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协整计量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协整计量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协整计量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协整计量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

协整计量分析

内容提要

以经典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论为框架,应用协整计量分析,本文分析了代表性宏观变量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试图为宏观对股市的阻碍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探究。

宏观经济和股市的关联一直是个困扰经济学界未解之谜;从“代表性消费模型”的构建直到今天“股权溢价之谜”也都一直没能在理论上得到真正的解决。大量的金融研究者从资产定价模型入手加入宏观变量因素,计量了宏观变量对股票资产的阻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实证中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的“市场有效性”假讲过于严格,从而使宏观与股市的关联在实证过程中的适用性也成了一个“谜”。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也是一个有着明显制度转型特征的市场,市场的有效性更弱,宏观变量对股市的阻碍也是有限的。然而,随着近年来机构投资人的增加,资本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加强,对宏观变量与股市关联的研究开始显现事实上际意义了。本文以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实证体系,从总体上利用协整模型对宏观变量和股票市场资产的收益性进行了关联研究,并得出“不稳定”和有限阻碍的差不多结论;进一步,本文深入到宏观变量对行业与上市公司绩效阻碍的微观层面,分析得出了专门多符合经济学假讲的结论,为中国宏观变量与股票收益是否关联

这一“谜题”提供了实证的探究和理论的解释。

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性的特征,本文除了在传统意义上研究了宏观经济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直接关系外,更进一步将宏观经济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两个传导环节——宏观经济对行业和上市公司微观绩效的阻碍以及上市公司微观绩效对股市收益率的阻碍——隔离开来,并集中分析了前一个环节的作用机制和传导效率,从而使本文的研究有不于前人的成果。

本文利用协整方法对中国宏观变量与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专门多有意义的结论:1、宏观对股市收益阻碍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除GDP外,其他各项宏观经济指标(M2、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均通只是协整检验;只有GDP与股市收益率在95%置信区间下显著正相关——对应GDP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上升,股市收益率上升0.1个百分点;但该协整关系在滞后2期以后就消逝了,显示在整个样本期内(1996年初到2004年第三季度)GDP对股市的长期阻碍并不稳定,模型可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从一个角度探究了市场的有效性不足。2、宏观变量与上市公司差不多面的数量扩张正相关。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总体的收益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99%置信区间)。进一步,通过细化研究GDP增长率对各产业群收入增长的阻碍,文章发觉,GDP总量增长的好处在各产业群之间的分享程度是不同的:上游基础工业,如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和钢铁等行业对GDP增长的敏感度均大于1;而出口型产业和房地产业的敏感度在0.7~0.8之间;基础设施类产业和农业的

敏感度为0.4;相反,消费类产业对GDP总量增长不敏感(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敏感)。但由于消费类产业在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专门大,接近60%,大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因此,对应GDP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上升,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升幅度小于1(0.76个百分点)。3、宏观变量与上市公司差不多面的质量改善在产业群层面显著正相关。尽管在上市公司整体层面上,本文的实证研究显示找不到一个宏观变量能够对微观个体的收益质量产生显著阻碍;但在具体产业群上,本文却发觉了不同宏观变量与不同产业群在收益质量上的显著相关性。只是这种相关性要紧体现为宏观变量对毛利润率的阻碍,而与ROE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再次证明了我国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综上,本文利用协整模型对中国股市和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的成熟度依旧较低,市场有效性较弱,但微观层面的传递有效性较强。总之,整体市场与宏观变量的关联性仍不尽人意,但相信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中国股票市场将逐步走向有效,宏观对股票的阻碍也将成为阻碍股市收益和风险的重要因素,从而在宏观与微观、符号与实体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逻辑对应。只有如此,中国的资本市场才能服务好经济建设,同时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relationships among selecte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Chinese stock market basing on the classical financial researching frame, by employing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model, try to offer a meaningful grope for the macroscopic affection on the stock marke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cro-economy and the stock market has been a mystery for years.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Agent Model,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 has not been solved theoretically. To explain this puzzle many financial researchers add the macroeconomic factors to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s to calculate the influence of macro variables on the stock assets. The results are affluent. However,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of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s are too strong in practice, which creates a new puzzl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cro-economy and the stock market to the empirical work. As an emerging market with the evident characters of a transition period, the China capital market is weakly effici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macro variables is also limited. Along with the incremental propor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the accelerated progress of the marketing reform and the strengthening efficiency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e researching work on the puzzl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cro variables and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structive. In fact, according to this paper, the co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cro variables and the stock market deriv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acro variables to the stock market is limited and unstable. However, the int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acro variables and the micro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ies and companies derived many conclusions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theories. With these two analyses together, the paper constructed an empirical frame for the current study as well as for the further grope on this puzzle.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the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macro variables and stock market, the paper separated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nto two steps, the impact of the macro variables to the micro performance of real industri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micro performance to the stock returns. By focusing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rst step, the paper makes itself distinct with the predecessors.

By using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cro variables and stock market, the paper has drawn som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1. The limited and unstable influence of macro-economy on stock market. Except GDP,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other macro variables, including M2,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rate, cannot pass the cointegration test. Only the GDP growth direct correlates with the stock market return under a 95% confidential interval, a 1% increase in GDP growth leading to a 0.1% increase in stock market return. However, such a relationship will vanish after two terms lag, which shows an un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variables. In other words,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from Q1 1996 to Q3 2004), the model may have changed for some reasons, which implies the weak efficiency of the market.

2.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acro variables and the scale expansion of the listing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metric analysis of this paper, taking all the listing companies as a whol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venue growth and the GDP growth (under a 99% confidential interval). Furthermore, the sub studies show that for different industrial groups, the interest share of GDP growth is different: the upstream heavy industries, such as oil, petrochemicals, steel and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ies, with a sensitivity larger than 1, benefit most from the GDP growth; the export industries and the real estate builders with a sensitivity of about 0.7 take the second place; the infrastructure industries and the agricultural companies, a sensitivity of 0.4, share less; while consuming industrial groups, not sensitive to the gross growth, are sensitive to the per head growth in income. Since the consuming compan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ock market, with a proportion of 60% to the total listing companies, lager than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nsuming industries to the total domestic economy, the listing companies as a whole is not quite sensitive to the GDP growth, a sensitivity of 0.76.

3.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macro variables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listing companies on the industrial layer. Although taking the listing companies as a whole, the author failed to find any significant impacts of the macro variables on the micro profitability, the impacts on the specific industrial groups are significant. However such impacts are reflected more in the form of the gross profit ratios, but still insignificant in the form of ROE, again, implying the investment activities as the major engine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In summary, by using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he

paper studi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cro variables and the stock marke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is still an immature market, with a

low efficiency.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unsatisfactor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cro-economy and the index return

in stock market,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economy is strong,

In the future, along with the market reformatio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is sure to be more efficient.

目录

1导言:宏观经济因素和股市的关联之“谜” (7)

2宏观经济对股市收益阻碍的理论和协整分析 (8)

2.1 宏观经济对微观绩效的传递理论 (8)

2.2 协整方法和变量选择 (10)

2.3 宏观对股指收益的阻碍 (11)

2.3.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13)

2.3.2协整检验 (14)

2.3.3方差分解 (16)

3上市公司差不多面与宏观经济变量 (17)

3.1 变量选取 (17)

3. 2 数据处理 (17)

3.3 实证结果 (18)

3.3.1收益规模指标与GDP增长率 (18)

3.3.2收益质量指标与GDP增长率 (20)

3.3.3收益质量指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 (20)

4产业群业绩变动与宏观经济变量 (21)

4.1 产业群划分 (21)

4.2 变量选取 (21)

4.3 实证结果 (22)

5总结和探究:实体的有效和股市收益的无效 (27)

参考文献: (30)

1导言:宏观经济因素和股市的关联之“谜”

经济学家一直试图将股票资产的研究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济范式中,其逻辑是所有股票投资都来自于居民收入在消费-储蓄(投资)的分割,股票投资无非是一种风险资产投资,因此专门容易纳入到消费-资产的经济学的差不多范式中来,并将宏观因素加入到这一模型中。1978年卢卡斯发表了“交换经济下的资产价格”一文,构建了“代表性消费模型”,将宏观经济中的消费与风险资产的价格联系在一起,并给出了均衡状态下的资产定价公式。而后经济学的研究一直沿着这一模型进行改进,但由理论模型得出的股权溢价要远小于实际股权溢价,这确实是“股权溢价之谜”。

经济理论模型通过加入更多的变量进行着模型演进,但股权溢价之谜一直也没有解决好,在此框架下专门多人讨论了股市收益对宏观的阻碍,如“财宝效应”等。面对活跃的股票市场,大量的金融研究者则从资产定价模型入手加入宏观因素变量,计量了宏观变量对股票资产的阻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类研究一是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的拓展进行的,代表是APT模型,将宏观变量纳入到资产定价模型中,分析“风险敞口”问题;二是从资产定价模型入手分析宏观变量对资产收益的阻碍,讨论了经济增长下的贴现、收益增长等,通过实证将宏观变量与股市资产相关联起来,但这些实证分析潜在有一个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讲那确实是“市场有效”,这是宏观与股市关联实证过程中的适用性之谜。市场有效性假讲对专门多新兴市场国家是有一定的不适用性的。但总体来讲这些基于资产定价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仅在学

术上有所推进,更在实际操作上得到了检验和改进,如Birr基金治理公司依据APT模型进行投资组合设计,美林公司依据宏观情景分析推出了自己的产业时钟理论,以此分析宏观变量对产业配置的阻碍。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有着明显制度转型特征的市场。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市场参与的机构同中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样是“不破产”的,政府有潜在的“担保合约”,同时干预也确实是必定的,在如此的市场下难以将宏观与资本市场纳入到统一理论范式中,宏观变量对股市阻碍在一个差不多上“无效”市场上也是有限的。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人的增加,资本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加强,我们依据资产定价模型构造一个实证体系差不多,首先从总体上利用协整模型对宏观变量和股票市场资产收益进行分析得出了“不稳定”和有限阻碍的差不多结论,再深入到宏观变量对行业与上市公司的绩效阻碍的分析中得出了专门多符合经济学假讲的结论,为中国宏观变量与股票收益这一是否相关联的“谜”提供实证的探究和解释。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在综述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研究理论框架和协整计量方法;第二部分利用协整模型对宏观变量与股市收益进行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奠定关联分析的基础,从另一角度探究了市场的有效性阻碍;第三部分我们分析经济增长对行业业绩的阻碍;第四部分深化了行业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

2宏观经济对股市收益阻碍的理论和协整分析

2.1宏观经济对微观绩效的传递理论

在有效资本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等于其以后现金流的折现价值。公式如下:

P = ∑

=+

n

t

t

t

RRR

CF

1

)

1(

(1)

理论上讲,任何以后现金流的改变都会直接阻碍金融资产的价格。阻碍以后现金流的资产预期增长率会同方向阻碍资产价格。必要酬劳率(RRR)的变化则会反方向阻碍资产价格。必要酬劳率由两个差不多要素构成:名义无风险收益率和与资产风险相对应的风险溢价。而名义无风险收益率则由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构成。因此,一个国家的股指会受一些能够引起该国经济增长或是使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和风险溢价发生改变的因素的阻碍。基于Chen,Roll和Ross(1986)所描述的“简单和直觉的金融理论”,我们假设利率,通货膨胀率,产出和货币供应量作为阻碍股票指数的变量。

近20年来西方学者不仅从理论上研究这些变量的阻碍因素,而且进行了实证分析。Umstead和Fama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和实际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Spiro和Cochran发觉经济波动阻碍股票价格,宏观经济变量能够专门好的解释股市运动。Fama对通货膨胀与股市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于1981年提出: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其在本质上是通货膨胀与实体经济活动之间负相关关系的一种体现。对此,Geske和Roll(1983)则认为:通胀率和股市收益率的关系反映

了政府支出,实体经济环境与预算赤字引致的货币化,这三者的变化。Marc Chopin和Maosen Zhong(2000)利用Johansen和Juselius的协整检验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股票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然而,在他们所考察的时期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联邦储备银行大概并没有因为政府赤字而加大货币供给,政府赤字也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阻碍,他们发觉当经济向长期均衡运动时,实体经济和货币供应量的短期变化可能会引起“伪相关”。也确实是讲,二战之后股市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的反向关系来源于实体经济和证券收益的长期均衡。当均衡被打破的时候,实体经济环境和货币活动都进行调整使得整个经济体系归于均衡状态。当通货膨胀和股市收益对这些调整做出反应时,股票市场的参与者预测实体经济,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将发生变化,现在,伪的负相关就出现。

James,Koreisha和Partch(1985)检验了实体经济活动,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和股市收益率之间的葛兰杰因果关系,并使用一个向量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最终证明了股市收益率与基础货币增长率有专门强的联系。

Naka,Mukherjee 和Tufte研究了印度股票市场和其国内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发觉通货膨胀率是印度股票市场表现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阻碍因素,同时,国内产出增长率也是它的要紧驱动力。

但由于中国市场的弱有效性,上述研究成果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与中国股市。中国股市具有典型的非有效特征,大量与公司差不多面无关的信息主导着市场。李心丹(2001)通过对数千位个

人投资者的问卷调查和对实际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发觉,我国证券投资人普遍存在着“庄家情结”和“代表性偏差”(相信历史会重演,Debondt和Thaler(1985));施东晖(2001)、宋军和吴冲锋(2001a)、孙培源(2002)也都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中国股市上“羊群效应”(跟随其他人的投资策略)显著,其程度高于美国股市,股民普遍存在着跟庄心理;汪炜(2002)发觉我国股市规模效应显著,但不同于美国市场的指数股溢价现象,A股股市在2002年往常普遍存在着小盘股的溢价;施东晖、攀登和曹敏(2003)通过对四个营业部20392个交易帐户的统计分析发觉,有三分之二的投资人是技术分析的追随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者在做出买卖决策时使用动量策略,即通常所讲的“追涨杀跌”;而鹿长余、石世磊(2003)发觉中国股市上的β值不仅不具有稳定性,而且对收益率的解释力也较弱。此外,我国股市还具有显著的股价平均化和波动趋同化的特征:截至2003年底,A 股市场上没有低于均价1/4的股票,而在美国股市上这类公司占到了上市公司总数的50%左右;同时,股票市场“同涨齐跌”现象严峻,系统风险占到总风险的2/3(波涛(1998)),远高于美国的1/4。总之,股价与公司真实业绩的关联度低,蓝筹股和亏损股在股价上不能实现有效分层。这种股价与真实业绩之间的弱相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联动性。

基于以上缘故,本文除了在传统意义上研究宏观经济与股市收益率之间的直接关系外,更进一步将宏观经济与股市收益率之

间的两个传导环节隔离开来,并重点研究第一个环节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即,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微观基础的阻碍力。

图1 宏观经济对股市收益率阻碍的传导机制图

在总体上我们利用协整模型对宏观变量与股市收益进行分析,研究关联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从另一角度实证了市场的有效性,为我们上述的分析框架打下一个市场有效性的基础。

2.2 协整方法和变量选择

在实证研究方面,近年来差不多差不多上通过协整模型进行长期均衡与短期误差的分析,这关于宏观与股市的相关理解是极其有意的,本文也采纳这一实证方法。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时刻序列为非平稳时刻序列,而传统计量模型差不多上以“经济时刻序列平稳”这一假设前提设计的。Granger首先提出了虚假回

归问题,之后于1987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了协整(Cointegration )的概念。通过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的深入研究,协整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飞速的进展,现在差不多成为经济计量学的要紧处理方法。

协整的定义是:

对n+1维向量Z = (X 1,…,X n , X n+1)T

, X i ~ I(d), i =1,2, …,n+1,若存在某一常向量,T n ),,(11+=ααα ,使得

0),(~>-Z b b d I T α 则称1111+++++=Z n n n n T X X X αααα 为系统Z 的协整关系,或讲

变量X 1,…,X n , X n+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α成为协整向量。若存在r 个如此的线性关系,现在α为矩阵,其秩为r ,称为协整秩。

对P 阶VAR 模型

t t p t p t t Bx y A y A Y ε++++=-- 11

(2)

其中,y t 是m 维非平稳I(1)序列,x t 是d 维确定性变量,t ε是新息向量。通过变形,可将其改写为

t t t i t p i i t Bx y y y ε++∏+?Γ=?---=∑111

(3)

其中

m p i i I A -=∏∑=1 ∑+=-=Γp

i j j i A 1 由于通过一阶差分的内生变量向量中各序列差不多上平稳的,因此若构成1-∏t y 的各变量差不多上I(0)时,才能保证新息是

平稳过程。现在存在三种可能。首先,矩阵∏可能是零矩阵,这

确实是讲∏的秩等于零。其次,矩阵∏可能是满秩阵,秩等于m 。第三种情况是矩阵∏是不满秩的,即0 < rank ∏=r

关于多变量时刻序列的协整检验,常用的除了Johansen 极大似然法,还有两步法。两步法尽管简单易明白,但有较多的假定条件,忽略其假定的前提条件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而极大似然法对参数做联合可能,对变量的协整关系作系统性分析,不需要任何假定条件,也不需要了解模型的动态结构——模型的结构、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以及协整向量的个数差不多上检验的结果。因此,该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中我们使用Johansen 极大似然协整检验方法。

Johansen 极大似然协整检验方法基于典型相关分析,使用降秩的回归技术其目的是要检验∏矩阵的秩。检验最终的协整关系数目的第一个检验统计量由Johansen (1988)提出,这确实是所谓的迹统计量(Trace test statistic ):

Trace = -n )?1log(1∑+=-m

r i t

λ (4)

这一迹检验的零假设确实是,存在至多r 个协整关系。从检验不存在协整关系(r =0)和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这一对假设开始。假如零假设被拒绝,再检验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和存在二个协整关系这一对假设。假如最后当至多存在r = m-1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被拒绝时,就发觉Y t 向量序列是平稳的。通常会得到

至多r -1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被拒绝,而关于至多r个协整关系的零假设却不能拒绝。

2.3宏观对股指收益的阻碍

实证研究表明,在处理股市数据时,使用月度数据比用日度时刻序列数据更具有鲁棒性(Aggarwa-Rivoli1989、Chen-Mak1992),这一结论也得到Maldanado和Saunder(1981)、Errunza和Rosenberg(1982)、Philppatos(1983)等其他人的认可。史代敏(1996)用ARCH模型检验了中国市场的有效性,认为1995年往常中国股市不存在弱有效性。我国学者多数认为1996年后中国股市具有弱有效性,依照市场有效性定义,假如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则股价能充分反映出宏观经济、上市公司、市场需求等相关信息。反过来宏观经济变量对股价的阻碍就应该与理论的假定相符,假如不符,则间接表明市场并不存在有效性。依照以上结论,本文选用1996~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中国股市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自聚源数据投资分析系统。

我们在那个地点分不用GDP,GDP增长率作为国民经济对股市阻碍的两个考察指标。GDP序列存在季节性,通过季节调整,记为GDPSA。

我国现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三个层次。一般以M2作为调控的重点,缘故是它的流通速度较为稳定,能更正确的反映购买力的变化,而且它的数量受公众对货币流淌性偏好的阻碍更小。我国部分学者的实证结果也表明M2对经济的阻碍较其他

指标更具有鲁棒性(邓述惠1999)。因此,我们在本文中选用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

通货膨胀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计算,记为INF ,公式如下:

通货膨胀率=本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

本文选用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作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记为LILV ,计算公式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各变量时刻序列的走势见表1。

表1 各变量时刻序列走势图 6

7

8

910

11 100000

200000300000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500

10001500

20002500

969798990001020304

-3-2

-10

1

23

969798990001020304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计算题整理集合

计算分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下表给出了一含有3个实解释变量的模型的回归结果: 方差来源 平方和(SS ) 自由度(d.f.) 来自回归65965 — 来自残差— — 总离差(TSS) 66056 43 (1)求样本容量n 、RSS 、ESS 的自由度、RSS 的自由度 (2)求可决系数)37.0(-和调整的可决系数2 R (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1X 、2X 和3X 总体上对Y 的影响的显著性 (已知0.05(3,40) 2.84F =) (4)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确定1X 、2X 和3X 各自对Y 的贡献?为什么? 1、 (1)样本容量n=43+1=44 (1分) RSS=TSS-ESS=66056-65965=91 (1分) ESS 的自由度为: 3 (1分) RSS 的自由度为: d.f.=44-3-1=40 (1分) (2)R 2=ESS/TSS=65965/66056=0.9986 (1分) 2R =1-(1- R 2)(n-1)/(n-k-1)=1-0.0014?43/40=0.9985 (2分) (3)H 0:1230βββ=== (1分) F=/65965/39665.2/(1)91/40 ESS k RSS n k ==-- (2分) F >0.05(3,40) 2.84F = 拒绝原假设 (2分) 所以,1X 、2X 和3X 总体上对Y 的影响显著 (1分) (4)不能。 (1分) 因为仅通过上述信息,可初步判断X 1,X 2,X 3联合起来 对Y 有线性影响,三者的变化解释了Y 变化的约99.9%。但由于 无法知道回归X 1,X 2,X 3前参数的具体估计值,因此还无法 判断它们各自对Y 的影响有多大。 2、以某地区22年的年度数据估计了如下工业就业模型 i i i i i X X X Y μββββ++++=3322110ln ln ln 回归方程如下: i i i i X X X Y 321ln 62.0ln 25.0ln 51.089.3?+-+-= (-0.56)(2.3) (-1.7) (5.8) 2 0.996R = 147.3=DW 式中,Y 为总就业量;X 1为总收入;X 2为平均月工资率;X 3为地方政府的

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影响就业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影响就业人数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刘易斯所提出的无限劳动供给的特征,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自90年代后期,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一直比较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加大是另一个严峻问题。目前全国迁移人口超过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加大。以上现象说明了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对人民福利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旨在研究一些对就业存在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建立计量模型,测算这些因素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 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一下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 (一)国内生产总值 GDP每增长1%就可以为我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岗位,又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同充分就业同样都是我们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如果保证每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财政支出 增加财政支出即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它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政府投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但是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也会带来负面效应,我国从98年以来一直实行积极的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答案

1.(1)若投资函数I=100(美元)-5R 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40(美元)+0.25Y,找出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3)求IS 曲线方程。 解:(1)投资函数I=100-5R(美元) 当R=4%时,I=100-5×4=80 当R=5%时,I=100-5×5=75 同理R=6%,I=70;R=7%,I=65 (2)储蓄S=-40(美元)-0.25Y,根据I=S, 当I=80 时,-40+0.25Y=80 得Y=480; 当I=75 时,Y=460;当I=70 时,Y=440 当I=65 时,Y=420。 (3)储蓄函数:S=-40+0.25y,投资函数:I=100-5R, 根据I=S,联立方程得:R=28-0.05y。 2.假定: A.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 B.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 C.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 -10R。 回答: (1)求A、B、C的IS 曲线;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1)IS 曲线为r=(a+e)/d-(1-b)y/d,由A的已知条件可得c=50+0.8y 和I =100-5r 可得A的IS曲线为 r=(100+50)/5-(1-0.8)y/5 即r=30-y/25 同理,由已知条件可得B的IS 曲线为r=15-y/50 C的IS 曲线为r=15-y/40 (2)由A和B的投资函数比较可知B的投资行为对利率更为敏感,而由A和B的IS 曲线比较可知B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A的IS 曲线斜率,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 (3)由B和C的消费函数比较可知B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而B和C的IS 曲线方程比较可知B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C的IS 曲线斜率,亦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 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愿意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 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解:(1)均衡收入=(100+50)/(1-0.8)=750,消费=100+0.8×750=700, 储蓄=750-700=50。 (2)非愿意存货积累=800-750=50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宏观经济因素 一、GDP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GDP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预期。GDP的发展对股市的影响意义重大。GDP 呈现良好的增长姿态时,表明宏观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向投资者表明经济的走势是良性的,投资者会产生好的预期,就会加大投资,看好股市,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带来股市市值的上升;相反,GDP增长放慢或下降时,表明宏观经济状况较差,投资者对于经济的预期就会利空,看跌股市或者放慢投资速度,影响股市的市值。 二、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股票投资者据以买进和卖出股票的重要依据。 利率的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反向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1.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需的资金,这样,公司就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缩小又势必会减少公司的未来利润。因此,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 2.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据以评估股票价值所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3.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从投向股市转向到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反之,利率下降时,储蓄的获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资金就可能回到股市中来,从而扩大对股票的需求,使股票价格上涨。 三、汇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可提高本币的购买力,降低进口成本。汇率变动可以通过资本流动来影响股票价格。宏观层面上,货币大幅度贬值,则投资者在投资预期收益会减少,资金流出,股价下跌。反之,资金流入,股价上扬。同时,本币增值,利率下降。低利率引起的流通性增加,对股市利好。 在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潮流中,汇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任何一国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世界贸易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股市受汇率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显著。 四、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影响股票市场以及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因素。这一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股票市场的作用。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分不同的阶段来分析: 在良性通货膨胀阶段,温和的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而且由于流通中的货币增多,必然会有一部分货币流入股市,引起股市资金增加需求扩大,从而推动了股市的增长。 如果物价持续上涨,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涨价的影响会转换成为企业的成本压力,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而且与此同时政府也会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出台一些从紧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有可能引起股市下跌。

计量经济学分析计算题Word版

计量经济学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0分) 1.下表为日本的汇率与汽车出口数量数据, X:年均汇率(日元/美元) Y:汽车出口数量(万辆) 问题:(1)画出X 与Y 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其中X 129.3= ,Y 554.2=,2 X X 4432.1∑ (-)=,2 Y Y 68113.6∑(-)=,()()X X Y Y ∑--=16195.4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 ?81.72 3.65Y X =+ t 值 1.2427 7.2797 R 2=0.8688 F=52.99 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2.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标准差 (45.2) (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 是什么。 3.估计消费函数模型i i i C =Y u αβ++得 i i ?C =150.81Y + t 值 (13.1)(18.7) n=19 R 2=0.81 其中,C :消费(元) Y :收入(元) 已知0.025(19) 2.0930t =,0.05(19) 1.729t =,0.025(17) 2.1098t =,0.05(17) 1.7396t =。

问:(1)利用t 值检验参数β的显著性(α=0.05);(2)确定参数β的标准差;(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4.已知估计回归模型得 i i ?Y =81.7230 3.6541X + 且2X X 4432.1∑ (-)=,2 Y Y 68113.6∑ (-)=, 求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 5.有如下表数据 日本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1)设横轴是U ,纵轴是P ,画出散点图。根据图形判断,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拟合什么样的模型比较合适? (2)根据以上数据,分别拟合了以下两个模型: 模型一:1 6.3219.14 P U =-+ 模型二:8.64 2.87P U =- 分别求两个模型的样本决定系数。 7.根据容量n=30的样本观测值数据计算得到下列数据:XY 146.5= ,X 12.6=,Y 11.3=,2X 164.2=,2Y =134.6,试估计Y 对X 的回归直线。 8.下表中的数据是从某个行业5个不同的工厂收集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统计局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2008年回落0 9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下,我们实现了“保八”的目标,我们需要对过去进行分析,需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在此我写下了GDP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分析各种因素对GDP的影响,希望在将来对GDP的增长有启示作用。 二、理论的分析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中国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和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而消费则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在60%以上;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10%,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高于50%,消费占GDP的比重则长期低于40%。 本文用支出法来分析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影响。 三、模型设定与检验 一、数据及处理 从《中国统计年鉴》得出如下数据,Y表示GDP(亿元),X1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2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表示价格定基指数(1978年=100)。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对证券投资市场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投资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决定了证券市场的总体运行态势。 下面我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两方面论 述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对证券投资市场产生影响。 一.宏观经济的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但是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因。通过中国股市10余年的发展经历,我们看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1.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水准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与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时,股市上涨。利率上升时,股市下降。在08年10月9日,央行存款利率为5.58%(5年年利率),当时沪市指数为2100点左右,而后央行存款利率一调再调08年10月30日为5.13,11月27日为3.87,12月23日再次调整为3.60。那么股市中表现出明显反应,股市从最低点1600点左右涨至今天的近2900点。从这一变化,足以证明利率对股市直接的影响。究其原因,利率上升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公司因融资能力相对减弱不得不选择缩

小缩小生产规模,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股票价值因此下降。同时,利率的上升使得场内资金转向银行和债券,也是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反之,利率下降,股市上涨也是同样的道理。 2.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下调,从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来看(见图1),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汇率下调幅度最大,2007年12月的汇率为美元兑人民币7.3:1,当时的上证指数为5200点左右。一年后,2008年1 2月,汇率为6.83(之后汇率一致在6.83附近)而大盘在1600左右,大盘缩水3600余点。不得不承认其中汇率下调是大盘大跌的原因之一。 (图1) 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 3.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如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要求人民银行系统和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

2016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题库

2016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题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某年发生如下经济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餐具售卖给顾客,售价40万美元。 求:(1)用支出法(最终产品)计算GDP; (2)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是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假如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收入为200亿元,在国外的收入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国外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入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试求:该国的GNP和GDP。 3.设有某国的国民经济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 请分别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NP。 4.假设一个国家有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净投资130亿美元,净出口20亿美元,折旧60亿美元,政府转移支付100亿美元,企业间接税80亿美元,政府购买220亿美元,社会保险金12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700亿美元,公司未分配利润90亿美元,公司所得税65亿美元,个人所得税85亿美元。 试计算:(1)国民生产总值GNP;(2)国民生产净值NNP;(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5.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生产总值为500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为380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100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S;(2)投资I;(3)政府支出G。 6. 假定国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0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5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政府购买支出。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计量经济学计算题总结

计量经济学计算题总结 1、表中所列数据是关于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Y和价格水平X的观察值: ①用OLS法拟合回归直线; ②计算拟合优度R2; ③确定β1是否与零有区别。 2、求下列模型的参数估计量,

3 、设某商品需求函数的估计结果为(n=18 ): 解:(1) 4 、

5、 模型式下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应回归系数估计量的标准误。又由t分布表和F分布表得知:t0.025(5)=2.57,t0.025(6)=2.45;F0.05(3,6)=4.76,F0.05(4,5)=5.19, 试根据上述资料,对所给出的两个模型进行检验,并选择出一个合适的模型。

解:(1 )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n-1,所以样本容量为35。 (2) (3) 7.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其中,Y 为需求量,X1为消费者收入,X2为该商品价格。 (1)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2)若价格上涨10%将导致需求如何变化? (3)在价格上涨10%情况下,收入增加多少才能保持需求不变。 (4)解释模型中各个统计量的含义。 220.611 4384126783 /(1)10.587/(1)ESS R TSS RSS n k R TSS n ===--=-=-ESS/k 解:(1)由样本方程的形式可知,X1的参数为此商品的收入弹性,表示X2的参数为此商品的价格弹性。 (2)由弹性的定义知,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价格上涨10%,那么对此商品的需求量将下降1.8%。 (3)根据同比例关系,在价格上涨10%情况下,为了保持需求不变,收入需要增加0.46×0.018= 0.00828,即 0.828%。 (4)第一行括弧里的数据0.126、0.032是参数估计量的样本标准差,第二行括弧里的数据3.651、-5.625是变量 显著性检验的t 值,t 值较大,说明收入和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显著. 分别是决定系数、调整的决定系数、方程显著性检验的F 值,这三个统计量的取值较大,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合 效果较好。 8、 现有X 和Y 的样本观察值如下表: X 2 5 10 4 10 Y 4 7 4 5 9 假设Y 对X 的回归模型为: 试用适当的方法估计此回归模型。

最新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之间计量分析 摘要:本文选取影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个因素,即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建立线性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它们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从而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这个服购买;模型;经济一、引言: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在经济学中,常用GDP来做为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此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影响GDP的因素很多。消费水平的提高能够通过乘数效应,提高极大地带动经济的增长;但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在短期内可以认为是固定的,因此,消费水平在某一时期是由收入水平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因此,本文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时,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对GDP的实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和政府购买明显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GDP总量也迅速得到增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经济贸易方面不断对外开放,同时,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状态呈效好的趋势。对外贸易的适度增长和政府购买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对外贸易的增长,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的收入,从而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以1985-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国内生产总值与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之间的关系,并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检验。 二、外商直接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 创建一个时间范围为1985-2007年的表格,然后创建四个序列对象,分别命名为GDP(国内生产总值)、x1(外商直接投资)、x2(净出口)、x3(政府支出)。如下图所示: 表1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外商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情况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净出口(亿美元)政府支出(亿元 ) 1985 9016 19.56 -11.4 2004.25 1986 10275.2 22.44 -19 2232.1 1987 12058.6 23.14 -149 2458.3 1988 15042.8 31.94 23.1 2658.36 1989 16992.3 33.93 53.2 2879 1990 18667.8 34.87 87.4 3083.59 1991 21781.5 43.66 81.2 3386.62

(最新整理)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 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 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 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 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 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 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 以下为(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的全部内 容。

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5.62=r t ,税收250=t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2分) (2)试求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分)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6分) 解:(1)方程组 c=100+0.8y d y d =y -t +t r y=c +i +g 可解得y=100 + 0.8 (y – t+t r )+ i+ g =100 + 0。8 (y – 250 + 62.5) + 50 +200 = 1000,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也可以根据公式求得)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法的公式,得到乘值: 政府购买乘数k g = 1 / (1 - b )=1 / (1 – 0.8) = 5 税收乘数k t = - b (1 - b)= — 0.8 (1 – 0。8 ) = - 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 b = k g + k t = 1 (3)本小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 200=?y 。 1) 增加政府购买g ?= g k y ?= 200 / 5 = 40 2)减少税收t k y t ?= ?=200 / 4 = 50 3)由题意: ()[]g g i t t t r ?++++?+-+=12008.01001200,由g t ?=? 解得g t ?=?=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2.(1)如果投资函数为r i 5100-=,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单位为亿美元)(2分) (2)若储蓄函数为 y s 25.040+-=,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单位为亿美元)(2分) (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3分) (4)若此时LM 曲线为 r y 10200+=,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3分) 2。解:(1) 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 ,则当r=4%时,i=100–5×4 =80亿美元 当r=5%时,i=100 —5×5 =75亿美元;当r = 6%时,i=100–5×6 =70亿美元;当r=7%时,i=100 – 5×7 =65亿美元。 (2)若储蓄为S= - 40亿美元+ 0。25y ,根据均衡条件i=s,即100–5r = — 40 + 0。25y,解得y=560–20r ,根据(1) 的答案计算y ,当r=4时,y=480亿美元;当r=5时,y=460亿美元;当r=6时,y=440亿美元;当r=7时,y=420亿美元. (3)求得IS 曲线为 r y 20560-=,如图 (4)联立IS 、LM 求解的: r=0。12 y=320 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资料: 单位:亿美元 个人储蓄.(本题 共10分)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 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 –g ,从而有 T = BS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 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 d =NNP –T = 4300–990 = 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 d –C= 3310–3000 = 310亿美元 4。 假定:货币需求为L =0。20y-10r ,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消费C=60+0.8y d ,税收t=100亿美元,投资i=150亿美元,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求: (1) IS 和LM 方程?(各1分,共2分) (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1分,共3分) (3)当政府指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 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各1分,共3分)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1分)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3

随着当前经济环境的 “复杂化” 使得决定股市趋势的内外因素更为“多元化” 反映经济 基础变量 GDP 货币供应量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实际利率 汇率与进出口 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我国市场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整体经济状态

税率 税率反映的是调控政策的变动 汇率 利率 货币 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则反映的是我国金融市场环境 前言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开始萌芽。在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欧美成熟市场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并且在经过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更是成为了广大人民生活理财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投资股票市场中掌握好投资机遇,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国股市对宏观政策尤其敏感,中国的股市更是在宏观经济的运作状况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运作展开的。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其中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由此看来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着股市的波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影响力,并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信息,以提高其投资的准确性。

宏观经济核算习题LivTrim

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一、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2.论述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 3.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其相互关系 4.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以及成因 5.说明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以及三种均衡状态 6.论述价格歧视的类别以及实现过程。 7.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三个市场的经济效率。 二、计算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LTC=-q2+10q,当市场价格P=30时,该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以及净利润是多少?这个产出点是均衡的吗? 2.某产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D,供给函数S分别为D=+0.5M+4P Y,S=10+2I+,P X为X的价格,P Y为相关品Y的价格,M为消费者收入,I代表生产技术水平,求当M=22,P Y=,I=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成本函数为STC=10Q2+1000, (1)求它的供给曲线 (2)产品价格为500元,为了利润最大化,产量应该是多少? 4.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它的成本函数为STC=+8q,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30。现在企业准备再建一条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成本函数为STC*=+10q,求:新生产线的产量是多少? 5.设完全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总成本函数TC=240Q-25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440元,试问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 6.假设一个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每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q3-2q2+(10+)q 式中:q为单个厂商的产量,Q为整个行业的产量。 进一步假定,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动不影响行业的产量。如果行业的需求函数由Q d=5000-200P增加到Q d=10000-200P,试求此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的增长率。 7.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12,总收益的函数为TR=20Q,并且已知生产10件产品时总成本为100元,求生产多少件时利润极大,其利润为多少? 8.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的单个厂商短期成本函数为STC=-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短期供给函数。 9.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70000-5000P,供给函数为Q=40000+2500P。求:

地区GDP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期末作业

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因素的计量分析 经贸学院孟毅201201370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意义与原因 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一个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认为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类似,在核算方法也存在相似之处。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有3中。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各部分项目的加总即构成了GDP总量。同样,地区生产总值也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法加总核算。 然而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项目众多,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预测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确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极为重要。 这就是选题的意义和原因。 (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选择 被解释变量为地区生产总值。 这里选取了3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分地区货物出口额、分地区普通高校授予学位数、分地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下面分别阐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过程与方向: 1.货物出口额 我国是贸易大国,货物出口会对地区经济有着促进作用。 2.普通高校授予学位数 大学城的建立会带来土地补偿效应、乘数效应和消费效应。同时大学生可以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就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提高。故对地区生产总值有提升作用。 3.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也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投资和收入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所以方向是正向的。 二、数据收集和整理 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7810483492.html,/tjsj/ndsj/。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不含港澳台)2009年至2012年的相关数据。面板数据如附件所示。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散点图 1. RGDP与deposit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整理打印)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NDP= GDP-折旧=4800-(800-300)=4300 (2)NX= GDP-I-C-G=4800-800-3000-960=40 (3)T-TR=G+BS=960+30=990 (4)DPI=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3310-3000=310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万元),试计算: (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1)S=DPI-C=4100-3800=300 (2)I=S+(T-G)+(M-X)=300-200+100=200 (3)G=GDP-C-I-NX=5000-3800-200-(-100)= 1100 3.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 ,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1)货币供给M=1000+( 400/0.12 )=433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 0.2 ,则存款变为4000/0.2 =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1000+2000=30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ΔM=10×(1/0.12)=83.3 亿美元 4.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c=100+0.8y d, i=50, g=200, tr=62.5,(单位都是10亿美元) t=0.25(边际税率)。(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 (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解:(1)y=c + i + g=100+0.8×(y—0.25y+62.5)+50+200 解得:y=1000 (2)BS= ty – tr —g=0.25×1000—62.5—200= —12.5 (3)投资增加100时,y=c + i + 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 BS= ty – tr —g=0.25×1125—62.5—200= 18.75 由于投资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所以预算盈余改善。 (4)投资为50时,BS*=t(y*—y)十BS=0.25×(1 200—1 000)—12.5=37.5 投资为100时,BS*=t(y*—y)十BS=0.25×(1 200—1125)+18.5=37.5 (5)投资为50,政府购买为250时, y=c + i + g=100+0.8×(y—0.25y+62.5)+50+250 解得均衡收入:y=1125 BS= ty – tr —g=0.25×1125—62.5—250= —31.25 BS*=t(y*—y)十BS=0.25×(1 200—1125)—31.25= —12.5 (6)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是因为: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 摘要: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从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开始萌芽。在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欧美成熟市场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并且在经过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更是成为了广大人民生活理财的重要部分,如何在投资股票市场中掌握好投资机遇,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股市;影响。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国股市对宏观政策尤其敏感,中国的股市更是在宏观经济的运作状况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运作展开的。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经济的周期决定着股市的周期,股市周期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变动。其中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价指数会逐渐下跌;到经济危机时期,股价指数跌至最低点;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指数又会逐步上升;到经济繁荣时,股价指数则上涨至最高点。由此看来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着股市的波动,但宏观经济走势与股市趋势的变动周期也不是完全同步的。本文将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并且结合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影响力,并借此为投资者提供宏观经济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信息,以提高其投资的准确性。本文将简略的从宏观经济指标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投资规模、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接下来,本文将着重于从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四个宏观经济指标来分析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对股市的影响 国内声场总值(GDP)是指在一个既定的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领土范围内声场的所有最终物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综合。GDP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GDP 对股市的影响表现为,当GDP持续、稳定地增长,股票的内在含金量以及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使股票价格的上涨,证券市场会呈现上升趋势。从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1990年至2009年20年期间,不限起始年份,共有16个5年期,中国GDP和上证指数的5年期累计涨幅平均值分别为87%和92%,5年期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12.9%和11.4%;尽管5年期股市累计涨幅大,年复合增长率平均值却更小,可见股市波动率比GDP大得多。但是,以5年期计算,平均而言,无论是累计涨幅,还是年复合增长率,中国股市涨幅和GDP涨幅是相当接近的。从长期看,股价的变动与GDP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元) 2010 397,983.00 2009 340,903.00 25575.00 2008 314,045.40 23708.00 2007 265,810.30 20169.00 2006 216,314.40 16500.00 2005 184,937.40 14185.00 2004 159,878.30 12336.00 2003 135,822.80 10542.00 2002 120,332.70 9398.00 2001 109,655.20 8622.00 但是我们必须将GDP和经济形势两者结合考虑,不能简单地认为GDP增长,股市必将伴之上升的走势。当经济结构不合理,高通胀下呈现的GDP高速增长是泡沫经济的表现,经济形势在矛盾激化中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