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

电解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

电解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

电解液的配制及注意事项

一,电池完全充电后电解液密度值(通常密度为 1.280 g/cm3),按下表规定配制电解液。硫酸的技术标准应符合HG/T 2692-95《蓄电池用硫酸》的规定,水的技术标准应符合JB/T 10053-1999《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表1

二,配制电解液时,应用清洁的耐酸及耐温的容器,先放入上述比例的水,在按比例将硫酸徐徐加入水中,并用耐酸棒或净化的压缩空气随加随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三,配制好的电解液,经冷却到常温后,按表2对密度进行调整。

表2

工作安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工作安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工作安全注意事项肇事和伤害事故及时报告,一般黄金救援时间只有几分或几十分钟,出现伤害及时报告可以更好的救助伤员。 不停车不得进入转动部位,不得跨越运转设备,不得钻,越道口栏杆。 不得擅自进入明令禁止的危险区域。 没有切断动力源并采取可靠措施,不得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故障处理。 不系安全带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不得指使,命令他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进行操作。 未进行安全确认不得操作设备,未经允许不得开动他人设备。 未经允许,不得缺省调整安全防护设施。 不得私拉乱接私自使用能源动力介质。 未经考试合格和获得资格证书,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员工安全工作注意事项1、所有员工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对公司、个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保护意识; 2、上下班的打卡前和后为非上班时间,每位员工应该做好自身的安全。注意防抢、防盗、防车祸、防骗、防毒、防暴力,保证上下班途中的安全; 3、办公室人员少于3名时,外出人员要与留守人员示意、提醒。最后离开人员要检查办公室门窗是否关好、电器是否关闭,关门后向上抬把手反锁,确认后方可开。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公司领导联系处理; 4、财务人员在出入银行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有可疑情况,特别是进行现金交易业务时,必须至少两人以上办理,必须确保人身安全和财物的安全; 5、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安全作业意识。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正确规范使用各种器具,防止自身或旁人受伤,特别是在登高作业(离作业平台2米上)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专心操作,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6、库房工作人员一定做到每天上下班对库房做全面检查,包括失盗、火灾、

配制溶液步骤及注意

配制500ml,0.1mol/l碳酸钠溶液步骤及注意事项 所需的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量筒 步骤: 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0.5*0.1*106=5.3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5.3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误差分析: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 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三、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应该重新配制。 ⑤最后盖好瓶盖,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配制溶液步骤因配置的溶液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举两个例子: 举例1:配置0.05mol/L,400mLNaOH溶液的步骤: 要准确配置氢氧化钠的浓度,则要用容量瓶定容的。实验室没有400毫升的容量瓶,则选用500毫升的容量瓶。

几种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的一般规定: 1.配制及分析中所用的水及稀释液,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系指其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 2.工作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砝码,滴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较正。 3.标准溶液规定为20℃时,标定的浓度为准(否则应进行换算)。 4.在标准溶液的配制中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时,不要略去其中任何一种,而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相对误差不得大于0.2%,以标定所得数字为准。5.标定时所用基准试剂应符合要求,含量为99.95-100.05%,换批号时,应做对照后再使用。6.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药品应符合化学试剂分析纯级。 7.配制0.02(M)或更稀的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较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8.碘量法的反应温度在15-20℃之间。 (二)1C(HCl),0.5C(HCl),0.2C(HCl),0.1C(HCl)及0.02C(HCl)盐酸标准溶液配制 1.配制 0.02NHCL溶液:量取1.8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0.1NHCL溶液量取9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0.2NHCL溶液量取18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0.5NHCL溶液:量取45毫升盐酸,注入1000mL水。 2.标定 (1)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CO2+H2O 为缩小批示剂的变色范围,用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使颜色变化更加明显,该混合指示剂的碱色为暗绿,它的变色点pH值为5.1,其酸色为暗红色很好判断。 (2)仪器:滴定管50mL;三角烧瓶250mL;135mL;磁坩埚;称量瓶。 (3)标定过程 基准物处理:取预先在玛瑙乳钵中研细之无水碳酸钠适量,置入洁净的磁坩埚中,在沙浴上加热,注意使运动坩埚中的无水碳酸钠面低于沙浴面,坩埚用磁盖半掩之,沙浴中插一支360℃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与坩埚底平,开始加热,保持270-300℃1小时,加热期间缓缓加以搅拌,防止无水碳酸钠结块,加热完毕后,稍冷,将碳酸钠移入干燥好的称量瓶中,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称取上述处理后的无水碳酸钠(标定0.02N称取0.02-0.03克;0.1N称取0.1-0.12克;0.2N称取0.2-0.4;0.5N称取0.5-0.6克;1N称取1.0-1.2克称准至0.0002克)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0.02N加20mL;0.1N加20mL;0.2N加50 mL;0.5N加50mL;1N加100mL水)定溶,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暗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 3.计算 N=G/V*0.053 式中:G——碳酸钠重量(克); V——滴定消耗HCl mL数; 0.053——每毫克当量碳酸钠的克数。 4.注意事项

蓄电池电解液配比

蓄电池电解液配比 1.电解液的配制 (1)电解液必须以化学纯硫酸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电解液密度一般为1.25-1.29g/cm3(15°c时)。工业用硫酸和一般的水,因含有铁、铜等杂质,会引起自放电和极板损坏,不能用于蓄电池。电解液在加入蓄电池时,其温度须控制在21-32°c之间。 (2)电解液相对密度的高低,应根据使用地区的气温而定。室温为30-40°c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70;20-30°c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80;20°c 以下时,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90。 (3)配制电解液时,应将硫酸缓缓倒入蒸馏水中,而不可将蒸馏水倒人硫酸中,以免硫酸溅出伤害人体和腐蚀设备。 (4)蒸馏水的简易检测,用容量为1000ml的量杯(底部直径为100mm),取500ml蒸馏水,万用电表调至r×1kq挡,将两表棒贴在内壁插入水面,电阻值大于100kω时,不能使用。 2.蓄电池的充电 (1)电解液注入蓄电池后,需测量电解液的高度,一般为10-15mm,然后将蓄电池静置3-6h,待电解液温度低于35°c才能充电。 (2)蓄电池的充电。把蓄电池1导线插在充电机2上进行充电,蓄电池与充电机的正极与正极相接,负极与负极相接。当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低于1.20(夏天)、1.24(冬天)或蓄电池放置时间过长时必须充电。结冰的蓄电池要先解冻,充电电流尽量小一些,不能大于3-5a,充电时间约3-4h。充电过程中,蓄电池单格电压上升2.4v时,电解液开始出现较多的气泡,这时应将充电电流减半。充电结束后,要进行放电试验,以免出现硫化损坏的蓄电池只是表面充电,实际已不能用。所以充电前要观察蓄电池若有硫化物沉凝时,应予更换。蓄电池电解液为强酸,应避免碰到皮肤、眼睛或衣服上,并注意以下事项:①不慎沾在皮肤上时,应以大量清水冲洗;②误饮时,以大量清水或牛奶冲洗肠胃,并吞食蛋清或植物油;③近距离工作时,应戴防护镜,如不小心沾在眼睛上时,应以清水冲洗,并涂敷眼药;④充电时会产生易燃气体,应避免火花接近,而且充电或作业区应通风良好。 (3)干荷电蓄电池,是采用干荷电极板制成,注入电解液1h后,即可起动车辆。在急需的情况下,亦可在灌注电解液后,立即使用。正常使用时,如有充裕时间,可进行3-4h的充电,这对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更为有利。 (4)充完电后,应用密度计检查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并将电解液调整到相对密度规定值。如偏低,可适当地补充相对密度为1.40的电解液,反之,则补加蒸馏水。调整后应再充电2h,如相对密度仍不符合要求,可再调整、再充电,直至符合规定值为止。

员工安全注意事项资料讲解

员工安全注意事项 人是社会的财富,人身及财产安全对于每个公司、个人和家庭都举足轻重,影响极其深远,因此每个人都应关注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态度。 本事项通俗易懂,提醒所有员工防范可能的风险,以免对自已或他人造成伤害。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认真阅读学习,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遵守安全规则。 如果您对本事项有好的建议,请与公司人力资源部或安全管理部联系,我们将定期对此事项给予增补完善。 办公室安全 ·避免将公司保密文件传真至酒店等公共场所; ·接触保密文件的员工应避免在公众场合讨论有关内容(例如在飞机、餐厅、车站、厕所等公众场合),在使用台式电脑时也要确保敏感信息不被他人获知(如使用公共磁盘等);·员工在使用完保密文件或离开办公室时应将文件上锁; ·员工离开办公室时应将存有保密文档的电脑关闭或设置开启密码; ·各部门的来访者应在有相关部门人员陪同下,方可在办公区走动或进入经批准可参观的的生产区域; ·最后离开办公室者负责关闭所有灯具和电器,并确定办公室门已上锁; ·员工应将个人物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上锁; ·严禁未经许可在办公室内接拉电线、电源; ·使用办公电器时,应严格遵照使用说明; ·电源插座不得超负荷使用,发现插座电线发热,应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保证安全通道畅通,禁止吸烟; ·如果有任何安全隐患,请立即通报主管或安全管理人员; ·如有任何个人物品遗失或公司财物被盗情况发生,请立即通报保安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 交通安全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或外出办公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因公驾车的员工应遵守交通规则,小心驾驶; ·严禁无证驾驶、醉酒驾驶; ·如有意外发生,请立即报警(110)或拨打急救电话(120),并通知主管或行政管理人员,在偏僻地点发生意外时,更应注意个人安全。 恶劣天气 ·在极其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应听从主管或紧急通知的指令; ·雷暴、台风时应停止室外机器(电器)操作,在有避雷设施的工作场所内避护; ·应远离窗口、门及外墙,不要在危险状况下到户外走动,特别是不要到建筑物顶部活动;·电闪雷鸣时,尽量不外出,同时要关好门窗,不要使用电视机、电话和在户外使用手机等,并将手机关机、拔下电视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 ·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中游泳时,如遇雷电,要马上上岸,更不要停留在没有避雷装置的船上; ·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切勿奔跑,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配制及注意事项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配 制及注意事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配制和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注意事项 一、硫代硫酸钠溶液不稳定的原因 ⑴与溶解在水中的CO2反应:Na2S2O3 CO2 H2O =NaHCO3 NaHSO3 S↓ ⑵与空气中的O2反应:Na2S2O3 O2 =2Na2SO4 2S↓ ⑶与水中的微生物反应:Na2S2O3 = Na2SO3 S↓ ⑷此外水中微量元素等也能促进硫代硫酸钠溶液分解。 二、 Na2S2O3 溶液的配制注意事项 根据上述原因Na2S2O3 溶液的配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应将配制溶液所用的水煮沸一段时间,以除去CO2和杀灭微生物。 ②配制时,为防止其酸性分解和除去水中含有的铜离子,加入少量Na2CO3 使溶液呈弱碱性(在此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力低),使溶液的浓度稳定。 ③将配制溶液置于棕色瓶中放置14天,再用基准物标定,若发现溶液浑浊需重新配制。 ④配制工作中的各步操作均应非常细致,所用仪器必须洁净。 三、标定 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有KIO3、KBrO3 和K2Cr2O7 等。国家标准规定用K2Cr2O7基准物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其方法为: 称取1g碘化钾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加10ML0.025mol/l的重铬酸钾浓溶液,再加入 5mL(1 1)硫酸溶液,摇匀,盖好盖。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淡黄色)时加1.5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完全退去。 滴定至终点后,经过5分钟以上,溶液又出现蓝色,这是由于空气氧化I- 所引起的,不影响分析,但如果到终点后溶液又迅速变蓝,表示Cr2O72- 与I- 的反应不完全。 发生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一般在室温下进行。需注意事项: 1、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溶液。 2、析出I2 后不能让溶液放置过久。 3、滴定速度宜适当地快些。 4、淀粉指示液应在滴定近终点时加入,如果过早地加入,淀粉会吸附较多的I2,使滴定结果产生误差。 5、所用KI溶液中不应含有KIO3 或I2,如果KI溶液显黄色或将溶液酸化后加入淀粉指示液显蓝色,测应重新配制碱性碘化钾。 四、贮存和使用 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应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配得和标定后的溶液均应保存在温度接近68℉并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并且不应受到不良气体的影响。 2、贮存溶液的瓶子瓶口要严密。 3、每次取用时应尽量减少开盖的时间和次数。 4、存放过程中,若发现溶液浑浊或表面有悬浮物,需过滤重新标定后使用,必要时重新制备。

标准溶液的配制

ICS 77.120. H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行 YS/T XXX—XXXX 氟化镁 Magnesium Fluoride (预审稿)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氟化盐工业多年来生产经验总结、生产技术成果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制定的,标准主要内容如下: 1 根据化学成分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两个级别。 2 附录A:氟化镁化学分析方法。 3 附录A为本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湖南湘铝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焦作多氟多化工有限公司、白银氟化盐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氟化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氟化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氟化镁主要用于电解铝的添加剂、冶炼金属镁的助熔剂,也可用作光学透镜镀膜、钛颜料的涂饰剂、阴极射线屏的荧光材料。还可用于高级陶瓷、玻璃及氟化工原料等高技术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年代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应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年代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3 要求 3.1氟化镁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特级二个等级。 3.2氟化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氟化镁化学成分 3.3外观:氟化镁为白色、灰白色或粉红色。 3.4氟化镁中不得混入外来杂物。 4 试验方法 氟化镁的分析按附录A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检查与验收

求职安全注意事项

求职安全注意事项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同学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求职陷阱,给大学生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据公安部门统计,这种案件在近两年内呈急剧上升趋势。 1、提高分辨能力,拒绝传销活动。毕业生如接到陌生人的电话,不要轻信,遇到疑问,应与老师或同学一起商量。 2、慎重对待各类招聘信息。如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悉或者从未投放过简历的单位面试通知、或通过报刊、网络、人才市场收集的一些不知名用人单位的信息一定要进行核实,如查阅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等合法登记手续、通过电话核实、通过单位周边群众了解单位情况、非正式走访单位等,利用多种方式,尽量较多地了解单位的内部情况和资料。 3、提防就业陷阱。一般情况下,毕业生不要将个人的所有联系方式都提供给招聘单位,一般提供手机号码和邮箱及所在学院的办公电话即可,不要提供本人家庭电话及家庭详细地址,尤其是家庭电话和个人电话尽量不要同时在网络或职介所公布。对于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一定要慎重核实,不要轻易填写过于详实的个人信息。招聘信息中如有以下情况,应谨慎辨别。例如:招聘广告未列公司名称、地点,以邮箱代替者;招聘条件宽松,没有资格限制,待遇优厚与岗位不成比例,极可能是陷阱;强调高薪、高额业绩奖

金的推销业,必须自行购买推销产品者,可能购买后无法退货,不赚反赔;直销业须先缴付高额入会费或购买公司产品的,应慎重考虑;对于公司就在本地,却不在公司洽谈而约在其他地方见面的,要引起警惕。 4、国家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培训费等费用,不得扣押应聘人身份证。对于以各种名义收取此类费用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并及时报告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保卫处。应聘前要通过各种渠道充分了解应聘单位和应征职位,不要盲目应聘;要警惕各种假招聘真收费行为;要警惕不法企业在签约后逼毕业生辞职收取违约金或以试用期为名赚廉价劳动力; 5、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求职者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6、注意自我保护。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必要时可咨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和所在学院的意见。 7、毕业生外出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和被盗案件发生。求职应聘时要尽量在同学或家人陪同下,避免只身参加应聘,以防范被绑架和非法传销、直销陷阱; 8、毕业生在外出期间定期与所在院系联系,报告情况;教育毕业生做好就业信息的审核和确定,防止上当受骗。要定期主动与学校、家人保持联系,必要情况下要保持冷静并伺机通过各种渠道报警。 到正规市场求职。看企业是否有“三证”,即营业执照、中介许可证、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中化学《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配制一定量溶液技巧与注意事项知识总结 新人

1.算——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要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或液体药品的体积。 2.量——用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量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可精确到0.1mL)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3.溶——在烧杯中将固体溶质溶解或将液体溶质稀释。溶解或稀释时可使用玻璃棒搅拌。注意若是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将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蒸馏水中而不能将顺序搞反,同时要及时搅拌散热。 4.冷——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 5.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 6.洗——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7.定——即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液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I~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要保持水平)。 8.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有关注意事项: 1.选用与欲配溶液的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3.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溶质。 4.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溶液,配好的溶液应及时转入试剂瓶中。 如果实验操作不当,会产生误差,例如: 1.称量:若称量物错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配出的溶液浓度偏低。因为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 2.未洗涤溶解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液未转入容量瓶,配出溶液的浓度偏低,因为溶

质少了。 3.量筒量取计算浓溶液体积时仰视刻度,浓度偏大,因为实际值比仰视读数偏大。 4.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洗涤了量筒(或移液管),则浓度偏大。因为量筒(或移液管)在刻度时,没有把附在器壁上的残留液计算在内,用水洗涤反而使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造成浓度偏大。 5.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浓度偏大;因为配出的溶液在容量瓶中冷却后实际体积偏小。 6.定容时仰视达标线,浓度偏小。因为溶液凹面最点高于标线,滴水过多,溶液体积偏大(若俯视定容则相反)。 7.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滴水至标线,浓度偏小,因为刻度容量瓶标线时,对溶液体积变化作了考虑,补滴水,反而使体积增大。 8.配NaOH溶液,称量NaOH固体时在托盘上垫纸或直接称量,会使浓度偏小,因NaOH 会潮解,称取的NaOH质量少于所需质量。 9.定容时滴水超过了刻度线,后用滴管吸出达标线,浓度偏小,因溶质减少了。

实验二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实验二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比较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滴定管的使用,学习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NaOH、HCI标准溶液的配制、浓度的比较滴定。 3.初步掌握半滴操作和用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 4.掌握滴定结果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中常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和二氧化碳,不符合直接法配制的条件,因此只能用间接法配制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即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酸碱溶液中已知其中之一的准确浓度,通过滴定得到它们的体积比,然后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另一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强酸和强碱相互滴定,其pH突跃范围为 4.30~9.70 (化学计量点时 pH=7.00),因此甲基橙(3.1~4.4)、甲基红(4.4~6.2)、中性红(6.8~8.0)、酚酞(8.0~9.6)等指示剂都可指示终点。当指示剂一定时,用一定浓度的HCl 和NaOH相互滴定,指示剂变色时,所消耗的体积比V HCl/V NaOH不变,与被滴定溶液的体积无关。借此可检验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的能力。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HCI溶液:6mol.L-1。 2.固体NaOH 。 3.甲基橙指示剂:1g.L-1。 4.酚酞指示剂:1g.L-1 90%乙醇溶液。 5.500 ml试剂瓶2个(一个带玻璃塞, 另一个带橡胶塞)。 6.酸、碱滴定管(50ml),锥形瓶等 四、实验步骤 1、0.1 mol.L-1HCl溶液(500ml)的配制 用10 ml的洁净量筒量取约6 mol.L-1HCl ml,倒入盛有400 ml水的试剂瓶中,加蒸馏水至500 ml,盖上玻璃塞,充分摇匀。 2、0.1mol.L-1NaOH溶液( 500ml)的配制

员工出行安全注意事项

员工出行安全注意事项 为确保我们的上下班路途安全,请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一、自驾汽车、摩托车上下班。 1. 自驾汽车、摩托车上下班的,必须有国家规定的驾驶资质,且车辆牌照、保险、车况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2. 要认真学习安全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行车。 3. 遇到雨、雪、雾等特殊天气,要减速慢行,提高警惕。 4. 自驾汽车要系好安全带,骑摩托车时要戴好头盔。 5. 严禁酒后驾驶,严禁开赌气车、英雄车,严禁超速行驶。 二、骑自行车、电动车上下班。 1. 认真学习安全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 自行车、电动车状况要求: (1)刹车功能有效,且便于操作。 (2)车尾红色反光器光亮。 (3)脚踏黄色反光器光亮。 (5)车链松紧适宜,车链虚位(上下松动)不得超过3cm。 (6)车铃位置适合,使用有效,声音响亮, (7)轮胎花纹清晰,气压适合。 (8)车撑坚固、稳定。 (9)链盒状况良好,无损坏。 3、行驶要求 (1)行车前将车座调到适当高度,尽量穿颜色鲜明或浅色衣服;天黑

后行驶应穿带有反光条纹的衣服。 (2)任何有可能影响你控制或会缠住车轮、车链的衣物均不应穿用。宽阔的裤脚、松散的鞋带等有可能缠夹车链,使骑车人摔倒。 (3)行驶途中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未划分车道的道路应靠右行驶。(4)前方有站牌或其他车辆停放时,要注意减速避让。 (5)横过公路时应停车观察,确认安全时方可通过。 (6)骑车时不准接打电话,不准收发短息。 (7)骑电动车须佩戴头盔。 (9)大雨、大雾、下雪、5级以上风力等特别天气时,不 骑自行车、电动车上下班。 (10)不带人行驶。 三、步行上下班。 1. 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上下班路途,在确 保安全的情况下前行。 2. 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分车道的应靠右行走。 3. 横穿公路时应走斑马线,按交通信号指示行走。无斑马线的 路段,应左右观察,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通过。 4. 横过公路时不准接打电话,不准收发短信,不准嬉闹追逐。 四、乘公交车上下班。 1. 认真学习安全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 应在公交车停车站(点)乘车,不得在非停车点拦车。 3. 在等候停车时,要站在站台上或车道以外,不准站在车道上(包括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车道)候车。

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

容量瓶配制溶液的全过程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1.构造: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①使用前先检漏。②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3溶液500ml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NaCO3物质的量=0.1mol/L×0.5L=0.05mol,由NaCO3摩尔质量106g/mol, 则NaCO3 质量=0.05mol×106g/mol=5.3g 2.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应冷却,不可 在容量瓶中溶解) 4.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用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 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 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 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7.把定容后的Na2CO3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三.过程分析: c B == n B  ̄V

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1.1配制 称取110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人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按表1的规定,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 000MI,摇匀。 表1 1.2 标定 按表 2 的规定称取于 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0 g/L),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 s。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数值以摩尔每升(mol/ L)表示,按式(1)计算: m×1000 c(NaOH)= ------------- ( V1-V2)M 式中 :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9); V1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 一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一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HC8H4O4)= 204.22 】 2、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2.1配制 按表3的规定量取硫酸,缓缓注人1 000 mL水中,冷却,摇匀。 表3 2.2标定 按表4的规定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 l.水中,加5甲基红—亚甲基蓝指示剂(或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 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紫色(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4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1/2H2SO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表示 m×1000 c(1/2H2SO4)= ------------- ( V1-V2)M 式中: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 V1—硫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配制方法 1、在铅酸蓄电池中是以水溶液状态的稀硫酸作为电解液(也叫电解质)的。电解液与极板上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 2、电解液密度究竟是高好还是低好,需要对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冬季气温低,电解液的粘度大,不易渗入极板内部,蓄电池的端电压和容量都将下降,特别是在强烈放电时表现尤为明显。在蓄电池放电的情况下电解液还有结冰的危险,因此,在冬季或寒区应采用密度较高的电解液,相反,在夏季炎热区则采用密度低的电解液。 3、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相对密度为的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相对密度一般在的范围之内。根据蓄电池的用途、工作环境、温度不同,可以选用不同密度的电解液,固定式铅酸蓄电池不十分追求重量轻,而看重重使用寿命,常常选用密度低的电解液,电力自行车用蓄电池对重量有一定的要求会选用密度较高的电解液。 蓄电池的电解液应高出极板5mm。若液面过低则露出液面部分的极板不能参与化学反应,蓄电池容量减小,同时露出的部分还容易硫化而损坏。若液面过高,电解液又容易溅出,积存在盖上,使两极柱间构成通路而自行放电,且易腐蚀极柱。 图表 1 4、配制电解液是蓄电池装配与维修中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配制前可先计算出电解液的总重量,然后查表1再得出所需水和硫酸的重量,电解液的密度不同,所需的水和硫酸的比例也不同,这个比例可用重量表示也可用体积表示。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等到电解液冷到25度的时候,再用光学检测仪检测它的密度,电动车电池所用电解液的密度要求是,

此时,如果密度高,就加蒸馏水,低则加硫酸。 配液时所用的容器必须耐酸耐温,玻璃容器最好,准备好密度计、温度计、量杯、玻璃棒,先将容器洗刷干净,再用蒸馏水洗一次,然后将蒸馏水倒进容器里,再将纯净的浓硫酸小心的缓缓注入蒸馏水内,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或塑料棒)均匀地搅动拌合,倒入硫酸时不应过多过急,因硫酸和水混合时,水立刻就被硫酸吸收而产生大量的热量,电解液温度急剧上升,如果操之过急易造成沸腾溅射,危险,应予特别重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须要戴护目眼镜、防酸手套。 5、电解液的密度检测可用佳立航光学检测仪或吸入式密度计检测。 用吸入式密度计测量时,将吸液管垂直插入电解液中,用手挤压橡皮球,然后松开,电解液即被吸入玻璃管中,同时带有刻度的浮子浮起,目视浮子与液面相平的刻度线,该刻度线上的数字即是电解液的密度。应注意,浮子必须垂直浮起,不能依靠在玻璃管壁上,否则读数不准。测量后再换算到25°C时的密度,这样电解液的密度才是准确的。电解液的密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它的修正系数也随之高低而不同,一般经验修正系数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电解液温度标准,美国、日本分别以25°C 、20°C为温度标准,而我国一律取25°C为温度标准修正系数,一律取。 用佳立航光学检测仪来进行检测的方法是:打开盖板,用玻璃将电解液适量滴在棱镜面上,合上盖板,将仪器前端朝向明亮处,然后从目镜处观察,视场中半蓝色明暗分界线所切刻度即为电解液密度值读数,检测完毕之后用含水棉纱将棱镜表面和盖板上的试液擦洗干净,自然放干后才能再次测量。(随着季节变更,温度不断变化,检测仪要经常调零)。

标准溶液配置注意事项

溶液配制通则 5.1分析实验所用的溶液应用纯水配制,容器应用纯水洗三次以上。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 5.2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或分析纯以上,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合理选用相应级别的试剂。 5.3为保证试剂不受污染,应用清洁的牛角勺从试剂瓶中取出,绝不可用手抓取。 5.4试剂结块可用洁净的粗玻璃棒或瓷药铲将其捣碎后取出。 5.5打开易挥发的试剂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准脸部。夏季由于室温高,试剂瓶中很易冲出气液,最好把瓶子在冷水中浸一段时间再打开瓶塞。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应该用蜡封口。 5.6若嗅试剂气味,可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试剂瓶上方扇动,绝不可用舌头品尝试剂5.7所用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5.8配制硫酸,磷酸,盐酸等溶液时,都应把酸倒入水中。对于溶解时放热较多的试剂,不可在试剂瓶中配制,以免炸裂。 5.9配制硫酸溶液时,应将浓硫酸分为小份慢慢倒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必要时以冷水冷却烧杯外壁。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时,大量放热,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5.10 用有机溶剂配制溶液时,有时有机物溶解较慢,应不时搅拌,可以在热水浴中温热溶液,不可直接加热。易燃溶剂使用时要远离明火。几乎所有的有机溶剂都有毒,应在通风柜内操作,为避免有机溶剂不必要的蒸发,烧杯应加盖。 5.11不能用手接触腐蚀性及有剧毒的溶液,剧毒废液应作解毒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5.12 溶液要用带塞的试剂瓶盛装,见光易分解的溶液要装于棕色瓶中,挥发性试剂例如用有机溶剂配制的溶液,瓶塞要严密,见空气易变质及放出腐蚀性气体的溶液也要盖紧,长期存放时要用蜡封住。浓碱液应用塑料瓶装,如装在玻璃瓶中,要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磨口塞。 5.13 每瓶试剂溶液必须有标明名称、规格、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及配制人的标签。 6.1.应用纯水配制. (应符合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中三级水的规定。 6.2除高氯酸外,均指20℃时的浓度。在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温度有差异,应要求补正。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均须定期校正。 6.3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6.4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标准温度20℃时的浓度,温度有差异需补正. 6.5.“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俩人各做4平行,4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配置 1、钙(Ca) (1)称量1.249g于105-110℃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碳酸钙,少量水润湿,再加(1+3)盐酸溶液50ml,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称量1.834g氯化钙(CaCL2.2H2O),溶于水,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钾(K) (1)称量0.953g于500-60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氯化钾,溶于水,全部转移至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称量1.293g硝酸钾,溶于水,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金(Au) 称量0.100g高纯金属金,加10ml盐酸、5ml硝酸溶解,在水域上蒸发近干溶于水,全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4、锂(Li) 称量2.661g碳酸锂,加50ml水及25ml盐酸溶解,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5、铝(AL) (1)称量8.797g硫酸铝钾【AlK(SO4)2.12H2O】,溶于水,加(1+3)硫酸溶液50ml,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称量0.100g高纯金属铝,溶于(2+1)盐酸溶液中,全部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6、镁(Mg) (1)称量0.829g于80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氧化镁,溶于10ml盐酸及少量水中,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称量5.070g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全部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新入职员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 . 新入职员工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明确员 工的安全责任,新入职员工必须注意并遵守如下事项: 1、严守工作岗位,认真操作;不得离岗串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2、严禁在工作场所、仓库等禁烟区内吸烟、用火。如因公必须使用明火的,需报公司领导批准。 3、正确使用各类办公器材和设备设施,避免公司财产受损以及人身伤害。 4、妥善处理以及保管各类纸质文件、单据、电子文档,确保不外泄、不丢失。 5、严格按照工艺、设备安全要求的规程规范操作,无安全操作规程的可拒绝操作。 6、严禁在安全措施不到位及违章违规情况下从事各类作业活动,严禁违反劳动纪律。 7、在需要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做好劳动防护工作,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在工作场所内着装整洁大方,严禁在打赤膊、穿拖鞋等情况下从事作业活动。 9、工作中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处理不了的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的处理。 10、正确使用和保养好本岗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包括运输车辆),发现机械设备故障应立即报主管部门负责人,委派专业人员维修排除故障。 11、如需装卸货物时,不得野蛮装卸,应注意人员和货物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以及处理危险化学品,严禁私自取用。 12、工作场所内电气设备,勿随意乱动,使用各类电气设备,必须注意自身及周围人员安全,更不能带故障情况下使用电气设备。 13、人员下班或离开工作场所,必须关闭切断各类用电设备,如电脑、电风扇、照明灯等。 14、懂得正确使用消防栓、灭火器、防毒面具,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示。 15、时刻留意自身工作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渗水漏水,墙身开裂,瓷砖剥落。及时报单位安全负责人,以便迅速排查险情。

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训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掌握酚酞指示剂的滴定终点的判断。 二、方法原理 NaOH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吸收空气中的CO2,因而,市售NaOH中常含有Na2CO3。 反应方程式:2NaOH + CO2→ Na2CO3+ H2O 由于碳酸钠的存在,对指示剂的使用影响较大,应设法除去。 除去Na2CO3最通常的方法是将NaOH先配成饱和溶液(约52%,W/W),由于Na2CO3在饱和NaOH溶液中几乎不溶解,会慢慢沉淀出来,因此,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不含Na2CO3的NaOH溶液。待Na2CO3沉淀后,可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此外,用来配制NaOH溶液的蒸馏水,也应加热煮沸放冷,除去其中的CO2。 标定碱溶液的基准物质很多,常用的有草酸(H2C2O4?2H2O)、苯甲酸(C6H5COOH)和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HCOOK)等。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氢钾,滴定反应如下: C6H4COOHCOOK + NaOH →C6H4COONaCOOK + H2O 计量点时由于弱酸盐的水解,溶液呈弱碱性,应采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碱式滴定管(50ml)、容量瓶、锥形瓶、分析天平、台秤。 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氢氧化钠固体(A.R)、10g/L酚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适量乙醇中,再稀释至100mL。 四、操作步骤 1.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小烧杯在台秤上称取120g固体NaOH,加100mL水,振摇使之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注入聚乙烯塑料瓶中,密闭,放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准确吸取上述溶液的上层清液5.6mL到1000毫升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中,摇匀,贴上标签。

安全工作注意事项(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工作注意事项(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工作注意事项(标准版) 1、检修期间凡是进入生产区的,劳保必须穿戴整齐; 2、检修设备时应该对检修设备杂物,及现场照明检查及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出现问提,处理后。方可确认开始检修工作; 3、在回转窑、冷却筒、干燥、润磨等筒体内工作的,必须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检查CO含量是否超标,合格后方可确认进行检修;必须确认停机挂牌制度。指定专人开停机。(两人以上作业,有人监护) 4、在禁止动火的区域内如(柴油库、油品堆放点、磷酸堆放点等),必须通知直还铁事业部安全部检查,并填写动火证,现场易燃物清理干净,并在现场备至消防用品(消防沙、消防毛毡、灭火器;)确认检查安全后方可作业;禁止带任何易燃物(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 5、高处作业的工作,必须佩带安全带两人以上作业。严禁高空

抛。 6、对皮带机检修时,必须确认停机挂牌制度。指定专人开停机。并填写工作票;(禁止吸烟) 7、对于现场吊装工作的情况,必须填写吊装安全作业票,吊装物品时必须严格按照“十不吊原则”进行操作。吊装物品半径内严禁有人停留、走动、设置警示栏。必须专业人士指挥操作; 8、电动吊葫芦的使用必须持证操作,无证者禁止操作; 9、当班无法完成检修项目,移交下班时,必须安全交底;交接清楚 10检修期间,夜班检修必须照明良好,多人以上作业。对于夜间清晰度差的无法检修项目,不予以处理; 10、在检修期,必须遵守《习惯性违章106列》、《三违人员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11、皮带头廊工作检修严禁吸烟。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