,经过批准可以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不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生三胎;少数民族地区也要提倡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可由有关省、自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简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第一,物质投入的现代化,采用机械化工具,以石油和电能为主要动力,广泛使用各种化学肥料和农药,大量物质投入由工业部门提供。第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技术进步迅速。第三,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打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循环,实行专业化、社会化和区域化生产;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工贸密切结合,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第四,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现代化,采用工业化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固定生产车间(温室)和产品加工车间进行生产,按工业流程组织生产,并实行工业化企业管理制度。第五,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收入水平也将有显著提高,相应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简述不发达状态下的市场失灵 首先,相当数量经济活动是由传统、习俗或命令来调节,经济参数非市场化,市场机制作用范围有限,不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其次,价格信号失真度高,价格扭曲现象大量存在,市场主体难以获得全面和正确的经济信号,往往按片面、扭曲的市场信号作决策,导致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再次,市场主体有时即使能得到较为全面和正确的市场信号,但由于企业家精神还未形成,或金融体系不完善,他们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往往难以做出相应的选择。 试剖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后果 外在原因:(1)全球经济衰退,贸易条件恶化。70年代的石油涨价的冲击使西方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增长下降,失业增加,导致对进口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萎缩,出口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2)发达国家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业开工不足,普遍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施行贸易保护政策。(3)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

发展经济学_在线作业

发展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7-11-08 22:12:13 一、单选题 1. (5分)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被称为: A. 就业不足; B. 余值增长率; C. 劳动剩余; D. 储蓄缺口;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______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A. 0; B. 1; C. 3。 D. 2;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3. (5分)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如果投资_______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 A. 小于; B. 大于; C. 不等于; D. 等于: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B. 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 C.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 D. 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5. (5分)阳光、空气、水分等属于:

A. 生态资源; B. 生物资源; C. 不可再生资源; D. 矿产资源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6. (5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 中国的外债非常少; B. 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将自由化的程度限制在 与金融部门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下; C. 中国经济的规模足以抵御危机的冲击。 D. 中国意识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发展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7. (5分)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棉花生产,这种现象被赫尔希曼称为: A. 前向联系; B. 后向联系;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试题A及答案

1.新古典主义: 2.发展经济学: 3.隐蔽失业: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 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 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 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3.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四、论述题(30分):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

1.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2.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3.隐蔽失业: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不发达国家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隐蔽性失业”。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口压力问题是发生在货币工资经济发展之前的自给经济环境里的。由于大家庭制度的存在,许多家庭成员依靠有限的土地产品在低于自给的水平下也可以生存下去,许多在工资体系下本来要挨饿的人受亲属的维持而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对发展的定义多种多样, 目前,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其中有三个基本方面或者核心观念: 首先,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这些需要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这些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可以称为“绝对不发达”。全部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无非是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 其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一种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他人实现其目的工具的感觉。所有的民族、所有的社会都在寻求某种基本形式的自尊。这种自尊的性质和形式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一旦社会流行的观念将物质福利当作美好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物质上欠发达的人们要感到有尊严就变得困难了。发展因此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获得尊严的途径。

发展经济学在线作业

发展经济学-在线作业_A 最终成绩:85.0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如果投资_______储蓄,则出现储蓄缺口。 小于; 不等于; 大于; 等于: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大于; 知识点: 2. 两缺口模式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积极弥补储蓄缺口: 引进外资。 减少投资或扩大储蓄; 减少出口或扩大进口; 扩大出口或减少进口。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引进外资。 知识点: 3. 发展中国家大量引入外资的理论依据: 两缺口模型;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大推进理论;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两缺口模型; 知识点: 4.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劳动生产率低下,除此以外,发 展中国家还存在下述问题: 国家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生活水平低; 需求不充足,产品过剩; 文化落后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生活水平低; 知识点: 5. 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______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并增加国内就业量。 2; 1; 3。 0;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1; 知识点: 6. 如下哪些论点是两缺口模型的结论: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外汇缺口和GNP缺口;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资解决国内的储蓄缺口;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产生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

外汇缺口的存在一定会产生储蓄缺口;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资解决国内的储蓄缺口; 知识点: 7.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一个阶段的发展能够自动生产一个阶段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尽量提高经济增长率;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经济增长能够自我维持;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知识点: 8. 在经济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之差被称为: 储蓄缺口; 劳动剩余; 余值增长率; 就业不足;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余值增长率; 知识点: 9. 凯恩斯经济学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出发,把萧条时期的劳动力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 市场机制不完善; 储蓄不足;

发展经济学学习题库

发展经济学习题库 一、选择题 1.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起飞”所需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C ) A.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 B.储蓄率不低于国民收入的10% C.人口增长率不高于3% D.经济中出现了新的重要的工业部门,而且能带动辅助部门发展 2.如果资本产出比是3,经济增长率为9%,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计算,储蓄率应为( D ) A.3% B.6% C.12% D.27% 3.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是( A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常数 D.变量 4.人口过渡理论认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正处于第三阶段,其特点是( C ) A.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C.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5.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我们知道:在城乡收入差距一定的条件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则( C ) A.城市的失业率越低 B.农村的失业率越高 C.城市的失业率越高 D.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同步下降 6.已知某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是15%,名义利率是8%,则实际利率为( B ) A.-8% B.-7% C.7% D.23% 7.绿色革命就是( B ) A.对动物和森林实现彻底的保护,避免对野生动物乱捕乱杀,对森林乱砍乱伐 B.推广和应用粮食优良品种 C.农业生产广泛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D.广泛播种和生产绿色食品 8.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属于( B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9.熊彼特认为,正是由于企业家群体的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活动不包括( D ) A.引进一种新产品 B.开辟一个新市场 C.实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D.扩大生产规模 10.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是( D ) A.人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损害 B.社会生产效率下降 C.优美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可能消失 D.以上三项 11.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或培训证明是要解决( D ) A.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B.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12.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两类知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两类知识是( B ) A.科技知识和经济学理论知识 B.技术知识和属性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D.工程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 13.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它就是( C ) A.土地的收益递减 B.劳动的收益递减 C.科学技术进步 D.人口增长放缓 14.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是(A ) A.李斯特的“幼稚工业论”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假说 C.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D.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完整版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word格式文档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精选-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1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 根据老师所划重点制作的精简版仅作为进行教材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5×6’ 二、简答题4×10’ 三、论述题2×30’ 说明:1、不考模型2、边看书边补充,资料有局限性。 一、第1、2章综合(名词解释) 李约瑟之谜: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相对十分发达,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2、为何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至今尚无定论。 马尔萨斯陷阱: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这个国家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居民的平均社会福利水平却是在下降,这种经济总量的增加与平均社会福利下降同时出现的现象 人口转型:指人口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 人口红利:针对第二阶段后半段,这个阶段劳动人口相对于被抚养的人口更丰裕,从而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第三章、农业与经济发展(大题) (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答:1、保障粮食供给2、提供就业3、缓解贫困4、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下降的原因? 答: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现代农业的进步率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实质是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较快的产业的相对价格会降低。这样劳动力将转移到技术进步率较低但相对价格较高的产业;从需求方面,农产品主要是食品这样的必需品,而必需品的弹性小于1,故但收入增加时,越来越多的收入份额会用到非食物产品上,从而降低了食品消费占经济总消费的比例,进而导致农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三)对农业的过度汲取及其后果? 答:对农业的过度汲取表现为:实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形成农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用于工业的积累。 后果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下降;其次农民被固着在土地上,农村开始呈现完全等同于农业的态势;最后是城市农产品供应空前紧张。 我们能逃避的只是逃避的本身—卡夫卡; 我们所恐惧的只是恐惧的本身—罗斯福

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

1. 完全垄断厂商和行业的收益曲线为(B) A.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B. 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 为正 D. 为0 满分:2 分 2. 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几何意义是(B)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B.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C. 边际产量之比 D. 总产量之比 满分:2 分 3. 在生产理论中,长期内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可以表述为(A) A.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的价格之比 B. 总产量最大 C. 边际产量为零 D. 边际成本为零 满分:2 分 4. 完全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B) A.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B. 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C. 为正 D. 为0 满分:2 分 5. 机会成本告诉我们(A)。 A. 选择的代价,我们应该进行最优而不是次优选择: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B. 选择考虑边际成本 C. 选择考虑会计成本 D. 选择考虑边际收益 满分:2 分 6.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A) A. 微观经济学 B. 宏观经济学 C. 计量经济学 D. 发展经济学 满分:2 分 7. 完全垄断厂商提高价格的唯一途径是(A. A、削减产量与销售量 B.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 改变消费者偏好 D. 改变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 满分:2 分 8. 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的唯一途径是(A) A. 产品差别化

B. 改变其它厂商的行为 C. 改变消费者行为 D. 改变市场结构 满分:2 分 9. 管理经济学关于市场结构分类的标准是(A )。 A. 竞争的程度,如厂商的数目、定价权、产品差别和进出行业的难易 B. 地理位置 C. 产品的自然属性 D. 以上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10. 等成本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B) 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减少了 C. 生产要素价格提高了 D. 都不正确 满分:2 分 11.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 企业和企业决策 B. 家庭 C. 政府 D. 经济主体 满分:2 分 12. 需求理论的理论基础是(B) A. 均衡价格论 B. 消费者行为理论 C. 基数效用论 D. 需要层次论 满分:2 分 13.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对某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C) A. 市场的供求双方 B. 市场中的竞争结果 C. 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D. 个人欲望 满分:2 分 14.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A. 常数的导数为0 B. 常数的导数为负 C. 常数的导数为正 D. 常数的导数是没有规律的 满分:2 分 15. 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为(B) A. 一条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B. 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C. 为1

4月全国自考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发展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发展是反映不发达国家() A.经济逐步增长的过程 B.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C.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 D.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2.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和衡量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 A.经济发展指数 B.生产发展指数 C.人类发展指数 D.生活发展指数 3.刘易斯模型描述了() A.传统农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B.现代工业部门经济的发展过程 C.从传统农业部门为主向现代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过渡过程 D.因经济结构转换使国民生产总值直线上升的过程 4.“只有最小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这是() A.新增长理论的观点 B.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的观点 C.传统的增长理论的观点 D.线性阶段理论的观点 5.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A.每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的收入是多少 B.每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的收入是多少 C.每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每种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6.人口过渡理论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降低人口死亡率 B.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 C.降低人口出生率 D.改变人口的构成 7.抚养负担一般是指一国人口中的() A.残疾人比例 B.0-15岁人口比例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 D.0-15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 8.人口学分析和事实表明() A.较高教育程度和较低生育率相关联 B.较高教育程度和较高生育率相关联 C.较低教育程度和较低生育率相关联 D.受教育程度和生育率无关 9.在学生就学时,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支付的各种费用和发生的机会成本称为教育的() A.社会成本 B.个人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1

南开20秋学期《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管理经济学》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 A.指产量相等线 B.指两种投入要素不同组合生产相等产量的要素组合点轨迹 C.投入要素相等线 D.无差异曲线 答案:B 2.供给量指()。 A.一定时期内在其它条件不变下生产者针对某一特定价格愿意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B.供给量 C.供给价格 D.供给弹性 答案:A 3.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 A.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 B.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化 C.需求量变化率 D.价格变化 答案:B 4.相对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质量太差 B.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不能满足顾客需求 D.价格变化太快 答案:B 5.长期成本是() A.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轨迹 C.短期成本的简单相加 D.短期边际成本最低点的轨迹 答案:A 6.差别价格中,不同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所以()。 A.对于富有弹性的子市场定低价,缺乏弹性的子市场定高价 B.对于富有弹性的市场定高价 C.对于缺乏弹性的市场定低价 D.价格不变是最优的 答案:A

7.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计量经济学 D.发展经济学 答案:A 8.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处L和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的() A.边际效用之比 B.消费数量之比 C.边际产量之比 D.总产量之比 答案:C 9.需求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均衡价格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基数效用论 D.需要层次论 答案:B 10.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决策规则是()。 A.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入等于价格 C.边际收入等于可变成本 D.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A 11.最优成本加成定价法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是() A.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B.呈正方向变化的关系 C.二者无关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 12.从()角度可以把博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A.行为主体是否存在合作 B.博弈双方的信息是否充分 C.博弈双方的行动是否有先后 D.时间长短 答案:B 13.下列()因素是造成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垄断和竞争因素并存的决定性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