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

浙江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

浙江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
浙江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

我们大家都知道子宫内膜癌这个疾病,它给女性朋友带来的伤害,很多患者多方求医,辗转多家医院接受治疗,仍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各地都有肿瘤医院,可是哪里治的好,就是一件值得商酌的问题。那么,浙江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呢?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身体满足手术所需的条件的患者,就要寻找那些手术成功率比较高的医院;如果是手术结束后,想要进行巩固治疗的患者,有的可能会选择去做放化疗,也有的患者担心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而选择中医药的巩固治疗。治疗方向的不同就会造成选择的不同,选择的不同必然也会带来治疗效果上的不同。所以说,浙江治疗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这个问题问不同的人,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在浙江地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医院有很多,有效果好的也有不好的,患者可以根据医院是否正规,医院是否接诊过大量的患者,患者的口碑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也不一定费用局限在浙江当地,毕竟子宫内膜癌是世界难题,扩大搜索范围患者希望会更大

从康复效果来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治疗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甚至有不少患者从其他的医院转院到该院求医。该院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深受医疗界同仁的认可。该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该院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过沉重,能够将减轻局部症状与改善全身体质相结合,即使是年老体弱,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也能起到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效果。

为了增强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与癌魔抗争的信心,树立其战胜疾病的决心,更为了增强广大肿瘤患者的中医治疗信心,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自2004年大会召开后,如今已有600余位肿瘤患者参会,其中不少都是已生存3年、5年、10年,乃至更久的患者,而且不乏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患者。他

们的分享犹如指路明灯,让很多肿瘤患者看到了治疗希望,激发了与癌魔抗争的信心,更增强了中医治疗的信心。确切的疗效,更让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成为肿瘤患者和家属口中的“康复家园”,致使慕名就医患者络绎不绝。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该院也一直非常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收费标准的规范化,也因此荣获了“河南省十佳诚信医疗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虽然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并非浙江本地医院,但由于医院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服务人性化,从而赢得了浙江患者的广泛好评!需要提醒的是:无论选择浙江还是郑州的医院,都需要考虑病人实际治疗效果,切忌因为医院非本地医院等因素,进行盲目求医,耽搁病人的治疗时间!

患者真实就医案例分享: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他们重获了健康、重拾了喜悦!

案例1:张爱兰(化名),56岁,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发转移,河南郑州市人

2009年12月,张爱兰无意间发现右乳有一包块,2010年3月行手术,病理显示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二级。由于恶性程度高,张爱兰在术后又行4个周期的化疗,但5月底发现右侧甲状腺结节,B超有血流,省肿瘤医院建议其手术切除,考虑到身体状况,张爱兰拒绝了医生的建议。看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关爱生命》一书后,张爱兰及家人决定试试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

初诊时,已行手术、化疗的张爱兰精神、饮食尚可,但经常口干,且右甲状腺可触及囊性增生,无压痛,术后已3个月但右乳刀口未全部恢复,第四周期化疗后出现后背疼痛,手足指甲发黑,舌质暗淡,边有瘀斑,脉沉细。此外,因右侧甲状腺有一3.5cm左右不规则包块,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进行中医施治,为其开具药方,嘱咐其按时用药。

2010年10月16日复诊时,坚持服用中药的张爱兰已无明显不适,精神、气色、饮食、睡眠等均恢复正常,复查结果也显示甲状腺肿块由 3.6cm缩小至3cm,子宫肌瘤5.6×4.7cm缩小至4.7cm。

2017年8月21日复诊时,虽然身患两种癌症,而且已经出现多发转移,但用药后的张爱兰精神、气色有了明显改善,体力也增强,复查血常规均较轻明显

好转,除右腹部稍有不适,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案例2:祁英姿(化名),49岁,子宫内膜肉瘤,河南平顶山人

病人常年患有高血压三级、Ⅱ型糖尿病并伴随月经严重异常。2010年7月29日因出现发热等不适在152医院检查,彩超显示:子宫多发实性团块,7月29日行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8月11日至河南省肿瘤医院化疗2个疗程,局部放疗13次,因肾功能差不宜继续化疗。家属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助袁希福,此时精神一般,乏力,血压高,面色暗黄,舌质暗淡,有瘀斑、苔白,小腹手触有明显肿块。袁希福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辩证施治基础上对其进行中药调理,一个疗程后,初诊时种种不良症状减轻,病人自觉效果明显。三个疗程过后复诊,患者精神气色良好,活动有力,小腹部肿块有明显缩小,高血压、糖尿病奇迹般康复!后一直坚持找袁希福院长定期服中药巩固治疗。

浙江治子宫内膜癌比较好的医院可能有很多,各有特色和擅长的领域,子宫内膜癌患者们在求诊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并且借鉴他人的治疗经验,选择医院,只有这样,才有希望实现较高程度的恢复。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 早期患者的初次治疗主要是手术(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以及受累的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并根据病理结果选择手术后辅助治疗。大多数诊断为I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经手术治愈,但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肿瘤3级、肌层外1/2受侵、淋巴血管侵犯、宫颈受累)仍要考虑给予术后盆腔放疗或不加系统化疗,以减少远处复发,改善预后。 对于一小部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初次治疗可用内分泌治疗代替手术治疗,但是必须向患者告知内分泌治疗的风险以及手术治疗的情况。 晚期或复发患者根据个体预后因素、肿瘤播散和初次治疗情况选择单独或联合应用手术、化疗和放疗。PR(+)或ER(+)的患者给予孕激素或抗雌激素的内分泌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但两种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胃壁优于单一的孕激素治疗。无论怎样,对于绝大多数的患者均应给予化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策略 激素治疗 孕激素能使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或萎缩性子宫内膜,从而可导致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或腺瘤的萎缩、逆转。约1/3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孕激素制剂有效,尤其对肺转移者效果最好,约85%患者有显著反应,但对盆腔内复发或持续存在的病灶效果不佳。近来报道对原发肿瘤为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复发病变有效,或当孕激素治疗失败时,应用此药有效。 化疗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和(或)放疗效果令人满意,尤辅以孕激素制剂疗效更好,所以对细胞毒性抗瘤药物或免疫疗法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不多。 子宫内膜癌晚期还能活多久-人参皂苷RH2 人参皂苷Rh2抗肿瘤四大机制 人参皂苷Rh2是存在于红参中的稀有单体皂苷,在红参中的含量极低,因此极为珍贵。人参皂苷Rh2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的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其抗肿瘤机制十分广泛,主要是通过以下四方面作用达到抗肿瘤功效的。 人参皂苷Rh2具有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功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癌细胞一旦生成就永远是癌细胞,其实癌细胞是可以在分化诱导剂作用下发生逆转而演变成正常细胞的。临床实验表明,人参二醇组皂苷中的20(S)-人参皂苷Rh2针对胰腺癌、鼻咽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子宫癌、白血病等各类癌症均有显著效果。 人参皂苷Rh2就是一种外源性分化诱导剂。它通过诱导分化凋亡,使癌细胞不仅在形态上出现分化改变,而且在功能上也出现了分化改变,最终使癌细胞重新向正常细胞演变,甚至完全转变成正常细胞,这种现象称为“逆转”。实验证明,人参皂苷Rh2能够诱导肝癌细胞、黑色素瘤、畸胎瘤、白血病等癌细胞向正常细胞方向逆转。这种癌细胞的逆转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是肿瘤生物治疗学的一个新领域! 人参皂苷Rh2能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增殖周期一般分为G1、S、G2和有丝分裂M 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DNA倍增和染色体复制的S期。Rh2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特别是对S期和M期细胞最为敏感。能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和转录能力,使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受阻,从而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减慢或停止。 人参皂苷Rh2还能通过影响p53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p53基因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是

子宫内膜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张守桃,女,医学学士,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妇科肿瘤。E?mail:1358863934@https://www.doczj.com/doc/7010093992.html, 张守桃1,施桂玲2,金明杨2,黄爱民2,归楠楠2(右江民族医学院1.研究生学院,2.附属医院妇科,百色533000)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28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由2002年的19.8/10 万增至2008年的28.7/10万[1]。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增加、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婚育 年龄的推迟、不孕不育患者的不断增多,子宫内膜癌 出现发病率增高和发病年轻化的趋向,并且死亡率 逐年增加。研究发现,在一些发达城市,子宫内膜癌 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宋晓[2]对北京协 和医院3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资料的趋势分析表明,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国外报道小,且呈现整体发病 年龄前移的趋势,未绝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国外报 道,且呈现继续增高趋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 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介入 治疗等。近年来学者们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行了 大量研究和探索,现就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进展加以 综述。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标准的术式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 除加(或不加)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手术中第一步要留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 检查,以利于分期,为后续治疗做指导,再对可疑的 病变组织取样送病检。早期子宫内膜癌首选手术治 疗,对Ⅰ期、高中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选择筋膜外 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常规剖检切 除的子宫。成坤[3]研究认为若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 或浸润深度小于1/2肌层,淋巴结切除与否并不影 响患者预后,行淋巴结切除不仅不能改善预后,还增 加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延缓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若肌层浸润大于1/2肌层、宫颈浸润,则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Ⅱ期的患者,术式为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年纪比较大或肥胖、有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患者,就要适当地将子宫切除的范围缩小,并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改为探查后淋巴结取样进行活检[4]。子宫内膜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有:年龄大于60岁、深肌层浸润、低分化、浆液性或者透明细胞癌、脉管浸润。术后根据上述高危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低危组指中高分化、肌层浸润、小于50岁,或仅有一个高危因素,一般不用做辅助治疗;有1个以上高危因素为中危组;有2个以上高危因素,Ⅲ或Ⅳ期肿瘤为高危组。中、高危组的患者术后需要辅助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Ⅱ~Ⅳ期)患者,尤其是特殊病理类型(如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差,手术难度 大,5年生存率仅为25%~30%。提高中晚期及特殊 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存质量仍是需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进行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仍存在争议。子宫内膜样腺癌G1,肌层浸润小于50%,宫颈管间质无受累,可不行淋巴结切取或取样。但对于G2/G3,宫颈管间质受累,可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或者髂总淋巴结转移,明显附件受累,明显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全肌层浸润的高级别肿瘤,透明细胞癌、浆液性乳头状癌或癌肉瘤,应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有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都不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5]。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即在盆腔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进 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邵佳等人[6]研究发现系· 737·右江医学2018年第46卷第6期 Chinese Youjiang Medical Journal 2018,Vol.46No.6

2021妇科肿瘤学会 SGO子宫内膜癌:基于证据回顾的建议(全文)

2021妇科肿瘤学会SGO子宫内膜癌:基于证据回顾的建议(全文) 摘要 2014年妇科肿瘤学会(SGO)临床实践委员会更新了子宫内膜癌有关诊断、检查、手术和治疗方案指南。尽管如此,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仍持续增加,自1987年至2014年子宫内膜癌年发病例数增加了75%,死亡病例翻了3倍,幸运的是在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有了一定进展,分子病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对遗传易感性认识更进一步,淋巴结评估更加精准,对放疗和化疗的理解更加全面,生存评估和随访方法更加完善。 制订过程 回顾了现有的证据,对相关指南内容进行了批判性审查,最后确定了推荐意见,提交SGO临床实践委员会、SGO出版物委员会和SGO董事会成员审核后出版。这些建议由SGO实践和教育委员会妇科肿瘤专家小组制订,使用的术语借鉴ASCCP管理指南,对建议的强度和证据质量进行评级。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 临床问题1 对新诊断的子宫内膜癌如何进行分类?建议1.1目前指导子宫内膜癌治疗及预后的临床病理参数有: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

年龄和LVSI。(AI)建议1.2 III/IV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考虑雌激素受体。(BII)建议1.3 III/IV期子宫浆液性癌患者建议HER2Neu检测,以确定辅助化疗是否加入曲妥珠单抗。(AI)建议1.4应对所有子宫内膜癌进行错配修复状态和/或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以筛选Lynch 综合征,有利于确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单药或联合Lenvatanib治疗[2]。(AII)建议1.5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进行分子分型检测,尤其是晚期患者,以确定是否存在TP53突变,指导治疗决策。(BIII)建议1.6尽量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3],参照美国病理学家学院(CAP)临床指导。(B III) 【证据文献复习】三十多年来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4]:I 型主要包括FIGO1/2级子宫内膜样癌,发病与雌激素有关,由子宫内膜增生、上皮内瘤变(EIN)发展而来,83%的肿瘤PTEN缺失,多数能够早期诊断,总体预后良好。II型包括癌肉瘤、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混合性癌、未分化癌、高级别子宫内膜腺癌,通常雌激素不敏感,与EIN无关,浆液性癌可能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癌(EIC)有关[5],90% II型子宫内膜癌存在TP53突变。尽管II型子宫内膜癌占比不足1/3,死亡占比达75%[6,7]。尽管二分类系统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相关研究异质性大,特别是高级别肿瘤[8,9]。 分子分型和基因组分类研究可提高分类和预后信息的一致性,从而成为临床决策的基础。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类:(1)POLE超突变型;(2)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与MLH1

2020年子宫内膜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2020年子宫内膜癌治疗新进展(全文)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另有放疗、化疗以及激素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预后总体较好,但仍有一些争议。 一、基础与分子研究进展 回顾2020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仍然是一大研究热点。除了雌激素的作用机制外,一些非雌激素因素,如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病分子机制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基于这些多元化的研究结果,业内形成了新的理念,提出子宫内膜癌也是一种代谢性内科疾病,国内多个团队正在进行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也是一大研究热点。2013年,肿瘤基因图谱研究网络(T CGA)公布其研究结果,将子宫内膜癌分为四种类型,即POLE突变型、M SI-H型、低拷贝型和高拷贝型,对临床决策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由于不便实施、条件受限等原因,这一分型未能在国内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

用。 为了探索出适合国内现状、切实可行且便于推广的新型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我国多家单位和学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例,自2008年至今,致力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研究,对常用的评估预后的分子指标,包括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肿瘤分级以及新筛选的基因表达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找到适合我国临床的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 二、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微创治疗是所有疾病手术治疗追求的目标,旨在通过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大的获益。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同样秉承微创治疗的理念,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切除是这一理念指导下取得的一大进步,可以减少系统淋巴结切除带来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2020年7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制定的《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发表,为推动我国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切除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微创理念的另一体现。针对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复发患者、中分化子宫内膜癌和浅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探索性

子宫内膜癌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腺癌,原发于子宫体部,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子宫内层细胞的非正常性生长。子宫内膜癌通常发生在大于50岁的妇女,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最常见原因是,在人体内与黄体激素相比,雌激素过多,当子宫内膜癌发展到晚期的时候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严重的会危机患者生命,那么晚期子宫内膜癌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癌可减轻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癌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疗、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疗、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子宫内膜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疗、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举例说明:中药成分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对于防止癌细胞复发与扩散有着控制作用。在西医治疗过程中,手术前,放化疗前,服用含有中药成分的三联平衡疗法,能提高免疫力,在治疗前使患者身体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几率,减少患者放化疗过程因化学药物或者放射物质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在手术、放化疗治疗后,三联平衡疗法能够有效的防止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复发,转移,扩散,使治疗的效果得以维持和改善,使患者尽快恢复。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癌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中医治疗子宫内膜癌副作用小,患者不会因为选择中医治疗而出现其它的问题。患者只要做好检查,适合中医治疗,就可以放心的治疗。 温馨提示:子宫内膜癌晚期患者首先要保持一个平和健康的心态,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管是晚期,也同样是可以医治的,只要积极的正确治疗,同样可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了解子宫内膜癌晚期的症状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对待疾病,子宫内膜癌晚期症状表现如下: 1、阴道排液 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I死亡率21.8/10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局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Z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Z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 )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滾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遗传咨询与干预 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増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广义的DNA错配修复缺陷筛查基因包括MLHk MSH2、MSHβx MLH1、PMS2缺失,需要进一步评估甲基化启动子以判断是体系突变还是胚系突变。所有患者如果有其他DNA错配异常或者其本人无基因改变,亲属有子宫内膜癌病史和(或)结直肠癌者,建议进行DNA错配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可参见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HNPCC筛查指南。 女性林奇综合征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发病率高达60% ,建议林奇综合征患者密切监测子宫内膜,与患者讨论危险因素,降低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可根据患者选择Z在生育完成后进行预防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并建议行肠镜等检查Z适当干预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其亲属有林奇综合征而没有子宫内膜癌,建议每年1次进行子宫内膜活检。 子宫切除标本或内膜取样标本基因检测,所有错配修复(MMR )异常的患者均需要进行遗传性肿瘤相关的基因检测,并做遗传咨询。没有

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World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世界肿瘤研究, 2017, 7(4), 81-89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010093992.html,/journal/wjcr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010093992.html,/10.12677/wjcr.2017.74013 The Advance in the Medical Therapy of Endometrial Cancer Li Zhang1, Yang Fan2* 1School of Medicine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2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Received: Aug. 15th, 2017; accepted: Aug. 30th, 2017; published: Sep. 5th, 2017 Abstract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three big malignant tumors in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sixth large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world. The incidence increased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Surgical treatment was chosen firstly for early endometrial carcinoma; the main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nd special typ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chemotherapy. In recent years other therapies about endometrial cancer have been kept in a high profile including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and hormone therapy.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s a research hotspot.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se advancements in endometrial cancer. Key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Chemo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Hormone Therap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张丽1,樊杨2* 1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甘肃兰州 2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宁夏银川 收稿日期:2017年8月15日;录用日期:2017年8月30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5日 摘要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通讯作者。

2019精选医学第三十四章子宫内膜癌.doc

[A1型题] 1.恶性度最高的子宫内膜癌是 A. 腺癌 B. 角化腺癌 C. 鳞腺癌 D. 透明细胞癌 E. 腺棘皮癌 2.子宫内膜癌临床I期与II期的鉴别主要根据 A. 阴道镜 B.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C. 宫颈冲洗液图片 D. 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 E. 分段诊断性刮宫 3.诊断性刮宫刮出多量豆腐渣样组织时,应高度怀疑 A.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B. 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C. 不全流产 D. 子宫内膜癌 E. 子宫肉瘤 4.下列哪项不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A. 肥胖 B. 未婚 C. 糖尿病 D. 少产 E. 性生活紊乱 5.与子宫内膜癌无明显相关的因素是 A. 子宫内膜呈腺囊型增生 B. 子宫内膜呈腺瘤型增生 C. 子宫内膜腺上皮不典型增生 D. 绝经期后延 E. 子宫内膜癌家族史 6.子宫内膜癌侵犯膀胱黏膜,但未超出盆腔,属于 A. I期 B. II期 C. III期 D. IVa期

7.子宫内膜癌占女性癌症总数的 A. 20% B. 7% C. 20-30% D. 15% E. 30% 8.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B. Ia期患者可做扩大性子宫全切术+双侧附件切除术 C. II期癌患者可采用先放射治疗而后手术治疗的方法 D. 先放疗的II期病人,放疗结束1--2个周期内手术治疗 E. 未分化癌对孕激素治疗反应好 9.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深度7.5cm,宫颈管无癌浸润,腹腔冲洗液无癌细胞,应选择 A. 单纯手术治疗 B. 单纯放射治疗 C. 单纯化疗 D. 单纯孕激素治疗 E. 先放疗再手术 10.复发的子宫内膜癌选用哪种治疗方法为宜 A. 雄激素治疗 B. 放射治疗 C. 中草药治疗 D. 化学药物治疗 E. 手术治疗 11.子宫内膜癌II期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应是 A. 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 B. 放疗后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C. 行扩大子宫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 D. 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E. 大剂量孕激素类药物治疗 12.早期子宫内膜癌主要症状多为 A.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 B.恶臭、脓血性阴道排液 C.疼痛 D.贫血、消瘦 E.发热、全身衰竭 13.在解释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问题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2020 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020 NCCN(第1版) 子宫内膜癌治疗指南解读
安徽省立医院 杨光
1

2020.3.6 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 布了《2020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 版)》。子宫肿瘤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 肉瘤。
2

1. 2020年指南(第1版)主要更新
u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引入了高-中危组 患者的定义,根据危险因素分层,详细推荐了术 后相应辅助治疗手段。对Ⅱ期患者不再强调根据 组织分化程度选择辅助治疗。Ⅲ~Ⅳ期患者术后 辅助治疗方式主要推荐全身化疗±外照射放疗±阴 道近距离放疗。 u新增了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检测的流程及推荐原 则。 u新增了子宫肉瘤分子分型和病理学分析检测原则。
3

新版指南仍采用“FIGO 2009 分期”
4

主要内容
1.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和方法; 2.子宫内膜样腺癌初始及辅助治疗; 3.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原则; 4.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全手术分期后的处理; 5.子宫内膜样腺癌复发的治疗; 6.高危类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7.病理学评估原则; 8.复发、转移、高危患者的全身治疗; 9.分子分型检测及推荐流程; 10.前哨淋巴结活检原则; 11.热点及讨论。

一、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 的指征和方法
(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和肉瘤不能生育功能)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综述·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 刘辉 赵艳晖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00 中国图书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4411(2015)06-0972-03;doi :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5.06.60子宫内膜癌(EC )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 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其中3%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 )相关性EC ,HNPCC 妇女EC 终生累积发病率是40% 60%。EC 最容易发生在肠外肿瘤患者及其家族中,可分为Lynch Ⅰ型(遗传性大肠癌)和Lynch Ⅱ型(癌家族综合征)。HNPCC 又被称为Lynch 综合征,包括卵巢癌(OC )、结直肠癌、EC 、肾盂和输尿管癌、胃癌、小肠癌、胰腺癌、皮肤癌及脑癌等。现就遗传性EC 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筛查、预防性治疗以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遗传性EC 发病机制 Parc YR等〔1〕研究发现:34%的患者表现为MSI (+),58%的MSI (+)患者MLH1蛋白缺失, 18%的MSI (+)患者hMSH2不表达,hMLH1突变多见 于hMSH2突变。遗传连锁分析〔2〕 提示:80% 90%的遗传性EC 家系主要与MLH1和MSH2的生殖细胞突变有关。遗传性EC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生缘于患者体内携带突变的杂合性缺失,从而导致错配修复(MMR)基因失活。MMR类似抑癌基因,其失活遵循二次打击学说,即在有遗传倾向的患者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存在一种突变,在此基础上,出生后任何环境变化使得基因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而发展成肿瘤细胞。MMR基因表现出3种不同的基因型:①野生型等位基因丢失;②肿瘤组织基因型与生殖细胞一致;③突变型等位基因丢失。前两种基因模式已有报道,最后一种基因模式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仍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所涉及的MMR基因主要包括MLH1、MSH2、MSH6及PMS2。 2 遗传性EC 的诊断标准 1991年,遗传性EC 国际合作小组(ICG -HNPCC )首次制定了Lynch 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 准— ——Amsterdam 国际标准(AC -Ⅰ),1998年ICG -HNPCC 对AC -Ⅰ进行了修订,即AC -Ⅱ〔3〕,诊断标准为:①家系中至少有3例病理学诊断的遗传性EC 相关肿瘤(大肠癌、EC 、小肠癌、输尿管或肾盂癌等),其中1例应为其他2例的一级亲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除外;②至少连续两代发病;③至少1例在50岁之前被诊断。 此外,美国国家癌症院制定了Bethesda Guide-lines (BS 标准)〔4〕,作为MSI 和MMR基因突变的检测标准,标准规定:①循环冗余校验(CRC )的诊断年龄<50岁;②多原发性遗传性EC 的相关性肿瘤(同步癌或异时癌),不计年龄;③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H )的CRC 诊断年龄<60岁;④CRC 诊断,且至少有1例一级亲属有遗传性EC 相关肿瘤,其中至少1例的诊断年龄<50岁;⑤CRC 诊断,且至少有两例一级亲属有遗传性EC 相关肿瘤, 年龄不计(至少符合其中1项)。Lynch HT 等〔5〕 报道:遗传性EC 发病的平均年龄是45岁,约80%早期发病在50岁。3 遗传性EC 的分子学检测 符合筛查标准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分子学检测,包括化学检测和MSI 免疫组织化学(IHC )检测。MSI 主要为微卫星异常延长或缩短,是遗传性EC 相关肿瘤的特征性改变;IHC 是用特异性抗体检测肿瘤组织 中MMR蛋白的表达。Hampel H 等〔6〕 分别用MSI 和IHC 对500例CRC 患者进行检测,其中18例是遗传性EC 相关性CRC ,MSI 检测出18例(100%),IHC 检测出17例(94%),IHC 的敏感性与MSI 相似,它的优点是更易获得,且有助于基因检测。若以上检测阳性,可进一步行MMR基因检测。另有遗传性EC 诊断试验Meta 分析研究〔7〕表明:IHC 的灵敏度虽然略高于MSI ,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Z 检验比较,其 结果显示并无明显差异。但有研究〔8〕 报道:IHC 较MSI 更为经济、迅速、方便,有取代MSI 的趋势。hMLH1和hMSH2免疫组化检测及MSI 检测结合的方法在检测遗传性EC 家系中敏感性较高,增加了筛选的准确性,减少了筛选的误差。 另外,MSI (+)遗传性EC 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好,有较好的预后和化疗效果,因此MSI 检测可能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及化疗的指导,但hMSH2及hMLH1基因突变者不表现为MSI (+),hMSH6基因种系突变也不会导致MSI (+)的产生,这导致通过MSI 检测筛选可疑者必然会有部分漏诊。女性MSH6突变基因携带者患EC 的风险显著高于结直肠癌。微卫星标志BAT -26、BAT -25变异是遗传性EC 的特征性改变,可作为筛选遗传性EC 家系的依据,如果BAT -26和BAT -25均阳性,可以诊 ·279·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第30卷

子宫内膜癌考试卷

精品文档 A.与来自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有关 B.与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有关 C.与外 2014 年三季度护理培训考试卷(0-5年护士)源性雌激素有关 D.与绝经年龄有关 E. 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阅卷人:姓名:9.女,60岁,绝经5年,反复阴道流血3次,量中等,平时白带少许。首得分:考试时间:先考虑的诊断是()一、单选题(每题2分)分,共计34A.输卵管癌 B.子宫内膜癌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炎 E.老年性阴道 炎) 1.与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关系最密切的是(10.女性,58岁,绝经10年,阴道流血伴流液2个月就诊,行分段诊刮,分泌期子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 C. A.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过长 B.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工期,首选治疗方案为() E.增生期子宫内膜宫内膜 D.萎缩型子宫内膜A.盆腔内放射治疗 B.盆腔外照射治疗 C.子宫全切术 D.扩大子宫全 切术)2.关于子宫内膜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及双附件切除术 E.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A.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是分段诊刮 B. 常有一定出血或阴道排液11.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不包括()孕激素治疗有一定疗E.D.C.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首选放射治疗 A. 不孕症B. 卵巢早衰C. 肥胖 D.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E. 血效糖尿病 3.子 宫内膜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12.确定子宫内膜癌的最 可靠依据是()晚期患者可用孕激素 B.A.手术治疗最理想Ⅰb 期以上可先放疗再手术C.A.症状 B.体征 C.宫颈刮片 D.分段诊断性刮宫组织 病理学检查治疗 E.经宫颈取宫腔分泌物涂片找癌细胞 D.单纯放疗疗 效差E.如已侵犯颈管,可放弃治疗13.54岁,绝经一年,不规则阴道出血伴浆液血性白带1月余。妇科检查:) 4.下列哪种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治 疗有效(阴道内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体略大,质软,双附件正常。此患者最可D.雄激素雌激素A. B.孕激素C.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E.能的诊断是()子宫内膜癌术前放疗的患者,待放疗结束后多长时间再进行手术5.A.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B.子宫颈癌C.子宫内膜癌D.子宫肉瘤E.输卵 ()管癌 D.2周内~2B.1天内~A.35 ~周内 C.24 个月E.3个月14.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关于子宫内膜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6. )A.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B.贫血、消瘦、恶病质 C.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分三 A.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过长 属癌前病变B.D.白带增多伴阴部痒 E.下腹部可及包块级15.能协助诊 断子宫内膜癌经济有效的方法是()轻度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可自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包括原位癌C. D.A、阴道后穹隆脱落细胞检查B、 诊断性刮宫C、分段诊断性刮宫 E.逆转为正常内膜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 病变D、宫腔冲洗法E、宫颈刮片检查用患膜内宫的发复期晚7.及子癌选可,进情病制控时暂,者为展16.子宫内膜癌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 ()A、绝经后阴道出血B、接触性出血C、不规则阴道流血D、月经 量过放疗D. 高效孕激素类药物C. E. 睾酮手术治疗 B. 化疗A. 、血性白带E 多关于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哪项是错误的(8. ) . 精品文档 )17.子宫内膜癌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月经量过DB、接触性出

2019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13页word文档

《2019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谢玲玲李晶林仲秋 (通讯作者:林仲秋lin-zhongqiu@163) 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9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新版指南更新内容较多,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2019年指南(第一版)主要更新 1.增加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 2.增加了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3.增加子宫内膜样腺癌前哨淋巴结应用原则。 4.对分期手术中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征、意义进行了讨论。 (一)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评估原则 新版指南推荐的子宫内膜癌评估和手术分期原则如下: 1.除了保留生育功能者,对于病灶局限于子宫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术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许多局部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也适合行该术式。该手术可 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完成。 2.术中肉眼评估腹膜、横膈膜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 宫外病变非常重要。 3.虽然FIGO分期已删除了腹水细胞学这一项,但FIGO及AJCC仍推荐取腹水细胞学并 单独报告。 4.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癌肉瘤患者常进行大网膜活检。 5.切除可疑或增大的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对排除淋巴结转移是重要的。 6.对于病变局限于子宫的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病理学评估仍然是手术分 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它能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有助于确定术后的治疗策略。 7.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及闭孔和髂总淋巴结。

子宫内膜癌美国妇产科协会(ACOG)的第149号实践指南(Practice Bulletin)

子宫内膜癌 这是美国妇产科协会(ACOG)的第149号实践指南(Practice Bulletin)。全文长达21页,现将其推荐和结论的总结翻译如下。文中数张表格附在最后。 A级证据:基于良好和一致的科学证据 ●门诊以一次性器械进行内膜活检对于绝大部分内膜癌患者而言是可靠而准确的,已经成为组织学评估内膜的首选方法。 ●宫腔镜尽管并非必须,但仍推荐和诊刮(D&C)一起进行,以识别不连续的病灶及其背景内膜。这种联合检查可以为真正的内膜癌前病变提供确诊的最佳机会,并能排除相关的内膜癌变。 ●并不需要对内膜癌患者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有无转移。 ●内膜癌的初期治疗应该包括完整的手术分期(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腹膜细胞学[腹腔冲洗液]的收集)。只有在和内膜癌诊疗专家(如妇科肿瘤学家)进行咨询之后,才能决定其他治疗方案以取代上述初期治疗方案。 ●应该接受将微创手术作为内膜癌患者完整手术分期的标准手术方案。 ●对于I期或II期的内膜癌,辅助性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并不影响总体预后。 ●对于有复发高中风险的患者中,阴道短距放疗应该成为代替全盆腔放疗的首选辅助治疗。 ●对于晚期内膜癌患者,化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经过对激素治疗利弊的充分咨询后,对于早期内膜癌患者可以考虑激素治疗绝经后症状。 B级证据:基于有限的或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检查内膜厚度≤4mm的女性,并不需要行内膜活检。 ●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检查内膜厚度> 4mm的女性,以及内膜厚度无法充分检查的女性,应该考虑其他评估方案,如超声造影术,门诊宫腔镜检查或内膜活检。 ●由于某些内膜癌(特别是II型内膜癌)的罕见病例其内膜厚度可以≤3 mm,因此对于持续或反复出血的情况无论内膜厚度多少,都应该立即行组织学评估。 ●对于内膜癌患者,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分期是可行且安全的,可以作为传统腹腔镜的替代方案。 ●淋巴结切除也许可以改变或消除辅助治疗的必要及其相关患病率。 ●已经发现,理想的细胞减灭术(有不同的定义,残余病灶≤1 cm或2 cm)能够改善晚期或复发性内膜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体生存。 ●对于有大块病灶残余的女性,以紫杉醇和卡铂方案进行化疗,其效果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方案类似,但毒副反应更少一些。 C级证据:主要基于共识和专家观点 ●低级别病变的患者(也就是说1级或2级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小于50%,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似乎较低,也许不需要系统性的淋巴结切除。 ●以影像学在术前评估疾病转移(CT,核磁,PET/CT),检查血清CA125,或二者联合检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许具有临床重要性:如患者由于合并症而很难施行手术;如患者症状提示病灶转移到非常见部位(如骨骼和中枢神经);如术前组织学证实高级别病变(包括3级的内膜样癌,乳头状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和癌肉瘤)。 ●在某些选择性的、手术患病率风险较高的早期内膜癌患者中,阴式子宫切除可能是合适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二、子宫内膜癌 2.1.诊断 症状和体征 B超或MRI 确诊:分段诊刮或内膜活检 外院病理:本院会诊 2.2.术前病理需明确: ?病理类型: a)单纯内膜样癌 b)浆液性乳头状癌或透明细胞癌 c) 癌肉瘤(也称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或恶性苗勒氏管混合 瘤Malignant mixed Müllerian tumor,MMMT) 分化程度:G1、G2、G3 2.3. 术前检查 ?外院切片会诊 ?常规实验室检查 ?CA125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胸片 ?盆腹腔影像学检查:B超或MRI/CT ?EKG 可选 ?对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可考虑基因检查 2.4.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和既往病史,明确有否手术禁忌征。如

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或手术禁忌征者,可行根治性放疗,采用腔内后装和体外照射结合。分期采用临床分期法,如表1。 表1 临床分期(FIGO,1971) Array 2.5. 无手术禁忌征的病例,手术方式按病灶浸润范围分三大类

进行处理,分别为病灶局限于宫体、疑有或已有宫颈转移和疑有子宫外转移,分期采用手术-病理分期,如表2。 表2 手术-病理分期 (FIGO 1988年)

2.5.2.宫颈疑有或已有肿瘤 2.5. 3. 术前检查疑有子宫外病灶 ?腹腔内病灶:腹水、大网膜、淋巴结、卵巢、腹膜 ?行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减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

巴结切除 ?盆腔内脏器转移:阴道、膀胱、肠道(直肠)、宫旁转移 放疗±手术+后装±化疗 ?肝脏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姑息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化疗2.5.4. 病理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透明细胞癌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 其手术方式与子宫内膜腺癌有所不同 ?腹水细胞学检查 ?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 ?盆腔LN和腹主动脉旁LN切除 ?大网膜切除 ?腹膜活检(包括横膈在内的广泛腹膜活检) ?晚期:肿瘤细胞减灭术 2.6. 术后辅助治疗 2.6.1. 术后辅助治疗必须依赖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和有否高危因素 术后病理必须要明确下列结果: 1)淋巴结受累水平(盆腔,髂总,或腹主动脉旁) 2)腹水细胞学情况 3)子宫内肿瘤情况 1)浸润肌层深度,占整个肌层的比例 2)宫颈间质受累or腺体受累 3)肿瘤大小 4)肿瘤的部位(宫底or子宫下段/宫颈) 5)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

宫颈癌2018年诊疗规范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位于乳腺癌之后。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占所有宫颈癌的90%以上。部分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目前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故本指南不适合用于这些少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本规范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NCCN指南、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在临床实践中,目前宫颈癌注重综合治疗理念,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治疗。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医师应合理应用本规范,本规范未涵盖的,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二、诊断 (一)病因学 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我国常见的高危型HPV包括16、18、31、33、45、52、58等。HPV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目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在国内上市,可以按照适宜的年龄进行推广接种,以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他高危因素有:①不良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②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③性传播疾病导致的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④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⑤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⑥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⑦其他病毒感染: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卫生习惯不良、营养状况不良等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阴道大出血、腰痛、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