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3)真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4)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授课学时:6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导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八讲(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进而使学生把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自觉避免认识过程中出现的“左”或“右”的错误。

2.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3.教学难点: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4.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

5.教学课时:2学时。

6.教学内容:

7.小结: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

8.思考题: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怎样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我们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进行着具体的认识活动,但我们对有关认识的来源和要素,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规律等问题的了解并不一定很清楚。实际上,诸如人的认识是怎样来的人的认识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怎样证明我们思维的内容与客观现实的一致性等问题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且思想家们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反映论和先验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野。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对人的认识发展的历史、认识的要素、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并着重介绍在上述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客观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且是有规律的,那么人们能否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就涉及到认识论问题。认识论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是“知识”和“学说”两个字的结合,意思是关于知识的学说。认识论就是关于知识的哲学理论。它要回答世界可知否。如何知、为何知等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应该是大有希望的民族!然后,又发表一篇诗作《仰望星空》:“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在为这首诗做介绍时,温总理引用了他在同济大学的演讲。诗中所透露的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在大学讲“关注天空”,就是反对现在大学校园流行的一种学术上的急功近利的风气,反对校园内追名逐利的浮躁,从老师到学生,都应该有一种求知求真的精神,去仰望天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仰望天空,认识真理呢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回答的问题。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把人的感觉、观念和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1)墨子:认为认识知识都是后天的,来源于人的感觉,还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

之利”。简言之,一是以古人的历史经验为准则,二是以群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三是以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为准绳。三表法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检验认识的真伪,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进一步贯彻和发挥。

(2)恩培多克勒:“流射说”。认为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的存在,当这些流射物通过适当的感觉通道进入人体时,就会形成感觉,进而形成认识。

(3)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事物都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外界事物总会发出一种极细微的原子流,在作为媒介的空气上面打下印记。当空气触及人的感觉器官,空气上的印记就打到了人的感觉器官上面,造成了事物的影像。感性认识是由比较粗糙的原子在感官中留下的影像,理性认识是比较精细的原子在心灵中造成的影像。

(4)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感觉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本身不会产生认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

2、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①孔子:对于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他做了两个明确的答案:“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是说有一种人,他们的知识是生而具有的,这是上等人。

②孟子:“良知”“良能”说。在他看来,善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天赋的,这种天赋的本性叫“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

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讲的“良知”“良能”是一种道德知识,他把是非善恶的道德知识说成是先天的,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于他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善端是人的内心所固有的,所以,人对自己的本性进行自我认识就可以知道天命,认识外部客观世界。他的求知路线,不是向外部世界寻求知识,而是向内心去求知识。

③笛卡儿:天赋观念论。他认为知识都是有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共分三类:第一类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他认为第二类观念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神等客观精神力量赋予的。

①柏拉图:“回忆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对应着各自的理念,在万物产生之前理念已经存在了。人出生前,灵魂在理念世界里就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出生后灵魂由于受到肉体的干扰和污染,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才能把忘掉的知识从新回忆起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②黑格尔:“绝对观念”。他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者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又有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他说:“人的心灵天生就好比一块白板(tahularasa)——不是白颜色的板,而是空白的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印象。”“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

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2)离开辨证法考察认识: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胸有成竹的故事(2)把辨证法应用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产生)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知识点回顾: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和认识的要素

1、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主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自然性。人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人的自然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自然界为人提供了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人从自然界中不断摄取生活资料,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生命和力量的源泉。第二,社会性。,只有在由人所结成的社会活动及其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有可能作为主体而存在,也只有在社会中,人才可能具有社会性的本质,才能获得主体的地位。第三,意识性。作为认识与活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是在思想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是有目的的。

2、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客体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客观性。它是不依赖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动态性。客体随着主体发展与活动自由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第三,多样性。客体可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以及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或外壳的精神客体。

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会客体是指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括动和精神产品。精神活动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或认识活动,这种精神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就构成为精神客体。精神产品是指人们认识的成果,把这种认识成果作为认识对象,它们也成为精神客体。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客体说成是主观意识或感觉,认为认识就是认识人的主观意识或感觉;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客体说成是客观精神,说认识就是对客观精神的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具有根本性,它们的共同点是把认识客体仅仅局限于精神、意识的范围。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否认把自然和社会作为认识客体

3、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一方面,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改造,使主体实践目的得以客观化实现出来,在客体中打上主体意志的烙印;另一方面,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其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不断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能力。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人类一直以来都试图征服月球,但只有在20世纪中叶开始,月球才进入人类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改造的客观世界的范围,月球才成为人类主体的现实的实践客体。

中国嫦娥登月工程:嫦娥工程规划标志着月球将进入中国人的实践活动的客体范围。有三步实现,分别简称为"绕、落、回“

(2)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只有通过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人类主体对月球客体的属性的认知

月球与地球距离:384401公里绕地球一周需要:27夭7对43分

两次满月之间时间:29天12时43分表面引力=等于地球引力的1/6

(3)价值关系:因主体的需要与客体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而发生的关系。

月球客体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有用的属性):"月球上没有月震,也没有火山,没有大气折射和吸收,清晰度比地球高很多倍,对天文观测有很大意义。此外,月球上蕴藏的氮-3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有人说能够使用1000年、一万年……。已经发现月岩中有100多种矿物,其中有很多是地球稀有矿物。月球还可能是人类探测更遥远天体和宇宙空间的理想平台。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比地球表面稳定得多,这使其成为架设天体望远镜和遥感器的极好场所,同时,月球没有大气层,设置在月球上的观测系统能比地面同样的系统更清渐地对天体进行观测。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都制定了月球基地计划,最终将会在月球主建立基地,

(4)审美关系,即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关系。

主体不仅有一般功利性的需要,而且还有追求美、向往美、欣赏美、享受美的需要,因而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还会按自己的审美标准来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尽管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也能反映出诸如孔雀开屏、蝴蝶展翅的美,然而这只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获得的遗传性的、非自觉创造的美,而主体能通过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自觉地、能动地在客体中创造和实现一个美的境界。当然,由于主体审美标准的不同,所体验、感知、创造的美也是不同的。

5、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对经过实践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决策的合目的性是指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和意愿,有利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既要考虑到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估计到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仅要看到目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不仅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着眼于整体、全局的利益。决策的合规律性是指实践活动的决策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既要充分估计到实践客体的各种属性、特征及其所能产生的效应,又要充分估计到这种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组织就是为了最有效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物质条件的合理分配。管理就是为使实践主体更好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调控等一系列活动。

(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三、实践对于认识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它直接涉及认识的内容以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与对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对人的认识本质的理解只有通过实践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如,纸上得来总觉陋)纸上挖题材,千方百计地搜寻野史轶事。皇帝赐妾,命妇吃醋,本是唐人轶事,今人却偷过来用到清人《宰相刘罗锅》里。写乾隆恶作剧赏刘墉两个宫娥,刘墉无奈,刘夫人抗命。皇帝佯怒:要么接受,要么服毒。刘夫人宁喝毒药,原来毒药是醋。这一集的故事,几乎是照抄书本。偷抄一遍还不过瘾,《神医喜来乐》里又偷一遍,改成王爷成人之美,命喜来乐纳心爱的赛西施为妾。这一集演得庸俗不堪。大家争相偷抄野史轶事编故事,几乎所有的名媛美人都被歪曲了。从纸上挖题材,随心所欲地糟蹋着名的民间传说。白蛇恋许仙、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祝姻缘、董永遇仙都被“文艺家们"糟蹋得不成样子了。谬种流传,年轻一代对原来优美的民间传说已经一无所知了。从纸上挖题材,残害文艺名着。《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之类的侠义小说,都惨遭戕害。近来听说《老鼠爱上猫》已在南国亮相,敷演锦毛鼠白玉堂爱上御猫展昭。篇目故弄玄虚,使人误以为写同性恋,却是玩的变性手法,白玉堂原来是女扮男装。这风是从美国吹来的。美国一批无赖编剧肆意糟蹋文学名着,《安娜一卡列尼娜》被改成“动作片",《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改编成同性恋。等着瞧吧,下一版《老鼠爱上猫(2)》,就会是郎才郎貌,锦毛鼠不再女扮男装了。这些创作倾向,会损害文艺生命,文艺女神该喊“救命”了。(再如,森林里的水。)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哪些事物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例如: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算时间,制造器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数学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要,出现了蒸汽机,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

现代社会利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需要,促进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它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这种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中介、桥梁,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践促进事物暴露本质,在这一基础上,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这些都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但这并没有否认从书本或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由于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实践范围也是有限

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实践。因此,间接经验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源即是源泉、源头,流即是从源头出来的支流。由于间接经验离开了实践活动的生动性,因而它在流传过程中有可能离事实越来越远。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也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因此,我们既要重视通过书本或其他途径获得间接经验或知识,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或直接知识。

一个做地质工作的朋友,在最近一次勘探中迷了路,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惊险。后来他说:“干粮带得很多,倒是在找水的事情上,让我多了与往日不同的感受。”朋友说:“这次勘探,我们请了一位山民做向导,没想到天气不好,向导也迷了路,我们就走了整整一个星期。带的水喝完了。地图上标志这座山里是没有河的,连一条小溪流也没有。向导说不用急,森林里最多的就是水了。”“水在哪儿’’我们问。他指了指不远处一洼肮脏的泥坑,那里聚着一些水。向导没有理会我们的表情,自己去采了一束草,把草编成碗的样子,开始往饭盒里过滤那洼水,过滤了几遍之后,水渐渐地清了,放了两片饮水消毒片,水果然就能喝了。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第一种取水的方法。晚上在进帐篷之前,他把塑料布一张张地撑开,在树干上吊住四角,早上,每一张塑料布里就都聚满了露水。要是没有水洼,他就找那些树干很粗树叶很大果实很多的树,用刀子在树上挖一个洞,不久就会有水慢慢地流出来,颜色有些淡绿,应该叫树汁儿吧。或者在潮湿地带找那些很粗的藤,把藤茎割一段,就会有水流出。这一段流完之后,再在这根藤上离开尺把远再割。他给我们提供的水源还有野仙人掌、野麻竹、野丝瓜……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向导让我们震惊极了。在我们的意识里,这个森林既然没有河,老天不下

雨,那就是没有水的,但是在他的眼里,随便一个角落似乎都藏有水。原来我们以为根本无法寻觅的东西,却是这样地处处留踪,处处有源。

朋友的话也给我很多感触。人们常常以为水,除了雨水、河水、溪水、泉水、自来水等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水,还可以是泥洼里的浑浊,是露珠的凝聚,是树的体液,是藤的腰身,是仙人掌的掌心,是麻竹的绿茎,是野丝瓜的肚腹,是花瓣的娇艳,是草叶的清香,甚至是松鼠轻盈的跳跃和小鸟婉转的歌唱……

我们往往看到呈现在面前的就以为阅尽沧海,却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自以为看到的越多,才漏掉的更多,因为精神的近视,奇美的世界在我们眼里只浅显成一片简单的色斑。还有许多领域的丰富被我们狭隘的惯性忽略、挤压和简化。比如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爱,比如千姿百态千达百通的学习,比如与森林里的水一样的万事万物对我们心灵的广阔引导和启迪。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的认识从古到今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更加迅速,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知识爆发式地增加,说明了人类的认识在迅猛发展。那么,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求知欲”、“好奇心”、“科学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对认识的发展无疑是起着作用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并不是认识发展的推动力。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表明,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是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才推动认识由浅入深、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这种新要求、新问题,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变种的传

染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心脏病等成为影响和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生生不息,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正是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需要,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天文学最初是适应古代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近代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都是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是在现代科技实践发展的推动下而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首先实践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经验,既包括继承前人的实践经验,又包括当代人的实践经验。其次,实践还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新的物质手段。例如:没有射电望远镜,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距离地球200亿光年的星系;没有高能加速器和粒子对撞机,人们不可能深入到原子核内部认识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正是这些新的物质手段,强化、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给了现代人的认识以巨大推动力,使得现代人的认识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①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触新开拓的领域,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正是这两个方面,培养和锻炼着人的思维能力,使人的思维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敏捷,不仅能够灵活地运用概念去把握事

物及其本质,而且能通过思维把握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平面几何中着名的勾股定理是怎么得来的呢在很早的时候,埃及人就利用尼罗河水来进行人工灌溉,这就需要修建水渠、水池和堤坝等工程。同时,由于尼罗河经常泛滥,住在尼罗河两岸的古埃及人不得不在洪水之后又重新划分土地。测量土地的需要导致了几何学的产生。古埃及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如果按照边长为3:4:5的比例画一个三角形,那么与边长5相对的角是直角。他们就是利用这个已知的道理在地面上画直角三角形的。

继古埃及人之后,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古巴比伦也有一个类似的直角三角形画法,但其边长的比例是5:12:13,与“13”相对的角是直角。毕达哥拉斯借助于古埃及人和古巴比伦人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运用自己的头脑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分析、对比和提炼,终于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夹直角的两边的长度的平方和与对着直角一边的平方恰好相等。用公式表示,即A2+b2=c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勾股定理。因为是毕达哥拉斯总结出来的,所以也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

第三、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没有15、16世纪工业、商业、航海业等实践发展所积累的经验材料,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就不可能产生;如果没有第谷对天体长期观测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开普勒就不可能发现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就像牛顿所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这些都说明,实践积累的经验材料,对认识问题的解决、对认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同时,实践的发展还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人靠自身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于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也看不见红外线、紫外线;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但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制造出象射电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人造卫星、宇宙探测器等观测手段;提供了用于变革对象和各种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真空的实验条件,以及巨大的回旋加速器、粒子对撞机等实验设施;提供了电脑、人工智能机等等。这样,不仅突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而且延伸了人的大脑,促使认识在新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发展。

最后,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智力的开发,是受着实践发展水平制约的。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智力发展也相应地达到什么程度。人的感觉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思维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提高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一步步走向真理。比如着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总之,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为显着。相反,错误的理论则阻碍实践的发展。例如:海王星的发现。自从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于是有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项

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但艾利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置之不理。幸亏法国人勒维烈也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的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

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科学规定

首先,就认识活动在人的全部生存活动中的地位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它以主客体的实践关系为基础,同时渗透着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其他关系。

其次,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说,它是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

最后,就认识活动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来说,认识是模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这一规定,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表明了它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四、认识运动的规律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认识运动,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我们对感性和理性的涵义都有一定的了解,具体来说,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兰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1.感性认识.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表面的认识,特点有直接性,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由感觉到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特征到完整形象的一个过程,这里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人们无论识别什么事物,总是通过感觉器官同它接触,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又有局限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它生动地说明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传说印度舍罕王朝的国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一一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太,他拿着一张棋盘,跪在国王面前说:"隆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我只要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国王一昕,认为这区区奖赏,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然而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二粒,第二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

可以看出,如果要放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达依尔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国王的感性认识、没法告诉他摆满棋盘究竟需要多少麦粒,即使比他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现代人,也不能一下子直接觉察到这个数量,只有借助于数的概念,通过抽象的数字运算,才能把握到。由此可见,感性认识是有局限的。我们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我们。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兰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人们凭感觉只能看到苹果熟了落到地上,水往低处流这种现象,但是这些现象后面的本质是什么凭感觉是无法把握的,牛顿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才最终揭示出来。这就是牛顿对这种现象的理性认识。因此,感觉到的东西,人们常常并不理解。感性认识只有发展为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理解事物纷繁复杂的现象,指导实践。如果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它不仅不能指导实践,而且很可能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错误的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马原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行”,这里的行都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研究实践,康德也研究实践,前者是专指人的生命活动,后者专指道德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主体

实践主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2)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世界≠客体,只有客观世界中被纳入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被认为是实践的客体。 (3)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它包括: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和大脑延伸、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语言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产生三种关系: ①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3、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时间具有社会历史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实践获得的经验;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 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认知过程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开始。人们通过感知觉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头脑中的记忆痕迹,再成为人们驰骋想象的素材、成为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声响、气味、冷热等某一个特性的认识。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来完成的,主要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结合原有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解释的结果。 对中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要求,中学生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进行知觉;知觉事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在空间知觉上有更大的抽象性,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更富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观察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 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93-96 答: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104 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得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109 答: 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115-116 答: 一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二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三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8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 教学的启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他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对教学的启示。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重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去打破学生已有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注重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了认知发展的实质和过程,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质,就是机体在和环境不断发生的交互作用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也就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就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循环往复、逐渐发展的过程。此外,皮亚杰还把儿童认识的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认为儿童的认知是逐渐发展和建构起来的。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其认知的特点,后一阶段的发展要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设计。我们不应该给学生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人为地加速学生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与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释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通过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这说明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外部的刺激。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

3-6岁幼儿认知规律

3-6岁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即认知过程。 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知觉是人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 记忆是指人对过去经历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 想象是指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是指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认知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 3-4岁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感知范围扩展 随着中枢神经的发展和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展,3-4岁幼儿已经发展了各种基本的感知觉。他们已经能够分辨红、黄、蓝、绿等常见颜色;能辨认上下前后方位,掌握圆形、方形、三角形;能较准确地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从而知道物体的凉热、软硬等特征;能分辨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能区分白天和黑夜。 但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碰到什么就观察什么,顺序紊乱,前后重复,也多遗漏。他们通常只能观察到事物的粗略轮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的随意性水平较低,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观察的目标。观察受情绪影响较大。 (二)记忆具有无意性、暂时性、情绪性 3-4岁幼儿还未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因此有意识记较弱,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他们的记忆还很难服从于某一有目的的活动,而更多地服从于对象的外部特征。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自然而然地记住。 3-4岁幼儿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弱,记忆内容在其头脑中保留时间较短 3-4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记忆活动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幼儿心情愉快则记忆效果良好,心情沮丧则有可能什么都记不住。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B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6..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8.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C )。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D ) A.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B.实践的绝对性 C.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D.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10.“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 )。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11.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D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单选(2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在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2.00/2.00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2单选(2分)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2.00/2.00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单选(2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A.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0/2.00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4单选(2分) 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2.00/2.00 5单选(2分)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 A.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2.00/2.00 B.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6单选(2分)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理解;易考选择题) 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考点: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可以先于实践认识而产生,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过程。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理解;易考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以实践为基础,最终才提出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往往把认识过程看成一次完成的,否认了认识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考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唯一能动的反映论。【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反映过程。另一方面,把反映看成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反映的摹写性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照镜

认知规律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与教学 认知发展观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 图式 1.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2.最初的的图式来源先天的遗传,表现一些简单的反射:抓握反射,吸允反射等。 3.个体逐渐的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一系列的图式。 同化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顺应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是十分吻合,个体改变认知结构的过程 平衡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轻松的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 1.是一种动态的的过程 2.平衡——失衡——新的平衡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直觉动作思维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靠感觉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 2.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儿童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知道是自己。” 3.因果关系初步形成。“动作会引起怎样的结果;通过动作来思考。” 物体恒存(1岁以下) (事物不在眼前时就不存在了) 客体永久性(约1岁) (事物不在眼前也是存在的)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形象思维1.出现了词语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现和形象图式。“符号代替具体的事物” 2.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不可逆。“由A-B,不能推B-A” 3.泛灵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三山实验” 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 题,认为自己看到别人就看到了) 思维片面性 思维不可逆 没有获得守恒 泛灵论(跟玩具对话) 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小学阶段)具体逻辑思维1.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逆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 2.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去自我中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逐渐去集中化) 4.具体逻辑思维(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大小。如人在眼前可以判断高矮,不在眼前无法判 断) 获得守恒 可逆转 逻辑思维(算数的时候要借助实物)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抽象逻辑思维1.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阶段,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2.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 命题之间的关系 假设——演绎推理 抽象逻辑思维 可逆与补偿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一、个体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1、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人的一生就是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相互影响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而且遵循这某些共同的模式。例如,身体及其运动机能的发展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发展序列:首尾方向;远近方向;大小方向。 3、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 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其各自发展到成熟阶段所需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 5、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1、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2、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应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即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该原则又称为“量力 性原则”或“可接受原则”。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 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以此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 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前一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 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表象,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儿童的认 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还没有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 儿童已出项了“守恒”的概念,即无论客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表的。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 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特有的,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和智力是在活动当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 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2.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 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 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 的工具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 1 页共4 页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理解;易考选择题)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考点: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可以先于实践认识而产生,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过程。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理解;易考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以实践为基础,最终才提出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往往把认识过程看成一次完成的,否认了认识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考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唯一能动的反映论。【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反映过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规律表

2--6岁儿童认知发展 24个月(2岁) 1 会从两个实物中分辩大,小。 2 听从指示,将东西放进杯子里或放在杯子旁边。 3 给予两种不同的实物时,会依照指示选择一种。 4 依序将三个不同大小的套杯放入插座里。 5 完成三块拼板。 6 配对基本相同的形状和颜色。 (1). 1对1 (2).1对2 (3). 1对3 7 模仿把数字卡1放在一个东西的旁边。 8 看到数字卡1会自动说一。 36个月(3岁) 1 能辨认大小、长短、软硬。 2 有位置的概念(利用实物表现):上面、下面、穿过。 3 依指示给一样或全部的东西。 4 会做1对三配对。(1). 红(2).绿(3).蓝(4).黄(5).黑(6).白 5 会做上述6色,1 对2 的选择。 6 会做上述6色,1对4的选择与配对。 7 将8张简明图卡加以配对--选择--分类。 8 完成6块拼图。 9 模仿把数字卡2,放在两个东西的旁边。 10 看到数字2,会说2。 11 能认数字卡3。 12 将数字卡3与3的集合,配对。 13 将1.2.3依序排列。 48个月(4岁) 1 会分辨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如模型水果与真的水果)。 2 会选择轻与重的东西。 3 会将东西与图卡分类,如分出:(1).人(2).衣服(3). 动物(4).食物 4 依指示放置和选择东西(1).旁边(2).前面(3).后面 5 会选择很多和很少的东西 6 给5样东西,凭触摸找到指示的东西 4--5岁 1 专注力增加,能听故事最少15分钟 2 说出3件物品中不见的一件的名称 3 知道"昨天""明天"的意思 4 顺序排列数字1--10 5 配对数字与实物1--10 6 数10件物品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逻辑框架 【真题】(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 答题思路: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

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 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成要素: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二,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1)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即为限定和超越的关系:在实践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一、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理解;易考选择题) 在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考点: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把人的认识看成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一种“从物到感觉、思想”的过程;先验论则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可以先于实践认识而产生,坚持“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过程。 反映论和先验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在认识论领域中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理解;易考选择题)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次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以实践为基础,最终才提出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往往把认识过程看成一次完成的,否认了认识是一种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而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考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成为唯一能动的反映论。【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把认识看做是一个反映过程。另一方面,把反映看成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反映的摹写性不是机械的、消极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个包括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等在内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考点:认识的本质】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解;易考分析题) 人的认识过程经过了两次飞跃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其中第一次飞跃是从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考点: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