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深圳 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梳理(摘要)

上海、深圳 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梳理(摘要)

上海:

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十二)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在研究课题和科技项目等申报时,逐步降低职称、学历等权重。在财政资金支持的研究课题和科技项目申报、户籍和居住证积分申请中,探索建立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市场主体评价人才机制。

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人才,弱化中短期目标考核,突出学术、技术水平评价,注重研究成果质量及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力。对应用开发人才,强化创新创造业绩贡献评价,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产学研结合等,调整不恰当的论文要求。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突出转化的效益效果评价,注重产值、利润等经济效益和吸纳就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开辟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回国工作、符合条件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其国外专业工作经历、学术或专业技术贡献可作为参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依据,不受本人国内任职年限限制。对在科技创新工作中业绩成就突出、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可打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加大企业人才评价选拔力度,适度提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高级工程师(教授级)的比例。高校、科研院所可设置部分科技成果转化岗位,优秀团队可增加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职数。

改革国有企业技术人员主要依靠职务提升的单一晋升模式,拓宽技术条线晋升渠道。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鼓励立足岗位创新创造。

(十五)大力发展众创空间。

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引导和鼓励各区县培育发展若干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吸引国际孵化器入驻上

海。推进事业单位孵化器改造,鼓励国有孵化器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

加强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针对众创空间集中办公的特点,落实集中登记、一址多照等商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三证合一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市场准入提供便利。进一步深化创业导师和创业学院建设,开展创业服务品牌活动。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加强对众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企业的资助,加大政府购买创新创业服务的力度。

深圳技能人才政策

一、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最高12000元

补贴对象分为个人和企业。企业可申请的培训补贴项目包括企业岗前培训、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企业新型学徒制。

个人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条件

1.属于法定劳动年龄范围(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内的本市户籍人员(全日制在校生、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除外)或在本市连续正常缴交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异地务工人员。

2.取得培训补贴目录内本市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含复审换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不含复审换证)。

补贴标准详见《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

个人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申请人应于相关证书核发之日起一年内申报补贴,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审核和发放补贴。

企业申请岗前培训补贴的条件

1.在本市依法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属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和劳务派遣企业;

2.依法缴纳各项税收,无偷税、骗税和抗税行为,具有良好的纳税记录;

3.与员工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并连续正常缴交深圳市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

4.对新录用的员工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根据企业实际开展岗前培训。

企业应当于员工符合补贴条件后的半年内申请补贴。

企业岗前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

企业岗前培训补贴由各区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受理、审核,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补贴发放。

二、企业申请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及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的条件

1.在本市依法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依法缴纳各项税收,无偷税、骗税和抗税行为,具有良好的纳税记录;

3.与员工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并连续正常缴交深圳市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

4.经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备案同意开展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或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员工考核合格并获得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应当于员工相关证书核发之日起一年内申请补贴。

三、企业技能人才评价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只对企业备案工种进行补贴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种在《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范围内的,按对应标准补贴,不在补贴目录范围内的,按初级1200元、中级1400元、高级1600元、技师2000元、高级技师2200元的标准补贴。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期限为1至2年,补贴标准为中级4000元/人·年,高级5000元/人·年,技师和高级技师6000元/人·年。

四、技能菁英政策

资助经费总额最高20万元

每年遴选30名技能菁英,组织赴国(境)外开展技艺技能研修培训班、技能技艺交流及参加国际技能竞赛。

认定为“技能菁英”的,可在一年内申请不超过5个资助项目,资助经费总额不超过20万元。

政策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技能菁英”赴国(境)外技艺技能研修培训、技能技艺交流及参加国际技能竞赛等技能提升项目。“技能菁英”按项目进行资助,分为个人资助和统一资助两种形式,即可由“技能菁英”个人独立申请资助项目并执行实施,也可由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委托专业机构统一组织实施资助项目。

技能菁英”资助经费主要用途包括申报人赴国(境)外的技能研修培训费、差旅费、竞赛费、会议费、入场费等费用。“技能菁英”可在认定后的1年内申请资助并完成资助项目。每人可申请资助项目不超过5个,资助经费总额不超过20万元。

五、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支持

最高50万元经费资助

符合条件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

政策

从2016年开始,每年新建设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5个左右,到2020年建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0个左右,大力创建省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每年不超过50个。其中,一级不超过10个,各资助20万元;二级不超过20个,各资助15万元;三级不超过20个,各资助10万元。

技师工作站重点建设项目每年不超过30个。其中,一级不超过10个,各资助30万元;二级不超过10个,各资助25万元;三级不超过10个,各资助20万元。

技能大师工作室重点建设项目每年不超过10个。其中,一级不超过2个,各资助50万元;二级不超过3个,各资助40万元;三级不超过5个,各资助30万元。

六、企业新兴学徒制补贴

最高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

培训后未能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50%给予补贴;

培训合格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

政策

“十三五”期间,在全市选择100家企业分期分批作为试点单位,每年新增20家开展试点,每批试点最长周期不超过两年。

对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企业在开展学徒培训前将有关材料报深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备案,年度培训任务完成后由企业向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经审核后,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深圳、前海的重要批示指示要求,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青年发展搭建舞台、创造良好条件,率先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动港澳青年在前海聚集发展,促进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根据国家、广东省、深圳市有关人才、就业及创新创业政策的规定,结合前海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支持港澳青年参访、实习和就业

(一)支持香港、澳门特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团体等机构组织港澳青年到前海考察,争取每年接待10000人次。

(二)鼓励前海企事业单位在港澳高校设立“前海奖助学金”。

(三)鼓励前海企事业单位提供实习岗位,每接收1名港澳青年实习生,按实际实习期限给予实习单位补贴。争取每年提供1000个实习岗位。

(四)鼓励港澳青年毕业生来前海就业,定期组织前海企事业单位赴港举办招聘活动。每招用1名港澳青年毕业生,给予用人单位招用补贴,并给予毕业生一次性资助。

(五)鼓励取得港澳执业资格的青年专业人士在前海执业,对在前海就业的港澳青年专业人才,给予一次性资助。

(六)对在前海发展且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或“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港澳青年给予奖励,按市资助标准给予1∶1配套资助。

二、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七)给予创业启动资助。对符合前海重点发展领域,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创业启动资助。

(八)降低初创成本。入驻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前海主办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港澳青年初创企业,享受办公场地租金和物管费用补贴。加快建设前海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创新研发提供服务。鼓励申请深圳市科技创新券或香港科技券计划资助,按科技券的实际使用额度给予配套资助。

(九)培育重点项目。每年选取一批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或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对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给予奖励,对入选的以港澳青年为核心的深圳市“孔雀计划”创新团队、高层次创新创业预备项目团队、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企业支援计划或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的依托单位,按市资助标准的50%给予配套资助。

(十)给予上市奖励。对在香港联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或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一次性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十一)鼓励资质认定。对首次获得国家或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给予奖励。

(十二)支持创业活动。对入选创客主题论坛、创业大赛、竞技比赛、技术成果交易会、创客集市等大型双创活动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给予活动补贴。

(十三)完善创投体系。充分发挥前海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向港澳青年创办企业倾斜。设立前海深港澳科技创新产业基金和深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支持港澳青年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创新创业。

(十四)提供风险补偿。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有融资需求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发放贷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安排设立港澳青年创办企业贷款专项风险补偿金。

(十五)降低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给予一次性贷款贴息资助,补贴金额不超过实际贷款成本。

三、完善港澳青年发展平台

(十六)构建港澳青年专业人才服务网络。鼓励港澳青年专业人士在前海集聚提供专业服务。对聘用5名以上港澳青年专业人士的专业服务企业,给予奖励。

(十七)发布前海港澳专业服务企业名册。商请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推荐具有较高专业服务水平、质量标准体系健全的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或专业机构,据此发布前海港澳专业服务企业名册,鼓励承接前海企事业单位的招标项目。

(十八)鼓励港澳机构承建科研创新载体。支持港澳高校、科研

院所或港澳青年创办企业在前海承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组建国家、省(部)、市级创新载体,按组建创新载体级别给予依托单位最高1000万元资助。

(十九)支持港澳机构设立创业孵化载体。支持港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青年社团在前海为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或创业团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孵化载体。对首次设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的机构,分别一次性给予启动资助及办公场地租金补贴。次年起根据孵化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创业团队入驻情况,给予运营资助,同一载体资助不超过3年。对成果突出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孵化载体给予奖励。对被评选为国家、省、市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的,按照1∶1标准给予配套资助。

(二十)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动设立前海深港澳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前海深港澳创业学院。重点吸引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或团队入驻,力争占比不低于在孵创业团队总数的50%。探索梦工场在境内外设立孵化平台拓展发展空间。

(二十一)建立深港澳联合引才育才基地。引导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或创新创业载体在前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或创新实践基地,对符合条件的予以资助。探索深港澳三地机构联合设立前海深港澳“创业型”博士后孵化基地,共同招收和培养港澳青年博士后创业人员。

(二十二)搭建深港澳青年交流展示平台。积极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前海站、前海粤港澳青年创客营、世界青年创业论坛等活动。打

造前海“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国际路演中心。支持深港澳三地机构在前海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论坛、创业大赛、竞技比赛、技术成果交易会、创客集市、作品展览会、专业研讨会、项目路演、文化交流等各类具有影响力的港澳青年活动。

(二十三)优化深港澳双创项目遴选体系。开展前海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大赛奖金,吸引各类双创比赛在前海举办,打造立体式项目遴选体系,建立深港澳双创项目库。鼓励参加国家、省、市、区双创大赛获奖的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落户前海,对实际落户前海的创业团队按其获奖金额给予配套奖励,并优先安排入驻梦工场等前海创业园区孵化2年。

(二十四)设立前海港澳青年协会。发起设立前海港澳青年协会,支持港澳青年社团在前海设立代表处,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工作和生活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定期举办各类社交活动,给予活动资助。

四、强化港澳青年生活保障

(二十五)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建设港人公寓,在前海发展的港澳青年可申请租住前海人才住房,在缴存、提取住房公积金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参照深圳市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为在前海发展的未享受任何租房政策的港澳青年发放租房补贴。

(二十六)发放出入境交通补贴。开通前海到深圳湾、福田、皇岗口岸的高频直达巴士。对在前海合作区内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给予跨境交通补贴。

(二十七)便利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探索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子女

在本市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待遇。

五、保障机制

(二十八)强化组织领导。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前海管理局)统筹推进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各项有关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和职责,细化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二十九)完善港澳青年发展服务体系。设立前海服务窗口,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开设绿色通道服务。设立港澳青年前海发展服务中心,提供港澳青年申请享受前海有关政策的业务受理、咨询和权益保障等服务。

(三十)加强政策宣传。认真做好政策举措的解读工作,充分用好前海立体宣传平台和港澳有关渠道,加强与港澳高校和各类青年团体的沟通联系,广泛吸引港澳青年集聚发展,使港澳青年愿意来、留得住、有收获,使前海成为港澳青年最为向往的内地创业首选地和了解祖国内地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最佳窗口。

(三十一)开发数据平台。建立前海港澳青年互联网服务平台,围绕港澳青年实习、就业、创业开展人才信息采集和归档、人才供需发布、创新创业服务及相关业务受理工作,为前海各类单位、服务机构及港澳青年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三十二)建立评价机制。每年调查评估一次,广泛听取用人单位、社会公众和港澳青年的意见,对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研判,根据需要及时对政策进行修改完善。

(三十三)由前海管理局另行制定各项措施的具体资助奖励实施细则,涉及的资助金额币种均为人民币。除本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申报主体在享受本措施相关政策的同时不影响其申请享受国家、省、市、区其他政策扶持和优惠。本措施与前海深港合作区出台的其他政策有重复、交叉的,按照从新、从优、从高的原则执行。

(三十四)本措施所称港澳青年,是指年龄介于18-45周岁之间的香港、澳门居民及在港澳高校毕业的内地居民。

(三十五)在前海发展的台湾籍及海外青年参照本措施有关规定执行。

(三十六)本措施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