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人像摄影的测光与曝光

第四章+人像摄影的测光与曝光

第四章 人像摄影的测光与曝光

在人像摄影中,正确的量光和曝光是每个人像摄影师必
须掌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但是,有一部分摄影师
对人像摄影的量光与曝光仍停留在业余的水平上,对摄影中根
1 据什么来确定曝光量,怎样正确测光,为什么要过曝,欠曝,A

准确曝光,还不是很了解。有很多摄影师不使用测光表,或者
有测光表却不会使用、对数码相机的直方图测光也不了解。如

果这样,就很难拍出具有专业水平和高品质的人像摄影作品。

本章将根据我们多年人像摄影的拍摄经验,给大家讲解人像摄

影量光和曝光的方法。

4。1 人像摄影专业测光工具
4.1。1 测光工具
1.测光表的类型:
在商业人像摄影中常见的测光表有:日本产的世光308、I:咣328、世光408、世光
508、世光608、美能达3F型、美能达4F型、普利斯;德国产的:高森;中国产的:奥美
斯2型、奥美斯2N型、奥美斯3型等等,Y4EI[蛩4—1所示。
2.测光表的“受角”与“中级灰”原理
(1)受角:测光表测光的范围有一定的角度,就是测光表的“受角”,测光表所
测量的是受角范围内各种亮度的综合值。
(2)中级灰原理:测光表是按照“中级灰原理”设计的,也就是说, 用测光表测
量任何亮度均匀的表面,并根据所给的读数曝光,经过正常的洗印或者是后期处理,均
会在感光材料上产生中级灰密度。
4。2正确理解人像摄影的曝光
通常人们把按动照相机快门使感光材料感光的这一瞬间称为“曝光”。曝光涉及
光源、被摄对象、照相机的光圈、快门以及拍摄距离和胶片的性质等等。摄影离不开光
源,有光才有形,有光才有色,当光线投射到被摄体上之后,由于被摄体的质地结构与
表面构成的不同,对光线表现出的反射、折射、吸收等现象也不相同。景物对光线的反
射、折射与吸收,对人眼发生了作用,被摄体一部分景物反射能力强,我们就感觉这些
景物亮、浅淡;一部分景物反射能力弱,我们就感觉该景物深暗;还有一部分景物吸收
了一部分并反射了一部分,我们就感觉是灰色的。摄影就是对进入照相机镜头的光线进
行控制,使之达到在胶片或者是数码影像传感器和存储器上记录景物影像的目的。控制
光线的多少,主要依靠光圈和快门。我们通常所说的“准确曝光”有两层含义:即影像
正常地反映了原景物的亮度关系,是对原景物客观真实的反映;控制曝光,使未来画面
表现出摄影师的创作意图,从而改变原景物亮度与成像密度之

间的关系,使原景物按摄
旦‘l|鬲+口m喜『;量]。i百千m

正确曝光,使底片上所获得的密度与拍摄者的要求一致或近似,从艺术的角度看一张照片,
亮部中应该可以看到更亮的,暗部又有更黑的,这样的照片才有丰富的细节,比较耐看,具有审美
与欣赏的价值。曝光正确的影像应该能够准确地表达摄影意图,照片的影调、色彩都与摄影的内容
相吻合。从技术的要求看,影像主体部分的密度应介于感光材料所能记录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
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曝光宽容度,这样的照片色彩正常,颗粒细腻,层次分明,如图4—2所示。

4.3人像摄影中影响曝光的因素
1.摄影师技奎水平与创作需要对曝光的影响
一般的摄影师和大多数顾客对摄影的理解是把他们所看到的人和景物记录下来,
摄影师对摄影器材、工具的运用和把握成像以及控制影像效果的技能,是影响曝光的基
本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曝光时注意再现被摄景物,把景物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按照
比例压缩到相机可以记录的范围内,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摄影再现原景物的记录能力。
创作型或专业摄影师以及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消费者对摄影的理解是对被摄体艺术地加以
表珊.j文时就要根据摄影师主观创作的需要决定曝光量。
2.感光材料的感光度
感光材料的感光度是指数码相机的
图像传感器CCD或CMOS等对光线的敏感程
度,如图4—3所示。感光度高时感光材料
在较弱的光线条件下,短时间内能够记
录被摄景物;而感光度低时感光材料要
在强光下或者在较长的曝光日'l-I'q内才能
i产.录被摄景物。
3.光源的强弱
通常我们会用光的照度表现光源的强弱。光源强,照度高,景物单位面积的通光
量大,反光率高,景物亮部与暗部之间层次多。反之,光源弱,照度低,景物的亮部与
暗部之间层次少,所需曝光的时间也较长。
4.景物的反光率
景物反光率的强弱直接影响曝光。如:人像摄影中被摄人物妆面打亮粉的和没打
亮粉的反光率就不一样。在同等曝光条件下,打过亮粉的部位反光率高,拍出的肌肤白
亮,没有打亮粉的反光率低,拍出的肌肤显暗。反光率高的景物曝光量相对少,反光率
低的景物曝光量要相对多。
5.光线投射方向的影响
被摄者处在不同光位的光源下,曝光量也不一样,通常分三种情况:
(1)顺光人像,从镜头所看到的面都是受光面,明暗变化小,可以按所测得的曝
光值准确曝光。
(2)侧光、前侧光人像,由于被摄体部分处在阴影中,如果要使亮部与暗部层次
都能表现,分别测出被

摄体亮部与暗部的曝光值,最后折衷曝光。
(3)逆光、轮廓光人像,由于人物大部分处在暗部,通常我们只测暗部亮度,并
要在所测得曝光值的基础上减少0.5—1级的曝光量,使暗部有背光的效果。

6.滤光镜、特殊效果镜的影响
为了美化顾客,改变画面色彩使照片更美,常使用带颜色的滤色镜、偏光镜、中
灰镜、渐变镜、雾镜等,这些特殊效果镜都有一定的阻光作用,所以正确控制曝光时这
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
7.测量误差的影响
在人像摄影中,摄影师所用的测光表是有一定误差的,如果把几块测光表放在一
起,测光所得的曝光值都会略有不同。同一测光表,测光角度略有不同,曝光值也就不
同。加上用近摄附件,如:接圈、增距镜、皮腔等,会引起曝光量的变化;季节、一天
5Jml-iq、地理纬度、海拔高度等对曝光都会有影响。通常克服的办法是先试测、试拍,
从中找出误差值,不断积累经验,消除测量误差,以达到准确曝光的目的。
8.互易律的影响
光圈增大一档,快门速度提高一档;光圈缩小两档,快门速度降低两档,曝光量
均不变。在摄影曝光组合的调节中,大多数情况都是符合互易律的。然而,当曝光时间
太长或太短ml-,这种互易律就会失效。胶卷的种类及数码相机的像素和宽容度的不同,
互易律失效的起点也就有所不同。通常认为,曝光时间长于l秒或短于l/1 000秒就会出
现互易律失效,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当调节曝光量。
4.4人像摄影中正确曝光的方法
理想的照片能够准确地表达摄影意图,照片的影调、色调都与画面的ra容相吻
合。影像主体部分的密度应介于胶片或者是数码影像传感器和存储器所能记录的最大密
度和最小密度2_lq。这种色彩还原正常、颗粒细腻、层次分明的照片才是理想的照片,
要获得理想的照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的选择被摄景物
在商业人像摄影中,一般摄影师最关注的是被摄人物的外形相貌,且从常人的角
度去观察被摄对象。而专业摄影师,要求从画面最终的效果来观察被摄对象、分析判断
画面构成、观察画面中的明暗关系会不会超出感光材料的记录范围,画面的色彩关系是
不是影响主体的表现以及整体气氛的营造等。能否把景物的亮度与照片的影调关系处理
得合理,不使其出现亮度失控的现象,是一张成功人像作品的关键,也是区分专业与业
余摄影师的标准。
2.光线造型与曝光
面对不同的被摄对象和不同的创作主题,光线造型的方案各不相同,摄

影师应根
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使最终拍出的照片合乎顾客的要求和摄影师自己的创作意
图。室外摄影则应根据季节、时间、气候、地点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照度来调整曝光;
室内摄影应根据光源的强度、被摄者与光源的距离和被摄者的受光角度调整曝光。

3.注意感光材料的感光度
根据创作主题和需要选择理想的感光材料及其感光度,是理想照片获得的必备条
件,感光材料不同,感光度不同,曝光组合也不同。
4.正确设定摄影的曝光组合参数
定光是指确定曝光组合的参数,可以直接读取测光表测定的光圈、快门参数,也
可以依据测量结果,由摄影师自己决定曝光组合参数。定光分为常规定光法和特殊意图
定光法。常规定光法是选取具有l 8%反光率的标准灰板作为定光的依据,曝光的结果是
在底片上产生中级密度灰,照片相当于18%的标准灰板的反光率对景物如实还原;特殊
意图定光法是在常规定光法的基础上,根据主体表现的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如在人
像摄影中,拍高调照片应曝光过度1—2级i低调照片则曝光可欠0.5—1级;拍一般影调
的照片,曝光应尽量准确。
4.5人像摄影中常用测光与曝光方法
1.平柔光准确定光法:
商业人像摄影目前大多使用平光布光
法,用光简洁,画面影调明快,符合顾客
的审美观念,测光与曝光的方法如下:
第~步:测平前三灯。
第二步:测前三灯总曝光量。
第三步:测平后面两灯。
第四步:测后两灯的总曝光量并使
之与前面~致。
第五步:定光,根据被摄者的具体
情况,(如胖瘦、肌肤表现的需要、画
面影调、感光材料的性能)在总光亮的
基础上准确曝光,如图4—4所示。

2.立体用光,折衷定光法
折衷定光法一般多用于要求画面有较强的空间感、立体感,主灯光位是前侧光、
侧逆光。立体用光折衷定光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胶片、影调,决定光l:Ltl:]1:2。
第二步:测辅灯如:F8。
第三步:测主光如:F儿。
第四步:根据主、辅光的折衷定光为F8.5。
注意:测辅光要关掉主光,测主光要开辅光,如图4-5所示。
3.亮部定光法
亮部曝光模式是以高亮度景物作为曝光依据的曝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力[
暗部的补光使景物的密度正常还原。这种做法同时保证了明亮物体的正常影调关系和层
次,特别适合于以明亮人物为视觉中心的画面曝光控制,如图4-6所示。

4.暗部定光法
暗部定光模式与亮部定光模式恰好
相反。暗部定光模式是以测量画面中的
低亮

度景物和景物暗部的亮度为曝光依
据,并适当减少曝光量,使景物的密度
正常还原,保证了暗部物体的正常影调
关系和层次。适用于以暗色物体为视觉
中心的画面曝光控制,如图4—7所示。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民族
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化用光的
出现,将对人像摄影的曝光提出更高的
要求,摄影师要针对不同画面主体及气
氛表现的需要灵活用光,拍出形、色、
光、韵具佳的照片,以满足顾客的不同
需求。
5.直方图定光法
在数码相机中,有一种十分实用的
功能,这就是直方图显示功能。直方图就
是通过在LC DA显示出来的曝光量柱形图
来确定照片曝光量大小的工具,通过直方
图的横轴和纵轴我们可以直观地来看出拍
摄的照片曝光情况,在拍摄时能给摄影者
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图4—8所示。

相对于现有数码相机的像素,作为回看或取景用的LC D液晶屏往往只有十几万像
素,而且显示尺寸也不大。因此,要在这个小小的LCD液晶屏一般都不能完全表现出所
拍照片的细节效果。在很多时候拍摄的照片即使曝光量不准确,也很难在LC D反映出
来,数码相机内置的曝光量柱形图,就给摄影者查看曝光是否准确的提供了一个好办
法。直方图中的坐标图形就是数码照片的色调曲线,它表示的是构成图像的色调的分布
状况。直方图的水平轴方向是一个256级灰度标:左端为0、中间为l 27、右端为255。
纵轴方向显示了构成各色调的像素数,线越向上就表示像素信息越多。
(1)在拍摄过程
中,如果直方图左边
部分的都很高,而右
边很低,说明画面偏
暗,曝光不足,如图
4—9所示。这时应该增
加曝光量。
蹲光置不足,左端产生溢出.路部
细节授失较大.右端(亮部)投宥
像案,亮度不足.
说明:对于数码照片来说.如果圈
像的亮度在直方图两端产生溢出.
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信息丢失。
(2)如果直方图
右边部分的都很高,而
左边很低,说明画面偏
亮,曝光就过了,如图
4—1 0所示。这时应该
减少曝光量。
曝光过度。
左端像素太少,照片缺少蒜色成分。
右端溢出,亮部细节损失鞍大。

(3)通过观看直
方图还能判断照片反
差,当直方图中所有影
调都聚集在中间,而两
边没有直方显示时,这
张照片就会反差过低,
细节将难以被肉眼识
别,如图4—11所示。
就是反差低的体现。
低厦燕过低.左端和右端都帮采大量的
空闻,彤调粜中在中闭部分.一般来讲如果
蛊方圈的分布在水平方向太于宣方圈宽褒
的I/4.稠像的屡次债患不舍产生矧艰脂观

察判曲细节损失
(4)如果直方图
的两边都有溢出,说明
画面的反差大,亮部
与暗部的细节都将丢
失,如图4—1 2所示。
度箍过高。两螭都产生溢出.这将给
照片的暗椰和舟部都遗j掘不可逆转∞细节
掼失。
(5)曝光效果正
好的照片亮部和暗部都
富有层次感,是人像摄
影中曝光正确的直方
图,如图4—13所示。
曝光恰捌好熊韵照片,亮度分
稚簌最巍和最暗之阔.左端(最暗
她)和右端(嘏亮处)都没有溢出,
也就是说碴部和亮部都没有损失细
节廛敬.
本童主要讲解的是人像摄影师在拍摄中不同测光方法的运用,对于摄影师来讲要
合理的利用曝光,熟练掌握测光与曝光的方法,是我们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人像摄影作品
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