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步高】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六 第2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理(含2014年高考真题)

【步步高】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六 第2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理(含2014年高考真题)

【步步高】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六 第2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理(含2014年高考真题)
【步步高】2015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六 第2讲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理(含2014年高考真题)

第2讲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考情解读 1.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性质(特别是离心率),以及圆锥曲线之间的关系,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属于基础题.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及标准方程的求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常常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有时以探究的形式出现,有时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该部分题目多数为综合性问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属于中、高档题,一般难度较大.

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名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定义|PF1|+|PF2|=2a

(2a>|F1F2|)

||PF1|-|PF2||=2a

(2a<|F1F2|)

|PF|=|PM|,点F不在直

线l上,PM⊥l于M

标准方程x2

a2

y2

b2

=1

(a>b>0)

x2

a2

y2

b2

=1

(a>0,b>0)

y2=2px

(p>0)

图形

几何性质

范围|x|≤a,|y|≤b |x|≥a x≥0

顶点(±a,0)(0,±b)(±a,0)(0,0)

对称性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关于x轴对称焦点(±c,0)(

p

2

,0) 轴长轴长2a,短轴长2b实轴长2a,虚轴长2b

离心率e=

c

a

=1-

b2

a2

(0<e<1) e=

c

a

=1+

b2

a2

(e>1) e=1

准线x=-

p

2

渐近线y=±

b

a

x

热点一 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例1 若椭圆C :x 29+y 2

2=1的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C 上,且|PF 2|=4则∠F 1PF 2等于( )

A .30° B.60° C.120° D.150°

(2)已知抛物线x 2=2py (p >0)的焦点与双曲线x 2-y 2

=-12的一个焦点重合,且在抛物线上有

一动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m ,P 到直线l :2x -y -4=0的距离为n ,则m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思维启迪 (1)△PF 1F 2中利用余弦定理求∠F 1PF 2;(2)根据抛物线定义得m =|PF |-1.再利用数形结合求最值. 答案 (1)C (2)5-1

解析 (1)由题意得a =3,c =7,所以|PF 1|=2. 在△F 2PF 1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F

2PF 1=

42

+22

-72

23432

=-12

.

又因为cos∠F 2PF 1∈(0°,180°),所以∠F 2PF 1=120°. (2)易知x 2

=2py (p >0)的焦点为F (0,1),故p =2, 因此抛物线方程为x 2

=4y .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m =|PF |-1,

设|PH |=n (H 为点P 到直线l 所作垂线的垂足), 因此m +n =|PF |-1+|PH |.

易知当F ,P ,H 三点共线时m +n 最小, 因此其最小值为|FH |-1=|-1-4|

5

-1=5-1.

思维升华 (1)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不仅要熟记,还要深入理解细节部分:比如椭圆的定义中要求|PF 1|+|PF 2|>|F 1F 2|,双曲线的定义中要求||PF 1|-|PF 2||<|F 1F 2|,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相等的转化. (2)注意数形结合,画出合理草图.

(1)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

.双曲线x 2-y 2

=1的渐近线与

椭圆C 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C 的方程为( ) A.x 28+y 2

2

=1

B.x 212+y 2

6

=1

C.x 216+y 2

4

=1 D.x 220+y 2

5

=1

(2)如图,过抛物线y 2

=2px (p >0)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 ,B ,交其准线l 于点C ,若|BC |=2|BF |,且|AF |=3,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 ) A .y 2

=9x B .y 2

=6x C .y 2=3x D .y 2

=3x

答案 (1)D (2)C

解析 (1)∵椭圆的离心率为32,∴c a =a 2

-b 2

a =32,

∴a =2b .∴椭圆方程为x 2

+4y 2

=4b 2

.

∵双曲线x 2

-y 2

=1的渐近线方程为x ±y =0,

∴渐近线x ±y =0与椭圆x 2

+4y 2

=4b 2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

255

b ,255b ,

∴由圆锥曲线的对称性得四边形在第一象限部分的面积为255b 325

5b =4,

∴b 2

=5,∴a 2

=4b 2

=20. ∴椭圆C 的方程为x 220+y 2

5

=1.

(2)如图,分别过A ,B 作AA 1⊥l 于A 1,BB 1⊥l 于B 1,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F |=|AA 1|,|BF |=|BB 1|, ∵|BC |=2|BF |,∴|BC |=2|BB 1|, ∴∠BCB 1=30°,∴∠A 1AF =60°. 连接A 1F ,则△A 1AF 为等边三角形, 过F 作FF 1⊥AA 1于F 1,则F 1为AA 1的中点,

设l 交x 轴于N ,则|NF |=|A 1F 1|=12|AA 1|=12|AF |,即p =32,∴抛物线方程为y 2

=3x ,故选

C.

热点二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例2 (1)已知离心率为e 的双曲线和离心率为2

2

的椭圆有相同的焦点F 1,F 2,P 是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若∠F 1PF 2=π

3

,则e 等于( ) A.

52 B.52 C.6

2

D .3 (2)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a 2+y 2b 2=1 (a >b >0)的左,右焦点,若在直线x =a 2

c

上存在点P ,使线

段PF 1的中垂线过点F 2,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

??0,22 B.? ??

??0,33 C.??

????

22,1 D.??

??

??

33,1 思维启迪 (1)在△F 1F 2P 中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然后利用定义和已知条件消元;(2)可设点

P 坐标为(a 2

c

,y ),考察y 存在的条件.

答案 (1)C (2)D

解析 (1)设椭圆的长半轴长为a 1,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a 2,焦距为2c ,|PF 1|=m ,|PF 2|=n ,且不妨设m >n ,由m +n =2a 1,m -n =2a 2得m =a 1+a 2,n =a 1-a 2. 又∠F 1PF 2=π3

∴4c 2

=m 2

+n 2

-mn =a 2

1+3a 2

2,

∴a 21

c 2+3a 2

2c

2=4,即1

22

2+3e

2=4,解得e =6

2,故选C.

(2)设P ? ????a 2

c ,y ,线段F 1P 的中点Q 的坐标为? ??

??b 2

2c ,y 2, 当2QF k 存在时,则1F P k =cy

a 2

+c

2

,2QF k =

cy

b 2

-2c 2

由12F P QF k k ?=-1,得

y 2

a 2+c 2

c 2-b 2

c

2,y 2

≥0,

但注意到b 2

-2c 2

≠0,即2c 2

-b 2

>0, 即3c 2-a 2>0,即e 2>1

3,故33

当2QF k 不存在时,b 2

-2c 2

=0,y =0,

此时F 2为中点,即a 2c -c =2c ,得e =3

3

综上,得

3

3

≤e <1, 即所求的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33,1. 思维升华 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 ,b ,c 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 ,b ,c 的关系消掉b 得到a ,c 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 ,b ,c 的方

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已知O 为坐标原点,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右焦点为F ,以

OF 为直径作圆交双曲线的渐近线于异于原点的两点A 、B ,若(AO →+AF →)2OF →

=0,则双曲线的

离心率e 为( ) A .2 B .3 C. 2 D. 3

(2)(20142课标全国Ⅰ)已知F 为双曲线C :x 2

-my 2

=3m (m >0)的一个焦点,则点F 到C 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A. 3 B .3 C.3m D .3m 答案 (1)C (2)A

解析 (1)设OF 的中点为C ,则 AO →+AF →=2AC →

,由题意得, 2AC →2OF →

=0, ∴AC ⊥OF ,∴AO =AF ,

又∠OAF =90°,∴∠AOF =45°, 即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倾斜角为45°, ∴b a

=tan 45°=1,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1+

b a

2

=2,故选C.

(2)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为x 23m -y 2

3

=1(m >0),其渐近线方程为y =±

33m x =±m

m

x ,即my =±x ,不妨选取右焦点F (3m +3,0)到其中一条渐近线x -my =0的距离求解,得d =3m +31+m

= 3.故选A.

热点三 直线与圆锥曲线

例3 过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2的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B ,与

y 轴的交点为C ,已知AB →

=613

BC →.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设动直线y =kx +m 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 ,且与直线x =4相交于点Q ,若x 轴上存在一定点M (1,0),使得PM ⊥QM ,求椭圆的方程.

思维启迪 (1)根据AB →=613

BC →

和点B 在椭圆上列关于a 、b 的方程;(2)联立直线y =kx +m 与

椭圆方程,利用Δ=0,PM →2QM →

=0求解.

解 (1)∵A (-a,0),设直线方程为y =2(x +a ),B (x 1,y 1), 令x =0,则y =2a ,∴C (0,2a ), ∴AB →=(x 1+a ,y 1),BC →

=(-x 1,2a -y 1),

∵AB →=613BC →

,∴x 1+a =613(-x 1),y 1=613(2a -y 1),

整理得x 1=-1319a ,y 1=1219

a ,

∵点B 在椭圆上,∴(1319)2+(1219)22a 2

b 2=1,∴b 2

a 2=3

4

∴a 2-c 2a 2=34,即1-e 2

=34,∴e =12.

(2)∵b 2a 2=34

,可设b 2=3t ,a 2

=4t ,

∴椭圆的方程为3x 2

+4y 2

-12t =0,

由?????

3x 2

+4y 2

-12t =0y =kx +m

,得

(3+4k 2

)x 2

+8kmx +4m 2

-12t =0,

∵动直线y =kx +m 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P , ∴Δ=0,即64k 2m 2

-4(3+4k 2

)(4m 2

-12t )=0, 整理得m 2

=3t +4k 2t , 设P (x 1,y 1)则有x 1=-

8km +4k 2=-4km

3+4k

2,

y 1=kx 1+m =

3m

3+4k

2, ∴P (-4km 3+4k 2,3m

3+4k 2),

又M (1,0),Q (4,4k +m ),

∵x 轴上存在一定点M (1,0),使得PM ⊥QM ,

∴(1+4km 3+4k 2,-3m

3+4k 2)2(-3,-(4k +m ))=0恒成立,

整理得3+4k 2

=m 2

.

∴3+4k 2

=3t +4k 2

t 恒成立,故t =1. ∴椭圆的方程为x 24+y 2

3

=1.

思维升华 待定系数法是求圆锥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是联

立方程,解方程组或利用弦长公式等简化计算;涉及中点弦问题时,也可用“点差法”求解.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动点P 到两点(-3,0),(3,0)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直线l 过点E (-1,0)且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 (1)求曲线C 的轨迹方程; (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由椭圆定义可知,点P 的轨迹C 是以(-3,0),(3,0)为焦点,长半轴长为2的椭圆,

故曲线C 的方程为x 2

4+y 2

=1.

(2)因为直线l 过点E (-1,0),

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1或y =0(舍),

则?????

x 2

4+y 2=1,x =my -1,

整理得(m 2+4)y 2

-2my -3=0.

由Δ=(-2m )2

+12(m 2

+4)>0. 设A (x 1,y 1),B (x 2,y 2).

解得y 1=m +2m 2+3m 2+4,

y 2=m -2m 2+3m 2+4

.

则|y 2-y 1|=4m 2

+3

m 2+4

.

因为S △AOB =12|OE ||y 2-y 1|=2m 2

+3

m 2+4

2

m 2

+3+

1

m 2+3.

设g (t )=t +1t

,t =m 2

+3,t ≥ 3. 则g (t )在区间[3,+∞)上为增函数, 所以g (t )≥43

3.

所以S △AOB ≤

3

2

,当且仅当m =0时取等号. 所以S △AOB 的最大值为

32

.

1.对涉及圆锥曲线上点到焦点距离或焦点弦的问题,恰当选用定义解题,会效果明显,定义中的定值是标准方程的基础.

2.椭圆、双曲线的方程形式上可统一为Ax 2

+By 2

=1,其中A 、B 是不等的常数,A >B >0时,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

圆;B >A >0时,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AB <0时表示双曲线.

3.求双曲线、椭圆的离心率的方法:(1)直接求出a ,c ,计算e =c a

;(2)根据已知条件确定

a ,

b ,

c 的等量关系,然后把b 用a ,c 代换,求c

a

.

4.通径:过双曲线、椭圆、抛物线的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双曲线、椭圆的通径长为2b

2

a

,过椭圆焦点的弦中通径最短;抛物线通径长是2p ,过抛物线焦点的弦中通径最短.

椭圆上点到焦点的最长距离为a +c ,最短距离为a -c . 5.抛物线焦点弦性质:

已知AB 是抛物线y 2

=2px (p >0)的焦点弦,F 为抛物线的焦点,A (x 1,y 1),B (x 2,y 2). (1)y 1y 2=-p 2

,x 1x 2=p 2

4

(2)|AB |=x 1+x 2+p =2p

sin 2α(α为弦AB 的倾斜角);

(3)S △AOB =p 2

2sin α;

(4)1|FA |+1|FB |为定值2p

; (5)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

真题感悟

1.(20132广东)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F (3,0),离心率等于3

2,则C 的方程

是( ) A.x 24-y 2

5=1 B.x 24-y 25=1 C.x 22-y 25

=1 D.x 2

2-y 2

5

=1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c =3,e =c a =32,∴a =2.b 2=c 2-a 2

=9-4=5,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4-

y 25

=1.

2.(20142辽宁)已知点A (-2,3)在抛物线C :y 2

=2px 的准线上,过点A 的直线与C 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B ,记C 的焦点为F ,则直线BF 的斜率为( ) A.1

2 B.2

3 C.3

4 D.43

答案 D

解析 抛物线y 2

=2px 的准线为直线x =-p 2,而点A (-2,3)在准线上,所以-p

2=-2,即p

=4,从而C :y 2

=8x ,焦点为F (2,0).设切线方程为y -3=k (x +2),代入y 2

=8x 得k

8

y 2

-y

+2k +3=0(k ≠0)①,由于Δ=1-43k 8(2k +3)=0,所以k =-2或k =1

2

.

因为切点在第一象限, 所以k =1

2

.

将k =12代入①中,得y =8,再代入y 2

=8x 中得x =8,

所以点B 的坐标为(8,8), 所以直线BF 的斜率为4

3.

押题精练

1.已知抛物线y 2

=2px 的焦点F 与双曲线x 27-y 2

9=1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

交点为K ,点A 在抛物线上且|AK |=2|AF |,则△AFK 的面积为( ) A .4 B .8 C .16 D .32

答案 D

解析 F (p 2,0),双曲线x 27-y 2

9

=1的右焦点为(4,0),

∴p

2=4,p =8,∴抛物线方程为y 2=16x ,K (-4,0),设A (x ,y ),|AK |=2|AF |?(x +4)2

+y 2

=2(x -4)2

+2y 2

,解得x 2

+y 2

-24x +16=0,与y 2

=16x 联立,解得x =4,y =±8,

∴△AFK 的面积为32.

2.设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点P 在椭圆上且异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

(1)若直线AP 与BP 的斜率之积为-1

2,求椭圆的离心率;

(2)若|AP |=|OA |,证明:直线OP 的斜率k 满足|k |> 3. (1)解 设点P 的坐标为(x 0,y 0),y 0≠0.

由题意,有x 20a 2+y 20

b

2=1.①

由A (-a,0),B (a,0),得k AP =

y 0

x 0+a

,k BP =

y 0

x 0-a

.

由k AP 2 k BP =-12,可得x 20=a 2-2y 2

0,

代入①并整理得(a 2

-2b 2

)y 2

0=0.

由于y 0≠0,故a 2

=2b 2

.于是e 2

=a 2-b 2a 2=12,所以椭圆的离心率e =2

2

.

(2)证明 方法一 依题意,直线OP 的方程为y =kx ,设点P 的坐标为(x 0,y 0).由条件得

?????

y 0=kx 0,x 20a 2+y 2

b

2=1.

消去y 0并整理,得x 20

=a 2b 2

k 2a 2+b

2,②

由|AP |=|OA |,A (-a,0)及y 0=kx 0, 得(x 0+a )2

+k 2x 20=a 2

. 整理得(1+k 2

)x 2

0+2ax 0=0. 而x 0≠0,于是x 0=-2a

1+k

2,

代入②,整理得(1+k 2)2

=4k 2

? ??

??a b 2+4. 又a >b >0,故(1+k 2)2

>4k 2

+4,即k 2

+1>4, 因此k 2

>3,所以|k |> 3.

方法二 依题意,直线OP 的方程为y =kx ,可设点P 的坐标为(x 0,kx 0).

由点P 在椭圆上,有x 20a 2+k 2x 20

b

2=1.

因为a >b >0,kx 0≠0,

所以x 20a 2+k 2x 20a

2<1,即(1+k 2)x 20

.③

由|AP |=|OA |及A (-a,0),得(x 0+a )2

+k 2x 2

0=a 2

, 整理得(1+k 2)x 2

0+2ax 0=0,于是x 0=-2a 1+k 2.

代入③,得(1+k 2

)4a 2

+k

22

>3,

所以|k |> 3.

(推荐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1.已知椭圆x 24+y 2

b

2=1(0

若|BF 2|+|AF 2|的最大值为5,则b 的值是( ) A .1 B. 2 C.3

2 D. 3

答案 D

解析 由椭圆的方程,可知长半轴长a =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AF 2|+|BF 2|+|AB |=4a =8,所以|AB |=8-(|AF 2|+|BF 2|)≥3.由椭圆的性质,可知过椭圆焦点的弦中,通径最短,即2b

2

a

=3,可求得b 2

=3,即b = 3.

2.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以及双曲线y 2a 2-x 2

b 2=1的渐近线将第一象限三等分,则双

曲线x 2a 2-y 2

b

2=1的离心率为( )

A .2或23

3

B.6或23

3

C .2或 3 D.3或 6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的渐近线的倾斜角为30°或60°,则b a =3

3或 3.

则e =c

a

c 2

a 2

= 1+

b a

2

23

3

或2. 故选A.

3.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3x ,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

=24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36-y 2

108=1 B.x 29-y 2

27=1 C.

x 2108-y 236

=1 D.x 227-y 2

9

=1 答案 B

解析 由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3x ,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

-y 2

3

=λ(λ>0). 因为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

=24x 的准线上,所以F (-6,0)是双

曲线的左焦点,即λ+3λ=36,λ=9,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9-y 2

27

=1.故选B.

4.已知椭圆y 2a 2+x 2b

2=1 (a >b >0),A (4,0)为长轴的一个端点,弦BC 过椭圆的中心O ,且AC →2BC

=0,|OB →-OC →|=2|BC →-BA →

|,则其焦距为( ) A.46

3 B.433

C.

86

3

D.233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OC →|=|OB →|=12|BC →

|,且a =4,

又|OB →-OC →|=2|BC →-BA →|, 所以,|BC →|=2|AC →|.故|OC →|=|AC →

|. 又AC →2BC →=0,所以AC →⊥BC →.

故△OA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 →|=|AC →

|=2 2.

不妨设点C 在第一象限,则点C 的坐标为(2,2),代入椭圆的方程,得22

42+22

b 2=1,解得b 2

=163.

所以c 2=a 2-b 2=42

-163=323,c =463.

故其焦距为2c =86

3

.

5.设F 为抛物线C :y 2

=3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OAB 的面积为( ) A.

334 B.938 C.6332 D.9

4

答案 D

解析 由已知得焦点坐标为F (3

4,0),

因此直线AB 的方程为y =33(x -34

), 即4x -43y -3=0.

方法一 联立抛物线方程,化简得4y 2

-123y -9=0, 则y A ,B =33±6

2,

故|y A -y B |=

y A +y B

2

-4y A y B =6.

因此S △OAB =12|OF ||y A -y B |=1233436=9

4.

方法二 联立方程得x 2

-212x +916=0,

则x A =274,x B =15

4,

故x A +x B =21

2

.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有|AB |=x A +x B +p =212+3

2=12,

同时原点到直线AB 的距离为h =|-3|42

+-43

2=3

8

, 因此S △OAB =12|AB |2h =9

4

.

6.椭圆M :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P 为椭圆M 上任一点,且

PF →

12PF →

2的最大值的取值范围是[c 2,3c 2],其中c =a 2-b 2,则椭圆M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是( ) A .[14,12]

B .[12,22]

C .(

2

2

,1) D .[1

2

,1)

答案 B

解析 设P (x ,y ),F 1(-c,0),F 2(c,0), 则PF 1→=(-c -x ,-y ),PF 2→

=(c -x ,-y ),

PF 1→2PF 2→

=x 2+y 2-c 2.

又x 2

+y 2

可看作P (x ,y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所以(x 2+y 2)max =a 2,所以(PF 1→2PF 2→)max =b 2

, 所以c 2≤b 2=a 2-c 2≤3c 2

,即14≤e 2≤12,

所以12≤e ≤2

2.故选B.

二、填空题

7.已知双曲线C 的焦点、实轴端点恰好是椭圆x 225+y 2

16=1的长轴端点、焦点,则双曲线C 的

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 答案 4x ±3y =0

解析 椭圆x 225+y 2

16

=1的长轴端点为(±5,0)、焦点为(±3,0),所以双曲线的焦点为(±5,0),

实轴端点为(±3,0),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 2a 2-y 2

b

2=1,即c =5,a =3,b =4,所以渐近线方程

为:y =±4

3

x ,即4x ±3y =0.

8.已知点P (0,2),抛物线C :y 2

=2px (p >0)的焦点为F ,线段PF 与抛物线C 的交点为M ,过

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为Q ,若∠PQF =90°,则p =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MQ |=|MF |,F (p

2

,0),又PQ ⊥QF ,故M 为线段PF 的中点,所以

M (p 4

,1),把M (p 4

,1),代入抛物线y 2=2px (p >0)得,1=2p 3p 4

解得p =2,故答案为 2.

9.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焦点F 与双曲线x 23-y 2

6=1的右焦点重合,过点P (2,0)且斜率为

1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则弦AB 的中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 答案 11

解析 因为双曲线x 23-y 2

6=1的右焦点坐标是(3,0).

所以p

2

=3,所以p =6.

即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

=12x .

设过点P (2,0)且斜率为1的直线l 的方程为y =x -2,

联立y 2

=12x 消去y 可得x 2

-16x +4=0,设A (x 1,y 1),B (x 2,y 2),x 1,2=8±25, 则x 1+x 2=16,

所以弦AB 的中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x 1+x 2+p 2

16+6

2

=11.故填11.

10.已知F 1,F 2是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不与顶点重

合,过F 2作∠F 1PF 2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A .若|OA |= b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 答案

2

解析 延长F 2A 交PF 1于B 点,则|PB |=|PF 2|, 依题意可得|BF 1|=|PF 1|-|PF 2|=2a . 又因为点A 是BF 2的中点. 所以得到|OA |=1

2|BF 1|,所以b =a .

所以c =2a .所以离心率为 2. 三、解答题

11.已知曲线C 上的动点P (x ,y )满足到定点A (-1,0)的距离与到定点B (1,0)的距离之比为2.

(1)求曲线C 的方程;

(2)过点M (1,2)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两点M 、N ,若|MN |=4,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1)由题意得|PA |=2|PB | 故

x +

2

+y 2

=2

x -

2

+y 2

化简得:x 2

+y 2

-6x +1=0(或(x -3)2

+y 2

=8)即为所求. (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 将x =1代入方程x 2

+y 2

-6x +1=0得y =±2, 所以|MN |=4,满足题意.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k +2, 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

|3k -k +2|

1+k

2

, 解得k =0,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2.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直线l 的方程为x =1或y =2.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a ,b )(a >b >0)为动点,F 1,

F 2分别为椭圆x 2a 2+y 2

b

2=1的左,右焦点.已知△F 1PF 2为等腰三角形.

(1)求椭圆的离心率e ;

(2)设直线PF 2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M 是直线PF 2上的动点,满足AM →2BM →

=-2,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解 (1)设F 1(-c,0),F 2(c,0)(c >0), 由题意,可得|PF 2|=|F 1F 2|,即

a -c

2

+b 2

=2c ,

整理得2(c a )2+c a -1=0,得c a =-1(舍)或c a =12,所以e =1

2

.

(2)由(1)知a =2c ,b =3c , 可得椭圆方程为3x 2

+4y 2

=12c 2

. 直线PF 2的方程为y =3(x -c ).

所以A ,B 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

3x 2+4y 2=12c 2

y =3x -c ,

消去y 并整理,得5x 2

-8cx =0, 解得x 1=0,x 2=8

5

c ,

得方程组的解??

?

x 1=0,

y 2=-3c ,

????

?

x 2=8

5

c ,

y 2

=335c ,

不妨设A (85c ,33

5c ),B (0,-3c ),M 的坐标为(x ,y ),

则AM →=(x -85c ,y -335c ),BM →

=(x ,y +3c ),

由y =3(x -c ),得c =x -

3

3

y , 于是AM →=(8315y -35x ,85y -335x ),BM →

=(x ,3x ),

由AM →2BM →

=-2,

得(8315y -35x )2x +(85y -335x )23x =-2,

化简得18x 2

-163xy -15=0,

将y =18x 2

-15163x 代入c =x -33y ,

得c =10x 2

+5

16x ,

由c >0,得x >0. 因此,点M 的轨迹方程是 18x 2

-163xy -15=0(x >0).

13.(20132北京)已知A ,B ,C 是椭圆W :x 2

4+y 2

=1上的三个点,O 是坐标原点.

(1)当点B 是W 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 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2)当点B 不是W 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 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解 (1)由椭圆W :x 2

4+y 2

=1,知B (2,0)

∴线段OB 的垂直平分线x =1. 在菱形OABC 中,AC ⊥OB ,

将x =1代入x 2

4+y 2

=1,得y =±32.

∴|AC |=|y A -y C |= 3.

∴菱形的面积S =12|OB |2|AC |=1

23233= 3.

(2)假设四边形OABC 为菱形.

∵点B 不是W 的顶点,且直线AC 不过原点, ∴可设AC 的方程为y =kx +m (k ≠0,m ≠0).

由?????

x 2

+4y 2

=4,

y =kx +m

消y 并整理得(1+4k 2

)x 2

+8kmx +4m 2

-4=0. 设A (x 1,y 1),C (x 2,y 2),则

x 1+x 2

2=-4km 1+4k 2,y 1+y 22=k 2x 1+x 22+m =m 1+4k

2.

∴线段AC 中点M ? ??

?

?-

4km 1+4k 2,m 1+4k 2,

∵M 为AC 和OB 交点,∴k OB =-1

4k .

又k 2? ????-14k =-14≠-1, ∴AC 与OB 不垂直.

∴OABC不是菱形,这与假设矛盾.综上,四边形OABC不是菱形.

2014《步步高》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13 数学归纳法

§13.4 数学归纳法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证题步骤;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等式、不等式或数列有关的命题,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归纳递推思想及其在证题中的应用;2.规范书写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 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 (n 0∈N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0,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证明时步骤(1)和(2)缺一不可,步骤(1)是步骤(2)的基础,步骤(2)是递推的依据.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1)步验算n =n 0的n 0不一定为1,而是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起始值.第(2)步,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1. 凸k 边形内角和为f (k ),则凸k +1边形的内角和为f (k +1)=f (k )+________. 答案 π 解析 易得f (k +1)=f (k )+π.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 2n -1 1)”,由n =k (k >1)不等式成立,推证 n =k +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的项数是________. 答案 2k 解析 n =k 时,左边=1+12+…+1 2k -1, 当n =k +1时,

2019高考数学常见难题大盘点:数列

2019高考数学常见难题大盘点:数列 1. 已知函数2()1f x x x =+-,,αβ是方程f (x )=0旳两个根()αβ>,'()f x 是f (x )旳导数;设1 1a =, 1 ()'() n n n n f a a a f a +=- (n =1,2,……) (1)求,αβ旳值; (2)证明:对任意旳正整数n ,都有n a >a ; 解析:(1)∵2()1f x x x =+-,,αβ是方程f (x )=0旳两个根()αβ>, ∴ αβ== ; (2)'()21f x x =+, 21 115(21)(21)12 442121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 5 114 (21)4212 n n a a ++-+,∵1 1a =, ∴有基本不等式可知 20a ≥>( 当且仅当1a = 时取等号) ,∴ 20a >> 同,样3a > ,……,n a α >= (n =1,2,……), 2. 已知数列{}n a 旳首项121a a =+(a 是常数,且1a ≠-), 24221+-+=-n n a a n n (2n ≥),数列{}n b 旳首项1b a =,2n a b n n +=(2n ≥) · (1)证明:{}n b 从第2项起是以2为公比旳等比数列; (2)设n S 为数列{}n b 旳前n 项和,且{}n S 是等比数列,求实数a 旳值; (3)当a>0时,求数列{}n a 旳最小项· 分析:第(1)问用定义证明,进一步第(2)问也可以求出,第(3)问由a 旳不同而要分类讨论· 解:(1)∵2n a b n n += ∴ 22211)1(2)1(4)1(2)1(++++-++=++=++n n n a n a b n n n n n b n a 2222=+=(n ≥2) 由121a a =+得24a a =,22444b a a =+=+, ∵1a ≠-,∴ 2 0b ≠, 即{}n b 从第2项起是以2为公比旳等比数列· (2) 1(44)(21)34(22)2 21 n n n a S a a a -+-=+=--++-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汇编全集

第1讲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A 组 基础达标 1.若点? ????sin 5π 6,cos 5π6在角α的终边上,则sin α的值为________. 2.已知α∈? ????0,π2,2sin2α=cos2α+1,那么sin α=________. 3.(2019·榆林模拟)若sin ? ????A +π4=7210,A ∈? ?? ??π4,π,则sin A =________. 4.若函数f (x )=2sin ? ????2x +φ-π6(0<φ<π)是偶函数,则φ=________. 5.已知函数y =A sin (ωx +φ)+B (A >0,ω>0,|φ|<π 2)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那 么φ=________. (第5题) 6.已知sin ? ????α+π3=1213,那么cos ? ?? ??π6-α=________. 7.在距离塔底分别为80m ,160m ,240m 的同一水平面上的A ,B ,C 处,依次测得塔顶的仰角分别为α,β,γ.若α+β+γ=90°,则塔高为________m. 8.(2019·湖北百校联考)设α∈? ????0,π3,且6sin α+2cos α= 3. (1) 求cos ? ????α+π6的值; (2) 求cos ? ????2α+π12的值.

B 组 能力提升 1.计算:3cos10°-1 sin170°=________. 2.(2019·衡水模拟改编)设函数f (x )=2cos (ωx +φ)对任意的x ∈R ,都有f ? ????π3-x =f ? ????π3+x ,若函数g (x )=3sin (ωx +φ)+cos (ωx +φ)+2,则g ? ?? ??π3的值是________. 3.已知函数f (x )=sin (ωx +φ)(ω>0)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π2,0,且f ? ?? ? ?π4=1 2 ,那么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 4.已知函数f (x )=sin ? ????ωx +π5(ω>0),f (x )在[0,2π]上有且仅有5个零点,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f (x )在(0,2π)上有且仅有3个极大值点; ②f (x )在(0,2π)上有且仅有2个极小值点; ③f (x )在? ????0,π10上单调递增; ④ω的取值范围是???? ??125,291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 5.(2019·浙江卷)已知函数f (x )=sin x ,x ∈R . (1) 当θ∈[0,2π)时,函数f (x +θ)是偶函数,求θ的值; (2) 求函数y =??????f ? ????x +π122+??????f ? ????x +π42 的值域. 6.(2019·临川一中)已知函数f (x )=M sin (ωx +π 6)(M >0,ω>0)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其中A (0,1),B ,C 为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且BC =π. (1) 求M ,ω的值;

高考数学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含答案 (25)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43 基础训练43 概率与统计(一) ●训练指要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的意义,会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 一、选择题 1.随机变量ξ1是1个无线寻呼台1 min 内接到的寻呼次数;随机变量ξ2是某工厂加工的某种钢管的外径与规定的外径尺寸误差;随机变量ξ3是测量1个学生身高所得的数值(精确到1 cm);随机变量ξ4是1个沿数轴进行随机运动的质点的坐标,那么这4个随机变量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A.1 B.1± 22 C.1+ 2 2 D.1- 2 2 3.如果ξ是离散型随机变量,η=3ξ+2,那么 A.E η=3E ξ+2,D η=9D ξ B.E η=3E ξ,D η=3D ξ+2 C.E η=3E ξ+2,D η=9E ξ+4 D.E η=3E ξ+4,D η=3D ξ+2 二、填空题 5.(胡文2021年年两省一市高考题)一个袋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3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同时取出2个,则其中含红球个数的数学期望是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 6.一个袋子里装有分别标有数字的小球,其中标有1的有1个,标有2的有2个,…标有9的有9个,现从中任意取出1个,求取出的球上所标数字的分布列以及所取之球所标数字为奇数的概率. 求:(1)E ,D ,; (2)设η=2ξ+3,求E η,D η.

8.现要从甲、乙两个技工中选派一人参加技术比武比赛,已知他们在同样的条件下每天的产量相等,而出次品的个数的分布列如下: 次品数ξ 0 1 2 P 0.1 0.5 0.4 次品数ξ 0 1 2 3 P 0.3 0.3 0.2 0.2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43答案 一、1.B 2.D 3.A 二、4.0.2 0.7 5.1.2 ξ 1 2 3 4 5 6 7 8 9 P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 9 其中所取之球所标数字为奇数的概率为: .9 54597531459457455453451=++++=++++ 7.(1)E ξ=- 31;D ξ=9 5 σξ=35=ξD (2)E η=2E ξ+3= 37D η=4D ξ=9 20 . 8.E ξ1=E ξ2=1.3 D ξ1=0.41 D ξ2=1.21 故两人平均水平基本一致,但乙技工的波动性较大,故应选甲参赛.

2014高考数学难题集锦(一)含详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高考数学难题集锦(一) 1、已知集合,若集合,且对任意的,存在 ,使得(其中),则称集合为集合的一个元基底. (Ⅰ)分别判断下列集合是否为集合的一个二元基底,并说明理由; ①,; ②,. (Ⅱ)若集合是集合的一个元基底,证明:; (Ⅲ)若集合为集合的一个元基底,求出的最小可能值,并写出当取最小值时的 一个基底. 2、设函数 (1)若关于x的不等式在有实数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设,若关于x的方程至少有一个解,求p 的最小值. (3)证明不等式: 3、设,圆: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为,与曲线的交点为, 直线与轴的交点为. (1)用表示和; (2)求证:;

(3)设,,求证:. 4、数列,()由下列条件确定:①;②当时,与满足:当 时,,;当时,,. (Ⅰ)若,,写出,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在数列中,若(,且),试用表示; (Ⅲ)在(Ⅰ)的条件下,设数列满足,, (其中为给定的不小于2的整数),求证:当时,恒有. 5、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e,0)∪(0,e]上的奇函数,当x∈(0,e],f(x)=ax+lnx(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a∈R) (1)求f(x)的解析式; (2)设g(x)=,x∈[-e,0),求证:当a=-1时,f(x)>g(x)+; (3)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当x∈[-e,0)时f(x)的最小值是3 如果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理)对数列和,若对任意正整数,恒有,则称数列是数列的“下界数列”. (1)设数列,请写出一个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使数列是数列的“下界数列”; (2)设数列,求证数列是数列的“下界数列”; (3)设数列,构造

2016版《步步高》高考数学大二轮总复习:专题九 数学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以能力立意,一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二是考查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考查数学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宽度,数学思想方法是指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处理和解决问题,是数学意识,是数学技能的升华和提高,中学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和转化思想. (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就是用函数与变量去思考问题 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数学思想. 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数学思想. 例1(1)若a>1,则双曲线x2 a2- y2 (a+1)2 =1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若将函数f(x)=sin2x+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φ的最小正值是______________. 思维升华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1)函数与不等式的相互转化,对函数y=f(x),当y>0时,就化为不等式f(x)>0,借助于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不等式. (2)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去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 (3)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这都涉及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有关理论. (4)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 跟踪演练1(1)(2015·南京模拟)若函数f(x)在R上可导,且满足f(x)”或“<”).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专题之椭圆汇总解析版

圆锥曲线第1讲 椭圆 【知识要点】 一、椭圆的定义 1. 椭圆的第一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a 2( 2 12F F a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 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1:在椭圆的定义中,必须强调: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记作a 2)大于这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 2 1F F (记作c 2),否则点的轨迹就不是一个椭圆。具体情形如下: (ⅰ)当c a 22>时,点的轨迹是椭圆; (ⅱ)当c a 22=时,点的轨迹是线段21F F ; (ⅲ)当c a 22<时,点的轨迹不存在。 注2:若用M 表示动点,则椭圆轨迹的几何描述法为 a MF MF 221=+(c a 22>, c F F 221=),即 2 121F F MF MF >+. 注3:凡是有关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问题,通常可利用椭圆的第一定义求解,即隐含条件: a MF MF 221=+千万不可忘记。 2. 椭圆的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某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 (10<>b a ); (2)焦点在y 轴、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22 22=+b x a y (0>>b a ).

注1:若题目已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那其焦点究竟是在x 轴还是在y 轴,主要看长半轴跟谁走。长半轴跟x 走,椭圆的焦点在x 轴;长半轴跟y 走,椭圆的焦点在y 轴。 (1)注2:求椭圆的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若题目已指明椭圆的焦点的位置,则可设 其方程为12222=+b y a x (0>>b a )或122 22=+b x a y (0>>b a );若题目未指明椭圆的焦 点究竟是在x 轴上还是y 轴上,则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的方程可设为 12 2=+ny mx (0>m ,0>n ,且n m ≠). 三、椭圆的性质 以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0>>b a )为例,其他形式的方程可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相关结论。 (1)范围:a x a ≤≤-,b y b ≤≤-; (2)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轴对称,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 (3)顶点:左右顶点分别为)0,(1a A -,)0,(2a A ;上下顶点分别为),0(1b B ,),0(2b B -; (4)长轴长为a 2,短轴长为b 2,焦距为c 2; (5)长半轴a 、短半轴b 、半焦距c 之间的关系为2 2 2 c b a +=; (6)准线方程:c a x 2 ± =; (7)焦准距:c b 2 ; (8)离心率: a c e = 且10<

数学必修2黄色步步高答案珍藏版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平面 1.A 2.D 3.C 4.D 5.0 6.A∈m 7. 解很明显,点S是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一个公共点, 即点S在交线上, 由于AB>CD,则分别延长AC和BD交于点E,如图所示. ∵E∈AC,AC?平面SAC,∴E∈平面SAC. 同理,可证E∈平面SBD. ∴点E在平面SBD和平面SAC的交线上,连接SE,直线SE是平面SBD 和平面SAC的 交线. 8.证明∵l1?β,l2?β,l1D∥\l2, ∴l1、l2交于一点,记交点为P. ∵P∈l1?α,P∈l2?γ,∴P∈α∩γ=l3, ∴l1,l2,l3交于一点. 9.C10.C 11.③ 12.证明因为AB∥CD,所以AB,CD确定平面AC,AD∩α=H,因为H∈平面AC,H∈α,由公理3可知,H必在平面AC与平面α的交线上.同理F、G、E都在平面AC与平面α的交线上,因此E,F,G,H必在同一直线上. 13.证明(1)∵C1、O、M∈平面BDC1, 又C1、O、M∈平面A1ACC1,由公理3知,点C1、O、M在平面BDC1与平面A1ACC1的交线上, ∴C1、O、M三点共线. (2)∵E,F分别是AB,A1A的中点,∴EF∥A1B.∵A1B∥CD1,∴EF∥CD1. ∴E、C、D1、F四点共面. 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D2.C3.B 4.D 5.平行或异面 6.(1)60°(2)45° 7.(1)证明由已知FG=GA,FH=HD,

可得GH 綊12AD .又BC 綊1 2AD , ∴GH 綊BC , ∴四边形BCHG 为平行四边形. (2)解 由BE 綊1 2AF ,G 为F A 中点知,BE 綊FG , ∴四边形BEFG 为平行四边形,∴EF ∥BG . 由(1)知BG 綊CH ,∴EF ∥CH , ∴EF 与CH 共面. 又D ∈FH ,∴C 、D 、F 、E 四点共面. 8.解 (1)如图,∵CG ∥BF ,∴∠EBF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E 与CG 所成的角, 又△BEF 中,∠EBF =45°,所以BE 与CG 所成的角为45°. (2)连接FH ,BD ,FO ,∵HD 綊EA ,EA 綊FB , ∴HD 綊FB , ∴四边形HFBD 为平行四边形, ∴HF ∥BD , ∴∠HFO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FO 与BD 所成的角. 连接HA 、AF ,易得FH =HA =AF , ∴△AFH 为等边三角形, 又依题意知O 为AH 中点,∴∠HFO =30°,即FO 与BD 所成的角是30°. 9.D 10.B 11.①③ 12.(1)证明 假设EF 与BD 不是异面直线,则EF 与BD 共面,从而DF 与BE 共面,即AD 与BC 共面,所以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这与A 是△BCD 平面外的一点相矛盾.故直线EF 与BD 是异面直线. (2)解 取CD 的中点G ,连接EG 、FG ,则EG ∥BD ,所以相 交直线EF 与EG 所成的角,即为异面直线EF 与BD 所成的角.在 Rt △EGF 中,由EG =FG =1 2AC ,求得∠FEG =45°,即异面直线EF 与BD 所成的角为45°. 13.解 如图,取AC 的中点P . 连接PM 、PN , 则PM ∥AB ,且PM =12AB ,PN ∥CD ,且PN =1 2CD , 所以∠MPN 为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或所成角的补角). 则∠MPN =60°或∠MPN =120°,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椭圆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椭圆 一 基础知识 (1)椭圆的第一定义第二定义,(2)椭圆的标准方程,(3)椭圆的性质,(4)椭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 例题 1、方程m y x ++16m -252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162 9 2、已知椭圆长半轴与短半轴之比是5:3,焦距是8,焦点在x 轴上,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5x 2+3y 2=1(B )25x 2+9y 2=1 (C )3x 2+5y 2=1 (D )9 x 2+25y 2 =1 3、椭圆5x 2 +4 y 2=1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 ) (A )52 (B )10 (C )15 (D ) 3 50

4、以椭圆短轴为直径的圆经过此椭圆的焦点,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2 1 (B )22(C )23(D )33 5、若椭圆 19822=++y k x 的离心率是2 1,则k 的值等于 ( ) (A)- 45 (B)45 (C)-45或4 (D)4 5 或4 6、椭圆mx 2+y 2=1的离心率是 2 3 ,则它的长半轴的长是( ) (A )1 (B )1或2 (C )2 (D ) 2 1 或1 7、已知椭圆的对称轴是坐标轴,离心率e= 3 2 ,长轴长为6,那么椭圆的方程是( )。 (A ) 36x 2+20y 2=1 (B )36x 2+20y 2=1或20x 2+36 y 2 =1 (C ) 9x 2+5y 2=1 (D )9x 2+5y 2=1或5 x 2+9y 2 =1

高中数学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

2015年10月18日杰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2?宣威市校级模拟)设点C为曲线(x>0)上任一点,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E、A,与y轴交于点E、B. (1)证明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EM|=|EN|,求圆C的方程. 2.(2010?模拟)已知直线l:y=k(x+2)与圆O:x2+y2=4相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三角形ABO的面积为S. (Ⅰ)试将S表示成的函数S(k),并求出它的定义域; (Ⅱ)求S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k的值. 3.(2013?越秀区校级模拟)已知圆满足:①截y轴所得弦长为2;②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③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为.求该圆的方程. 4.(2013?柯城区校级三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轴上,且过点(2,1).(Ⅰ)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是否存在直线l:y=kx+t,与圆x2+(y+1)2=1相切且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M,N,当∠MON为钝角时,有S△MON=48成立?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2009?)(1)已知矩阵M所对应的线性变换把点A(x,y)变成点A′(13,5),试求M的逆矩阵及点A的坐标. (2)已知直线l:3x+4y﹣12=0与圆C:(θ为参数)试判断他们的公共点个数; (3)解不等式|2x﹣1|<|x|+1. 6.(2009?东城区一模)如图,已知定圆C:x2+(y﹣3)2=4,定直线m:x+3y+6=0,过A (﹣1,0)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相交于N,与圆C相交于P,Q两点,M是PQ中点.(Ⅰ)当l与m垂直时,求证:l过圆心C; (Ⅱ)当时,求直线l的方程; (Ⅲ)设t=,试问t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t的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

2020步步高 苏教版高三一轮复习 数列 含答案解析

考试内容等级要求数列的概念A 等差数列C 等比数列 C §6.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考情考向分析以考查S n与a n的关系为主,简单的递推关系也是考查的热点.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以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为低档. 1.数列的定义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2.数列的分类 分类原则类型满足条件 按项数分类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 按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分类递增数列a n +1 __>__a n 其中n∈N* 递减数列a n +1 __<__a n 常数列a n +1 =a n 摆动数列 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 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3.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式法. 4.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

数列的通项公式. 5.a n与S n的关系 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 则a n , n≥2,n∈N*. 概念方法微思考 1.数列的项与项数是一个概念吗? 提示不是,数列的项是指数列中某一确定的数,而项数是指数列的项对应的位置序号.2.数列的通项公式a n=3n+5与函数y=3x+5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数列的通项公式a n=3n+5是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为N*,而函数y=3x+5的定义域是R,a n=3n+5的图象是离散的点,且排列在y=3x+5的图象上. 题组一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相同的一组数按不同顺序排列时都表示同一个数列.(×) (2)所有数列的第n项都能使用公式表达.(×) (3)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能不止一个.(√) (4)1,1,1,1,…不能构成一个数列.(×) (5)任何一个数列不是递增数列,就是递减数列.(×) (6)如果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则对?n∈N*,都有a n=S n-S n-1.(×) 题组二教材改编 2.[P34习题T2]在数列{a n}中,已知a1=1,a n+1=4a n+1,则a3=________. 答案21 解析由题意知,a2=4a1+1=5,a3=4a2+1=21. 3.[P34习题T7]根据下面的图形及相应的点数,写出点数构成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a n=____________. 答案5n-4 题组三易错自纠 4.数列{a n}中,a n=-n2+11n(n∈N*),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________. 答案30

2020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 【考纲解读】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 2 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理解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 2 x+cos 2 x=1, sin tan cos x x x =. 3.能画出y=sinx, y=cosx, y=tanx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2.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 2π,2 π )内的单调性. 4.了解函数sin()y A x ω?=+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y A x ω?=+的图象,了解 ,,A ω?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5.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6.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考点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对三角函数的考查:一是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公式的应用,一般占两个小题;二是以解答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三角恒等变换、sin()y A x ω?=+的性质、 三角函数与向量等其他知识综合及三角函数为背景的实际问题等. 预测明年,考查形式不变,选择、填空题以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及公式应用为主,解答题将会以向量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或者与函数奇偶性、周期性、最值等相结合,以小型综合题形式出现. 【要点梳理】 1.知识点:弧度制、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和、差、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公式. 2.三角函数中常用的转化思想及方法技巧: (1)方程思想:sin cos αα+, sin cos αα-,sin cos αα三者中,知一可求二;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数列的概念》难题汇编 百度文库

一、数列的概念选择题 1.已知数列{}n a 中,11a =,122 n n n a a a +=+,则5a 等于( ) A . 25 B . 13 C . 23 D . 12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 ),2n N n *= ∈≥,且()2cos 3 n n n a b n N π *=∈,则数列{}n b 的前18项和为( ) A .120 B .174 C .204- D . 373 2 3.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 76n a n n =-+,4a =( ) A .2 B .6- C .2- D .1 4.已知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 112(N 3)33n n n n S S S S n n --+≤+∈≥+,,则( ) A .63243a a a ≤- B .2736+a a a a ≤+ C .7662)4(a a a a ≥-- D .2367a a a a +≥+ 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 )* 22n n S n =+∈N ,则3 a =( ) A .10 B .8 C .6 D .4 6.在数列{}n a 中,11a =,对于任意自然数n ,都有12n n n a a n +=+?,则15a =( ) A .151422?+ B .141322?+ C .151423?+ D .151323?+ 7.数列{}n a 中,11a =,12n n a a n +=+,则n a =( ) A .2n n 1-+ B .21n + C .2(1)1n -+ D .2n 8.删去正整数1,2,3,4,5,…中的所有完全平方数与立方数(如4,8),得到一个新数列,则这个数列的第2020项是( ) A .2072 B .2073 C .2074 D .2075 9.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1 1n n a a +=-,则2018a =( ). A .2 B . 12 C .1- D .12 - 10.数列1,3,5,7,9,--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21n a n =- B .()1(21)n n a n =-- C .() 1 1(21)n n a n +=-- D .() 1 1(21)n n a n +=-+

高考数学(理科)二轮复习【专题2】函数的应用(含答案)

第2讲函数的应用 考情解读(1)函数零点所在区间、零点个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考的常见题型,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函数的实际应用以二次函数、分段函数模型为载体,主要考查函数的最值问题. 1.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1)函数的零点 对于函数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f(x)的零点. (2)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函数F(x)=f(x)-g(x)的零点就是方程f(x)=g(x)的根,即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g(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3)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有f(a)·f(b)<0,那么,函数y =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注意以下两点: ①满足条件的零点可能不唯一; ②不满足条件时,也可能有零点. (4)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函数模型 解决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题,首先考虑题目考查的函数模型,并要注意定义域.其解题步骤是(1)阅读理解,审清题意:分析出已知什么,求什么,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2)数学建模: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3)解函数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得出函数模型的数学结果;(4)实际问题作答:将数学问题的结果转化成实际问题作出解答. 热点一函数的零点 例1(1)函数f(x)=2x+x3-2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

(2)(2014·辽宁改编)已知f (x )为偶函数,当x ≥0时,f (x )=??? cos πx ,x ∈[0,1 2 ], 2x -1,x ∈(1 2 ,+∞),则不等式 f (x -1)≤1 2 的解集为________. 思维升华 (1)根据二分法原理,逐个判断;(2)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 答案 (1)1 (2)[14,23]∪[43,7 4 ] 解析 (1)先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确定零点. 因为f ′(x )=2x ln 2+3x 2>0, 所以函数f (x )=2x +x 3-2在(0,1)上递增, 且f (0)=1+0-2=-1<0,f (1)=2+1-2=1>0, 所以有1个零点. (2)先画出y 轴右边的图象,如图所示. ∵f (x )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可画出y 轴左边的图象,再画直线y =1 2.设与曲线交 于点A ,B ,C ,D ,先分别求出A ,B 两点的横坐标. 令cos πx =12,∵x ∈[0,1 2], ∴πx =π3,∴x =1 3 . 令2x -1=12,∴x =34,∴x A =13,x B =34 . 根据对称性可知直线y =12与曲线另外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 C =-34,x D =-1 3. ∵f (x -1)≤12,则在直线y =1 2上及其下方的图象满足, ∴13≤x -1≤34或-34≤x -1≤-1 3, ∴43≤x ≤74或14≤x ≤23 . 思维升华 函数零点(即方程的根)的确定问题,常见的有①函数零点值大致存在区间的确定;②零点个数的确定;③两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或有几个交点的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有解方程法、利用零点存在的判定或数形结合法,尤其是方程两端对应的函数类型不同

高考数学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含答案 (50)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20 基础训练20 不等式的性质、均值不等式及应用 ●训练指要 掌握不等式的运算性质,两个数及三个数的几何平均值与算术平均值的不等关系. 一、选择题 1.若a >b >1,P =b a lg lg ?,Q = 21(lg a +lg b ),R =lg 2b a +,则 A.R <P <Q B.P <Q <R C.Q <P <R D.P <R <Q 2.已知a >b ,则下列不等式①a 2>b 2,②b a 11<,③a b a 11>-中不成立的个数是 A.0B.1 C.2 D.3个 3.设a ∈R ,且a 2+a <0,那么a ,a 2,-a ,-a 2的大小顺序是 A.a 2>a >-a 2>-a B.-a >a 2>-a 2>a C.-a >a 2>a >-a 2 D.a 2>-a >a >-a 2 二、填空题 4.在“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非充分非必要条件”中选择适当的词填空: (1)a >b ,c >d 是a +c >b +d 的_________条件; (2)a +b >2,ab >1是a >1且b >1的_________条件; (3) b a >1是a > b 的_________条件 5.如果-2π≤a <β≤2π,则2βα-的范围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6.已知a ,b ,x ,y 均为正数,且b a 11>,x >y ,求证 b y y a x x +>+. 7.已知a ,b ∈R ,比较a 2-2ab +2b 2与2a -3的大小. 8.设a >0,且a ≠1,t >0,比较 21log a t 与log a 2 1+t 的大小.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数学基础训练20答案 一、1.B 2.D 3.B 二、4.(1)充分而不必要 (2)必要而不充分 (3)非充分非必要 5.-2 π≤2βα-<0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专题备战高考《复数》难题汇编附答案

数学《复数》知识点练习 一、选择题 1.设复数21i x i =-(i 是虚数单位),则11223320202020 2020202020202020C x C x C x C x +++???+=( ) A .1i + B .i - C .i D .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化简1x +,再根据所求式子为2020(1)1x +-,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 解:复数2(1i x i i = -是虚数单位), 而11223320202020 20202020 202020202020(1)1C x C x C x C x x +++?+=+-, 而2 121(1)111(1)(1) i i i i x i i i i i -++++= ===--+-, 故11223320202020202020202020 202020202020(1)11110C x C x C x C x x i +++?+=+-=-=-=,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乘除法运算、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若1z i =+,则31 i zz =+( ) A .i - B .i C .1- D .1 【答案】B 【解析】 因为1z i =+,所以1z i =- ,()()3112, 1 i zz i i i zz =+-==+,故选B. 3.已知复数(2)z i i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模z = ( ) A B C .3 D .5 【答案】B 【解析】 (2)2z i i i i =-=-==B . 4.若z C ∈且342z i ++≤,则1z i --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M m ,则M m -的值等于( )

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数学思想方法

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数学思想方法 【考纲解读】 1.熟练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2.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或归纳,能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系统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预测】 1.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在概念性、应用性、理解性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对函数试题的设计仍然会围绕几个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性质、图象、应用考查函数知识;与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内容相结合,考查函数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函数知识考查的同时,加强对函数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2.预测在今年的高考中,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仍是考查的一个热点,数形结合的考查方式常以数学式、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函数图象、解析几何等为载体综合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考查重点为含有参数的函数性质问题、与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有关的计算推证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不定问题等。 3.预测在今年的高考中,运用化归与转化思想解题的途径主要有:借助函数、方程(组)、辅助命题、等价变换、特殊的式与数的结构、几何特征进行转化,其方法有:正反转化、数形转化、语义转化、等与不等、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化归,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化归,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化归。 【要点梳理】 1.函数与方程思想:我们应用函数思想的几种常见题型是:遇到变量,构造函数关系解题;有关的不等式、方程、最小值和最大值之类的问题,利用函数观点加以分析;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实际应用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和函数关系式,应用函数性质或不等式等知识解答;等差、等比数列中,通项公式、前n 项和的公式,都可以看成n 的函数,数列问题也可以用函数方法解决。 2.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特别是在解选择与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功效.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画图,注意函数的定义域;(2)用图象法讨论方程的解的个数. 3.与分类讨论有关的知识点有:直线的斜率分为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形、等比数列中的公比1q =和1q ≠、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指对函数的底数a 分为1a >和01a <<两种情形等。分类的原则是:不重复、不遗漏、分层次讨论。分类讨论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讨论的对象、选择分类的标准、逐类进行讨论、归纳整合。 4.转化与化归常用的方法有:直接转化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坐标法、类比法、特殊化方法等。 【考点在线】 考点一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研究。它体现了“联系和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般地,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解题,经常利用的性质是:f(x)、f -1 (x)的单调性、 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变换等,要求我们熟练掌握的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具体特性。在解题中,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

步步高高中数学 必修 5 数列打印版

1.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方法(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2.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知识点一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思考1数列1,2,3与数列3,2,1是同一个数列吗? 答案不是.顺序不一样. 思考2数列的记法和集合有些相似,那么数列与集合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数列中的数讲究顺序,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数列中可以出现相同的数,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 梳理(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2)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 n,…,简记为{a n}. 知识点二通项公式 思考1数列1,2,3,4,…的第100项是多少?你是如何猜的? 答案100.由前四项与它们的序号相同,猜第n项a n=n,从而第100项应为100. 梳理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思考2数列的通项公式a n=f(n)与函数解析式y=f(x)有什么异同? 答案如图,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 n=f(n)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不同之处是定义域,数列中的n必须是从1开始且连续的正整数,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任意非空数集. 知识点三数列的分类 思考对数列进行分类,可以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准? 答案(1)可以按项数分类;(2)可以按项的大小变化分类. 梳理(1)按项数分类,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