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摘要:因为土木工程施工的发展进步,对于混凝土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系统的要求。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混凝土的原料组成、搅拌、运输、施工、养护各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for concrete technology proposed a more stric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research, and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raw material of concrete component, mixing,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each link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gradually.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木工程的系统性非常强,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也非常紧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好坏,对于土木工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旨在探讨在施工各个环节,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注意要点。

一、混凝土原料要求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之我见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之我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建设脚步逐步加快,工厂、民用和商业建筑的工程量也不断地扩大。工民建工程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一直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工民建工程的发展中应加强监督工作,尤其是要是严格控制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更加有利于加强工作的效率和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本文就通过对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措施。 标签: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工民建工程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加强工民建的质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经验来自于对长期实践的积累,在工民建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加以总结,这样能够总结出丰富的实践经验。混凝土作为建筑物建设过程中运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对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上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在混凝土施工质量上不断出现的问题成了工民建建设成功的关键。 1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发现问题,要想总结出工民建中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就要学会总结在建设过程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于混凝土结构拥有整体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安全性可靠等多方面的优点,因此它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和迎合广泛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这就需要负责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关人员能够细心的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突出自身的优势。 1.1钢筋容易暴露 现代工民建所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钢筋混凝土,这种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被认为是最稳固的组合。因为混凝土具有极强的粘性可以将钢筋牢牢的粘合住来承受整个建筑物所带来的重力,进而保证整座建筑物的长时间稳定。既然是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那么在结合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技术性的问题就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钢筋容易暴露就是在结合过程最常出现的问题。造成露筋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是由于钢筋与混凝土调配的比例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者是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有疏忽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还有就是在钢筋灌注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垫块放在两者之间来进行定型和稳固,有时这一环节的一点失误也会造成露筋的现象。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案例1. 某建筑外墙采用砖基础,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已知场地土的类别为二类,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25,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4,边坡坡度为1:0.55。取50m 长基槽进行如下计算。 试求: (1)基槽的挖方量(按原状土计算); (2)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均按松散体积计算)。 图1 某基槽剖面基础示意图 解: (1) 求基槽体积,利用公式 12 F F V L 2 += ,(12F F =)得: ()3 V 1.5 1.240.2152 1.50.5550187.125m =?+?+??=???? (2) 砖基础体积: ()31V 1.240.40.740.40.240.75048m =?+?+??= 预留填土量: 3 1S 2S (V V )K (187.12548) 1.25V 167.22m K 1.04 ' --?= == 弃土量:

3 13S S V V 187.12548V V K 187.125 1.2566.69m K 1.04' ??--??=-=-?= ? ???? ? 案例2. 某高校拟建一栋七层框架结构学生公寓楼,其基坑坑底长86m ,宽65m ,深8m ,边坡坡度1:0.35。由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有关数据可知,场地土土质为二类土,其土体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14,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5,试求: (1)土方开挖工程量; (2)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3650m3,则应预留的回填土量; (3)若多余土方用斗容量为3 m3的汽车外运,则需运出多少车? 解: (1) 基坑土方量可按公式()102H V F 4F F 6 =++计算,其中, 底部面积为: 22 F = 8665 = 5590 m ? 中部截面积为: 20 F = (8680.35)(6580.35) = 6020.64 m +??+? 上口面积为: 21F (86280.35)(65280.35) 6466.96 m =+???+??= 挖方量为: 348186.03m = 5590)+6020.64×4+(6466.96×6 8 = V (2) 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V 3=23650 m 3,则应预留回填土量: 3S S 3226639.12m 14.105 .123650 03.48186K K V V V =?-='-= (3) 挖出的松散土体积总共有: 3S 2m 54932.07=1.14×48186.03= K ×V =V ' 故需用汽车运车次: 22V V 54932.0726639.12 N 9431()q 3 '--= ==车 案例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探究 陈建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探究陈建峰 发表时间:2019-07-30T14:20:13.8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陈建峰 [导读] 现代社会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应该随之而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摘要:现如今,现代化的经常不断加快,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和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土木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工程需求。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工作,成为了当前土木工程中的关键难题。只有从土木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才能够找到创新方向和改革方向,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满足人们的对活动空间的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引言 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与当前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而其中施工技术又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现代社会的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应该随之而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1.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上起步较晚,现有的不少理论都是借鉴西方建筑工程,由于在自然环境和地理信息上存在差异,国外施工技术与我国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目前,我国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和研究探索中,不断加入新的理论,比如说非线性分析等等。理论的发展给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奠定了基础,要想获得具体的应用和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实际上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脱节问题,没有办法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理论知识的应用中存在套用现象,缺少经验和改良意识,导致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没有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反而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工程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没有专人负责技术创新工作,这也是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技术创新问题不能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对工程进度和质量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1.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和其它项目有所区别,由于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多样性和综合性较强,在建筑工程中技术创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在施工技术的选择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对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考虑土木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有自己的特点,它包含较多内容,比如工程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前期的准备设计工作、施工过程和竣工后的保养等等,土木工程建设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加强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由于不同的土木工程建筑项目面临着不同的施工条件,因此在施工前并不能准确判断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另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需要和众多部门之间加强配合,做好协调工作,提升施工效率,彰显施工技术创新的特性。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分析 2.1预应力技术创新 预应力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施工技术之一,尤其是预应力混凝土具有结构安全可靠、节约材料、抗裂性好、刚度大等优点而为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所青睐。在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被研发应用的背景下,预应力技术创新也成为必然,进而对施工工艺的完善和提高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预应力技术创新要从项目建设的实际状况出发,尤其是对涉及到预应力技术和材料的极限状况进行全面科学考察分析,之后结合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及其机械设备应用状况来科学合理地进行再创新,目的是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土木工程地基施工阶段,对确保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地基不牢固、不稳定,整个工程建设必然会存在巨大质量安全隐患。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主要是在土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要求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以及其他市政地下管线布局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从而为土木工程地基施工探明一切可能影响施工安全及进度的阻碍因素,进而在施工设计中对预测的状况进行规避。在建筑物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深基坑支护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意义越来越重大,现阶段的大多数土木工程都是通过临时加固桩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承压能力,尤其是传统的桩锚支护技术在挖掘深度较深的工程项目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实际应用相对分散,缺乏一体性,因此,深基坑支护技术创新要从一体化设计、施工着手来创新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实现其支护和承压能力。 2.3灌注技术创新 灌注技术的创新体现在钻孔技术的创新上,在土木工程施工环节中,钻孔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队伍做不好钻孔工作的安排就很难保证工程施工按照预期设计完成任务。首先,在土木工程钻孔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周围环节做细致的清理工作,之后利用高精尖的测量仪器根据施工设计方案来准确定位出需要钻孔的位置,确保钻孔完成后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要求。其次,钻孔技术的创新还体现在对新设备的应用上,随着新技术革命带来工业生产设备的迅速更新换代,钻孔设备及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要使用性能更加优良的设备以确保钻孔工程顺利进行,避免因设备性能不佳而导致的各种施工事故,尤其是钻孔位置、数量及其尺寸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稳定性。最后,钻孔施工是为了后期进行灌注补充泥浆或混凝土等其他建筑材料,对灌注技术的创新体现在灌注时机的掌控、灌注材料的性能创新上,确保灌注后能够起到良好的填充效果以提高与之桩结构的稳定性。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3.1绿色环保发展趋势 环境恶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巨大的挑战,土木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诟病,在此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必然要走绿色环保之路。一方面,当前土木工程项目设计开始更多地灌注生态环保的理念和要求,新的商业住宅建筑、道路桥梁建筑等都大力推广和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和材料,对实现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的方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戚旭鹏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戚旭鹏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它在保障工程 质量前提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土木施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 代土工工程的技术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土木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木工程作为主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其 技术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在进行施工时,注重技术的创新,建立健全土木 工程技术创新制度,同时加强新型技术的应用研究,逐步完善现代化土木工程施 工体系,对于提供土木工程建设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许多施工技术 方面的经验,其中包括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以及理论知识。这些都是行业先辈们 流传下来的,是我们在进行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财富,其 中相当一部分施工技术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土木工程建筑是一个比较 复杂的项目,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工序以及各个岗位的人员的协调参与,不同阶 段的技术需求也不一样,需要多方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体现 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价值。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作用,在于消除环 境因素对于施工规划的干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目前,我国土 木工程的技术更新速度是比较慢的,无论是在新型技术应用上,还是在技术质量 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说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施工流程不紧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土木工程建设水平要 想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从人、物、管理等多方面,突破现有的土 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要想保证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就 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大力引进新型施工技术体系,合理应用新型建筑原材料,以技术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综合实力。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分析 2.1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创新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度,不仅取决于基础技术高度, 还反映出了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对 于施工单位来说,其技术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施工技术的更新而更新,技术部门应 该将现阶段,或者此次工程所用施工技术,作为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各类 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制定相应的技术应用准则,明确各项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性。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新型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 术操作,并提升其质量施工意识,保证技术操作的规范性。 2.2土木施工技术内容创新 (1)新型深基坑施工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高层建筑的占比逐渐加大,使 得深基坑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良好的深基坑支护是保 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有力保障。目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构架有 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以及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2-12-04T10:23:11.2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作者:金亮成[导读] 随着我国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以及城市建筑用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并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金亮成 新疆天麒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随着我国旧城改造的大力推进以及城市建筑用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并且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工程来言,有着自己特有的建设特点和施工要求,需要我在建设中有区别性的对待。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两大方面来综合性的论述这个课题。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论述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rise building Jin Liangcheng Xinjiang, 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Xinjiang Karamay834000 Abstract: as China's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and the city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uilding land resources become increasingly strained, in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people and attention, and will be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to become our country building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orienta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for high-rise building, has its own peculiar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need I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xually differentiated treat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two aspects to discuss this subject comprehensive.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discusses 由于高层建筑工程存在着工作量大、底部承载能力要求高以及高空作业项目多等等特点,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于其工程用材料、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整体结构处理上要与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区别开来。高水平的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工程建设规范性施工的重要手段,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能够科学、合理、安全的进行。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论述 对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论述,有助于我们从技术的特点与要求出发,更好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与控制,这对于我们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体系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主要的施工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高层建筑的裂缝控制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单位面积内的承载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对工程主体的硬性要求就比较大,如果在此过程中对于施工的细节处理不当很容易就会出现裂缝。裂缝主要有稳定、运动、不稳定、闭合和愈合等几种类型。骨料内部凝固所产生的微观裂缝是无法避免的,但从质量角度上讲应尽可能地减少裂缝。因为高层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比较大,并且带有地下室,所以高层建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比其他建筑更大。控制裂缝的主要措施有抗和放等,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没有足够变形余地的时候采取的一种防止裂缝措施;放是在就处于无约束自由变形的状态下,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采取的一种措施。 抗的主要实施措施是:1、积极地采用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用量最好控制在每立方米450千克,以防止水泥凝固过程中的强烈变化而造成内部外部的裂缝。同时,要探讨和评定混凝土外加剂对强度的影响。2、合理选择最大粒径的砂石,这样可以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减轻收缩、泌水和水化热。3、科学计划施工工艺流程。在施工流程中尽量避免漏振和过振,提倡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把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和水分尽量排除出去,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气泡和水分的含量。 放的一般采取措施是:砌筑填充墙要接近梁底,并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至少要间隔1周,补砌挤紧最好在15天后进行,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墙板、柱、梁等一些变截面地方应该进行分层浇筑和捣实。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新材料的施工技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工程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致使工程用新材料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并使用到工程的建设中来。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居住面积大、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多等等特点致使高层建筑在保温、环保、消防安全以及给排水工程质量水平上都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将建筑新材料使用到高层建筑中来,既保证建筑的高质量性能又合理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但是新材料的使用与施工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来进行不能盲目采用。具体的措施一般是:首先,对新材料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施工标准进行实施。其次,加强新材料的施工工艺,提高新材料的质量,加大新材料的安全性能、明框与暗框的设计、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研发管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最后,增加施工前的质量实验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检验,全面保障新材料的安全性能。 (三)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技术当前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依然是工程建设中最为普便采用的一种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又比普通建筑施工高出不少,鉴于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混凝土强度实施严格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的做法一般是: 1、科学的配比混凝土的各种原料。工程施工开工前,要按设计要求将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制出来,并要到法定的权威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等到级配报告出来之后,再根据级配做配合比的试验,在实际施工时严格照此执行 2、在施工中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取泵送的施工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助于维护混凝土的原始性能。此外,在施工期间还应注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凝结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应当严禁进行后续的施工。 3、做好混凝土的强度试验与鉴定。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跨期一般较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分时期和分阶段的对混凝土制作、浇筑施工分别进行强度试验和鉴定,不能一概而论和一锤定音,必须严格、谨慎的对待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技术工作。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大作业

一、分析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选择路堤填料的原则。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一、土石材料 巨粒土,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是较好的路基填料。 石质土,如碎(砾)石土,砂土质碎(砾)石及碎(砾)石砂(粉粒或黏粒土),粗粒土中的粗、细砂质粉土,细粒土中的轻、重粉质黏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属于较好的路基填料。 砂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但由于没有塑性,受水流冲刷和风蚀时易损坏,在使用时可掺入黏性大的土;轻、重黏土不是理想的路基填料,规范规定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例如含水量过大时加以晾晒),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粉性土必须掺入较好的土体后才能用作路基填料,且在高等级公路中,只能用于路堤下层(距路槽底0.8m以下)。 黄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体不得以必须用作路基填料时,应严格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物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质的土不得用作路基填料。 二、工业废渣 满足要求(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有害物质含量等)或经过处理之后满足要求的煤渣、高炉矿渣、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可以用作路基填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路基土方施工中,路堑开挖的方式及各自适用条件。 土方开挖应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横挖法、纵挖法和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横挖法:适用于短而深的路堑,应按其整个横断面从路堑两端开挖。 纵挖法:沿路堑分为宽度及深度都不大的纵向层次挖掘;通过纵挖法,先沿路堑纵向挖一通道,然后向两旁开挖,如路堑较深可分几次进行。 混合开挖法:系横挖法和纵挖法混合使用,就是先顺路堑挖通道,然后沿横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 3.路堑土方工程中,推土机作业的方式。 推土机开挖路堑的施工组织方法有横向开挖和纵向开挖两种。横向开挖常用于在平地上开挖浅路堑;纵向开挖适用于在山坡开挖半路堑和移挖作填路堑。(1)横向开挖浅路堑在平地上开挖浅路堑时,深度在2m以内为宜。推土机以路堑中心为界向两边横向推土,采用环形或穿梭运行路线,将土壤推送到两边的弃土堆。如开挖深度超过2m,常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2)纵向开挖深路堑纵向开挖深路堑一般与堆填路堤相结合进行施工。施工前,要在开挖的原地面线顶端和挖填相间的零点处设立醒目的标志。推土机从路堑的顶部开始,逐层下挖并推送到需填筑路堤的部位。开挖时,可用1~2台推土机平行路堑中线纵向分层开挖,当把路堑挖到一半深度后,另用1~2台推土机横向分层切削路堑斜坡。从斜坡上挖下的土壤送到下面,再由下面的推土机纵向推送到填土区。这样用多台推土机联合施工,直到路堑与路堤全面完工为止。(3)纵向开挖傍山半路堑开挖傍山半路堑(半挖半堆)一般用斜铲推土机,如山坡坡度不大,也可采用直铲推土机。用斜铲开挖时,首先调整好铲刀的水平角和倾角。开挖工作宜从路堑的上部开始,沿路中线方向行驶,逐渐由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85129038.html,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申涛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 摘要:土木工程是个庞大的学科,我国土木工程领域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于施工 技术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就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与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重要性;意义;施工技术;研究 一、土木工程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二、土木工程的重要性与意义 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它既是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结构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超高层建筑、特大型桥梁、巨型大坝、复杂的地铁系统不断涌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演变为社会实力的象征。 土木工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工程的安全,使结构能够抵抗各种自然或人为的作用力。任何一个工程结构都要承受自身重量,以及承受使用荷载和风力的作用,湿度变化也会对土木工程结构产生力作用。在地震区,土木工程结构还应考虑抵御地震作用。此外,爆炸、振动等人为作用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了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同时,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市场和经济的迅速增长,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工程建设数量多,规模大,从而带动了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 土木工程有其自有的特点,其生产作业与一般的工厂生产组织不同,它每项工程都需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单独进行施工组织,这导致了工程项目的成败受到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的直接影响。总体而言,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之我见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之我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种工程建筑、民用建筑以及商业建筑越来越多,由于这些工程建筑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更是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基于此,本文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出发,分析了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工民建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工民建;混凝土;质量管理 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是由水、人工石材以及某种胶凝材料组合,对其进行振捣压实处理,最后经过养护硬化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材料。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在强度、可塑性、耐腐蚀性以及耐火性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建筑工程在选择混凝土材料、制作混凝土以及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探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混凝土施工质置控制的内容 混凝土是建筑行业经常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是在工民建过程当中,混凝土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出发,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首先,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控制。混凝土施工人员能够直接接触混凝土,并将其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大量应用,而混凝土施工有其特有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必须熟练应用这些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施工方在施工前,必须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确保其具备应有的技术能力和责任意识,才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其次,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振捣和搅拌处理,也就是说,这些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同样非常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必须确保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质量符合施工的各种要求,才能将其运用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再者,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上文已经提高,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经过振捣和搅拌进而硬化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构成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例如,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一,水泥,必须具备极高的抗压强度,才能确保形成的混凝土具备应有的强度。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力度;最后,混凝土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施工前,管理人员应该将已经编制完整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讲解,尤其是其中的某些关键环节,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 2、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新形势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0T15:04:01.5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6期作者:徐舟 [导读] 通过研究其施工技术与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身份证:3309031984020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体现质量的一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研究其施工技术与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介绍了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的基本情况之后,进一步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最后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会存在施工技术的限制,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施工环境的限制,对于工程实践经验,一般状况下都会优先于理论水平,同时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其创新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整体施工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它会对施工的成本以及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在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运行。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1地基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地基施工技术是最基础的一环,也被称作桩基施工。在这一环节中,依据国家标准的《桩基施工规范》,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端承型和摩擦型。端承型桩基指的是在地基施工环节中,采用端庄侧阻力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摩擦型指的是采用桩磨阻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 1.2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钢结构施工技术中,一般主要的技术环节实在装载钢结构构件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从而做好钢结构构件吊装准备工作,运输中需要保证运输道路的通畅。当钢结构构件运送到施工位置时,需要精确把控起吊力度,从而保证在吊起过程中的平衡。当钢结构构件吊起至平台时,需要保证施工平台的干净整洁。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来说,主要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根据其浇筑的地点进行划分,其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预制方法以及现浇的方法两种。对于预制方法,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之外所进行的混凝土浇筑,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以及性能高,已经成为现如今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对于现浇方法是在工程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也是建筑行业施工最早以及到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此之外,在对预应力的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预应力筋张拉的顺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先张方法以及后张方法两种。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在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 预应力技术创新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预应力创新指的是在预应力钢防护之后,采用环绕包裹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防护,采用相关设备运行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创新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考虑预应力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从而依据负载需求来进行预应力结构设计工作,从而达到防止土木建筑工程构件发生变形或者裂缝情况,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2.2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灌注技术的创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灌注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钻孔技术创新。钻孔技术是灌注施工环节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对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钻孔技术创新指的是在钻孔技术施工环节进行之前,对钻孔桩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而后运用严密精确的测量工具对钻孔位置做进一步测量确认,从而保证钻孔统一。其次,在钻工程序前,技术人员应该事先调试钻孔机,从而保证作业流畅。当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塌或者卡钻现象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钻工程序,首先对发生坍塌或卡钻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对应的深层问题,这也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表现。 2.3深基坑技术的创新 高层建筑越来也越多,对于建筑地下空间的应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深基坑开挖较深而周围土体比价松散时,可以采用桩———桩———锚的支护体系,采取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进行支护;实现支护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将临时支挡桩、地下室墙、永久性柱以及地下连续墙做一体化整合,能够同时满足支护与承重的要求,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在土木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可以采用旋挖技术,能有效保证成孔质量,此技术将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科技化含量更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国未来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中,首先就是科技化方向。土木工程技术科技化发展也是提高施工单位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项目质量水平的技术保证,在促进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作用。科技化发展指的是在土木施工技术中更多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例如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中,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核算工程费用、款项,需要运用更先进科学的检测工具来考察检测施工环境,需要运用更高明的科技手段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障碍。科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力资源的解放与施工周期的进一步控制,而且在更高效的科学体系化施工下,可以将原本存在故障的设备剔除,将存在问题的材料予以排除,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检测设备科学性,从而让一切问题设备和材料无处可藏。 3.2态化趋向明显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所以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比较关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上涨,高层建筑作为能够容纳相当数量居民的建筑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建筑行业,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之一,其混凝土构件是建筑结构最主要荷载承力的组件。本文试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两个方面,阐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能对混凝土施工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原因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技术技术要点 Abstract:along with our8e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is ceaseless accelerate, the city´s population has skyrocketed,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as residents of architectural form already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crete as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main application materials, the concrete component is the structure most the main load bearing components.This article tries from build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problems,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wo aspects, elaborated build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hoping to help.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试题库与答案--附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土方工程 一、填空题 1 土方工程的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2.土方施工中,按照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划分,土可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八类。 3 土方施工中要考虑土的可松性,是由于土方工程量是以自然状态的体积来计算的,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4 影响土方边坡稳定的因素主要有土质、开挖深度、施工工期、地下水水位、坡顶荷载、气候条件因素。 5 计算水井系统时,水井可分承压完整井、承压非完整井、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 6 一般轻型井点的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总管。 7 填土的压实方法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其中夯实、振动压实适用于非粘性土。 8 防治流砂的方法水下挖土法、冻结法、枯水期施工、抢挖法、加设支护结构、井点降水。 9 单斗挖掘机机根据工作装置可装成正铲、反铲、抓铲、拉铲等类型。10.土的工程分类是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大类。 11 轻型井点的布置应根据基坑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而定。 12 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 13.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土的含水量、铺土厚度、压实功。 14 流砂产生的原因是GD 大于等于r,防治流砂的方法有改变动水压力方向、增大动水压力路经等。 15 基坑坑壁支护的类型有加固型、支挡型、混合型三种。 16板桩设计的五要素入土深度、截面弯矩、支点反力、拉锚长度、板桩位移。 17 基坑降水的方法有水坑降水法、井点降水法。 18 井点降水根据开挖深度不一样,渗流速度不一样,可划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五种类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7-11-01T20:07:54.4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于文祎[导读]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得到完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 沈阳亿丰新抚置业有限公司辽宁抚顺 113001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得到完善,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我国的土木工程起步晚,对于国外先进建筑施工技术和理念的引用借鉴不足,因此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从我国的土木工程现状出发,提出了部分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以缩小与国外相关领域的差距。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界定和特征分析 1.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呈现不断丰富和多元的发展趋势。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已经逐渐从原先的城市楼房、桥梁等常规内容扩展到港口、隧道、填海造陆、跨海大桥等新型土木工程施工内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物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并且逐渐与航空航天、计算机科学以及大数据时代等新型学科内容产生日益密切的联系。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环保性、高效性。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和手段的选择与制定,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应变机制,同时工程结束后的维修和保养技术等都是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范畴。 1.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征分析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特征表现上除了上述的复杂性、多元性等特征之外,还具体表现为流动性、应变性、固定性以及体系性等四个方面上的特征。从流动性来看,这里的流动主要指的是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资料等资源的流动。土木工程工程量多而复杂,常常需要不同的施工队伍来进行专项作业。比如封顶、门窗、给排水等都需要不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这就使得土木工程施工带有一定程度上的流动性。应变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既需要严格按照图纸的参数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同时也应该带有一定的应变性。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当地民俗对建筑的特定要求可能与施工实际不符;当地的气候出现变异,季风方向发生变化;当地地震带近期变得活跃等,这些突发情况都要求施工技术具备应变性特征。而固定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固定性是以为土木工程必须在空间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存在,即使是移动建筑也必须有一个地基的固定设置,体系性则表现为施工技术的各个阶段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体系。比如材料采购、设备调配、人员整合等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的制定、实施以及施工标准检测等施工进行阶段,工程的维护和保养、工程后期的修补和收尾等施工完结阶段,这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密切联系而又分工不同的施工体系。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2.1施工方法 在我国的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土木工程施工方法主要分为深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浇筑、钢结构施工等等,深基础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回灌、地基加固以及托换技术;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表现在大模、钢筋连接、混凝土吸水等;钢结构施工技术表现在边框架体的提升和改造。在土木工程施工方法上相比过去有一定的提升,将传统的施工技术与之相结合,共同完善施工方法,进一步促进施工方法走向先进、效率和质量。 2.2施工机械化和高科技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是不断的在改进。现代社会中,许多东西都在走向机械化、科技化以及工业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也是如此。伴随着施工的机械化和科技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更加先进和快捷。在机械化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施工中的塔吊、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等等;在高科技化方面则主要是计算机的运用、勘测机的使用、激光技术等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给施工带来了便利,而科技化则给施工带来了精准。 2.3管理体制的缺陷 即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着较强的硬件支持,但是在管理体制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事故,如果管理体制不健全会影响工人的安全以及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上所表现出来的管理体制的缺陷主要是多头管理问题,即管理者太多而最终不知道到底该谁负责,许多的权利与义务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对于工程所需人数、工程数额没有起到重视。管理体制的缺陷会给建筑施工带来较多的麻烦,在今后的施工中还需要健全体制,把权利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管理者身上。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强化施工方法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最关键的就是强化施工方法,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让施工技术更加现代化、高科技化。强化施工方法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深基坑施工技术、灌注技术等。深基坑施工技术是为了保证土木工程地下结构的安全性,保证周围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因而采取的加固措施。随着建筑楼层的增高,更加需要保证楼层的稳固性,深基坑施工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施工技术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建筑业已经有研发出来一些关于深基坑施工技术指标的软件,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在今后的发展上,还需要建筑业界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引入创新人才,不断的推进深基坑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其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 3.2朝着更高的地方发展 从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所建造的建筑来看,还有待于向着更高的高度发展。根据相关资料,世界上已经有一座人工建造的最高的钢塔,位于波兰,高度为646m,作为世界上最高的钢塔,其充分的应用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加强了楼层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的承载力,堪称世界人工建筑的里程碑。由此可见,只有施工技术达到一定的标准以后,就能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向着更高处的地方建造楼层,并且拥有一定的稳固性。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高层建筑十分受欢迎,可以用来办公、旅游、购物等。另外,这样的建造方式会更加节约土地,给社会经济带去更多的资源和效益。这样的高层建筑在我国还很少,还需要更多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加强技术的进步,使建筑向着高空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