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最新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最新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最新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1.实习概况:

20**年6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为季节性河流。

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

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

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

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

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

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

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

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

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

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

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

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

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

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

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

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

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

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

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

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

飞瀑流泉,溅玉喷珠。

天赋幻境,兆年孕育。

暗河漂流,惊险刺激。

管轨滑道,激越航程。

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

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

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

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

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

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

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

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

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

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

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

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

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

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

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习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习时间:

两天(周六、周日)

实习地点:

周六: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背斜、向斜、褶皱等)、大石碑公园(汤山公园)(断层等)

周日:南京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

实习完成情况:

由于实习期间小雨淅沥,第一天去青龙群人工剖面和汤山公园的时候,行途艰难,但实习任务都完成了,第二天由于天气情况原定于去方山后临时改去南京地质博物馆,实习任务完成良好。

二、习地区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部分)

青龙群(t1+2q)

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

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

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

三部分:

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中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蠕虫构造及其发育。

上部为灰黄色中层泥质微晶灰岩夹厚层及薄层微晶灰岩。

顶部为纹层状白云质灰岩。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极其发育。

2、地质构造

汤山位于青龙山——汤山——仑山复式大背斜中段,背斜轴在这一带昂起,构成一个短轴穹隆状背斜。

背斜核部出露寒武系、奥陶系地层。

背斜北翼陡,南翼缓,西端向西倾伏,东端向东倾伏。

汤山背斜北翼发育有次一级的向斜(陡山向斜)和背斜(孔山背斜)。

向斜构成中列山主体,向斜南翼陡,地层倾角常达70°~8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北翼倾角25°~35°,向斜轴面向南倾斜。

陡山顶为向斜核部,现采场平台仍可见部分向斜核部地层(栖霞组)出露。

背斜紧靠向斜北侧,严格与向斜平行展布,组成大部分中列山之北坡,仅孔山主峰位于背斜核部。

背斜南翼地层倾角缓,北翼地层倾角陡,通常为80°~90°,背斜轴面南倾。

在陡山北坡雪浪庵大冲沟西侧石榴庵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为五通

组。

从地貌发展阶段看,该区域剥蚀作用进行得相当深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比较普遍。

实习区域断裂构造出露也较清楚。

横向平移断层、正断层以及纵向的逆断层相当发育,陡南逆冲断层、陡西平移正断层以及陡山北坡的地垒构造出露都很清楚。

在陡山北坡采石公路沿线,可以观察位于背斜南翼近核部位置顺层侵入的闪长玢岩出露,为燕山早期的产物。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3、其他地质现象

实习路线沿途还可见滑坡、重力折曲、风化分带、岩溶等地质现象,可拍摄照片或绘制信手剖面图。

泉水有孔山寺泉和棒槌山泉出露,均为上升泉。

4、地壳运动与地质发展简史(部分)

宁镇地区是下扬子断裂拗陷带的东段。

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末,这里地壳比较稳定,运动缓和,只有多次轻度的升降;整个环境是浅海,堆积了厚度3000余米的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地层,化石丰富。

有时有硅质物供应,在震旦、寒武、奥陶及志留系等地层均或多或少出现过薄层的硅质岩或燧石结核(后者在碳酸盐地层中)。

志留纪末期,华南发生了强烈的加里东运动,本区受到深刻的影响,海水退却,成为陆地,接受剥蚀。

早中泥盆世的沉积物很不发育。

到晚泥盆世初在准平原化的条件下,开始堆积了平原型河流沉积,随着出现了大型的湖泊沉积。

这就是上泥盆统的石英砂岩和页岩地层。

局部地区堆积了薄薄的赤铁矿层。

早石炭世,本区处于海陆交互地带,海水时进时退,堆积了具有滨岸沉积特征的下石炭统的灰岩、页岩、砂岩。

从中石炭到早二迭世,本区地壳稳定而缓慢的持续下沉,在沉陷得到沉积物补偿的条件下,堆积了浅海的碳酸盐沉积,这时气候温暖,海中生物繁盛,化石丰富。

从远处周期性地运来的硅质物质,它成为薄层硅质岩或燧石结核形式堆积下来。

在早二迭世末期还堆积了含锰磷的沉积物,这就是下二迭统孤峰组,在局部地方有开采价值。

早晚二迭世之交,地壳有一度重要的上升、隆起过程,称为东吴运动,使本区海水退却,成为滨海沼泽环境,从而堆积了上二迭统的

含煤地层,这就是龙潭煤系地层。

东吴运动毕竟还是短暂的,到二迭世后期,海水复行侵入,直到中三迭世后期为止,本区又堆积了浅海特征的上二迭统大隆组,下、中三迭统青龙群。

青龙群沉积过程中,整个下扬子拗陷已经有明显的收缩,海水逐渐变浅,青龙群的顶部出现了在海湾、泻湖环境下形成的石膏沉积。

青龙群沉积完毕以后,本区发生了印支运动的第一幕,这是地壳运动性质的一次突变,有古生代以来长期的升降运动性质转化为褶皱的性质,青龙群以及以前的老地层全部参加到褶皱中,形成了宁镇山脉的雏形。

整个下扬子的山脉—淮阳山脉也是因为这一运动而奠定轮廓,地质上称这一运动为淮阳运动,在宁镇地区称为金子运动。

由于金子运动结束了下扬子地带长期海侵的历史,使之成为陆地。

在金子运动形成的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中、上三迭统的黄马青群沉积,它与青龙群在许多地方是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它的底部普遍堆积有数十米到一二百米厚的碳酸盐质角砾岩。

黄马青群堆积的晚期,气候由干热转为湿热,地势变为比较平坦,在局部地方形成含煤沉积,这就是黄马青群上部局部出现的范家场组含煤地层。

此后,地壳运动再次剧烈进行,使包括上三迭统在内的所有地层褶皱。

这次地壳运动是金子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属于印支运动的第二幕,称为南象运动。

在南象运动的作用下,宁镇山脉的格架全面完成。

地貌上是山脉和山间盆地相交织。

在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下、中侏罗统的象山群砂岩、页岩沉积,其底部是河流沉积,中上部过渡为湖泊沉积,局部地点有煤的形成。

象山群与下伏地层在许多地方都是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如栖霞山附近的南象山,它不整合地盖在下二迭统栖霞组之上,有的地方,如西岗附近它不整合地盖在中、上三迭统黄马青群之上。

象山沉积以后直至白垩纪末期,这里地壳运动频繁,主要形式是差异性质的断块运动。

断裂极其发育,沿断裂的垂直位移量很大,在断裂下落的部位形成盆地,堆积了很厚的上侏罗统到白垩系的洪积与河湖沉积,形成很厚的砾岩、砂岩和页岩。

同时,由于断裂切割相当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断裂带上升、侵入和喷出,因而陆相地层中同时产出很多的中酸性的火山熔岩、凝灰岩。

此外,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也侵入到前第三系地层中。

侏罗纪、白垩纪是本区岩浆活动高潮时期,形成了内生金属矿床,如栖霞山大型铅锌矿,汤山附近的铜矿等。

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

相应的地层之间出现了不整合接触关系,但地层的褶皱比较缓和而开阔。

第三纪以来,地壳仍有大幅度的差异升降,在内陆盆地中堆积了厚度很大的陆相砾岩、砂岩、页岩地层。

第三系的一些层位是有利的生油地层和找油对象。

由于地壳运动和缓、微弱,第三系地层产状极其平缓。

但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断裂,它切割到地壳深部,有的甚至与某些深达上地幔的断裂相沟通,使深部的玄武质岩浆上升、喷溢,形成了南京附近的一些中心式火山喷发及玄武岩层的堆积,例江宁方山和六合方山都保存了较好的火山地形。

一、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12月12号,星期六,小到中雨

地点: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大石碑公园

内容:观察背斜、向斜、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现象。

今天早上8:15我们从俊园门口齐装出发,小雨淅沥,但不减我们的兴致。

半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路途泥泞,我们徒步走上山去,看到了背斜、向斜、褶皱。

通过现场观察回归课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了解到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变老并对称分布。

背斜,向斜是褶皱的两个基本类型,褶皱就是多个连续的背斜,向斜。

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些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

在野外为了识别褶皱,我们一般可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进行观察,首先根据岩层是否对称重复,判断褶皱是否存在,然后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的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向斜还是背斜,最后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

通过观察和聆听老师讲解,我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看完背向斜、褶皱,我们又去了汤山公园,看到了著名的阳山碑材和一线天。

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位于南京江宁区汤山镇孔山(又名“阳山”)

西南麓,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为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彰朱元璋的功德,并显示自己是朱元璋的嫡系。

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

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00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

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8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

阳山碑材现存的碑座、碑额、碑身更像3座独立的山石。

碑座石材底部已凿空。

碑额呈椭圆形,石面上有龙头、爪、身的雕刻痕迹,碑额石材的底部也已凿空,用3行石柱支撑。

位于碑额石材后方的碑身横卧在地上,底部同样凿空,也有3行石柱支撑。

自六朝以来,阳山碑材就被用做陵墓柱础石刻的建材,现尚存古采石场遗迹约3万平方米。

为取此石材,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非凡的艰辛与血汗,数千民工,石匠累死皇家采石场,今碑石附近坟头村即是当时民工的合葬地。

这三块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

我们还看到了断层,了解到断层是岩石受力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岩石存在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的规模大小不等﹐大者沿走向延伸可达上千公里﹐向下可切穿地壳﹐常由许多断层组成﹐称为断裂带﹔小者可见于手标本。

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组成。

断层面是岩石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简称断面﹐可以是一个单一的面﹐也可以是一个有一定宽度的带。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断层线。

断盘指断层面两侧的岩块。

位于断层面之上的一盘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一盘称为下盘。

如断层面直立﹐则按其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来描述。

断层是地壳上部构造层次脆性剪切变形的典型产物。

有的大断层向深处其倾角逐渐变缓﹐使断层面成凹面向上的弯曲﹐其剖面似铲形或犁形﹐称铲状断层或犁式断层。

在地壳深处的韧性变形域﹐相当于断层的两盘作相对剪切位移的变形带称为韧性剪切带。

研究方法主要是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确定断层面的产状﹐判断断层的运动性质﹐测定其两盘相对位移的距离﹐分析断层形成的时代

及活动历史。

常见的识别断层及其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标志有﹕地质体的不连续。

地层﹑岩脉和矿脉等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表明断层的存在﹐并可求其断距。

地层的重复或缺失。

走向断层常见的一种效应。

结合地层与断层两者产状的关系﹐可以判断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一般正断层造成垂向上的地层缺失﹐逆断层造成垂向上的地层重复。

擦痕是断层面上两盘岩石相互摩擦留下的痕迹。

断层面有时被磨光﹐并附有铁质或硅质的薄膜﹐光滑如镜﹐称为摩擦镜面。

其上的平行细纹指示了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

断层面上生长的石英或方解石纤维状晶体﹐貌似擦痕﹐称为擦抹晶体。

它们是在断层运动过程中平行运动方向生长的晶体﹐纤维方向代表了断盘相对位移的方向。

牵引构造。

断层运动时断层近旁岩块受到拖曳造成的岩层局部弯曲﹐或岩层由塑性变形进一步发展而破裂成断层时留下的弧形弯曲。

弧形凸出的方向大体指示所在盘的相对运动方向。

断层岩。

断层带中因断层动力作用被搓碎﹑研磨而改造的岩石。

有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及断层泥等﹐是脆性变形的产物﹐常见于一般断层中。

糜棱岩是另一种常见于大断层带中的岩石﹐它是深处韧性剪切变形的产物(见韧性剪切带)。

此外﹐地貌现象(断层崖﹑错断山脊﹑水系突然改向等)也有助于识别断层﹐尤其是活动断层。

(二)、时间:12月13号,星期日,阴有小雨

地点:南京地质博物馆

内容:观察各类矿物、岩石,加深对其认识。

今天早上近九点我们到达南京地质博物馆,博物馆的门外存放着几块大的岩石。

老师就在外面

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矿物岩石的基本知识,让我们对他们有个大

概的了解。

博物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

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

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

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

薄片状,鳞片状,块状,土状,球状,钟乳状,黄的,绿的,红的……给了我们无限的视觉冲击。

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看标本下面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讲解,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

看到了灵璧石,雄黄雌黄,孔雀石,内蒙的鸡血石章石雕,吉林的松花砚。

还看到不少钻石,玉和翡翠。

如金绿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祖母绿,和田玉,南阳玉,珍珠等等。

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

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博物馆里同样陈列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硅化木,中华鲟鱼,潜龙,古蜻蜓化石,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员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时候所用过得的物品,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发展地球地质事业做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

在二楼的展厅中,我还了解到我国近代地质学发张历程。

萌芽时期(1840—1910),草创时期(1911—1921),成长时期(1922—1936),动荡时期(1937—1949),发展时期(1949—现在)。

参观了一楼和二楼,最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三楼。

三楼分为两厅,左厅为矿产资源厅,右厅为地质环境厅。

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丰富和人均资源的不足。

在右厅中我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岩溶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环境。

一、实习收获和体会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初步能够在野外认识识别矿物和岩石,加深了对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的理解,学会了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

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回归课本加深理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工程地质总结样本

基础概念部分 1.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能( 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 的热能) 引起。主要分为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地震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以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 并经过大气、 水、生物因素所引起, 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 类型: 风化作用、地面流水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作用、风的作用、湖泊沼泽、海洋作用、块体运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3.层理: 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 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 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常见层理类型: 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 、粒序层理 4.水理性质: 吸水率: 常压条件下, 岩石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率: 高压或真空条件下, 岩石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饱水系数: 岩石的吸水率与饱水率的比值。 渗透性: 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溶解性: 指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 软化性: 指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性质。软化系数为岩石在饱水 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风干状态下强度之比。<0.75是强软化的岩石。 崩解性: 指粘土质岩石吸水膨胀的性质。 抗冻性: 指岩石抵抗冰劈作用的能力。 5.抗剪强度: 岩体或土体在剪切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6.走滑断裂: 也叫平移断层, 由于地壳水平剪切力或者不均匀的侧向压力使两 盘沿着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移动的断层。 7.岩体: 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地质体。

8.结构面: 分割岩体的任何地质界面。 9.结构体: 岩体由结构面切割成的单元块体 10.土的三相体系: 土是由固体相、液体相、气体相组成的三相体系。 固体相指土中的矿物颗粒, 简称土粒。它构成土的骨架, 称为土骨架。 液体相由水溶液组成, 可分为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等。 气体相由空气和其它气体构成。 11.第四纪沉积土的种类哪些: 残积土、坡积土、冲、洪积土、湖积土、海 洋沉积土、风积土、冰川沉积土。 12.主要的粘土矿物的吸水特征: 高岭石晶层之间连结牢固, 水不能自由渗入, 故其亲水性差, 可塑性低, 胀缩性弱; 蒙脱石则反之, 晶胞之间连结微弱, 活动自由, 亲水性强, 胀缩性亦强; 伊利石( 水云母) 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13.颗粒级配: 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 一般见各粒组占 土粒总质量( 干土质量) 的百分数表示, 也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14.粘性土的稠度界限( 从图中识别) 土从某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称为稠度界限, 又称为阿太堡( Atterberg) 界限 工程上常见的有液性界限wL和塑性界限wp 液性界限, 相当于土从塑性状态转变为液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简称液限wL 粉土的液限在32~38%之间, 粉质粘土为38~46%, 粘土为40~50%。 塑性界限, 相当于土从半固体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简称塑限wp

工程地质勘查总结

1对矿产勘查学的认识 成矿预测:是为了提高矿产勘查的成效和预见性而进行的一项综合研究工作 成矿远景区:指根据矿产勘查初步研究的潜在含矿趋于或成矿有利地带,又称成矿粑区 成矿模型:是通过抽象,简化,类比,使所研究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状态变为一观测的形式。 包括:1原样模型2相似模型3图像模型4数学模型 成矿模型:成矿模型可分为 1 以观测资料为基础的经验模型也称为描述型模型 2 以理论概念为基础的成因模型,也称为概念模型。每个矿床模型所接受的模型一般都包含这两个方面。 矿产勘查模型:是表述目标矿床及其一定勘查技术产生预期效应的模型体系建立矿床勘查模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矿产勘查的要求,避免收集和解释不必要的资料,费用额无成效的科学研究。成矿模型匹配相应的勘查技术后的表达方式称为勘查模型。 整装勘查:是指在资源前景明朗的地区,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找矿着眼开矿,开矿引导找矿,打破传统的评价阶段和阶段划分模式,一矿产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一条龙实设计,物,化,电,磁,钻等多种,多方法的整合施工加快开发速度。整合勘查:是指拜拜、更具矿床的形成规律罪域同一成矿带,同统一成矿体系或出于一个矿集区,一定范围物化探异常区内的矿业权区,进行同一工作部署,同一组织的勘查形式。同时也是对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的优化整合。 勘查应用技术方法及介绍:

遥感:是利用诸如常规的照相机或利用对可见光及可见光区域之外的电磁辐射敏感的电子扫描仪获取影响用于的分析的技术。 矿产地质填图:矿产勘查阶段的地质填图称为矿产地质填图,由地质勘查部门自行完成,比例尺一般为1:1万,1:5000,1:1000有些情况下为1:500。野外填图的比例尺越大,要求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越高。 探矿工程:探矿工程技术包括坑探和钻探两大类。钻探技术是目前地质勘查中运用最多的技术手段。 坑探:坑探工程的简称,是在地表;和地下岩石或矿体中挖掘不同类型的坑道,以了解地质和矿化情况。包括(探槽浅井平同石门等) 钻探:是利用机械碎岩方式向地下岩层钻井的一种地质勘查方法,主要利用探明深部的地质和矿体厚度,矿石质量,结构,构造情况,包括提供地下水汗水情况以及验证物、化异常,寻找盲矿 回次:指在钻孔施工中,将钻具下入孔中进行钻进直至将钻具提出孔外这样的一个循环,称为回次。 岩心采取率实际采取的的岩心长度或岩屑体积除以该取芯孔段实际进尺长度,以百分率表示。

工程地质工作总结

工程地质工作总结 篇一:工程地质总结 工程地质总结 模块一 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 模块二 1.内圈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地核主要含铁,镍的物质组成 3.岩石包括:胶结物和矿物 任务一造岩矿物 1.矿物:地壳中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2.造岩矿物 a.单质:金银汞铅石墨金刚石 B.石英方解石石膏 3.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形态 2)矿物的光学性质 a自色

B3)矿物的力学性质 a.硬度 滑石硬度为1金刚石硬度为10 在野外用于鉴定的物品:软铅笔(1度)指甲(2-2.5度)小刀铁钉(3-4度)玻璃棱(5-5.5度)钢刀刃(6-7度) B.解理(巧克力)和断口(掰甘蔗) 解理:矿物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的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其破裂面称为断口 任务二岩浆岩按地质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Sio2→→→→→→→→→→由多变少 2.岩浆石的构造 (1)条带状构造 (2)块状构造 (3)气孔状构造 (4)杏仁状构造 (5)流纹状构造 3.主要岩浆岩 (1)酸性岩类: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2)中性岩类:正长岩,正长斑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粗面岩 (3)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4)超基性岩:橄榄岩,辉岩 任务三沉积岩及其工作性质 从体积上看,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从分布面积上看,沉积岩站陆地面积的75% 1.沉积岩的形成 (1)原岩风化破坏阶段 (2)搬运作用阶段 (3)沉积作用阶段 (4)固结成岩阶段 2.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结构(2)泥质结构(3)晶粒结构(4)生物结构 3.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的沉积岩 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三种沉积岩:页岩,砂岩,石灰岩 1)碎屑岩类 (1)砾岩和角砾岩 (2)砂岩 2)黏土岩类 (1)泥岩 (2)页岩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精选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 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场地工 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 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房屋工 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等;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 稳定等;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 渗漏 、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等;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等。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 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 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大 类。3、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 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 应用地质学的范畴。狭义:工程地质学基 础、工程地质勘察学、区域工程地质学。 广义:狭义、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3、研究对象: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环境 4、活断层基本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 裂复活运动的产物 ②活断层具有继承性 和反复性 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 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 ④活断层的类型 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行断层。 5、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 ⑴地质上,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 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⑵地 貌上,①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 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例如,隆起山区与断 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 层,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 垭口、“V 型谷”等 ②地貌单元的分解和 异常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 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 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活断层作用使 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 殊地貌景观。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 肘状拐弯、宽窄变异,断层下降盘一侧线 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滑坡、串珠状 洼地等。⑶水文地质上,由于断层带构造 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因而活断 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 现象。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 水将导致水的化学异常。对古代建筑物破 坏、错断、掩埋等情况调查,可以帮助判 断活断层当时的错距等情况。6、地震的 分类,地震震级,地震烈度:⑴①按成因 分类: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诱 发地震 ②按震源深度分类 浅源地震: 0<70 km (大陆地震多属此类) 中源地震: 70~300 km 深源地震:>300 km ③按地 震M 级大小分类 大地震 :M >=7级(强 烈破坏地震) 中地震: 7>M>=5 破 坏性地震 小地震: 5>M>=3, 微地震: 3>M>=1 超地震: M<=1 ⑵地震震级:是 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 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logE=4.8+1.5M ⑶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某地地面 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 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 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不同 烈度 ①地震基本烈度(I 基):一定时间 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 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烈度。 ②场地烈度(I 场):同一I 基区,场地 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对I 基修正。③ 设防烈度(设计烈度)(I 设) :是抗震 设计所采用的烈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 震性、经济性、对I 基调整。原则上一般 建筑用I 基,重要建筑适当提高。设计部 门很少用I 场。V 度区不设防。 7、地震效应: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 内,地表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取决于 三方面: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震级、震中 距;建筑物类型及结构。三种破坏效应 ① 振动破坏效应——引起建筑物破坏 ②地 面破坏效应——地面破裂及地基液化、沉 陷等 ③斜坡破坏效应——滑坡、崩塌等 8、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 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 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 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9、砂土液化机 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松的保水砂土在 地震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下,砂粒间相 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密实。砂 土密实就势必排水,但是在急剧变化的周 期性地震力的作用下,伴随砂土空隙度的 减少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 畅。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空隙水压力(超空隙水压力),当剩余空隙水压力增长到完全抵消法向压力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或塌陷现象而丧失承载能力。 10、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拉裂,蠕滑,弯曲倾倒;卸荷回弹:滑坡,崩塌; 11、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动带 滑坡床 滑坡体 滑坡周界 滑坡壁 滑坡台阶 滑坡舌 滑坡裂隙 12、崩塌的形成条件:(1) 地质条件 一个陡坡,尤其是大于600的坡,坡高几米到几百米。大型自然崩塌多见于江河峡谷陡峻地段,以岩石大型崩塌居多,或者人工路堑、矿山等边坡。 一般坡度大于400~500时,对于裂隙发育的岩体,尤其发育高倾角裂隙时,在裂隙下部有软层配合下,易产生较大崩塌。(2)崩塌的诱发条件 1.高陡坡,重力作用,引起拉裂变形,导致崩塌。 2.坡脚开挖,掏空,坡脚软岩压裂,因此失去支撑作用。3.长时间降水,产生水压力。4.冻胀后解冻,使土体饱水段强度降低,或产生涨缩现象 13、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⑴内在因素 岩土类型及性质 地质构造 地形 水文地质 ⑵外部因素 振动作用(如地震) 降水(雨、雪)水库蓄水 人类活动(开挖、加载、植被、水等)风化、剥蚀作用 14、斜坡的稳定性计算:滑面为平面 K=tg φ/tg β 滑面为圆弧 β1、β2 定o 点 H 、4.5H 定 E 点找圆心直线 15、滑坡的时间预报 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报法,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斋滕法和改进的斋滕法,黄金分割法,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报法, 岩土体蠕变理论:第1蠕变阶段--减速蠕变阶段减速发展,斜率逐渐减小 第2蠕变阶段--稳定蠕变阶段等速发展,斜率大体不变 第3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 CD 段:变形迅速增大,但岩土体尚未破坏DE 段:岩土体变形速率剧增,岩土体很快破坏 16、滑坡的防治措施 1 防预措施:(1) 绕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 (2) 拦截:拦石墙、拦栅网 (3) 排水:地表排水:排水沟、坡面防渗 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孔(4)监测预警 2 治理措施:(1) 排水措施:(同上) (2) 削方、堆:格栅(室)护坡 (3)支挡工程:挡土墙:砌置挡墙加筋土挡墙 锚固:单一锚杆(索)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抗滑桩:钢管桩 钢筋+砼桩 砼桩结合形式:桩+锚 桩+墙(板、梁)(4) 坡面防护: 横向护坡 植基绿色护坡 (5) 其它: 固结灌浆 阻滑键(栓) 17、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等。 18、三个勘察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可行性研究阶段,目的 为了工程规划和技术的可能性,经济合理性论证等方面提供地质资料 任务-根据设计要求,初步了解相关深度范围内岩体整体情况。初步设计阶段 目的 在规划阶段指定的区域内选定工程地质条件最优的建筑场地 任务-找出岩体完整性分布规律,最适宜建库范围;断层、岩脉分布规律;节理、裂隙密集带分布范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裂隙水性质(网状、脉状)及水温变化。技术施工设计阶段 目的 解决为编制各个建筑物施工详图所需的资料 19、工程地质勘探手段和取样方法:常用的有三类:钻探、坑探、物探。 20、地基—基础面以下某深度范围内,由基础传递荷载引起岩土体中天然应力状态发生较大变化的所有岩土体。地基持力层—直接与基础底面接触的岩土层。地基变形-地基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土体压缩产生变形。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理论公式计算、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值。 21、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岩土参数的标准值和设计值。 22、初、详勘察阶段:勘探孔的数量、勘探点间距和勘探孔深度等的设计 23、概念:围岩,由开挖洞室引起的应力重分布范围之内的岩体称为“围岩”。围岩应力重分布 由于开挖洞石将使原本处于天然应力状态的岩石发生应力的重新 调整和分布,围岩压力 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位移),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称围岩压力。 24、地下建筑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洞石围岩稳定性,岩爆,涌水,高地温,有害气体突出 25、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分级 ,岩体完整性系数 26、围岩压力分类及产生条件 ⑴形变围压 ①围岩应力超过岩体屈服极限;②深埋洞室围岩受压过大 ③粘土质岩、含蒙脱石较多的膨胀岩遇水产生膨胀变形。⑵松动围压 ⑶冲击围压 岩爆,天然应力相对于围岩的力学属性为高天然应力 27、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平衡拱理论法、块体极限平衡法 28、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29、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具有可溶性岩石 具有溶蚀能力的水 具有良好的水循环交替条件 30、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碳酸盐岩岩性(成分、岩石结构)气候的影响(水、温度)地形地貌条件通过影响水的入渗,循环交替条件,进而影响岩溶发育的规模、速度、类型及空间分布 地质构造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31、岩溶地貌形态:地表形态有 溶蚀平原 正形态(石林、石笋、峰林、孤峰) 负形态(溶沟、溶孔、溶槽、溶水洞、漏斗、 洼地、溶盆、溶原) 地下形态有溶洞、溶隙、暗河等 3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地形条件 泥石流总是发生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一般泥石流有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流域,其中泥石流形成区(上游)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和固体物质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多为30°- 60°的陡坡。坡体光秃破碎,无植被覆盖 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有崩塌、滑坡发育。流通区(中游)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较大。而堆积区多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边缘,地形较平缓。地质条件 泥石流频发于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灾害纵生的地段 气象水文条件 在降雨集中地雨汛期或高山冰雪强烈消融的季节和地区易发生泥石流。 3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在泥石流的形成区一般采用植树造林和护坡草被来保持水土,并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在泥石流的流通区一般修筑一些拦挡工程如低坝或石墙;在泥石流的堆积区则采用排导措施如修建泄洪道和导流提;另外,在一些交通线路上为了确保安全可修建跨越泥石流的桥梁,涵洞,穿越泥石流的护路明洞,护路廊道,渡槽等。 34、稀性泥石流与粘性泥石流的区别? 稀性泥石流固体物含量低(<40%)、细粒少、密度值中等(1.2~1.6);水泥浆速度大于石块速度,具极强冲刷力;堆积散流、有分选。粘性泥石流固体物含量高(40%~60%)、细粒多;密度大(1.6~2.4)、浮托力强,具直进性;堆积不散流、无分选35、泥石流的运动特性:直进性和脉动性3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勘察等级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三项因素决定。

地质培训体会心得

地质培训体会心得 篇一:工程地质学习心得 工程地质论文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 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我觉得,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工程地质就在在我们周围,我们触手可得的石头、水都在地质的范围之内,工程地质是天天都在我们身边的——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总是与她亲密接触的!只要我们能认真观察,吧我们所看到的与书上的联系起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发现的,这也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收获感,一种满足感!这学期的工程地质课程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一些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等。了解到地壳及其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成分地质年代的发展。还有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和褶皱,节理断层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等。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类型,补给,径流与排泄。风化作用,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岩溶作用,斜坡与边坡地质

作用等。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岩土的地质分级比较多,而且各自的参照也不同。总之,学了工程地质这门课程,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址问题的科学,把地址科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通过勘察手段获得各种地质数据,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在安全、质量及功能方面保证工程建筑在安全可靠、保证质量的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动力地质作用、工程稳定性、岩土工程设计理论或方法、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工程

工程地质知识点总结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作一个有用的人才 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变形等;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等;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地应力、突水等。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大类。 3、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狭义: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学、区域工程地质学。广义:狭义、土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 3、研究对象: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环境 4、活断层基本特征:①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②活断层具有继承性和反复性③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断层两种④活断层的类型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行断层。 5、活断层的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⑴地质上,只要是见到第四系中、晚期的沉积物被错断,均视断层为活断层。⑵地貌上,①不同地貌单元突然相接,或两边沉积物厚度显著差别例如,隆起山区与断陷盆地突然相接。一次错动量大的活断层,沿线分布断层三角面、断层崖、陡坎、垭口、“V型谷”等②地貌单元的分解和异常例如,河流阶地、山脊、水系、夷平面、坡洪积扇等地貌单元由于活断层作用,使其产生错断、分解。活断层作用使正常发育的地貌系统出现异常形态或特殊地貌景观。如断层带一侧,河流的同步肘状拐弯、宽窄变异, 断层下降盘一侧线状排列的洪积群、泥石流、 滑坡、串珠状洼地等。⑶水文地质上,由于断 层带构造物质松散,容易形成强导水带,因而 活断层带一线分布泉水、温泉,出现植被发育 现象。也由于活断层为深大断裂,深循环水将 导致水的化学异常。对古代建筑物破坏、错断、 掩埋等情况调查,可以帮助判断活断层当时的 错距等情况。6、地震的分类,地震震级,地震 烈度:⑴①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 落地震诱发地震②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 震:0<70 km(大陆地震多属此类)中源地 震:70~300 km 深源地震:>300 km ③ 按地震M级大小分类大地震:M >=7级(强 烈破坏地震)中地震:7>M>=5 破坏 性地震小地震:5>M>=3, 微地震: 3>M>=1 超地震:M<=1 ⑵地震震级:是 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 的能量大小所决定。logE=4.8+1.5M ⑶地 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某地地面震动强烈 程度的尺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 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有关。一次地震只 有一个震级,但有不同烈度①地震基本烈度 (I基):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 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一个地区的平均 烈度。②场地烈度(I场):同一I基区,场地 条件不同而进一步划分,对I基修正。③设防 烈度(设计烈度)(I设):是抗震设计所采用 的烈度。依建筑物重要性、抗震性、经济性、 对I基调整。原则上一般建筑用I基,重要建 筑适当提高。设计部门很少用I场。V度区不 设防。 7、地震效应: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地 表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取决于三方面:场 地工程地质条件;震级、震中距;建筑物类型 及结构。三种破坏效应①振动破坏效应——引 起建筑物破坏②地面破坏效应——地面破裂 及地基液化、沉陷等③斜坡破坏效应——滑 坡、崩塌等 8、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 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 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 现象。9、砂土液化机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 松的保水砂土在地震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 下,砂粒间相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 密实。砂土密实就势必排水,但是在急剧变化 的周期性地震力的作用下,伴随砂土空隙度的 减少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畅。 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 于是就产生了剩余空隙水压力(超空隙水压 力),当剩余空隙水压力增长到完全抵消法向压 力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或塌陷现象而 丧失承载能力。 10、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拉裂,蠕滑, 弯曲倾倒;卸荷回弹:滑坡,崩塌; 11、滑坡的基本要素:滑动带滑坡床滑 坡体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舌 滑坡裂隙 12、崩塌的形成条件:(1)地质条件一个 陡坡,尤其是大于600的坡,坡高几米到几百 米。大型自然崩塌多见于江河峡谷陡峻地段, 以岩石大型崩塌居多,或者人工路堑、矿山等 边坡。一般坡度大于400~500时,对于裂 隙发育的岩体,尤其发育高倾角裂隙时,在裂 隙下部有软层配合下,易产生较大崩塌。(2) 崩塌的诱发条件1.高陡坡,重力作用,引起拉 裂变形,导致崩塌。2.坡脚开挖,掏空,坡脚 软岩压裂,因此失去支撑作用。3.长时间降水, 产生水压力。4.冻胀后解冻,使土体饱水段强 度降低,或产生涨缩现象 13、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⑴内在因素岩土 类型及性质地质构造地形水文地质 ⑵外部因素振动作用(如地震)降水(雨、 雪)水库蓄水人类活动(开挖、加载、植被、 水等)风化、剥蚀作用 14、斜坡的稳定性计算:滑面为平面K=tgφ /tgβ滑面为圆弧β1、β2 定o点H、4.5H 定E点找圆心直线 15、滑坡的时间预报滑坡变形前兆的现象预 报法,位移-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斋滕 法和改进的斋滕法,黄金分割法,非线性动力 学模型预报法, 岩土体蠕变理论:第1蠕变阶段--减速蠕变 阶段减速发展,斜率逐渐减小第2蠕变阶段 --稳定蠕变阶段等速发展,斜率大体不变 第3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CD段:变形 迅速增大,但岩土体尚未破坏DE段:岩土体 变形速率剧增,岩土体很快破坏 16、滑坡的防治措施 1 防预措施:(1)绕 避:改线、架桥跨越、隧道穿越(2)拦截: 拦石墙、拦栅网(3)排水:地表排水:排水 沟、坡面防渗地下排水:盲沟、排水洞、排水 孔(4)监测预警 2 治理措施:(1)排 水措施:(同上)(2)削方、堆:格栅(室) 护坡(3)支挡工程:挡土墙:砌置挡墙加筋 土挡墙 锚固:单一锚杆(索)挂网+喷浆+锚杆(索) 构+锚杆(索)抗滑桩:钢管桩钢筋+砼桩 砼桩结合形式:桩+锚桩+墙(板、梁)(4) 坡面防护:横向护坡植基绿色护坡(5) 其它:固结灌浆阻滑键(栓) 17、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 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 场检验和检测等。 18、三个勘察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可行性

工程地质学-期末全面总结--海南大学

第二章-岩石成因类型 1、地球包括外圈层和内圈层,其中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上部为硅铝层,地壳下部为硅镁层。 3、地幔顶部有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物质均为固态,称作岩石圈,岩石圈分裂成许多块体,称为板块,板块驮在软流圈上随之运动,即板块运动。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湖泊和沼泽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负荷作用。(7个) 6、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7、变质作用因素: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 8、地震震级:是按震源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放出能量越多,震级越大。 9、风化作用定义: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风、电、降水、温度等大气营力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破碎或成分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分类: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10、河流地质作用定义:分类: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11、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自然单

质或化合物。 12、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一向延长、二向延长、三向延长); 集合体(晶簇、钟乳状、土状、纤维状)。13、12种主要矿物:石英、石膏、方解石、橄榄石、正长石、角闪石、辉石、白云石、黑云母、滑石、高岭石、蒙脱石; 14、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分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5、条痕色: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的颜色;可消除假色,减弱他色,用于矿物鉴定。 16、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 17、鉴别矿物硬度是:通过两种矿物对刻的方法来比较相对硬度,石膏较软,金刚石较硬 18、解理: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裂开的光滑面称为解理面;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19、岩浆-依照SiO2量的多少,分为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 20、岩浆岩: (1).根据冷凝的地质环境,分为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2).根据SiO2含量,分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基 性岩类; (3).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5000字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5000 字 一、实习概况 经过了十几周的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个学科和一些相关的土木工程地质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了能够对工程地质这门实践型的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检验一下我们对这学期来学习的知识的运用水平,我们学院开始了一个为期五天的实习。 1.实习性质: ⑴ 与交通工程地质课相配合的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⑵ 为学习交通工程专业服务的认识教学实习。 2.实习路线: ⑴福清宏路、东张路线 ⑵闽江-洪塘(南港)-洪山(北港)路线 ⑶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⑷鼓山路线 3.实习要求: ⑴认真记录实习地有关地质现象,地质环境等。 ⑵认真记录老师所讲内容,回来后在进行笔记整理归纳。 ⑶每天回来后进行实习总结,写下实习日记心得等。 4.实习目的: ⑴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⑷提高同学们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通过实地的实习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快乐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习内容

1.实习主要内容: ⑴了解和掌握罗盘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功能。 ⑵学会和掌握使用罗盘进行定向、定位和量测各类地质体和地址界面的产状要素。 ⑶熟悉掌握地形图的判读和使用通常步骤与技能。 ⑷使用地形图进行实地定向、定位,观察图中与实地中的各类地形地貌现象。 ⑸实地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强度、产物等问题。 a实地考察风化作用及风化壳的特征。 b、观察常年性流水地质作用的类型、强度、产物及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 c、古代与现代的沉积地质作用现象及特征的观察。 ⑹观察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强度、产物等问题。 a岩浆的侵入作用及所形成的侵入岩类型及特征的观察。 b、岩浆的喷出作用及所形成的喷出岩类型及特征的观察。 c、侵入(切)穿插接触关系(现象及其产状)的观察。 d、各类断裂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等特征的观察和测量。 e、褶皱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等特征的观察和测量。 ⑺岩石和岩层类型及特征的实地观察。 a侵入岩和喷出岩特征的观察。 b、沉积岩的类型、层理构造等特征的观察。 ⑻各类交通工程和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实地观察。 ⑼实地观察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地质、地形地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⑽实地观察其他类型工程建设与地质地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2.实习时间:XX 年5 月11 日—13 日XX 年5 月19 日—20日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你知道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供大家阅读! 篇1 实习地点:天津蓟县府君山公园及中上元古界地质公园实习目的: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习内容:10月12日,我们首先来到了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10亿年,并以其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而得天独厚。从常州村至府君山距离仅在24公里内,代表了18亿年至8亿年长达1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老师让我们从两侧岩石的构造、岩性等方面来观察。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瘤状构造,瘤状构造顾名思义即是岩层中出现如

瘤的团块、半球形、糖饼状形态的透镜状岩石,其物质成分与上下岩层略有区分,以含沥青质、泥质为主的白云岩,是由于沉积时水动力及静压力等因素改变而成。在高于庄组中上部出现较多。接下来看到的是页岩,该结构是由粒径所组成,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有明显的薄层理,成页片状,有多种颜色,一般呈灰色、黑色、棕色,约8亿年前形成,每层几毫米左右,一层形成期1到两年。接着是节理,即断裂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沉积岩岩层面上的特征如波浪、泥裂、雨痕等,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沉积岩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古地貌的标志。随着队伍的前行,沿途我们又看到了更多地貌特征:倾斜--由板块的造山运动形成的,倾斜岩层的产状,是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要素来表示的;断层是岩体受力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体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它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相对位移大约有25厘米左右;断层三要素--倾角、倾向、走向;然后我们还来到了未开采的梦矿山,见到了一块大的岩石,叫做锰方硼石。1971年我国在此地首次发现该稀有矿物,且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矿床,属浅海相沉积锰硼矿。锰方硼石矿在电子工业和原子能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接着我们向前走,经过了一片茂密的山坡林,然后块茎状高于庄叠层石挺立在我们面前,上面写着"由块茎体或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 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 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 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 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工程地质评价) (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 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 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 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二 1.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 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 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工程地质期末总结

1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而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 2地壳运动(构造运动):由于地球的内部的能量,使组成地壳的物质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3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4硬度: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5解理:矿物在受外力作用的时,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6岩浆作用:岩浆形成、演化侵位至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7.外力地质作用: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和日、月引力能的影响下,产生地质营力对地表所进行的各种作用 8.侵入作用:岩浆由地下深处向上运移,未达到地表而在地下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9外力地质作用类型:(沉积岩有详细)(大概) 风化作用:机械崩解,化学分解,残留原地 剥蚀作用:残留被带走 搬运作用: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 沉积作用:搬运生物在适应条件下沉积 固结成岩:松散转化成坚硬 10沉积岩结构按成因:碎屑结构、化学构结、生物结构 11岩石按成因: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12喷出作用(火山作用):岩浆从地不深处向浅处运移,喷出地表所引

起的全部作用过程 13喷出岩:喷发后冷凝形成的岩石 14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在矿物组成上的特征 包含内容有: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特征及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15.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空间分布特征。如块状构造、层状构造、片理构造等 16岩浆岩的主要矿物 浅色矿物:长石(斜长石、正长石)石英 暗色矿物:橄榄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岩浆岩特有的矿物)17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黏土矿物,白云石,绿泥石(常温、常压) 沉积岩中几乎没有的矿物:橄榄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高温高压) 18层理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的主要标志 19变质作用的方式: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结晶作用 20变质岩特有的矿物:石榴子石,夕线石,红柱石,蓝晶石,蓝闪石,十字石,蛇纹石 21变质岩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 22变质岩的构造;变成构造,变余构造 23变质作用类型:(变质岩) 接触变质作用

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1 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生疏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周全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进修、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可否将所学理论常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未来可否顺利的安家于这个布满挑战的社会中。 因为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器材,但是我很知足。不实践好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形都可能碰着,这就要求我们必需有雄厚的实践经验,像方才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雄厚,但理论中的器材如果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味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器材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触类旁通的道理。 实习的内容: 一开始到这工地的雏形还没有,只看见一个基坑。我们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在此时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知道,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上夜班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本身,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如今北方的夜晚是严寒的,在困乏和严寒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表现我们适应能力的考验。 陪伴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们的意志。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锻炼结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然我们体味到社会的味道,让我们知道工作的辛勤的,我们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一个月的时间曩昔了,一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出色的生活,我等候着。 实习的经验及收获: 本此实习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通过此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虽说今后不必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今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如何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常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知道。应该说在学校进修再多的专业常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此次实习对我的识图能力都有必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重、须细心计算。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平安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达到能施工又相符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没有此次实习或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常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本身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实际器材,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习一个月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这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好多实践常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亲自经历,使我近距离的视察了整个建筑的组织过程,学到了好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常识,这些常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