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奇迹半个脑袋重获高智商

生命奇迹半个脑袋重获高智商

生命奇迹“半个脑袋”重获高智商

两年前,江苏丹阳高三学生王亦恺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他突遭车祸当场昏死,10天内进行了5次开颅手术。由于右半边脑到几乎全部损坏,他成了“准植物人”,已接近于痴呆。然而,两年后的今天,他不仅行动自如,生活自理,智力水平的回复更为神奇。国际惯用的韦氏治理测试满分140分,他达到了138分的超人智商。为此,东南大学向他再次敞开校门。

王亦恺是怎样创造这一奇迹的?

车祸撞“丢”了记忆

王亦恺出生于1986年9月,他的母亲是丹阳市医院一名普通护士,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受父亲的影响,王亦恺的数学成绩特别好,曾获全国华罗庚金杯赛银牌、省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初中毕业后,他被保送到当地最好的中学――省丹阳高级中学,进入强化班学习。他对名校东南大学建筑系情有独钟,一直将此设定为自己的高考目标。

2005年7月,王亦恺以高考总分632分、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如愿以偿地被东南大学建筑系录取。7月11日,

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父母当即答应,次日为他买一台电脑,以示褒奖。然而,命运和这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开了一个天大的黑色玩笑,19岁的王亦恺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7月12日中午,王亦恺买电脑回来,骑自行车行至离家不远的一个弯道口,被一辆疾驶的白色赛欧小轿车撞倒,当即昏死过去。

这时已到中午12点,正在家等王亦恺吃饭的母亲忽然一阵心悸,急忙打他的手机。然而接电话的却是一个陌生人的声音,说:“你家孩子出车祸了,快点过来吧!”

母亲赶到现场后,发现王亦恺躺在马路边上,瞳孔都散大了。“快!快救我的儿子……”她疯了似地联系车子,打电话给医院请求安排紧急抢救。很快,王亦恺被送上了手术台,他的左右脑都有出血病灶,短短24小时内,医生先后两次给他做开颅手术,清除颅内出血。术后,王亦恺的脑压升高,继而陷入深度昏迷,生命之烛在风雨中猛烈摇曳,随时可能熄灭……

在丹阳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里,王亦恺被抢救了整整一周,但颅内出血仍然无法止住,他又被转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此后的3个晚上,由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袁教授亲自主刀,在王亦恺的脑袋上又开了3刀。然而,王亦恺过重的伤势让医生们连连叹息,最后一次手术后,60多岁的袁教授也无奈地摆摆手说:“我做了这些年手术,还是头一回

遇到5次开颅的孩子。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愿孩子能够闯过这一关。”

面对父母撕心裂肺的泣血呼唤,王亦恺毫无反应。医生断言他的存活的可能性很小,即使侥幸活下来也是个植物人。这时,有些好心人默默地劝他父母,“与其长痛不如短痛,干脆放弃算了。”

从事护士工作20多年的母亲当然知道儿子病情的严重性,换在往常,她可能也会这样劝慰病人的亲属。但此时此刻,母性的本能让她变得偏执,多日滴水不进的她除了眼泪只有一句话:“我儿子是优秀的,他会创造奇迹的,他不会离开我。”

母亲知道,对于深度昏迷的儿子,目前医学上根本没有太好的办法,医生建议她尝试“唤醒法”,也就是让最亲近的人每天在儿子的耳边呼唤,不过唤醒的把握性不能确定。于是,母亲一天天守在王亦恺的病床前,一声声如杜鹃啼血:“恺恺,我是妈妈,你睁开眼看看妈妈!妈妈叫你呢,你醒来跟妈妈说话呀!”

也许母亲的声音真的是天籁之音,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王亦恺终于在茫然中捕捉到了生命的召唤。受伤后第20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到王亦恺脸上时,母亲惊讶地发现,他一直紧闭的双眼睁开了!“我儿子睁眼睛了!我儿子醒了!”父母激动地呼唤着,禁不住喜极而泣。

王亦恺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但由于右半边脑袋几乎全部损坏,他的记忆也完全被撞“丢”了。“恺恺,你能认出我吗?我是妈妈啊……”任凭母亲一遍遍呼唤,他还是连自己最亲的人都不认识。

不久,王亦恺因脑积液病情再次告急,被送到上海华山医院救治。医生在王亦恺的脑袋里装了引流管,还用肽合金修补了手术去掉的两侧颅骨。9月初,本该是王亦恺到东南大学报到的日子。获知王亦恺的不幸遭遇后,学校答应将保留他的报名资格。

母爱重塑大脑“网络”

2005年10月,父母就把王亦恺送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治疗。

头颅CT显示,王亦恺右半脑4个脑叶中有3个损坏,只有控制视觉的枕叶相对较好。他除了左侧肢体偏瘫外,还有空间障碍、视力偏盲、记忆及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

康复中心从事脑功能障碍研究的江钟立教授仔细分析了王亦恺的病情。他说,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形象一点描绘,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右脑则像个艺术家,

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最多的就是左脑,王亦恺伤及右脑,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康复训练就是通过视、触、听觉等刺激手段,把大脑“网络”系统的代偿潜力激活,对缺损的大脑“网络”进行重塑,从而帮助他恢复意识。

晚上,母亲守着沉沉昏睡的王亦恺,思考着江教授对他病情的分析。母亲的心里慢慢腾起一股力量,她相信自己,相信儿子的生命力。最凶险最痛苦的生死关都闯过去了,她坚信儿子的大脑“网络”也能够重塑!

康复治疗初期,王亦恺还处于“准植物人”状态,除了会眨眼,右手能够动一动,意识还是一片混沌。母亲每天都要不停地跟他说话,呼唤他,还要频繁地给他排尿、换药、拔针……为了让不会唤人、不会喊疼的儿子不受一点委屈,母亲夜夜和衣而眠,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为了让他更好地吸收营养,并帮助他恢复吞咽、咀嚼能力,母亲买来新鲜的蔬菜、肉类等,仔细加工成半流质,一口一口地喂给儿子吃。几个月下来,躺在病床上的王亦恺没有变瘦,脸上渐渐显出健康的气色。

2006年1月的一天,王亦恺突然轻轻地挪动了一下身子,发出微弱的声音:“妈妈,我身上疼……”母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儿子会叫妈妈了,儿子有感觉了,这一质的飞跃让她惊喜万分。

其实,此时王亦恺的脑功能评分还非常低,只有20分,接近于痴呆,生活更不能自理;有时,只要父母稍许离开他一阵子再回到病房,他就会把站在面前的妈妈喊成“阿姨”,把爸爸喊成“叔叔”。

针对王亦恺的恢复情况,江钟立教授对他实施了感觉综合训练。用冰水、针灸、木棍、脑电疗等进行温、痛、觉刺激,通过几何拼图、搭积木培养空间能力,通过背诵英语单词、记电话号码,提高记忆力……

王亦恺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为了供儿子读书,家里没有多少积蓄。王亦恺出车祸后,医疗费用已达40多万元,除了肇事者赔偿的几万元,还有父母的单位以及王亦恺的母校丹阳中学捐助了近10万元,其余的钱大多是父母从亲朋好友处筹借来的。为了节约费用,王亦恺在康复中心治疗一个疗程后,父母即征得医生的同意,把他带回家。母亲当起家庭康复治疗师,不辞辛苦地为他按摩、推拿、牵引。待康复一段时间后,效果变慢了,母子俩就再到康复中心学习新的方法。康复过程中,母亲发现王亦恺的大脑对数字尤其敏感,便循序渐进地通过数字帮助他恢复记忆。她和儿子玩扑克牌“24点”游戏,提高他的心算能力,她让儿子把亲戚、朋友、同学的电话和手机号码背下来,然后再从电话号码人手,让他回忆相应的人和事……王亦恺的记忆之链就这样一环一环地连接起来……

智力回归,重入名校

王亦恺的意识逐渐恢复,但他一天天变得抑郁,情绪烦燥不安。原来,那场可怕的车祸给他的心里留下了太深的阴影,他知道自己虽然没有缺胳膊少腿,但脑子撞坏了,他害怕自己再也没有原来那样聪明,再也上不了大学了。有一天,他甚至对母亲说:“妈妈,我这样活着有意义吗?”

为了把他从迷茫的沼泽地里引领出来,母亲一次次开导他:“恺恺,你是最优秀的,有常人难比的生命力,头上开了5刀啊,孩子,那么大的痛苦都受过了,不好好活着、活得精彩,连自己都对不住啊!”“霍金是你最崇拜的人,他全身只有一个手指能动,仍然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我相信儿子一定不会让妈妈失望……”

在母亲的开导下,王亦恺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乐观地面对现实,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和母亲对他的康复训练。到2006年六七月份,他的体能和智力都得到了飞快提高:脑功能评分已趋于正常;肌力从不能坐起来,到能够下地行走,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心理上也从抑郁转变为自我承认……

2006年9月,又到新生入学时,王亦恺和父母一起来到东南大学,再次提出了申请:他正在康复中,希望能再保留

一年学籍。同时还提出,由于学习建筑学需要制作模具、绘图,还要外出写生,而王亦恺的脑袋里毕竟还有两块肽合金“补丁”,左手活动尚不能自如,所以他决定放弃钟爱的建筑学专业,改学对身体机能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会计学。学校对王亦恺的申请极为重视,经过现场测试,肯定了他的身体和智力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慎重研究,学校同意了王亦恺改学专业的请求,并报请教育部同意,为他办理了入学手续。在办理入学手续的同时,又办理了因病休学一年的手续,以便让他安心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东南大学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让王亦恺非常感动,他对自己全面康复的信心更足了。他让父母买来各种简易的康复锻炼器械,每天都坚持练习,开始每天练一两个小时,后来渐渐练到五六个小时;为矫正腿部肌肉痉挛,他必须靠墙站在一个斜板上,一站就要半小时,常常痛得汗水直淌;治疗肌肉痉挛和偏瘫要注射肉毒素,一次要打20多个针眼,他一声不吭。由于刻苦锻炼,他的四肢肌肉一直没有萎缩。

为了让自己的大学学习“不掉队”,王亦恺把高中课本又找了出来,系统地学习了一遍。他时常感觉到脑子里有一扇闸门突然打开,那些封存的记忆纷至沓来,像一幕幕电影画面在脑海里闪现。

王亦恺还让在职业高中任教的父亲开了个“后门”,让他插班学习成人会计,有时一天从上午7点到下午6点,8

节课连着上,两个月时间里,他学完了别人需要半年完成的课程,结业测试时,他的成绩排在了大多数同学的前面。

2007年1月,王亦恺在网上开了个题为《残缺的美》的博客,通过写“博文”练习打字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在一篇篇博文里,他记述最多的是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母亲啊,是你的坚持让我获得了新生,你用撼动天地的爱重燃起儿子的生命之火……

也许人的命运真的像一本书上写的那样:“上帝给你关闭了一扇门,也一定会同时给你开启另一扇窗。”在高中阶段,王亦恺当过数学和物理课代表,勤思而慎言,并不热衷演讲。令人称奇的是,康复治疗后,他的口才变好了,常常妙语连珠。看到病友情绪低落,他会主动去开导。他还在病区里做演讲,鼓励病友树立信心。医生推测,人的大脑代偿潜力非常强,王亦恺的右脑受伤后,左脑代偿能力增强,而左脑正是分管语言功能的。这就像盲人,失去了视觉,却拥有超乎常人的灵敏听觉。

通过两年的治疗和康复,王亦恺的大脑“网络”系统被激活、重塑,智力水平得以奇迹般恢复。2007年7月,江钟立教授决定采用韦氏智力测试对王亦恺进行检验。这种方法可以测定言语、逻辑思维、操作能力,是国际通用的检查方法。结果显示,王亦恺的言语分数非常高,满分140分,他得了138分,操作能力满分140分,他得了119分。事后,

江教授说:“王亦恺的智商这么高,真是个惊人的奇迹!这种测试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达到130分,像他一样的脑外伤病人通常只能得60分左右,而他远远超出了正常人,属于高智商。”江教授认为,王亦恺目前除了手功能差一点,智力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他完全可以去上大学了。

不久,由东南大学学生处、教务处和中大医院等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测试小组,又对王亦恺的身体和智力情况进行了测试,专家们一致认为,王亦恺能够胜任大学的学习生活。

8月21日,东南大学校长易红和校学生处负责人专程看望了王亦恺。易校长说,王亦恺遭遇车祸后,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变故,不放弃努力,刻苦锻炼,其精神感人。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激励。学校将在学习、生活上尽最大的努力给他提供帮助。

8月25日,王亦恺和东南大学的本科新生一道,来到学校报到,重新开始因车祸而延迟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当他把白底红字的校徽别到胸前时,他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编辑朱小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